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1]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1]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1]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1]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主要的贡献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个新的诗歌园地。他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也是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

建安诗歌

曹操字孟德,《短歌行》《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薤露》《蒿里》: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宋敖器之《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建安七子:孔融,刘桢,阮瑀,陈琳,徐干,王粲,应瑒。

曹丕字子桓,有文士气,《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新变意义:个人情感书法;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使用与艺术风格形成;文人集团形成。

清沈德潜“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曹植字子建,陈思王。前期:《白马篇》后期:《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洛神赋》《远游篇》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诗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王粲字仲宣,《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谢灵运“贵公子孙,遭乱离寓,自伤情多”,王粲诗中的“自伤”情结。

刘桢字公干。赠答诗(《赠从弟》),游宴诗(《斗鸡诗》《公宴诗》)

曹丕《又与吴质书》“五言之善者”。又《典论·论文》:“壮而不密”。

蔡琰字文姬,五言《悲愤诗》。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徐干《答刘桢诗》、《室思诗》。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一般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

阮籍字嗣宗《咏怀诗》82首“言在耳目之外,情寄八荒之表”《诗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

嵇康字叔夜《忧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赠秀才从军》18章。

在哲学史上,正始是魏晋玄学的开创期,主要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太康诗风

太康诗风: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特点一是“拟古”,二是“繁缛”,呈现出与汉魏古诗不同的面貌,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繁缛”主要体现在追求华丽词藻、描写反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此诗歌潮流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以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

陆机字士衡《拟古诗》12首“五言之警策”《诗品》

潘岳字安仁《悼亡诗》

与汉魏古诗相比,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西晋(建安风骨再现)

左思再现了建安风骨。《三都赋》《咏史》8首开创咏史诗以咏怀的新路。

“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诗品》

刘琨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扶风歌》

东晋

郭璞字景纯《游仙诗》

游仙诗,名称始自曹植诗,题材源自战国。

王羲之字逸少山水中悟玄理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孙绰,许询:玄言诗,玄释合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靖节先生”。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钟嵘《诗品》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元好问

散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

自然,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一、情、景、事、理的浑融。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南朝民歌:多保存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可分为吴曲(《子夜四时歌》《读曲歌》《子夜歌》《华山畿》)和西曲两类,西曲以江陵为中心,较吴曲增加劳动成分。《西洲曲》艺术性最高。北朝民歌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和《梁鼓角横吹曲》里,代表《木兰诗》《敕勒歌》(北齐斛律金演唱)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诗风转变

谢灵运沈德潜《说诗睟语》“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谢灵运是关键。开创山水诗。

王世贞评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

“颜谢”指颜延之和谢灵运。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写意到摹象。陶渊明写诗是自然的流露,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钟嵘《诗品》上)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幷不遗余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

其次是从启示性到写实性。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却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

鲍照字明远《拟行路难》乐府,发展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与谢灵运、颜延之幷称为元嘉三大家。

永明体

沈约《四声谱》,汉末发明的反切注音法,三国孙炎《尔雅音义》,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

谢朓字玄晖,称“小谢”,“谢宣城”。发展了山水诗。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永明体的主要作家:王融,沈约,谢朓,梁代的何逊和陈代的阴铿。

永明体南朝时期,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的重要诗体。因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又称新体诗。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代表诗人有谢朓、王融、沈约等。

齐梁三大文学集团:南齐竟陵王萧子良集团,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

竟陵八友: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徐庾体:以徐摛和庾肩吾庾信父子为代表的宫体诗。

宫体诗是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诗内容主要写宫廷生活,其题材大多是咏物和描写女性,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宫体诗风格绮艳柔靡,喜用典故,注重声律、对偶和词藻。代表作家是萧纲及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等。

北朝文学

北魏:温子昇被沈德潜评为“直是唐人”,《魏书本传》称其“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

北齐:和温子昇并称“温邢”的是邢邵,与邢邵并称“邢魏”的是魏收。邢邵被南朝人成为“北间第一才士”。

西魏:苏绰《大诰》模仿《尚书》,提倡复古。隋代李谔上疏请求端正问题,唐代陈子昂乃至韩、柳的复古主张,都从苏绰那里发端。

南风北渐

北周庾信字子山。分前后期。《拟咏怀》27首,《哀江南赋》。后期特色:“乡关之思”。

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穷南北之胜”;“庾信文章老更成”《戏为六绝句》杜甫

辞赋骈文散文

建安文风:“以气质为体”(沈约)。

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刘勰),“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字里行间有率真气。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曹植《与吴季重书》,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

