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名称:专业课论文

课程:城市社会学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050308141019

年级:新师大人文学院05—12班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姓名:郭娜娜

任课老师:陈怀川

时间: 2009年4月18日

对城市邻里关系淡漠化的解读

郭娜娜

摘要:单位制瓦解后,城市邻里在居民的社会生活以及在城市管理体系的重建中都显示出重要价值,但是邻里关系出现淡漠化趋势。本文试图从城市邻里关系存在问题的状况出发,分析邻里关系淡漠化带来的影响与其原因,此外,笔者提出一些控制城市邻里关系的淡漠应采的措施。

关键词:邻里关系;淡薄化;解读;

前言

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和睦友爱的邻居不仅能在生活上相互照应,而且也会相互给与情感上的慰藉,思想上的启迪和安全上的保障。但是,在这个急剧变迁的年代,作为现代文明敏感区和前沿阵地的城市,其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邻里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发现,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了平淡和疏远,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

一、城市邻里关系现状

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了平淡和疏远,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1991年一份邻里关系的调查表明,市民之间交往的程度有以下几种情况:不太熟悉;见面时寒暄几句;相遇时停步交谈;彼此登门拜访;遇到困难时大力帮助。70%的市民是见面略致寒暄的关系,停步交谈的只占20%,而登门拜访和有难相助的仅占4%;相反,邻里之间互不相识者却占6%,那种形影相吊,与人无交的居民也大有人在。这似乎显示,昔日那种邻居间两小无猜、朝夕相处、相伴成长以致后来青梅竹马的良辰美景已一去不返。乌鲁木齐新市区喀什东路乌东站社区马大妈告诉笔者,她于20多年前在该社区定居下来,直到今天,周围的小孩子还大都不认识她。另一居委会的胡爷爷更是快人快语:“现在别说上人家串门,就是楼里通知个事儿,人家还隔着防盗门说话,根本没有想请人进屋的意思,老人如今都呆在屋里看门。”

二、邻里关系淡漠而带来的消极影响

因邻里关系淡漠而带来的消极影响日益加剧。首先是违法犯罪事件日益增多。由于居民间互不关心、互不联系和缺乏责任感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死角”,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有权威人士透露,邻里关系淡漠导致的刑事案件约占总数的1/4。其次,邻里关系淡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情感的沟通,使人缺少了精神慰藉和安全感,人的个性受到压抑。有关调查分析表明,邻里关系淡漠者的安全感明显不如邻里关系较为密切者的安全感程度高,而得孤独症、忧郁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人们、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性情何以谈健康发育呢?再次,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淡漠的邻里关系将逐渐侵蚀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恶化社会空气。此外,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邻里之间毕竟多少还有经济互惠的需要,关系淡漠必然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造成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原因

造成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市场交换关系逐步加强,人际关系出现经济化倾向。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由此造成依赖邻里关系获得互惠经济利益的必要性大为降低。同时,市场机制使经济资源能够迅速有效地转换为其他社会资源,从而使非经济的社会关系在金钱的冲击下逐渐淡化。个人对人际关系的精神需要,似乎都能从“市场”自由购买,友谊、爱情、日常往来都沾上了金钱的异味。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具有二重性。随着交换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扩自主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又教会了每个人维持独立的自我而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观念体现在邻里关系上,就是对自我空间的关注和对他人事务的冷漠。而且,交换中的货币具有核算理智性,排斥难于计算的情感关系;其所包含的普遍性,否定着地缘的特殊性。这些都无疑地从观念上冲击着传统的邻里关系,加上一段时期内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结果,金钱和交换关系泛化,人际关系出现经济化倾向,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排斥的离心力,使人们近利远义,重钱轻德,失去爱心,变得冷漠。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城市邻里关系,无疑首当其冲。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邻里之间各种社会联系逐渐减少。邻里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它主要是在邻里的各种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当今,由于社会的变迁,维持邻里之间的生活、安全、消费、休闲、信息四大联系的因素,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淡化。自来

