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2014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2014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2014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2014

第36卷第4期2014年12月

地震工程学报

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J O U R N A L V o l.36 N o.4

D e c.,2014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①

陈爱娟,殷淑燕,延军平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根据1954年以来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的地震数据,通过三元二四元二五元可公度计算二蝴蝶

结构图分析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对该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进行了趋势判断三理论计算结

果表明: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个年份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

级地震三根据空间对称性和强震震中经二纬向迁移特征分析,判断出下一次地震发生地点大致在36?~39?N,95?~101?E区域三本研究可丰富重大灾害趋势判断研究案例三

关键词: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地震趋势判断;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结构系;空间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P315.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844(2014)04-1126-05

D O I:10.3969/j.i s s n.1000-0844.2014.04.1126

S p a c e-t i m e S y m m e t r y o f M S?5.1E a r t h q u a k eD i s a s t e r s i n

Q i l i a n-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S e i s m i cB e l t s

C H E N A i-j u a n,Y I NS h u-y a n,Y A NJ u n-p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o u r i s m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S h a a n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S h a a n x i71006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D i s a s t e r t r e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m e t h o d 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a c c u r a c y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f o r e c a s t i n g.O nt h eb a s i so fs e i s m i cd a t a(M S?5.1e a r t h q u a k e s)o fQ i l i a na n d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 s o b t a i n e d s i n c e1954,t h e s y mm e t r y a n d t e n d e n c y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d i s a s t e r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a n da r ee v a l u a t e db y u s i n g t h em e t h o d so f c o mm e n s u r a b i l i t y i n f o r m a t i o ne x t r a c t i o n,

b u t t e r f l y s t r u

c t u r e

d i a g r a m,a n dc o mm

e n s u r a b i l i t y d e g r e es t r u c t u r e.I na d d i t i o n,t h es p a c e-t i m e

s y mm e t r y a n d t r e n d s o f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 t h eQ i l i a n-L i u p a nm o u n t a i n s e i s m i c b e l t s a r e 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g n a l s i n2015a n d2016a n d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 g r e a t e rm a g n i t u d e

e a r t h q u a k e s.S p a t i a l s y mm e t r y i s u s e d t o p r e d i c t t h a t t h e n e x t e a r t h q u a k em a y o c c u r i n t h e r e g i o n

o f36?~39?N,95?~101?E.T h i s s t u d y c a nb e u s e d t o e n r i c h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m a j o r d i s a s t e r t e n d-

e n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e a r t h q u a k et r e n de v a l u a t i o n;c o mm e n s u r a b l ec a l c u l a t i o n;b u t t e r f l y 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r a m;c o mm e n s u r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e s;s p a t i a l s y mm e t r y;Q i l i a n-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 s

0前言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东起陕西宝鸡西北部,西止甘肃昌马,长约1200k m,呈NW向展开,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由一系列NWW二NW以及N NW向第四纪活动十分强烈的断裂构成[1]三该地震区域有我国著名的河西走廊地震带二兰州天水地震带和六盘山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10多次7级以上强震三20世纪以来陆续发生了1920年的海原

①收稿日期:2014-0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90)

作者简介:陈爱娟(1988-),女,甘肃酒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E-m a i l:983751679@q q.c o m 通讯作者:殷淑燕,女,黑龙江木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E-m a i l:y i n s h y@s n n u.e d u.c n

8.5级二1927年古浪8级和1932年昌马7.6级3次大震,其频度之高,强度之大,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少见的三近年来该区域的地震活跃度在不断增加,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34.5?N, 104.2?E)发生M S6.6地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三因此对这一区域的震灾害进行预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三

自然界中的地震灾害现象是地壳内部能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时间上的联系表现为时间对称性,在空间上的联系形式则表现为空间对称性[2]三马宗晋等二冯培恩等认为,对自然界中对称性的研究是对自然界基本规律探索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对未知规律的探索上[2]三门可佩等曾在20世纪90年代用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3-4]从新疆及其邻近地区M S?7的地震中提取时间信息,并用熵和经验分布函数讨论了预测年份强震可能的发生地点[8]三本文以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近60年的M S?5.1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可公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区域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预测进行探讨三

1资料与方法

1954年以来,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5.1地震目录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震台网资料和文献[1]三

表11954年以来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M S?5.1地震目录T a b l e1C a t a l o g u e o f M S?5.1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 Q i l i a n s h a n-L i u p a n s h a n s e i s m i c b e l t s i n c e1954

