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坑村

古坑村

古坑村
古坑村

1、历史渊源,“世外桃源”

古坑村(现名金河社区),在樟木头的东部,距樟木头中心区不远,只有5公里。但藏在大山深处,其境域东起簕竹排水库以东的梁梯顶山,西至官仓鲤鱼地,南至吉猪园顶,北至裕丰,由上南、下南、泥坑、古坑、沙园、大坑、沙湖、簕竹排等8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1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500人,是樟木头镇地域面积比较大的一个社区。

据《樟木头镇志》记载,过去古坑人姓古。明、清时期,古坑村的境域更大。大细锅(现属清溪镇管辖)上九栋、下九栋、阴坑、急水坑、观音肚、牛牯石等地也属古坑的。明朝时期,危害东莞、惠阳、宝安、博罗、增城等县的大贼头李万荣,就藏身大细锅这个地方,后因环境的恶劣,古姓人家也迁了。

现在的古坑村(金河社区),户籍人口以蔡姓为主,是清朝时期从官仓村迁来的。

古坑与樟木头中心区只隔5公里,在接近樟(莞)惠路的地方,工业区整齐划一,曾是樟木头镇的毛织中心。马路两旁商厦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往山里走,笔直的马路逐渐变成迂回的乡道。再往里走,乡道变成阡陌,两旁的境物由商厦变成果林和古村落。鸡犬之声取代了商厦嘈杂的人声。别具风格的客家古民居若隐若现于茂密的果林间。山里的村民或田间种菜、或弄果施肥。村妇在清澈的溪涧边洗衣服,鸡犬嬉戏于巷道上……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跃入眼帘。想不到有“小香港”美誉的樟木头镇,藏有一块如斯美妙的处女地。

2、鹅蛋石建房,东莞一绝

印象中,东莞人建房都是用条形的红粉石、麻石和砖砌墙的。后来又有人用不规则的花岗石砌墙,但都是少部分。

上南村不大,看样子只有100多人,是古坑村(金河社区)最边远的小山村。张其康介绍,上南曾有过几个名字。1949年以前,上南村与下南村统称为南湖村。土地改革时,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便于管理,把南湖村分上南湖和下南湖。上头的小村叫上南,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过去,又因上南村这个地形似一只鸡头,所以,过去的上南又叫线鸡头和线溪头。

在村前隔口鱼塘看,上南村与其他客家村落没有多大的区别,因立村于山坡上,后排房屋的地势比前排的房要高1~2米左右,有的甚至高出一层楼。上南村的古宅,大多数是民国以前建的,均是金字廊的砖瓦房。但走进村里看,就会发觉这里的房屋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了。上南村的老房屋墙壁都是用鹅蛋石砌的。巷道上铺的也是大小、形状各异的鹅蛋石。

据古坑村退休了的党支部书记蔡官和介绍,古坑蔡氏是从官仓村分支的。立村时,村民钱不多,要建房怎么办呢?山区有的是石头。先民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建房屋。古坑虽四面环山,但要在石头山找石头,路就比较远,只好到溪涧边捡被水从山上冲下的石块。这些石块被冲到溪涧时,棱角都滚滑了,成了鹅蛋般圆滑的石头。祖先们就运用在劳动中积累的智慧,把鹅蛋石砌成稳固的房居住。

石头砌墙的高度是没有标准的,有的只砌基础,有的砌至2米多高,有的则从墙脚砌至屋顶。蔡官和介绍,鹅蛋石砌墙多高,要视家庭劳动力的多少。石头虽是从溪边搬回,但因搬运过程劳动强度很大,谁家的劳动力多、搬的石头多、石头墙的高度就高些,否则就低点。石头墙砌好后,就在上面砌泥砖。因石头的形状不一,大小不一,要使砌好的墙平整好看,石头垒成墙后,在墙的两面熨上灰砂浆。这样,墙的厚度比用砖砌的墙要厚,但房子冬暖夏凉,很舒服。