水的普及,使“水井论坛”基本消失,一日三餐的操作基本上已在户内进行。电话、广播电视、家用电器的普及和服务业的发展,使过去事事要求人的杂脏重活儿变得简单易行了,消遣活动越来越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式。邻里之间社会联系的淡化导致邻里间往来的普遍减少。第三,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职工上下班在途时间增多,减少了工余闲暇。中青年双职工家庭增多,家务劳动、教养小孩负担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安排在居所中进行的各种事务,需要在减少干扰的情况下,抓紧完成。为了提高效率,生活方式在悄悄改变。获取社会信息不再单单依赖于面对面的交谈,而转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电话日益成为时尚,因为它能快速、方便地对外联系。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忙忙碌碌的生活,挤掉了人们之间许多交流感情的时间,人与人之间只求大体上过得去,包括邻里关系在内的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淡化了。第四,往房结构的转变:从土房或者平房向单元楼式的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城市中多层乃至高层住宅楼逐年增多。多层与高层楼房,比之平房及低层楼房,在提供邻里交往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缺憾。住宅楼的一个单元,如果将它作平面展开,实际上相当于一条小巷,一条尽端式胡同,不似老住宅区的小巷为两通式,也不似小院通道。这使得居民的流动路线单向化,减少了接触机会。住宅楼中邻居间的联系通道为垂直布置的楼梯,不似平房之间互达便捷。再者,在平房设计中,院内住房的房门,往往兼有采光及通风功能,一般白天家中有人时,门总习惯开着。而楼房住户的房门,基本上不作采光、通风用,居民进屋后总是将门关上。这些都使得过去邻居间串门这种方便而自然的事,带有了正式拜访的味道,于是许多人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了。楼房结构的不利于交往,也是促使邻里关系淡漠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五,小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职业、经历、价值观念、生习惯等差别较大,这无疑阻碍了邻居之间的沟通。此外,近年来治安恶化与城市邻里关系淡漠也紧密相关、互为因果,邻里关系淡漠,联系减少,为犯罪分子作案开了绿灯,使治安恶化。这些又防碍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使淡漠的邻里关系雪上加霜。从上面分析的六个原因中可以看出,第二、第三、第四个原因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现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第一个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邻里关系出现淡漠现象而否定社会的进

步、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快节奏和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重视当前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现象的存在,采取补救措施。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是不明智的、危险的。我们绝不能等到对待邻里的淡漠态度已成为一种习惯时而采取补救措施,那时或许要作出加倍的付出。

四、我们控制城市邻里关系的淡漠应采的措施

第一,楼房和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为邻里关系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楼房的设计上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一些一梯多户的设计方案。因为同层之间来往比较方便,多家共住一层,能提高邻里交往的气氛,也多了一点选择余地。(2) 从建筑结构设计上着力消除滋生邻里矛盾的诱因。提高楼板隔音效能,加强卫生间防渗透处理,改进设计,使管道排除堵塞得以方便进行。(3) 小区中宜利用房屋造型上的变化及地形、道路、绿化的变换,划分若干规模较小的组团,并加以适当围护,提高组团内居民的接触频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一幢或数幢楼设计同一进出通道或大门,以提高认同感。(4) 提倡旧城改造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居民对邻里关系中不同平衡点的需要。

第二,加强楼宇和小区管理,为邻里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可采取以下措施:(1) 对在楼梯走道堆放什物或放置煤球炉等损害邻居利益的做法,对任意放大音响音量的不文明行为,由管理员出面制止,避免邻居间的正面冲突。(2)有电梯的楼房,可充分发挥电梯工联系邻里的中介作用,让他们分发报刊、牛奶等,使居民产生中介认同心理。(3) 在旧城改造中,尽量做到原地安置,维持原有的社会结构,维护邻里关系的延续性。历史上形成的良好邻里关系,是长期相处的结果。老邻居往往是新邻里关系的核心,可将新邻居吸引到紧密群体中来,传播邻里相处的优良风气。(4) 有关管理部门在安置小区住户时,尽量将同一单位、同一行业的住户安置在同一幢楼、同一小区。

第三,加强对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小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居住小区开展以下活动,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1) 居委会注意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如开展板报宣传,分发和张贴宣传教育材料,张贴有助于建立良好邻里关系的标语,提倡文明用语和习惯。有条件时还可举办短训班或集会,对居民进行以团结平等、乐于助人、谦虚谨慎、尊老爱幼、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等为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克服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2) 有条件的小区可举办各种文体

活动,加强邻里交往、增进邻里间的了解和认同感。(3) 开展“建设文明小区、文明住楼,争当文明住户、文明居民”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小区、文明住楼、文明住户、文明居民,加强宣传和表扬。(4) 居委会中设置“社会工作人员”,同时成立小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评选和推选本区一些德高望重、有社会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居民为委员,共同负责本区的民间大事、要事,开展教育活动。(5) 领导机关、执法部门、新闻机构等也要重视对居民的教育引导,惩恶扬善,为邻里关系的健康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和社区运动的民族志[Z].香港中文学人类学系博士论文,2002.