序号时间纬度(N)经度(E)地点震级/M S 11954-02-1138.79?101.19?甘肃山丹7.25 21959-01-3137.00?104.00?甘肃景泰5.3 31970-12-0335.93?105.58?宁夏西吉5.5 41975-01-0438.80?97.60?青海天俊5.3 51980-04-1837.86?99.13?青海天俊5.2 61982-04-1436.71?105.63?宁夏海原5.5 71984-01-0637.96?102.17?甘肃武威5.3 81986-08-2637.78?101.63?青海门源6.4 91991-10-0137.80?101.40?甘肃肃南5.2 101993-10-2638.60?98.70?青海祁连6.0 111995-07-2236.50?103.00?甘肃永登5.8 122000-06-0637.10?104.00?甘肃景泰5.9 132002-12-1639.80?97.30?甘肃玉门5.9 142004-02-2537.60?96.70?青海德令哈5.9 152007-02-0338.00?91.80?青海海西5.5 162009-09-1932.80?105.60?甘肃武都5.1 172013-07-2234.6?104.2?甘肃定西6.6

在时间对称性方面,本文利用三元二四元二五元可公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出预测年份;再进一步

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对预测年份进行验证,算出预测年份的随机性概率三对于空间对称性及趋势预测,主要根据17个历史事件的坐标信息,寻找空间三边形结构变动状况,进而确定空间对称的走向趋势,初步预测下次地震的大致方位三

2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根据表1,我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可公度性分析预测与计算,通过对比验证使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三

2.1可公度趋势判断

为简便起见,本文将表1中17个地震样本用其发生的年份来表示,分别采用三元二四元二五元可公度式对未来地震发震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即令:X1 =1954;X2=1959;X3=1970;X4=1975;X5= 1980;X6=1982;X7=1984;X8=1986;X9=1991; X10=1993;X11=1995;X12=2000;X13=2002;X14 =2004;X15=2007;X16=2009;X17=2013三求X18=?

(1)三元可公度式计算:

X17+X16-X15=X18=2015,X17+X14-X13 =X18=2015,

X17+X13-X12=X18=2015,X10+X13-X5 =X18=2015,

X10+X14-X6=X18=2015,X10+X17-X9= X18=2015,

(2)四元可公度式计算:

X2+X5-X1-X6=X18=2016,X2+X6-X1-X7=X18=2016,

X2+X9-X1-X10=X18=2016,X2+X10-X1-X11=X18=2016,

X2+X12-X1-X13=X18=2016,X2+X13-X1-X14=X18=2016,

(3)五元可公度式计算

X17+X4+X12-X5-X10=X18=2015,X17+ X4+X12-X6-X9=X18=2015,

X17+X4+X10-X5-X8=X18=2015,X17+ X4+X10-X6-X7=X18=2015,

X17+X4+X14-X3-X15=X18=2015,X17+ X4+X14-X6-X11=X18=2015,

X17+X4+X14-X7-X10=X18=2015,

7211

第36卷第4期陈爱娟等: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

计算结果见图1三在三元可公度式计算结果中

2015年出现次数最多,有18次,所以三元计算结果X 18=2015年三四元计算结果中2016年出现次数最多,为85次;四元计算结果X 18=2016年;五元计算结果2015年出现次数最多,为166次;五元计算结果X 18=

2015三三次计算结果中我们按照可公度计算结果置信水平,三元?四元?五元=6?3?1[2]

,所以按照三元的计算结果得出X 18=2015三但是从图1我们发现每次计算结果出现2016年的频

率都较多,仅次于2015年,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三所以,2015和2016年均有发生M S ?5.1地震的可能性三

2.2 蝴蝶结构法检验

根据可公度信息,分别绘制了2015年(图2)和2016年(

图3)的蝴蝶结构图,发现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 ?5.1地震存在时间对称性规律三17个灾害事件要求相同间隔组要在5组(也包括5组)

以上,不同间隔序列要求也要大于等于5组,我们发现2015年和2016年的蝴蝶结构图(图2)都符合要求三与2016年相关的周期有6组,分别是7a 二9a 二14a 二16a 二21a 二25a ;与2015年相关的周期也有6

组,分别是2a 二5a 二11a 二13a 二20a 二29a

三通过蝴蝶图分别应用式(1

)计算两个年份的随机性概率:图1 祁连山 六盘山地区M S ?5.1地震

可公度计算频数

F i g .1 T h e c o mm e n s u r a b i l i t y f r e q u e n c e o f M S ?5.1e a r t h q u k e i nQ i l i a n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a r e a

s 图2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 ?5.1地震时间序列蝴蝶结构图

F i g .2 T h eb u t t e r f l y s t r u c t u r e d i a g r a m s o f M S ?5.1e a r t h q u a k e s t i m e s e r i e s i nQ i l i a n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a r e a T =M /N [2]

(1

)式(1)中,T 为灾害事件时间序列中预测年份发生的可能概率;N 为总灾害事件次数;M 为参与实际

预测的灾害次数,即和主周期关联的的年份统计三

N =17,M 2016=14;M 2015=

10;2015年和2016年祁连山 六盘山区发生M S ?5.1地震的随机性概率分别为:T 2015=58.8%;T 2016=82.35%三不漏报置信水平为:(1-a )=M /(N +1);2015年和2016年不漏报信置水平分别为55.56%和77.78%,两个年份的概率都大于50%三基于以上思路,所以两个预测年份都有意义,而且2016年发震的概率极大,

