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包括通气功能检查,呼吸力学检查和小气道功能检查等。它目前不仅用于康复治疗中,并且也用职业评定中。在进行上述检查中必须考虑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1)精神因素呼吸受精神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多。呼吸功能检查需要病人高度配合,往往由于合作程度的好坏,明显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重复多次进行,取其比较恒定的值。并且一般均以±20%为其正常范围。

(2)呼吸系统状态在不同的呼吸系统状态,呼吸功能改变也较明显,例如一次是在呼吸道炎症情况下,一次是在消除呼吸道炎症后的情况下进行。则两次结果往往有较大差别。此时即不能认为是呼吸功能的改善。这仅仅是炎症对呼吸功能影响的消除结果。又如一次在排痰前进行,一次则在排痰后进行,则其结果也只能说明是痰液影响的消除。因此,必须注意前后动态检查中基本条件的一致性。

对呼吸功能评定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两大类:

1.主观症状通常以有无出现气短、气促症状为标准。采用六级制,即按日常生活中出现气短、气促症状,分成六级:

0级;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有减退,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即和常人一样,并不过早出现气短、气促。

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但常人尚未出现气短。

2级:平地步行不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感到气短而自己有气短。

3级:慢走不及百步出现气短。

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有气短。

5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

2.客观检查

(1)肺容量肺容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等,其中以肺活量最常用。

健康成人的肺活量,因性别、年龄、体型和运动锻炼的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男性高于女性,身材高大、体型肥胖者高于身材较矮、体型瘦小者;运动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加;

成年人随年龄增加,肺活量逐渐减少,具体检查方法有:

1)常规肺活量测定,即在深吸气后,对气量筒进口大力将气吹至肺量筒内,可重复数次,取其最高值。其正常值可根据身高和年龄进行推算:

男性=[27.63-(0.1123年龄)]3身高(cm)

女性=[21.78-(0.1013年龄)] 3身高(cm)

无论肺活量的绝对值如何,更重要的在于观察肺活量的改变。例如,某病人的计算肺活量4500ml,而他的实际测得肺活量是3800ml,其值低于同类平均值的15%,但不能根据这个值较低而认为是异常。假如病人经过治疗后肺活量增加至5000ml,这才可认为最初值是低的。

2)多次肺活量测定为每隔30秒重复检测肺活量一次,连续3~5次。正常情况下肺活量值基本不变(可有±2%的误值),或略有增加,如所测的肺活量值有下降,常提示肺功能差或呼吸肌疲劳。

虽在很多疾病中会有肺活量的减少,但肺活量减少绝不是任何一种疾病的特征,且其绝对值与肺部疾患的严重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其实用价值受到限制。但本法操作简便,设备价值低廉,易得到病人合作,因此仍得到广泛应用。本法可作半定量指标。

(2)通气量常用指标有最大通气量(MVV,又称最大自主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FVC或FEV,或称用力呼气量)。

1)最大通气量即在15秒内测定最大限度的快而深的呼吸,描记在记纹鼓上,然后进行测量计算。这一项剧烈的呼吸运动,凡本虚或有严重心肺疾患及近期咯血者不宜使用。哮喘症也应慎用。其标准值与实测值差别很大,即使健康人也可高达30%,因此只有在很大改变时才有价值,所以通常有用绝对值而取占预计MVV百分比的值。它受以下因素所影í吀:胸廓活动,如强直性脊椎炎、老年性肺气肿和老年性脊柱后凸时减少;呼吸肌的功能和协调性,如胀、肺气肿等减少。

2)时间肺活量主要测定气道阻塞及呼吸肌力和协调性。由病人大力地将气体呼入气量计内,这种仪器可以记录呼气总量和以秒为单位的记录装置。常取第一秒的肺活量数,并以其与总容积百分率表示。健康人可以在一秒钟内呼出肺活量的83%,两秒呼出94%,三秒呼出96%。凡第一秒呼出量下降,说明气道阻塞,多见于肺组织弹性丧失、支气管痉挛、狭窄。上述两项指标在判断阻塞性肺气肿分度的指标化,见表2-4-5。

