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

陈立旭

提要 本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作了反思性的回顾。文

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成果将在21世纪成为被继承的“传统”和

遗产,另一方面,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将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巨变,在解决世

纪之交文化发展课题的基础上而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文化

作者陈立旭,1963年生,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社会大变革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嬗变与重构。本文拟对20年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作一反思性的回顾,并对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一、20年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回顾

1978年党中央开始拨乱反正,中国社会跨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换引起了社会深刻的全面转型。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改进了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领导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实践中,及时地调整和发展了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明确提出在不违反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不仅文化艺术的不同形式、风格可以自由竞争和争鸣,而且文化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要百花齐放;制定了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许多具体政策和规定;提出了文化产品的生产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的方针;提出了适应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等等。这些调整和发展为整个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首先,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指引下,文化领域呈现了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局面。一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时代主旋律的主流文化的发展。1978年以来主流文化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原则,进行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工作,从而适应411

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主流文化在审美趣味和操作规律上也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大众文化发生了互渗,其集中表现便是主流文化作品更加趋于平民化、大众化。主流文化的嬗变显然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背景的巨变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工作大局是改革、发展、稳定,文化发展必须与这一大局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活动包括主流文化也日益面向市场,即使主旋律文化艺术品也不能全靠国家拨款,国家只能养活主旋律中的主旋律;大众传媒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种程度,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大众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文化终结了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后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即使与政治关系密切的主流文化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因之能按照文化艺术自身的规律发展。二是人文文化的发展。人文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的文化,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历史记忆等构成的人文生态。在8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服膺于党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启蒙和理性的大旗,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文化热”。尽管“文化热”有种种不足之处,但它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变革在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层面的必然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支持了改革开放,促进了全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更深刻而全面的转型、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并因之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人文知识分子承继其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把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后现代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等话题作为关注对象。人文文化对由市场扩张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对人性的正负面作用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解决由体制转换、社会转型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大众文化的兴起。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初以来,一种全新的消息性的大众文化,从流行音乐、卡拉O K、迪斯科到通俗文学、亚文学、千篇一律的肥皂剧、情节雷同制作模式化的港台电视剧,几乎令人目不暇接,急速地占据了大众文化生活的空间。它不但直接作用于大众的思想性格及其文化创造,同时也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变革。尽管大众文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正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迅猛发展的势头无疑与以下几大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一方面,70年代末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大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渠道,现代工业的发展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重要的还在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必要的载体。由于电子媒介使文化通过声音和形象得了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这种特性使它具有真正的民主性和平等性,成为大众文化唯一可以利用的形式。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的大众传播网络的形成是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其次,文化艺术工作队伍得到壮大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许多老一代作家、理论家以其丰富经验在新时期文化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批中年文化工作者在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走向成熟,以其创作和理论的实力成为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越来越多的来自基层的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理论家走上文坛,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生力军。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反映现实生活

511

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艺术的表现力上,都有显著的进步。文化理论、小说、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诗歌、音乐、美术、舞蹈、曲艺等各个方面,都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与之同时,一个遍及全国城乡并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文化网络已初步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与专业文化工作相并列的文化事业的半边天。

再次,完善了文化管理手段,搞活了文化运行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国家以集中化、行政化、政治化的手段管理文化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除继续坚持对文化事业的行政管理和舆论监督管理之外,还逐步扩大使用了经济和法律手段。国家放宽了对文化发展的管理,使文化行政部门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并培育和引导文化市场,改革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使这些单位在人财物、奖金分配、经营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文化发展的活力。

