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十几年来,中草药所导致的毒性反应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对马兜铃酸肾毒性作用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期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有中草药成分(广防己等)的减肥药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肾间质纤维化,出现低分子蛋白尿、严重贫血,以及在1-2年内发展为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使停止用药也难以恢复。由于这种病与中草药有关,因而最初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自Vanherweghem 报道至1998年,在比利时有100名以上的“中草药肾病”患者,其中至少已有70名患者接受了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先后报道了不少类似病例。但在随后的研究中表明,只有马兜铃酸(afistolochic acid,AA)才是引起所谓“中草药肾病”的毒性物质,因而国内学者认为“马兜铃酸肾病”(af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才是更为合理的命名,此命名也逐渐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笔者现就马兜铃酸毒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马兜铃酸简述

1.1 化学结构

迄今为止,从马兜铃属植物中得到并鉴定的化学成分有140多种,主要包括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萜类及甾体化合物、黄酮类、苯丙素等。其中,引起AAN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马兜铃酸和马兜铃酰胺。马兜铃酸是硝基菲羧酸,主要含马兜铃酸I(AAI)和马兜铃酸II(AAII),大鼠或小鼠口服AAI和AAⅡ后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为马兜铃内酰胺I(AL I)和马兜铃内酰胺Ⅱ(ALⅡ)。

1.2 植物来源

引起AAN的中药,主要以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为主。全世界有350多种马兜铃属植物,我国约有39种,主要有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已、天仙藤、青木香、朱砂莲等,以关木通、广防己引起的中毒最为多见。

1 3 有关中药制剂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主要有龙胆泻肝丸(汤)、导赤丸(散)、妇科分清丸、八正丸(合剂、散剂)、耳聋丸、排石冲剂(排石汤)、甘露消毒丹、跌打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冠心苏合胶囊、辛夷丸、十香返生丸、清血内消丸等,其中在临床中以服用龙胆泻肝丸(汤)、排石冲剂和妇科分清丸等引起AAN的报道较多。

2 马兜铃酸的毒性作用研究

2. 1 肾毒性研究

2.1.1 动物实验

雌、雄大鼠口服AA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83.9 mg/kg和203.4 mg/kg,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74.O mg/kg和82.5 mg/kg。雌、雄小鼠口服AA的LD50分别为106.1 mg/kg和55.9 mg/kg.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70.1 mg/kg和38.4 mg/kg。动物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胃贲门浅表性溃疡,肾小管坏死,淋巴器官萎缩。

裘奇等给大鼠以关木通60 g/(kg·d)灌胃,连续3 d及5 d,可引起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异常包括氮质血症、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功能

障碍),组织形态学呈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变部位主要在皮髓交界处。李恒等以关木通中提取的AAI给大鼠连续灌胃3 d,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造成的急性肾功能异常和肾脏组织形态学病变特征与关木通引起的变化相似,因此认为,AAI是关木通中主要的毒性成分。

国内有学者以AA纯品,5 mg/(kg·d)给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16周,观察至24周,可见实验组大鼠出现肾脏寡细胞性纤维化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与临床所观察的慢性AAN极为相似。Cosyns等给新西兰兔腹腔注射AA 0.1 mg/(kg·d),每周5 d,连续观察17~21月,动物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近端肾小管上皮扁平等。上述实验应用AA成功地建立了与临床相似的动物模型,发现AA的剂量及给药时间长短的变化是慢性AAN动物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进一步论证了AA是引起肾损害的主要毒性成分,为深入了解AAN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恒等发现,对大鼠静脉给药AAI 1.0,5.0,25.0 mg/kg后,短期内AAI能减少肾血管阻力值,增加。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但不具有引起肾组织一过性缺血从而加重肾组织损伤的能力。刘志红等发现,AAI致大鼠急性肾损伤远期效应的特点,是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可逐渐恢复,肾小管间质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等慢性病变。左巍等发现,马兜铃可导致大鼠非少尿性肾脏损伤,AAN大鼠贫血发生较早,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改变早期主要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晚期则肾小管萎缩、问质纤维化。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及纤溶酶单克隆抗体(tryptase mAb)对AAN大鼠进行研究,结果证明AAN

的发展过程中,其肾间质中存在肥大细胞,说明肥大细胞可能与AA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1.2 体外实验

AA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凋亡或坏死。目前认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很可能是肾问质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高瑞通等报道,在体外条件下,0.02,O.04,0.08g/L的AAI作用24 h,可明显诱导猪肾小管上皮细胞系(LLC-PKI)细胞凋亡,而0.01 g /L的AAI无此作用。凋亡细胞比例随AAI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说明AAI 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与浓度有关。同时,发现AAI所致LLC-PKl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Ca2+]升高有关,拉西地平可能通过抑制[Ca2+]升高而抑制AAI所致的细胞凋亡。苏震等将不同浓度的AA(5,10,20,40 mg/L)分别加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培养液中培养48 h,结果发现较低浓度(10mg/L)的AA对HKC有轻度的促转分化作用,较高浓度(40mg /L)的AA作用48 h后可引起多数HCK凋亡,并有少量细胞坏死。张海洲等发现AA可诱导叙利亚仓鼠胚胎细胞形态学转化,抗氧化剂、维生素E可抑制AA的这一作用。

