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第一周12节)

教案(第一周12节)

教案(第一周12节)
教案(第一周12节)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教案(首页)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教案(续页)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教案(尾页)

中班下第一周教案

中班02月第二周上下午教案 教师:杨雪梅陈小英 第一周:12年02月07号—12年02月10号 星期一:生活礼仪: 逻辑思维: 体能训练: 星期二:语言活动:一粒种子 美术:愉快的春节 星期三:识字: 音乐活动:王老先生 星期四:语言活动:恐龙妈妈藏蛋 逻辑思维:3233—01 星期五:数学:有趣的回形针 创意美劳: 活动时间:12年02月06号星期一上下午 活动内容:生活礼仪: 活动目标: 详见礼仪教参P 活动名称:逻辑思维: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名称:体能训练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时间:12年02月07号星期二上午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一粒种子(一)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 2、喜欢欣赏散文。 3、用动作大胆地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自然角展示。 2、提前几天种植一些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什么时候发芽。 3、准备花生、蚕豆、大蒜、瓜子、芝麻、鸡冠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小刀。 4、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草儿绿,树儿高?一粒种子》 活动过程: 1、观察种子 (1)、引导幼儿分组观察植物的种子,寻找种子的秘密。 (2)、让幼儿看一看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是不是不一样,同植物种子的形状是不是一样。(3)、让幼儿把种子剥开,用放大镜观察剥开后的种子的形状、结构。

2、交流发现 (1)、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种子秘密。 (2)、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种子发芽的发现,例如:哪一天发现种子发芽了?先长出几片小叶芽儿? 3、欣赏散文 (1)、出示教育挂图,配乐朗诵散文《一粒种子》,让幼儿欣赏。 (2)、播放《一粒种子》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散文,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3)、结合课件,提问幼儿:散文中的种子醒来后觉得怎样?它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帮种子松土,使种子能快点钻出泥土? 4自由表演 (1)、教师再次配乐朗诵散文《一粒种子》,请幼儿聆听欣赏。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中的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内容:美术活动:愉快的春节 活动目标: 1、回忆过春节的情景,画出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 2、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自己过春节时的照片、好玩的东西(如气球、灯笼等),布置活动室。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春节活动的电视录像,让幼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春节中所看到、听到和自己所做的。 (1)、过春节的时候,你家里、街上都有什么变化? (2)、你去过那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3)、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2、让幼儿把春节期间感受最深的事物画下来。 3、引导幼儿给自己的画取名字,把画展示出并与同伴互相介绍自己过春节时愉快和有趣的事。 4、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时间:12年02月08号星期三上午 活动内容:识字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字词:秋天、风筝、草地。 2、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字词卡:秋天、风筝、草地。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字词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环节 1、以闪卡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字卡。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儿歌。 二、识字环节 1、采用三步识字的方法:图—图字—字(在此过程中注意字音的纠正)。 2、识字游戏——给字词卡照相 (教师将大字词卡贴在白板上,把小字词卡分发给幼儿。幼儿自己决定给哪个字词卡照相,并说:“# #字词卡,我给你照个相”说完用手做照相状,用嘴巴配合“咔嚓”的音效,最后把照出的照片放在白板上对应的大字词卡下面。 三、学儿歌

0415.省示范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二)(中班主题教案)

