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刘跃进

摘要:《兰亭集序》是文学史、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献。围绕《兰亭集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论争:一是关于这篇序文是否出自王羲之之手;二是关于参加兰亭集会及写诗的人数;三是关于《兰亭集序》是否为王羲之的书法。历时性地考察魏晋风度的时代特征,可以总结出三点:从德与才的论争,可以透视汉魏之际高门与寒门的较量;从药与酒的沉溺,可以窥探竹林七贤的无奈选择;从道与佛的兴盛,可以探析东晋名士的追求。作为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兰亭雅集名士在享受集会欢乐的同时也颇流露出人生的无奈。

关键词:兰亭集序;魏晋风度;佛道;王羲之;兰亭雅集

中图分类号:I206.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11)04-0001-10作者简介:刘跃进,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一、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一)关于王羲之的生平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今山东诸城一带)人。其父王旷始创元帝过江之议。过江后,家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十三岁时

为周所异。善隶书、行书。起家秘书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迁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召为侍中、吏部尚书,不就,拜右军将军,求宣城郡不许,乃为会稽内史。《晋书》本传称其“年五十九卒”①。题名陶弘景《真诰》卷16《阐幽微》注:“逸少……至升平五年辛酉岁亡,年五十九。”②余嘉锡引此曰:“《真诰》虽不可信,而隐居之注,考证不苟,必有所据。”③唐人张怀瓘《书断》中亦云其“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④。据此,王羲之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东晋升平五年(361年)。此说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

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王羲之生卒年岁旧说的平议》⑤另载三说:

其一,《太平广记》270引羊欣《笔阵图》曰:“王羲之三十三书《兰亭序》。”据此,宋桑世昌《兰亭考》推其生卒年为东晋太兴四年至太元四年(321至379),钱大昕《疑年录》、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同此说;

其二,据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永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书。”则生卒年为东晋光熙元年至兴宁二年(306至364);

其三,鲁一同《右军年谱》以为永嘉元年至兴宁三年(307至365),潘祖炎《王羲之生卒年辨证》同此说。

王羲之书法作品一直为后世所重,《宣和书谱》载当时御藏其书作243幅。现存《淳化阁帖》卷6、7、8载其书160帖。其著述,《隋

①②③《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2页。

《真诰》卷16,《道藏要籍选刊》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61页。《世说新语笺疏》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32页。

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9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其《小学篇》1卷。严可均辑其文5卷,包括杂帖在内凡27篇。逯钦立辑其《兰亭诗》2首、《答许询》1首。

(二)围绕《兰亭集序》的论争

《兰亭集序》的文字,有两个版本,一是收录在《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刘孝标注引“王羲之《临河序》”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莫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序时人,录其

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

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

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①

另外就是现今最为流行的版本,最早收录在相传是唐太宗亲自撰写的《晋书·王羲之传》,称其“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

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

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

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②

围绕着这篇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论争:

第一,这篇作品是王羲之写的吗?这篇文字未见载于萧梁时代的《昭明文选》,实际上,《文选》收录了同类作品,包括颜延之和王融两人分别撰写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辞艳丽,典雅庄重。王羲之也有类似的作品,即《世说新语·企羡》注引《临河序》,但是很短,比世传《兰亭序》少“夫人之相与”至“悲夫”为止的167字。《初学记》卷4、《艺文类聚》卷4所引都止于“信可乐也”,亦无这一百余字。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如果缺少这段文字,就少了很多神韵。问题由此而来:这段文字是原来有而为刘孝标所删节呢,还是本来就没有?相信《兰亭集序》真迹为王羲之所作的人,自然都会选择前者。但如果是后者呢?是何人所加?从目前资料看,这段文字最早见于《晋书·王羲之传》,由此可以确定,至少是在唐太宗之前就加进去的。《临河序》虽然没有《兰亭集序》中间这段文字,但是文末却又多出以下四十字:“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这里可能会有两种解释:

一是《兰亭集序》不符合《文选》强调的“事出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收录标准,完全是散文体。同样是这类作品,颜延之和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就骈丽典雅,当时就盛传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大江南北,故而为《文选》所收录①。

另外一种可能,《文选》的编者没有看到《兰亭集序》,或者看到的不是现在流传的《兰亭集序》。他所见到的只是《临河序》。《世说新语·企羡》载,有人把王羲之《兰亭集序》和石崇的《金谷诗序》作比较,王羲之很高兴这样的比拟。《世说新语·品藻》注引石崇《金谷诗序》曰: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

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

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

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

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

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

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

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

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

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

号、姓名、年纪,又写诗箸后。后之好事者,

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

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②

现存《金谷诗序》很短,与《临河序》相近,说明至少在刘宋初年所见《临河序》可能就是这样的篇幅。

从现存文字看,《临河序》确实未见出色,所以没有收入《文选》。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流行的《兰亭序》很可能就不是王羲之所写,而是后人根据《临河序》增补而成。近代学者李文田应端方之请作《定武兰亭跋》即提出这样的疑问。他认为,现存非梁以前《兰亭》,因为《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只题作《临河序》。

第二,参加这次盛会及写诗的人数问题。根据《临河序》,当时有42人参加盛会,其中15人未赋诗。另外24人赋诗情况,《玉海》卷175“宫室·亭”记载:“《书目》:兰亭诗1卷。晋永和九年上巳右将军王羲之会群贤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十一人诗各二篇,一十五人诗各一篇,羲之为序、孙绰为后序。”按照这个记载,当时的诗篇凡33篇。而今却存41首,包括:孙绰、谢安、谢万、孙统、袁峤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王彬之、徐丰之等五言、四言各一首,孙嗣、郗昙、庾蕴、曹茂之、桓伟、王玄之、王涣之、王蕴之、魏滂、虞说、谢铎、曹华等五言各一首,庾友、华茂、王丰之等四言各一首。孙绰又有《三月三日诗》,不知是否同时所作。另外,王羲之五言五章、四言一首。按照《兰亭考》的说法,当时要求四言、五言各一首的。王羲之多写了四首五言诗,凡五首,外加一篇前序。从现存诗歌总量看,其他人未必遵循一人两首的规定。幸运的是,孙绰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见载于《初学记》和《艺文类聚》,孙绰序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