表2-4-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分度功能标准

正常

可疑

轻度

中度

重度

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

≥90

80~89

60~79

40~59

<40

第1秒钟活量占总量%

≥70

60~69

50~59

40~49

(3)呼吸气分析是检测气体代谢的一种无创性方法。虽然影响气体代谢的环节较多,但在无内分泌疾病、严重贫血情况,主要受心肺功能的影响。当有心或肺疾病时,吸氧量并和此相关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将各种活动强度(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也简化为能量消耗量,即该活动占安静时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 氧作为一个代谢当量的倍数(METs)来计算。因此对呼吸气分析的应用已日渐普遍。该项测定可用专门的肺功能仪进行,分别测定安静、定量活动后及恢复期中的耗卖量。或测最大运动能力时的最大耗氧量(VO2max)或测某一活动中的每分耗氧量(VO2)。在测定中须同时测定心率,记录每分通气量(VE),然后根据实测指标,呼出气和大气中的氧差(O2D%)和二氧化碳差(CD2D%)推算出摄氧量(VO2)、氧当量(VE/O2D%)、二氧化碳当量(VE/CO2D%)、氧脉搏(OP、VO2/心率)、呼吸商(RQ、CO2/O2)、恢复商(EQ)等值。

EQ=运动中VO2-安静时O2/恢复VO2-安静时O2

上述气体容量指数,必须校正为标准状态下的容量(即STPD,O°C,76mmHg ,干气)。其正常值见表2-4-6。注:耗氧量( oxygen consumption )和摄氧量(oxygen uptake)在实际应用中可引互通用。

表2-4-6 定量运动呼吸气分析正常值

安静

运动

恢复

O2D%

>2.31

>3.16

2.34

VE(Lm22min)(STPD)

3.93-5.64

9.43-13.53

8.19-8.17

VO2(ml/kg2min)

>2.70

>8.91

>3.17

VE/O2D%

<240

<300

<300

OP(ml)

>1.74

>3.87

RQ

<0.96

<0.95

<1.10

EQ

>4.0

(4) 其他呼吸功能测定定法有:U型管试验(Valsalva)、屏气试验、吹火试验、吹瓶试验等。这些方法较为粗略,但简单易行,可做为一般治疗前后对比观察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呼吸障碍的患者活动时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长此以往患者渐渐习惯于胸式呼吸,但是作为基本的呼吸类型的胸式呼吸可造成呼吸效率低下,增加呼吸困难,引发恶性循环。呼吸训练的目的是预防恶性循环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高效率的呼吸法。呼吸训练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部分呼吸法及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一、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二、适应症:1)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2)肺部胸部扩张受限。3)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4)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5)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6)肺栓塞。7)COPD。8)换气障碍。9)支气管痊孪。10)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11)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 三、一般的原则: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肢位进行治疗。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四:注意事项: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通畅。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痊孪。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五:效果:1)增加每分通气量。2)减少呼吸次数。3)减少分钟换气量。4)增加呼吸功率。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六、训练法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包括通气功能检查,呼吸力学检查和小气道功能检查等。它目前不仅用于康复治疗中,并且也用职业评定中。在进行上述检查中必须考虑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 1 )精神因素呼吸受精神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多。呼吸功能检查需要病人高度配合,往往由于合作程度的好坏,明显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必须重复多次进行,取其比较恒定的值。并且一般均以± 20% 为其正常范围。 ( 2 )呼吸系统状态在不同的呼吸系统状态,呼吸功能改变也较明显,例如一次是在呼吸道炎症情况下,一次是在消除呼吸道炎症后的情况下进行。则两次结果往往有较大差别。此时即不能认为是呼吸功能的改善。这仅仅是炎症对呼吸功能影响的消除结果。又如一次在排痰前进行,一次则在排痰后进行,则其结果也只能说明是痰液影响的消除。因此,必须注意前后动态检查中基本条件的一致性。 对呼吸功能评定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两大类: 1 .主观症状通常以有无出现气短、气促症状为标准。采用六级制,即按日常生活中出现气短、气促症状,分成六级: 0 级: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有减退,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即和常人一样,并不过早出现气短、气促。 1 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但常人尚未出现气短。 2 级:平地步行不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感到气短而自己有气短。 3 级:慢走不及百步出现气短。 4 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有气短。