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二)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户外活动健身球小推车垫上运动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幼儿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冷饮好吃但不贪吃 2、引导幼儿关注天气 3、做好操前准备。 活动一 名称:图形变变变 目标: 1、在掌握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 2、能识别日常生活中长方形的物品。 准备: 1、形状指偶,小房子三间(房子上分别画着○△□) 2、每组一盒装有○△□ 长方形的图形卡片 3、幼儿用书《数图形》 过程:1、图形娃娃找家门: 引出图形: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太阳。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红领巾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手帕 图形娃娃和说对的小朋友握手。 送图形娃娃回家: 幼儿按照图形娃娃家的标志,从盒子里取出相应的图形放到图形娃娃的家里:——为什么它找不到家?它是谁?(长方形) 2、介绍长方形朋友: 长放形、正方形比较:——我长得与哪个图形宝宝最像? 长方形与正方形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可以提供正方形、长方形让幼儿操作比较。)寻找生活中长方形的用品 ——师: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1、图形变变变: 幼儿拿一张正方形的纸,通过折叠的方法变成另一种图形。 2、幼儿操作: 师:请你数一数,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活动二 名称:娃娃修路 目标: 1、尝试感知图形转换的关系,巩固对○△□ 长方形的认识。 2、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准备:1、旧纸板上镂空剪出大小不同的○△□ 长方形当成路,镂空剪下的图形作五彩石子。 2、布置一个活动的场景。 重点:对图形转换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过程:1、发现问题: ——我们要到对面的娃娃城去玩,可是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我们一起来铺路吧。 ——可以用什么方法把路修好? 教师示范铺路的方法(将三角形的彩色板镶嵌到三角形的坑中),幼儿操作铺路 2、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有的坑没有铺好呢?有什么办法铺好他们呢? 提示幼儿可以用合起来的办法解决问题。(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圆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教师及时发现并肯定会利用图形转换经验的幼儿。 3、解决问题: ——修路时,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困难?(重点讲解图形转换的关系) 幼儿集体走小路到娃娃啊城去玩,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要求幼儿能懂得谦让,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露齿的微笑 活动目标:

中班第一周音乐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十个小矮人》 活动设计思路: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教师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在活动中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节奏的感知,让幼儿在活动、游戏中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在节奏活动《十个小矮人》的设计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在角色活动中运用身体动作感知并表现节奏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节奏的兴趣及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4\4拍的节奏。 2、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并表现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乐。 幼儿已有相关经验:我班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比较全面的开展音乐活动,幼儿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幼儿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以及简单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大森林去游玩: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儿,好吗?”(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的做着做动作,高高兴的和老师一起做律动,都很快乐。)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师:“孩子们,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晴,边听那优美的音乐边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草、小花、小树,在清晨里睡醒了,伸了个懒腰,一点一点的长大,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乐,

中班第一周教案

第一周(2011年9月1日-----9月2日) 时间:2011年9月1日(星期四上午)执教人: 活动内容:《常规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新朋友及班级环境。 2、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标志、号数。 活动准备:布置班级环境,粘贴各种标记。 活动过程: 1、欢迎新朋友。 (1)介绍班级中新来的小朋友,其他幼儿分别作自我介绍。 (2)教师教育班级幼儿要主动亲近新朋友,大家要相亲相爱。 2、编排座位、床位等记号。 (1)、编排好幼儿的座位,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自己的位置。 (2)安排幼儿床位,教育幼儿一般不随便进出寝室。 3、活动常规训练。 (1)能听老师的琴声进教室坐好,在活动中不随便离开位置。 (2)各种活动椅子要摆放整齐。 (3)教育幼儿在活动前上厕所,并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4)告诉幼儿自己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儿园里要关心、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们。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很快的认识新朋友,并愿意与新朋友亲近,交住,体验交朋友的乐趣。同时我还通过游戏和教学,让幼儿认清自己的号数,及班级的一些常规要求,知道上中班了要有规则意识。 时间:2011年9月2日(星期五下午)执教人:刘伟兰 活动内容:《训练新操》 活动目标: 1、学习新编早操动作。 2、能根据音乐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集中组织幼儿排好四路纵队 2、准备运动:学习左右侧跨、跑跳步。 3、学习根据音乐音乐变换队形,能与同伴合作变队形。 4、学习中班器械操节动作。 5、学习舞蹈《泼水歌》等。 6、做放松动作,组织幼儿休息。 观察与反思:通过本活动,幼儿能认清自己的排队位置并对新操较感兴趣,只是活动动亭空间较窄,幼儿在练习时不能按规范的动作来做操,而且操节动作量也大,很多小朋友都说老师我出汗了,我想这不是能很好的锻炼幼儿的各项体能吗?