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

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

唐,邈已远矣,近咏台尚,顾深增怀。为复

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

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以暮春

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

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

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

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泱然兀矣,焉复

觉鹏之二物哉!③

从这篇后序看,确实写得比较一般,看不出多少真情实感。在某种程度上看,还确实与《临河序》相近。

第三,最严重的分歧是关于《兰亭集序》的

刘跃进: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①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云:“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赋诗。”参加此诗会者当不在少数。据《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载:“元嘉初三月上巳车驾临曲水宴会,命观与朝士赋诗。观即坐先献,文旨清婉,事适当时。琅琊王僧达,庐江何尚之并以清言致,结赏尘外。”此序颇为有名。《南齐书·王融传》载:永明“十一年,使兼主客,接虏使房景高、宋弁。弁……因问:‘在朝闻主客作《曲水诗序》。’景高又云:‘在北闻主客此制,胜于颜延年,实愿一见。’”可见此诗序流播北方。参加此诗会者当不在少数。据《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载:“元嘉初三月上巳车驾临曲水宴会,命观与朝士赋诗。观即坐先献,文旨清婉,事适当时。琅琊王僧达,庐江何尚之并以清言致,结赏尘外。”

书法问题。李文田已经提出异议,认为《兰亭集序》与《爨宝子》《爨龙颜》字体相近,时代较晚。《爨宝子》,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立于大享四年(405年),迄今依然存放于曲靖一中校园内。《爨龙颜》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墓》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年),亦在云南曲靖。这两方碑,我曾前往目睹,确实还保留着汉隶的风格。上世纪60年代,南京出土了几种东晋墓志,其中最重要的是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字体都未脱离汉代隶书风貌。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第6期上刊登《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认为《兰亭集序》的思想感情与王羲之本人不相符合。诗很乐观,而序悲观。另外,《兰亭集序》的笔法和唐以后的楷法相一致。再就书法布局看,《兰亭集序》开头“岁在癸丑”的“癸丑”二字是后来加进去的,原来是空白。

如果不是王羲之所书,郭沫若认为最有可能的写手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所为。且“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是禅师的口吻。问题是,王羲之的诗中明明有“合散固无常,修短定无始”,就是这种意思。因此,当时就有截然相反的观点。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认为,初唐诸家都学王书,没有理由否定他们的鉴别力。现存《兰亭集序》和其他传世的王字相比,风格基本一致。《法书要录》收录的王羲之、王献之《杂帖》,凡数百则,说明二王的字帖在唐代非常流行。其中又有部分见于《淳化阁帖》,字体风格与《兰亭集序》几乎一致,难道都是后人所模拟?王羲之就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不能用东晋一般书风苛求他。而且,更重要的是,《兰亭序》的美学趣味与魏晋风度相一致。

这些论争文字,均收录在文物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兰亭论辨》中,共收论文18篇,其中15篇倾向于郭沫若否定《兰亭集序》的观点,另外3篇是章士钊、高二适、商承祚的反驳性文章。

关于《兰亭集序》的文章与书法是否为王今天所能见到的唐前字帖,绝大多数为唐人摹本。高二适提出《兰亭集序》美学趣味与魏晋风度比较接近,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魏晋风度的时代特征

魏晋风度,即魏晋时期名士的风情气度,或者径直称作名士风度。这种风气,始于东汉,盛于魏晋,终结于南朝初年。

(一)德与才:高门与寒门的较量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言下之意是指传统儒学式微,而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三种思潮的兴衰更替,促成了三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一是外来文化(如佛教)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二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如道教)的冲突与融合;第三是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因此,东汉后期,处士横意,臧否人物,成为一时风气。正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历史条件下,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乘势而起。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氏胜,袁氏败。这不是一家一户的成败问题,而是寒门与高门较量的缩影。袁氏的失败,表明以儒家思想为正宗的豪门世袭暂时受到挫折。此后,北方完全为寒门出身的曹操所控制。曹操的心里非常清楚,国家的兴亡,政治的成败,固然取决于严饬吏治,取决于朝廷清明,但更取决于人才的选拔重用。三国纷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曹操要想统一中国,人才的网罗对他来讲尤为重要。在豪门把持选官用人的汉代,像曹操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一般的情况下是难有出头之日的。他原本是宦官养子的后代,其祖父曹滕是东汉著名的宦官,收养了曹嵩,曹嵩生曹操。陈琳在为袁绍撰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中就骂曹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就可以看出曹操在大家世族心目中的位置了。曹操曾有一首诗说到自己卑微的身世:“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其时谁能与。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在宗法制度盘根错节的古代中国,卑微的出身历来被视为一件耻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名的文章中回顾自己早年生活时曾说到这一点。他说自己年轻时最大的愿望只是想当一郡太守,后来志向升为典军校尉。在平定汉末变乱中,曹操借机扩充实力,他的理想又升为封侯,死后在墓碑上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斯为足矣。在两汉门阀制度下,曹操有这样的理想,已经近于天方夜谭了。不过,时势造英雄。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参与了镇压起义军的活动。中平六年(189)灵帝死,外戚何进谋诛宦官,反被诛杀,朝中大乱。西凉军阀董卓带兵入据洛阳,废少帝刘辨,立献帝刘协,杀太后。曹操逃出洛阳,东归陈留。其时袁绍、袁术等实力人物起兵于东方。曹操募得五千人参加混战,这是他建立军事大权的开始。当时他已经35岁了。建安元年(196),曹操将处于困境的汉献帝迎至许昌,自己充当了保护人的角色,“挟天子以令诸侯”,动辄打出“奉辞伐罪”的旗号,使对手处于不利境地。几十年来的身世际遇使他深深感到,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取得自己当政的合法性,就必须首先打破过去用人的制度和精神的壁垒,广开渠道,延揽人才。于是他首先从传统的儒家学说开刀。儒家讲究孝道,而曹操则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哪怕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也可以委以重任。他曾一次又一次地发布求贤令,一次比一次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深刻,其核心是唯才是举。门阀士族服膺儒术,讲求孝悌之道,以为有才者必有德,而他则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这两种用人制度的根本分歧在当时哲学思想界也有强烈的反响。当时有“才性四本”之争,即才性异同或才性离合。一派主张才与性是分离的,有才未必有德,即才性相异相离;另一派认为才与性是紧密结合的,有德必有才,即才性相同相合。陈寅恪先生在著名的文章《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中敏锐地指出,由这清谈的命题,可以鲜明地区分出两大政治势力范围:主张才性分离的一定属曹党,而主张才性相同的一定是门阀士族的代言人。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影响之大。

