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_张敏

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_张敏

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_张敏
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_张敏

2008年10月第12卷第5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Journal of Yangz hou Universi 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 tion)

Oct12008

Vol112No15

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张敏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行为主义强调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0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0过程的结果。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应用行为主义理论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提供语言锻炼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同时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行为主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06(2008)05-0093-04

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世界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强调的是,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一个/习惯形成0的过程,是/刺激-反应-强化0过程的结果。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成功地利用/刺激-反应-强化0技巧,就能防止犯语言错误,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外语习惯。有人认为行为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现在已不适应了,被新的理论所代替。应该承认该理论视角单一,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教学法中的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就是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教与学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外语教师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外语学习。由此,本文拟从行为主义理论入手,剖析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揭示此理论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意义。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很早以前,人们就对儿童如何学习和掌握语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试图解释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儿童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但是,直到20世纪初,一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理论的解释才被人们较为广泛地接受。这就是/行为主义0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最初来源于Ivan Pavlov 的/条件反射0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步地固定下来。在Pavlov的实验中,他采用不间断性地用叉子发出的声音使狗养成了唾液习惯。他的实验结果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这一概念为探讨儿童语言习得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该理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受Ivan Pavlov/条件反射0概念的启发,John B1Watson(1913)提出了/行为主义0的观点。他认为复杂的行为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反应学会的,因此需要对人类的行为(包括说话)进行客观的研究。Watson还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0的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所有的语言学习(as the e xpla nation for all lea rning),并提出了/刺激-反应衔接排列0,即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可学得语言行为。[1]

继John B1Watson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Skinner提出了/操作制约0理论(operant c onditioning)。它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操作0(ope rant)过程,即发出动作,得到一个结果或一个目的(这一动作就称为/操

收稿日期:2008-05-22

作者简介:张敏(1980-),女,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作0)。如果这一动作的结果是满意的,就会重复/操作0,这时/操作0便得到/强化0。这也称为/正向强化0(positive reinforcement)。儿童的语言学习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不间断的/操作0过程,使语言行为逐步形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建立为人们深入了解和客观解释语言学习现象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学习过程,并将其建立在一个比较科学的基础上。[2]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Rod Ellis认为/刺激0和/反应0是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3]获得有效/刺激0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关于为学习者提供有效/刺激0,语言教学研究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刺激0的频率,即语言输入的间隔或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接触语言材料的频率。o/刺激0的强度,即语言输入的量及难度。?/刺激0的形式,即通过口语形式或书面语形式或兼而有之的形式。?/刺激0的内容,主要指语言输入的内容。?/刺激0的结果,即学习者的反馈和学习结果。[4] Brown认为,对语言学习者的这种/刺激0应该是/有计划的教授0(progra mmed instruc tion),它有利于学习者按预先制定的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1]同时,在/刺激-反应0教学模式中,最好不要讲解语法,所教授词汇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并根据内容学习词汇等。以上观点及探讨从语言教学及语言学习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行为主义理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理论的有关特征。这一理论体系在语言教学中可反映在四个主要步骤上,即:模仿-强化-重复-成形。[5]根据Bro wn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王初明教授提出的模式,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体系概括为四点:

11模仿。主要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及语言的使用规则等。模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被看作是对/刺激0的一种主要反应形式。Pra tor and Celce-Murcia认为:/语言学习需要依赖于模仿和记忆。0[1]这种模仿是在/刺激0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是可接受的。尤其在语言学习的初期,特别是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模仿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1强化。在得到教师的赞许和奖励的情况下,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将得到/强化0和/巩固0。Bro wn认为,成功的反应应该立即受到奖励。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任何的/惩罚0都不利于语言学习。[1]

31重复。语言学习需要不断地重复所学的知识,即进行语言实践。这种重复应该是有意义的实践过程。Bro wn指出,如果学习者能够记住或重复所学的内容,语言学习会得到进一步的促进。[1]

41成形。经过/模仿0、/强化0和/重复0三个阶段后,学习者逐步形成了语言习惯,即掌握了所学内容并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语言形式。