5 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 2 .客观检查 ( 1 )肺容量肺容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等,其中以肺活量最常用。 健康成人的肺活量,因性别、年龄、体型和运动锻炼的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男性高于女性,身材高大、体型肥胖者高于身材较矮、体型瘦小者;运动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加; 成年人随年龄增加,肺活量逐渐减少,具体检查方法有: 1 )常规肺活量测定,即在深吸气后,对气量筒进口大力将气吹至肺量筒内,可重复数次,取其最高值。其正常值可根据身高和年龄进行推算: 男性 =[27.63 -(0.112 ×年龄)] ×身高 (cm) 女性 =[21.78 -(0.101 ×年龄)] ×身高 (cm) 无论肺活量的绝对值如何,更重要的在于观察肺活量的改变。例如,某病人的计算肺活量 4500ml ,而他的实际测得肺活量是 3800ml ,其值低于同类平均值的15% ,但不能根据这个值较低而认为是异常。假如病人经过治疗后肺活量增加至5000ml ,这才可认为最初值是低的。 2 )多次肺活量测定为每隔 30 秒重复检测肺活量一次,连续 3~5 次。正常情况下肺活量值基本不变(可有± 2% 的误值),或略有增加,如所测的肺活量值有下降,常提示肺功能差或呼吸肌疲劳。虽在很多疾病中会有肺活量的减少,但肺活量减少绝不是任何一种疾病的特征,且其绝对值与肺部疾患的严重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其实用价值受到限制。但本法操作简便,设备价值低廉,易得到病人合作,因此仍得到广泛应用。本法可作半定量指标。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一.呼吸功能锻炼的定义 呼吸功能锻炼,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机,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治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二.呼吸功能锻炼适应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限制性性肺疾病,只要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 3.慢性肺实质肺疾病,如肺结核、尘肺等。 4.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者。 三.呼吸功能锻炼禁忌症 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3.呼吸衰竭。 4.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四.呼吸功能锻炼的分类 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1.缩唇呼吸 ①定义:缩唇呼吸是指先用鼻吸气在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其技巧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

缩唇呼吸适用于重度COPD病人,这些病人常常有支气管痉挛或运动时肺内过度充气,对那些正接受运动康复或呼吸肌锻炼病人则作为一项辅助措施。无任何禁忌证。 ②方法:闭嘴经鼻子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 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每次10-20分钟,每日3-4次,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 2.腹式呼吸 ①定义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 ②方法:病人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尽力将腹部挺出,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觉。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指导病人只能在疾病恢复期如出院前进行训练。

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 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 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 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 级分级 法。 1983 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 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评级标准 5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 下 2 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2 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 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

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 3-2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肌检查方法 群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肩仰卧,试向对侧侧前图屈肩时卧,上侧屈可触及三上肢放在滑肌角肌前部板上,肩可群收缩主动屈曲坐位,肩内坐位,肩内旋,坐位,肩内旋,掌心向掌心向下,阻旋,掌心向下,可克服重力加于上臂下,阻力加于力屈肩远端,能抗中上臂远端,能 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 屈肩 肩仰卧,试同左,上肢坐位,屈肘肩坐位,屈肘,坐位,屈肘,外图肩外展放在滑板外展 90°,可肩外展 90°,肩外展 90°,展时可触及上,肩主动克服重力外阻力加于上臂阻力加于上肌三角肌收外展展远端,能抗中臂远端,能抗群缩等阻力较大阻力 屈坐位,肩同左,肘可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肘外展,上主动屈曲垂;前臂旋后垂;前臂旋(检垂;前臂旋后肌肢放在滑(检查肱二查肱二头肌)(检查肱二群板上;试头肌)或旋(或旋前(检查头肌)或旋前图肘屈曲检查肱肌)或肱肌)或中立(检查肱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呼吸功能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训练方法。常用技术是缩唇呼吸和胸-腹肌呼吸动作的配合以减慢呼吸频率和改善呼吸肌的协调。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包括:缩唇呼吸、前倾体位和控制性腹式呼吸。 2、目的 ⑴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 ⑵增加呼吸肌的随意运动,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⑶通过主动训练改善胸廓的顺应性,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应用范围】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 3、慢性肺实质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等。 4、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禁忌症】 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尚未被控制的患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 3、如患者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等不良情况也不宜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环境: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3、评估患者,制定具体训练计划。

