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知识点梳理)

为什么只有将翻译活动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时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定位翻译?(P6-7)

答:翻译活动不是一种置身于失控之外的静态的活动,他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翻译活动在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意愿层面看,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活动都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而翻译的目的影响了对翻译作品的选择,译者的翻译立场以及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从现实层面看,不同的国家,民族在语言,文学,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

从道德层面看,一方面,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而译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受到某种道德上的约束。另一方面,对翻译的评价活动无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一的道德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将翻译活动视作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应该认识到只有将翻译活动至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通过考察影响制约它的种种内外部因素,才能更好地界定,理解这一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活动。

结合实例谈谈对翻译可行性(或不可行性)的认识

答:哲学家贺麟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翻译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其中包含理解、解读、领会、移意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而译文与原文的关系,亦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翻译的可行性是深信不疑的,认为人类的经验、思维具有一致性,人类的认识形式具有普遍性,因此,人类的交流是可行的。但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例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认为,哪怕最具体、最明确的的话,都远远不能激起话语发出者认定能激起的思想、情感和记忆。新洪堡学派的加西尔认为,世界并非仅仅由人们通过语言去理解和想象;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中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语言所界定。虽然,他们承认了人类交流的困难性,但并没有否认最低限度的交流的可行性。与此相比,尼古拉?鲁巴金认为任何借助于语言进行的直接交流都是不可能的,从而也就否认了翻译的可行性。

结合实例说明翻译的功能和作用

答:翻译不仅起着交流、借鉴的作用,更有着创造的功能。例如,歌德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歌德,他的文学生命之花之所以开遍异域,正是靠了翻译。译者将诗之花插入异语的花瓶中,使其英姿焕发,仿佛生长在故土里,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实际上,这是各民族文化之精华相互移植之成功的象征。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雅各布森(Roman Jccobson)认为翻译活动有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语内翻译,指的是“同一种语言的一些符号对另一些符号所作出的阐释”。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断积累的结果,而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在不断促进文化的积累与创新。我们可以认为语内翻译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丰富,是民族文化得以在时间上不断延续的一种保证。例:不同时代对四书、五经这些古籍的不断翻译、不断阐释。

语际翻译:语际翻译或者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指的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所作出的阐释。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时一种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

例: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符际翻译:“非语言符号系统对语言符号作出的阐释”,也就是不同符号之间的转换。

例:罗丹的泥塑《丑与美》,这座泥塑,可以说是法国15世纪著名诗人维庸《美丽的老宫女》一诗的理想传译。

翻译中的比喻种种

答:从狭义上讲,“临画”(傅雷);把译者比作“先知”“启明星”;把译文比作“美而不忠之女人”。分类:1、绘画、雕刻类:译文学书的工作就不同了:他所用的不是与原作同样的颜料,但却要他的画图有与原作同样的力量与效果。(郑振铎)2、音乐、表演类:在演技上,理想的译者应该是“千面人”,不是“性格演员”(余光中)等。

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

(1)公元前46 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 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 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

(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 年以后四个时期。(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

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

同: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文本层面,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如何译?译得如何?这些可以说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各国翻译家苦苦思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P41 2 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找出变异的个案,并指出变异的原因。

答:所谓“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要,采用增、僐、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译”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要简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必然呼唤和看重“变译”。翻译的困难在于文化的抗译性。译者要突破文化的阻隔,不得不采取变通手段,以便使一国文化在另一国易于传播和接受。例如《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惊艳》里的一句话:“蓦然见五百年风流业冤。许渊冲先生的英文译文是:Who is there if not the beauty.Who has sown love seed in my heart for five hundred long years? 我们把英译文和原作仔细对比,就不难发现译文的变异程度。译者把“蓦然见”译作修饰性疑问句,“除了她这个美人儿还能是谁呢?”以突出张生的惊喜。而“五百年风流业冤”则译为:“正是她早在五百年前就在自己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这种“添加意象”的变通译法是文学翻译中常见的“变译”手法。

P41.3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答: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

谈谈理解阐释活动中“自由”和“限制”的关系。

答:“自由”和“限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阐释的自由并不是阐释者单方面的自由。当我们强调作者信任读者,赋予读者阐释的自由时,也就隐含了另一面,即阐释者在参与文本创造的同时,也就与作者形成了一种关系,缔结了一份协定,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在尊重对方的自由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自由:“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只有以文本为依据,在文本所提供的整体中去凸现其语境所明示或暗喻的意义,才有可能避免使自由失控,在失度的阐释中失去作者的信任,从而也就丧失了“自由”的权利。

在翻译活动中,我们强调“从心所欲”——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也要“不逾矩”——把作者赋予译者的信任还给作者。

71-4 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原因

答: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论是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现象。

P71-5 什么是“翻译定本”?试分析为什么翻译不可能存在“定本”。

答:所谓的“定本”,就我们的理解,至少含有以下三种意思。首先,一个定本,尤其翻译的定本,无论就理解而言,还是就表达而言,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不存在理解的错误,不存在阐释的空白,表达上不仅在内容上与原作等值,在形式上也可与原作媲美,就是译界

通常所说的“形神俱似之境”,而且这种形神俱似已经到了不可超越的地步,止于此,不再有复译的可能,也无复译的必要,此为“定”的第一含义。

其次,“定本”还有不朽的意思,可以超越时间,无论哪一个时代,只以此译为定译,不必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的变化,读者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对译本有所修改,定而“不变”,一劳永逸,此为“定”的第二层含义。