为82.35%三2.3 可公度结构系趋势判断

可公度结构系是自然灾害时间对称性结构的另一种体现,主要表达灾害事件的相互次序以及时间

韵律特征[3

]三从图3看,横向呈现出21a 和2a

图3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 ?5.1可公度 结构系

F i g .3 T h e c o mm e n s u r a b i l i t y s t r u c t u r e o f M S ?5.1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Q i l i a n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a r e a 韵律,纵向呈现5a ,11~12a 的周期,斜方向上也出现了13a ,9a 的韵律三其中的虚线代表发生事件年份到2016年的间隔年份,而且也是符合整个结构系的三参与预测的17个样本年份中只有X 12=

20008211 地 震 工 程 学 报 2014年

没有参与结构系的构建三这16个地震样本在时间上呈现出良好的可公度性,2015年和2016年均符合可公度结构系三所以由可公度结构系可判断出2015

和2016年该地区均有发生M S ?5.1地震的信号三 综上,根据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的双重分析判断,有较强的信号表明:2015或2016年祁连

山 六盘山地震带有较大可能发生M S ?5.1地震三

3 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通过对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区自1954年发生

的M S ?5.1地震的地点地理坐标分析,我们发现地震震中的迁移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空间对称性(图4

)三图4(a )显示经向震中迁移以102?E 为对称轴,

在左右两侧迁移三我们根据这个规律得出下一次地震震中经向迁移的趋势是向西,大概范围在95?~

101?E 区域内,我们用 ? 表示出来三图4(b

)显示纬向震中迁移趋势以36?E 为对称轴,在轴两侧迁移三下次震中纬向迁移趋势是向北,大概范围在36?~

39?N 之间,

也就是图中 ? 表示的区域三综合经向和纬向迁移趋势大概可以判断出下一次该震区发震的地点在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区的西段,也就是甘肃的中西部地区和青海省与之接壤的地方三通过对这一地区1950年以来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我们发现存在空间对称性规律三文本研究的区域

呈NW-S E 的狭长走向(包括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和青海省青藏地块北部),我们把它分为东二中二西三段[1]

,并用三边形表示每个连续

三年的地震震中迁移趋势,这是比较合理的,它能准确形象地呈现出地震的迁移规律三

图4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区M S ?5.1地震震中迁移图

F i g .4 T h em i g r a t i o n t r e n do f l a t i t u d i n a l o f M S ?5.1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Q i l i a n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a r e

a 图5 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 ?5.1地震空间

三边形分布示意图

F i g .5 T h e s p a t i a l t r i l a t e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M S ?5.1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Q i l i a n -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 s e i s m i c

b e l t 17个地震样本,加上未来预测地震共18个地

震事件,可构成6个三边形三根据每个三边形的走向即可判定第六个三边形的走向(图5),三个边的向量是2009a 2013,2009a ?,?2013a 三 ? 所表示的区域即为所预测的发震区,它与经向纬向迁移的结果是一致的三

4 结论

(1)可公度性不仅仅是体现在时间上的对称规律,还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对称性三它是自然界存

在的一种秩序和规律[

4

]三全球范围内存在不同层次的空间对称性,我们认为空间一级对称性是南北半球的对称,向下依次是板块之间对称二构造区域对

9211第36卷第4期 陈爱娟等: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M S ?5.1地震时空对称性研究

称二构造块体对称和我们研究的地震活动对称,它属于空间五级对称[2]三通过可公度方法预测未来灾害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空间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灾害事件多发现状的适应能力三

(2)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地震存在时间对称规律,时间间隔以2a二5a二9a二11a二13a二21a最为显著,通过可公度计算法二蝴蝶结构法和可公度结构系的综合判断,我们得出2015年和2016年这一区域都有可能发生M S?5.1地震三它们的随机性概率达到了58.8%,82.35%,可置信水平也达到了55. 56%和77.78%三

(3)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震中地理坐标的经向纬向迁移也存在空间对称性,即分别以102?E和36?N为对称轴向两侧迁移三综合二者规律,我们认为下一次发震区域在这一地震带的西段,即:36?~ 39?N,95?~101?E三

(4)该地震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生过多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近几十年也陆续有地震发生,但是震级不大;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的地震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三2013年定西发生6.6级地震,虽然震级不是特别大,但是也造成了不小伤亡和损失[6]三因此,加强M S?5.1中强地震的预测研究,对当前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

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

[1]柴炽章,马禾青,金春华.祁连山 六盘山地震带中强地震活动

特点及震前异常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13,25(4):355-357.

C H A I C h i-z h a n g,MA H e-q i n g,J I N C h u n-h u a.F e a t u r e s o f

M o d e r a t e-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A n o m a l o u s F e a-

t u r e sB e f o r e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 Q i l i a n M o u n t a i n s-L i u p a n M o u n-

t a i n S e i s m i c B e l t[J].N o r t h w e s t e r n 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J o u r n a l, 2013,25(4):355-357.(i nC h i n e s e)

[2]延军平.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52-60.