南方作家

元嘉三大家: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谢灵运(《山居赋》),颜延之(《赭白马赋》)。

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抒情小赋:江淹《别赋》《恨赋》

辞笔:孔稚珪《北山移文》

写景文:丘迟《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宋元思书》,成为“吴均体”,“文体清拔有古气”。

北方本土作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郦注精博,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魏晋小说

“小说”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

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志怪小说:地理博物:托名东方朔《神异经》,张华《博物志》;鬼神怪异: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托名陶潜《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佛法灵异: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

志人小说:笑话:代表魏邯郸淳《笑林》;野史:葛洪假托刘歆的《西京杂记》;逸闻趣事:刘义庆《世说新语》,沈约《俗说》,东晋裴启《语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的事迹的小说,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也保存了一些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内容可分为三类:一、地理博物;二、鬼神怪异;三、佛法灵异。代表作品有的干宝的《搜神记》、张华的《博物志》等。

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的一类小说,从中可见当时的某些社会风气和人物风貌。内容可分为三类:一、笑话;二、野史;三、逸闻轶事。代表作品有邯郸淳《笑林》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隋代文学

卢思道南朝歌行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虞世基《出塞二首》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

唐代文学

上官仪发展了体物写景的技巧,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开阔了题材范围,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发展完善了声律论,陈子昂风骨说,张若虚、刘希夷发展了唐诗的兴像,这些都为盛唐诗歌繁荣作准备

上官体在贞观诗坛的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诗的题材内容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上官体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艶雕琢,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王绩《野望》

初唐四杰:

卢照邻《行路难》《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杨炯《从军行》(五言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主张作诗要有刚健骨气,擅长古体和歌行。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台阁体”诗作。

五律的定型:宋之问与沈佺期完成,二人并称“沈宋”,也成为律诗定型标志。

宋之问代表作:五律《度大庾岭》《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沈佺期七律优

陈子昂振兴诗风,复归风雅。代表《感遇》38首。主张“风骨”“兴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详见古文论)。

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王维字摩诘。《辋川集二十首》(《鹿柴》《山居秋暝》《山中》),空寂之美,禅境。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宿建德江》,自然平淡。

围绕在王孟身边的诗人还有储光羲,裴迪,张子容,刘昚虚,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昌龄长于七绝,《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采莲曲》《闺怨》

崔颢七律《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长干曲》(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王翰《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李颀《古从军行》

高适字达夫,七言歌行《燕歌行》五言古诗《塞下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

陶翰《出萧关怀古》诗以五言为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蜀道难》《梁甫吟》《行路难》。在山东任城的时候曾与元丹邱等六人一起,号“竹溪六逸”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喷发式情感。以气夺人。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2、想象变幻莫测,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3、意象兼有壮美与优美两类。壮美意象如大鹏、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优美意象如清溪、明月、白鹭等。词语的基本色调是明丽爽朗,常呈现透明纯净又绚丽夺目的光彩。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东西是月亮,《月下独酌》。

元结《箧中集》天宝年间诗,以悲愤写人间疾苦。

杜甫字子美。《秋兴八首》《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被称为“诗史”。《登高》被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杨伦)

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

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

(1)频繁地写时事,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补史之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忆昔》《悲陈陶》《三吏》《三别》。

(2)杜诗的“诗史”性质,更在于它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

(3)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它写作方法的变化。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从细微处见出真实,生活色彩得到加强。《兵车行》《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4)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的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羌村三首》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

杜甫律诗的主要成就。

(1)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如《秋笛》《即事》等。

(2)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

(3)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在于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 ;《江村》《春夜喜雨》。

(4)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

动词、副词(“自”);颜色词;双声叠韵。“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清词丽句必为邻” (《戏为六绝句》)