再次,所谓“定本”,还可能包含有“理想的范本”的意思。翻译家方平从理论上阐述了“理想的范本”不可能存在的多方面原因。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完全复制原作,且文学艺术作品只有着潜在的审美价值,不同读者在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理解的过程中”赋予其实际的审美价值,任何译本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还原作者的原始意图,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的全部价值。因此,所谓的“范本”,只能是一种理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03-1试简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答: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P103-2:简述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与传统语言意义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启示。

1. 传统语言意义观

传统语言意义观即“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语言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将语言视作是“分类命名集”的观点首先强调了指称和概念的一一对应,有一个事物,就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其次,这种语言观也暗示着指称和概念。由传统语言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的差异。正是在这种语言观和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字对字、词对词的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家当做最可信、最可靠且最可行的翻译方法,当做对原文忠实的根本保证。

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

传统的语言意义观及由此产生的翻译观显然是与现实不符的。索绪尔对这种传统的语言观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认为把语言当做“名词术语表”并且把名称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当做简单的单向联系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为了消除人们对“语言符号”所涉及的多重关系所产生的歧义,他首次提出“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影响。”在索绪尔看来,词语不是象征符号,而是一种抽象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中表达形音的部分。“所指”即是该符号表达的意义,两者的联系是任意的。

3.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对翻译的影响

指出价值和意义的区别,并揭示价值取决于系统这一深刻道理,索绪尔的目的旨在摧毁“词的任务是在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这一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意义观。索绪尔的语言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对于翻译研究,特别是对意义的传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索绪尔的语言意义和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的翻译观,不再把翻译当成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而要充分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词的任务并不在于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

其次,要在系统中去识别差别、确定词或语言其他要素的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树立语境和整体的观念,将语义的传达当做一个动态的行为,要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别语义。

再次,索绪尔将意义与价值作了区别。通过他的对比分析可得出,不同语言在表示同一个概念的词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语言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为数不小的缺项情况。

在理论上讲,索绪尔对意义与价值的区分,可以说是对语言意义理论的一大贡献。他的语言观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探索语言与意义打开了一扇大门。

谈谈对意义确定性和客观性的认识。

答:人们普遍认为“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对于翻译理论来讲,如果假设意义是永恒在场并且确定的,那么翻译在理论上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是容易的。在20世纪,随着各种意义理论的出现,这种恒定而唯一的意义观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继而被彻底动摇。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意向论,认为词句的意义既包含词语的意义又包含言者的意向。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森明确提出应扬弃“意义等于所指”的传统意义理论,认为词义不等于该词的指称。

意义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唯一的、确定的存在。认为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止不动的。就像一部经典的著作,其意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应该都是同一的。似乎意义都是明确的、限定的。不可否认,意义具有实体性。但是意义的实体性并不能理解为意义的纯客观存在,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谈谈为什么意义能够在交流中再生。

答:由于交流的社会性,每个词都有一个意义,但这个意义不是给定的,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这些词汇时,就能将它们激活,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在历史的发展中,词语的生命力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不同环境(语境)中使用词语,也会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

P103-6 试述让意义在翻译中得到再生的几点原则。

1、去字梏。文本的意义不是每个词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要想让翻译得到再生从原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不去除字存在的情况下,正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细心揣摩作者意图,全面把握上下文的关系。

2、重组句。除去了原文的字梏,就必然涉及原文的句子,在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部把握住了,再根据不同的语言规律,破除语言的束缚重新组句。

3、建空间。从理论上讲,建空间,是要在去除字梏重组句的基础上,为目的与读者建立一个新的文本,同时在阅读这个新的文本时,原文的阅读和想象空间尽可能保持不变。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谈谈谁是翻译的主体?

答:狭义的翻译主体是指译者,而广义的翻译主体则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

P125-2 问题:如何认识译者的传统身份?为何同样的“透明”翻译策略在不同的翻译家那里会导致“异化”与“归化”两种背道而驰的结果?

答:(1)受传统观念及翻译工作形式影响,中西方翻译学对译者的定位是服务于作者(或原作)及读者的“仆人”,这一角色定位历史地形成,并为译者本人及众多翻译家所接受。结合杨绛及杨武能的观点,译者要服务作者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切听从主人,不能加入个人主张,就算是体现在文学翻译中有再创造,也是在原著给定的范围乃至线路中进行,只许尽可能地遵循和贴近,不得随意偏离、自由放任,要做到顺从、谦卑、忘我,对读者负责。就译者而言,作为仆人面对作者时,他的基本任务是要正确理解并传达作者所言,而面对读者,则要让读者理解他所传达的作者之言。

(2)“透明”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中完全遵循原作者或原作,不流露个人主观色彩及主张,让译文不留痕迹地毕现原著精神,让读者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透明”翻译策略之

所以会导致“异化”与“归化”两种不同结果是因为不同的翻译家对“透明”的理解不同。有的翻译家理解的“透明”就是翻译中不要留译者的个性和主观色彩,因此在翻译中,他们一切以原文为依归,试图调动一切手段,努力把原文的形式价值与精神风云都“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这就有了“异化”说和“克己”论。而另一些翻译家理解的“透明”着重于译文中不留生硬牵强的痕迹,让译文读上去不像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写作,译者则不得不“以纯粹的母语”去处理原作中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避免翻译腔,于是在理论上便导向了译者在语言转换上的“创造性”,将原文“化为我有”,于是出现了“归化”。如何理解译者的主体性?谈谈对翻译忠实观的再认识。