复次,对外文化交流有了新的拓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出了大批文化工作者出国考察、访问、演出,广泛邀请世界各国文艺家、学者和文化团体来华访问;我国在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和学术著作到国内与翻译、介绍我国作品和学术著作到国外,以及举办各种性质的国际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保护,文物、图书的展出、使用和交流,各种文化器材的更新,各种文化设施的改造与建设,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文化设施的兴建,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据统计,1993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的电影制片厂由17个增加到22个;剧场、影剧院由1,095个增加到2,011个;博物馆由349年增加到1,130个;公共图书馆由1,256个增加到2,579个;文化馆由2,748个增加到2,886个;电视台由32增加到684个;广播电台由93个增加到987个;出版图书种数由14,987种增加到96,761种;出版杂志由930种增加到7,011种;出版报纸由186种增加到943种。此外, 1993年,我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761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上述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中国人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上。其一,表现在社会心理空间的拓展上。人们开始彻底摆脱那种把中国文化看成人类唯一的文明,把中国的生活方式看成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的狭隘、保守、妄自尊大的传统文化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世界的多样性,也看到了自己的落后,看到了天外有天,因此而产生了愈来愈强烈的不满现状、积极进取的心理。其二,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辩证态度上。过去许多中国人曾以一种封闭的、形而上学的文化心理看待外来文化,难以对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短处作出正确的鉴别,往往在憎恨外来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同时,也憎恨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20世纪以来,经过曲折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辩证和科学,逐渐学会把外来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外来文化中的消极面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其三,表现在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的形成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识到新的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感受到市场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巨大压力,也愈来愈深刻地理解了这场激烈而持久的竞争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经受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挑战, 611

懂得了能否在同外国的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其它传统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也受到了有力的冲击和荡涤,并不断地树立起自主、竞争、效率、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培育出了一些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心理取向。与之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精华正在获得创造性的转换并显示出生机和活力,正在融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吸收和融合了外来优秀文化成分的,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精神结晶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

二、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几大课题

世纪之交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既是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课题,如何解决这些课题将关系到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命运。

第一,是高雅文化或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的矛盾。文化艺术品按其品位可区分为严肃的或高雅的、通俗的或大众的两种类型。所谓通俗的或大众的文化产品,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正如杭之所说,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拟个性化的特色。”①至于所谓高雅的严肃的文化,按照R?威尔逊的见解,是指“与过去筛选下来的优秀遗产相媲美,与艺术和批评遗产中的典型性作品相媲美”的那部分文化,它“要求其欣赏者想象的参与,要求一种感受力光谱上深刻而机敏的反应。”②高雅的严肃的文化将至真、至善、至美作为最高追求,包含人类基本价值和终极关怀,以批判的眼光对待现实,具有原创性、想象力和超越性。毫无疑问,市场经济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想手段,而社会的经济繁荣则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某些文化活动领域,对后者进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无疑将有助于这些文化活动领域转变自身运作机制、方向和方法,有助于其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文化艺术产品的繁殖有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市场机制对于严肃的或高雅的文化艺术和通俗的或大众的文化艺术具有不同的作用。通俗的或大众的文化因其通俗性、娱乐性最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最有可能进入市场,被买方接受实现其价值。因而,市场机制能够对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的繁荣提供足够而有效的刺激,此已被近年大众喜闻乐见的书刊、音乐、影视和娱乐场所的繁兴之经验事实所证明。而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产品将至真、至善、至美作为最高追求,从终极意义上将人类基本生存状态作为自身的最高关注对象并建构人类基本价值。所以,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产品的品性、逻辑与市场的品性、逻辑是难以吻合的,其市场化是有困难的。换言之,市场经济的充分运作有可能确立“劣币驱逐良币”的审美的格雷欣法则,依据该法则,通俗的甚至是拙劣的文化产品也会排斥高雅的、严肃的或优秀的文化产品。尽管这种推论过于悲观,但却是市场经济的法则。显而易见,一个健全的社会要求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与通俗的大众的文化取得平衡的发展,而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无疑

711

难以达到这一点。

第二,是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的矛盾。文化发展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育提供精神动力,可以影响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影响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决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传播经济信息等。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最高原则是利益最大化,文化则以至真、至善、至美为最高价值和原则;市场经济活动关心的是个人的、团体的、局部的、世俗的利益,文化则从其终极意义上把人类基本生存状态作为自身的最高关注对象并建构人类的基本价值;市场的规则、制度、法律设施只是最低限度地保证每个人面对市场所划定的空间界限及道路规则不犯规、不逾矩,带有功利性、工具性的特征,而文化则要给社会中的每个人提供心灵停泊的家园、固置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文化价值与市场经济矛盾的解决可以归结为文化与市场两股力量如何平衡?换言之,在张扬文化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同时,如何又不压抑由市场经济引发的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适度冲力?事实上,实现一个健全社会所必需的文化最高价值取向与市场的最高价值取向的平衡,融通文化理想主义与市场经济现实功利主义而为现代式中庸之道,无疑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