[2]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社会福利,2002(5).

[3]吴巍.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之分析[J].社会福利,2002(7).

[4]马卫红,桂勇.社区建设中的城市邻里复兴抑或重构[J].社会,2000(6).

人性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 发展,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应该更多地注重环境的宜人性和地方性,协调好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章试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创造宜人城市景观 场所的设计方法,提出现代景观中人性化场所设计优化策略,旨在呼吁现代城市 景观设计者注重人性化空间的创造,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现代城市景观;人性化场所;设计 引言 由于景观设计师的流派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美的观念也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关于景观的外在设计也都有很大差别。面对这种现实,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 世界,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使得面向大众的景观设计符合群众的要求,成 为了设计师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现代城市景观中的人性化场所设 计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1“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概述 中国的21世纪是个空前城市化的时代,每天在各个城市都在产生大量的人造景观,而古典园林的园林设计理论受到了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质疑和挑战。如何 对现代景观形式语言进行创新,已属迫切的需要。这一问题研究和探索的滞后, 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呈现可怕的“千城一面”现象的原因之一。如何设计和把 握现代城市景观,已有学者提出非常重要的剖析和警告,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来 指导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大建设。“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 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 哲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景观场所应该反映人 的一种心理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人的“需要层次”说, 这一学说对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最下面的需求是最 基本的,而最上面的需求是最有个性和最高级的。虽然人本身具有复杂性,常常 同时出现各种需求,也并不是绝对按照层次的先后去满足需求,但这种学说对我 们认识人的心理需要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城市景观的参与者来说,在不 同阶段对环境场所同样有着不同的接受状态和需要。在设计景观场所时,首先应 该考虑使用功能能够使人得到需求和满足;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时, 才会有不同层次的其他更高级的需要,才会想在整个景观环境的精神层面上得到 审美和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景观是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艺术,因此,满足人的需要是设计的原动力。其次,人和景观场所之间是满足 与平衡的过程。满足人的心理平衡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不仅物质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社会文化、人的精神世界等的发展也与其 同步。在现代社会,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的愿望就越强烈。人是需要高情感的, 我们的社会高新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满足和平衡作为引导人类生活环境的景观设计来说,更是责无旁贷了。 事实上,科技最初给人带来巨大生产力的时候,人们对科技产生无比的崇尚,但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喜欢一种诗意的场所。未来的社会环境与景观

有关城市化的辩题

弊端: 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 笔者的疑问之一是,我们城市化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太急了。英国城市化水平从26%提高到70%用了90年时间,法国从25.5%提高到71.7%,美国从25.7%提高到75.2%,都用了120年。而我们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 年的40.5%仅用10年,不说加快,即使用这样的速度,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能达到75%左右。换句话说,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些区别? 中国的特殊性是非常鲜明的。一是人口太多。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中国的陆地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科学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大山、沙漠、戈壁和干旱地区占去三分之二以上,可利用的国土承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属负担过重,这方面的条件比任何发达国家都差;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更远。鉴于城市人口对资源的消费量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我们在实施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适应的问题。既然我国基本资源状况远不如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水平为什么定得同他们一样高呢?如果2020年我们有15亿人口,60%城市人口就是9亿;本世纪中人口17亿,那么75%的城市人口就是12.75亿。这样巨大的城市人口,要多少淡水、多少土地、多少能源、多少食物、多少住房、多少交通设施才能支持?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愿意都往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挤。于是,一些发达国家人群开始出现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由

城市设计整理

城市设计 第一章 第二节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 一?两种空间的设计 1.建筑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外壳)设计一一建筑设计的对象 2.建筑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一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结论:?城市设计——良好城 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第一要素:空间是“容器”“场所”“通道”“形象” 空间包括其界面:建筑外立面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 狭义上的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一一形态设计 广义上的理解:为获取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社区人文、历史、生 态、经济、管理等系统的进行协调控制一一形态和社会人文的综合设计。 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对象 一.物质形态的对象 1. 土地使用 2. 实体与空间 3. 风貌与环境景观 4. 交通与停车 5. 标识于标志 .非物质形态的对象 1.使用活动组织 2.历史人文关怀(永不静止的人:重庆的自然山水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重庆的人永远 在运动之中。山城上下、水位涨落与人的活动相得益彰,构成动感迷人的都市风貌) 第四节城市设计的范畴与层次 一. 城市设计的城市建设体系中的地位 1.传统意义上的桥梁观点一一片面 二. 城市设计的层次 1.总体城市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城市控制性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⑴城市形态 ⑵城市风貌 ⑶城市空间系统 2.片区、街坊的城市设计 3.建筑设计阶段飞城市设计思想⑴建筑形式的特色 ⑵建筑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⑶街景、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三?城市设计的分类 1从规模上分: ⑴整体性城市设计