大历诗风:中唐早期,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韦应物吏隐诗闻名《滁州西涧》,

刘长卿字文房,五绝最著名,自诩“五言长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历十大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钱起,崔峒,耿湋,夏侯审。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钱起和刘长卿并称“钱刘”,大历诗人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主流之外:顾况《苔藓山歌》《听子规》,其诗歌尚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有盛唐的一点特色。

韩孟诗派中唐时期以韩愈、孟郊为首的诗人形成的诗歌流派。其他人物还有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在理论主张上,提出“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在诗文风格上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它突破了过于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韩孟诗派,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重视心智,胆力和对物象的主观裁夺。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集》用赋的手法做诗,以议论入诗,追求雄奇险怪。代表作《石鼓歌》《山石》(散文手法入诗)

孟郊字东野,《孟东野诗集》《游子吟》“郊寒岛瘦”(苏轼)

李贺字长吉《李长吉歌诗》,《李凭箜篌引》长吉体

长吉体:李贺以不同寻常的构思、峭奇的语言形成了他独特的幽峭奇崛、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与他勇于创新、广发借鉴艺术遗产有关。他汲取了《楚辞》的奇诡变幻、鲍照的险峭夸饰、李白的想落天外、古乐府的绮丽清新,熔于一炉,形成了“长吉体”。

刘禹锡字孟得《刘宾客集》,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长于咏史怀古。《西塞山怀古》《竹枝词二首》

柳宗元字子厚幽清悲凉《江雪》《渔翁》/吕温、李德裕

王建,张籍合称“张王”,是中唐较早从事乐府诗歌创作的诗人。张籍《野老》《节妇吟》,王建《田家行》

元稹字微之《元氏长庆集》,代表作和李绅“新题乐府”,叙事长诗《连昌宫词》,传奇《莺莺传》《会真诗三十韵》

白居易字乐天《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系统的表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主张。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新乐府》50首(《卖炭翁》)感伤诗(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提倡为君为民而作。

元和体,指的是元白之间的以次韵唱和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元白留恋光景,浅切言情的诗篇和元的艳情诗。

元白新乐府诗派: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这一诗派的创作,继承了盛唐杜甫以及中唐早期元洁、顾况等人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内容上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民生疾苦,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元和贬谪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等“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的诗人,或借异乡山水叙说远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宗元的山水诗写得清秀峻洁,刘禹锡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新乐府》诗共五十首,是白居易讽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组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经过严密组织构建的系统化诗作,内容颇为广泛,涉及到王化、治乱、礼乐、任贤、时风、边事、宫女诸多方面,其中反映民生疾苦和下层情事、揭露弊政和权贵丑恶的篇章好而且有价值。

首先,一篇专咏一事,篇题即所咏之事,篇下小序即该篇主旨。如《上阳白发人》、《红线毯》等;

其二,不少篇章形式灵活,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以七字句,富有民歌咏叹情调;在语言运用上,力避典雅的书面语,而用口头语或俗语穿插其间。如《秦吉了》等。

其三,一些优秀诗篇善于生动地描绘人物,感情浓烈。如《上阳白发人》等。

韩愈、柳宗元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其三,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其四,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其一、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

A、辞采:注重骈散结和,声情并茂。

B、语言:“去陈言”,强调“文从字顺”和“体备”“词足”。

C、技巧:重构思变化,重修辞、细节描写。

其二、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韩愈:《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

柳宗元:《三戒》《捕蛇者说》,山水游记为精品,“永州八记”

骈文: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杨炯《王勃集序》晚唐小品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随所着立名,而无一定之体;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情感炽烈,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罗隐,字昭谏《逸书》。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诗充满隐士情怀,两人唱和集《松陵唱和集》。三十六体: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的骈体文。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唐传奇唐代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后人称之“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现存唐传奇大都收在《太平广记》中。代表作品有王度《古镜记》、陈鸿《长恨歌传》、杜光庭《虬髯客传》、裴铏《传奇》集等。

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1)初、盛唐时期——发轫期

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过渡阶段,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已逐渐注意到形象的描绘与结构的完整。代表作品有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等。

(2)中唐时期——兴盛期

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的大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代表作品有陈玄祐《离魂记》、沈既济《枕中记》、陈鸿《长恨歌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等。