(二)药与酒:竹林七贤的选择

司马懿小于曹操24岁,后死31年。曹操对他既爱又恨。爱他有才,恨他阴毒,深知自己的后代不是他的对手。曹操说他有“狼狈相”,诏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赢得了曹氏家族的信任。魏明帝在位13年,临终之际下遗诏,由他与曹爽辅佐八岁少帝曹芳。他几乎不问政事,装了十年的糊涂,摆出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但是,就在正始十年,当志得意满的曹爽陪着皇帝曹芳祭扫明帝高平陵之际,他在京城发动了政变,凡曹爽“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长少,姑姊妹之适人者,皆杀之”,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所以敢于这样狠毒,就在于他得到了豪族强民的支持,同时,寒族出身的一些官吏(如贾充之流)也站在了司马氏一边。

与司马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此外,何晏、王弼等在其中也扮演了极特殊的角色。

竹林七贤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东晋孙盛《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1960年春夏,南京市西善桥附近出土了一座南朝古墓,墓中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刻壁画,现今存放于南京博物院。画面中有八人,除七贤外,还有一个荣启期,各自席地而坐,每人中间均有植物间隔开来,但不是竹子,而是银杏、垂柳、松树、槐树,在向秀与荣启期之间有一株阔叶竹。这说明竹林七贤曾有过密交往之说并非虚构。这在史书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

嵇康为谯郡亳县人,与曹氏同乡。又为曹魏的姻亲,娶曹丕、曹植的异母兄弟曹林之女(或说孙女)为妻,从此获中散大夫。然而,他生活在司马氏掌握大权的时代,这本身就已使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而偏偏他的思想性格又过于执著,不肯随波逐流,结果常常把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豪门势力代表的司马氏,为了获得整个士族的支持,

刘跃进: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度。《养生论》讽刺孔子“神驰于利害之端,心骛于荣辱之途”。儒家认为八音与政通,也就是《毛诗序》所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而嵇康却主张“声无哀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嵇康又来发难,作《难自然好学论》,认为如果不用学习就能有吃有喝,人们是不会自找苦吃地去学习。他的朋友山涛推荐他出来做官,他又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说自己有“七不堪”和“两不可”。他有七种习惯:喜欢晚起、喜欢游动、身上多虱、讨厌写文书、厌倦吊丧、讨厌俗人、厌烦杂事,而他所习惯的这七件事又是官场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说自己不堪忍受。如果说这“七不堪”多还属于个人习性方面的问题,不至于引起统治者太多的反感,那么,他的“两不可”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统治者等闲视之了。这“两不可”是:一则“非汤武而薄周孔”,二则“刚肠疾恶、轻肆直言”。司马氏篡夺天下,首先是以儒术相倡导,以儒家正统自居,而嵇康却大不以为然,当然会使那些权贵坐卧不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许多司马氏的党羽想尽各种办法在嵇康身上打主意,设法陷害他。比如有一次嵇康正在打铁,钟会来看他,嵇康向来不愿意理他,于是装作视而不见的样子,继续做自己的事。钟会讨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没想到嵇康又冷冷地问了他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的答话也软中藏刀:“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样一种过于切直的性格,加之又与司马氏所倡导的名教采取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厌倦与对立的态度,这就使他的人格、诗品充满悲剧的色彩。对此,他也深有感触,并且在诗文中一再提及当时环境的险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巇。”对官场的憎恶、对仕途的反感,使他越发对山林隐逸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把庄子的归返自然的精神境界视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与阮籍、向秀、山涛、阮咸、刘伶、王戎等共为竹林之游。魏晋名士,首先以他们为代表。《赠秀才入军》就是描写这种优游容与的生活情趣。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为全诗的警句。顾恺之曾说:画“手挥五弦”为易,而画“目送归鸿”为难,因为前者只要勾勒出形貌就行,而后者却要传神写照,表现出人的精神状态,说明当时的艺术界已经比较注意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性了。蒋济著有《眸子论》,顾恺之为裴恺画像,却特别突出他面颊上的三根毫毛以显示他的特征。“目送归鸿”,丹青所难以表现的正是内在的精神。“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句,实际是当时士大夫纵情玄学的真实写照。当时有所谓“三玄”之说,即《周易》、《老子》、《庄子》。他们在理论上提出许多的命题,比如,才性四本、言意之辨、声无哀乐、三教异同、圣人无情等,展开激烈的辩论。这叫清谈。这些理论命题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强烈的政治内涵。清谈时,还伴有道具,即所谓麈尾。孙盛与殷浩谈论不休,“掷麈尾”,乃至毛落饭碗。

在行为上,这些名士则服药饮酒,一则延长生命的长度,一则加强生命的密度。

在曹操当政时,是禁酒的,更不要说药。而到后来,又恰恰是属于寒门的曹党喝酒吃药,放浪形骸。《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放浪形骸,饮酒不节,常脱衣裸形于房内,纵饮不节。人劝止,他还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还作《酒德颂》为自己寻找理论根据。阮籍本不愿意出仕做官,但是听说步兵校尉府厨中有酒数百斛,便求之。他常常纵饮数十日,高唱“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

史载,阮籍善饮酒,嵇康则服药。他们与高士王烈交往,甚敬异之,“共入山,(王)烈尝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脂、石英一起,是构成古代名药“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曹操的养子、后来又成为女婿的何晏亦以服药出名。《世说新语·言语》载何晏话:“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吃药之风,东晋亦然。《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孝伯(王恭)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看来,服药,还是为了拓宽生命的维度。