三、行为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留下了比较鲜明的痕迹,并且现在依然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的有关观点仍然被看作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性原则。Stern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实践,实践,再实践。[6]实践是学习者对/刺激物0做出适宜性反应的主要方式,也是掌握目的语的重要途径;只有进行语言实践才能实现对/刺激.作出/反应0。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原则显然非常必要和重要。

21模仿性原则。Stern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模仿,应该像儿童那样模仿一切0。[6]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模仿通常被看作是学习者做出适宜性反应的基础,也是形成语言习惯的第一步。

31口语性原则。行为主义语言学家认为有声语言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教学顺序应该严格按照先听说后读写来安排。

41句型教学原则。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句型教学法。英语句型教学法是在不断的刺激-反应过程中使学习者养成语言习惯。这一教学实践主要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理论的不断重复,进而形成语言习惯的原则。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够帮助学习者打下比较好的语言基础,掌握目的语。[7] 51奖励性原则。在外语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奖励。其鼓励和奖励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口头鼓励,也可以是成绩奖励等。及时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61循序渐进原则。外语学习需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Stern认为,学习外语需要从语音入手,之后才是词汇和句子。[6]除此之外,在行为主义理论

中,还考虑到学习者对/刺激物0的吸收和消化程度,保证由易至难的/刺激0过程。

四、行为主义理论在大学体验

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5大学体验英语6由5综合教程6、5扩展教程6、5听说教程6、5教学参考书6组成。而5综合教程6主要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各册均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听说(liste n and ta lk)、阅读(read and e xplo re)、写作(write and produce)和/文化沙龙0(culture salon)4个部分组成。[8]各单元开头和结尾编有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检查两个部分。它打破了以课文为中心的编写体系,以/话题为核心0(theme-ba sed)、以任务为主线进行编排,将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交际任务的体验中夯实语言基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建构一套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好地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倡实践性、口语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而这正符合行为主义理论。众所周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源于语言行为,如前所述,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语言行为。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整体安排也就体现了行为主义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1听说导入,外语授课,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行为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外语教学中的/听说法0最具代表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听说应该是第一位的。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也体现了听说领先的原则。该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导入都是先听说,学生通过听Lead-in的材料及对话范文(dialogue sa m-ple),预习课文内容。在听懂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跟着模仿,重复数遍。通过反复模仿地道的英语,学生不标准的语音语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纠正。然后灵活应用Lead-in材料及对话范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句来完成后面的交际任务(c ommunica tive tasks),完成从/有话想说0到/有话会说0的过渡。学生在反复的听、读、模仿、练习中提高了自己的听说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做出的反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说明。

21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和体验。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实践是学习者对/刺激物0做出适宜性反应的主要方式,也是掌握目的语的重要途径。教学的重点是如何运用语言,而不传授有关语言本身的较为抽象的知识。遵循行为主义实践性原则,以完成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任务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子(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play)、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辩论(debate)等课堂活动形式,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式学习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在实践中训练各项技能。

31合理安排内容结构,精讲多练,由易到难有效输入。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是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习惯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语言的由易到难的掌握。[9]在综合英语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听说(listen a nd talk)、阅读(read and e x-plore)和写作(write a nd produc e)的顺序由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滚动前进,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在听说部分,学生通过边听边读,先听后说,先背诵后模仿的听、读、说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部分,通过精选句型模拟练习,学生学会模拟套用课文中语言结构比较精辟的句子;在写作部分,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所学语言,结合单元主题,联系个人的见解与体会,写出小短文,提高写作能力。[10]将写作部分的技能训练建立在听说和阅读部分的技能训练基础之上,贯彻了从理解到运用、从口头到书面、从内容到语言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该教材在每篇课文理解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补充练习,这些练习题也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合理安排,先是单词、短语,然后是句子翻译和根据所给句型造句。学生通过对主题词汇和短语表达在不同语境下的反复重现,不断接触,强化语言习得的记忆和保持度,促成长期记忆。除此之外,在每个单元中都有相应的阅读技能练习(reading skills practice)和翻译技能练习(translating skills practice),这些都基于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先介绍某一阅读技能和翻译技能之后再完成相关的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模仿语言的使用规则,反复练习,以提高阅读速度、翻译技巧和答题效率。

