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整版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整版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整版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整版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题目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小额信贷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扩大内需成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胜法宝。我国农村拥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作为一种扶贫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型支农方式,小额信贷服务于“三农”,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拉动农村内需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投资和消费两大方面研究了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与投资相结合,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运输服务业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与消费相结合,可使农民增加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力,提高受教育程度,解决住房难题,增强对医疗费用的承受力。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内需投资消费

一、引言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这三辆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消费需求的作用相对稳定,投资需求在经济波动时期起着主要作用,而出口需求则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 2009年我国出口行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严重受挫,导致对外依存度过大的GDP增长也遭遇重创。由此可见,只有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即扩大内需才是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途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大国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内需规模大,而处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就更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为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农村人口为亿,占总人口的%;而我国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13%-17%。因此,农村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扩大农村内需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积蓄后劲,注入持续的动力。

除了保证GDP的稳定增长外,扩大农村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金融支持作用。对亟需资金投入的农村而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突出任务。以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建为目标的三农投资,以及各项旨在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倾斜性政策,在当前来看是保增长,长远

来看则是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于是,手续简单、发放灵活的小额贷款将无疑在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从投资方面来看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

(一)小额信贷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被称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扶贫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型支农方式,小额信贷在2002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纷纷加大涉农小额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中低收入者收入等问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政策性目标和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原则的有机结合。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朝向组织化、新型化和创新化发展方向中都起到了显着地促进作用。

1.促进粮食生产

粮食是传统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截止2009年,全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农业发展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基础性保障。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总体平衡,库存充足,自给率稳定。农业为保增长扩内需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除此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农支出之外,小额信贷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系统开展了大规模小额信用贷款的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增加个百分点;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增加个百分点。

2.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全球化和知识化浪潮中,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缺乏组织化的农村生产形式难以进入市场,无法与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国外力量进行竞争。农村经济问题,关键是如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让农民组织起来,使农民组织自主发展和壮大,是农民面对市场化和现代化挑战的积极应变。对此,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提供了的一个有效途径。小额信贷的运作,为农民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条件,促使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享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

3.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纯粹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一些创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日渐成熟。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以农业生产、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为主要开发内容的观光农业便是农业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随着我国内地的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观光农业园在许多大中城市迅速兴起。然而,观光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规模小,设施缺乏和旅游项目缺少多样性,其数量与质量尚不能够适应旅游发展需要。因此,要发展观光农业,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面加强规划和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借助小额信贷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掌握园区科学规划的理念和经营方法,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

设,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丰富观光农业的内部项目,使得观光农业的发展进入“投入——产出——投入”良性循环。

(二)小额信贷与运输服务业相结合

大力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从而拉动农村内需。因此,中央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布局中,对“十一五”农村交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对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如浙江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底,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着力改善农村物流配送条件,加强和完善运输信息化体系建设等。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可利用小额信贷进行运输领域的尝试,如合伙开办小型客运公司从事物流、提供区域内送货上门服务、建立小型区域市场为农民们提供信息和物资交易平台等。一方面这些创业的尝试所需的投资额较小,投资回报期较短,小额信贷可以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很好地服务地方,带动农村经济建设,拉动农村内需。

(三)小额信贷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相结合

中国传统农产品企业的做法往往是将初级产品直接销售或出口,这便使得农民的利润微乎其微。可以利用小额信贷的款项支持,从完善销售服务、优化产品包装、提高文化诉求等方面人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1.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产品源头以及消费终端的联系,积极探讨客户需求,争取把产销服务做得更加通畅完善,打通终端市场与产品源头的链条,使产品供有所求,求有所供。这样的企业并不需要高端的技术或大批的设备,是小额信贷可以扶持的对象。

2.打造农产品的知名品牌

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农产品息息相关,但事实上众所周知的农产品品牌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企业,对品牌价值及其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其实,农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需要良好的包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以吸引广大的消费群体。同类农产品的差异化原本就不及其他消费品那么直观和强烈,因此农产品企业更应该通过宣传来彰显自己的特色,让消费者认知并认可直到形成忠诚的购买群体。