李恒等在体外实验中发现,AAI对HKC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核变异为主,表现为核分叶、核畸形、小核、巨核、核仁缺失、核染色质深染、核膜高度卷曲增生等,在高浓度时偶见线粒体肿胀等膜性结构改变。李瑛等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发现,AAI浓度为160,320,640,1 280 ng/mL时能导致LLC-PKI细胞产生彗星拖尾现象,且剂量越大,拖尾越明显,证

明AAI可导致LLC-PKI细胞DNA损伤,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这可能是马兜铃酸肾毒性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能力差和形成泌尿道肿瘤的机制之一。AAI对LLC-PKl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是非p53依赖的。

近年,国内学者对AA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机制、AA和某些生长因子在转分化中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文晓彦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一定浓度(10,20μg/L)的AAl可刺激HK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1GFpl),高浓度(40,80μg/L)AAI抑制HKC分泌TGFBl,因此认为,AAI诱导HKC转分化可能部分与TGFβ1分泌增多有关。他们又发现,一定浓度的单个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 (MCP-1)、AAI均可诱导HKC转分化,但作用都较弱,而当培养液中l司时加入MCP-1(0.1μg/L)和AAI(5,10,20,40μg/L)时,则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HKC细胞百分率比单独应用MCP-1或单独应用AAI时有显著增高,表明一定浓度的MCP-1和AAI对HKC的转分化有明显协同作用。唐功耀等报道,80μg/mL和160μg/mLAA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有明显细胞毒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有关,而40μg/mL AA可上调HK-2及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s)的TGF-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PAI-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并能上调hRIFs细胞I型胶原(coll)的mRNA表达,此作用可能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有关。李彪等报道,AAI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纤连蛋白(FN)分泌的作用可能是由TGF-β1介导。尽管ALI与AAI同样具有导致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泌的作用,但ALI可能通过非TGF-βl机制而

发挥作用。

2.1.3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证实,AAN是一类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特殊类型肾病。一方面,该类患者有明确服用含有AA的药物史,临床过程和病理变化与其他药物损害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问质性肾炎有明显的区别;另一方面,其病理变化与AAN动物模型相一致。

1999年尹广等回顾性分析了木通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结果及转归,发现3例患者在服用l剂木通(分别为30 g,10 g,50 g)后均出现非少尿性急性肾衰,随后出现肾功能减退。陈文等对58例AAN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临床、病理表现特点,将AAN分为3个类型,即急性型、肾小管功能障碍型及慢性型。李晓玫等回顾性分析了1997-2001年共51例服用木通及相关中成药致肾小管问质肾病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该类患者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多尿及夜尿增多为主要临床症状,常有明显肾小管功能障碍,伴肾小球功能异常,特征为无明显尿镜检异常及病变早期无贫血,主要病理特点为急性期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脱落,形成裸基底膜,细胞再生差,肾间质少有细胞浸润,纤维化病变出现早;慢性期肾小管逐渐萎缩,肾间质弥漫纤维化。患者血肌酐升高,并与贫血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停药后多数患者在2个月内病情可稳定。陈楠等对7例AAN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长期服用含AA的中药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蛋白尿、肾性糖尿等,肾脏病理表现为少细胞性

间质纤维化。最近,胡伟新等又总结了20例木通中毒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发现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与木通剂量、服药时间和病程密切相关。在台湾,有人收集了1994-1998年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的20例台湾患者的资料,发现他们除了曾服用过中草药,既往均没有肾脏病病史,肾活检结果和临床表现与所报道的AAN极为相似。陈文等研究发现,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肾问质纤维化,而这细胞转分化很可能与其自身的高表达TGF—β1相关。

2.2 马兜铃酸的致癌性研究

20世纪60年代,对马兜铃酸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其有抗肿瘤活性,能增强机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但随着对马兜铃酸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发现其有较强的致突变和致癌等作用。1996年Schmeiser等报道了马兜铃内酰胺与肾组织DNA的主要加合物7-(deoxy a denosine-N6-y1)-aris-tolactma I的分离和检测,进一步证明了AA与ras 基因的关系,并将AA划为基因毒型致癌物。1999年Cosyns等发现,AAN 患者泌尿道上皮p53表达过量,p53基因突变会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因此p53基因可能也与AA诱导的肿瘤发生有关。裘奇等对木通致大鼠肿瘤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①肿瘤的发生与木通剂量和观察时间有关,实验1个月、3个月时,组织形态学未见大鼠发生肿瘤或明显肿瘤样增生,6个月时,大鼠发生全身性肿瘤,。肾内外肿瘤的发生均呈剂量依赖性;②肿瘤发生年龄倾向于幼年,无性别差异;③肿瘤发生及生长速度快;④肿瘤具有多发性,。肾脏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组织学类型以肾脏间叶性肿瘤为主,分化成熟的肾脏问叶性肿瘤伴有vimentin,SMA,p53和PCNA

的阳性表达。

3 结语

综上所述,AA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致肿瘤作用,可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肾脏损害。对于马兜铃酸的毒性应以预防为主,必须慎用马兜铃属植物和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超量或长期服用,防止误用或混用,同时应加强AA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开展临床药理学研究,对AAN进行科学的流程病学研究,以产量减少和避免AA毒性作用的发生。

