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国崛起,文化准备更重要

大国崛起,文化准备更重要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2011年12月09日0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分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

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深远的历史视野、广阔的世界眼光和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深谋远虑,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满怀信心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界、知识界,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落伍深刻的文化反思。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者,从成立之时起,就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活动,提出文化

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集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并且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目标。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关于文艺和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度丰富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时期,他还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特别应该着重强调的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文化创造,它不但从根本上指明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方向,指明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使之上升到新的时代高度。

从激烈的国际竞争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大国崛起,要有经济准备、政治准备、军事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在很大意义上说,文化准备是更重要的准备,也是更艰巨、更持久的准备。《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突出强调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即: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的概括,准确、鲜明、切中要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文化在国际国内大局

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另一方面,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强,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文化落后的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就很难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

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看,加强文化建设已经提到党和国家重要议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但是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文化发展状况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对这种不适应,《决定》列举了八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八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些是思想认识上的,比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些是社会思想领域的,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但主要

是工作上的,比如,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法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决定》深刻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满怀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第一次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了巨大飞跃,表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标志着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在高度文化自觉和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不懈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经过全党全民族的共同奋斗,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

《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如下概括,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段话,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是文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

毫不动摇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文化旗帜更加重要。在这方面,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二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三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

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了谁、依靠谁,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根本对象,必须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本质要求。在这方面,要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造成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动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四是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对此,我们决不能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而应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做到三个大力弘扬,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这三个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要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总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做起来。与此同时,我们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襟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博采天下之长而用之,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有两个课题是必须解

决的:一是历史文化现代化;二是世界文明中国化。

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一个基本途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制度保障、一个积极作用,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在这方面,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必须全面把握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两手抓、两加强的格局;二是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三是必须着力培养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决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有力推动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和深化,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重要方针,都是围绕这个重大问题展开的,在学习中,我们要抓住这个核心问题,把各方面统一起来进行思考,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内容。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决定》从六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第六,建设宏大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首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科学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鲜明主题,也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鲜明主题。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要紧密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共识。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要努力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经过长期努力,使之转化为全党全民族的自觉行动。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大力繁荣文化创作,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要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第四,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围绕构建充满活力、高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

强领导文化工作本领。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