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题
15. 建筑构成三要素中, ( B )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名词解释
1、公共建筑: 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选择题 1.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
A 、矩形
B 、圆形 2. 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 ①韵律 ②对比 ③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A )。
C 、三角形
D )手法。 ④均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D 、梯形 3. ( B )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 、单一体型 B 、单元组合体型 4. 纪念性建筑常采用( A 、自然 B 、夸张 5. 住宅建筑常采用( A A 、自然 B 、夸张 6. 庭院建筑常采用( C A 、自然 B 、夸张
C 、复杂体型
D 、对称体型 B )的尺度。 C 、亲切 D 、相似
)的尺度。
C 、亲切
D 、相似 )的尺度。
C 、亲切
D 、相似 7 建筑立面常采用( C )反映建筑物真实大小。 ①门窗 ②细部 ③轮廓 ④质感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8.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 B )。 A 、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C 、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 9.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 D 、①②③ B 、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D 、房间和楼梯、电梯等 B )个。 A 、 1 B 、 2 C 、 3 D 、 4 10.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 D )。 A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规模建筑形象 D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11. 建筑是指( C )的总称。 A 、建筑物 B 、构筑物 C 、建筑物,构筑物 12. 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 D )。 ①单层建筑 ②低层建筑 ③高层建筑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13. 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 C )。 ①工业建筑 ②公共建筑 ③民用建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14. 空间结构有(
D )。 A 、 悬索结构 , 薄壳结构 , 网架结构
C 、预应力结构,悬索结构,梁板结构
B 、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C 、建筑功能建筑
D 、 建造物,构造物 ④多层建筑 ⑤超高层建筑 D 、②③④ ④农业建筑 d 、①②④ B 、 网架结构 , 预应力结构 , 悬索结构 D 、薄壳结构 , 网架结构 , 预应力结构 A 、建筑技术条件
B 、建筑功能
C 、建筑形象
D 、建筑经济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
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
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 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0?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 广场道路. 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
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7?在公共建筑中,人流组织有平面和立体组织两种。
8建筑造型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构图技巧和形式美的规律。
9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室内外环境应具备: 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
10.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组织形式分别是出入口合并设置禾n出入口分开设置。
11.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形式。
12.
公共建筑设计中有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
和综合性的空间组合形式。
简答题
1、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 的组团或中心。
2、什么是功能分区及其功能分区的原则?
答: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 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 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
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3、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 “经济”它是一个
以最
少的财
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人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的问题。三者互相制 约、 定,
简述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及分别适用于哪些公共建筑?
答:五种类型。分隔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医院建筑、学校建筑和行政办公建筑等。连续性 的空间组合,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美术馆等观展类建筑。观演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体 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场所。高层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高层的宾馆、写字楼、多功能大 厦等。综合性的空间组合,适用于文化宫、俱乐部以及大型的会议办公场所。
简答室外环境空间组成的几个主要部分?
有建筑群体,道路广场,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艺术效果等。
简述韵律的概念及常用手法。
答: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
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
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常用手法有: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 交错的韵律。
简答室外场地主要有几种?
三种。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
8 答: 1.
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过厅和通廊。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
道、过厅或通廊。3.各种综合功能使用的过道与厅堂。
9、简答门厅设计的要点。
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
互相协调和互相联系。而且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 绝不能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
4、 5、 答: 6、 7、 答:
,活动场地,停车场所。
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水平交通空间可分为几种情况? 三
种。
答:门厅应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度的作用。要有功能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门厅的设计
除了应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外,还应体现一定的空间构思意境,应具备合适的尺度感与明确的导向感。门厅设计应考虑室内外过度问题。设计时应满足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环境优美、装修事宜、技术合理、经济有效等方面要求。
分析题
1、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分析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建
筑设计成就。
答: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了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结合的方法,从而达到了空间序列衔接紧凑,有机联系的境界。使人进入展览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延伸,在行进中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在运动中所看到的不断变迁的视觉构图,也可称之为四维空间的景象。定会引起人们浓郁的观赏兴趣。所以,该馆在室
内空间处理上,以灵巧多变化分空间导向,使空间序列显现出异常丰富和流畅的构思意境。
2、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分析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设计成就。答:我国的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为了体现封建
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在室外空间中,创造了严谨对称的建筑空间环境。其中天安门、午门及太和
殿,是故宫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
这一系列组织室外空间的手法,是利用长的,横的和方的等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形体的建筑物向
配合,构成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使人们有节地由一个院落进入另一个院落,获得由低到高,步步紧扣的
感觉,从空间构图序列中由南至北,前面是矮小的大清门,两侧是廊子,形成一个狭长低矮的空间,北端
是一个横长开阔的院子,北门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配以汉白玉的华表与金水桥,行成第一个高潮。继而入
内,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较小的方形院子,气氛顿觉收敛,然后又展现一个纵长的大院空间,以体形
宏伟,轮廓多变的午门构成,第二个高潮/。太和门前的横长院子,因不装点绿化,气氛极为肃穆。在院子两侧白石台基上雄伟壮丽的太和殿,行成第三个高潮。
从以上建筑群体布局中,可以看出室外空间的组合,为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环境的重要性。
如上所诉,为了有节奏的突出高潮,一般把前边的次要院子处理的较为窄小,建筑也
安排的比较低矮,使之与只要建筑之间行程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每一空间中的主题。
3、根据天津塘沽火车站的总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请结合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天津塘沽火车站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认识。
(可从基地特点、室外环境构成要素、室外功能分区布局、人流组织与疏散、形式构图及室内外空间组织、
造型及色彩等多方面展开论述。要求概括性强、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充实、书写规范)
答:由于城市干道广场斜交的特定状况,因而在考虑站前广场时,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辆交通的要
求外,还把圆形候车室大厅的入口部分面对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干道上,就可以看到车站
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做到了广场总与布局与建筑空间形体紧密配合,完整统一。
车站结合了地段不对称的环境特点,采用分散的空间组合形式,在布局中通过空间与形体的处理,使建
筑群与站前广场和站场比较自然的结合起来,并在外宾与通廊之间,布置庭院绿化,借以增强建筑环境空
间的层次感,其轻松的气氛和滨海城市的风貌相协调。
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充分考虑了人流人流互动的特色,布置了开敞通透的旅客大厅,并以流动空间的设
计手法,将售票空间及其他组成部分,用庭院联系成一组完整的群体。为了沟通大厅与售票厅的空间联
系,把售票厅的低顶棚向大厅方向延伸,并把售票处的弧线墙延伸到大厅室内,创造出既隔又连、相互渗
透、相互延伸、融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从而可以使
旅客比较自然的步入候车大厅或沿着导向性极强的曲线墙到达检票口,
空间之间异常流动通畅。
4、试分析比较天安门广场和圣马克广场在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方面的不同特点?答:天安门广场是以天安
门为广场中轴线的重心,在中轴线上布置了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雄伟庄严的纪念堂,并与正阳门相对
应,显示其广场的宽阔和有节奏的尺度变化,再加上东西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使广场围合成为大尺度的空间。另外,天安门至纪念碑之间,深长而宽广的砌石广场铺地与周围松柏绿地的围合处理,是室外空间艺术效果更加突出。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空间环境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口与开场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督宫与神秘色彩的教堂之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广场空间环境给人以既丰富多彩,又完整统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