3.赋予农产品文化特色

我国地域色彩浓厚,各地都拥有属于自己地方的文化特色。把这种文化特色与产品相结合,不仅可大大提高消费群体的兴趣,而且给产品增添了几分文化内涵,这种文化与产品的捆绑式销售,能为产品增色不少,达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目的。鉴于目前这样的企业尚少,我们认为该方面的创业值得尝试,借助于小额贷款的资金,打造出地方名牌,甚至是中国驰名的农产品品牌必将为我国农村发展道路提供又一重要借鉴。

三、从消费方面来看小额信贷对农村内需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有亿人口,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此外,农村消费还具有乘数作用,能带动整个国内消费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每增加一元消费支出,将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两元的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农村各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小额信贷以其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接受教育培训、接受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建设住房等特点,成为了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

(一)小额信贷与农民耐用消费品的购置相结合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农民也能享受到科技发展的成果并扩大农村内需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务部和财政部从2007年底在山东、河南、四川及青岛三省一市进行的“家电下乡”试点,到2009年投入200亿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家电下乡活动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截至2009年底,中标家电生产企业共发货8184万台,发货金额达亿元。

然而,面对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这一现实困难,通过“家电下乡”扩大农民消费仍然会对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对此,小额信贷的优越性便得以凸显。通过办理小额信贷业务,农民可以分期偿还贷款,解决购买下乡家电产品一次性支付难的问题。同时,农民可以预留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在保证良好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同时,降低了贷款的偿还风险,扩大了自身的消费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很多没有现时购买力的农民也将被调动起来,有助于实现未来四年拉动16000亿元国内需求的宏伟目标。

(二)小额信贷与农村职业教育相结合

发展教育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与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比,农村严重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不足7年,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初中文化程度占%。而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这些现象导致农村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对农村的发展极其不利,在农村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从教育成本来看,职业学校每年每人的学习成本接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而且教育成本还在逐年提高,其涨幅甚至大于农民收入的增幅。因此,农民若想接受职业培训,往往需要自行筹集资金,小额信贷便是—种良好的选择——其额度足以支付职教费用,较长的还款期限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由此可见,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接受职教的小额信贷,可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来提高生产力和收益水平。从而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实现农民与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三)小额信贷与农村医疗保障相结合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直接牵涉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与健康权问题,并且间接作用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小康社会生活水平目标的实现。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无疑能够有效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我国农村自2003年开始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虽然报销水平在近年来有所提高提高,但这种方式也无法完全解决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以和

县为例,其新农合制度规定:“住院和特殊病种发生的可报医疗费用金额在起付线以上至1万元部分报销比例为35%;1万元以上至2万元部分为45%;2万元以上至3万元部分为40%;3万元以上部分为35%。”该县在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1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66元。根据以上规定,如果需要3万元医疗费,那么农民尚需白费约为万,超出该年农民人均收入两倍多。因此当农民患病需要大量资金时,单纯依靠合作医疗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小额信贷对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重症患者因经济困难无法医治,给予一定贷款,就可以保障其医疗卫生状况。同时,若作为医疗服务需求方的农民通过贷款进行医疗消费,必然会刺激供给方即基层医疗机构引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才和设备,改善其医疗服务水平。这将是一种持久的良性循环。

四、以宿迁市为例剖析农村小额贷款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07年11月,江苏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几年来,江苏小贷公司立足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促进了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促进更多的资金投入三农,基本探索了一条政府组织引导、民资踊跃参与、市场接纳认可的商业化支农小额信贷模式。但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外部环境欠佳

(1)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

目前,国家和江苏省均未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因此,在小贷公司的设立、运营、变更、终止以及监管等方面还无法可依。各参与者无法从法律层面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参与者之间不能形成受法律约束的制约和促进关系,监管部门对其监管也难以把握,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2)政策环境不够宽松