4、用物:简易呼吸训练器。 【操作流程】 1、缩唇呼吸训练法 ⑴体位:取端坐位,双手扶膝。 ⑵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每次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将肺内气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s。吸气和呼气时间为1:2。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min。 2、腹式呼吸训练法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患者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可运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 ⑴体位: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让患者正常呼吸,尽量放松身体。 ⑵先闭口用鼻深吸气,此时腹部隆起,使膈肌尽量下移,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2-3s(熟练后可适当逐渐延长至5-10s);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缓吹气达4-6s。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隔上移;也可将两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出。 ⑶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深呼吸训练的频率每分钟为8-10次,持续3-5min,每天数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 3、呼吸肌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一)量表基本知识 GMFM是Russell等人于1989年设计的测量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属于标准对照发展性量表,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变,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工具。GMFM量表主要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虽然是针对脑瘫儿童设计的,但也可使用于Down syndrome儿童,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者用来测定其它类型的运动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来那个表的不同版本: GMFM最初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医师判断筛选85个项目,在经过信效度研究后,增加了3个项目,形成了GMFM-88项版本,2000年Russell等人使用Rasch分析法对GMFM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确立了GMFM-66项。国内任永平等将GMFM修订成80项,增加了原始反射和平衡反应等项目,同时删除了部分评估项目,但是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检验,反射和反应项目的增加与原版量表以功能测试为主的目的相违,在国内未得到广泛使用。 GMFM-88结构: GMFM-88包括88个项目,分5个能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行与跪);D区(站立位);E区(行走于跑跳)。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A区总分为51分(17项);B区为60分(20项);C区总分为42分(14项);D总分为39分(13项);E区总分为72分(24项)。 GMFM-88评分标准与结果: GMFM的每一个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当无法确定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 GMFM-88提供五种评分结果: 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 总百分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GMFM-66的特点: GMFM-66的项目由GMFM-88经过Rasch分析后,筛选出具有线性特征(项目特性线)的项目所组成,GMFM-66项目需要使用电脑程序(Gross Motor Ability Estimator,GMFM软件)输入每个项目的得分,并经分析转化后得到GMFM-66分值。与GMFM-88相比GMFM-66具有如下特点:①属于等距量表,它提高了总分和变化分数的可理解性,能够合理、客观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变化;②重新确立了项目难度顺序;③删除22项不适合项目后,增加了评估的单维性;④重新确定GMFM测定在脑瘫人群中信效度(比GMFM-88建立时使用的样本更大,共537例)。但是GMFM-66不能提供各个功能分区的分值,因此GMFM-88目前依然得到广泛使用。

呼吸功能锻炼操作流程

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操作 一、用物准备:听诊器、病历、笔、洗手液 二、自我介绍:【尊敬的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6号选手,下面我要进行的是呼吸功能锻炼技术操作,我的用物已备齐,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三、评估: 1、评估病情【3床,杨华,男,58岁,因“咳嗽、咳痰,胸闷气喘5年,再发加重4天”入院,神清合作,测呼吸28分/次,呈浅而快的胸式呼吸,呼吸稍困难,两肺呼吸音减弱,肺功能测定结果为中度通气功能障碍,遵医嘱予呼吸功能锻练】 2、抬治疗盘(内置听诊器),听诊肺部【3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哦!杨华!杨叔叔,遵医嘱我将指导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进行呼吸功能锻练主要是:改善您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促进您的痰液排除,以提高您的生活活动能力;锻炼的方法等一下我会边交边指导您做,在做的过程中,如有不适,请举手示意,请您不要紧张,配合我好吗?好!稍等一下,我马上过来】 3、返回办公区域【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4、洗手 四、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床尾,评估环境【环境安静、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

2、用物推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3床,杨华】 3、询问患者,取舒适体位【杨叔叔,您感觉呼吸还是有点困难吧!这样睡着舒服吗?舒服是吧!那我们就开始锻炼喽】; 4、缩唇呼吸【杨叔叔,我们先来练习缩唇呼吸:练习前我先告诉您一下要领:闭嘴用鼻深吸一口气,口唇缩拢成吹口哨状,呼气时,慢慢的呼气,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是1:2或1:3;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每天要练习3-4次,每次要练习8-10次明白了吗?那好,我们开始练习,来,吸气,对,呼气,对,慢慢的呼气;杨叔叔,您做得很好,我们再来一次,好吗?】 5、腹式呼吸【杨叔叔,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腹式呼吸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都可以,我们还是以平卧位训练,好吗?好的,那请您全身放松,静息呼吸】 6、两手安放位置【杨叔叔,来,请把右手放在前胸部,左手放上腹部,对,这样以感受自己的呼吸】; 7、【杨叔叔,和缩唇呼吸一样:闭嘴经鼻缓慢的吸气,对使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起,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吸气与呼气之比还是1:2或1:3。每天练习3~4次,每次重复8~10次,杨叔叔,明白了吧!来,我们练习一下:.......吸气,对,呼气,好,慢

