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笪墼晨㈣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麻富游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栽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新型组织.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补充渠道,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三重三轻”倾向,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坚持一个方向、选好两个人物、把好三道关口”的现实思路.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作者简介]麻富游(1971-),男,浙江永嘉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浙江宁波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1-0059-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性质,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加入,成为高校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由于学生社团在育人方面的显著功能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它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和意义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深入发展之际,随着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推进、高教园区的兴起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高校内传统意义上的院系、班级等群体组织功能被逐渐削弱和淡化,原先立足于院系、班级等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受到严重挑战。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学生社团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渗透性强、影响力持久等特点,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之中,不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而且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1.学生社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第二课堂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校园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锻炼场所。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从社团负责人到一般成员,他们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理论骨干、科研骨干、文艺骨干和管理骨干。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使人格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塑造、知识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此外“良好的社团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以政治型、求知型、伦理型、创新型为特质,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特别是非智力素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①。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和服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2.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补充渠道。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该说是富有成效的。但如今大学生对某些理论问题,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课堂的学习,而喜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探寻依据、寻求答案。这时,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MM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以及院系组织的各类党章、理论学习小组等,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活跃于校园内外,成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渠道。他们通过在社团内部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或到各院系接受辅导、交流心得,又或通过社会服务、参加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不仅使社团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熏陶,而且也掀起了高校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的高潮。

3.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自我观念、独立意识强烈,主体性突出,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其组织内部比较宽松,对社团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因此容易形成自由平等、畅所欲言、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而且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年级及分科的界限,使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纵横交错的立体智能网络。共同的志向、兴趣和爱好使社团成员团结一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人格、能力、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社团应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竺竺!星!回

万方数据

烈燃579

第”期(总第

期)\!型!!!竺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新型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了更有效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社团建设之中,有必要对当前高校学生社

团建设中存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三重三轻”倾向

进行剖析。

1.在价值取向上,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重娱乐性、轻思想性的倾向。学生社团作为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结合而成的非正式群体,在开展活动中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甚至是娱乐性,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对于社团活动中普遍出现的注重娱乐

性、忽视和淡化思想性的倾向,却不得不予以关注。当前,一些学

生社团为了一味迎合同学们的趣味性需求,活动内容低俗,就连一些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的学生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也充斥着娱乐性和功利性。更有甚者,一些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乃至动机和目的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导方向相偏离、相违背的现象,这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极不一致的。“娱乐型、消遣型和商业型是当前社团文化的突出特点,但这不应该成为社团文化的主流,青年大学生所创造的社

团文化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青年文化和社会文化,应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育人功能”⑦。高校学生社团中普遍存在的这种重娱乐性、轻思想性倾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担忧。

2.在组织文化上,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自主

性、轻规范性的倾向。学生社团作为自发性学生组织,是基于共

同的兴趣爱好组建而成的,因此具有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组织自主性强,外在约束相对缺乏等基本特点。但学生社团不同

于其他诸如同乡会之类的非正式群体,“它是以学生学术科研活

动为主体,以兴趣志向为纽带,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有目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有序的组织”③,高校不能对其放任不管,让其自生自灭,而应在规范的管理下积极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当前由于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社团在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容

易失去正确方向,严重的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部分学生社

团在实际运作中已经出现管理失范、甚至导向失误的情况,个别学生社团甚至被反动组织和非法组织所利用。因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监督指导,要求学生社团要明确宗旨、制定章程、完善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特别要在学生社团重大活动的审查报批中加强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不力而导致的社团“出轨”和“失控”现象。

3.在行为特征上,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着明显的重社会性、轻

校园性的倾向。随着高校学生社团数量的Et益增加和规模的不

断扩大,学生社团活动资源的大量需求与学校可供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学生社团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主动寻找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合作。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新兴的广告媒介。在传播功效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一些社会商家的青睐。“社会性”正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社团行为的显著特征。高校学生社团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要坚持社团组织应有的办社方针,不能完全被社会商家所左右,尤其是要把握好与社会商家合作的“度”。一些学生社团寻找企

业、社会组织资助心切,有时往往容易被企业商家利用而成为

回型兰!里!.

企业在校内推销产品和进行营利活动的附属机构;一些学生社团由于一味降低与企业商家合作的门槛而导致过多商业氛围进入校园。浊化了校园相对纯净的学习氛围。学生社团的这种

“重社会性、轻校园性”倾向必须引起高校社团管理部门的足够

重视。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思路

学生社团,作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各高校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占领”社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武装社团。我认为当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除了规范管理外,还必须树立“坚持一个方向、选好两个人物、把好三道关口”的观念。

1.坚持一个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所有社团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主阵地,各种思潮聚集交汇,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相互冲击,是历来文化斗争最激烈、最集中的地方。为了确保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调政治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要大张旗鼓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之中。在实践层面上,要积极探索加强学生社团的团建和党建工作,如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或在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社团中建立党的组织,并以此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等,绝不给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与反文化斗争提供机会和舞台。