Y A NJ u n-p i n g.S t u d y o f S p a c e-t i m eS y mm e t r y f o rM o m e n t o u s

N a t u r a lD i s a s t e r[M].X i a n:S h a a n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G e n-

e r a l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C O,L T D,2013:52-60.(i nC h i n e s e)

[3]翁文波.预测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123,

131,137-138.

W E N G W e n-b o.P r e d i c t i o nT h e o r y[M].B e i j i n g:P e t r o l e u m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1984:123,131,137-138.(i nC h i n e s e)[4]翁文波.可公度性[J].地球物理学报,1981,24(2):151-154.

W E N G W e n-b o.C o mm e n s u r a b i l i t y[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G e o-p h y s i c s,1981,24(2):151-154.(i nC h i n e s e)

[5]门可佩.新疆及其邻区M S?7强震的预测研究[J].西北地震学

报,1994,16(4):29-35.

M E N K e-p e i.S t u d y O nP r e d i c t i o no f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M S

?7)i nX i n j i a n g a n d N e a r b y A r e a[J].N o r t h w e s t e r nS e i s m o-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1994,16(4):29-35.(i nC h i n e s e)

[6]黄旭涛,温瑞智,任叶飞,等.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

地震强震记录及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3,35(3): 490-496.

HU A N G X u-t a o,W E N R u i-z h i,R E N Y e-f e i,e t a l.S t r o n g M o-t i o nR e c o r d sa n d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 M i n x i a n-Z h a n g x i a n M S6.6E a r t h q u a k e o nJ u l y22,2013[J].C h i n a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 J o u r n a l,2013,35(3):490-496.(i nC h i n e s e)

[7]白晶,延军平,苏坤慧.新疆M S?7地震时空对称性及未来趋

势判断[J].内陆地震,2010,24(4):324-329.

B A I J i n g,Y A NJ u n-p i n g,S U K u n-h u i.T h eT i m e-s p a c eS y m-

m e t r y a n d t h eT e n d e n c y J u d g m e n to fF u t u r e(M S?7)E a r t h-q u a k e i nX i n j i a n g[J].I n l a n dE a r t h q u a k e,2010,24(4):324-329.

(i nC h i n e s e)

[8]朱令人.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研究 以新疆乌恰 帕米尔大

震为例[J].西北地震学报,1987,9(3):99-102.

Z HU L i n g-r e n.S t u d y o n C o mm e n s u r a b l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A c t i v i t i e sR e g a r d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

W u q i a-P a m i e rA r e a i nX i n j i a n g a sS a m p l e[J].N o r t h w e s t e r n 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1987,9(3):99-102.(i nC h i n e s e) [9]毛可,石特临,杨立明.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J].西北地震学报,1997,19(4):6-11.

MA O K e,S H IT e-l i n,Y A N G L i-m i n g.T h eM i g r a t o r y C h a r a c-t e r o f S t r o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N o r t h-S o u t hS e i s m i cB e l t a n d 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J].N o r t h w e s t e r n 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1997,19(4):6-11.(i nC h i n e s e)

[10]张玲玲,董婕,延军平,等.对称性与西藏南部M S?6.6级地

震趋势判断[J].高原地震,2012,24(3):2-4.

Z H A N GL i n g-l i n g,D O N GJ i e,Y A NJ u n-p i n g,e t a l.T h e S y m-

m e t r y a n d t h eT e n d e n c y J u d g m e n t o f(M S?6.6)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S o u t h e r nT i b e t[J].P l a t e a uE a r t h q u a k eR e s e a r c h,2012,24

(3):2-4.(i nC h i n e s e)

[11]周民都,王椿镛,曾融生.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

构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2,34(3):225-

231.

Z HO U M i n-d u,WA N G C h u n-y u n,Z E N G R o n g-s h e n g.S e i s-

m i cT o m o g r a p h y o f t h eV e l o c i t y 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C r u s ta n d

U p p e rM a n t l e i n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M a r g i no f t h e Q i n g h a i-T i b e t

P l a t e a u[J].N o r t h w e s t e r n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2012,34(3):

225-231.(i nC h i n e s e)

0311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

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

中国园林拙政园赏析 为期两周的华中调研终于结束啦。两周内,我们踏及杭州、苏州和南京,参观了很多现代建筑以及拙政园、留园。我个人认为,现代建筑固然是满足我们教学需求的项目,但相对比较虚的园林也是这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因为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和寻觅到自己的园林理解,从而将其融入我们的设计中。所以这次调研心得将重点讲述拙政园来讲述中国园林的内涵。 拙政园平面图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摘自百度百科拙政园是江南的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它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第一位主人王献臣的宅园,后来数易其主。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园共占地4.1 公顷,在私家园林中属于大型园林。如今中、西两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 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绿化及建筑本身为主进行限定,与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不同(以自然山、水、绿化为主限定)。多用灰空间,采用对景与借景的手法,画中有画,结合波光粼粼的水面及水中倒影,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拙政园中各种空间构成手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园林中丰富多彩的空间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写过一篇《苏州园林》来阐述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其中,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