?确定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 ?构成城市景观空间体系 ?城市轮廓 ?城市道路、绿化、水系 ?色彩、风格、照明、标志 ⑵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 2?从性质上分: ⑴开发性城市设计 ⑵旧城更新 3.从内容上分: ⑴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 ⑵社区 ⑶城市滨水地带城市设计 ⑷大学园区城市设计 ⑸大型建筑综合体 第五节城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一?城市设计的原则 1控制城市总体空间结构 2?保护和凸显城市的自然资源 3?控制自然景观相邻地区 4?维持城市历史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二.城市设计的目标良好的城市环境 1.城市活力 a.功能混合与用地相容性 b .活跃的城市空间界面 c?公共空间与地块的步行可达性 d .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品质 2.城市空间效益 a.城市密度分区 b .公共绿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 c.街坊、街块的节地设计 d .建筑群体的空间整合 3.城市地域特征 a.凸显城市的自然景观 b .城市地标与重点公共空间 c.城市传统风貌地区 d .建筑的整体地域特征 4.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a.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b .控制密集发展地区 C.城市绿色、蓝色廊道 d .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城市化进程

第三节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化 (一)概念: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两层含义。 (二)意义: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发展 2.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发展。中心——边缘互动 3.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趋同。缩小城乡差别。城乡趋同 (三)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较少,实际上,农村人口绝对量也在不断增加) (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 (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第一阶段:自城市形成—十八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城市人口比重1%~2%。城市规模小,城市数目少。原因:生产力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 2.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1900年(两次产业革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1900年13.3%。原因:工业化。①工业化扩大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工矿城市大量出现;②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产业提供后备劳动者,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工业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城市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3.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因:①第三次技术革命极大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②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走向工业化道路。 (五)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对比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逆城市化导致城市结构合理(城市人口反流乡村,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畸形,城市结构不合理(表现: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我国解决措施:限制大城市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乡镇,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型国家)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

本次分析共有三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

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

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从人的审美观点和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人性化的城市街道步行空间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分析如何对城市街道步行空间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化的步行空间。 关键词:城市街道;步行;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 Abstract:Proceed from peoples aesthetic standard and angle of the physiological demand , recommend humanized urban street walk space should follow the human-oriented basic criterion . Analyze how walk to urban street space go on the humanized design. Key words: Urban street;Walk;Walk in the space;Humanization is designed 城市的街道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骨架,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由此可见,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对于步行者,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1 步行空间的概念 步行首先是一种交通类型,一种走动的方式,但它也为进入公共环境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一个人一次步行外出可能兼有公务、观光或散步的目的,也可能分三次去做这些事。而提供步行的这一空间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步行空间。 2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用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的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感,让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从而让人的心理更健康、情感更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这是本文要讨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城市化的利弊

城市化的利弊 urbanization has been a subject of heated discussion for a long t ime.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while others are opposed. in my opinion, urbanizatio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generally, the advantages of urbanization can be listed as follow s. first,urbanization can quicken our pace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e all know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all highly urbaniz ed. second, urbanization will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t will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unemployed. in addition, urb anization will free a great number of farmers from the fields, thus realizi ng the dream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finally, urbaniz ation can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living of the migrants who move to t he urban area. however,the disadvantages of urbanization are also obvious. to be gin with,administration of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in urban area might b 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more problems, such as increasing crime rate, over crowding, might increase, since more people are concentrated in a relatively smaller place. it is evident that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ther efore, i am in favor of urbanization.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大纲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大纲 1、概念性城市设计 概念性城市设计是一种普遍的工作方法 , 适用于任何城市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与项目的类型、规模和尺度无关。它基于对项目背景深刻的理解,是一种形态设计前期对整个项目的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方法,是连接目标 ( 主题 ) 和结果 ( 形态设计 ) 的重要手段,是对 " 城市形态产生的逻辑过程的全面设计,是确保良好城市设计意向的重要保证。 2、城市设计 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3、新陈代谢理论 新陈代谢理论由通时性和共时性原理两个基本原理组成。新陈代谢的思想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些各不相同的时间段在一个建筑空间中表现出来。 共时性原理指不同文化的共生。 4、联系理论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个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的理论,又被称为关联耦合分析。 5、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6、城市色彩 城市或某个城市片断的基调色彩,主要由建筑群的色彩混合而成。不同的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的独特基调色彩是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7、图底理论 在城市环境中,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的事物被称之为底,