魏晋名士所以这么做,自然有他们的难言之隐。《晋书·阮籍传》说他“属魏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嵇康作《家诫》,十分世故地告诫自己的儿子处事要谨小慎微。阮籍之子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仲容指阮咸,竹林七贤之一。可见他们放浪形骸,饮酒不节,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此,所谓“俯仰自得”,我们也不要以为他们已经全然忘却了世事。“嘉彼钓叟,得鱼忘筌”用的是《庄子》的典故:“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嵇康用这个典故,说明这种充满闲适之情的生活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最后两句又是用的《庄子》的典故。庄子路过惠施墓,给人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郢人,手艺不凡,能运斤成风。他有个搭档,鼻头上抹上一点白灰,这个郢人操起斧子能把灰土砍掉而伤不着鼻子。后来这个搭档死了,郢人的技艺再也发挥不出来了。庄子讲这个故事,是说自从“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为言矣”。嵇康用了庄子的这个典故,也是感叹世无知己。王昌龄《独游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颇有适,嗟此罹忧患。”也看出了此诗不仅是闲适,也有着严峻的现实忧患的内容。

然而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政权持续了不过半个世纪,就分崩离析。

(三)佛与道:东晋名士的追求

公元300年4月,晋赵王司马伦起兵杀贾后及其追随者,自封相国。次年废晋惠帝,自立开大幕。此后十余年,内忧外患,五胡乱华,最终导致西晋衰亡,“五马渡江”。此后,北中国大半壁江山,长期陷于混乱。与东晋并峙的十六国以及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并逐渐入主中原的北魏,还有分裂而成的东魏、西魏及其继承者北齐与北周等,北方数十个少数民族,接踵比肩,你唱罢来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史剧,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这出史剧才算谢幕。而北方各民族的文化血脉依然在延续着,并融入到盛唐文化中。鲁迅说,“唐室大有胡气”(《致曹聚仁书》,1933年),大约就是指此。

与此同时的南方,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公元317年,晋王司马睿在江东继位,是为晋元帝,年号为建武。与当时的北方文化相比,东晋以后的江南文化则充满贵族气、文人气和书卷气。

王导为右军将军,迁骠骑将军。王氏家族执掌大权。《世说新语·言语》载,渡江人士每至暇日,相邀新亭宴饮,有人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涕,唯有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众人收泪谢之。由此可见王导的政治抱负。当然,五马渡江之后,寄居人下。王导想巴结吴人,向陆玩请婚,陆玩的回答叫王导非常尴尬:“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世说新语·方正》)面临着土著豪强,不得不“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在思想文化方面,继续倡导玄远之学,无为而治,以宽可得众。《世说新语·企慕》:“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这“道”的具体内容,又见于《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等于把正始年间的谈玄风气带到了江南。而且,从这里看出,东晋名士所推崇的主要还是竹林七贤。《声无哀乐》、《养生》均为嵇康所作。王氏如此,谢氏亦然。《世说新语·赏誉》载谢安非常羡慕七贤,称“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世说新语·品藻》载,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徽之和王献之亦共赏嵇康的《圣贤高士传》。在这些贵族集团的影响下,江南

刘跃进: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当然,同样是谈玄,两晋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谈玄者的身份有重要变化。魏晋之交的文人谈玄,统治者则倡导儒术,尤其是以孝治国。譬如《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王祥卧冰取鱼孝敬母亲,被列入二十四孝图中而家喻户晓。他本人也位居台辅,带动了整个家族衣冠崇盛。这里显然交织着浓郁的政治色彩。而竹林七贤等就是要冲破这种礼教。阮籍就说:“礼岂为我辈设也?”东晋初年,则是上层统治者和贵族文人在谈玄,甚至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僵)。”所探讨的内容也更加哲理化,更加贵族化,甚至,握麈谈玄,更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由于这种特殊身份,他们的玄谈以自我为中心。《世说新语·品藻》载桓温与殷浩争胜要强,桓温径直问两人优劣,殷浩说:“我与我周璇久,宁作我。”言下之意,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争斗,最终还是我。《晋书》作“我与君周璇久”,这便成两人的争胜。同篇又载桓温又与刘惔评论会稽王司马昱谈玄进步极快,刘惔认为终究是第二流人物,第一流“正是我辈耳”!

其次,两晋名士,谈玄喝酒自不必说。像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便命驾而归的张翰就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

说新语·任诞》)甚至,

素有大志的周亦常“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王忱也说:“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不仅如此,东晋名士又增加了诗的成分。《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孝伯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排调》记载王徽之与谢安讨论七言诗,就熟练地引用了《楚辞·卜居》。《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云:“(许)询有才藻,善属文。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世尚赋颂,皆体则《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安,而诗章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宗归不异也。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至江左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谢混始改。”檀道鸾以《诗》《骚》的传统作为评价文学发展的标准,他认为自司马相如以来,直到潘岳、陆机,他们的创作并没有背离这一传统。但是这个时候的创作,已经融入了很多玄言的成分,就是后来为人所诟病的玄言诗。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

当然,最重要的是,东晋时的名士谈玄,已不仅仅限于三玄,而是出佛入道。《世说新语·排调》说:“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二郗,即郗愔、郗昙,二何指何充、何準,皆身居高位。

王羲之家族信道。《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王献之病危,按照道家上章首过之法忏悔,说自己“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也是五斗米道信徒。王羲之与支遁的交往也充满戏剧性。《世说新语·文学》载:“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此后他便盛赞支遁“器朗神隽”。王濛也说,支遁“寻微之功,不减辅嗣”(《世说新语·赏誉》)。

唐代诗人杜牧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东晋风流,很多见载于我们反复征引过的《世说新语》。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名士底教科书”。

《世说新语》分36门,其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面貌、日常生活和遗闻轶事,如清谈、饮酒、服药、人物品藻、任诞放达等,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全景展现。

其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世说新语》中的主角,而王羲之凡四十余则,非常形象而传神地表达出王羲之的性情和追求。

以王家子弟为荣的文字占有相当多的篇幅。王羲之年幼的时候,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抱在床上睡,多次盛赞他说:“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一次,王敦与钱凤密探谋乱时,忘记王羲之还在床上未起。王羲之听到这些秘密后,知道大祸临头,于是假装呕吐深睡不醒。王敦与钱凤谋议一半,突然想起王羲之还在床上,两人一致认为,必须处死王羲之,否则必将泄密。没有想到,打开床帐一看,王羲之吐得满床皆是,依然深睡不醒,于是饶过一死。可见王羲之的机智聪慧。