第三,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的矛盾。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体系的冲突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最深层的内驱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的,它真正地是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体现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但是,在世纪之交,两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冲破“左”的文化的束缚,而“左”的文化又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然经过20年来的锐意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得以建立,“左”的思想文化观念已受到强烈的震荡,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解决,尤其是当前的体制转轨和社会全面转型要从根本上冲破过去那种在计划体制和“左”的思想指导下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时,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所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文化的冲突,至少一直要延续到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

第四,是中国文化认同与外来文化认同的矛盾。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运动是在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时启动的。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冲突再次突现。20世纪80年代声势浩大的文化热中曾提出了可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即文化的涵盖面、文化的重叠性、中国文化的结构、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空间差异、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和世界文化的中国化等。在“文化热”的讨论中,诸说竞起,百家争鸣,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

“综合创造”论等思潮,但“文化热”的

“西体中用”论、

大致有“儒家复兴”论、

“全盘西化”论、

主潮则是扬西贬中,以西方文化为武器,批判传统文化,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早日实现。然而,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风气骤然大变,一股强大的反西化思潮破门而出,蔚为壮观,它不仅是一种情绪或意向,而且有学理、有论证,还有自己鲜明的旗帜主张。许纪霖811

把海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反西化思潮大致归纳为三种流派。一是以北京的张颐武、陈晓明等为代表的后殖民文化批评。这派理论受到近年来大红大紫的萨伊德思想的启发,从文化批评的角度重新审视“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话语,判定它们无非是西方“东方主义”在中国的内在化,他们断然宣布现代性在中国应该终结了,必须代之以具有本土意识的“中

“批判华性”。二是崔之元、甘阳为代表的海外新左派。他们以西方的“分析马克思主义”、

法学”、

“新进化论”等为理论,主张“第二次思想解放”,也就是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在中国通过“新集体主义”等多种制度创新,实践一条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分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是近年在大陆引起很大争论的北京经济学家盛洪对西方文明的批评。盛洪以制度经济学的若干理论为依据,向历史提出挑战,认为近代以来由西方文明主宰的国际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武器优胜者胜”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将给人类带来不可纠错的核灾难,“西方文明”的不文明性质注定了其不能拯救世界,而中国文明内在地具有和平、伦理的性质,它将成为拯救世界于核灾难的唯一希望。③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主思潮和90年代的“反西化思潮”,无疑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延续。在20世纪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过程中,虽然两种文化的相互了解有所加深,但几千年以来东西方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决定了两种文化的冲突问题必然不会在一、二百年之内解决,无疑将会延伸到下一个世纪。

第五,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确立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在存在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集中反映在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一些片面认识及其导致的实践弊端上。吴元 将之归纳为若干方面。一是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即把物质文明建设理解为是急任务、硬任务,后者则是缓任务、软任务。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即便这种狭义的理解也被进一步曲解,有些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中心”改为“唯一”,把现代化建设事业理解为仅仅是经济建设事业,把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经济发展过程,而经济发展过程也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数量的增长过程,理解为仅仅是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总产值的增长过程。二是把文化体制改革等同于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文化体制也应进行改革。但有些文化管理部门却以行政手段把许多文化事业单位赶向市场,采取了减少经费或不给经费的“断奶”措施,不管其文化产品是否有市场上的经济效益,统统让其自谋生路,结果使许多文化单位被迫改行或压缩,那些难以获得市场效益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单位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三是片面地把文化建设降低到经济建设的手段和附属地位,用一种对当前经济建设是否有用的价值观来衡量文化事业,近期有用的就重视,否则就不重视。四是文化建设靠后论,即主张等经济上去了、国家富裕了再去进行文化建设。持这种观点的人总觉得抓文化建设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建设的人财物资源的投入;他们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投入,不惜减少文化建设的投入,甚至不惜挪用已少得可怜的文化建设经费,拖欠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五是经济发展代价论,即认为牺牲文化建设是快速发展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为此,对于种种黄、白、黑的非法经营,对于坑