摘自:《中国药业》文/高玉桥,钟希文,梅全喜

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I对大鼠慢性肾损害作用的研究 一、立题依据 马兜铃酸-I (aristolochic acid,AA-I)是马兜铃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国内外都广泛使用马兜铃属植物入药,常用于抗风湿、利胆、利水和妇科疾病的治疗,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有文献报道过量服用中药关木通(Aristolochia manshu-fiensis Kom,AMK)引起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1,而关木通中的主要肾毒性物质是马兜铃酸-I,因此近年来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作用、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其中肾毒性作用为研究热点。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建立马兜铃酸-I肾损害大鼠模型,探究马兜铃酸-I对大鼠的慢性肾毒性反应,对于今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 马兜铃酸-I具有毒性蓄积作用,其引起的相关性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后期可导致间质纤维化的形成2。随着小管间质纤维化渐渐导致肾小球硬化、荒废,最后达到终末期尿毒症,这一过程急缓与马兜铃酸服用剂量明显有正相关。因此,按马兜铃酸-I 使用剂量和服用时间的不同,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可分为3种类型: 1.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其为短期大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引起, 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伴肾性糖尿及低渗透压尿, 尿酶升高, 尿常规显示蛋白尿伴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且常有肾外表现, 如消化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 血液系统表现贫血、血小板减少, 肝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等。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间质水肿。 急性肾功能的发病机制 肾缺血肾中毒 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管损伤滤过膜受损 髓质充血肾小管阻塞 皮质缺氧 原尿反漏滤过系数 外髓部供氧 GRF 少尿

历史上的药害事件

世界历史上的药害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是不合理用药的两种最常见表现。 药物在给予人们健康与生存希望的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导 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如影随形,极端体现为药害事 件的发生。经百年来世界上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屡屡发生, 我国近年来药害事件的频发也令人担忧。以下列举了历史上的 部分药害事件。 (一)甘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引发肢端疼痛病。 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 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哥伦布 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 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它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 发生肢端疼痛病,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 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在1939~1948年间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 多数是3岁以下的儿童。 (二)氨基比林致白细胞减少症 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 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用过 此药的病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最 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从1931年到1934年, 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马兜铃酸,赫赫有名的肾脏杀手

马兜铃酸,赫赫有名的肾脏杀手 马兜铃酸,赫赫有名的肾脏杀手,它创造了一个医学名词“中草药肾病”。它造成的肾损伤无法恢复,它对敏感患者只需极小剂量就可导致肾衰竭。含该成分药材在欧美全面禁用。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制造了十万例以上肾衰竭。目前,36种含有马兜铃酸的治疗咳嗽胃疼为主的中成药依然在合法出售。清单如下: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京制咳嗽痰喘丸、七十味松石丸、青果止嗽丸、润肺化痰丸(鸡鸣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仙片、止嗽化痰胶囊、止嗽化痰颗粒、止嗽化痰丸(部颁标准10册)、止嗽化痰丸(药典2000版一部)、止嗽青果片、和胃降逆胶囊、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三蛇药酒、伤湿镇痛膏、少林正骨精(酊剂)、神农药酒、益肾蠲痹丸、金朱止泻片、朱砂莲胶囊、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 马兜铃酸用途:可用于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瘉。此外尚可用于肿瘤病人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数下降。 马兜铃酸药理:1. 抗肿瘤: 多次腹腔注射, 可抑制大鼠腹水型癌的生长, 但对小鼠肉瘤-180、大鼠肉瘤-45、肉瘤-M-1及大鼠癌-RS-1无效, 对小鼠肉瘤-37、肉瘤-AK的生长亦有一定抑制作用[7,8]。2. 免疫作用: 有增强吞噬功能和提高细胞免疫的作用[6,9,10]。 3. 其它:0.1-1% 溶液滴入兔眼结膜囊或皮下注射均无刺激作用。静脉注射1-10mg/kg时, 可使麻醉猫升高血压, 心率无变化; 40mg/kg 则猫心跳先停, 后停呼吸, 最后死亡。对离体兔耳及肾的血管有一定收缩作用, 能兴奋离体兔肠、在位兔肠及在位猫子宫。小鼠静脉或腹腔注射30到50mg时, 可使直肠温度降低2-2.5°C, 持续24小时[11]。4. 毒性: 小鼠静脉注射LD为60mg/kg[11]。5. 临床: 治疗急性严重感染, 配合化疗和放治疗肿瘤, 还可治疗结核、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小儿肺炎等多种疾病。 马兜铃酸禁用慎用:可通过母亲的乳汁影响婴儿,可能造成幼儿肾病。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容易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含马兜铃酸中药引致肾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可引起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时可伴或不伴肾小管性酸中毒。在马兜铃酸引起的肾损害中以慢性肾衰竭最为多见,急性肾衰竭相对较少,而且部分急性肾衰竭可演变为慢性肾衰竭。 马兜铃酸防治方法:对于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应尽量避免应用,如必须用也应从最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添加剂专论代 China Food Additives^^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研究进展 孙晓明I,辛嘉英?2,* *,林雪1,吴永存I,陈书明$收稿日期:2018-08-24 基金项目:山西省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201705D211029),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6TD006)。作者简介:孙晓明(1994-),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E-mail : 490935929@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4219552.html, 。*通讯作者:辛嘉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E-mail : xinjiayingvip@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4219552.html, 。 (1.哈尔滨商业大学,省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76; 2.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太谷030801) 摘 要: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效果好、性质稳定,且多来自于自然植物,在食品、药品、化妆品领域 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来源、合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在食品添 加剂中作为食品抗氧化剂、食品香料、食品交联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了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展望 应用前景。 关键词:阿魏酸及其衍生物;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食品香料;食品交联剂 中图分类号:TS2O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 (2019) 01-0170-07Research progress of feru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in food additives SUN Xiao-ming 1, XIN Jia-ying * 2' *, LIN Xue 1, WU Yong-cun 1, CHEN Shu-ming 2(1.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of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 Harbin 150076;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Abstract : Feru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good antioxidative effect and are very stable. Most of them come from natural plants an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food, medicine and cosmetics.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feru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lso,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food additives (such as antioxidants, food flavors, and food crosslinker) were reviewed. Finally,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expectat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 feru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 food additives ; antioxidants ; food flavors ; food crosslinker 1引言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性质稳定且抗氧化效果较 好,主要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减少白细胞等 药品的基本原料中,近年来化妆品领域中在抗衰 老、美白等研究方面也陆续有产品问世。目前在 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主要处于小范围的研究, 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产品问世,对于主要的研究方 向抗氧化剂、食品香料以及食品交联剂的研究也 只是起步阶段,新品研究技术手段和产品开发能 力等都不完善,所以如何将处于理论的研究成果 应用于实践中以及开发更多有生产价值的产品一170 2019年第1期