当朝权贵殷浩非常赞赏他,说他“清鉴贵要”,或说“逸少清贵人”。这里强调一个“清”字,即高贵娴雅。同是王氏子弟,太原王氏子弟王述便缺乏修养,很叫王羲之看不起。一次,王述吃鸡蛋,用筷子戳,没有戳住,很生气,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止,王述气在心头,又下地用木屐踩,还是没有踩住,更加生气,抓起鸡蛋塞到口中,咬得碎烂,又吐将出去。王羲之见状大为嘲笑。这当然叫王述很是不快。后来,王述官位转高,王羲之内心自然不平,就在撰写了《兰亭集序》的第三年,特在祖墓前发誓,作《为会稽内史称疾去郡于父墓前自誓文》坚称: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

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

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

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

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

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

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

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

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

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

曒日。①

从此,他永远退出官场。这还真有点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见东晋文人还颇崇尚气节。只是陶渊明所反感的恰恰是王氏这类的豪门望族。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不论。就王羲之而言,这样的表现很可以见出他的“气骨”。他年轻的时候,颇率性纯真,时人目之曰“飘如游云,矫若惊龙”。郗鉴给王导写信,想结亲家。王导将自己的子侄辈介绍给他,任其挑选。王家诸郎个个矜持,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大卧,为郗家招为快婿。他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王羲之称其“善隶书,咄咄逼人”。《进书决表》自称:“臣献之顿首言:臣年二十四,隐林下,有飞鸟,左手持纸,右手持笔。”另外一个儿子王徽之也有乃父之风。住在山阴时,赶上夜雪,开室命酌,王望皎然,因起彷徨,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也就是后来“乘兴而至,兴尽而归”的典故。

出身于豪门之家,王羲之秉承从父王导之风,也有着高远的政治抱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表面看来,王羲之热衷于丝竹弹唱,陶冶性情。而同篇又载,谢安“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而王羲之则认为“清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清谈废务,浮文妨要,这个时候,他又站在了政治立场看问题,对于清谈的评价,非常之低。

从《世说新语》所记载的这些看似矛盾的表现来看,王羲之的思想作风与处世方式,往往有其多面性,而这一切,又都在《兰亭集序》中有着集中的体现。

三、兰亭雅集中的欢乐与无奈

修禊之风,由来已久。唐初所修《初学记》卷4“三月三日”类、《艺文类聚》卷4“岁时”类

刘跃进: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辑录历代记载及诗赋文献,颇为详备。由此可知,这种风俗最早见于《周礼》记载,由女巫掌岁时祓除。参加者不限性别,非常广泛。《诗经·郑风》韩诗说:“三月桃花水下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也。”张衡《南都赋》曾这样描写修禊的场面:“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朱帷连网,曜野映云。男女姣服,骆驿缤纷。致饰程蛊,偠绍便娟。微眺流睇,蛾眉连卷。”李善注引《续汉书》曰:“三月上巳,宫人皆禊于东流水上,祓除宿垢疾也。”可见,秦汉以下,上巳修禊也成为宫中重要的礼俗活动。

魏晋以后,这种风俗逐渐成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曲水流觞,吟诗作赋,号为雅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西晋时“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乐广)问王夷甫(王衍)曰:

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

裴)善谈名理,

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王戎)说延陵、子房,亦超玄著。”可见当时名士所论,多涉名理,亦论文史。当然,如前所述,如果赋诗不成,均罚酒三斗。《世说新语·排调》载:东晋时,“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斗”。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晋诗部分辑录很多诗歌作品,便是明证。

东晋之后,文人雅集,饮酒赋诗,纵情山水。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最著名的就是康熙四年乙巳(1665年)冒襄与王士禛共同参与的水绘园修禊活动。“篇什之富,兴趣之豪,主宾之美”均令时人艳羡,因为参与者均名著一时。冒襄特作《水绘庵修禊记》,陈维崧、杜叡亦作《水绘庵乙巳上巳修禊诗序》①。在记、序及个人的诗歌中,不时回顾千年前的兰亭雅集,这次雅集已经成为后来上巳修禊的典范。尤其是《兰亭集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欢乐之外,又有一种无助与无奈,深深地触动了历代文人脆弱的心弦。

石崇《金谷诗序》有“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的悲哀,《兰亭集序》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羲之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在良辰美景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知北游》:“山林与,臬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都表现出对山水的欣赏。这也就是嵇康诗中所述“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由山水景物又引发了作者幽远的玄思妙想。

《兰亭集序》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注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谓“一死生”,是指《庄子·大宗师》所阐发的思想:“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其实所讲的就是死与生,都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而“齐彭殇”也是源于《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讲的就是长寿与短命,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王羲之是以否定的语气评述庄子的人生观,以作达观状,而所显现的却是无法忘却的悲哀。从前面所征引《世说新语》所描绘的王羲之的抱负看,我们不能排除作者为偏安江南无所作为所发出的感慨。作者抚历史于一瞬,叹人生之苦短,在赋诗饮酒中品味生活的真谛。因此,只能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哀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这种感慨与无奈,又都在山水的陶冶下和历史的俯仰中化作片刻的宁静。这就是人生的矛盾。

作者痛感历史永恒,生命无痕。而这种感慨,我们在《春江花月夜》,在《登幽州台歌》等唐诗中时常见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生命意识。而这,又是老、庄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也是困扰今天知识分子的最大难题之一。

责任编校:刘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魏晋玄学的 形成原因

魏晋玄学的形成 【摘要】玄学,是魏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和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哲学思潮相比,魏晋玄学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风格及其当时玄学思想家群体放任、超达、自由、解放的个性,是其前其后的历史上所少见的。一种思想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玄学,作为魏晋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的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残酷而又无奈的社会现实,几百年的思想发展,统治者维护政权的需要以及当时的学风都是促进玄学产生的条件,本文力图从这几个方面解读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魏晋玄学;形成原因;影响; 1.什么是玄学 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上的贵无与崇有两派。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道”或“无”。崇有派主张“自生而必体有”,反对贵无派“以无为本”的说法,认为“有”之所以发生,并非另外有一个东西使之成为“有”,而是万物“自生”、“自有”。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2.玄学的形成原因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2.1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儒道文化合流包融的结果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说代表了传统的文化和价值,它和封建社会牢牢维系在一起,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到了汉代,儒学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魏乱世,为了恢复和维护正常的封建秩序,统治者自然选择了儒学作为其统治的工具,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保护环境的诗句