鹅蛋石砌墙手艺可能失传

离开上南村,车顺势而下,来到泥坑村,停靠在一个鸡、鹅、鸭的领地上。我们通过泥坑村的正南门,走进泥坑村古村落。这里的古巷道与上南截然不同。上南的巷道是用鹅蛋石铺的,地面的不规则圆点有如水中的睡莲。泥坑的巷道铺的是长条形的麻石,巷道似用积木砌成。但泥坑古宅与上南古宅没有区别,都是用鹅蛋石垒成的。

在几间已倒塌的老房子前,一个年过半百、身体健硕的老汉走过来,跟向导和张其康等人打过招呼。张其康说:“这个汉子过去是个泥水匠,他砌过不少这些鹅蛋石的墙。”可惜只知他姓蔡,忘记了他的大名,这里只能称他为蔡师傅了。

说到做泥水活,蔡师傅滔滔不绝。他介绍,古坑(包括上南、下南、泥坑、古坑、簕竹排、沙园、大坑、沙湖)地处山区,过去经济不发达,村民建房都是就地取材用鹅蛋石砌墙。石头是从山边、溪涧中捡的,闲时花点力气搬回家备用。砖瓦是大队(如今的社区30年前称大队)烧的,价钱也不贵。建房时再到山上砍伐些木材做桁条、桁角和栋梁。沙到河里挖,黄泥到山边锄,人工是亲戚朋友互相帮工的,只花点钱买石灰、砖和瓦,再就是请师傅的工钱,花费不是很大。

蔡师傅还介绍,砌鹅蛋石的泥浆,是石灰、沙和黄泥搅匀后做的,比例是1:2:3。鹅蛋石是圆滑的,我怀疑鹅蛋石砌墙的稳固性。蔡师傅介绍,垒鹅蛋石墙时很考手艺,将石头叠得巧妙、锲稳,浆包得好,是没有问题的。他说:“已倒塌的这几间老房,是清朝时期建的,至今已一百多二百年了,非常坚固。只是改革开放以后,这家人富裕了嫌古宅交通不方便,到外面买地建房,古宅被弃置了。古宅缺乏人气和修葺才在早几年倒塌的。”蔡师傅指着前面一座三层高的楼房说:“这座房子是我的伯父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直接参加了这座房子的建造。这房子从地基到屋顶,都是用鹅蛋石砌的,砌好墙后,用灰沙批熨,又用竹枝在墙上不停地拍打,直至灰沙与石头完全粘实、墙壁平整为止。这样的墙体是非常结实的。”蔡师傅介绍,1985年之后,有钱的人都到外面买地建水泥混凝土房。此后的20多年来,古坑再也没有人用鹅蛋石建房了。这门很考泥水匠手艺的鹅蛋石砌墙技术将要失传了。

张其康说:“古坑用鹅蛋石建房,是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交往中创造出来的智慧。”他并表示,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有些东西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淘汰。他在赞叹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对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手艺的失传,不无叹惜。

3、沦陷时期,成避难地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者在惠阳大亚湾登陆,次日占领淡水、坪山。是晚,日军派小部分兵力到达惠阳鸭仔铺,次日沿樟惠路经樟木头奔袭虎门。日军路经古坑和官仓路段时,被蔡子培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骚扰。可能是山高林密,加上日军的目的不是樟木头,而是虎门。蔡子培带领的游击队两次对日骚扰,日军均不予还击。

据原东莞市党史办主任赖日昌介绍,蔡子培是古坑人,1937年在中山大学经济系读书。为了抗日,为了救亡,蔡子培到了延安。1938年,受共产党的委派回到广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同年,蔡子培受到党的委派,回到樟木头,成立了“石马乡民众抗日自卫团”,活动地点主要是古坑一带的深山里。因古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路可以进出,樟木头沦陷时,日本人都不敢贸然进入古坑。