(3)晚唐时期——衰退期

数量有增无减,质量下降。较有成就的代表作品有杜光庭《虬髯客传》;

本时期另一特点是出现了大批传奇专集代表作家、作品。如袁郊《甘泽谣》、皇甫枚《三水小牍》、裴铏《传奇》、薛用弱《集异记》、李复言《续玄怪录》等。

张鷟《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部。王度《古镜记》,

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陈鸿《长恨歌传》、李朝威《柳毅传》陈玄祐《离魂记》是唐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

中唐传奇以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

晚唐杜光庭《虬髯客传》传奇集出现

唐代新的文体:传奇、俗讲和变文

杜牧,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怀古咏史诗

杜牧字牧之《山行》《秋夕》《泊秦淮》《赠别》,七绝尤佳,情致高远,“伤悼”情绪。

许浑以五律、七律为主,无一古体。

苦吟诗人贾岛,姚合。诗境狭窄,个人生活范围。有篇无句。

爱情诗李商隐,温庭筠,名岐字飞卿。

韩偓,绮艳香奁诗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

司空图是晚唐诗论家,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

乱离之感时世讽喻

郑谷,韦庄《秦妇吟》,罗隐三人的诗歌充满乱离之感。

郑谷的《慈恩寺偶题》,被金圣叹称为“唐人气尽之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代表作《无题》《锦瑟》。咏史诗,政治诗,咏物诗,爱情诗。风格凄艳浑融。

李商隐“无题”诗多义性的原因所在。

(1)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有一定联系。一般诗人所用意象,客观性较强,能以通常的方式去感知。李诗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碧城、瑶台、灵风、梦雨,等等,均难以指实。

(2)李诗大量用典。典故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李商隐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嫦娥》诗等。(3)李诗的多义性与诗中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诗人心理负荷沉重,精神内转,内心体验极其敏感,发而为诗,其意象往往错综跳跃,不受现实生活中时空与因果顺序限制。这种意象转换跳跃所造成的省略和间隔,便有待读者通过艺术联想加以连贯和补充。如《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

(4)李商隐诗歌多义性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许多诗歌所写的不只一时一事,乃是整个心境,幷且他的心境又非常复杂。《锦瑟》等。

李商隐对唐诗发展的重要贡献。(论述题需要展开和举例)

答: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在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

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

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无题诗,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他的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真正进入“诗”的领域,他的咏物诗,托物寓怀,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出了新贡献。

四、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沈括指出,到唐代出现三种类型的音乐:雅乐,清乐,燕乐,燕乐的兴起直接导致了词的兴起。

中唐:张志和《渔父》韦应物和戴叔伦的《调笑令》白居易《忆江南》。

词起源于民间,敦煌词最重要的抄卷是《云谣集杂曲子》,收词30首。

温庭筠和《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940年)编定的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共十卷,收录18位词人的作品,500首。温入选66首,韦庄48首。

花间派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词学流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十卷而得名。《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代表词人主要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孙光宪、欧阳炯等。

西蜀词人韦庄,与温庭筠齐名,《花间集》收其词48首。

南唐诗人:冯延巳,李瑾,李煜。

冯延巳字正中,《谒金门》《鹊踏枝》

谁道闲情拋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鹊踏枝》)

李煜字重光,《玉楼春》《浪淘沙》

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 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 ◆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 ◆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 ◆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 (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 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 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 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 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 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 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 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 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用诗——政治参考书,社交工具书,国学教科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3、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做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4、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题及答案(三、四章)

第一节 1、陶渊明,又名(),字(),号() 2、()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3、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 4、陶渊明连同他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的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另一方 面也可() 5、概括和分析陶渊明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潜元亮五柳先生 2、辞彭泽令 3、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 4、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 5、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 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第二节 1、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2、陶渊明的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可贵的部分是() 3、陶渊明的咏怀、咏史之作的特点是围绕()和()这个中心,表现()的品格b 4、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参考答案: 1、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2、有着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 3、出世归隐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三节 1、()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2、陶诗的一大特点是() 3、(),飞鸟相与还 4、具体概括陶诗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