911

蒙拐骗、假冒伪劣、非法走私,对于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乱采乱挖,甚至对贪污行贿之类的腐败行为都可以纵容姑息。④

此外,世纪之交文化发展面临的课题还有: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文化产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矛盾、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文化市场的培育与文化市场管理的矛盾等等。

三、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前景展望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无疑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延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成果将在21世纪成为被继承的“传统”和遗产,同时,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将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巨变,在解决世纪之交文化发展课题的基础上而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首先,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选择应该是“三大传统的良性互动”。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三大传统,即中国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直接继承了中国六千年的文化传统,直接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文化传统的结果。如果说人们总是难以跳出传统掌心的话,那么21世纪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做不到的。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文化认同应该是一种‘建构性认同’的方式,即不是静态地对历史或现实的文化价值的认定,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参与的、建构的方式,通过对什么是‘好的’共同体文化的开放性讨论,比较各种文化价值的意义,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共同体的文化认同。”⑤因此,21世纪的文化创造,必须是20世纪即已在中国存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外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这三者之间的创造整合。只有促进三大传统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开掘我们的文化资源,寻找新的价值领域,建立并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宝库。

其次,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必然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社会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21世纪的中国采取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所谓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战略,是指“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是为了使个人的福利持续地得到改进,并使所有人都得到好处。如果不正当的特权、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继续存在下去,那就其基本目的来说,发展就是失败的。这就要求有一个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在工业与农业、贸易与财政、就业与教育、卫生与居住、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中———采取以共同和集中行动为基础的全球性发展战略。”⑥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它不是把发展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重视文化的价值。没有文化上的觉醒和进步,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在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社会,文化必然具有比大多数时期采取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的20世纪社会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1世纪文化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021

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经济的发展将对经济主体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调节机制,将不仅仅是资本、工资、价格、利润、供给、需求之间的一种自发形成的均衡关系,文化也将是调节市场、完善市场秩序、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重要手段。文化价值还直接参与经济价值的创造,一个物质产品不仅意味着一种经济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价值。随着21世纪人们消费观念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把消费过程看作不仅是一种物质生活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文化上的体验过程。这就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和体制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制度和体制的变迁就其总体趋势而言必定是以一种交易费用较低,更有效率,更加符合公正、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和体制去转换交易费用较高,缺乏公正、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和体制,而这种转换必定是在文化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的。正像没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就没有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在21世纪如果没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辉煌,便不会有更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更完善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三是文化将为21世纪的人们提供精神上的家园,固置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21世纪将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完全确立的时期。然而市场经济的运作并非总是一味地让人陶醉,其内部也包含着诸多的矛盾和困厄,市场经济在成为一个民族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最妥贴方案的同时,它的急速扩张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对人们生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垂直的、万花筒式的世界,人们无力加以消化,新产品、新关系、新环境、新的消费品位给人们带来了不定感和迷失感,与传统社会相比,人们更难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更能寻找心灵停泊的精神家园,更难固置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所。不难看出,由市场的扩张引发的人类生活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治理,而其核心处则离不开市场冲动和文化抑制两股力量的平衡。文化之所以能在匡正由市场引发的社会失衡方面担当重要作用,无疑是由于其具有不同于市场价值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文化不仅是人们应付环境的产物,它也包含着人类摆脱自身和自然限制的超越价值。因此,在确认市场经济体制乃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源泉的同时,强化并弘扬文化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对于建立一个健全社会即使不是万全之策,至少也是较为妥贴的方案。

概言之,21世纪的中国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把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由之可以断言,世纪之交面临的诸如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矛盾、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在21世纪将会逐步趋向缓和并得以解决。