古坑村的老支部书记蔡官和介绍,1943年,日本兵进驻樟木头后,古坑(主要是沙园村)人为防日本仔的扫荡,在山上事先搭好草寮,若日本仔进村扫荡时,便跑到山上的草寮躲避。一次,日本仔派了一个中队到古坑扫荡,收到消息后,沙园村的人马上跑到山上暂避,日本人走后才敢回家。又一次,日本仔又进村了,村民闻风而逃,躲进山上。唯有一个叫莫英的妇女,大约23岁。其时她正在山坡放牛,听说日本仔进村,她马上赶牛往山上躲,可是牛就是不听话,赶也赶不走。见到前面有个青年女子,日本仔如狼似虎,一边追一边喊“花姑娘”。眼看日本兵就要追上来了,怎么办?危难之时,山上“砰砰砰”响起枪声。听到枪声之后,日本人放弃“花姑娘”,朝枪响的方向追去,莫英姑娘得救了。

蔡官和说:“原来蔡子培带领游击队藏于山中,监视敌人的动向。眼见日本兵就要追上莫英之时,他令游击队向天放了几枪,把日本兵吸引过去,救了莫英。要不是游击队放的几枪,莫英就惨了。”

蔡官和还介绍,日本人明知古坑藏有游击队,但古坑山高林密,只有一条路进出,所以樟木头沦陷那几年,日本人不敢贸然到古坑。就是这样,那几年,从四面八方来了很多逃难的人躲进古坑。有讲白话的,有讲客家话的,有讲闵南话的。那几年古坑成了一个避难地。

抗日胜利距今已60多年了,当年莫英临危被救之事,依然成了古坑人忘不了的故事。

宣城简介

宣城简介 宣城,公元前109年设郡,历代为郡、州、府城,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赢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宣城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龙湖三湖星罗棋布;清凉峰、板桥、扬子鳄诸自然保护区,风光独揽胜境。 诗中之敬亭山要从六朝南齐说起。大诗人谢眺于公元495-496年出任宣州太守时经常吟诗赞美敬亭山。他在山上筑楼揽胜,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许多佳句名篇,勾勒出一幅幅淡远而富有情致的水墨画,开创了山水诗的新风。使得此山名扬天下。 唐诗仙李白慕谢眺之名,于公元750-762年间,七次来宣城登临敬亭山并曾在山下筑室而居,作诗43首,有14篇赞美敬亭山,其中《敬亭山独坐》抒发了对此山的无限依恋。成为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自谢、李相继赋诗,“遂使声名齐五岳”(唐?刘禹锡)。历代文

人雅士追寻谢李足迹。纷至沓来。自南齐至清末,有记载的就有320多位著名诗人墨客登临敬亭山,其中有唐代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杨万里、李商隐、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朝李东洋、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他们以生花妙笔相继为敬亭山吟诗做赋、绘画做记、寄情抒怀,现收集到的诗词文章数以千计,故在明清时期既以博得“江南诗山”、“吟无虚日”之美誉 清代著名诗人袁牧在阅读了大量讴歌宣城的诗篇后,更是不禁赞叹道“宣城自古诗人地”。 敬亭山 位于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南齐谢月兆《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将军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生平简介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生平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 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 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南朝刘宋时的历史学家。其中《杨震 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 生平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 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 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 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 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 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 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 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 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范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当时,范晔同其 父范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刘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六年后即公元420年,刘裕代晋 称帝,改国号为宋。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 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 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 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 康非常恼怒。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仕途上的坎坷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某些隐痛。范 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 遇妾若婢”,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五,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简介

“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书”,中国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这种说法。 李渔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序中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当时已有“明代四大奇书”的说法,即《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明末清初之际,“四大奇书”的提法已得到相当的固定和流行。后来,清乾隆年间问世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的说法。 相较于“奇书”,“名著”的称呼更有文化意味,更强调在文化上的成就,四大名著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广大读者研究、解读、衡量后评定出来的,四大名著承载了许多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对许多人的思维智慧、为人处世方式产生了影响,对往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政治生态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三国演义》 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史记的基本介绍