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至周五)教学设计

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至周 五)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hird week education a ctivity plan of small class (Thursday to Friday)

小班第三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至周五)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桌面游戏:折手帕、插花片 2、推小车、滚圈 晨间谈话:教育幼儿学会安静吃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整合活动:自己吃饭香喷喷 活动一:吃饭(儿歌) 活动目标:1、指导正确的进餐方法,习惯与同伴一起吃饭。 2、初步学会念儿歌。 活动重点:学习念儿歌,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活动难点:能边朗诵儿歌边表演。 活动过程:1、幼儿看表演宁引导讨论: 幼儿向幼儿介绍小猫和小兔,并相互问候。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一: 这是小猫的家,小猫正在吃饭,一边吃一边喊:“喵!喵!喵!菜不要吃,饭不要吃。”小猫东张西望,手不扶碗,一不小

心,饭打翻了。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二:这是小兔的家,小兔坐的端端正正,一手扶着碗一手拿调羹,一大口,一大口,一会儿饭菜吃完啦。 教师提问: “打翻了?为什么?” “小兔时怎样吃饭的?” 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小兔吃饭,学说:“吃饭时坐端正,一手扶着碗,一手拿调羹,一口一口往下咽。” 2、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完整欣赏。 “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师生共同边朗诵边表演。 活动二: 给瓶娃娃喂食 活动目标:1、认识正方形。 2、学习正确点数。 活动重点:能根据形状送相应的图形。 活动难点:学会摆放 活动准备:瓶娃娃、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1、瓶娃娃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爱的瓶娃娃,它们在和小朋友打呼呢!”

第一周小班教案

第一周 活动1:小鸡的一家(科学) 活动目标: 1.简单区分小鸡、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 2.了解鸡的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饲养角里有小鸡、公鸡、母鸡(录有公鸡、母鸡叫声的磁带) 2.图片:小鸡的一家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引出活动。 提问:听一听,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 二、认识小鸡。 1.鼓励幼儿看一看小鸡的眼睛、腿和翅膀,摸一摸小鸡的绒毛,找一找小鸡的耳朵、鼻子在哪里,学一学小鸡的叫声。 2.运用对应比较的方法,观察公鸡、母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提问: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比较外形的不同。 公鸡母鸡 鸡冠高高的、红色的比较小、颜色浅 羽毛漂亮有光泽比较暗 叫声喔喔喔咕咕咕 3.小结:公鸡和母鸡一样的是他们都有翅膀、两条腿、鸡冠,不一样的是公鸡的羽毛比母鸡的羽毛漂亮。公鸡头上有高高的鸡冠,每天早晨打鸣,而母鸡的鸡冠比公鸡的鸡冠小,会咕咕叫,会下蛋。 三、了解小鸡一家与人们的关系,能关心、爱护小动物。 1.幼儿讨论:喜欢小鸡的一家吗?为什么?我们要怎样保护它们? 2.幼儿给小鸡的一家喂食物。

活动2:袋鼠妈妈(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会唱歌曲,能两人一组按节拍做蹦跳步,并根据歌词大意创编出各种表现亲热的动作进行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 2.感知小袋鼠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1.观看袋鼠的短片,认识袋鼠,了解其特征,学会唱袋鼠歌曲。 2.配套磁带或CD。狼的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游戏歌曲《袋鼠妈妈》。 二、游戏《袋鼠妈妈》。 1.学唱歌曲。 (1)观看袋鼠的图片,集体讨论:这是什么?这个袋袋里装的什么?妈妈和乖乖怎么样呢? (2)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歌唱。 (3)随音乐念歌词。 (4)听音乐,师幼共同歌唱,随着音乐的变化可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蹦跳步。 启发谈话,指导袋鼠是一蹦一跳走路的,鼓励幼儿模仿小袋鼠一蹦一跳的走路。 (1)自由探索蹦跳步。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 (2)请自愿者和“袋鼠妈妈”一起做蹦跳步。(能听前奏整齐开始,提醒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的跳,每小节跳一下)。 3.学习用动作表达相亲相爱的情感。 提问: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互相抚摸、拍打、搂抱等不同动作) 4.音乐游戏《袋鼠妈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 “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幼儿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4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五)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晨会:交流幼儿早晨入园情况。 活动之二:《我们的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环境,通过参观活动场所,让幼儿了解幼儿园,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2、继续巩固站与坐的正确姿势,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 活动重点: 参观幼儿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 师:“我们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一楼是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二楼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这里是……,我们幼儿园真大真美,是不是?” 2、参观活动场地: (1)带领幼儿参观室外大型玩具,提醒幼儿玩的时候不推不挤。 (2)幼儿自由玩玩具,教师帮助胆小的幼儿玩玩具。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要求幼儿睡眠姿势正确,安静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5、教师总结: 师:“经过一周的学习、生活,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老师、小朋友,学会了洗手、上厕所,会唱新歌了,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希望下个星期每个小朋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做个听话能干、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和老师学说普通话》 活动目标:1、巩固了解上课的基本原则。 2.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习惯。 3.卫生教育。 活动过程: 1. 学哥哥姐姐一样上课,提醒幼儿说话要举手。(要学说普通话) 2. 帮助幼儿复习正确的洗手和入厕的方法。 (1)入厕时注意安全。 (2)复习说一说洗手歌。 3.每人带一块干净的手帕,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音乐厅认识部分乐器。