当心:马兜铃家族有肾毒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4219552.html, 当心:马兜铃家族有肾毒性 作者:雷波介新 来源:《大众健康》2002年第10期 在我国名著《西游记》一书中,文学家吴承恩塑造了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向白龙马讨到一泡马尿,要给病体沉重的国王服用。马尿本是糟粕之物,出于白龙马却变为人间尤物,有起死回生之妙,可使国王的重病顿除。那国王端起马尿来浅尝一口,觉得酸涩难咽、骚臭难闻,便问唐僧师徒为何种药物。猪八戒心直口快说出了个“马”字,孙悟空觉得不妙,急忙答道:马兜铃。国王闻得此言疑虑顿消,将马尿一饮而尽,真个儿“药”到病除。在现实世界里,白龙马子虚乌有,马兜铃却是实实在在的药物。 马兜铃历来都有好名声。它的果实玲珑可爱,可入药,其性寒、味苦,用于肺热咳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马兜铃的根称为青木香,性寒、味苦、微辛。用于胃肠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压病;外用治牙疼、湿疹、毒蛇咬伤。马兜铃的植株风姿不凡,其茎叶得到了天仙藤的美名。天仙藤味苦、性温,临床上常用来医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风湿疼痛等症。所以人们说马兜铃一身是宝。除马兜铃果实、根茎和茎叶入药外,有些重要的中药材还常使用马兜铃属植物作为代用品。如马兜铃属植物关木通代替木通使用,马兜铃属植物粉防己代替防己使用。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马兜铃及该属的中药是安全有效、毒性不大的中药材,从中医药学文献上也很少见到马兜铃有不良反应的记录,所以它们是最常用的中药品种。然而,近年来国外发现马兜铃及同类药材有很强的肾功能损害作用,严重的可引起肾衰竭,甚至死亡。而且引起肾功能损害的主要成分也已查明,是马兜铃酸、马兜铃酰胺及结构类似的成分。 人体的肾功能有相当大的功能储备和代偿能力。简单地说,就同军队打仗一样,有些人上了前线,还要留下二线、三线的预备部队。患者在肾损害的初期,因为可以动用肾储备,往往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病人觉得腰酸背痛时,肾功能损害已比较明显,但其症状仍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工作劳累所致。出现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如肾衰竭时,由于是长期的、渐进性的过程,病人也很少与用药因素联系起来。 我国历代多以木通科植物木通入药,其后又增加了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藤茎作为木通入药,这些植物都比较安全。但木通科木通主产江浙,在我国北方药源不足,遂以产量大、价格低、产于东北的马兜铃科关木通代替,继之在全国推广使用,乃至出口。曾有实验证明木通科木通安全无毒,且有利尿杀菌作用,而马兜铃科关木通不仅有毒,并且无利尿作用,杀菌活性也低。对国外报道马兜铃科关木通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结果,国内有人认为是用量过大,超过药典规定的剂量所致。但有实验证明,马兜铃科关木通单用或在复方中使用时都显示有肾损害,并且使用剂量即使低于药典用量也有肾损害。另外,日本使用渊源于我国传统中医