史记的基本介绍 《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史记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史记的作品介绍《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取自《谍记》、《五帝系谍》、《尚书》、《秦记》、《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兵法》、《春秋历谱谍》、《春秋(史书)》、《国语》、《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

强项令范晔

强项令范晔 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 强项令 南朝宋范晔 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 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二十四史简单介绍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比如《国语》即是。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 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编年史——就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录,所发生的事件。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 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四大名著作者、作品及开篇词的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及开篇词的介绍 概述 现在中国的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精辟点评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中国四大名著详细介绍 《三国演义》——最智 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

中外文学作家简介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 比:譬喻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十五国风) 雅:贵族的宫廷音乐(大雅、小雅) 颂:周、鲁、商祭祀宗庙用的音乐 2、孔子《论语》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 孔子名秋,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3、孟子,名轲,字子與,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代表人之一,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提出“性善论” 4、庄子,名周,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周易》、《老子》并称“三玄”。 荀子,名况,赵国人,儒家代表人之一,提倡“性恶论”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5、《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 6、《左传》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7、《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短长书》。记述了东周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书籍。“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8、《国语》国别体著作。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9、屈原,名平,字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共373句 10、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圣” 《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为“斑马”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汉书》又名《前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所著。二十四史之一 12、《孔雀东南飞》汉乐府名歌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合称“古诗双壁” 13、曹操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14、曹植字子建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七步诗》 15、曹丕《燕歌行》我国七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16、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兰亭序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17、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派诗人” 18、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人世称谢康乐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蜗)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上) 《尚书》 《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者。主要是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不过其中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不会是当时的史官所记,可能是后人(战国时代)根据传闻整理而成。 《今文尚书》:由于伏生所传《尚书》是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写成,所以叫《今文尚书》。它首由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以后世代相传,而有欧阳之学及大小夏侯之学三家。 《今文尚书》是真《尚书》! 《古文尚书》:就是得自孔子壁中的《尚书》,以其用古文写成,故称《古文尚书》。 今古文《尚书》西晋均已佚散失传! 伪《尚书》:是指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吏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即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对此书,宋以前的经学家多不怀疑,唐代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就是根据这个本子,至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遍举其作伪的证据,这才断为伪《尚书》。 《尚书》(今文)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学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它记事上起于尧,下讫秦穆公。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所谓《尚书》,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体的开端,特别是《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况。它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其先例。

关于《尚书》的注本: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 《春秋》 《春秋》一书,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的。上起鲁隐公元年(bc722),下讫鲁哀公十四年(bc481),共242年。为编年体。其所以叫编年体,是因为它记事的方法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春秋》纪年,是按鲁君在位的时间,但纪时纪月,则按周历。《春秋》记载最多的,是政治活动,其中以记各国之间的征战所占比重最大。 关于《春秋》的作者,传统的说法是孔子。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孔子的《春秋》其不同之处,不在于体例,也不在于记载的内容,而在于“其义”,“其义”就在于维护周礼。《春秋》总共不过一万八千字,但十分讲究义例。《孔子世家》云: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据鲁、亲周、故殷,运至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 《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作《春秋》,是开后世私人修史的先例。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借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它原名《左氏春秋》,后改名《春秋左传》,班固认为叫《左氏传》,更能说明它与《春秋》的关

二十六史简介

1.《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

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3.《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四大名著简介

四大名著简介 四大名著是中国名著之一现乃至全人类共同历史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大创举。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一、《三国演义》 1、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2、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本名,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3、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4、介绍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

中国的四大名著介绍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现在中国的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三国演义》 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三国演义》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介绍: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性格尤为突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