篇一: 保护环境诗 保护环境诗 垃圾不可随手丢,废物不可随处排,绿化不可乱破坏;水电资源要珍惜;废物利用要懂得;花草树木多种植;携手共建好家园;保护环境起做起。 篇二: 古诗词中的环保 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示春天即将离去。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可贵的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魏晋风度,以及它的现代人生意义问题。主要谈两个问题:一、魏晋风度的形成背景;二、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 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年代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种时代情绪又因了当时文化的主体士族的崛起形成为特定的思想体系。当时,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对逍遥境界的寻求,成了魏晋以来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当时,围绕着这一主题,各种人生哲学纷纷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一、以阮籍为代表的逍遥论。二、以嵇康为代表的养生论。三、以《列子·杨朱篇》为代表的纵欲论。此外,还有何晏、王弼的无为论,向秀、郭象的安命论等等。魏晋以后逐渐兴盛的佛教,则是从宗教麻痹的角度,来解释人生问题的。 这几种人生哲学虽然旨趣不同,角度各异,但都是探讨如何解脱苦难,实现人生价值的。正像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来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这种生命精神在《世说新语》这部记载名士轶事的笔记小品中有着生动的表现。收入这部笔记中的大都是汉末以来名士冲决礼法,率真自得,狂诞任放的轶事。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这就是抛弃了传统儒家哲学中过于拘执的一些道德说教,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为,通过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形成创作。最典型的则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轶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诞》)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喜转 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文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 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把握。 第一节 一、导入: 杜甫被誉为“诗圣”,司马迁被誉为“史圣”,有一位 名士被人们誉为“书圣”,他是谁呢?他的巅峰之作又是什么?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 被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今天我 们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这篇美文。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兰山),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年轻时有 美誉,为人真率,胸怀豁达,为时人所重,目为“国举” (全国推崇的出类拔萃的人物)。曾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出身于一 个书法世家,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 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少师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年长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晚年 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人评书法“字势如龙跃天门, 虎卧凤阙”“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 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王羲之也长于诗文,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 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新,不 尚辞藻而多情致。论者称其书札有远见卓识,但这些成就均

浅谈魏晋玄学

班级:中文系语教本132班 姓名:黄全星 学号: 130110102019 论文题目:《浅谈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浅谈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黄全星 摘要: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新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它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也开始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本文将就于玄学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浅谈式研究,以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在这一哲学范畴中收获文学的启迪。 关键词:玄学思辨文学影响 一、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 魏晋玄学,起源于魏正年间。从东汉末年开始,统治阶级内部及社会矛盾问题开始日益显露,汉代儒家经学的衰落,也预示了新的统治阶级思想的诞生。在法、道、墨等思想并起的过程中,经过学人不断地清谈讨论,得出了玄学最适合解释解决时局与理想问题的结论。玄学是在乱世中产生,它具有老庄思想中无为的思想特征,同时又对老庄思想进行了全新地诠释。玄学在当时满足了魏晋时期学者、文人对于形而上学追问的渴望。所以说,魏晋玄学的兴起与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 二、魏晋玄学的重要时期及主要代表人物 (一)正始时期 1何晏,重要著作:《道德沦》,核心思想:宇宙本体是超言绝相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着;名教的衰败是由于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圣人无情而有性。 2.王弼,重要著作:《老子注》,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寻找世界统一性的原理。核心思想:万物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言意之辨";自然名教,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 (二)竹林时期 1.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核心思想:声无哀乐论,他认为声音和情感具有主客观的区别;明胆论,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由赋受的气质决定。 2.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核心思想:阮籍反对虚伪的名

关于保护环境的诗句

关于保护环境的诗句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7、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10、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1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17、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1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 1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1、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柳宗元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6、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苏轼 27、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 28、楼东一株树,枝烟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2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3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3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3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

魏晋风度(自由的历程)

自由的历程 ——魏晋风度的前世今生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有那样一个时代叫作魏晋;在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有那样一种文学叫作魏晋文学;在文脉悠远的中华文化中,有那样一种气度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是一种向往自由的新的人格境界的开辟,是儒学与道学矛盾与融合的演绎,也是“风清骨俊”审美意识的彰显。魏晋风度在人格上,哲学上,美学上都独树一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尤其是士阶层,开始自觉走上追求自由的历程,开一代风气,长一朝精神,为时人感悟,为后人景仰。魏晋风度作为那个时代的标签,其意蕴却未止于当时,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久弥新。 本文将从分析魏晋风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而从人格,哲学,美学三个方面发掘魏晋风度的精神实质——追求人的纯粹的自由,从而尝试探讨魏晋风度对当今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一.先说个大概——魏晋风度的时代背景与代表人物 魏晋两朝所在年代为公元220—420,前后历200年。汉末以来,社会动荡,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军阀混战,人民死伤无数,白骨蔽野。降及曹魏,统一北方,然曹操多猜忌,文士多有折损。正始之后,司马代曹,以名教治天下,名士去其半,文人噤声。 这一时代充满了战争——三国鼎立互相征伐,政治斗争——曹植与曹丕的帝位之争,朝代更替——司马代曹,以及民族危机——五胡乱华。这一时代在历史学家眼里定然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但从另一角度去看,由于统治阶级忙于政治斗争,未对意识形态做出严格规定,于是造就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大发展,形成了风采熠熠的魏晋风度。 魏晋之时,有太多因素造成个体的非正常死亡——战乱、瘟疫、政争等等,因此魏晋文人把这种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体验转化,升华为诗歌、晏游、饮酒,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反映内心的忧伤和恐惧,表达向往自由和追求超脱的人生理想。 魏晋的故事须由魏晋名士来演绎,魏晋一代,大致包含了五个文人群体: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这五个群体虽然政治抱负不同,但在文脉上一脉相承,在人格追求上也以清隽飘雅而相契合。 二.师法自然,放诞不拘——魏晋士风与人格 在政治黑暗,礼教束缚的年代,出现了文人集体失语的现象,但魏晋文人的特点就是不说话也不会停止对假礼教的批判与反抗,不会停止对自由人格的永恒追求。在魏晋名士眼中,自由就是顺从自己的天性,任性而为,随心而动。这源于他们对生命最细致的体察,“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阮籍《咏怀诗》其四),这是对人世短促的感叹,既然人生苦短,那就顺势而为,出世隐逸,寄身自然;“乘云御飞龙,歔欷叽琼华”(阮籍《咏怀诗》其七十八),表面上游仙崇道,实则是追求自身从现实的解脱。从文学主旨看无论是感叹,忧伤亦或游仙,都归结为对自然无为的复归,对自身解放的呼唤。 然而,让魏晋文人成为魏晋名士,让魏晋士风成为魏晋风度,师法自然还不够,真正让魏晋名士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放诞不拘的人格特质,魏晋的名士无论从仪容仪表上还是从生活践行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魏晋名士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境的绝佳材料。 魏晋名士大都注重仪表,男子傅粉也不是奇事,但真正的雅士绝不粉饰。“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容止》),明帝怀疑何平叔傅粉,便亲自试验,发现其出汗后面色更为皎白。美男子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