龙胆泻肝丸毒性事件调查

龙胆泻肝丸毒性事件调查 2004 核心提示: 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这部新的司法解释 对于众多龙胆泻肝丸受害者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他们将以此为 重要法律依据,向我国中药生产、销售最大的企业 号同仁堂提出巨额索赔。 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这部新的司法解释对于众多龙胆泻肝丸受害者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他们将以此为重要法律依据,向我国中药生产、销售最大的企业——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提出巨额索赔。 李玲是北京某商贸公司退休职工。曾经爱好唱歌的她,如今只能通过照片来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歌声与欢笑的时光。对比照片,现在的她显得格外消瘦,虚弱。 “每天早上一醒来,我就问自己,我为什么还活着?”李玲说着,眼神平静却透着绝望。 李玲得的是尿毒症,每周要去医院做3次肾透析。李玲说,得了尿毒症就跟被宣判死刑一样,“每次我们到医院做肾透析时都要签一份像生死合同一样的东西,以声明透析过程中的意外与医院、医生和护士无关。” 李玲的丈夫是一名普通职工,每月工资700多元,李玲每月退休金是800多元。而做肾透析每月费用是1万多元,由于有国家医保,两人的工资勉强够支付要由患者自己负担的那10%的医药费。一个原本不富裕但却不乏恩爱的家庭,“一下子沦为困难户。” 记者了解到,李玲的家人都很健康。她父亲虽年迈,身体很硬朗;母亲还被评为北京市的健康老人;妹妹常在市里的体育比赛中得奖。而李玲除了生孩子没进过医院。“得尿毒症一般都是十几年的慢性肾炎,或者是糖尿病,或高血压这些基础病转的,或者多年反复的尿路感染转的,我这些病都没有。”李玲说。 那她的尿毒症是怎么得上的呢? 2001年,那位给李玲会诊的大夫在得知李玲吃过龙胆泻肝丸后摇头叹气的样子,令李玲至今记忆犹新。“直到2003年,要不是看了报纸我还蒙在鼓里。”在当年李玲的会诊病历上写着:马兜铃酸致肾病,病人有多年长期口服龙胆泻肝丸的历史。 原来,2000年3月,李玲因为口舌生疮、上火到朝阳门医院去看病,当时医生给她开了两盒龙胆泻肝丸,并告诉她,这是泻火良药,很多患者吃了都不错,而且是同仁堂的。断断续续吃了四五盒后,李玲突然感到食欲不振、恶心,就到朝阳门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血液方面的病,李玲不信,又去北京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当时医生建议李玲做肾透析,她嫌费用太高没做,就这样在床上躺了一年。一年后,李玲由于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昏迷了,必须进行肾透析,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记者在李玲家里看到剩下的四五盒龙胆泻肝丸,李玲说要“留作纪念”,“国家能不能像对待空难、像对待矿工发难的事件一样,给我们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一查多少人吃了龙胆泻肝丸得了尿毒症?他们怎么生存的?他们有什么困难?这些龙胆泻肝丸的毒是从哪里来的?” 2003年2月24日,新华社记者朱玉的一篇报道《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引起社会和医药界的轩然大波。报道披露,人们用了很多年的传统中药龙胆泻肝丸即使正常服用也会造成肾损害,动摇了国人头脑中固有的“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人们开始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质疑。这则新闻获得2003年度十佳新闻奖。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14-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讨论课)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药源性疾病日趋严重: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我国近来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以上。 (案例)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略) 1、肾血液循环特点: (1)肾的血液供应丰富,肾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的1/4,90%的血液供应皮质。 (2)肾动脉在肾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3)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有利于原尿生成。 2、肾小球的滤过膜 滤过膜包括三层: 1、皮细胞层 2、基膜 3、上皮细胞层(肾小囊脏层) 影响滤过膜通透性的因素: (1)分子大小 (2)电荷正常时滤过膜表面(基膜、足细胞膜)覆盖一层带负电荷的蛋白多糖,使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不易通过。 第二节药物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一、肾脏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原因) 1、肾血流量丰富,占心输出量的1/4,血流量的改变容易影响肾结构和功能 2、肾脏肾组织呈高代状态,需氧量大,多种酶作用活跃,易遭损伤 3、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使药物-组织接触面积大 4、肾小管具有尿浓缩功能,使某些药物在肾小管间质中的浓度提高

5、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特点,使大分子物质易于停滞于局部 6、肾小管间质区域血液供应相对不足 7、多种药物或其代物的主要排出途径 8、肾脏具有酸化尿液之功能,其pH的改变有可能影响药物之溶解性,可发生管沉积 二、药物的肾脏损害部位与类型 (一)损伤部位: 1、肾小球损伤 2、肾近曲小管损伤 3、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损伤 4、肾间质损伤 (二)损伤类型: 药源性肾脏疾病几乎包括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如: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免疫介导肾小球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梗阻性损伤 ?其它 1、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是指各种病因(如药物)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5%~10%与药物有关。 ?引起ARF的主要药物: 抗生素类(70.2%)、解热镇痛药(21.1%)和各种中药(24.6%),有19.3%的病人为综合用药所致。 2、免疫介导肾小球损伤 ?免疫复合物经肾小球时沉积在局部,继而引起Ⅲ型变态反应(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如非甾体抗炎药、肼苯哒嗪等引起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 3、急性间质性肾炎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事件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从2000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到2006年的“英国中药事件”,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年频频发生,这对一向自许为“安全、有效”的中药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之一些媒体对有关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的过度宣传和误导,使得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人并不怀疑中药的药效,但怀疑中药的安全性”的观点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为此,笔者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知度、中药本身缺陷及中药临床使用规范等方面作一探讨,试图找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对策,为解决中药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 1 近年国内、外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回顾 2000年6月,美国最权威的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比利时医学研究者Nortier等人撰写的题目为“泌尿系统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此后,美国各大媒体以“中药可能致癌”为题相继发布了新闻。于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H)A)在“至今未收到类似不利事件的报告”的情况下,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并禁止其可能的混淆品种以及部分中成药进口。 2003年2月,包括新华网在内的国内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3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决定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在零售药店购买时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适应证服用。”同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2004年8 月又取消了广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并对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2004年初,在英国市场销售的中国产“千柏鼻炎片”,由于含有千里光,引起了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机构(MHRA)的注意。MHRA称,千里光属的各类植物均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引起人类肝小静脉闭塞症。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动物也显现致癌性、诱导有机体突变和生殖毒性。考虑到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英国各部和MHRA建议制定法令,禁止任何未经当局许可的由千里光属(植物)组成或含有千里光属(植物)的内服药品在英国销售、供应或进口。 2006年6月,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通报,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的各类注册申请。 2006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艾塞克斯的一个批发商和萨里的一家药店里检测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时,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英国政府随后便下令封杀数种中药,对传统中药的“有害性”调查进入“空前