答:传统的翻译观要求译者甘愿做作者与读者的“仆人”,在翻译中尽量做到“隐身”、“透明”,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门语言,实际上存在着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困难,译者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随着翻译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断加深,渐渐地对“翻译——仆人”这一角色、对“忠实”与“客观”的绝对要求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质疑和批判。人们逐渐意识到译者在翻译中无法做到“绝对忠实”。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的序中提出,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等十一个“不同”,以及叶君健、范存忠等翻译家所指出的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即使译者自己甘愿做“仆人”,也无法在翻译中抹去自己的痕迹。

论述意大利谚语“翻译者即反逆者”在译者主体性确立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答:“翻译者即反逆者”的观点与“翻译是仆人”的观念构成了译者身份的两极:一极是仆人,一极是反逆者;仆人的品质为忠实,而反逆者的特点为背叛。以客观的目光去看待翻译活动,以清醒的头脑去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则需承认翻译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而这种局限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所谓的“叛逆”。

第一,“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

第二,“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供了理论的思考空间。一方面。由于翻译固有的局限,说明要求译者像仆人一样绝对地忠实原文只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理想。另一方面,绝对地忠实原文,非但不能达到将原文的意义与神韵客观地传达给译文读者的目的,反而会导致原作的貌离神散,造成对原作本质的不忠,译作难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心理,引起读者不满。由此悖论,引发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根据这些局限提供给译者的活动空间,以看似不忠的手段,即对原文语言的某种“背叛”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接受空间里以另一种语言使原文的意义获得再生,达到另一层次的忠实。

第三,对“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提供了可能。如果说翻译固有的局限和不可避免的“背叛”在理论上昭示了译者盲目忠实与绝对跟着原文走的负面后果,说明了纯语言层面转换的障碍,那么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迫使译者去思考一个问题:译者的忠实与客观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对原作的忠实,而面对翻译活动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因素,译者不能不从被动的忠实中去设想自己到底应持何种立场,应采取何种方法去处理各种矛盾。于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便有可能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由“照模照样”的“复制”,走向赋予原作以新生的再创造,并为翻译主体性和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的最终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何理解翻译活动中的“视阈融合”?

答:“视阈融合”即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与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达到共鸣,形成和谐的关系。译者作为作者和读者意义传达的桥梁,在翻译文本的时候,自然会受到个人主观性的制约,他与具有开放结构的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时,要设法融入文本所提供的历史

语境,在肯定自我的同时,打破自我的禁锢,走出自我,融入他人,重新塑造一个融合于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我世界的更大视野,让原文本的血脉在译本中得到继承,让异域的文本在新的文本语境中得到再生。

P162-1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28-141)答: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这在多方面都有所体现:(1)社会的发展呼唤翻译。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在人类社会走出封闭、走向交流和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翻译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史。(2)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社会的风尚对译者选择原文本及处理原文本也起着重要作用。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翻译同一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3)社会的开放程度影响翻译。解放以来,中国的翻译事业与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信息传播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翻译。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以追名逐利为特征的倾斜的价值观是造成当今译坛之风不正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就本质而言,翻译文本本身就是原文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生命的延续与拓展。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无不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1)一个国家所处的文化空间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环境影响翻译。历史研究表明,文化与翻译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的关系。一方面,翻译影响着文化(尤其是译入语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制约着翻译。(2)文化立场影响翻译。一个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文化立场。而态度与立场不同,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必然有别。(3)文化心理影响翻译。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而文化心理对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谈谈对勒菲弗尔“翻译操纵论”的认识。

答: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必定受译者或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的支配,必定不能真切地反映原文的面貌。鉴于此,他把翻译、编辑、文集编纂、文学史和工具书的编写等等一律称为“重写”,而且重写就是操纵,是为权力服务的有效手段。勒菲弗尔的观点受到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论的影响。在勒菲弗尔看来,意识形态是通过译者影响到翻译行为的。就译者而言,他可以认同他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以积极方式去选择拟译的文本,去确定翻译的策略或方式,去解决原文语言与“文化万象”给翻译所造成的各种障碍;译者也可能不认同他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在翻译委托人的强权下,消极地在主流意识形态所影响的范围内去实施个人的翻译行为。

P162-3意识形态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

答:勒菲弗尔提出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意识形态,他指出翻译必定受译者或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的支配,必定不能真切反映原文的面貌。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再创造的行为,在他背后,作为思想和解释系统的意识形态始终在起着作用,在勒菲弗尔看来,意识形态是通过译者影响翻译行为的,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译者认同他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以积极方式去拟定译本,确定翻译的策略,去解决原文语言给翻译所造成的各种障碍;

二,译者不认同他所处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但在翻译委托人的强权下,消极地在主流意识形态所影响的范围内去实施个人的翻译行为,其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翻译中的删改。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不局限在文学翻译领域,在非文学翻译中意识形态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P162-4 试从“翻译什么”和“怎样翻译”两方面,举例说明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对翻译构成的影响。

答: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翻译的主题因素,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0 世纪80 年代,德国的两位翻译理论家弗美尔和赖斯创立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他们提出的目的论,强调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目的论强调的连贯原则,即语篇内部的连贯,就是指译作所体现的意愿与目标读者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意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备这样条件的翻译,就可以被视作成功的翻译。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为什么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译什么的选择,而这两个问题一旦找到明确的答案,如何翻译的问题便能在原则上得到解决。在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什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的翻译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19 世纪末,梁启超曾在变法通义 中专辟一章,详论翻译,把译书提高到“强国第一义”的地位。梁启超的翻译动机是强大而明确的。翻译观的确立不仅仅对拟译文本与翻译策略有着重大的影响,对译者的具体的翻译方法和处理原则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从红与黑 的各个译本中我们看到,在不同的翻译观的指导下,译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出现了不同的实践,产生了风格殊异的译文。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直接起作用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P195- 1 请结合自己学习翻译或从事翻译实践的经历,举出翻译中的一些状况和矛盾。答: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个矛盾,给译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难题。同时翻译活动会因时代的不同、涉及的语言不同和译者的条件不同而出现不同形式的困难和障碍。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对所有进行翻译活动的人来说,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和矛盾。20 世纪70 年代,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一文中明确提出并逐一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三对矛盾,即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以及直译与意译之间的矛盾。