范晔简介

范晔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早年经历范晔出生于士族家庭(顺阳范氏家族),曾祖范汪仕东晋,官至安北将军,撰有《尚书大事》、《范东阳方》等,进爵武兴县侯,传至伯父范弘之;祖父范宁历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为东晋经学大家,著有《春秋榖梁传集解》;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后得刘裕信任,屡被升迁,亦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1]范晔虽出名门,但由于是妾生的庶子,地位并不高。[2]据传范晔为母亲入厕时所生,因额头被砖磕破,遂得小名“砖”。范晔出生后,因伯父无子,就被过继给范弘之,因而得袭爵位,封武兴县五等侯。[3-4]范晔自幼酷爱读书,幼年即博览家中藏书,善文,能作隶书,并通晓音律。义熙十年(414年),州郡征召为主簿,被范晔拒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后迁为秘书丞,因父丧离职。元嘉七年(430年),范晔服丧期满,担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新蔡太守。时北魏鲜卑军队围攻青州,檀道济奉命出师解围,范晔随军北伐,升任尚书部郎。[5]著史立说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下葬当晚,刘义康召集同僚旧友料理丧事,聚会于东府。时范晔的弟弟范广渊为司徒府祭酒,范晔就和王深、王广于范广渊处饮酒,开北窗欣赏挽歌为乐。刘义康大怒,降范晔为宣城太守。[6]范晔因被贬职,郁郁不得志,就在任内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痛苦。通过研究史事,范晔打开了眼界,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一腔热情,范晔终于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后汉书》为文简明周详,叙事生动,书成后遂取代了以前各家的后汉史。[7-8]孤高疏狂元嘉十五年(438年),范晔任满,调任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加封宁朔将军。次年,嫡母(父范泰正室)去世,按礼数范晔应立即赴丧,但范晔以患病为由,过了好久才动身,并携带妓妾同往。御史中丞刘损上表检举范晔一系列的违礼行为,宋文帝欣赏范晔的才华,并未将他治罪。[9]元嘉十七年(440年),服丧期满,范晔投靠兴王刘浚,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刘浚任扬州刺史后,不问政事,一应事务全部委托范晔。因此范晔仕途畅达,不久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10]范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学识渊博、善于为文外,还精通音乐,长于书法。但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肯曲意逢迎。他的琵琶弹得很好,并能创作新曲。宋文帝很想听听,屡次加以暗示,范晔故作不知,始终不肯为皇帝弹奏。一次文帝宴请大臣,对范晔说:“我想唱歌,请你为我弹琴。”范晔只得奉旨弹奏,文帝歌一唱完,范晔马上停止弹奏,不肯多弹一曲。[11]范晔虽然不曲意逢迎皇帝,对同僚却以诚相待。时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与范晔(左卫将军)对掌禁旅,同参机密。每次朝见皇帝时,范晔若先到,必等沈演之到来一起进去,而沈演之入朝向来没有等范晔的习惯。范晔为人不藏心机,遂作《和香方》,对他们进行讥讪。根据同僚的特点,范晔把庾炳之比作是“多忌”的麝香、沈演之比作“昏钝”的“枣膏”等等,而范晔则以“沈实易和”自喻。《和香方》一出,范晔更为同僚所不容。[12]召祸之由元嘉十七年(440年),因彭城王刘义康长期执政,威权日重,宋文帝猜忌心起,遂以“合党连群,阴谋潜计”的罪名解除了刘义康的宰辅职务,贬为江州刺史。孔熙先因刘义康有恩于其父,便联络朝臣,密谋反叛,更立刘义康为帝。[13]范晔掌握禁军,有盛名,又多年在刘义康的部下为官,所以在网罗党羽时候,成了孔熙先首先留意的对象。孔熙先首先结交范晔的

