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处于人格分化、走向独立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本人,都容易忽略健全人格的养成,使中学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人格缺失。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因素,并从习惯、荣辱观、感恩、合作及诚信等方面,探讨了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一、“人格”内涵解读

关于“人格”的内涵,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可斯塔等人提出的“人格模型”。他们把人格分为5个方面来描述:第一是开放性,包括具有想象力、情感丰富、审美、求异创造、智慧等;第二是责任心,包括胜任工作、公正、有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第三是外倾性,包括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第四是宜人性,包括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第五是情绪稳定性,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1]

“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在人的品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2] 崇高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等优秀的人格特征将对人的智力因素和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生人格缺陷成因分析

中学生的人格缺陷一般表现为独立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远大理想,缺乏责任心,心理素质不健全,等等。造成中学生人格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观念多元化与文化多元的冲击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思想、观念、文化和技术的涌入,形成了我国当前的文化多元与观念多元状态。这种状态,在给我们的文化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形成了不健康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扭曲。随着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这些消极思想、不良行为传播和扩散的速度也更加迅速,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更强烈的冲击。言情小说、艳词情歌、色情影视、浮躁的炒作、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把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

2.家庭教育失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3] 但在我国,很多家长缺乏这样的认识高度,在生活上,孩子们深受父辈乃至祖辈的呵护和溺爱。长辈们往往是有求必应,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任性自傲,我行我素。在学习上,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意志品格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孩子往往缺乏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爱情观和价值观,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之心。在孩子的成长管理中,家长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随意性大,或者放任不管,或者方法粗暴,造成家长与孩子长期沟通不畅,使孩子情绪压抑、精神低迷,有的甚至

12-15岁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

12-15岁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离开小学,步入初中,逐渐接触社会,身边的环境发生改变,个体也从儿童慢慢转变成青少年,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进入了我们所谓的“青春期危机”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很好地适应此时的身心变化,很容易出现叛逆、自卑、人际交往等危机。在对辽宁省初中生的人格调查中发现,不适应型的初中生占总人数的24.2%,其中低控型的初中生存在情绪不稳定、不良行为等问题,而过度控制型的初中生由于其自我控制不灵活,平日生活中缺乏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健全人格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在其人格结构中,具有普遍性、积极适应性的典型人格特质健康、均衡地发展。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初中生展现和释放自身的个性特征,这一时期形成的人格品质,会对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以往有关人格促进的研究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多从问题行为干预入手,以“缺陷”的观点来研究青少年的发展;其二,从单一人格特质或情绪控制等角度对青少年积进行培养,没有从人格的整体出发,促进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设计出符合初中生发展的、有效的健全人格培养方案,进而实现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本研究包含四个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研究一,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目标的构建。首先采用问卷法请教师、家长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人格特质按需求性进行排序,整合排序结果,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最终确定初中生健全人格发展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生人格

各特质的年龄特点,让教师、家长描述各年级初中生在各个特质上的积极行为表现,最终提出培养的阶段目标,即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在各特质上应达到的水平。研究二,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活动库的设计。在培养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指引下,根据沉浸体验、团体动力说、发展的关键期等理论,选取团体体验式心理训练活动为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最佳载体。并采用团体心理训练的活动形式,为12-15岁青少年设计和筛选人格培养活动。最终确定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活动库由60个团体体验式心理训练活动方案组成,即针对每个培养特质有2个活动,每个年级各20个活动。最后,针对这60个活动开展预实验,以确定其有效性。研究三,在大连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二、三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的班级,将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比班,共158人。运用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在三个年级的实验班分别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培养,并采用2 (前后测:前测和后测)×2 (班型:实验班和对比班)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通过问卷法和情 境实验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人格评定,考察初中生人格五个维度的前后变化。同时,在问卷评定的基础上增加情境实验,进一步验证活动库的有效性。研究四,初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研究主要选取了自我控制这一青少年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特质进行了测量。采用进行2 (前后测:前测和后测)×2 (班型:实验班和对比班)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采用采用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范式,对32名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进行了测量,以反映自我控制水平的P3和N2的平均波幅作为因变量,考察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研究3的教育现

健康:“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 健康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主题班会教案 / 班会课专题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与健康有密切关系。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生活充实,思想开阔,从而降低减少忧愁烦恼、孤独寂寞、沮丧无聊等不良情绪,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健康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毛晓岚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

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 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使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保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及其构成 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和认识。 1、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就和风度、气度联系起来。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都会自然地用到“气质”。其实,这里所评价的气质,准确地说,应该是气度。从心理学上谈气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上。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人的人格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它能使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行为表现的特点就会有差异,甚至是明显的差异。 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最有影响力的是“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分别产生于心脏、脑、肝和胃,以每个人所占优势的体液为主导,构成的四种气质类型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c93370116.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93370116.html,43-1453/z.2008.04.03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1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第二章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认识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生的意义;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途径。 【教学重点】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人格的定义 一提及“人格”,我们可能会想起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人人格太差;那位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道德意义上的,有文学意义上的,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么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的含义是什么呢? “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就像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它代表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综合各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统合性(多种成分构成有机整体,内在一致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甚至影响到个人成败) 举例说明。 2、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分别是: ①婴儿前期(0-2岁):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希望的品质。 ②婴儿后期(2-4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意志---。 ③幼儿期(4-7岁):任务--主动感,--内疚感;--目标---。 ④童年期(7-12岁):任务--勤奋感,--自卑感;--能力---。 ⑤青年期(12-18岁):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 ⑥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成年中期(25-50岁):任务--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怀---。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着,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观后感 于丹教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观后感 今天早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的讲座,于丹教授的讲座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让我对孩子在教育、人格、学习、健康成长等问题上感触颇多,讲座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讲座内容博古论今,旁征博引,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现将观后感想总结如下。 一、感恩教育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当今中国飞速发展,物质生活飞速提高,几乎所有的家庭对子女的呵护都是无所不及的。 这样一来, 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 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我原来的心理真的是希望倾尽所有的使孩子快乐、满足,尽我所能的给予他一切。看了讲座之后,我不禁懵然,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长大之后,他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呢?而这种心理世界又会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形成怎样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呢? 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给予孩子物质基础的同时,要让他要学