4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不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奖励。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决策、组织和引导,筛选语言材料,传授语言知识,对学生技能进行培训,启迪思维,释疑解惑,并参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纠错方式,不能挫伤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并对语言结构运用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学生的角色应该是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

以上简要分析了行为主义学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教学的影响。它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组织教学,激发兴趣,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外语教学工作者要学习各种语言教学理论,认识各种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灵活性、适用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教学理论同外语教学各个教学阶段、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各类教学对象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外语能力较强的全方位的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 nciples of Lan guage Learni ng and Teachin g[M].

Lon gman:Longman,Inc,2000:23-83.

[2]张文霞.试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

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3):69-71.

[3]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 age Acq uisi 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28.

[4]罗立胜,徐一洁.S-R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

语教学,2002(2):75-77.

[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12.

[6]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 guage Teaching[M].

Toronto:OISE,1970:57.

[7]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 guage 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83:158.

[8]5大学体验英语6项目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姜蓝,郭立平.从行为主义理论看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

[J].科技经济市场,2007(3):352-355.

[10]秦岚.5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6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90-93.

Application of Behaviorism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ZHANG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009,Jiangsu,China)

Abstract:Behaviorism emphasizes tha t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process of/habit formation0and the result of /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0.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behaviorism theory on the teaching of Experiencing English Integrated Book and aims at improving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sufficient language input and opportunities of practice and by stimulat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ehaviorism;Experiencing English Integrated Book

(责任编辑冯斌)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 只强调知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 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的出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成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 缺点 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 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仅依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设计的课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 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态度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用这种理论指导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适当的矛盾有助于引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缺点 学生还是被刺激的对象,只是比行为主义好一点,注意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 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 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行为主义以客观主义为基础,认为学习就是把外在的、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学习者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都是自己的头脑创建的,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就不同,即原有知识基础不同。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迥异的。 缺点 受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的限制。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过于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知识的客观性,过于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即个体知识再生产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个别性,而否认其本质上的共同性。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性、非结构性,完全否认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这显然又走进另一个极端。 我的看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

行为主义理论整理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 1.行为主义 一.华生: 1913年约翰.B.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这眼中的心理学》;1924年约翰.B.华生出版了《行为主义》一书。 华生认为只有可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合理的、属于科学的研究课题。主观的内在感受不能被观察到,也不能取得一致的、精确的测量,所以这些主观感受在客观的科学中是没有地位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即那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可预见的、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这控制的行为。【华生认为思维只是言语行为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无声言语,伴随着轻微的声带振动。】 华生认为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而几个关键的条件反射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eg:塑造婴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二.斯金纳: B.F.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一个特殊分支: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相较之华生提出了一 个这样的挑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观察到那些可以解释我们行为的内在原因。当我们引进一个内在原因来解释行为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懂得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但是我们错了,我们只是为这种行为加了一个标签,并没有说明这种行为来自何处。【斯金纳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一方面很接近: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 斯金纳说快乐是“操作性强化的副产品”。带来快乐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强化的强化物。 斯金纳在最富争议的一本书《超越自由与尊严》中认为,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表现出高尚的行为,人就能赢得尊严,但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所以这种尊严也只是一个幻想。(!!) 2.条件反射(学习)的基本原理 传统行为主义者用学习经验或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他们不否认遗传,但是认为和条件反射的力量相比遗传并不重要。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若想了解人格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行为的发展过程,必须先了解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巴浦洛夫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浦洛夫用实验证明了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 的其他事件相联结,从而对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供讨论) 作者:大英部加入时间:2005-10-27 10:52:18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实施步骤 1、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坚持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目标。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上来,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级教学,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并重的原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特别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 5、优化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益。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软硬件的合理配置方法、课程设置方案及其它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和经验。 6、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语言教学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有前瞻性又要兼顾现实。结合我校实际和兄弟院校经验,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5年2月开始,在2004级进行小规模试点,参加学生240人,使用外教社出版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辅助学习系统; 第二阶段: 2005年9月开始,在2005级中增加学生500人左右,扩大试点规模,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辅助学习系统; 第三阶段:综合分析前两个阶段的试点教学,形成实验报告供学校决策。若前期实施效果良好,学校条件成熟,争取在2007年9月以后全校推广。 二、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分级教学的实施方案 1、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综合英语课程,其目的是保证所有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二模块为英语应用技能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扩展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素质并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综合英语课程分为四个级别,即综合英语(1)、综合英语(2)、综合英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在学习理论上异同点及教学的启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析与整合 【参与者】郑银钟金霞方志伟林伯龙刘圣恩 【任务分配】郑银钟金霞整理三大学习理论的比较分析,方志伟林伯龙和方志伟收集三大理论对教育教学和教师与学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形成过程】十月初期分配任务,经过两个星期的讨论与整理,论文初步形成。十一月中旬进行了修改。 【摘要】本文三大学习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出发,分析了建三大学习主义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推动作用及实质内容,对人们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重要的启示。三大学习主义理论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活动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和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比较 【正文】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 2.1:认知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甚大,依据其刺激——反应理论,该教学理论强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控制与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或方式,其中斯金纳(B.F.Skinner 1904-)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关于教学目标: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该理论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作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因此,该理论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等的系统安排与控制,即强调形成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3)关于教学方法: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三个条件:小步子呈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于是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法,即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的材料除了以书本形式,还可用教学仪器或计算机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和家涅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3)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2)学习材料的呈现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 3)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 4)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虽然行为主义者教学理论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一般反馈作为一种假设检验;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