兰亭集序

8、兰亭集序 开州区陈家中学高一语文组郎兴洪 学习重点 1、学习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了解由兰亭集会而生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学习难点 1、学习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计: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阳春三月,正是出游赏景的大好时光,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游玩赏景,而且也写下了集书法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千多年前的兰亭,去感受作者的神采。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文质双绝”。 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二、解题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2、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3、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家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问题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 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 (2)鹅池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

魏晋玄学的繁兴及其儒学特色(一)

魏晋玄学的繁兴及其儒学特色(一) 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学繁兴。玄学名士们禀承老、庄余韵,蔑弃儒家礼度,开启了一代玄风。玄学既是对两汉经学形式上的否定,却又是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玄学与经学这两种思潮,既在理论形态上相互对立,又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 一、玄学家的儒学渊源 东汉末期,一些儒者、经学家面对道德危机和经学的没落,开始逾越儒家的礼度和经学的师法家法,不拘儒者之节,杂采老、庄之说。譬如:马融“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1),又训注《老子》、《淮南子》等道家著作。《后汉书·马融传》载:“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夫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戺尺之羞,灭无资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一代经学大师已津津乐道于老、庄之言,况论一般儒生文士?马融的弟子郑玄,不为经学所拘囿,“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后汉书·郑玄传》载:“(袁)绍客多豪谈,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上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叹服。”所谓“依方辩对”,使“竞设异端”的四方豪俊“莫不叹服”,可见老师大儒郑玄也已脱离经学窠穴,杂采百家了。至于经学深奥并曾正定“六经”文字的蔡邕,则憧憬一种“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2)的淡泊和空灵的道家境界。此外,汉末的杨厚、范升、虞翻、荀淑、顾凯等儒者,或修黄老之学,或为《老》、《庄》训解,或清淡而不涉世事,都已多少杂具道家色彩。 魏晋玄学正是循此路数发展而来。细案魏晋史籍,便会发现,玄学家大多数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受儒学濡染,谙熟《诗》、《书》,注解儒经,与儒家经学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兹以几位主要代表人物为例举述于下: 何晏(?一249年),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因曹操纳晏母,遂为操之养子,又娶探女为妻。史称:“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师)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玄)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师)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不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3)以神自况的何晏,除了着《老子道德经论》和《老子杂论》外,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周易说》一卷(4)、《孝经注》(5),《论语集解》十卷则是何曼等集诸家之解而成。《晋书·郑冲传》说:“(郑)冲与孙邕、曹羲、荀凯、何晏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以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何晏等“集孔安国、马融、包氏、周氏、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义,并下己意,故为‘集解’。” 王弼(226一249年),“好说儒道”(6),通辩能言。《世说新语·文学》曰:“何晏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问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何晏“甚奇弼,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7)王弼的《易》学渊自经学的荆州学派。汉末,刘表据荆州,兴建学官,编定经书,士子学人多相依附。荆州学者宋忠等治《易》重义理,与讲究阴阳象数的汉末《易》学不同。刘表青年时期曾师事王粲的祖父畅,后粲与族兄凯避乱荆州,投靠刘表,表以女要凯。蔡邕亦尝以数车书与王粲。王粲死后,其二子及宋忠因参与魏讽的谋反而被诛杀,而蔡邕所与的旧藏书遂转入王凯子业之手。而王业之子便是王宏、王弼。其后,曹操取荆州,宋哀与王氏北上,玄学遂盛于洛下。王弼曾着《周易注》十卷(8)、《周易略例》一卷(9)和《论语释疑》(10)。此外,见于诸史著录的有关《易》学著作还有《周易大衍论》、《周易究微》、《易辨》和《易传纂图》。 阮籍(210一263年),“容貌魂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善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11)。《世说新

描写优美环境的古诗词

描写优美环境的古诗词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王羲之——兰亭序(注音、译文、作者介绍等)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朝代:魏晋 作者: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 ǐ丑ch ǒu ,暮春之初,会于会hu ì稽j ī山sh ān 阴之兰亭,修xi ū禊x ì事sh ì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j ī湍tu ān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li ú觞sh āng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y ī觞sh āng 一y ī咏y ǒng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f àng 浪l àng 形x íng 骸h ái 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

魏晋玄学产生与展(四)

魏晋玄学产生与展(四)

————————————————————————————————作者:————————————————————————————————日期: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四) 天才的诞生: 黄初七年,曹丕在位的最后一年,奉这位皇帝之命而继承王粲爵位的王业家中,添了一个小儿子。 王业的长子取名王宏,宏,发扬光大,意味着使一度中断的王粲家族兴旺发达;王宏字正宗,以肯定其正统的继承人身份。所以当小儿子出世命名时,取名为“弼”,意为辅助,后字为“辅嗣”,以表示帮助兄长王宏共同振兴家族。 于是,世上一个姓王名弼,字辅嗣的男儿诞生了。 山阳王氏深厚的文化渊源,荆州学术的薪尽火传,还有王粲留下的来自蔡邕的近万卷书籍,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家学内容。这是王弼先天的财富也是他后天成功的基础。 关于王弼童年以及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那位和他年纪相仿的另一位少年才子钟会所受的教育中,可以间接的推导一些王弼学习的基本内容。 颍川钟氏家族与山阳王氏关系密切,钟氏家族以擅长刑名学和古文经闻名。 钟会追忆自己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这样写道: “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岁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 尽管家庭文化传统十分重要,而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更为重要,尤其是当一个思想家在其世界观形成的青少年时代,他所生活的氛围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正始时期,何晏等“浮华分子”上台后所掀起的玄学思潮风靡了思想界,而这时的王弼才十五岁,正是最容易接受“奇文异训”的年龄。 正始玄风主要风行于首都洛阳的上层知识界和上层贵族官僚青年中。王弼恰恰生活在这个环境里。 山阳王氏是名门望族,与汝颍名士为世交。王业是王粲的嗣子,正始时期在中央尚书台任尚书郎,全家定居在洛阳,生活在上层士族文化环境中是无疑的。