呼吸功能的检测

呼吸功能的检测 1.鼻声反射 鼻声反射(acoustic rhinometry , AR) 是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反映鼻腔通气状况客观检查方法,通过探测声波的反射信号,提供鼻腔二维信息的方法,测量鼻腔的最小截面积、鼻腔容积等参数,反映鼻腔的几何形态。测试所得参数包括鼻腔平均截面积(mean nasal cross - sectional area MNCA) 、最小截面积(minimal cross - sectional area MCSA) 、鼻腔容积(volume of nasalcavity NV) 、鼻腔阻力(nasalresistance NR) 等。 鼻测压计用于鼻气道的研究已有多年,这种气体力学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在许多实验中已得到证实。Djupesland等运用三维模型检测鼻声反射测定鼻腔气道数据(包括横断面积和容积) 的精确度。虽然Solow 等(1991) 通过前鼻测压计测量新生儿鼻气道阻力,但他们测量的单侧鼻阻力的标准差较大( s = 2. 41) 。郑军等应用声反射鼻测量计对婴幼儿进行鼻腔测量,测得的有关鼻腔MCA 和NV 的标准差要明显小于应用鼻测压计测量所得结果。表明声反射鼻测量计相对于鼻测压计对婴幼儿有较高的测量精确性。AR 用于腺样体大小的评估,Cho 等对40 例儿童进行了研究,其中30 例有鼻塞、张口呼吸症状行腺样体切除术,以10 例无症状儿童作对照,分别应用症状学、两种不同的影像测量法及AR 进行评估,并与内镜测值相比较。研究表明在众多方法中,AR 是评估腺样体大小最好的方法,可作为腺样体切除术术前检查的手段之一。 2.鼻阻力 鼻腔总阻力值(nasal resistance , NR) 。NR 值为经鼻压差(P) 和流量(Q) 二者的比值,即NR = P/ Q ,NR 值的大小可客观地反映鼻腔通气程度的好坏。N 值即发音时鼻部声能与鼻部声能加口部声能之比。目前鼻阻力(NAR) 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鼻测压法、鼻最大吸气流量法( PnIFR) 及鼻声反射测量法3 种。鼻腔测压法是一种专门针对鼻检测的更为敏感的技术。鼻阻力计是检查鼻腔通气度的先进仪器,可测出鼻腔通气量和鼻腔压力,按ohm 定律R = P/ V ,由机内计算机计算打印出图形和鼻气道阻力(NAR) 值,客观反映鼻通气情况。每种方法均有其缺点,相对而言, PnIFR 是最简单、设备最便宜又能较客观反映NAR 的一种测量方法,易在临床中应用,唯一不足之处,就是鼻最大吸入气流量受上气道和下气道功能的影响。但是上述三种方法都无法对鼻生理功能进行长期评估,Grutzenmacher S 等创造性的用一种便携式装置连续记录72h 的鼻气流,在呼吸过程中的动态压力波动作为气流的测量标准被记录下来,同时对相关的气流进行计算。这种装置称为长期鼻气流速计(Long - term rhinoflowmetry LRFM) ,能在生理状态和日常生活条件下对鼻气流进行长期监测。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指呼吸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合适。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 ◆缩唇呼气法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体位引流排痰技巧 体位引流排痰: (1)目的:借重力作用使痰液顺体位引出,保持气道通畅; (2)技巧:患者可取前倾或头低位,以5~15分钟为宜,引流时护士协助叩击背部有助于排痰,体弱及呼吸困难明显者不宜。

有效咳嗽和排痰: (1)目的:避免无效咳嗽,减少体力消耗。 (2)技巧:尽量坐起或上身向前倾斜缓慢深呼吸或采用缩唇呼吸两次,再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嘴呼气期间用力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不能坐起的患者咳嗽时应协助翻身置侧卧位,患者咳嗽时他人用手心屈呈凹形,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以助排痰。 ◆横膈式呼吸法 横膈式呼吸: (1)目的: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效率,使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2)技巧:放松双肩,将双手放在腹部肋弓下缘用鼻吸气,并将腹部向外凸顶住双手屏气呼吸,以保持肺泡张开,呼气时双手在肋弓下方轻轻施加压力用口缓慢呼出气体。控制性缓慢呼吸: (1)目的:减少阻力和死腔通气,有利于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改善通气血流的比例。 (2)技巧:行走,停下,深吸一口气,然后再行走,同时缓慢的呼气。 ◆呼吸体操 呼吸体操:(1)单举呼吸:单手握拳并举起,举起时深吸气,放下时缓慢呼气(吸气:呼气=1:2或1:3)或做缩唇呼吸;(2)托天呼吸:双手握拳,有节奏地缓慢举起并放下,举起时吸气或呼气,放下时呼气或吸气;(3)蹲站呼吸:双手自然放松,做下蹲动作同时吸气,站立时缓慢呼气。