再次,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与通俗的、大众的文化应该取得平衡发展。21世纪通俗的、大众的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必要的。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的进程;由于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具有抚慰功能和寓教于乐功能,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心理压力的释放、心理结构的平衡和调整,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都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现代通俗的、大众的文化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它是由经营者所使用的经营策略和生产技术所控制的,因而它的

121

接受者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它通过对高雅的、严肃的文化的改写、简化和包装,消解了后者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对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之缺陷的克服,除了以制度约束限制诸如宣扬色情和暴力等危害人类的文化产品外,显然需要强化社会对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之批判和匡正功能。而对通俗的、大众的文化产品之批判和匡正功能的价值资源无疑来自于高雅的、严肃的文化。高雅的、严肃的文化提供了对人类一些超越性问题诸如人生的价值、意义、伦理、信念、理想等的解答,包含人类对理想的超越的世界的关怀和追求。通俗的、大众的文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亦包含上述内容,但这种内容毕竟是伴生性的,娱人耳目而非导人超越。正因如此,通俗的、大众的文化如果不以高雅的、严肃的文化提供的价值、伦理、信念、理想等为其精神依归,便有可能滑入“感官而无心灵”、“纵欲而无肝肠”的歧途,从而脱离作为社会全面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之宗旨。上述表明,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不仅必须与政治、经济、社会取得平衡协调的发展,而且其内部之雅文化和俗文化也应获得平衡的发展。21世纪的文化建设有责任在培植、扶持雅文化精品中,给社会以示范,有责任在引导提升社会成员现实文化水平中,使他们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的矛盾在21世纪的中国将趋于消解,而中国传统文化将在现代化社会找到应有的位置。文化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和体制状况具有内在关联。世纪之交存在的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其根源在于新旧体制、秩序、规范交替并存情况下社会结构转型的不彻底性、局部性、不平衡性;整合机制的非协调性、滞后性和相对软弱性。因此,随着21世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成功、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文化形态亦将发生深刻的转换,两种文化体系的冲突和矛盾亦将趋于消解。同时,人们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价值观念。21世纪改革开放的实践无疑是转变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的动力源泉。人们必将在21世纪的改革开放中经受锻炼,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在20世纪,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和矛盾曾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景观。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存在,这些传统精华经过调整和转化无疑是会与21世纪的现代化相契合的。所谓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21世纪的联结点决不是字面上的东西,它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驱动着所有奔向现代化未来的人们的强大精神动力。在21世纪,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以至对世界的价值,批判继承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完成这个历史的重任,将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新贡献。

注释:

①杭之:《一苇集》,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1页。

②[美]R?威尔逊:《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8期。

③⑤参见许纪霖:《文化认同的困境》,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④参见吴元 :《论发展观和文化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⑥《联合国手册》第8版增编,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96页。

(责任编辑 戴焰军) 221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摘要: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安全问题、经济增长。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建设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军军备。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的重点。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随着中国军力的增长而被放大。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主要的军事力量;东南亚国家加快军备建设,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关系,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周边国家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近年来韩流的席卷。自打美国电影进入我国境内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国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国产电影则受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进入程度较高,但明显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 中国有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资源绩效、市场竞争力上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国。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无论呈现怎样的多样性,但它的基本趋向只能是现代生活期望的满足和补充。如何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要素,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必将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薄弱 文化成为产业,就在于一些高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高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运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4年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与此相对照,中国电影业和演出业的制作、加工、欣赏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差距;而且这一差距也广泛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因此,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后,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三)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但“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同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如传媒集团国有资产主体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脱离了,但又转向了党委的宣传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承担起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这样,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原有体制下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 (四)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规则接轨力度不够