中国四大地震带分析

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中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的地震带是那些地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 从网上查询到的住息来看,李四光的地震预测理论,是主导中国地震灾害预报的主要理论。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曾经预测过四大地震,其格式通常是这样的:"李四光曾经预测过中国四大地震,其中唐山、松藩、XXX已经震过了,就差YYY没有震了",YYY一般都是预言传播者所在的城市。 从唐山地震后,地震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除了自然力的巨大杀伤,还包括心理上的极度恐惧。这种恐怖也包括了由于贫穷,地表建筑抗震能力差,老百姓缺少安全感。 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并且为了强化这种"信息"传播的"信度"和"杀伤力",通常会把权威及已经发生的铁的事实扯进来。 从CNKI查询了一部分地震预报专业的文章(回忆录、科普型的),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 [黄相宁在2006年02期《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杂志上发表的《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中,回顾了李四光先生几次成功预测: 李四光先生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6.3级地震; ……他说我是让你们马上去郯庐断裂带建立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问题。……果不其然,1969年渤海7.4级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1967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开展地震地质工作,……如果这里也在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97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强震群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在他预测10年后发生了!

中国四大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四大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归结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园林可以分成四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园林、寺庙园林.下面,我们来让探讨这四类园林的风格特色和形成原因. 1 皇家园林 早期苑囿,主要放养动物,以后逐步发展成工作、生活、游玩相结合的花园。按照其所处的位置和规模小,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最小的苑囿是利用宫城禁地之中的小块空地,堆叠些假山,种些树木而形成庭院式的花园。位于北京故宫最北边的御花园,便是这类花园的典型。除了御花园外,故宫中还有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花园(即乾隆花园)等,都是点缀在一片黄色琉璃瓦海洋中的绿洲。宫内苑囿面积均不大,又受到了轴线影响,布局较为规正。 第二类是宫城近旁的苑囿。这类花园往往利用自然的水面或小山营建而成,规模较大,又离宫城较近(常常在皇城之内),游赏方便,很受帝王重视。历史上三国曹操在邺城建的铜雀台苑、隋文帝长安的大兴苑等均是。明清北京皇城内的北海及西苑(即今中南海),也是这类花园。 景山 宫内小花园和宫外苑囿,均处在繁荣的京都之中,往往要受到城市环境的限制,常常不能满足帝王们恣情山水的欲望,因而便在京郊或更远处寻找有山有水、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造园,有的甚至将真山真水包入花园,这就是大型山水苑囿。历史上汉武帝的上林苑、唐明皇的骊山离宫,直到清代京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都属于大型山水苑囿。

李四光地质理论

李四光地质理论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研究地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石油勘探工作,我国矿藏能源储备等诸多方面都有帮助作用。下面是有李四光地质理论,欢迎参阅。 20世纪20年代中叶,关于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迎来高潮,世界各地兴起了一股讨论板块构造的热潮,在学术界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四光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自己研究的理论《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 他认为大陆的运动应该是和地球自转速度密切相关,地轴的倾斜对大陆运动有很深的影响,这作为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理论,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炸开了花,人们纷纷讨论李四光是谁,为什么他提出的设想如此有创造力。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产生萌芽,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的一些思想运用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就是通过力学的观点解释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他认为地表产生的种种现象,是建立在地壳运动下的。 地壳能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股力量就是地应力,岩石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会变形,由于岩石本身的性质不同,又会产生不用的构造行迹,所以依据这些行迹可以通过力学思想追溯里的作用方向,进而可以探索出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

李四光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这幅图片拍摄于1962年,拍摄的是当时李四光在北京授课的场景。灰白的照片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科技的不发达,教学设备的落后。而图片中的李四光身穿中山装,左手下一本教案,右手拿着喇叭正在给周围的人讲课,由此人们可以看出他是个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在他的讲桌的左手边有着地球模型,人们因此可以得知他当时讲的内容与地球有关。 人们还可以看到李四光图片中的人物表情,李四光目光坚毅腰板挺直,这是这张图片的亮点,因为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李四光讲课时的自信以及专业。而在图片的另一侧,是听课人神态,他低头似乎在记着什么,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李四光专业知识的认可、尊敬。 看完李四光图片,人们不禁发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四光原名仲揆,来自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地质力学家、音乐家。李四光最大的成就体现在中国地质力学上,他不仅是创立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1966年邢台强震后,国家损失惨重,李四光看在眼里,默默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中。他认为地震大多数是由于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可惜的是地震预报研究的工作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他就离我们而去了。 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者,地质力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区人口密集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区 人口密集房屋抗震差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03日19时07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4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中国地震台发布的地震强度预测图。