一是准入门槛较高。江苏省规定,苏南、苏中、苏北小贷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分别为5 000万元、3 000万元、2 000万元。但宿迁市已设立的30家小贷公司平均登记注册资本金近亿元,实际上限制了许多民间资本进入。二是转制、升级条件苛刻。按照规定,小贷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需要通过引进银行作为发起人或最大股东。但银行为避免同业竞争,参股意愿不强,发起动力不足。三是未将其纳入征信系统。小贷公司长期游离于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之外,难避经营风险。

(3)外部监管乏力

《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监管机构、职责、内容及措施,构建由地方政府负全职、金融办具体负责,协调工商、财政、税务、人行、银监局、大额债权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履行外部监管职责,为小贷公司的风险管控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小贷公司外部监管现状不尽如人意,有效监管缺失严重:一是金融办编制紧张,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到优秀监管人员;二是工商、财政等部门很难形成监管合力;三是大额债权人缺乏专业监管能力;四是金融机构若未对其融资,则无监管动力;五是尚未成立行业协会。此外,外部监管还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准入监管、轻日常监管,重非现场监管、轻现场监管等问题。

2.自身问题不容忽视

(1)资金“短板”顽疾无医

根据规定,“只贷不存”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三个:一是资本金,二是捐赠资金,三是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首先,由于仍处试点阶段,资金回报率不高,股东仍持观望态度,鲜有追加资本金。其次,缺少应有的社会影响力,难以获得社会捐赠资金。最后,小贷公司与当地银行机构属同业竞争关系,缺少共同利益驱动,很难获得融资。因此,在规定的融资渠道不畅情况下,又缺乏足够的后续资金投入,不少小贷公司开业不久便将可贷资金发放完毕,陷入“就差钱”的尴尬境地,只能无耐地关门谢客。

(2)人才“瓶颈”难以突破

小贷公司设立条件要求,应该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员工,而核心员工还应具有良好的金融从业经验。但实际上,小贷公司人才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原因有:一是知农、懂农的优秀金融人才寥若晨星。二是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令人望而却步。三是无力提供有竞争性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职业规划,一方面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另一方面核心员工流失严重。

(3)非合规经营问题频出

一是优惠政策落实存在问题。为了扶持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江苏省曾出台“六项奖补”等系列优惠政策。但一些小贷公司加盟动机不纯,“挂羊头,卖狗肉”,经营偏离“涉农”方向,且金额较大。但在申领奖补时,巧立名目获取不菲的政策补贴。二是贷款集中度较高。按规定,小贷公司应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5%,单户2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占比不低于70%。从笔者随机抽查的8家公司实际情况看,部分公司未达到这些要求,还对关联企业和主要股东放贷。三是经营处所近城远乡。按规定,小贷公司应设在乡镇及以下行政区域。但宿迁市30家小贷公司,仅有1家落户农村乡镇。四是存在违规收费情况。个别小贷公司在收取贷款利息之外,还按贷款额1%收取手续费。

3.同业比较优势缺乏

小贷公司金融创新明显不足,缺乏同业比较优势。政府推动小贷公司试点的主要意图是利用“小额、便捷、灵活、优惠”的信贷业务特色,开发适合特殊信贷管理技术,为那些被排斥于正规金融之外的客户提供服务。但目前宿迁市小贷公司同正规金融机构比较,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并没有显着突破,担保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9%以上,其中保证贷款,也设有较为苛刻的保证人条件,即仅限于公务员、金融从业人员、教师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此外,小贷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单一,贷款额度和农民需求不匹配,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同步,且过于固定。

(二)对策及建议

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完善配套法律,明确合法地位。尽快出台针对农村小额贷款组织的全国或地方性法律法规,以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其经营宗旨、业务活动范围、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等基本内容,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制定

统一的小贷组织的机构年检、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等制度,开发运行统一的业务系统软件,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促进其规范发展。