可译与不可译之矛盾:在实践的层面上,谁也无法否认,翻译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可译性”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人类不断翻译的同时,我们却又始终听到“翻译是不可能”的说法。异与同之矛盾:“异”与“同”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译往往源于“异”,而可译则基于“同”。与之相关,持不可译论者强调“异”,持可译论者则着眼于“同”。形与神之矛盾:翻译中的“形”与“神”问题,是讨论最多、意见也最难同意的根本问题之一。“形”与“神”在本质上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翻译的根本任务,则是要通过“形”变,而达到“神”的再生。

举例谈谈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答:翻译是可行的,但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在翻译者看来,不可译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翻译在根本上就“不可能”。可译性限度包括由语言因素造成的可译性障碍以及由文化因素造成的可译性障碍,其根源在于文化传统、社会风俗、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差异。比如,方言、土语、双关语和词汇缺失等。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谈对翻译中异化与归化之争的态度。

答:译者作为跨越两种文化的使者,他所面临的有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面对这两种文化,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译者至少可采取三种文化立场:一、站在出发语文化的立场上二、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三、站在沟通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第一种往往导致所谓“异化”的翻译方法;第二种则可能使译者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第三种则极力避免采取极端化的“异化”与“归化”的方法,试图以“交流与沟通”为翻译的根本宗旨,寻找一套有利于不同文化沟通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从傅雷的神似说,谈谈对翻译中形似与神似的理解。

答:傅雷在《巴尔扎克<高老头>重译本序》里开篇点题:“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他所指的“神似”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

一是指追求传达出原作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即“意”;其二是指追求透出贯穿原作的神韵和风格,即“神”。“意”是一部作品的基础,而“神”则是一种境界。在这个意义上,傅雷的“神似说”是主张“传神达意”的一种高标准的翻译。他所谓的“形似”则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如保留原文的体裁、句法构造、文法和修辞格律等。在“形”与“神”这对矛盾中,译者要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语境以及各种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性,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翻译活动中的三对矛盾关系的理解。

答:在翻译活动中,“可译”与“不可译”、“异”与“同”以及“形”与“神”的矛盾分别是其在哲学、文化和诗学层面上的体现。

请结合第八章内容以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谈谈对“译何为”的理解。

答:“译何为”,即“翻译应该有何作为”,是对翻译作用的理想期待,它涉及到诸如翻译目的、方法、手段和结果一系列因素,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历史。德国译论家弗美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探讨翻译的“目的”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谈翻译过程时,指过程的目标”;二是“谈翻译结果时,指译文的功能”;三是“谈翻译模式时,指模式的意图”。其中“目标”、“功能”、“意图”与“译何为”关系密切:“制定目标”实际上是为翻译应有何为确定一个坐标;而“译文的功能”更是翻译行为的最终完成到底能起何种作用的具体体现;至于“模式的意图”的确立,直接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采取,涉及到翻译“欲何为”的关键所在。因此,“译何为”可以说是对翻译目的的补充和延伸,一方面体现对翻译所应起到的作用的憧憬,另一方面,又是对翻译过程中各种选择、各种行为的导向。

P221-2 从历史的角度,如何看待翻译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翻译的积极作用:

1 对译入语的影响与改造。

梁启超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出发语中表达新事物、新观念的名词,若目的语中不存在相应的词语,译家有可能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袭用旧名,二是创造新语。而袭用旧名,有可能笼统失真,旧语与新义不相吻合,起不到翻译之用,于是创造新语便成了译家努力之方向。正是靠了翻译,汉语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就词语带来的新观念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汉语词汇的丰富,汉语实质的扩大,更是思想观念的革新。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为白语文运动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样的,在西方,翻译也起到了培育现代语言的作用。纵观中西方语言发展史的演进,翻译无论是在对旧语言的改造、新语言的形成,还是在不同语言的接触与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对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塑造。

翻译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发挥了历史规划与主体召唤的巨大作用。历史规划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汉语政治新词的引进与创造,而且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译介过程对中国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渗透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方方面面。因为有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中国社会主义得以更好发展。因此毛泽东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翻译对意识形态有着某种反作用。在译介异域的思想与文化时,难免会产生“异”的道德观念与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封建传统相冲突的事实,而那时的翻译文学也正是在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斗争中获得发展的。

3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人类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翻译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只有交流,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其次,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有效阻止全世界的文化走向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危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翻译的负面影响:翻译这一实践活动“构塑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利关系”。

怎样认识全球化或世界化?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和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化和枯萎,只有交流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翻译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有效阻止全世界的文化走向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危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在维护“文化多样性”、“语言多元化”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你认为翻译应该或者能够起到怎样作用?