第一周教案

多元生活班教案 ————25-27月龄班课程流程:

第一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倒豆子 二、教学目标: 1、教宝宝练习“倒”的工作,训练宝宝的双手配合能力。 2、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照顾环境。 三、教具构成: 1、塑料杯2个 2、芸豆若干 3、托盘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倒豆子6-8份 形状小火车2份 小猫钓鱼、塞绿豆、套杯、二指捏、智力拼图、插棍、大抓手嵌板、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铺工作毯。”(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倒豆子。”把托盘放于工作毯中央。(左边杯子空,右边杯子放芸豆) (4)、主课教师:“看老师怎样倒豆子。”右手五指打开慢慢握住右边杯子把,左手托住杯子底部,慢慢将芸豆倒入左边杯子中。 (5)、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左右手交替操作。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让宝宝学习倒水。 家庭作业: 回家后,给宝宝准备可以练习倒的工具,满足宝宝的学习兴趣。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2020年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

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三)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户外活动健身球小推车垫上运动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幼儿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冷饮好吃但不贪吃 2、引导幼儿关注天气 3、做好操前准备。 活动一 名称:图形变变变 目标: 1、在掌握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 2、能识别日常生活中长方形的物品。 准备: 1、形状指偶,小房子三间(房子上分别画着○△□) 2、每组一盒装有○△□长方形的图形卡片 3、幼儿用书《数图形》 过程:1、图形娃娃找家门: 引出图形: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xx。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xx

我是什么娃娃?有人说我像手帕 图形娃娃和说对的小朋友握手。 送图形娃娃回家: 幼儿按照图形娃娃家的标志,从盒子里取出相应的图形放到图形娃娃的家里:——为什么它找不到家?它是谁?(长方形) 2、介绍长方形朋友: 长放形、正方形比较:——我长得与哪个图形宝宝最像? 长方形与正方形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可以提供正方形、长方形让幼儿操作比较。)寻找生活中长方形的用品 ——师:生活中有哪些xx是长方形的? 1、图形变变变: 幼儿拿一张正方形的纸,通过折叠的方法变成另一种图形。 2、幼儿操作: 师:请你数一数,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活动二 名称:娃娃修路 目标: 1、尝试感知图形转换的关系,巩固对○△□长方形的认识。 2、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准备:1、旧纸板上镂空剪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当成路,镂空剪下的图形作五彩石子。 2、布置一个活动的场景。重点:对图形转换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过程:1、发现问题: ——我们要到对面的娃娃城去玩,可是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我们一起来铺路吧。 ——可以用什么方法把路修好? 教师示范铺路的方法(将三角形的彩色板镶嵌到三角形的坑中),幼儿操作铺路 2、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有的坑没有铺好呢?有什么办法铺好他们呢?提示幼儿可以用合起来的办法解决问题。(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圆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教师及时发现并肯定会利用图形转换经验的幼儿。 3、解决问题: ——修路时,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困难?(重点讲解图形转换的关系)幼儿集体走小路到娃娃啊城去玩,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要求幼儿能懂得谦让,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露齿的微笑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牙齿的用途,怎样保护它,从而体会到牙齿健康很重要。 2、发展幼儿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幼儿剪贴技能。