呼吸功能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 黄思贤王首红 危重病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呼吸机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抢救作用,反而贻误患者的治疗。熟悉呼吸生理学,床边肺功能,运用呼吸力学等监测手段指导治疗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尤显重要。 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测定包括: ( l )呼吸运动、压力、流速、容积、阻力、顺应性及呼吸功等。 ( 2 )容积一时间波,压力一时间波,流速一时间波(见图3-1-l )。 ( 3 )压力一容积环,流速一容积环(见后)。 此外尚有气体交换参数等。 图3-1-1 容积-时间波,压力-时间波,流速-时间波 一、基本测定 (一)呼吸运动 1 .呼吸频率 敏感但非特异性指标,减慢表明中枢抑制,增快可能是由多种肺内或肺外疾病引起,> 30 次/min 常是呼吸肌失代偿先兆。 2 .呼吸方式

呼吸衰竭者,频率加快,胸腹部运动不同步,潮气量下降。胸腹运动不协调和矛盾常提示呼吸肌疲劳,不管有否呼吸肌疲劳均可增加呼吸肌负荷。 浅快呼吸指数(RSBI)=f(次/min)/VT ( L ) ,机械通气患者若f/VT <80 提示易于撤机;80~105 谨慎撤机;>105 难于撤机。(例f >30 , VT<0.31 ) (二)压力 1 .最大吸气压力(MIP )和最大呼气压力(MEP) 这是反映呼吸肌力量的指标。正常值男性MIP >-75cmH2O ,女性>- 50 cmH2O 。男性MEP >100 cmH2O ,女性>80 cmH2O 。MIP 低于预计值 30 % ,可能出现高碳酸血症。临床上机械通气时,MIP能产生-30cmH2O吸气压,脱机常易成功。不足-2O cmH2O 负压提示呼吸肌疲劳,不能够继续产生和维持肺泡内压,以保证代谢所需的通气量;是判断CO2潴留的水平。呼吸肌疲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脱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2、呼吸驱动力 有的呼吸机带有P0.1测定功能,气道闭塞压力P0.1,即气道阻塞后吸气开始第100 毫秒所测定的吸气压力。是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呼吸驱动力的指标。P0.1与呼吸阻力及顺应性无关,因吸气被阻断时无气流。 在呼吸管道接头连接一单相活瓣,便于单独控制吸气与呼气环路,在呼气期阻断吸气端不影响呼气气流。测定P0.1,于吸气时阻断时间要少于0.25 ~0.3 秒,计算0.1 秒时产生的气道压力。用呼吸速度描计器(pneumotachograph )可同步测定流速(见图3-l-2 )。

wo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w o 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改良A s h w o r t h量表用于痉挛 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 906-909 wo1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价项目 项目号项目内容 1前臂放到桌子(侧面) 2前臂由桌子放到盒子f侧面) 3在桌面上伸肘(侧面) 4在桌面有负荷伸尉(侧面) 5手放到桌子(正面) 6手由桌子放到盒子(正面) 7在桌面屈肘拉回O.45kg的物体 8拿起易拉罐到嘴边 9从桌面上拿起铅笔 10从桌面拿起曲别针 11叠放3个棋子 12翻转3张纸牌 13在锁中转动钥匙 14叠毛巾 15提1.35kg篮子到旁边桌子上 WMFT由15个项目组成.1—6为简单的关节运动.7一15为复合的功能动作(表1)。对所有动作当场进行计时和动作质量打分(O一5分,6个分级),目前该量表的评价手册还没有进行汉化,以下是评测项目和评分标准。WMFT功能能力评分: 0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尝试参与测试 1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功能性的参与但试图参加.在单侧动作的测试中.未被测试的上肢有可能帮助测试上肢。 2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需要未测试上肢的帮助.如小的调整或变换位置.或需要2次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非常慢。在双侧任务中,被测试上肢功能损害非常严重。只能作为辅助。 3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是动作受到协同运动的一些影响。或动作完成较慢及需要努力才能完成 4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动作接近正常.但是完成速度轻度变慢,或缺乏精确度.良好的协调和流畅性。 5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表现为正常动作。以健侧上肢动作为正常标准。