阿魏酸的合成及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_张岳玲

第2卷第1期 2003年2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 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 LLEGE (NA TUR AL SCIENCE EDITIO N) Vol 12No 11Feb.2003 阿魏酸的合成及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张岳玲1,韦长梅1,2,王锦堂1 (1.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 210009; 2.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本文综述了合成阿魏酸及其酯类、酰胺类、酮类和醚类等衍生物的研究状况.鉴于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用途广泛,生物活性高而且低毒性,深入开展对阿魏酸及其分子改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阿魏酸;衍生物;合成;分子改造 中图分类号:O623.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76(2003)01-0050-04 收稿日期:2002-12-02 作者简介:张岳玲(1977-),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研究. 阿魏酸(ferulic acid),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阿魏酸存在于当归、川芎、木贼、升麻、樟白皮等植物中,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保健品、化妆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方面,特别近几年在药理药效方面有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许多的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2],激起了人们对阿魏 酸合成及其分子改造研究的兴趣.1 阿魏酸的合成研究 阿魏酸广泛存在于一些植物中,是当归、川芎、木贼、升麻、樟白皮等的有效成分之一,最初从植物中 分离出阿魏酸,后又从当归、酸枣仁等浸溶液中分离出阿魏酸[3,4].阿魏酸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0. 03%左右,从植物中提取成本较高.随着药学研究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药学合成、保健品和化妆品对阿魏酸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不受天然资源的限制,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阿魏酸制备的研究日趋活跃.除从植物中直接提取阿魏酸外,阿魏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半合成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 1.1 阿魏酸的半合成方法 半合成法是将含有阿魏酸衍生物的物质如谷维素、泥炭腐质酸先降解再提取制备得阿魏酸[5,6] .谷维素中含有阿魏酸的结构单元,以酯的形式存在,且易于水解,因此,可以先用碱水解谷维素,再用酸化的方法制备阿魏酸,其反应式见式( 1).水解谷维素制备阿魏酸的操作方便,收率高达85.7%,副产品ROH 为环木菠萝醇类,在医药方面有实用性.而且谷维素来源广、产量大,并且价格适中,所以该法具有一定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1.2 阿魏酸的生物合成方法 生物合成法是用几种微生物(如Arthrobac ter globiformis)的变种,可以将丁香油中提取得到的丁子香 酚肉桂酸酯转化为阿魏酸[7],合成反应见式(2). 生物合成法是一种清洁有效的合成方法,符合药物合成的发展趋势,但阿魏酸的生物合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探索出能够大量生产的方法.

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

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作者:快乐中年 很多人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事实远非如此,专家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板蓝根】喝多了伤脾胃 甲型H1N1流感逼近,一些感冒药因此热卖。不少人不管有病没病,每天喝板蓝根。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智说,预防流感关键 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疗效较好,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年轻人不宜用 很多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乌鸡白凤丸】过量服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会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经病。对一些因肝郁、痰湿等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一旦药不对症,滥用补益药,反而可能导致血热化风化燥而出现痤疮、失眠、便秘等症状。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牛黄解毒片】超服三天慢性中毒 牛黄解毒片是祛火药。很多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这是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发生的不良反应。 牛黄解毒片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人参】滥用也会出毛病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冬天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平时为了降火常用西洋参片泡水喝。然而,长期过量吃人参要小心“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中枢兴奋、失眠、全身玫瑰疹、皮肤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资料显示,曾有老年人口服人参致频发性期前收缩,这是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 【阿胶】阳虚者应慎用 阿胶确实是妇科上等良药,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服用阿胶之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有些阳虚者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另外,患有感冒、咳嗽、腹泻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