(2)进一步放松政策条件。一是逐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试点范围,有节奏地实现小贷公司跨越式发展。二是适当降低转制、升级条件,允许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合规经营程度高的小贷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升级为村镇银行。三是尽快推进小贷公司加入征信系统,前筑风险防线。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切实落到实处。在“六项奖补”基础上,制定一套以服务为主、补贴为辅的制度性帮扶政策体系,比如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或对支持三农、中小企业产生的呆坏(账),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五是支持并促进小贷公司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社会知晓度。

(3)构建有效监管体系。首先,在明确金融办部门和人员监管责任的前提下,配齐合格的监管人员,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其次,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严格防范风险隐患。打击吸收或变相吸收社会公众存款、高利放贷、账外经营、暴力收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农村小贷公司管理严格、经营规范。再次,财政、工商和人行、银监局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小贷公司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监管合力。最后,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在融资、信贷和结算等方面加强与农村小贷公司的协作与配合,实现互利互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管。对大额债权人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的监管能力。积极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三)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1.有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调整小贷公司资金来源偏窄的规定,形成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追加机制。一是发挥财政、人行支农再贷款、保险资金等杠杆作用,建立小额贷款专项扶持基金,对信贷支持效果好、内部运作规范的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促进建立与银行机构的全面合作机制,推行资金托管制度。凡坚持服务三农、合规经营、风险控制好、利率水平合理的小贷公司,可以考虑降低要求,融资比例可达资本金的100%。三是增大大额定向借款(以股东借款为主)和同业资金调剂拆借规模。四是允许吸收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委托资金,发放委托贷款。

2.加强股东和经营团队建设

认真执行通过招投标优选股东的制度,并加强对股东的经常性培训、教育和管理,引导股东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战略投资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善于找准定位、制定战略和把握方向,引领农村小贷公司健康发展。同时鼓励农村小贷公司加强经营团队建设,用有竞争性的待遇吸引有优秀金融人才。并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解决核心员工流失问题。建立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勇担社会责任,志愿服务三农,并能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懂信贷、会管理、善经营的小贷公司员工队伍。

3.强化合规经营管理

完善各项内、外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奖罚分明。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坚持经营处所以农村乡镇为主,方便农户、中小企业办理业务。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补贴审核,严肃查处“挂羊头,卖狗肉”,骗

取财政补贴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严格贷款集中度管理,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防范风险隐患。坚决打击农村小贷公司吸收或变相吸收社会公众存款、高利放贷、账外经营、暴力收贷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农村小贷公司管理严格、经营规范。

四、突出同业比较优势

小贷公司要明晰市场定位,突出信贷业务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做大主营业务。建立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客户承受能力,巩固自己的客户群。权衡贷款风险与收益,尽可能淡化担保,努力形成独特的贷款经营和管理形式。此外,鼓励小贷公司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拓宽收入渠道。通过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外包和贷款担保等服务,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结语

纵观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小额信贷提供的资金支持往往能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小额信贷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农民便可将其用于扩大投资和再生产,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促进消费和进—步投资,如此便有了杠杆效应,使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稳步发展。通过贷款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这便是小额信贷用于支援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总量和消费需求增长,进而从根本上拉动农村内需的可行性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于博文:《关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分析与思考》,,2009年12月,第57-58页;

[2]姜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9年2月第43-44页;

[3]周脉伏、徐富春:《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8月;

[4]朱晨辰:《从“家电下乡”谈农村消费》,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7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虽获得了一定发展,农村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景象,但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加快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国内市场需求,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改革及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所以要充分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基本为集体经济和小农经济,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生产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农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并且农村市场存在极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及生产能力,所以要积极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1]。当前我国存在农村土地荒置、农民掠夺式经营土地等现象,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及劳动很少,缺乏长远规划和科技运用,只依赖于传统经验;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源转化率与利用率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劳动生产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安置剩余劳动力,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2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单一,思想理念滞后。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的生命,以往基于土地的农作物种植相对单一,只局限于生活所必需的花生、大豆、小麦、水稻等,而忽视市场所需的农作物,致使种植收益也相对单薄,降低土地附加收益。目前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是为市场而种植耕作还是为生活而种植耕作。除此之外,农业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有所不足,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乡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较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安市工商局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情况汇报 (2010年7月26日) 高安,地处赣中偏西,全市人口84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牛等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们高安市工商局立足地方实际,充分发挥职能,把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切入点,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管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纪人队伍稳定建康发展,到今年6月底,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备案的各类经纪人853户,从业人员3600人,主要涉及货运、肉牛、蔬菜三大领域,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近几年来,我们高安市工商局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股室局和基层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培育、发展、监管农村经纪