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老师采用灵活多变的、互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要求》提出,高校应对英语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 2013年教育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他把学习的历程分为两种类型:应答型条件作用和操作型条件作用。经典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纳研究的重点是后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作出一定的动作反应;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同时,对待意识不像古典行为主义那样,避而不谈,而是承认意识的存在,但认为意识不过是有机体皮肤之内所发生的私有事件,它不作为行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作为行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感觉知觉都可把它们作为刺激控制形式来加以分析。 1.怎样看待知识:知识是联系及部分技能有组织的积累,是在基本的心理单元或各行为单元间形成各种有组织的连接。这些单元是一些刺激反应的联系,强调某人知道的东西往往是这个人的经验的反应。把知识看作是一些特定反应组合的观点,某种知识的形成经常可用课程及评定中详尽的行为目标来表示。 2.如何理解学习活动:学习是联系的获得和使用,是形成联系,增强联系,调整联系。有效的学习需要有明显的准备,即学习的行为需要“塑造”。而迁移的条件是事先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联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在最初习得的程序与迁移情境中要学的程序之间,到底有多少或有哪些共同的条件行动的产生式规则。 3.怎样看待教师和学习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训练者,而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赖于能否反复练习和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学习者是可以由教师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领导者。 4.如何理解教学: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以促进学习”.给学生创设能为要学习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机会,教学要在学生作出反应之后, 应当有随之而来的反馈。 (1)教学目标: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0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派别,虽然,现在它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广泛影响,在一定的范围里,它仍然是具有使用价值。尤其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行为矫治的领域中,仍被广泛使用。那么,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呢?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和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我们通常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那么,斯金纳"新"在哪里呢?学习完本部分的各小节之后,我们将会对斯金纳的各种观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的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的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事实上,人的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于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四.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派别。"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它的出现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它的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的一个环节。"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价值和它的局限性。 出于这样的基本观点,教材对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理论分别作出了评析。 (一)行为主义的界定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R) 那么,什么是刺激和反射呢? 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二)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浅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_梁媛媛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曾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较大影响。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为主义的观点受到一些批判,但是其理论仍存在科学合理的部分,值得我们重新研究和利用。本文从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斯金纳的观点出发,分析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如程序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等,并谈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语言教学 1.引言 彭聃龄指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系统的论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行为特征,解释有机体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什么(2004:476)。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在研究学习本质的过程中对学习提出了不同解释,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学习理论的主导地位,直至受到以后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冲击,但是由于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及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学习理论对于语言教学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针对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种是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而另一种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叫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强化的作用,强化决定有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因而要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就必须合理控制强化。 由于斯金纳特别重视强化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假说。 2.1强化与强化类型 强化物是指任何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刺激,而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行为概率的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根据强化的性质,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通过反应后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而负强化则是通过减少或阻止反应后出现的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可通过赞扬、奖品对学习者的进步进行正强化,也可通过收回批评、停止惩罚,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负强化。还有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惩罚,与负强化不同,惩罚导致反应概率的降低,而不是增加。一般说来,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也有效果,但不如强化的效果好,而且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条件地施以惩罚,教给学习者正确的做法以取代错误的行为,这样才可使学习者获得真正的进步。 2.2强化程式 强化程式指利用强化原理进行操作条件作用实验时,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上做出不同的安排,由此得出个体正确反应出现的频率与强化物呈现方式的关系。斯金纳根据间隔时间和频次特征将强化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间隔强化又可再分为固定比例强化与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与变化时间强化。 在教学中,斯金纳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安排强化类型的程式。不同的强化程式会造成行为的习得速度、反应速度和消退速度的不同,贺新宇和黄宇春(2009)指出,建立某一反应的最佳训练组合可能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然后是固定时间强化,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这值得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借鉴使用。 2.3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对一种目标行为进行的渐进式培养,即把目标分为小步,对正在接近目标行为的各种过渡反应进行强化,直至培养出所需要的目标行为。渐进式接近是行为塑造的重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有效。学习者可为自己每次设定一个语言学习的小目标,当达到小目标时就奖励自我、予以强化。