翻译有助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元化, 而文化多样性、语言多元化则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文化的建设。

韦努蒂认为,在翻译所起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一是翻译以其对异域文化的再现、对异域形象的制造,是异域文本脱离赋予其意义的文学传统;二是翻译以文本和策略的选择为切入点,对异域文本加以改造,甚至改写,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主潮;三是通过对异域文本的改造,使目的语文化形成一种对异域文化的基本态度:基于我族中心主义、种族歧视或爱国主义至上的尊重或蔑视。孟华认为,在文化交流中,翻译具有传递“相异性”的功能,即翻译“可在一国的文化传统中,亦即在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中植入相异性因素。”

韦努蒂是从反面提醒翻译在对文化身份塑造中可能起到的不同作用,孟华则是从正面论述翻译在维持文化多样性中的积极功能。此外,孟华认为,越是本土化的,就越容易被接受。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翻译策略得当,相异性因素就可能转化为身份认同。只有本土化了的相异性,才有可能被植入接受者文化体系;同时,这一本土化的相异性也就以其携带的异国因素丰富了本土文化,为更新目的语文化作出贡献。以目的语文化的认同性来激活相异性,达到更新目的语文化传统、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谈谈对翻译价值五个方面的认识。

答:社会价值。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交流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文化价值。翻译是一种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语言价值。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从历史作用来看,对语言有着改造作用,使得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创造价值。历史价值。翻译的社会性重交流,文化性重传承,符号转换性重沟通,创造性重创造,历史性重发展。这五方面也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所在。

翻译批评的类型有哪些?

答:依据翻译作品的体裁划分:文学翻译作品和科学翻译作品。依据批评目的和批评主体的身份划分:翻译批评分别为深化理论研究、丰富文学创作和提高翻译质量服务,并由此形成的为理论的批评、为创作的批评和为翻译的批评。依据翻译批评的层次划分:狭义上,“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教授的批评”;广义上,包括鉴赏、阐释和评论三个层面。

如何认识翻译标准的多元化?

答:合理性;互补性;历史性;发展性。

251-6 翻译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些翻译标准?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1 严复的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

2 鲁迅: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3 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傅雷明确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把神似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雷的神似论应当理解为神与形的辩证统一,在重视形似,肯定形似基础上,

突出神似对于文学翻译作品审美的重要性,所谓'依形写神,以形出神,神形统一'。化境说以'化'为核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人化的翻译'对原作忠实的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读起来绝对不会像翻译出的东西'。

4 许渊冲提出优势竞赛论,其核心观点是文学翻译是艺术,是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并明确指出在竞赛中取胜的方法是'发挥译文优势,或者说再创造'。

278-3谈谈多元文化语境下翻译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答:在世界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翻译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相补充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语言多元和文化多样性对于维护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存价值,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实现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处,这是历史赋予翻译活动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个世界,翻译不仅是不同世族语言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的方式,也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方式。我们应当发挥出翻译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精神,便有可能承担起发展文化多样性、加强世界和平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P278-4 何为翻译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于翻译研究的发展有何意义?

1. 翻译文化意识的日益觉醒与翻译文化关的逐步确立,将翻译理论与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形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转向”。

2. ①德国的弗美尔在对翻译活动的历史及内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指出:“总之,翻译是以中跨文化的转换。译者应精通两种或多种文化,由于语言是文化内部不可分割的部分,译者也就相应的精通两种或多种语言。其次,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行为。换句话说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

②根茨勒指出:“研究表明,翻译在全世界的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它表明了文化演变与其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

③在国内,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中,也以醒的文化意识,在翻译史,翻译基本理论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王克非的《翻译的文化史论》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研究著作。他认为:“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值,又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征,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自觉的文化意识和明确的翻译文化关使王克非的研究以一种新的角度对中国的翻译史进行了有相当深度的考察与研究。

④刘宓庆则的《文化翻译论纲》则从翻译学视角的文化、语言中的文化信息、文化翻译新概念、文化与意义、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翻译与文化心理、文化翻译的表现原则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对文化翻译理论构架的基本范畴、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文化视界中的翻译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近三十年来国内翻译研究中值得反思的几种倾向。

1、重技轻道

2、重语言轻文化

3、重微观轻宏观。

翻译概论 重点整理

卡特福德英国《翻译的语言学概论》篇章等值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材料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等值话语予以替代 行文对等形式对应 尤金·奈达美国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动态对等功能对等 巴尔胡大罗夫苏联《语言与翻译》 意义不变 尽可能完备的传达原文各种类型的语义,包括所指意义、实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 彼得·纽马克英国 表达功能------ 语义翻译 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交际翻译 卡瑟琳娜·莱斯,汉斯·威密尔,克里斯蒂安·诺德。德国功能学派 功能翻译理论 以原语为取向:竺法护西晋,尼古拉斯·封·维尔德国,赛珍珠美国 以译入语为取向:支谦康僧会唐朝,鸠摩罗什东晋,西塞罗贺拉斯古罗马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威密尔德国 泰勒特“翻译三原则”严复“信达雅” 翻译标准:主观向客观、散论到系统、静态向动态、单一向多元发展 第三章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语言方面: 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在语法方面,汉语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也不少 文学方面: 印度寓言故事神话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题材内容有影响;对我国文学的思想情趣产生影响;汉译佛典对我国文学文体方面有巨大影响 哲学方面: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沿用了佛学的辩证逻辑思路 翻译传递的是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得以流传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子。

译者的责任: 微观上,正确处理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宏观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责任 译者在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既不能对不起原作者,也不能对不起译文,往往也就是译者自己的国文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内 译者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责任: 要对社会负责;要有稳定的立场 译者的素质: 彼得·马克:本国语方面,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句型;精通外语;能顺利用本国语表达原著意义 尤金·奈达:熟悉原语;精通译语;充分了解所译题材;具备“移情”本领;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第六章 纽马克《翻译教程》交际翻译 将原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 汉斯·威密尔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功能学派)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施莱尔马赫德国将翻译方法归为两类 1、尽量不动读者而将原作者拉过来,即归化 2、尽量不动原作者,而将读者推过来,即异化(施莱尔马赫本人推崇) 雅各布逊从符号学的角度将翻译分成三类: 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总结:翻译不仅仅是纯语言间的文字转换,而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为了达到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特定交际目的 第七章 翻译活动的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边翻边译) 文体分类: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 活动方式分类:笔译、口译