把建筑部分途黑,虚空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图底关系理论由罗杰·特兰西克提出,是研究城市的虚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8、尺度 人类自身(包括肢体、视觉、思维)衡量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关关系的一种准则。 9、城市场所 在一定空间内与人的行为相关联的地方,是一种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的具体空间,是城市中各种行为或生活过程实现的载体,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 10、城市空间结构 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除了由城市物质设施所构成的显性结构,还包括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态结构等内在的、具有相对隐形的结构内容。 11、简要说明城市的本质及城市系统复杂性的内涵 城市的本质:人类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载体。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城市子系统数量巨大、层次众多、关联复杂。城市系统生成、发展的演化过程复杂。 7.简要说明城市设计的内涵及历史特征。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 1、“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下而上”的城市: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 战略举措。结合十八大报告,介绍了新型城城镇化的内涵,分析了制 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实行 分析处理,得出实证结果。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 影响,其后依次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农村居 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 建设的建议。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持续提升。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2011年,城镇化每提升1%,可拉动投资增长3.7%,带动消费增长1.8%。2014年3月最新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 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主线是农 民的市民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 心的城镇化,并进一步阐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根据统计资料 显示,201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50.5%,而全国城镇化水平平均为 56.1%,相比较来说,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究其根源,不但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还存有诸多其他因素,比如人口、资源、环境等。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新型

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实行实证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城镇 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体现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更加注重全面质量的提升。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 化重在“新”,不是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多,而 是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增长,全面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其基本原则 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突出了“存量优先”,其主 线是农民的市民化,同时还提出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优先解决存 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重在提升城镇化的内在质量, 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发展、收入水平、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实行 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 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 一、公共选择理论与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 公共选择理论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二、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之源的,因为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涉及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消费。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区别开来。经济学理论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财政学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三、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评价 主流经济学的所谓制度心理个体主义,是包括以下几个命题的分析方法:一是只有个体才能有目标和利益,因此,任何制度分析除了个体之外不可能找到其他科学的解释基础;二是社会整体是个体行动的结果,所以社会整体必须归结到个体行为上才能形成一致性的理论;三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是由个体主观效用最大化构成的,个体行为的性质是由认知结构决定的,因此,对制度等整体范畴的认识必须从个体心理出发。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体现在它们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看法以及对政府和政治的见解上。在公共选择理论家看来,个人只是社会秩序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政府只是个人相互作用的制度复合体,个人通过制度复合体做出集体决策,来实现他们相互期望的集体目标,同时也通过制度复合体开展与私人活动相对立的集体活动。公共选择理论把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把社会存在看作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应当根据个人来解释社会和政治,而不是根据社会来解释个人。布坎南曾经把他的公共选择理论看作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对政治程序的解释,只是一种逻辑推理,与主流经济学一样,在分析框架方面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202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读《人性化城市》有感