这样通过一步步的强化,最终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链式塑造技术在语言教学中同样有效,教育者首先确定语言学习的终点目标,并了解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将终点目标划分成一系列阶梯式的小步子,步子大小以学习者能力而定,每当学习者完成一步时就及时予以反馈和强化,直至终点语言目标实现,目标行为就成功实施。 2.4评价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他的学习理论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忽视了人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他的行为主义方法包含许多合理部分,在教学中特别是语言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备受推崇的先驱(朱纯,2007:23)。 3.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教学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语言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物做出的正确反应。在语言教学领域,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与影响主要体现在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以及盛行一时的听说教学法。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它们在语言教学的应用。 3.1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学习理论很好的体现与应用。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将知识分解成一系列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前后相接,逐渐加深,然后使学习者按顺序逐个学习每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反馈和强化,最终学习者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程序教学观的基本要点如下。 (1)小步骤。每次向学习者展现少量的信息和知识,然后从一个知识项目有序地向下一个发展。 (2)及时反馈。对于学习者的反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者正确的反应得到强化,错误的反应得到纠正。 (3)自定步调。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这有利于缓解班级学习中因学习速度不一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法有许多优点,在语言教学中有指导意义,如在外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将所教内容细分成多个小单元,并按小单元的逻辑顺序依次编排,形成由易至难的多个层次,前一个层次的学习是下一层次的基础,这也恰好体现了渐进式接近的原理,有助于学习者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 关于程序教学法的效果问题,施拉姆在回顾36项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7项研究表明程序教学法更有效,18项研究表明这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相同,只有 浅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梁媛媛 9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20世纪20年代,华生(J·B Watson)创立了行为主义学说。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多种反应的组合;而该等反应中,除少数是生而具有的反射之外,全都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与其环境中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经由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了解环境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设计并控制刺激,经由条件作用的方法,建立起所要建立的反应,从而组成预期的复杂行为;而且,也可根据条件作用法则(指消弱),消除个体已有的行为。1920s, Watson (J.B Watson) founded Behaviorism. This theory holds that all human behavior, which constitut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rea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reactions; and such reactions, except for a few are born with reflection outside are all individual in adapting environment, their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various stimuli, through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classical conditioning formed. Therefore, as long a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imuli and the individual, we can design and control the stimulus through conditioning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response you want to create, and thus the expected composition of complex behavior; but also the role of law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refer to eliminate weak), eliminating the existing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Behavioral theory, also known as stimulus - response (S-R) theory, is today one of the main schools of learning theory. 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that the human mind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e "stimulus - respons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is called hardening. Think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Opera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y behavior can be created to design, create and change. In teaching, the students should be commended desirable behavior and encouragement, but also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strengthen punitive measures, only strengthen the correct "response", subsided false "respon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to "enhanced" as the core of teaching procedures that only by strengthening, in order to form the best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斯金纳提倡教学内容上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多样性教学必须精心选择,周密安排,切不可盲目进行,教学应当在一种促使成功的气氛中进行。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斯金纳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Skinner advocated teaching content on novelty and diversity, diversity of teaching must be carefully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07-7-14 (一) 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 "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 "事实上,有机体的行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的。一个有机体在一个环境中更多的行为是自发的,偶然的。一些自发的行为受到结果的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使有机体的行为的发生频率得增强的刺激。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或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另一些行为没有得到结果强化,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直到不再发生。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他把操作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构成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例如: 斯金纳长期从事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研究。他在著名的"斯金纳箱"(如下图所示)所进行的实验中,一只饥饿的白鼠被放入箱中,箱子的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白鼠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白鼠迟早会偶然地按压箱壁上的杠杆,如果这一动作导致了食物,这就是"正强化物",因为它能提高按压运作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外,如果按压动作导致了电击,后者就构成了"负强化物",因为它能使反应率迅速下降,而也正因为此,与提供正强化物一样,负强化物的移去也是一种强化,即可以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 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