英语翻译概论

翻译概论 Warming-up exercise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s 1 You are what you think 2 Your abilities count, but the belief that yo u can succeed affects whether or not you will. 3 It’s a pattern of thinking learned at your mother’s knee. I翻译的定义 1.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即“将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替换为与之对等的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是一门科学,具有描述性;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它具有创造性。

II翻译原则或标准:严复理论 1 信(truthfulness/faithfulness):忠实原文(对原文的思想不歪曲也不要任意增减;对原文的风格不随意改动,即粗糙的不译成高雅,口语体不译成书面体) 2 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译文应该按照译语的语法和习惯来遣词造句;译文避免生搬硬套,应该通顺流畅) Eg .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约翰值得信赖。他忠诚而正直(守规矩)。 3 雅(elegance):文字古雅/ 切(closeness) 总之,做英译汉时,按中国人的说话思维方式,把内容用通俗的汉语顺畅地表达出来;反之亦然。 1. It therefo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 if students are not to waste their opportunities, there will have to have much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courses and more advice.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编码:TA0B28 开设时间:第5学期课时数:72学时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传授翻译理论知识及实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英汉翻译任务。课程是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典型翻译例文向学生传递实用的翻译技巧,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际的翻译任务锻炼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课程设计从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结合基本的翻译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外贸业务对英汉翻译的专业知识需要,在比较全面的介绍英汉翻译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补充了大量实际有用的专业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不仅对英汉互译有进一步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翻译技巧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灵活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把实践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翻译任务独立完成

等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独立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 (2)掌握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3)熟悉各种商务文体翻译的过程。 (4)了解译者的工作原则和职业操守。 2.社会能力目标 (1)能够处理对外贸易企业的日常涉外文件翻译。 (2)能够对外贸企业各种函电进行专业翻译。 (3)能够做到对外贸易工作过程中的陪同口译。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类转译法、增词法、省词法、被动结构的译法和正反、反正的译法。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完整版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 (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 (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 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 同: 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文本层面,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如何译译得如何这些可以说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各国翻译家苦苦思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P41-3 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 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多角度的考察,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 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为处理这些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可行的翻译之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 1 选取某一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某种特征进行研究。 2 对翻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并借助某种理论,对其进行模式化探索。 3 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概括与理性剖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翻译家及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认 识,我们对狭义的翻译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尽管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 所借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从本质上来 说是一致的。也就是:狭义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 与文本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在这两个 步骤中,理解总是先于表达,它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对原文本理解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三.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 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论是 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 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 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 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 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 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 现象。 四.试阐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 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 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 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五. 简述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与传统语言意义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索绪尔的 语言意义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启示。 1. 传统语言意义观 传统语言意义观即“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语言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将语言视作是“分类命 名集”的观点首先强调了指称和概念的一一对应,有一个事物,就有一个与之 对应的名称。其次,这种语言观也暗示着指称和概念。由传统语言观,我们可 以得到以下结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 的差异。正是在这种语言观和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内,字对字、词对词的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家当做最可信、最可靠且最可行 的翻译方法,当做对原文忠实的根本保证。 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