描写优美景色的诗句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4、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7、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8、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4、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2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 26、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27、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

2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0、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3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2、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36、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3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8、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39、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0、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4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导学案 编写人:段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搜集整理文言知识; 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难点: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知识链接】 1、简介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2、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况等,亦可评论。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3、时代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4、文章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其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感知全文】 预习案: 1、给下列生字正音。 癸( guǐ)禊( xì)觞( shāng )骋( chěng ) 殇( shāng )骸( hái ) 2、积累文言字词: A.重点实词和虚词: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至,及)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 ..其次.。(酒杯)(排列而坐)(旁边) 3)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思想情绪,情致)4)之暮春之.初(助词,的) 及其所之.既倦(往,到达) 不知老之.将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在) 当其欣于.所遇(对) B.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士。年长的人) 2)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3)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穷尽。把……看作一样) 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作意动用法) 5)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6)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围绕) C.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曲水的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 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4)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了该时期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如果同汉、唐相比,揆其大要,其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 黄巾大起义促使东汉大帝国的瓦解,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因而人的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汉末至隋约400年内,基本上处于长期分裂割据(西晋统一至八王之乱只有8年),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那时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每一个社会政治集团,每一个割据政权,要求得生存、自立和发展,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努力,或者发挥人才的优势,从而有利于个人聪明才智的充分显示。加之东汉统一帝国的瓦解,人们热衷于寻找重新统一和治国的理论。这些时代条件不仅使得各类人才辈出,而且促使学术思想界儒、玄、墨、名、法、纵横、佛、道以至兵家都应时而出,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所谓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当时从政治斗争到思想理论斗争的许多主张,都与儒家名教相悖逆。早在曹操与袁绍等联兵反对董卓时,二人在论如何夺取胜利时曹操提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所谓“智力”,指人的才能,“道”乃指由人制订的适时而变的各类政策方针。曹操认为在群雄逐鹿中要取得胜利,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他多次下令主张“唯才是举”,不仅“盗嫂受金(者)……吾得而用之”,甚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本纪》),皆可录用。清谈名士嵇康不仅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还公开宣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鲍敬言从老庄任自然的思想出发,针对儒家所谓“天生蒸民而树之君”的君权神授说,揭示国家、君臣以及政治制度的出现,都是暴力和征服的结果,也是压迫、贫苦和战争的根源。鲍氏对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讲的“无君而庶民定,无巨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社法,束缚下民”(严可均辑校《全三国文》卷四十六阮籍《大人先生传》),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著名的“无君论”(《抱朴子·外篇》卷四十八《诘鲍篇》),反对国家、君臣、政治制度的存在。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如果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算起,到鲍敬言所处的两晋之际,已有约550年的历史。鲍氏对封建专制之核心君权的彻底否定,尽管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但他在理论上的勇气,反对政治压迫的实质,以及在思想意识上趋向自觉的精神,都是值得赞许的。 与“无君论’思想相辉映的,乃是“神灭论”和“笑道论”。从西晋阮瞻的“无鬼论”,到刘宋范晔的“死者神灭”,“天下决无佛鬼”,再到范缜的“神灭论”,北周甄鸾的“笑道论”,均针对欺骗人民的佛道教义及维护封建统治的神仙鬼神之说。特别是范缜的《神灭论》把我国古代唯物论思想推向顶峰,它有利于人们思想意识的趋向自觉,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上述对封建统治理论的核心名教禁锢的突破,以及对封建统治政权核心君权的否定,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人们思想的一次相对解放,从而促使人们的文化心态向自觉趋向发展。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妇女受压迫最深,因而她们的社会地位及其思想观念,最能说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自觉趋向程度。东晋葛洪曾生动地描绘了两晋南方妇女的社会生活,说她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亲访友,周游城邑,游戏佛寺,观赏渔猎,登山临水,出境庆吊,途中有说有笑,有时甚至举杯痛饮,引吭高歌(《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疾谬》)。这里所表现的妇女的社交活动和社会地位,似乎同男子没有多大区别。北朝妇人主持家务,参予政治活动,以及反映妇女地位提高的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显然是鲜卑习俗对北朝社会的影响。实际上,它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这股历史主流对当时北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于儒家男尊女卑观念受到冲击,少数民族风俗的习染,妇女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她们有了掌握文化的机会,因而当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歌星以及深通儒家经典的女文人学士。她们写下了诗、赋、谏、铭、颂、书流传于后世。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两晋妇女有文集者计12人,共40卷;十六国前秦妇女有诗文集者1人,共1卷;南朝妇女有文集者计7人,共39卷,1人注书7卷。此外,有姓无名,标某氏撰文集者计37人,共106卷,其中应有一部分为妇女所作。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因而其思想观念也趋向自觉,从而妇女出外游学,步入仕途,从军,自由选夫等为封建伦理纲常所不容的事例,在魏晋南北朝时有出现。上述妇女自觉

形容自然环境美的诗词

形容自然环境美的诗词 形容自然环境美的诗词 春天景色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夏天景色的诗句: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形容环境美的诗词 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2: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4: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王涯《春游曲》 5: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6:天寒地冻雪窖冰天雪虐风饕嘘寒问暖一寒如此 7:《黄山迎客松》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 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 8:秋高气爽秋菊傲霜一叶知秋秋风习习秋果累累 1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5:四时八节桃红柳绿有脚阳春燕语莺啼 1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7: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1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