臧质简介

臧质简介 去世而辞职。服丧期满后,为江夏王刘恭的抚军参军,因平时举止轻薄无检,被文帝所知,降为给事中。因会稽长公主常为他说好话,才又当了建平太守。在任期间,臧质很受当地蛮楚少数民族的拥护。南蛮校尉刘湛还朝时,称臧质为良守。后又升迁宁远将军、历阳太守。仍迁竟陵、江夏内史,复为建武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臧质三十出头,而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处理公务熟练无差,有气干,好言兵。文帝刘义隆认为臧质可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徐、兖二州刺史,加都督。但臧质行为过于无束,奢侈浪费,滥施命令,而被有司检举,后被赦免。臧质和范晔、徐湛之等交情深厚,范晔谋反,以为臧质一定会和他一起举兵,恰好事发,他于是又为建威将军、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春,迁南谯王义宣司马、宁朔将军、南平内史。未上任之时,正值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围困悬瓠(今河南汝南),时宋守军不满千人,左军行参军陈宪代理汝南郡事,守悬瓠。悬瓠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必争之地,北魏军南下后即将其包围。陈宪率宋军顽强抵抗,杀伤魏军数以万计,但城中死者也过半。时宋军已坚守42天,文帝刘义隆派臧质轻装赶往寿阳,与安蛮司马刘康祖等共救陈宪,魏帝命殿中尚书任城公拓跋乞地真率兵迎击,臧质等击斩拓跋乞地真。四月,魏帝见攻城不克,遂撤军而回。文帝刘义隆又派臧质乘机攻打汝南西境刀壁等山蛮,大破之,获万余口,

升为太子左卫率。但因枉杀队主严祖等原因被免官。是年六月,文帝刘义隆告辞魏太武帝诛杀谋主崔浩,又值河道通畅,柔然遣使远来,誓为犄角,遂不顾多数大臣反对,于七月遣大军伐北魏。臧质以白衣身份与骠骑司马王方回等率军出许昌、洛阳。闰十月,魏太武帝下令全面反攻,宋军全线溃败。十一月,魏帝攻鼓城,不克。十二月,魏帝引兵南下,使中书郎鲁秀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拓跋那趋山阳(今江苏淮安)、拓跋仁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所过肆意残杀,城邑望风奔溃。文帝以臧质为辅国将军、假节、置佐,率万人北救。至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时,魏帝已过淮河,臧质令冗从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营于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前浦,臧质营于城南。魏军攻胡崇之、臧澄之二营,胡崇之等力战不敌,军散,皆为魏军所杀。魏军又攻毛熙祚,毛熙祚所领悉为北府精兵,幢主李灌率厉将士,杀伤魏军甚多。时毛熙祚受重伤而死,宋军遂乱。臧质见魏军兵盛,按兵不敢救。当晚,臧质军也溃败,弃辎重器械,仅率700人退入盱眙城。盱眙太守沈璞以郡当冲要,已早有备,城内有士兵3000人。臧质见城中丰实,大喜。魏军来攻,即与臧质率兵抗击。魏帝见城坚难克,即留韩元兴率数千人守盱眙,自率大军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直捣建康(今南京)。臧质与沈璞趁机完善工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正月,魏帝求和亲不成,宋军沿江严备,难于突破防线,加之军中乏粮,只得北撤,全力攻打盱眙。魏帝先向臧质求酒臧质,臧质将自己的尿封好,送给魏帝。魏帝勃然大怒,驱使丁零、匈奴、氐羌等族士兵于一夜间筑长围攻盱眙,

中国四大名著详细介绍

中国四大名著详细介绍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卷,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 上是“ 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罗贯中(年一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施耐庵(~)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 刀” 回数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吴承恩(约年约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岁。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大观琐录》《金玉缘》《情界铨》作者:(清)曹雪芹