2.选好两个人物。第一个人物是社团负责人。学生社团负责人不仅要有热心社团工作的热情,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而且应在政治上比较成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社团负责人是社团的核心人物,是社团的“领头羊”,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如何往往直接影响到社团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其他社团成员的思想进步,因此选择社团负责人必须十分慎重。推举社团负责人可以采用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把关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公开选拔,选出后还要适时对他们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第二个人物是社团指导教师。许多社团由于没有指导教师而缺乏必要的引导,导致开展的活动品味不高,或者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华而不实等缺陷。因此,学生社团组建成立后,学校要“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老师”,要选聘那些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学术造诣深、熟悉教育规律、热心学生工作的专家型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T作的主题,有意识地选派一些有经验、有水平的教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帮助设计一些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学生社团活动,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3.把好三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组建学生社团时严把关。高校是一个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因此发展

万方数据

塑晨燃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的关爱研究

曲宏涛

[摘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许多高校都出现了学生干部队伍不稳定、思想滑坡、素质下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大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关爱投入,不仅是妊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加大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的关爱投入是德育人本化的要求,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更是做好学生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关爱

[作者简介]曲宏涛(1969-),男,河南洛宁人,洛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洛FEl47102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卜0061一03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纽带,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持续不断地扩招。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软管理”和必要物质基础的缺乏,许多高校都出现了学生干部队伍不稳定、思想滑坡、素质下降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加大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关爱投入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不但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关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根据教育公平原则,关爱实施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不分高低贵贱,都应该平等地受到教师的关爱。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关爱更多地指向了一些特殊群体,如尖子生,还有“问题学生”(包括后进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情感失意学生等),这些学生更易有机会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对他们的关爱也更容易为师生及社会所广泛认同。

有的学者对于加大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关爱投入有不同的看法。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强势群体,关爱对学生干部来说并不需要。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干部学习好、进步快、获奖评优多、入党和获得锻炼及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多,直至就业时受到的青睐也多。简而言之,学生干部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的“红人”、普通学生眼中的“牛人”、社会用人单位青睐的“强人”。因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学生干部何需“关爱”?另一方面主张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先投向给更需要关爱的群体,关爱对学生干部来说有如“镜中花水中月”,更何况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多、专职学生工作者少的情况,一个辅导员往往要负责几百个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庞大的工作压力下,辅导员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显得捉襟见肘,常常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即使想关爱学生干部,也是有心无力,比起那些“问题学生”来,只能先放一边了。这两种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有其片面性。实际情况是对高校学生干部加大关爱投入不仅是需要的,也是

学生社团必须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相一致。学校党团组织对组建成立学生社团一定要严格审核、严格把关,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办理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组建成立。学校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监督保证兴趣爱好型社团,以保证学生社团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学校还要对那些经常不开展活动的社团予以帮助教育,对那些低级趣味、内容不健康的学生社团予以坚决取缔。第二道关口是审批社团活动时严把关。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社团活动不仅能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同和喜爱,使学生受到教育、熏陶,而且也能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运转。因此,审批社团活动时一定要严格把关,特别是要加强对社团活动主题设计的指导审核,以提升社团活动的思想内涵,增强社团活动的教育性。此外,对社团邀请来校作报告的外来人员严格把关,认真审查主讲人的身份、来历与所讲内容,同时还要对所开展的社团活动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测,要建立相应的预警与干预机制。第三道关口是编印社团刊物时严把关。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刊物的管理与指导,特别是要对刊物审批、审稿、印发等环节严格把关。有关部门和指导教师应对刊物内容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艺术性进行审核指导,以便更好地发挥社团刊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战略问题的实践探索,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圜

[注释]

①汤正华.论应用型人才非智力素质培养与学生社团建设的契合eJ]_中国高教研究,2007(8):65--67.

②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118—121.

③麻富游.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点[J]_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02(5):36-37.

2008年4月中I61l

?。_。。-?。。__H。。__。________。___?__。●■■■■■一

万方数据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作者:麻富游

作者单位: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浙江,宁波,315100

刊名:

教育与职业

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2008,""(1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汤正华论应用型人才非智力素质培养与学生社团建设的契合[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2.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期刊论文]-探索 2002(04)

3.麻富游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点 2002(05)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洪春.苑帅民.赵庚探析当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其创新性——以高校团委管理学生社团模式为例-文教资料2008,""(9)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社团数量、种类不断增加,学生社团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给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负责管理学生社团的部门带来了多种挑战.因此,以团委管理学生社团为例,分析当今高校管理社团的一般模式和利弊,并探索管理学生社团的创新思路,就成为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2.期刊论文祝雅维明确高校学生社团使命发挥高校学生社团重要作用-管理学家2009,""(12)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青年学生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明确高校学生社团使命,以加强社团建设为龙头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3.期刊论文黄晨颖略论社会资本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影响——基于厦门大学学生社团的个案调查-海峡科学2009,""(7)