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龙头山镇距鲁甸县西南23千米。地震发生在发生在北西向的昭通-鲁甸断裂带上,有震级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和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四个特点。 【云南鲁甸地震遇难人数增至381人】云南省民政厅消息,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4日8时40分,云南鲁甸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381人死亡(其中鲁甸县302人、巧家县66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3人失踪(巧家县3人),1801人受伤。 【遇难人数升至379人】截至今天7时,地震已造成379人遇难,其中昭通市鲁甸县302人,昭阳区1人;巧家县66人;曲靖市会泽县10人②牛栏江形成一堰塞湖,村民生命财产受威胁③预计未来三天鲁甸震区将有雷雨,提醒防范地质灾害④沙乐公路已畅通,救灾物资正运往灾区。 新华网昆明8月4日电据云南省民政厅消息,截至4日2时30分,鲁甸“8·03”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367人遇难(其中:鲁甸县296人、巧家县60人、

昭阳区1人、会泽县10人)、5人失踪(巧家县3人、会泽县2人),1801人受伤,57200人需紧急转移安置。 8月3日,救援人员在云南鲁甸县地震现场救援。该地发生6.5级地震,为14年来最大震级。 据新华社电昨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鲁甸县城通往震中龙头山镇的道路因塌方中断,部分地区出现房屋倒塌情况。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有关方面要抓紧了解灾情,组织群众避险,全力投入抗震救灾。要加强余震监测预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要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保障救灾物资、人员运输和通讯畅通,维护灾区社会秩序。 根据习近平和李克强指示,国家减灾委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率有关部门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赶赴地震灾区代表党中央、

中国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的聚类分析初稿

防灾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南北带震源机制解的聚类分析 学生姓名杨凡学号125011132 系别地震科学系专业地球物理学 班级1250113 开题时间2016年3月14日答辩时间2016年5月28日指导教师盛书中职称讲师

摘要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加 密,震源机制解资料非常丰富,对于大量震源机制解的科学分类是至关重要的,故本论文根据震源参数利用聚类法来对南北带地区震级5.0以上的375个震源机制解进行分类,探讨该地区震源机制解的分类情况及其成因,并以此探讨区域应力场环境。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聚类;南北带

1 南北地震带范围确定: 雍幼子在《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划分及其意义》一文中指出,最早时期南北地震带由周光等人提出,其范围为东经103°至104°,南至云南东部,中部经过四川西北部的岷江,北到甘肃民乐东侧。后经争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中国地震地质概论》一书中指出,北起贺兰山,南经六盘山,穿越横亘东西的秦岭山地,后转而南下,直趋川西、滇东地区。地跨宁、甘、川、滇四省,延伸长达2000多公里,总观大致呈南北走向。并对其分为三段详述,北段指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中段指天水-武都-文县-川西北地震带,南段指安宁河-滇东地震带。后者的观点被大多数人们公认,因此本文选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定的区域为研究目的区域。 2 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 由于南北地震带大致分为三段即北段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中段天水-武都-文县-川西北地震带,南段安宁河-滇东地震带。因此此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分为三段详述。 2.1 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地质构造: 贺兰山-六盘山地震带地理位置位于宁夏北部的银川、平罗至宁夏南部的固原、西吉、海原。 银川北部的平罗一带地势沉降较深,周围抬升,地壳上部地层呈