2、将日常生活诗化 3、山气日夕佳 4、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的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 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是,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没有 什么奇特之处,然而却充满警策;且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第四节 1、陶渊明的作品总最能见其性情和思想的是()()和()三篇 2、《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个()()和()的隐士形象 3、(),风飘飘而吹衣 4、木欣欣以向荣,() 5、概述《桃花源记》中的理想模式 参考答案: 1、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此 2、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 3、舟遥遥以轻飏 4、泉涓涓而始流 5、在桃花源那里生活着的人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 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 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第五节 1、()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 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和()已成为其象征 3、陶渊明的()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归宿 4、列举古代有名文人描写陶渊明的作品 参考答案: 1、萧统 2、酒菊 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4、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辛弃疾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

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新 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是文体的区分。 四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 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A ) 。 2、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着作是:(B )。 3、宋 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A )。 4、 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D )。 5、 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C )。 6、王 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 )。 7、 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A )。 8、 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A )。 [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苏洵 [A] 《曲品》 [B]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南词叙录》 [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 [A] 林逋 [B] 杨亿 [C] 姜夔 [D] 梅尧臣 [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 [D] 吴文英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王实甫 [A] 《汉宫秋》 [B] 《梧桐雨》 [C] 《墙头马上》 [D] 《望江亭》

9、 提出“童心说”的是:(B )。 10、 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D )。 11、 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B )。 12、 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C )。 13、 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 )。 14、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是:(A )。 15、 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着作是:(B )。 16、宋代的第 一个专业词人是:(A )。 [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 [D] 《鲁斋郎》 [A] 袁枚 [B] 李贽 [C] 袁宏道、 [D] 朱彝尊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 [D] 《聊斋志异》、 [A] 刘基 [B] 宋濂 [C] 高启 [D] 李贽 [A] 《鸣凤记》 [B] 《宝剑记》 [C] 《浣纱记》 [D] 《红蕖记》 [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牡丹亭》 [D] 《清忠谱》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A] 《曲品》、 [B] 《曲律》、 [C] 《南词叙录》 [D] 《闲情偶寄》

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 C.33篇 D.52篇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学期复习资料【明代诗文-清代戏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学期【明代诗文-清代戏 剧】) 1、填空 明初 1、浙东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作品《送东阳马生序》《王冕传》 刘基:字伯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杂文《卖柑者言》 2、吴中高启:字季迪,号槎轩,自号青丘子七言歌行《青丘子歌》 吴中四子: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3、闽高棅:编选《唐诗品汇》 4、袁凯: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 明中叶 1、台阁体主要代表诗人:杨士奇、杨荣、杨溥 2、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经历“土木堡”惨败,《石灰吟》 3、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怀麓堂诗话》怀麓堂茶陵诗派领袖 4、前七子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 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 5、后七子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6、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升庵诗话》 7、唐宋派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集》 茅坤:字顺甫,号鹿门,编选出《唐宋八大家文钞》 8、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杂剧《四声猿》 9、李贽:号卓吾,温陵居士 10、三袁袁宗道:字伯修,号石浦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袁中道:字小修,号凫隐居士

1、明后期诗人:陈子龙(明末诗坛盟主),夏完淳 2、张岱:号陶庵,明末小品文最后一位大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代表作《西 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清初 1、明入清: 殉节诗人:陈子龙,夏完淳 仕清诗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字牧斋,号绛云老人绛云楼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梅村体《圆圆曲》 龚鼎孳 遗民诗人:黄宗羲:字太冲,世称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总结明代学术思想概貌) 顾炎武:字忠清、宁人,称亭林先生,《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提出经世 致用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船山先生,《楚辞通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吴嘉纪:反映苏北地区盐民生活《海潮叹》 屈大均:以屈原后裔自居 2、清朝:国朝六大家:南施北宋:施润章,宋琬 南朱北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 王士禛,号阮亭,渔洋山人 南查北赵:查慎行,赵执信 清中叶 1、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2、赵翼:字云崧,号瓯北,《瓯北诗话》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题汇总