会感恩,要懂得分享。让孩子在爱与被爱的感知中成长,给孩 子一颗坚强而柔软的内心。 二、兴趣教育进入小学,周围的同学都报了许多辅导班, 给孩子报什么样的辅导班也成为家长群里议论最多的话题, 许多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成为同学眼中的佼佼者, 为孩子报名参加两种甚至三种辅导班来提高孩子的课外技能, 殊不知, 这样不但没给孩子带来相应的课外知识, 反而给孩 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家长只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给孩子报班, 而忽略了孩子 内心的真实感受。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兴 趣爱好, 再结合孩子的意愿, 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辅导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加孩子的 幸福感和安全感,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兴趣班真正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之地。 三、安全教育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很多家庭是“六一家庭“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绕着一个孩子,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中心, 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勇敢精神, 特别是在自我保护、生 存自救等方面显得尤其薄弱。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浅谈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邵阳县黄塘乡中学胡小花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日益严峻,因为人格障碍而出现的悲剧和引发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湖南邵东龙姓学生杀害班主任,湖南隆回某学生因考试作弊被抓跳楼自杀,安徽蒙城五个学生群殴老师,而学生群殴学生并拍视频取乐的今年就有数起。根据一些权威部门的研究表明,现在的中学生有近半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现象。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了。 一、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是复杂的、独特结合的整体,包括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心理调节,这几方面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成分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正常。如果各成分间关系失调,则人的心理就会紊乱,产生心理障碍,最后形成人格缺陷。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 第一、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点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动。第三、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生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了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和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 三、青少年产生人格障碍的原因和现象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人格,又称个性,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通常人们认为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主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阶段,0-1.5岁,这个阶段的发展危机是信任对怀疑,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第二阶段,1.5-3岁,这个阶段的发展危机是自主感对羞耻和怀疑,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第三阶段,3-6、7岁,发展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主动性;第四阶段,6-12岁,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任务是培养勤奋感。第五阶段,12-18岁,即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就是学生的中学阶段,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第六阶段,18-30岁,发展危机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任务就是建立亲密感。第七阶段,30-60岁,发展危机是繁衍对停滞,任务是寻求责任感;第八阶段,60岁以后,发展危机是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发展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本文主要就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即中学阶段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来展开论述,首先分析概括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以及原因;其次就积极人格培养的方法展开了讨论与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越

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是学生自我身心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教育的缺陷,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个性和独立性,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近年媒体报道了许多例因心理不健康、人格不良而导致的“自杀”、“杀人”“校园暴力”事件,这“沉重地”提醒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与培养。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僵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进取心等优良人格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处于从个性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是个体医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常被成为“黄金时代”。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正发生在“疾风骤雨般的”变化,他们的智力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经验等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由于身心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的缺乏和适应能力的不足、中学生在纷繁负责的社会中常常会感到“迷失自己”。也就是说,中学阶段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又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时期,中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胜心强,敢于探索,这些为其人格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尚未真正成熟,情绪易于波动,意志非常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心理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思想易于偏激或消沉,这些人格弱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人格教育,以免其被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认知定向和严重的人格障碍。因此,了解当前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及相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 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2、人格因素及类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因素 高分 低分 A 乐群性 热情 孤僻 B 聪慧性 聪慧 迟钝 C 稳定性

稳定 E 恃强性支配 顺从 F 兴奋性轻松 严肃 G 有恒性坚定 多疑 H 敢为性冒险 畏怯 I 敏感性灵活 自恃 L 怀疑性刚愎

M 幻想性任性 稳妥 N 世故性精明 天真 O 忧虑性烦恼 安详 Q1实验性激进 保守 Q2独立性自负机智附和 Q3自律性自律严谨不顾大体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总和。一般由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诸要素构成。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人格塑造的轻视以及教育方法的偏差,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的种种压力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如认知失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差、价值取向过分自我化和功利化等。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最终定型,大学生人格仍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为此,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期。大学生在主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和缺失,理想信念有了一定的偏差,致使大学生极易产生迷茫感、空虚感、挫败感等,为不良人格和心理疾患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法制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和维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 1.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是推动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要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有高尚的人生目追求,并将这种追求贯穿与一生。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与社会的交流过程,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只有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 2.引导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认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挖掘和选用生动的事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接纳、选择并内化为自己高尚的道德认知;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提高他们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辨别能力。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良人格和不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淡化知识传递色彩,多采用讨论、辩论、答辩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实现着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与升华,进而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 二、重视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因为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外力的推动,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地把外在的要求和影响进行内化。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能力,能极好的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对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不良人格的抑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通过构建合理的自我意识,培养和维护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指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而非来自事件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改善不良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之极这三个特点,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极易使人们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引发人的人格障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的和辩证的思想和观点,认识和消除生活中的不合理信念,为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维护提供理性基础。 2.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对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要引导大学 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赵剑平 [摘要]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和维护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完善和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使得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简介]赵剑平(1965-),男,河南济源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53-0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