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经纪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经纪人管理办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激励干部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为帮助农村经纪人解决实际问题,我局建立健全了联系帮扶农村经纪人工作制度,与农村经纪人结对帮扶,切实帮助农村经纪人解决涉及市场准入、合同签订等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力度,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经纪活农工作实施方案,将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列为目标考核项目,层级分解,严格落实责任制,并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纪人的培育发展工作。 (二)严格规范,促进有序发展 认真开展行政指导是规范农村经纪人在市场经济中经 纪活动的重要举措。农村经纪人作为一项新兴的行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地位突显。我们本着“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并将行政指导这一非强制性的柔性监管手段引入经纪人监管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四规范”,即:一是规范准入行为。按照《经纪人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的要求,核定规范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一户宣传一户、发展一户规范一户、检查

(已整理)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作业 题目: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指导卡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仍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存在问题对策

目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1)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1)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1)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1)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2)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2)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3) (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以青石镇澄潭村为例,目前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不要说搞公益性事业,就是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无法维持,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范文 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 会发展,推动黑水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先后深入沙 石多乡昌德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黑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 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 万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黑水县经济社会 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黑水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减少28.9%;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 增加276元;粮食预计总产15207吨,比计划减少783吨。由于地震 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 薄弱、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黑水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 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 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 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 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 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

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 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 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 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 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 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进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进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健康进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进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养别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别够等因素制约,新阶段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日子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别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峻,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完全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养低下,进展意识别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还是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进展意识别强。同意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都是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治理模式。农村有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哺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同意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进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进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别能满脚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如今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峻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操纵、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别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别断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辟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进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进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进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进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进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环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进展能力别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进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给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进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哺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进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治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省集约、严格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爱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进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进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进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别断提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要通过教育广大村干部,使他们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看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光明前景,从而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信心。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景谷下辖4乡6镇132个村1955个村民小组。在132个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78个,其中收入在三万元以上的村8个、二至三万元的村5个、一至二万元的村17个、一万元以下的村48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54个。在1955个村民小组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304个,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5个、1万元到5万元的52个、1万元以下247个(大部分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公益林代管补贴、草原承包补贴等)。 20xx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1.82万元,其中出租集体资产收入18.91万元、拍卖集体资产收入13.2万元(碧安乡大寨村民委员会拍卖原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所得)、烤烟返还补助资金50.09万元、甘蔗返还补助资金23.46万元、林地林木等资源代管4.8万元、其它集体收入1.36万元。在78个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中,有49个村集体收入全部产业税收返还款,有2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部分产业税收返还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发展集体经济。紧紧抓住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机遇,认真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云发[xx]8号)精神,因地制宜,积极做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申报及实施。xx年至今,全县共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累计投入项目扶持资金169万元,扶持项目涉及大棚蔬菜、茶叶加工、水产养殖和农村集贸市场改造等10个类型。 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如,xx年威远镇香盐村利用申请到的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万元,对香盐街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规范了门面摊位,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商品交易,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村党组织也通过收取摊位管理费,每年增加了5000多元集体经济收入。 (二)利用现有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一是依托现有资产,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将闲置的村级校舍、村级办公用房和临街门面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商贸、餐饮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将村办企业厂房、机器设备以及渔塘(池)、林场等村级集体资产以招标、租赁或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如:永平镇迁营村将村集体所有的五十三食宿店和原筷子厂库房出租,在加强了对村集体资产有效管理的同时,通过收取租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5.6万元收入。威远镇南景村充分利用与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相邻的地理优势,盘活集体房产和空余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字】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推动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与农村组织制度变革;推动涉农财政制度的改革;在土地使用证的基础上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与检疫体系;建立农业咨询体系;建立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促进机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时期以后,一方面加入WTO迫使我国农民越来越多地面对来自国际市场质优价廉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_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造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差,农产品出口经常受到绿色壁垒的阻碍,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农村经济发展还没有步入良性循环。要改变这﹁局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府管理