[转载]山东地震带

[转载]山东地震带(2010-05-05) 东营:陆地上地震总体活动水平较低,最大历史震级为5级,但是东营市毗邻的渤海海域处在郯庐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交汇处,具有孕发大震的构造条件。东营市陆地1588年曾发生过5级地震;渤海海域1548年、1597年曾发生过7级地震,1888年曾发生过7.5级地震,1969年曾发生过7.4级地震。东营陆地构造为冲积式泥沙构造,地质松软,一旦发生大地震将会出现大面积冲击位移,而且不排除出现撕裂性地震症状,东营市濒临渤海,位移后会出现大面积海水反灌,规模大的话有可能成为反灌式海啸。 济南:地质构造复杂。济南位于华北断块东部和鲁西隆起的西北边缘与华北沉陷的转换带上,西靠聊考断裂带,东有郯庐大断裂带、南黄海地震重点危险区,周围有首都圈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及苏鲁交界、冀鲁豫交界地震重点危险区,且千佛山、郭店、广齐、长清、文祖等多条断裂带从市区及附近通过。不排除大震可能。 聊城:位于聊兰地震带,近无严重地震历史,地震可能性小。 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北部沿海有一北西西向断裂,称之蓬莱—威海断裂,它的东段在威海、荣成出露。半岛东部有一组北东向断裂,称之为牟平—即墨断裂带,由大致平行的四条断裂组成。这组断裂与蓬莱—威海断裂相交的部位在威海西北海域,是半岛地区主要的发震区之一。 潍坊:沂沭断裂带纵贯潍坊市南北,它由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唐吾——葛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延伸,北部较宽,南部收敛,四条断裂中生代时期最活跃,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二堑夹一垒地貌形态,地堑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厚达九千多米,东部为安丘——莒县地堑、西部是唐吾——马站地堑、中部为汞丹山地垒。另外,益都、临朐西部山区属鲁西隆起的东北边缘,发育有新生代临朐断陷盆地。高密、诸城和五莲东部属胶莱盆地和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北部昌潍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部分,与渤海湾毗邻,大震可能性较大。 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地震可能性大。 滨州:区域内有一条发育程度较浅地震断裂带:惠民诸城断裂带,从惠民县向南依次经过阳信县、博兴县,向北延续到德州的庆云县,向南至诸城县,全长240公里。地震可能性大。 青岛:在三个地震带之间。但不在地震带上,但不排除地震可能性。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布 云南鲁甸地震居首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布云南鲁甸地震居首 2015-01-07 14:44:30 华夏经纬网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日前公布公众推选的“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7月上旬云南洪涝泥石流灾害上榜。 据悉,此次推选活动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 2、“威马逊”超强台风灾害。 3、7月中旬南方洪涝灾害。 4、5月中下旬长江以南洪涝灾害。 5、6-8月东北黄淮等地旱灾。 6、6月中下旬南方洪涝灾害。 7、9月中上旬华西洪涝灾害。8、9月上旬重庆洪涝灾害。9、7月上旬云南洪涝泥石流灾害。 10、新疆于田7.3级地震灾害。(记者杨之辉) 地震原因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破裂。[11] 这次地震有几个特点:震级比较高、鲁甸县人口比较稠密、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发生在山区。 第一,这次地震震级比较高。云南是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省份,此次地震也是自从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6.5级地震以来的又一个6.5级地震,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4年当中,没有发生6.5级以上的强震。 距离再早一次发生在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的7级地震已经有18年的时间。所以这是十几年以来在云南发生的一次比较严重的地震事件。由于震级高,震源浅,所以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鲁甸县是云南省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第三,鲁甸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当地经济条件比较差,建筑物抗震性能也普遍比较差,也是这次灾害损失重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四,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由于正处在雨季,地震引发了比较严重的滑坡、泥石流、滚石以及堰塞湖形成等次生灾害,也加重了这次灾害的损失。 第五,因为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了通信和交通的中断,这也使得我们的救援行动显得格外困难。当前在政府的组织下,各项救灾活动正在迅速开展,道路正在打通当中,详细灾情正在不断收集上来。潘怀文表示,前方正在充分抓紧72小时黄金救援期,把对生命的搜救放在首位,这是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把地震埋压人员搜索找到实施救援,尽量减轻人员的损失。同时把灾区民众的各项生活作出妥善安排,这也是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点工作。[12] 地震影响通信鲁甸县城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本次地震的基本特点有震级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和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四个方面。 地震造成当地41个基站退出服务状态,但地震未对当地通信造成严重影响,震区通信网络运行正常,未出现本地网和县、乡镇级通信全阻。灾害造成房屋倒塌12000余间,受损30000余间,灾区交通、电力、通讯全面中断。[36]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⑴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⑶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03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2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设计:于明北京四中 评析:周杰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从情感激发,问题启发到归纳总结。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诗词匾额。 学生情况:本课之前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结构体系。欣赏故宫建筑的空间布局。对园林比较喜爱但有些问题还不清楚。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由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四、问题框架 1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阅读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 园林中的假山怎样布置?太湖石的美感是什么?请同学说出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以及相关的游园活动?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4园林中诗词匾额有何作用? 5请同学谈谈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园林? 五、教学流程示意 课前准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采访片段录制)——播放采访片段导入问题——对比提问,重点讲解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造园要素——空间布局——诗词匾额——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讲评反馈评价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新一轮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但非主流网没有看到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国家地震局网站也没有看到。地震,事关百姓,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官方怎么就不公布名单呢?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下面是网上搜到的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⑴北京、天津、唐山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 ⑵江苏、山东交界—南黄海一带和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地; ⑶四川西部-云南东部一带; ⑷云南西北地区;

⑸祁连山地区; ⑹辽东半岛; ⑺辽宁西部及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 ⑻甘肃东南至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 ⑼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区; ⑽新疆北天山和南天山东段地区; ⑾山西中南段至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 ⑿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两侧地区。 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四川自贡,山东临沂,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吉林长春。 还有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不知道,请知道情况的网友留言补上! 另外有网友在问: 总所周知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没有长沙的位置,1973年至今,长沙共发生2.0级至3.0级地震40多次,但发生大地震的几率相当小。如果是这样,那长沙为什么会被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问题补充:因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所以既然长沙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仍被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 4·14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四川5.12汶川地震,8.0级,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震灾区惨状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受伤:374065人受灾:4624万人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

李四光材料

李四光——言论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历史镜头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相关故事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李四光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片麻岩,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因为那时候只有秦岭有片麻岩。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鲜为人知的一面 李四光的家乡是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他14岁出国留学,凭的是自己勤奋努力得来的成绩。李四光先去日本学造船,后去英国学采矿,最后确定以地质学为终身事业,但也付出了不少实际代价。 在去日本学造船的船上,因为穷,买不起正式的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想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又因没钱医治,落下一个毛病——不能吃肉,一吃就犯病。此后他一生与肉绝缘。去