读《人性化的城市》有感 杨红梅1217408050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籍,每一章都很让我深思。之前我都没有想过、仔细观察过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从建筑样式,还是交通系统。读完《人性化的城市》我觉得城市应该是友好的、开放的、活泼的、安全的……而不是现在这种充满鸣笛声的城市。 《人性化的城市》图文并茂,论点论据都很充足,很有感染力。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使城市生活分离,城市无生气,而人性化的维度则是鼓励人们的城市生活,让更多的人参与户外活动,在户外停留。城市中的建筑都可以发出“邀请”,增加自行车车道,减少汽车交通和停车,就可对人们发出骑行的邀请。人行横道对面“友好的”倒计时,向人们发出“赶快过马路,别阻碍交通”。所以,任何城市设都需要谨慎,从人们感官出发,从体验出发,建造人性化的城市。 汽车的出现,破坏了正常的维度。5km/h的观看速度为尺度的建筑是以丰富的感觉印象位基础的,空间小,建筑紧凑,重细节。而以60km/h的观看速度则要求大型空间和宽阔的道路,细节和具体化的感觉体验消失了,从一个步行者的视角,所有标志,符号和其他信息都要被奇异放大。在汽车充满街道的城市中,大型的空间、巨型的标志、大型的建筑和高的噪声等级,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鼓励城市中的生活的关键词:紧凑直接且合乎逻辑的路径;朴素适中的空间尺度;以及清晰的等级体系,在体系中确定出哪些空间是重要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要求紧凑的城市结构,合理的人口密度,可接受的步行和汽车距离以及品质良好的城市空间。威尼斯样样具备:紧密的城市结构,短捷的步行距离,美妙连续的空间,高度的混合功能,活跃的建筑首层,卓越的建筑和精巧设计的细部——所有都是基于人性化尺度的。 盲目地扩大汽车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只会让人们买更多的车,越来越多的车则会更加拥堵。人们在城市中难以步行,所以安全的城市要优先考虑步行,实行恰当的交通分离。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使用资源少,对环境影响较小,节省空间。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发展,人们平等地参加这种社交活动,增强了社会可持续。鼓励步行和骑行,让人们运动,是一种低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合步行的城市,少阶梯,走直线,纵向发展,平坦。如果一段500m的距离中只是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街道,则会让人感到乏味,走了一点就觉得走了很长时间,而在视平面如果纵向发展,多一点细节上的处理,那么在欣赏的同时,人们就感觉不到距离很长。 鼓励市民在城市空间中步行和骑车只是一个开始,必须鼓励人们坐下,停留。非必须的活动,停留,能够体现城市的品质。我们可以利用边界效应、凹进效应、钢琴效应来设计,让人们找到适合的停留地方。在城市中设计立面不平整,能够提供依靠点,邀请人们停留。增设一级座位、二级座位和可移动座椅,好的座椅布局利于人们的交流,提供更大程度的停留。 在高层建筑附近风是严重的问题,要根据气候设计建筑。在阳光强烈、气温较高的国家,城市规划通常采用较窄的街道,建筑物墙壁厚实,开口窄小。气候寒冷的国家,建筑通常高2~3层,采用斜屋顶,集中修建。只有考虑好天气,才能让更多的人在户外呆更长的时间,让城市更有活力。

高二作文议论文:城市化的利与弊

高二作文议论文:城市化的利与弊 城市的生活好比是在雍容华贵的天堂里享福,而农村的生活则好比是在满目疮痍的地狱里受罪。炎热的夏天,我躺在空调房里的转椅上,吃着冰凉的西瓜拼盘,玩着激动人心的穿越火线。没事了就到阳台上看看法国吊兰和仙人球。我想:这是多么惬意的城市生活啊!商店、学校、医院地下铁、立交桥就在小区周围。这是多么方便啊!相反的,在乡下寒冷的冬天,一大家子人都挤在一起围着一个小小的火炉取暖,靠外一点的就冻得哆哆嗦嗦,还得时不时得加柴火。火炉里的火噼啪作响,不时跳到布满尘灰的棉鞋上形成一个一个焦黑的小洞洞。晚上上厕所也要小心谨慎。 漆黑的夜空上只有星星和月亮发出淡淡的光亮。手执蜡烛的我小心翼翼地走向茅房。茅房在猪圈旁,一蹲下来便要和脏兮兮的黑猪鼻子亲密接触。一日三餐的生火做饭更是让我大为光火。先必须到水塘边洗锅,再然后添柴生火,还要摇鼓式风箱。做完饭后还要用沙子把火埋起来留一点火星,方便下次做饭。去一次县城必须赶上一日两趟的班车,过了时间只能坐乡下的拖拉机,坐上半小时准会疼死。 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几乎不用你操心,厨房灶台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收纳柜、侧吸式油烟机等应有尽有。我们生活