马兜铃酸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健康报/2017年/10月/25日/第005版 中医周刊 马兜铃酸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魏玮整理尹璐 10月18日,《科学》旗下转化医学子刊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布了题目为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广泛相关)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对包含台湾、中国大陆在内的1400个肝细胞癌肿瘤组织样本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研究,利用近期非常热门的外显子组测序手段,发现中国样本的马兜铃酸暴露突变印记明显高于北美和欧洲的样本,进而得出了亚洲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存在相关性的结论。 从比利时广防己减肥和龙胆泻肝丸事件之后,一些中草药中马兜铃酸带来的肝毒性、肾毒性为大家所认识,中药不再是用之无过的代名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滥用中药、中成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相关研究发现了马兜铃酸可能会导致尿毒症、肾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肿瘤等。这次马兜铃酸似乎又为肝癌的发生买了单,甚至有不少舆论将矛头直指中草药,就像这篇文章的封面评论“The dark side of an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的阴暗面),实为不妥。 中药有毒性不等于中药都是毒药 “是药三分毒”,这是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药中毒事件每年都在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植物药90多种,动物药及矿物药各10多种。大毒、剧毒的固然有中毒致死,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同样也有中毒病例发生。这让我们不禁唏嘘,惶惶舆论之下难道把问题都归咎于中药? 从古至今,中医从未否认过中药的毒性。最早《本经》三品分类法即以药物毒性的大小、有毒无毒作为分类依据之一,并提出了使用毒药治病的方法:“若有毒药以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本草纲目》中亦有说明,如“有大毒”“有小毒”“不宜久服”“不作内服”等。中医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并非视而不见,好的中医能够握好这把双刃剑,判断何时病去何时止。 知药方能用好药,知药不单单是了解中药的性味、作用、配伍,更要了解正确的用法用量以及毒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一般来讲,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2.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 3.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 4.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5.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此外,个体差异与自行服药也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 是药三分毒谁来把控这“三分毒” 政策把控:回顾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新药审批,中药/天然药仅录得两个新药批文,占比10%以下,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得到各方共识的科学评价方法缺失。为了挽回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一是要促进中医药发展,二是要为中药新药注册划定规范。 此次规定中还特意声明,经典名方虽免做临床试验,但仍要做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包括给药

中药用对是良药用错是毒药

中药用对是良药用错是毒药 被访专家/吴瑾瑾主任中药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有人说“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都是天然药或植物药,认为天然的当然应该是无毒的,误以为“中药绝无毒副作用”,于是不管身体有病没病总希望吃中药“调理”。还有人说中药有毒,可能引发肾炎、肾功能衰竭、肝炎等,即使有病也不愿服用中药。那么中药是否有毒?如何看待中药毒性?如何正确使用才能避免或降低中药的毒性呢?我们一起来听 听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药房主任中药师吴瑾瑾 怎么说。 中药有没有毒听听中药师怎么说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药房吴瑾瑾主任中药 师说以上对中药的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应继承发扬。如何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药。中药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含有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因此中药有毒还是无毒是相对的,如果不依据中医理论指

导,随心所欲地使用中药,即使是再“安全”的中药也可能会发生毒副反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人大量、长期服用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草药肾”的概念。中药既能起到预防治疗作用,使用不当也能损害人体。吴瑾瑾主任中药师呼吁:广大读者应从思想上加强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正确合理地使用中药。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1万多种中药,大部分中药,尤其是常用药都是无毒的。自古以来,中医中药从来没有否认过中药的毒性,神农本草经里面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把中药分成上、中、下三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下品就是指有毒的中药,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古人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的大小。有毒中药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加以利用,用以治疗恶疮肿毒、肿瘤等,获得肯定的疗效。无毒中药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人参就可能产生中毒反应,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有关。但是用极毒中药砒霜制成的注射剂来治疗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并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有毒的药物如果合理使用,也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中国十大药害事件

中国十大药害事件 最近十年来,各大药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屡见于报端。笔者以一名药学工作者的视角,从其中遴选出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十起事件,尽量以简练的文字构画出每起事件的脉络,系统、客观地展现整个事件的面目,以供关心药政事业的同仁们共同思考。 1、“梅花K”事件 (一)事件简介: 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株洲市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多人服用“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株洲市局感到事态严重,迅速派人赶到市一医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问题“梅花K”,均标示“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后更名为“广西金健制药厂”,以下简称“广西半宙”)生产。据患者反映,该产品在当地媒体大作宣传,声称能通淋排毒、解毒疗疮,治疗多种女性炎症(夸大宣传)。许多女性经不住广告诱惑,纷纷到市内药店购买,但服用几天后出现了胃痛、呕吐、浑身乏力等不良症状。经株洲市药检所抽样检验,检出非法添加的四环素成分,初步认定该“梅花K”系假药。几日后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封杀“梅花K”黄柏胶囊。 8月31日,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暂停销售、使用“梅花K”黄柏胶囊。通知强调,对凡标为“广西半宙”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一律暂控,批批抽验,除按标准检验外,加做四环素成分的检验。发现问题药品,立即追查来源和流向。“梅花K”事件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此事作了重要批示。 经过药监、公安等部门的调查,事件的内幕水落石出。2000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杰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书群和“广西半宙”副厂长方党礼洽谈生产、销售药品黄柏胶囊,为加大药效,双方商定在黄柏胶囊中掺加已经变质过期的盐酸四环素。2001年1月和4月,由“广西半宙”生产了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K”牌黄柏胶囊两箱共18.8万余板,经程书群在这批胶囊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效和适应症、组织外包装后,向湖南等省市销售,致使发生群体性的中毒事件。湖南省药检所检测表明:由于厂家添加了过期的四环素,其含有的降解产物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特别是差向脱水四环素,服用后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症。 (二)处理结果: 据报道,株洲市“梅花K”中毒人数共达128人,至2001年9月17日,还有50多人仍未出院。2003年6月16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广西金健制药厂(前身“广西半宙”)赔偿原告陈桂兰、沈智芳等58人共282万元,其中仍呈植物人状态的沈智芳获赔160万元。58名受害人在签收调解书的同时就拿到了被告支付的赔偿金。9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广西金健制药厂因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罚金14万元。7名被告人均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程书群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原“广西半宙”厂长卢智、副厂长方党礼等6人也分别被判刑并各处罚金。 (三)评论与思考: 这起曾被称作“中国假药第一案”的“梅花K”事件,实际上仅暴露出制药企业制假售假的冰山一角。在当时,违规投料生产、虚假广告促销的行为是司空见惯。只是药监部门尚未经历以后“齐二