李时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

李时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 2010-3-31 10:14:51 | 评论(0) | 浏览(1629) 有部分人听过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四个地方将会发生大地震的预言吧。其实他老人家只是指出我国的主要地震带。那么再看看我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

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研究

摘要:对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模型进行了分析,并以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为例,对此次地震的地震灾害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震害特征地震如何选取相应震害因素,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灾区区域灾害等级差异。 关键词:灾害区域;等级划分;灾害指数;鲁甸ms6.5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5)03-0426-06 0 前言 经历汶川8.0级、玉树7.1级和芦山7.0级等破坏性地震后,地震科技工作人员认识到,灾害影响范围、救灾重点区域及灾害程度等信息逐渐成为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以地震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资料为基础,快速确定地震灾害影响区域,并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开展地震灾害等级划分与严重程度排序等逐渐成为破坏性震后地震应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是以综合灾害指数作为指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单元对灾区进行的灾害程度轻重排序工作,可为政府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为满足政府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结合地震灾害特点开展了大量地震灾区不同区域的灾害程度轻重研究工作 本文以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作为算例进行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并对工作中各震害因素的选取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数据取自云南鲁甸ms6.5地震的云南、四川及贵州各灾区的灾害损失评估报告。 1 地震灾害区域等级划分模型概述 《地震灾害区域等级评估工作指南(2009)》中对于地震灾害的划分等级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的地震灾害事件分级相对应;《指南》中规定地震灾害等级指灾害区域内地震灾害的轻重程度,由重至轻一般划分为4级,即极重灾区、严重灾区、较重灾区和一般灾区。根据地震灾害的影响程度,以综合灾害指数作为划分指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单元对灾区的县进行地震灾害等级划分。综合灾害指数主要考虑5类因素:死亡和失踪人数、房屋震害系数、烈度影响系数、经济损失和地震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1.1 死亡和失踪人数 可单独考虑死亡和失踪人数的绝对值或相对值,也可同时参照死亡和失踪人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相对值采用统计单元内死亡和失踪人数占统计单元内总人口数的比例作为受灾的主要参数:式中,为i统计单元内死亡人数;为i统计单元内失踪人数;为i统计单元内总人口数。 1.2 房屋震害系数 房屋震害系数是表征房屋破坏程度的指标,可通过现场抽样调查得到:式中,为i统计单元某抽样调查点js类房屋j破坏等级的破坏比;为i统计单元某抽样调查点s类房屋j 破坏等级的损失比;为i统计单元抽样调查点内该类房屋在所有类型房屋中所占比例。 1.3 烈度影响系数 烈度影响系数是指统计单元内人口在不同烈度区影响下的加权平均值:式中,i(i)为i统计单元处于不同区的烈度值,m=6,7,8,9,10,11,12;p(i,m)为i统计单元处于烈度值m区内的人口数;p(i)为i统计单元内总人口数。 1.4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可以以绝对值或相对值作为参考,也可同时考虑地震造成经济损失的绝对值与相对值。相对值采用统计单元内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作为灾区统计单元受灾的主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公布,台湾地震断层最多最多,山东东北部有零星分布.中国地震断层探清看看你所处的省市有没有地震危险:#

中国地震断层:国内21个大城市断层带摸清已有准确位置(图) 中国地震断层 什么是地震断层? # 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

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它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严格地依照断裂运动发生的。从这个观点说,地震直接与断裂运动有关。人类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对整个地质时期来说,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现代地震,都属于地壳运动阶段中的最新活动。# 为何中国地震断层多?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中国地震断层带。如果将中国地震断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将全部被勾画出来,精确的地震区划图将作为建造房屋的新标准。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中国地震断层带。又称地震断裂。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中国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研究显示,中国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现在所研究出的地震断层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带将被全部勾画出来,那个时候可根据这个中国地震断层图表有效地建立预防地震的措施。#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

1.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2. 台、囿、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 3. 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持续了近1200年。虽然持续的时间长,但进展缓慢,始终处于初级状态。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密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林特点 与生成期的园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向自然气氛转化,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致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同时,山水与其他的造园要素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趋于精致,造园活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5. 隋唐园林臻于全盛体现的六个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部处理,以诗入画、因画成景的做法,唐代已见端倪。 (3)宗教的普遍兴盛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发展,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4)公共园林的兴起,改变了园林私有的性质,反映了统治阶级“与民同乐”的意识,同时公共园林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有了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6.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1)简远:简约而意境深远,一方面景象的简约,另一方面是景题的诗化,其创造的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2)疏朗:园内景观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3)雅致:象征意义强,为激发人们的联想而创造意境,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情趣。 (4)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园外自然环境的契合,而园林内部的成景多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7. 两宋时期造园活动的主要特点 (1)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的兴盛是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2)皇家园林较多的受文人园林的影响,更接近于私家园林。

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194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