体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不少国家对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保护与补贴,与此相反我国不少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EPR)和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均是负值,表示政府对这些农产品的征税大于对它们的补贴,所以我国还存在如何消除负保护的问题。政府决策部门应改变指导思想,将从农业和农民处抽取剩余资本来支持工业发展转变为由工业化支撑起来的财政来支持农业. 许多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免征农业税可以作为政府在WTO 框架下支持农业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方式是按照历史的产量基数确定的,因此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税赋较重,免征农业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从减轻农民负担看,由于很多乱收费总是跟着农业税来搭车收费,免征农业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最有效地完成税费改革。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补法:一种是按照农民人头补,另一种是按照承包地面积补,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较复杂,有些农户人多地少,如果按照面积补这些农户就比较吃亏;而另一些农户人少地多,如果按照人头补又不合理。由于WTO规定绿箱支持只能以不刺激生产为前提对生产者提供直接支持,如按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收入水平为依据提供各种

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一)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资市场秩序混乱。但是,从目前我国农资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并不是十分的乐观。首先,我国的农民对于农资市场缺乏敏感性,盲目的去进行种植或者养殖,使得我国农资市场上出现了某种产品因为农民的主观臆断而产量增多的现象,自然会导致销量的落后。同时,加之我国农资市场的检验程序不是十分健全,缺乏一定的制度支持,在缺乏规范性指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农资市场,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科技支持不足。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在销售渠道的探索,还是经济发展的规划等各个方面,都需必要的科技支持,尤其是在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技术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着眼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技术的支持严重不足,无论是在技术的投入,还是在技术的引进,乃至是技术的再开发上,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市场经济,适当的获得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技术,但是,在这一方面上,我国农村经济显得十分被动,失去了获得科技支持的主动力量。 3.服务体系不完善。无论是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服务体系,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却缺乏一定的服务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服务体系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其他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相对较大,在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没有较多的资金支持,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不健全,价值由于一些服务体系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忽视了自身的作用性,也影响了服务体系的服务性质。 二、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客观存在的问题,要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来看,需要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努力,以便于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取得长远性的发展。 1.强化政策支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无一不强化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支持政策上还是存在着不足,因此,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比如说可以指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在现有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不段的进行完善,以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能够具有坚强的财政后盾。同时,从我国政府角

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促农增收和农村经 济发展调研报告中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因此怎样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经过“三项活动”进行了调查了解,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促进农民增收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

产品的强有力竞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 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第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2、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有关数据显示,我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经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 择。其主要途径是:一是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加速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式的户籍制度,特别是在(区)县级城镇更不应受地区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应允许自由迁移及定居。三是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进城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该享有长久居住权,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四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步伐,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作为调研报告

2020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作为调研报告 安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安远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脐橙、生猪、食用菌、蔬菜、油茶和纸业原料林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加快安远县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近期,我们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安远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保障,努力推动安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六大特色产业渐成规模。通过立足市场,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步伐,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果业(加工橙、脐橙)、生猪两个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产业,食用菌、蔬菜、油茶、纸业原料林等四个为特色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开发果业面积38万亩,其中无公害脐橙31万亩,加工橙3.69万亩;水果年产量达25万吨,其中 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以珍稀品种为主 的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4500万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8 万亩,其中大棚栽培模式的种植面积2万亩;西瓜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2、85万亩;全县纸业原料林面积达5万多亩。据统计,XX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7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5300万元, 林业产值13200万元,渔业产值4899万元,牧业产值36400万元,分别 增长8.5%、 9.5%、8.8%和4.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39元,同比增 长9%。 (二)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安远县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XX年 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 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XX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 40000平方米,全 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XX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到5296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本科学位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3)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完善. 4 (三)农民观念落后,可支配收入偏低 4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5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7)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7) (二)完善及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制度. 7 (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8)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9)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9)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参考文献 (10)