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前景

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前景 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当然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这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能够继续坚持下去,而且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深入,中国共产党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会有着更为新颖、更为全面、更为丰富、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回答。面对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会重新审视已有的结论,该继承的决不放弃,与时代精神不相符合的,坚决予以更新,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树始终根植于实践的沃土之中。面对新的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将不会固守过时的教条,注意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断汲收人民群众的才智、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保持它的源头活水。这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能够走在发展变化的时代前列。 同时,随着政治民主化的逐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将会更多的摆脱历史的局限,构建起更为科学有效地新机制;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的经济速度将会保持强劲的增长,经济质量将会进一步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将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强民富将成为真正的现实。总之,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政治的不断完善,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将再次向人们证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届时,人们就会进一步增强对它的认同感,并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够继续巩固下去 中国共产党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过程中,是成功还是失败,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成功的走向未来,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也,失人心者背离人民利益谋取个人的私利之。历史如是说,人民如此看。面对历史,面对人民,中国共产党将以更加崇高的思想境界,更加自觉的实际行动作出新的回答。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它作为党的行为准则和实践目标只会坚持不会放弃。一切言行以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高标准,一切政策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正确尺度,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和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健全法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将进一步强化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以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这样,既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腐败,又能够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取信于民,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廉洁形象。面对新的历史时代,面对新的历史任务,面对新的历史要求,中国共产党将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通过强化学习,强化实践,强化管理,使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作风素质、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继续巩固,所从事的事业代代相传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能够继续维护下去 未来的中国,能否继续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安定的政治局面,这是人们普遍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论中国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论中国政治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尤其是1840年~1945年这一个世纪的屈辱血泪史。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关键字】政治文明;封建统治;统治思想;发展方向;社会主义 【正文】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政治文化极为深厚,历史发展的惯性非常大。从夏朝( 约公元前2070~1600年)开始到辛亥革命前,中国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 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繁荣期。其中春秋(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 年)战国(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年)时期知识分子不断涌现及各流派思想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之后二十多个世纪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此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对它的认识与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引起人们对经济以外诸如政治、文化等问题的思考,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文化全球化。诚然,经济全球化会加强各个地区文化的联系,对文化交流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可能消除各地区文化的民族特色,更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每个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在文化上也是独立的,各民族应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只有样式不同,才能更丰富。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今全球化越演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时,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文化。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说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易传》中提出“自强不息”,也称为“刚健”。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到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春秋初年,史伯提倡“和”,“以他平他为和”,意思就是,对于不同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的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而“和”即“和谐”。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和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的确包含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这些内容是为适应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我们不能够全盘照搬,不能够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注重分析,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例如在数学方面,虽然中西在数学方面各有特点和贡献,但尤其在几何学方面中国却不如希腊。三是西方文化的文化创新速度要比中国快。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张岱年先生运用哲学的方法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 “文化综合创新论”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主义的思想来对待文化问题。文化的综合创新,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基础上而努力有所创造。如今,我们的任务就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它包括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 科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民族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我们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该采取主动回应的策略,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同时传递我们由于进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的信息。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单就现阶段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来看,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近年来,国家也搞了一些对外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文化美国行、中国文化法国节等等。但这种“送去”的工作还不够。在“送去”的同时,“拿来”的工作也还要继续做。世界上各地区间在文化方面应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可以借鉴的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的内容,儒家追求“天下为公”,道家的“无为”都是民主的思想内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践,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对西方的民主文化进行借鉴,然后再逐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文化。 经济的全球化加强了各国家、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但绝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是综合创新。我们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因此我们要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而它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样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备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尤其是民主与科学。建设新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了它,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学者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第一,新的文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第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第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合理需求;第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就是创造; ——传统存于现在,我们的传统就在于我们的现实;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这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名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全球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厚实博大,多元而又多彩的文化整体,从那土陶青铜的熔铸到21世纪的儒学新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一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建筑起来的。本文不是对历史做多余的论调,更不敢对历史妄加菲薄,厚重的历史给今天的人们遗留了太多的遗产,这个遗产来自民族的千年积淀和名族精神,它奠定出中国人的民族形象和气韵,傲骨挺拔乃又有气壮山河之势。同样的遗产和财富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一个今天必须发问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机遇”,是机遇也是挑战,文艺工作者更是严峻的课题,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个价值,从中找出一个自强和崛起的文化复兴之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过去千年般那样辉煌和醒目,以独立自信的气场站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0世纪以后的文化变的异常波动,不仅以大碰撞,大分裂,大融合为特征载入史册,更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等多种冲突形式,在这种文化冲击下有人便开始了用“反传统”,“批判传统”的目光来重释中国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基本否定的评价。自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抉择,至中国近代,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世界逐步进入一个传统的地理和空间界限,民族和国家差异正慢慢淡化,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洲与洲之间的联系得到近一步的拉进,现代社会的人们犹如生活在一个“地球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王缉思: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