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

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理论的内容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

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

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简要认识和思考

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简要认识和思考 高海龙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1班 201103110115) [摘要]在新课改全面的普及下,传统教育教学观不再有效地为教育多元化服务,这就要求教师用新的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学生特点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我们这些即将走上讲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评价是以学生的成绩、学校升学率为主,甚至是唯一指标。所以,很多学校教师重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等的教学方式,最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与教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不足和机械片面运用有关。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学习的联结说),华升(学习的剌激―反应学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其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看法。其代表主要有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是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外部行为的研究。它强调学习操作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某种联结,强化物在这种联结中起着关键作用。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坚持用实验方法去研究学习的本质和条件并取得很有影响的成果,对现代教育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古典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无需观念做媒介) ; 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教学则是要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但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人类所有的学习。认为只要分析强化的效果并依此设计控制强化的安排技术,就可以塑造或去除人的任何行为,这未必完全正确。他忽视行为与知、情、意等的关系,而是只强调强化物的作用。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老三中心”( 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 教育思想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为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促进学生知识积累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学生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的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隐性负向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正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隐性负向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该理论认为,意识是不能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人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第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种获得的。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原则,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否定人的心理、意识的观点,以及分析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错误,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班杜拉的生平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 达。像斯金纳(Skinner)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就读的中学只有20个学生。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 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爱荷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尔的学生史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1953年,他到 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後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 勒(N. Miller)、多拉德(J. dollard)和西尔斯(R.R. 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应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1.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张大均郭成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方式或频率的改变,因此,行为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并评估学习者的行为,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安排环境中的刺激,要设立引起学习者反应的各种提示,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小步子,以利于学习者作出恰当的反应并对其进行强化,通过对反应的强化或塑造,使学习者频繁地作出反应,进而不断取得进步。因此,行为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表现为为行为结果而教学的教师中心取向。 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只涉及教学操纵和结果操作两个因素;结果操作由教学操纵直接决定,学习的结果(或行为的持久变化)是由强化的历程所控制的。教师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它直接主导和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且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此,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探讨了教师的提问与反馈方式、讲解的清晰性、课堂管理行为、提问后的停顿时间长短等各种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种取向的教学理论强调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建立。(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创设有助于传递信息、训练技能的教学环境 按照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要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有组织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来支持教师或其他信息源向学生有效地传递信息,并且让学生有机会反复操练技能,直至熟练化。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材料,安排好练习的时间进程,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提供反馈,对学习全程进行控制。由于正确的反应只有在无关刺激很少的情境中才更有可能出现,所以,教学情境应该是有所控制的、简化的情境,而不是真实的情境,因为后者很容易诱发错误,一旦产生错误,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矫正错误,这势必要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控制、简化教学情境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或教学措施,提供与学生的已有经验水平相适应的个别化教学。 2.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