翻译概论术语整理

1.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趋势有两个维度,一个方面就是坚持面向原文本的程度,另一方面聚焦于语言和产生的译本。以原文本为导向的是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征。从原文本的视角分析翻译,把翻译视作语言文字间的转化,却忽视了文化语境。书中有提到一个三角图,三角图的底线最左端代表原文本,最右端代表目标文本,左侧边代表原文本导向,右侧边代表目标文本导向。最左端角过度强调原文本,以至很难区分翻译和直译的区别。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常发生。图中显示Catford的形式对等,Nida的动态对等,Koller的语用对等,Beaugrande 基于文本的对等,以及Venuti的异化和对等都属于面向原文本的翻译研究。 2.Formal equivalence Catford把翻译界定为“用目的语(TL)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原语(SL)的文本材料,并把追求原语的等值成分视作翻译的中心问题,从而提出翻译理论的使命就是在于确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形式对应指任何译语范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同等地位。例如:用一个形容词翻译另一个形容词。形式对应涉及原文本的语言形式,将原语中的结构形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入目的语,以原语为中心,最大限度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 3.Translation shifts 当无法遵守原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操作时,文本对应通过Catford所述的翻译转换所形成。当这两者概念发生分歧时,翻译转换尤其重要,其指从原语到译语的过程中偏离形式对应。设计两种主要的转换:层次转化和范畴转换。在层次转换中,位于一个语言层次的原语文本在译语的另一个层次中找到翻译对等。翻译中唯一的层次转换是语法-词汇转换。例如,原文本的文字游戏可能是通过利用目标语词汇层面进行翻译从而在语音层面得以实现,。范畴转换是通用术语,指翻译偏离形式对等。其分为四类:结构,类别,系统,单元转换。例如,原文本的形容词短语在目标文本变成副词短语。 4.Dynamic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指将原文本信息翻译成接受者语言时,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心里反应要极为相似。主张翻译不必受原语中语言形式的各种束缚,在接受语中要考虑读者的反应,翻译要在内容上与原语内容对等,主张翻译就是意译,旨在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原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动态对等包括以下程序:1.用更适合的目标语言文化材料替代较难接近的原语项目。2. 引用原文本中含蓄地内容使其在目标语言中更加明确3. 为便于理解控制表达的冗长。 5.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指翻译研究的趋势转向于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研究,焦点在语言和译本,且随着研究的进程研究范围会越来越广。具体可以体现在将翻译研究作为整体的一个三角图,在这个三角图中,自下而上的研究研究范围会越来越狭窄,然而自上而下的研究所涉及领域则越来越广。因而,不再是以往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本类型和功能,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转向目的语的文化领域,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价值,意识形态,组织惯例的研究。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1. 基本概念(互译) 补偿compensation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达/ 易懂intelligibility/expressiveness 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值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reader-centered for translation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对应(部分对应/ 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翻译体/翻译腔translationese 翻译学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Studies 风格style 佛经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改变说法rewording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归化domestication/naturalization/adaptation/endogenization/target-accommodating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解码decod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流畅fluency 乱译/ 胡译excessively free translation 明析化explicitation 模仿imitation 目的论skopostheorie 诗学poetics 视点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 释义法/解释法explanation/paraphrase 死译/ 硬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 套译/ 仿译/仿拟imitation 通顺smoothness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透明(度)transparency 歪译(意义扭曲)distortion 伪译pseudotranslation 文本text 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 文本为中心的翻译标准text-centere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文化沟(空缺/ 非对应)cultural gap 误译mis-translation 信/ 忠实faithfulness/fidelity 形合hypotaxis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 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 雅/ 优美elegance/gracefulness 异化foreignization/alienation/exoticization/ exogenization/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 译本/ 译著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al work 译借(语义转借)calque(loan translation) 译文target text, translation, target version, rendering, rendition 译语/ 译入语target language(TL), receptor language, receiving language 译语读者target-language reader/TL reader/receiving audience 译语文化target-language culture/target culture/receiving culture 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translator-centere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译者隐形translator ' s invisibility 意合parataxis 意识形态ideology 意译free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semantic translation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 (1)公元前46 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 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 (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 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 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 同: 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文本层面,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如何译?译得如何?这些可以说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各国翻译家苦苦思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P41-3 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答: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 第四章 P103-1 试简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答: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翻译概论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历史上?们对于翻译的定义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进?了研究: 1)传统语?学研究阶段:借助实际经验来理解翻译,对于翻译的定义往往是?喻式的。例如: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 2)现代语?学研究阶段:将?光集中在语?的对等上。例如: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本材料的替代,奈达认为翻译是原语信息的在现; 3)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研究翻译的教的变得多元,从?化、社会、符号、?理学等多个?度对翻译做定义; 由于翻译时?项极其复杂的活动,通过对翻译本质特征的简要归纳,尝试作出如下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段,意义再?为任务的?项跨?化交际活动。 ?翻译活动 翻译活动不是?种置?于时空之外的静态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定历史条件和?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转换?进?的?种?的?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对内部进?纵向的思考和探讨——语?:三个层次 1)思维:根本上翻译活动赖以进?的基础是全?类具有思维活动的事实,?类思维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思维层次; 2)语义:思维的实现需要语?,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的,??种语?符号传达另?种语?符号的意义,构成了翻译的语义层次; 3)美学:语?除传情达意之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尤其是?学语?,更?层次的要求。 对外部进?横向的思考和探索——?化:三个层? 1)意愿:翻译活动具有?的性,它总与某种政治、宗教、经济或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因?翻译?的影响到了作品选择、翻译?场和翻译?法; 2)现实:不同国家民族在语?、?学、?化、?理??存在差异,阻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促进?们对翻译可?性的思考; 3)道德:翻译主体——译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法从?所欲;对翻译的评价也?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的道德的约束; ?翻译的特性: 1)社会性:翻译活动存在是因为?之间的交流需要,?与?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2)?化性:翻译的本质作?——克服语?障碍的精神沟通,通过?化层?的交流得到;翻译活动也收?化语境的影响;翻译的实际操作——语?转换,不能不考虑?化因素; 3)符号转换性:巴斯奈特》翻译是?种语??为,本质上属于符号学范畴,翻译活动?先体现在符号的转换层?; 4)创造性:翻译的全过程是参与原?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语?结构重建、?化语境重建、新的读者和解读; 5)历史性:翻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着内涵和形式;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翻译?定本——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以及不断超越局限不断突破的必要性;

翻译概论总结

多项选择: 1. Roman Jakobson’s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rewording),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oper), and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transmutation) 2. text types: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3. outline of major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 Chronologically (by the time of their birth or occurrence): the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sociosemiotic, skopos, manipulative, norm, post-structuralist, postcolonial (2) topologically (by the particular approach adopted or focus directed by their proponents): thei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ay be grouped into the philological, linguistic, functionalist, semiotic, cultural, philosophical. 重要概念: 1. translation studies: (1). The paper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written by James Holmes in 1988, marks the birth of the discipline of TS.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课程名称:翻译概论 学号: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成绩: 任课教师: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1) (一)、佛经翻译 (1) (二)、西学翻译 (2) (三)、五四时期的翻译 (2) (四)、抗战建国以来的翻译 (3) 二、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3) (一)、翻译学科的创立 (3) (二)、翻译三原则 (4)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4) (四)、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4) (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5) (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5) (七)、功能翻译理论 (6) (八)、多元系统理论 (6) (九)、翻译规范理论 (7) (十)、改写理论 (7) 三、重要翻译理论对比 (8) (一)、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比较 (8) (二)、严复与泰特勒翻译理论比较 (8) (三)、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比较 (8) (四)、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 (8) 四、总结 (9)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摘要:本文以课程内容、翻译理论原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为依据,综述了课程中涉及到的国内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并对其中几个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关键字:翻译理论综述比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some original works abou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thesis sums up the major translation the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volved in the contend of the cours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 ranslation”, and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several translator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ies, summarization, comparisons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河水没有枯竭。“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我国的翻译历史按时间顺序和译著类别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到清的科技翻译,清朝到民国的西学翻译,五四时期的翻译及建国以来的翻译。 其中佛经翻译就是从“印度来的水”,西学翻译就是从“西方来的水”,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一)、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又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安士高和支谦。安士高于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支谦在《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支谦“翻译不易”的观点在翻译历史上具有史论价值。 第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主张直译。同时,他的“五失本,三不译”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具有译论价值。所谓“五失本”是指1、经文乃外语,其词序由汉人看来是颠倒