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 、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

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

开学第一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学第一周《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认识安全警示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五年级三班全体学生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准备:安全知识、警示牌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男: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 女:“同学们,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我们说的话。 合:让我们安全记心中,记住人生美好,步步小心。五年级二班《校园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学习安全知识女: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每当清晨,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

鸟叫醒了我的梦想。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学生,我们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 2、体育课、实验课安全:上体育课时,要有防范意识,不随意投掷器材。实验课时要严格操作程序,按规范操作,不随意动用器材和药品,不携带任何化学药品出实验室。 3、集体活动安全:班级、年级组织的户外活动、社会活动等,要事先制定好活动安全方案报经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4、心理健康安全: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可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排解,如可找老师、家长、学生、朋友等倾诉。 5、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三、安全知识问答1、请同学们猜猜这些警示牌是什么意思。(出示警示

餐饮第一周教案

课题项目一餐饮概述 任务一餐饮部基本概况 【引入新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就餐的方式逐渐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我们外出就餐一般选择的地点有餐馆、酒店等等,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什么是餐饮,什么是餐饮业及分类。 【提出任务】 任务一餐饮业概况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 (1)吃饱(2)吃好(3)吃出花样(4)吃上异国风味: 中华美食,法国大餐,意大利菜式,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5)光顾餐厅 词语解释: 1.筵席:坐具的总称(铺之为筵,筵上供人坐的为席) 2.尊:盛放酒的器具 3?俎(z u)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4.笾:盛放果实的器具 5.豆:高脚盘 6.肴殳(xi do)混杂肴殳旅成市:中原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相互渗透,混杂成市 中国餐饮业发展概述: ( 1 )考古发现 (2)最早的聚餐形式——筵席 (3)夏商周三代——餐饮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 (4)汉代与西域的交往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5)唐宋尤其是南宋时期餐饮业已具相当规模 (6)晚清以后的五口通商使沿海城市出现西菜馆 (7)建国之后,出现了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为代表的中国菜 一、中国餐饮业何时发展为一个独立行业,其特点是什么? 1.夏商周三代,约公元前256年饮食特点:1、菜肴丰盛、精致:《周礼?天官》所述“八珍”, 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北方风味食品;《楚辞?招魂》中则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南方风味食品。 2.厨膳格局已形成出现了烹调食谱——《周礼》等典籍记载着:如何选择食品原料;如何去粗取精进行细加

工;形成刀工、配菜的时间、空间格局;调节火候和五味调和;运用多种技术加工不同的食品。 3.讲究就餐的礼仪——按等级确定了筵席食品和数量 4.音乐助餐已出现 5.专职服务人员、服务机构出现 课堂思考: 二、中国餐饮业何时已具相当规模,其特点是什么? (1)坐椅而餐;(2)酒席规模大、分工细、组织全;大型宴会菜品多达220 个,满汉全席,菜品180 余道。(3)各类饮食店出现(分类较细);(4)各种档次酒店出现(高、中、低档); (5)宴会与旅游结合(出现提供膳食的游船)。 三、中西饮食文化从何时开始交流? (1)晚清以后(1616年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 年)以后,五口通商,西方文化蜂拥而至。 (2)1800—1900 年,上海、北京、广州出现经营西餐的蕃菜馆、咖啡馆、面包房。如:上海福州路的“一品香”西餐馆,北京“醉琼林”、“裕珍园” (3)1900 年法国人创办了北京饭店,供应法式西餐。1863 年,英国人建立的华厦首家涉外饭店“利顺德”大饭店竣工开业,它是津门最早英式建筑,其餐厅供应西餐 (4)四大菜系: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苏菜(包括江、浙、皖地区);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 (5)八大菜系:鲁(德州扒鸡、九转大肠、糖醋黄河鲤鱼)、苏(金陵盐水鸭、叫花鸡)、粤(龙虎斗、东江盐焗鸡、脆皮烤乳猪)、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樟茶鸭子、鱼香肉丝)、浙(西湖醋鱼、东坡肉、荷叶粉蒸肉)、闽(佛跳墙、荔枝肉、炒西施舌)、湘(吉首酸肉、冰糖湘莲、面包全鸭、腊味合蒸)、徽(火腿炖甲鱼、奶汁肥王)。 十大菜系:鲁、苏、粤、川、浙、闽、湘、徽、京、沪。 四、餐饮业的范围 (一)餐饮业:指以从事饮食烹饪加工和消费服务经营活动为主的行业。