浅谈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人口增多、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存在问题,对策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我市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如阳山县北部山区分镇、村规范的公路都很少,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下面是给你带来的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基本概况 由于各乡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投入不足,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数群众整体利益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清方村位于卢湖南部丘陵山区,地形狭长,被全乡12个行政村(社区)环绕,由原清方、小余二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组,943户,人口3220人。设一个党总支,下辖二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8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80人。 总面积19 平方公里,山多地少,现有耕地亩,山林亩,其中毛竹4549亩,用材林2960亩,经济林766亩。有国家级和省级环保公益林万亩。集体林场一处,总面积1700余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林业和外出务工为主。XX年度农民人均收入7400元。近年实施“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公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外欠债务十余万元,是XX县典型的难点村和贫困村之一。

二、发展优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是发展提速,历史机遇好。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位一体,四区同城”的发展战略,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卢村,卢村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清方村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出“建设美好家园,为美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的口号,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为加快发展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声势,奠定了基础。 二是党旗引领,发展势头好。深入开展党旗引领工程,力促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村增收。XX年以来,新建村组道路一条,维修道路四条,初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三)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讲话稿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讲话稿 同志们: 面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势头的艰巨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坚定不移地把措施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全局,扎实工作,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农业有个好收成,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不动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特大旱情等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夏粮总产达到2467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夏收油菜籽总产129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580万吨,增长%;渔业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产量2044万吨,增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总动力同比增长8%,“三夏”小麦机收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万亿元,同比增长%;农垦经济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农

民外出务工稳定回升,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同比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实际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有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较好成绩,关键得益于中央坚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各地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因为连续五年增产而放松粮食和农业生产,没有因为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任务重而忽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因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民工就业困难而动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信心。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实现全年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赢得了主动,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支撑,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攻坚克难,统筹谋划,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坚决防止农业生产滑坡,防止农民收入徘徊,防止多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出现逆转,努力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中夯实农业基础;面向未来发展要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努力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完)汇报工作经济发展农村 2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70.1万吨,同比增长2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40元,同比增长1 5.4%,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攀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县的主要作法是: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稳,则天下安。**县作为我市农业大县,全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将多打粮、打好粮,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已任,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围绕提高粮食产能,走出了一条不单单依靠“政策好”、不完全指望“天帮忙”,更依靠科学发展“人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根本”的路子。通过认真组织实施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三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共筹措农田水利和农业开发资金3236万元,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灌溉面积43万亩的龙头桥灌区骨干工程自2016年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全县已组建农机合作社15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00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

1.2万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加大对农民实施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力度,重点推广了水稻大棚育秧机插深施肥、玉米通透性栽培、大豆大垄密植等项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筹措资金1200万元对农业基础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予以补贴。在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全县共完成深松整地60万亩,水利工程土方180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苗大棚32万平方米,农业阳光保险面积100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1X年的269公斤提高到20**年347公斤,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争取上级农业政策支持为契机,倾力建设全省现代农业试点,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的根本出路是现代化。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我们抢抓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工程的难得机遇,成功争取并顺利实施了示范区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大手笔、高起点,打造精品、培育亮点的原则,先行规划、配套建设,举全县之力、集各方资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在标准化农田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村屯绿化、有线电视“村村通”、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远程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18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配套建设。并确定了三位副处级领导定点包扶、驻村办公,19个部门重点帮扶,强力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869万元。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组建工作,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 4.3万亩。通村公路、24栋别墅区、村办公楼、幼儿园和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并规划建设了集“湿地观光—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