单选: 1 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代表西昆体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其共同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之所以称西昆体,因三人的《西昆酬唱集》。晏殊宋初影响最大的诗人——《珠玉词》 2、背诵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影响诗歌创作,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为文坛盟主。欧阳修,散文领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欧阳修赋的特点:骈散相同、奇偶错杂,赋体铺陈,文气舒缓。散文特点:平易近人,入情入理,婉转曲折,富有情感,流畅自然 3、“苏梅”——苏舜钦、梅尧臣,是杜甫与江西诗派重要的传承者。题材:一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二是日常生活、琐碎事务 4王安石政论文:谨严,语言朴素简洁,说理透彻,概括性强。诗歌进入老境之后,成为“半山诗、王荆公体’ 5、曾巩,文章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6、苏轼,因作诗被弹劾,酿成乌台诗案,险丧命,他是宋代最重视’文的一位,他的散文作品,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 苏轼诗歌的创作特征及其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以文为诗,以才气获得成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以才学为诗,好议论,使事用典。苏诗在宋代被称为东坡体,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苏诗也接受李白、杜甫和其它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其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色,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园地,造就了宋诗的新生命。 苏轼词的创作特征及其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超旷高远襟怀,对题材扩展,扩展到全部生活内容,豪放旷达。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7、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艺术特点有三:以学杜为宗旨,垂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 = 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风格新颖,浏量芊绵。 8、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山谷体并称),陈与义。 9、柳永词体特征及贡献:柳永在词体上以创作慢词著称,完善了慢词体制和手法。 柳词叙事写清直观浅陋,不求含蓄。语言通俗。通过音韵声律表现个性,收到欢迎。 10、周邦彦词特征及清真词: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布局新颖,匠心独运,相互衬托,以景结尾,语言典雅,音律精严。 11、李清照的词——易安体——语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清新宜人,善用口语,情感表现达到极致。 12、朱敦儒——樵歌体——淡而静,风格潇洒飘逸,语言浅白如话,词坛自成一格。 13、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爱国情豪,以及穷达之处,儿女情,田园感受,。辛词(稼轩体)的艺术特征:柔中有刚、喜议论善用典,典源广泛,性情豪放,沉郁痛快。 14、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爱国)、杨万里(活法)、范大成、尤袤(田园)——南宋四大家。 15、杨万里的诚斋体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趣诙谐,以绝句最出色 16、范成大的田园诗:融合了田园牧歌和田家词、悯农诗,将两类诗的内容融汇一体。词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编:先秦文学 1、神话的分类:1.创世神话2.始祖神话3.洪水神话4.战争神话5.英雄神话6.发明神话 神话的艺术特色:1.深重的忧患意识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社会性3.体现了先民的抗争精神 2、《诗经》风雅颂: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诗经》赋比兴: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 4、《诗经》的审美价值 1.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优美自然的语言和形式:重章叠句的章法结构,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4.反映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 5、《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1.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诗歌意象的创造。 3.负面影响:开启了庙堂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学先河。 6、屈原作品:《九歌》(11篇)、《九章》(9篇)。 7、①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 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在诗风、体式、语言上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 A. 从诗风言,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B.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C.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 ②与楚辞相关的楚文化要素 楚辞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2)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3)楚辞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自不待言。 8、《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 1)“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屈原洞察诸侯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他的“美政”理想,衷心希望祖国强盛独立。即便遭际不平,祖国的独立和强盛,也始终是屈原最为关心的事。强烈的爱国感情使屈原决定以死殉国。这是《离骚》最令人感佩的主题之一。 2)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对于“美政”理想,屈原九死不悔;对于奸佞群小,他无情抨击。表现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奸佞小人的批判蔑视,是《离骚》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种爱憎鲜明的精神品格,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9、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的浓烈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五、形式和语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 10、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作为爱国志士深受后人景仰(推动了爱国主义文学的形成、发展)。 2.奠定了浪漫主义(想象与夸张)诗歌的传统。 3.创造了骚体文学的样式与技巧(楚辞体: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吸收民歌手法,打破四言体的格局) 11、(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2)《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微言大义) (3)《左传》编年史,作者左丘明。1.民本思想2.赞扬开明政治,揭露残害人民的暴政、暴君以及统治者的败得丑行3.局限性:过分强调礼制,等级观念很深,对旧制度的崩溃表示惋惜 《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4)《国语》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 (5)《战国策》铺排纵恣,国别史。一)纵横家的思想:1.崇尚计谋策略。2.重视名位利禄。3.重视审时度势。 二)文学色彩:1.叙写事物,铺张凌厉。2.说理论事,纵横驰骋。3.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4.叙事记人,情节曲折,富于故事性。5.善用寓言譬喻,而不引《诗经》《尚书》。 (6)《吕氏春秋》文学特征《吕氏春秋》文章一般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其最大成就,是它创作了近3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doc