对厦门大学若干社团进行深入访谈,立足社会资本角度,阐述高校学生社团占有社会资本的主要类型,分析社会资本对高校社团的影响及结果.文章肯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占有率和利用率能够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过度强调和依赖社会资本有可能对社团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期刊论文周宏伟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比较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在新形势下,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一体两翼"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两翼即学生会、学生社团,拓展了团组织的工作范围,扩大了团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强化了团组织的教育理念.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概括出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两个组织的主要异同:(1)学生会与学生社团都接受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都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2)学生会与学生社团在组织的性质特点,组织的成员构成,组织的功能实现途径,组织的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比较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定位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更好地对两个组织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进而使得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 了团组织的教育理念.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概括出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两个组织的主要异同:(1)学生会与学生社团都接受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都有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2)学生会与学生社团在组织的性质特点,组织的成员构成,组织的功能实现途径,组织的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比较和分析,以 能够更好的定住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更好地对两个组织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进而使得新时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 了团组织的教育理念.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概括出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两个组织的主要异同:(1)学生会与学生社

5.学位论文李海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桂林市部分高校为例200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的新的变化,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社团数量、类型,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发挥着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但从众多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取得不小成绩的同时也反映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实行的是高校团委领导下的社团发展模式。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管理同样也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如对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信息渠道的建立运作,以及对管理对象主体意识的唤醒、积极态度的引导、创造能力的挖掘等。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是在高校的管理下获得发展的,它依赖于高校,其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是依靠高校的资源来开展活动的,高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研究是比较滞后的,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研究。这不仅可以为高校改进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些决策参照,也可以为加强高校学生社团自身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这种现状,本文试图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桂林市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探讨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求找到一些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优化和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发展。在论文结构上,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文献综述,提出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角度探讨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关的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本文的研究设计。

第二部分,以桂林市部分高校学生社团为例,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进行实证调查。首先介绍研究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其次针对调查所得的数据与材料,分别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内外部管理来描述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缺乏长远计划,社团成员参与的热情不高,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运作不规范,高校学生社团整体发展结构失衡,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经费和场地缺乏有力保障,高校学生社团成员参与社团的个体需要满足率不高

,人员流失严重,并就这些问题相应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讨论。结合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和当前理论界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认识,从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问题出发,探讨了以下四个问题:一是高校如何定位学生社团以及如何把握对社团的介入程度;二是高校在管理学生社团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服务与控制的关系;三是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在其管理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权的行使;四是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实践及其启示。美国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当前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论的研究。2.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加大支持力度:①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管理社团的理念和方式;②建设符合社团发展需要的社团管理体系;③规范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严格监督考核;④加大对社团的支持力度;⑤实行社团骨干培训计划。3.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建设:①更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促进社团成员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结合;②制定规章制度要结合考虑自己社团的实际情况;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社团竞争力;④提高社团的内外沟通效率,使社团组织工作效益最大化;⑤加强社团的组织文化建设,确保组织健康成长。

第五部分:指出本文的结论及其不足之处。

6.期刊论文汤雯.TANG Wen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模式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社团发展为中心-苏州教育学

院学报2009,26(4)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主要平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切实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期刊论文刘红祥.吴佳丽.Liu Hong-xiang.Wu Jia-li策略、规则与文化:高校学生社团的日常运作逻辑——基

于对某高校两个学生社团的比较分析-学会2009,""(6)

该文从社团的日常管理、资源筹集方式、文化建设、代际传承和活动开展等方面对某高校的两个社团进行比较;从学生社团外部管理规则和日常运作策略两个层面分析了社团的日常运作逻辑,指出"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嫁接"、"名人效应"等策略在社团运作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及社团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理念凝练对一个社团发展和传承的重义.

8.期刊论文张嫄高校学生社团导入CIS策略刍议-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6)

高校学生社团正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但高校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员流动性强、缺乏完善机制、品牌活动较少等,这些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本文结合高校社团的特性,借鉴企业CIS理论,实行全新的社团形象设计系统

AIS(Association Identity System)来进行高校学生社团形象塑造.作为一种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发展的新思路,AIS旨在将社团的理念、宗旨等文化和思想,通过社团成员的行为和整体视觉设计系统传达给公众,促使公众对社团产生一致的理解、认同和接纳,从而树立高校学生社团良好的品牌与美誉度,支撑社团的良性发展.

9.期刊论文金丽高校学生社团的理论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学生社团在当下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校社团具有社团形成兴趣化、成员构成多元化、社团活动自主化、社团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以人为本思想应该成为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应遵守的核心原则;高校学生社团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学生社团应该在构建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应该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应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播新文化的一面旗帜.

10.期刊论文李新瑾.张丽华.LI Xin-jin.ZHANG Li-hua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制订与创新-广西青年干部学院

学报2010,20(1)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制订和创新一直是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有效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建立在正确的学生社团管理思想上,保持学生社团管理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法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学生社团的性质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落实要遵照科学的制订标准和实现方法.管理机制由组织系统、管理体系、激励和约束机制三部分构成.以这三部分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发展、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3766425.html,/Periodical_jyyzy200811025.aspx

授权使用:长江大学(cjdx),授权号:a617e976-6474-42b0-a9a7-9e560145cb9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4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