在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经济大都市里,自然避免不了受到富家子弟攀比、自大的熏陶。这里丝毫没有一点如农村孩子的朴实无华。乡下的人们淳朴憨厚,不会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撕破脸。不论是远是近,是亲是疏,大家都经常互相串门,走街串巷。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碰到一起,就会互相打招呼,经常会停下来唠上两句。有了麻烦,大家都会站出来一起帮忙。既热闹又和谐在秋收春种的时候,大家都会不分彼此地奋力收割播种。嘻嘻笑笑地度过新年。 然而,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都冷淡无味,面无表情。见面连一个招呼都不打。除了那些老大妈、老大爷之外,人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邻里之间甚至互不知姓名。楼上楼下发生了什么事也不会去管一下。即使有人需要帮忙,也不会走过去帮一下忙。住在农村里可以夜不闭户,安安心心睡大觉。桌子上放10,000元钱,不怕偷,不怕抢。而在城市里,安全就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许你到便利店买点东西回来,回来后笔记本电脑已经被偷了,也许你去散散步,回来后钱包已经被偷了,防盗门也被撬坏了。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城市化了,而乡下的失业者便动起了歪脑筋。现在社会是一个农村与城市共存的时代,有些城市的旁边不到十公里的地方就是一大片牧场,不少人还在城市里用拖拉机拖板砖。 在蜿蜒的麦田中,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所所廊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是从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开始的。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极其复杂而又扑朔迷离。应当看到城市组成因素的多元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其相关性不像数学中那样一一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兼容性,即使是较容易被我们认知的城市物质形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亚历山大以数学集合论提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他认为城市并非树形结构,不易理解和处理,城市好似关网络形,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具有有机性,难于想象且不易处理。 然而,城市建设者并不是面对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设计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幻想。当建筑师接受业主委托,面对所处的基地时,所谓城市设计的工作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我国,一般是指前两个层次的内容。 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

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 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 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地段特点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诸多层次,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方法,环境的概念适用于城市设计的所有层次。这里“环境”是指城市设计的前提和结果,“地段特点”就是城市环境的具体表现。建筑师虽不可能左右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形体方面的构思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建筑师以自身工作成果参与到城市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城市特定地段中,其环境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分析认识,是城市设计中的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 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 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 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人性化设计理念和城市商业街道景观

目录 摘要 (2) 导言 (2) 1.人性化设计理念和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关系 (3) 1.1 人性化设计理念含义 1.2 城市商业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1.3 人性化设计理念和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关系 2.人性其化设计理念与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组织形式及原则 (4) 2.1 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组织形式 2.2 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城市街道景观的组织原则 3.人性化设计理念中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基本要素 (5) 3.1 人性化设计理念中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基本要素 4.城市商业街道景观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表现形式 (6) 4.1 城市商业街道景观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表现形式 5.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商业街道景观中的多重功能性 (6) 6.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城市商业街道景观的经典案例 (7)

7.结语 (7) 8.参考文献 (7) 9.致谢 (8) 10.附录 (8) 内容摘要 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商业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性自由化慢慢进步的社会,所以说以人入手,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商业街道是一种大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种个性特色。“人”不是个别的人,也不是特定的某些人群,而是人的人性化解放。本论述商业街道景观对人们的行为心理,消费心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公共空间的属性,周边环境、空间构成、主要活动、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等进行了探索研究。本文提出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心理需求,人性意识,突出商业街道景观的多重功能性来进行人性化设计的建议。“人”是生活在地球上有思维意识的高级动物,我们本身做的任何一切也都是从人的自身方面考虑,所以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阐述的是通过人性化设计理念对景观的规划设计营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引导人在生命的过程中

公共政策过程读书报告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读书报告

公共政策过程指从公共问题产生到政府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经历的程序或阶段。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中结与周期这五个阶段。 一、政策制定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从狭义的理解来看,政策制定是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也可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过程。 政策制定的过程大致可概括为议程设立、方案规划和方案的合法化这三个阶段。议程设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两种类型,大多介绍讨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方案规划是政策制定中最重要的环节,政策问题一旦被提上议事日程,接着就进入分析解决方案的阶段。政策方案的规划必须遵守信息完备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科学预测原则、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稳定可调原则这六条重要原则。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最后一个必要环节。从狭义的角度可理解为被选择出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获得合法性被批准实施的过程。 二、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公共政策执行的途径主要有“自上而下”途径、“自下而上”途径、“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和工具选择途径。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主要可分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诱导手段这四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合法、公正原则,权变原则、系统原则、时效原则。 为了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最终形成了六种主要的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分别为过程模型、互动理论模型、循环模型、博弈模型、系统模型和综合模型。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和政策外的因素。 三、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评估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事前、执行和事后评估。 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正规的、科学的政策评估,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政策评估模式一般分为8种类型: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的模式、综合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政策失败的原因包括政策投入不够、目标团体不配合、政策本身的问题、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和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五个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