术前肺功能评估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术前肺功能评估的目的?判断患者呼吸系统的基本状态。?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发生的可能性。 ?制订围术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计划?潜在的可以增加PPCs的因素 手术部位胸腔或靠近膈肌 手术时机: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 手术时间: > 3小时 年龄: > 70岁 近期内心梗、慢性心衰等 肺部情况: 有阻塞性或限 制性肺病 吸烟史: 长期吸烟或 戒烟时间< 8周 ?术前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年龄>70岁?肥胖病人 ?胸部手术 ?上腹部手术 ?吸烟史 ?任何肺部疾病史 ?肺功能测定内容?肺通气功能 ?肺换气功能(弥散功能)?心肺运动试验 ?肺容量定义 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未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 ?肺活量(VC)临床意义?正常值:男性约3500ml,女性2500ml,?肺活量百分比=肺活量实测值/肺活量预测值X10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判断:肺活量百分比>80% 正常 肺活量百分比65~79轻度降 低 肺活量百分比50~64中度降 低 肺活量百分比35~49重度降 低 肺活量百分比<35% 极严重降低 ?残气量(RV)与肺总量(TLC)的关糸?肺总量正常值: 男性5000ml,女性 3500ml. ?残/总比( RV/TCL%)正常值<25% 判断残/总比<25% 正常 残/总比26~35轻度肺气肿 残/总比36~45 中度肺气肿 残/总比46~55重度肺气肿 残/总比>55极重度肺气肿 ?肺的通气功能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 最大的速度与幅度呼吸15秒钟,呼出的总气量乘以4,即为每分钟最大 通气量。我国成年人正常男性约100 升,女性约80升. ?MVV%=(MVV实测值/ MVV预测值)X100%?判断MVV%>80通气功能 MVV%>60~79通气功能轻度降低 MVV%>40~59通气功能中度降低 MVV%<39通气功能重度降低?肺的通气功能 ?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出的最大气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1s用力呼出的气量,?目前认为FEV1/FVC是反映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 轻度气道阻塞: FEV1/FVC<70%, FEV1≥80% 中度气道阻塞: FEV1/FVC<70%, 30%

呼吸功能锻炼

主要内容: 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定义以及意义 重点掌握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能熟练运用 熟悉呼吸体操的九个步骤 呼吸锻炼,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盐泽,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治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吸体操。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进行腹式呼吸时,要心情宁静,颈背部肌肉放松,先练习呼气,把肺内的废气尽可能多的派出。这样练习的次数多了,可以改善人体的缺氧情况。每次腹式呼吸应重复8-10次,每天2-4次。 腹式呼吸方法 取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一手放腹部 用鼻缓慢呼气时,膈肌松弛,尽力将腹部挺出,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觉。 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注意事项: 姿势正确 重在“呼”字 深而慢 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是指先用鼻吸气再用口呼气,呼气时尽量将口唇缩拢似出口哨状,持续缓慢呼气。呼与吸的比例为2:1或3:1,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 缩唇呼吸可促使肺泡扩张,阻止小气道过早内陷,有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 全身呼吸体操 将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起来其步骤如下: 1、平静呼吸 2、立位吸气,尔后前倾呼气 3、单举上臂呼气,再双手压腹呼气 4、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5、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6、抱头吸气,转体呼气 7、立位,上举上臂吸气,蹲位呼气 8、缩唇呼气 9、平静呼吸及放松 这一套体操不复杂,容易掌握,可先从每次1-2遍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做4-6遍,每天1-2次,量力而行。如同其它运动训练一样,呼吸锻炼要想取得效果,达到运动目的,最为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 主要功能障碍: 二、运动功能评定 1.肌力评定 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3.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 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③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骨上棘,股骨稍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 项目 得分 第一次评估第二次评估第三次评估 仰卧位与俯卧位(17项)0 1 2 3 0 1 2 3 0 1 2 3 1.仰卧位:头正中位,最大限度左右对称转动头部 2.仰卧位:双手于正中位,双手合拢 3.仰卧位:抬头45度 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 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 6.仰卧位:伸出右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7.仰卧位:伸出左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8.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俯卧位 9.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俯卧位 10.俯卧位:竖直抬头 11.肘支撑俯卧位:竖直抬头,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 12.肘支撑俯卧位:右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左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13.肘支撑俯卧位:左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右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14.俯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仰卧位 15.俯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仰卧位 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 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90度 得分得分得分 坐位(20项)0 1 2 3 0 1 2 3 0 1 2 3 18.仰卧位:检查者握婴儿双手,自行牵拉成坐位,头部能控制 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坐位 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坐位 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3秒钟 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10秒钟 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钟 24.坐于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 25.坐于垫子上:身体前倾触摸玩具后,不用上肢支撑恢复坐位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27.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28.右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 29.左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 30.坐于垫子上:有控制的从坐位趴成俯卧位 31.足向前坐于垫子上:向右侧转成四点支撑位 32.足向前坐于垫子上:向左侧转成四点支撑位 33.坐于垫子上:不使用上肢帮助,躯体旋转90度 34.坐于椅凳上:不使用上肢和足支撑,保持10秒钟 35.站立位:从站位坐到凳子上 36.坐在地板上:从地板上坐到凳子上