《东观汉记》简介

《东观汉记》简介 中国古代史 范黧 M070494 一、《东观汉记》概况 《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巨著,记录了东汉从光武帝至灵帝一百余年的历史。全书由班固、刘珍、蔡邕、杨彪等人编撰,历经自东汉明帝至献帝几乎一朝时间尚未最终完成。《隋书经籍志》所录《东观汉记》有一百四十三卷,经唐宋至元朝逐渐散佚,今天所见为清代及现代人辑本。 《东观汉记》一书之所以得名,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编撰之初,图籍盛于兰台,因此班固等修史主要于此。班固等虽作《世祖本纪》及《列传》二十八篇,但并未汇成一编,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正式的书名。章帝、和帝时期起,国家藏书之地由兰台徙至南宫东观,《东观汉记》的撰修地点也从兰台移到了东观,直至东汉末年。但是既便如此,《东观汉记》在当时也未见“东观”命名,只以《汉记》为名,至东汉末年,从应劭《风俗通义》等书的引用来看,依然以《汉记》相称,,直至三国两晋时期,包括《三国志》中的记载亦未见《东观》之称。究竟何时开始使用《东观》之名,史籍未见记载,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传篇》中,已经把《东观汉记》简称为《东观》;此外,刘孝标作《世说新语注》,于《言语篇》引《东观汉记》马援事做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是三次引征《东观汉记》,一次引征《东观记》。刘勰、刘孝标和郦道元三人处于同一时代,即公元六世纪上半期,所以《东观汉记》的得名当在此之前。 二、《东观汉记》的编撰 《东观汉记》的撰写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东汉明帝时期,班固私撰《汉书》,汉明帝看后很欣赏他的才能,诏诣校书郎,除兰台令史,后又升迁为郎,典校秘书,继续撰写《汉书》。在《汉书》的撰写之外,明帝又令班固先后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以及杜抚、马严、刘复、贾逵共同编撰本朝史。先行撰成的是《世祖本纪》,后又陆续有光武帝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是《东观汉记》的开篇之作。 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又诏令谒者仆射刘珍以及谏议大夫李尤、刘騊駼、刘毅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而刘珍等人所撰不止于此,还包括了从建武至永初时期的纪和表,这就使《东观汉记》具备了国史的规模。随着刘珍等人的去世,侍中伏无忌、谏议大夫黄景继续撰写了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以及地理志。 桓帝元嘉元年,桓帝令太中大夫边韶、大将军司马崔寔、议郎朱穆、曹寿作《孝穆皇传》、《孝崇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又增安思皇后等入《外戚传》,崔篆等人入《儒林传》。崔寔、曹寿又与议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郭镇以及郑众、蔡伦等人的传。这次续补,主要增加了人物传记,而《百官表》为崔寔、曹寿新创。 《东观汉记》的最后一次续修是在东汉灵帝、献帝时期。《史通·古今正史篇》云:“熹平中,光禄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卢植著作东观,接续纪传之可成者,而蔡邕别作朝会、车服二志。后坐事徙朔方,上书求还,续成十志。会董卓作乱,大驾西迁,史臣废弃,

道德经简介

中心思想 《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如法家的韩非子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也是这样,他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兵法》;还有人说这是为人处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三国,张鲁写《老子想尔注》,是后来五斗米教的经典。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道德经》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通过升华,以贵“柔”为核心,创造了完整的理想体系。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老子认为无形产生了有形,有形又分裂成为更复杂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整个有形的世界。道是宇宙的第一动力,它产生了宇宙世界之后并没有消失,并且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因为道永远和这个元气的“一”在一起,万物能够发展、壮大、成功,就是要适应这种能量。老子认为每一个有形事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使用了他内在的无形的宇宙动力,也就是“道”。 自然是事物的本性或天然状态,事物的自然本性产生的外在表现就叫做自然。“不学而能者,自然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自然而然,本来就是。每个事物生来都有自然之性,自然之性的展现就是这个事物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是万物的最佳状态,“道”通过万物的“自然”表现出来。 道与德浅析 《道德经》中的“道”可以与“德”联系起来理解。《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概括全文的内容。[6]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各个《道德经》的译本对其内容理解却相差很大。如德经的内容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类别。老子的本意,应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