幼儿园开学第一周教案

幼儿园开学第一周教案 在新学期第一周,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怎么制定幼儿园开学 第一周教案呢?老师们,了幼儿园开学第一周教案给大家,欢迎参考! 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1】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积木图书 户外活动球小推车给小动物喂食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谈话快乐的暑假。 要求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2、做好操前准备。 整合活动:开学啦。 活动一 一、名称: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故事) 二、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三、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四、教学重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故事表演 五、过程: 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 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 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 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活动二: 一、名称:我升中班了 二、目标:1、学习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人。 2、掌握蜡笔涂色的方法,均匀地涂色。 三、准备:蜡笔、记号笔、纸、幼儿用书《长大了》、范例。 四、重点:均匀地涂色

第一周开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第一周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六、小结内容: 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新学期里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中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 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在课间休息时,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

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一)

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一)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积木图书 户外活动球小推车给小动物喂食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谈话快乐的暑假。要求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2、做好操前准备。 整合活动:开学啦。 活动一 一、名称: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故事) 二、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三、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四、教学重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故事表演 五、过程: 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 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 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 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 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活动二: 一、名称:我升中班了 二、目标:1、学习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人。 2、掌握蜡笔涂色的方法,均匀地涂色。 三、准备:蜡笔、记号笔、纸、幼儿用书《长大了》、范例。 四、重点:均匀地涂色 难点:用图形组合的方法画人。 五、过程: 1、引出主题展开讨论: 引出话题,共同讨论 ——新学期开始了,许多孩子长大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大了?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帮助他们进行归纳。 出示范例再次讨论: ——我也长大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引导幼儿发现人体外的每一圈、颜色都代表人在不断的长大。 2、演示理解作画要点: 教师画人的头、身体,请幼儿添画出人的手与腿。

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大象和小鸟教案

音乐活动教案 ——《大象和小鸟》 龙 《大象和小鸟》 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大象和小鸟》,早晨森林里的空气真新鲜,谁最先睡醒的呀——长鼻子的大象,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咚、咚、咚、咚”,大象出来了,他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动物们都该起床了。)

师问:大象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幼答:(很粗、很沉、很低) 这时大象说话的声音被小鸟听见了,他也睡醒了,他拍着轻快的翅膀在天上飞着“噔噔叮噔噔叮”,“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也起来了,大象你好”。 师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相比怎么样? 幼答:(更细、更好听) 2、挂图展示 老师拿出一张纸,用它来表示一片森林,在纸上贴上一只大象和一只小鸟。教师再次重复提问幼儿大象和小鸟的特征。 二、听音乐《小鸟和大象》,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分小鸟和大象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 1、第一遍听音乐 问:(1)在刚刚这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大象和小鸟的声音)(2)怎么听出来的?(粗的是大象的声音,细的是小鸟的声音)小结:在我们刚刚的听的音乐里除了有好听的声音,还有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大象的声音,听起来很沉,很低,更重,就像在地上 走路;高音就像我们听到的小鸟的声音,很清脆,像小鸟在天上飞翔。 问:在音乐里是谁先出来呢?(大象) 然后又出来的是谁呢?(小鸟)再接着呢?(大象)再接着呢?(小鸟)在音乐的后半段,有什么变化呢?(大象和小鸟同时出现) 2、再听音乐,验证第一次听的对不对。听到大象的声音,就伸出手来左右划;听到小鸟的声音,就扬起一只手来在天上飞;听到一起的,就两只手一起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