翻译概论知识点整理

L1中国翻译发展: 1.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documents 周朝《周礼》and《礼记》 2. 汉代传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佛经最早的中译本 3. 东汉桓帝时,安世高一一《明度五十校计经》是正式见于史籍记载的翻译佛经 4. Zhi Qian (支谦) extremely literal translation. follow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without any embroidery"(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5. Dao An (道安)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at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without any additioin and deduction"(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 Personal activity-official organization ( fifth century) 6. Kumarajiva (鸠摩罗什) He emphasized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he first to suggest tran slators sig n their n ames to tran slated works. 7. The First Peak of Tran slation in Chi na : from the Sui dyn asty (581-618) to the Tang dyn asty (618-907) thoroughly studied tran slation theory. tran slators should: " (1) be faithful to the Buddhist doctri ne, (2) be ready to ben efit the readers (Buddhist believers), (3) concentrate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doctrine rather tha n tran slati ng for fame." 8. 玄奘:将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份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 著作向国外介紹的中国人Con tributio n to theory: set dow n the famous tran slati on criteria that translation "must be both truthfu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opulace."( 既須求真又須喻俗,意即忠实、通順) Aiming to achieve an in telligibility of the tran slati on for the target Ian guage readers 9. P3.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Western Christian missionaries (利玛窦...) Assisted by Chinese collaborators (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利玛窦、李之藻《同文算指》,利玛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一拉丁文 第二次翻译高潮 (1) The subject of tran slati on shifted from Buddhist scriptures to scie ntific and tech no logical kno wledge; (2) translators in this period of time were mainly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were erudite scholars, and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who brought western knowledge to Chi na. 10. the 3rd peak : from the mid 19th century to May 4th Movement emphasis on Western works of social soie nces, military scie nces and literature 11. 林则徐(1785-1850): Geography ( Gazette of the Four Continents《四洲志》);李善兰(1811- 1882):Geometry《几何原本》; 严复:《天演论》、《原富》; 林纾:《茶花女》,《块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鲁滨逊漂流记》 12. Tran slation in Modern period ( 1919-1949): focus on the tran slation of Karl Marx's (1818-1883) and Lenin's (1870-19224) works on socialist and communist theories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re-translation of western literature.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P7,鲁迅,矛盾,郭沫若,付东华,傅雷,林语堂

翻译概论期末自主整理

翻译概论期末自主整理 第一章 一.翻译的本质:(P13) 1.文化传播的工具。 2.协商的过程,交流与斡旋的过程。 3.技巧(技艺),活动。 二.重要人物: 1.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2.(德)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歌德+钱钟书把翻译比作媒人和做煤:(P5)翻译工作性质是媒介性,好的翻译家全身心投入;内容与原作比存在差异;好的翻译不仅成功介绍原作,而且要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与爱欲。 3.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弗菲尔+余光中:把翻译比作婚姻。 4.傅雷: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5.(英)纽马克:(P10) *翻译是妥协:反复权衡的艰难历程,原文与译文的相互让步。积极(既体现原蕴,又照顾译入语通达)+消极(“信”“达”不合适,不令人满意)。 *变戏法的动作:处理具体一项时尝试多种可能,因人而异,经验越丰富越娴熟。 *碰运气,走钢丝:翻译时人受客观、主观条件或精神状态的影

响。改译、重译 > 原译。 三.从事翻译(esp.文学翻译)的人:很高的外语+母语水平+写作水平+创作能力。 第二章 一.翻译标准: 1.意义: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非常重要,翻译界的“根本大法”;是目标,要求高,由译者或评判者把持的主观尺度。 2.演变:从主观→客观,散论→系统,静态→动态,单一→多元。 3.三方面: *以文本为中心:原文+译文=最基本要素 *人。 *翻译目的为导向:(德)威密尔:翻译是有目的(最高标准)的行为,主要准则按轻重为——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译文为译入化提供有关原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语际一致。所有准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只要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就是合格的,即使与原文有出入,可接受。林纾+庞德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翻译目的,而进行改写、变译。季羡林“文学翻译更应该有不同诠释和表述;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础之上,X随心所欲。” 4.翻译界就标准达成共识:翻译标准的制定受主客观影响,因此它是以忠实+对等为核心的动态多元体系,忠实的程度和对等的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1. 基本概念(互译) 补偿compensation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达/易懂intelligibility/expressiveness 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值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reader-centered for translation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翻译体/翻译腔translationese 翻译学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Studies 风格style 佛经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改变说法rewording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归化domestication/naturalization/adaptation/endogenization/target-accommodating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解码decod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 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流畅fluency 乱译/胡译excessively free translation 明析化explicitation 模仿imitation 目的论skopostheorie 诗学poetics 视点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 释义法/解释法explanation/paraphrase 死译/硬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 套译/仿译/仿拟imitation 通顺smoothness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透明(度)transparency 歪译(意义扭曲)distortion 伪译pseudotranslatio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