呼吸功能训练汇总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 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活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间久了患者逐渐习惯于胸式呼吸,但是胸式呼吸可造成呼吸效率低下,增加呼吸困难,进而引发恶性循环。呼吸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发生恶性循环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高效率的呼吸方法。呼吸训练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部分呼吸法及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一、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二、适应症:1)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2)肺部胸部扩张受限。3)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4)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5)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6)肺栓塞。7)COPD。8)换气障碍。9)支气管痊孪。10)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11)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 三、一般的原则: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肢位进行治疗。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四:注意事项: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通畅。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痊孪。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五:效果:1)增加每分通气量。2)减少呼吸次数。3)减少分钟换气量。4)增加呼吸功率。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六、训练法 (一)缩唇呼吸: 1、定义: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及分级(优选.)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及分级

xx .. .. xxx............................................................................................................................................................................................... 说明: 1. 评分原则 0分表示不能做某一动作;1分表示部分能做某一动作;2分表示能充分完成某一动作。 2. 运动功能障碍分级 共50项,最高总积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总分<50分表示患肢严重运动 障碍,50至84分表示患肢明显运动障碍,85至95分表示患肢中等运动障碍,96至99分表示患肢轻度运动障碍。

xx .. .. xxx............................................................................................................................................................................................... 3. 4.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5.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6. 7.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 一、概述 1、呼吸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2、呼吸系统的构成:鼻腔、咽喉、气管、肺、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 3、呼吸类型 外呼吸 - 通过呼吸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呼吸练习有利改善 内呼吸 - 血液运输到组织(气体在血液和细胞间交换) - 呼吸练习效果不佳 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 、 4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 健全的呼吸肌; 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 畅通的气道; 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 5、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 呼吸节律的调控 肺的功能潜力 6、呼吸训练的作用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 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 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7、呼吸训练的目标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持呼吸道卫生。 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并发症。 提高患者心功能和全身体能,尽可能恢复活动能力,重返社会。 二、呼吸训练 定义:通过指导患者学会呼吸控制并运用有效呼吸模式,使吸气时胸腔扩大,呼气时胸腔缩小,促进胸腔运动,改善通气功能的方法。 (一)呼吸训练——目的 -改善和增进横膈膜及胸廓运动,形成有效呼吸模式,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活量 -改善呼吸协调控制,学会将呼吸与日常活动相协调 -建立“控制呼吸”的自信心,有助于精神放松 -帮助相关呼吸肌群放松,提高呼吸效率。 -增加咳嗽技巧的有效性 -辅助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防止肺不张

(二)呼吸训练——适应症 急性/慢性肺疾病 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疾病 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 严重骨骼畸形 (三)呼吸训练——呼吸肌练习 作用: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肺疾病,主要针对吸气肌无力、萎缩或吸气肌无效率,特别是横膈及肋间外肌。 方法: 1、横膈肌阻力训练 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的姿势。 首先让患者掌握横膈吸气。 在患者腹部放置1~2kg(3~5lb)的沙袋。 让患者深吸气同时保持上胸廓平静,沙袋重量必须以不防碍膈肌活动及上腹部鼓起为宜。逐渐延长患者阻力呼吸时间,当患者可以保持横膈肌呼吸模式且吸气不会使用到辅助肌约15分钟时,则可增加沙袋重量。 2、吸气阻力训练 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 每天进行阻力吸气数次。 当患者的吸气肌力/耐力有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管子直径减小。 3、诱发呼吸训练 患者仰卧或半坐卧位,放松舒适姿势。 让患者做4次缓慢、轻松的呼吸。 让患者在第4次呼吸时做最大呼气。 然后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呼吸器做最大吸气并且持续吸气数秒钟。 每天重复数次,每次练习5~10下 (四)腹式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 1、特点 *腹肌与膈肌运动 *气体交换容量大 *对内脏有按摩作用 *改善肺底部通气,有助于正常呼吸模式的恢复 *降低呼吸肌群的能耗,提高呼吸效率 2、要领: 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先呼后吸,吸鼓呼瘪, 呼时经口,吸时经鼻,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3、方法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势,斜躺坐姿位。 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 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患者的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 然后让患者有控制地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除体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