1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2代表丙昆体的杨、刘、钱等人,其共同创座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3被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同”的宋初诗人是范仲淹其作品是《渔家傲》 4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 5北宋中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6提出“词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的人是欧阳修 7宋代最平把向己笔记式的诗评命名为诗话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 8上承晚唐五代十国的诗风,影响到秦少游和苏东坡的词人是欧m修 9《宋史》称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的是苏辙 10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 11引出“乌台诗案”的人是苏东坡 12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婉约风气,并指出向上一路的文学家是苏轼 13陈与义的诗歌称为简斋体 14北宋时期称为“富贵词人”的是晏殊 15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柳永 17 “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 18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是秦观 19北宋后期善写柔情、相思,并以华丽著称的词人是贺铸 20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 21 “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是谁所写张先 22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23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陆游 24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

25收录金源一代的史料近百万言编成的著作是元好问《中州集》 26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写作特点是以诗论诗 27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28高文秀被时人称作“小汉卿” 29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的是马致远 30元杂剧中的多本杂剧《丙厢记》 31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李逵负荆》 32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 33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郑光祖 34周德清的《屮原音韵》主要是研宄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屮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同时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也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 3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力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 36元代后期专门致力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 37倡导“一祖(杜甫)三宗(黄、二陈)之说的由宋入元的南方文人是方回 37南戏成就最高的是施惠创作的《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 38《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琵琶记》乂有“南戏之祖的说法 39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 4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为“一代巨擎”的明初诗人 41茶陵诗派的代表是李东阳 42被朱元璋誉为“幵M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43公安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4《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4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是《水浒传》 46明末清初对水浒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A )。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B )。 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A )。 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 (D )。 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C )。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 )。 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A )。 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A )。 9、提出“童心说”的是:(B )。 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D )。 11、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B )。 12、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C )。 13、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 )。 1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是:(A )。 15、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B )。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A )。 [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苏洵 [A] 《曲品》 [B]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南词叙录》 [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 [A] 林逋 [B] 杨亿 [C] 姜夔 [D] 梅尧臣 [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 [D] 吴文英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王实甫 [A] 《汉宫秋》 [B] 《梧桐雨》 [C] 《墙头马上》 [D] 《望江亭》 [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 [D] 《鲁斋郎》 [A] 袁枚 [B] 李贽 [C] 袁宏道、 [D] 朱彝尊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 [D] 《聊斋志异》、 [A] 刘基 [B] 宋濂 [C] 高启 [D] 李贽 [A] 《鸣凤记》 [B] 《宝剑记》 [C] 《浣纱记》 [D] 《红蕖记》 [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牡丹亭》 [D] 《清忠谱》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A] 《曲品》、 [B] 《曲律》、 [C] 《南词叙录》 [D] 《闲情偶寄》 [A] 柳永 [B] 李清照 [C] 苏轼 [D] 周邦彦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就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就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就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您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与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就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就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与 ,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与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就是与。现在流传下来的就是 ,这就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就是《毛诗正义》与《诗集传》。《毛诗正义》就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就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就是与。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与、、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就是“” ,“”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与 5篇。 四.简答 1、《诗经》就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与作者情况如何? 2、您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不?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就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就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 1先秦 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 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 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得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得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得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得概念: 我国最早得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 《尚书》得内容 :《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得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得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得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得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得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得一部国别史。 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其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 战国策成书时代与编纂者:西汉刘向谓此书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策书录》),故定名为《战国策》。 人物形象:1、反映纵横家得人生观,提倡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等。2、有明显得“贵士”得倾向。 《战国策》得文学成就1、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得人物都有鲜明生动得描写,尤其就是一系列“士”得形象: 1)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2)勇毅之士,如荆轲、唐且。3)高节之士,如颜斶、鲁仲连。 2、《战国策》得“文辞之胜”。多用譬喻、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得说服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