中药毒副作用备览既治病也害人

中药毒副作用备览既治病也害人 (根据药监部门的通报、医学研究文献、专业网站的资料搜集、整理。未包括所有已知有毒副作用的中药。重点放在有肾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的中药。另外,大部分中药的毒副作用因缺乏研究,至今不明。)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1·【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 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

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2·【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 马兜铃酸是一种肾毒素,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但也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在应用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时,应当严格控制其用量,尽可能避免其毒副作用。本文基于一种马兜铃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目前市售的几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含量,以指导临床用药。 标签:马兜铃酸含量中药材 马兜铃酸为硝基菲类有机酸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与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此外,在依靠吸食这类植物生存的蝴蝶体内,也存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此类马兜铃科植物曾广泛地被中医作为原生药材入药。但同时马兜铃酸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致病因素,有相关的文献报道,马兜铃酸是一种肾毒素,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等严重疾病,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及致突变作用。2017年10月27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份致癌物清单中,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均在其列。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治疗中,因服用过量的马兜铃酸而导致肾衰竭的病例也不在少数。 一、测定方法 本次测定以马兜铃总酸的含量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售的不同产地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種较为常用的定量测定、鉴别与杂质检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待测物质处在不同波长时的吸光度获得待测物质的吸收光谱,结果以绘制波长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呈现。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工作所涉及的仪器设备较为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选择性好,同时能够较快地获得结果,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本次测定选择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型号为SP-752型,所测中药材为购于江苏等地的青木香,购于陕西等地的马兜铃,购于吉林等地的关木通,购于东北等地的辽细辛。无水乙醇、甲醇、甲酸、乙酸乙酯、盐酸均为分析纯。 二、测定步骤及结果 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在马兜铃科植物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二者被认为是马兜铃属以及细辛属植物产生毒素、致癌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待测材料的测定前先完成马兜铃酸Ⅰ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马兜铃酸I对照品,用无水乙醇配置浓度分别为0.03,0.025,0.02,0.015,0.01,0.005mg/mL的对照品溶液,检测波长为390nm,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此时的吸光度,并以马兜铃酸Ⅰ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结果发现在该范围内,马兜铃酸Ⅰ的浓度与其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进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时,取适量药材生品粉末,精密称定0.3g。为优化

马兜铃酸事件

关于马兜铃酸事件的思考 美国《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10月18号发表一篇论文,题为《台湾及更广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该研究采用基因测 序技术,对肝癌细胞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台湾和大陆的样本中47%和78%呈现特殊的马兜铃酸暴露突变印记,其突变印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因此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更有评论说这是中草药的阴暗面。一时间,马兜铃酸,中草药,中医,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信很多人最近被这件事情刷屏,但有些人竟然因这一篇论文,站出来反对自己 的中医,自己的中药,自己的文化。面对这些极端的做法,客观的人一笑置之,但作 为中医人的我们,怎么能一笑置之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用科学,和我们自 己的理论、文化为大家科普这件事,为我们的中医正名。 此项研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这些含有马兜铃酸突变指纹的患者服用过含有马 兜铃酸的中药试剂,而且对患者服用的中药制剂,西药制剂,还有服用疗程都没有明确的调研,缺乏证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看肝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HBV)为原发性肝 癌(PLC)患者发病的主要病因,在 HBV 感染基础上长期饮酒是促使 PLC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黄曲霉素、家族史、糖尿病、 吸烟亦为PLC 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该研究只是证明马兜铃酸与诱发癌症基因有关联性,也就是说,马兜铃酸基本和吸烟,饮酒,以及黄曲霉素的地位是一致的,并没有任何 一项研究证明食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就一定会得肝癌。大家如此愤慨的抨击中 草药和马兜铃酸,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烟饮酒呢?而且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 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与不良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环境,长期的不合理药物的使用都 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兜铃酸与肝癌的直接相关性尚无直接有力支撑。 下面,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马兜铃酸,它属于硝基菲类化合物,相关中草药曾经 用于治疗风湿、痛风等多种病症,并广泛地应用在减肥和减轻经期症状上。历史上马 兜铃酸曾多次引起争议。上世纪90年代,比利时研究发现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减肥药导致女性肾损害。我国的部分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如:青木香、关木通、细辛等。 马兜铃酸的确具有很强的诱发基因突变甚至癌变的作用,而且研究已经证明了它具有明显的肾毒性,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禁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和青木香,广防己等。没有被禁用的细辛中的马兜铃酸含量微乎其微,每次临床的药量也是2到3g,严格控制在药物毒性的范围之内。目前市面上的中成药,中草药也是经过严格的质量 把控的。相信在这次马兜铃酸事件之后,我国对药品监控的力度还会更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