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2008年11月7日,“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作了题为“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角色”的主旨报告。以下为全文,选自《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同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要对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离不开对中国实力及其在全球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出评估;同时,要判断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必须研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研究世界政治的走向和格局的变化。我想分四个方面,对当前世界政治的特点、发展趋势和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个人的一些分析和思考。当前世界政治的第一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它促进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繁荣、技术进步、信息沟通、人员流动,增加了政府透明度。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降低了战争的危险,提高了政治冲突的门槛。但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伴随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出现的是: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超高消耗、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财富的集中及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资本与人力资源加速流通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金融动荡、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非法移民、跨境犯罪、恐怖活动、传染疾病、产品安全等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次全球金融风暴,暴露了在缺乏有效、严格的国内监管机制和国际协调机制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严重弊端。这场危机虽然发生在金融和经济领域,但是必然会蔓延到政治和其他领域,带来收益分配方面的更大失衡,激化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非传统安全问题同以领土主权为核心的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对各国的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增加了国际政治中的冲突因素。例如,人们开始担心,能源、粮食、水资源的紧缺,将使一度趋于缓解的领土争夺死灰复燃。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冷战后世界上的武装冲突集中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内冲突,而国内冲突又经常引发国际冲突和地区动荡。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一旦危及实体经济,引发经济衰退,原有的冲突和动乱将会加剧。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的30年。中国既同其他国家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成果,也同许多国家一样,正在遭遇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面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严重挑战。仅在2008年,就出现了南方寒冬雨雪、汶川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的事故。国际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西方金融风暴等国际因素,也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归纳起来,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至少面临四大挑战:一是物质资源特别是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二是生态环境恶化;三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拉大;四是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或传染病。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当代文化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 文通过对文化建设中诸多问题及其原因的思考,得出文化建设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的解决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关键字:文化建设文化市场教育体制传统文化 一、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及原因分析 国人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变,不可置否,在当下中国很多人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很多实质性的做法与之相适应或者说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远没有达到人们对于股市对于投资的热情。这些现状使得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2005年11月25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给迷醉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梦中的国人敲响了警钟,在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国,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玩的风声水起,而且也要在文化上“挑战”中国。显然,这让包括中国政界的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缺陷。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力已不再是光靠经济和军事实力说话的年代,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很显然各国都在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发展,并借助这样的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以自己的姿态立足,更有甚者利用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企图破坏他国的传统和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以达到自己的霸权主义目的。我国在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确实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举措,但是却遭遇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这样的尴尬局面。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另外创新不足也制约了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国文化实力的提升。 我国的文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鸦片战争前,这一阶段以中国的封建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第二阶段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段文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求民主,求解放的爱国主义文化;第三阶段,以新中国建立为界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则集中表现为国家和人民为争取新生国家的生存的左倾斗争文化;第四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至今的新文化,表现为开放性、兼容性强,自主性、创新性弱的新特点。我国现今文化发展的现状就其与历史的关系来说具有极强的联系,且不说鸦片战争前的封建文化,单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战争以及与新中国建立后的“文革”的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来说,传统文化在这些运动中元气已被大伤。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传统文化颠簸后,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底气不足,同时在这基础上又加上移植了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样使得中国飘摇的传统文化根基上又加了承重的“王冠”。所以在当下中文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和对中华文明的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追求“”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体国经野”:试古代的王朝》,《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扬权》);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和,并发展成为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从《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到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说,易经,就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再比如,儒家学说,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再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