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攀枝花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攀枝花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攀枝花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攀枝花实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机遇期。为指导我市科学技术发展,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创新型攀枝花,根据《四川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四川省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科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共有351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51项,杰出贡献奖2人;29个项目荣获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19个单位获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全市申请专利2058件,占全市历年专利申请总量的

69.48%,专利成果转化累计新增产值达76亿元。攀枝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钒产品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钒钛产业集群跻身中国产业集群50强,攀枝花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钒钛之都”。

——重大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以微细粒级选矿、低品位选矿、直接还原新流程、大型钛渣冶炼、人造金红石、清洁钒生产、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等技术为代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瓶颈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以百米高速铁路钢轨、家电用深冲系列钢板等系列新产品为代表,钢铁产业向精特纵深发展;以精钒、高钒铁、含钒三级钢筋、钒基储氢合金、钒电池等为代表,钒产业运用领域不断拓展,实力不断增强,国际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以高钛渣、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钛卷板、纳米钛白、脱硝基载体二氧化钛等为代表,钛产业初具规模,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基本建成;以微细铁粉、铁系颜料、氯化钴、碳酸镍、阴极铜、氯化钾等为代表,二次资源利用取得突出成绩;以含钒钛汽车刹车制动鼓、齿轮、曲轴、后桥壳、破碎机锤头、挖掘机铲齿、球磨机衬板等为代表,机械制造业异军突起;以“枇杷控时成熟技术”、“晚熟芒果集成配套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攀枝花烤烟生产关键技术”等为代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以特色中药材种植、何首乌系列产品、麻疯树品种选育及相关种植、块菌人工种植、国胜有机茶、小粒咖啡、野生铁核桃油、东方鸿森块菌酒、无患子洗涤剂等为代表,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展现出广阔发展前

景;以干热河谷生态建设、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垃圾处理、污染防控、灾害预测预报等为代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持续推进。

——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依托攀研院组建了攀枝花市钒钛研究院,整合组建了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中心。“攀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攀枝花市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准并正式建设。新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3个,组建了4家省级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了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国家、省级建设创新型企业。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4个省级农业科技试点园区,组建了新农学校、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等信息服务平台。

——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

启动了攀枝花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孙朝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多人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支持。4位专家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攀西特色水果产业创新团队。培养了铸造锰钒钛耐磨合金材料、化工技术创新、南亚热带水果等8个创新人才团队,多人获得市级创新人才计划支持。到“十一五”末,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4210人,较“十五”末增长47.5%。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市、县(区)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科

技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科技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累计达7005万元,较“十五”增长了65.6%;全社会科技投入38.4亿元,较“十五”增长了260.5%。全市共获国家级项目支持83项,经费13724.5万元;省级科技立项270项,经费6936万元。科技交流与合作更为广泛,举办了“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大型学术技术研讨会和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院地、校市合作协议,与50余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金融工作初见成效,一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和农业科技项目贷款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制定了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开展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和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市县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专利、商标、版权、品牌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科普事业全面推进,建设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普示范活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金融危机后,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催生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力。我国提出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科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央对西部区域经济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更为重视,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在企业税收、资源税改、土地政策、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上给予倾斜,西部将建成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编制《“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

四川省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提出通过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将钒钛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列入部省会商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规划纲要》,将攀西钒钛磁铁矿作为关系国防、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予以创新开发,将“攀西钒钛钢铁产业”列入四川省“7+3”重点产业之一。新的发展战略为攀枝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和“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重点,强化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措施,形成了独具攀枝花特色的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加工、矿业等优势支柱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产业集聚能力增强,综合能源体系加速形成,观音岩、桐子林水电项目和“缅气入攀”、成品油管道入攀项目正加紧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等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2010年攀枝花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将攀枝花定位为西部钢铁工业基地,世界钒

钛工业中心,全省次级交通枢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攀西钒钛产业经济核心区、攀西和川滇结合部工业及商贸中心、进出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攀枝花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显。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建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不完善;二是部分关键瓶颈技术迟迟不能有效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三是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部耦合度不高;四是低碳经济意识不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环境安全问题突出;五是科技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程度低。

面临的挑战:一是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攀枝花周边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其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资源禀赋上的相似性,使产业同构化趋势明显,竞争日趋激烈;二是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政策和对钢铁产能的严格限制,制约了我市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产能规模。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多元素高效综合利用、环保清洁生产,以科技支撑产业和社会发展,是解决攀枝花经济结构战略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攀枝花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以建设创新型攀枝花为目标,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载体,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科技综合实力,使攀枝花科技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前三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相结合。既要以优势产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提供科技支撑。

2.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作用,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健康发展。

3.成果转化与研究开发相结合。既要重视技术研发,又要注重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并重,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4.以企业为主体和产学研联动相结合。既要大力引导和支持企

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又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全社会创新力量的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有机结合。

5.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既要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的开放合作,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联合研发等途径攻克重大关键瓶颈技术。

6.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相结合。既要坚持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开展科技创新,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又要立足长远,重

视基础科研条件建设,选择对我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领域加强基础研究。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宏观管理协调一致,机制运作灵活的区域创新体系。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备,人才机制运作灵活,科技环境不断优化。到2015年,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指标快速增长,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1%,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5%。

——创新产出效益显著。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

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专利实施年新增产值增幅不低于当年全市GDP 增幅,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销售收入上2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8家,大幅度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科技竞争力进入全省前三位。

——科技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培养优势重点产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20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60人、优秀创新团队30个。争取院士培养计划取得突破,院士后备人才达10人以上。到2015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努力构建“川西南、滇西北科技人才高地”。

——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产品20项,新材料产值年均增幅达20%以上,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迅速壮大以新材料及钒钛延伸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

——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10个;培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3—5个;成果转化、科技孵化、基础条件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50家;建设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其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制定和实施攀枝花市知识产权

战略,完成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任务目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发明专利占总申请量的比例居全省前列,申请专利、商标、版权、品牌、地理标志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三、重点领域

(一)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

按照做强钒钛,做精钢铁,综合回收钴、镍、铬等稀有元素的思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向五大方向发展:一是推动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产业化示范,实现铁、钒、钛、铬的综合回收,大幅度提高金属回收率;二是突破技术瓶颈,推动钛产业链壮大、延伸,结合钢铁产业发展钛材加工,打造全流程钛工业基地;三是促进钒产业链延伸,拓宽钒的应用领域,巩固钒产业在国际的领先地位;四是实现钴、镍等有价元素的回收;五是遵循循环经济模式,形成生态型产业链,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主体产业,培育基于工业废弃物利用的新兴产业。

——矿业。围绕做大采矿规模,降低入选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的目标,优先发展高效安全采选技术和装备、微细粒级选矿技术和红格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加大对边坡、尾矿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有效解决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钢铁产业。围绕做精钢铁、拓展特色钢铁产业的目标,优先发展高炉节能、高炉煤气利用、清洁环保生产、高炉流程优化、控量

增值等新技术。重点突破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尽快实现产业规模化。强化特色钢铁产品及其应用技术研发,支持钒钛低微合金等特殊钢种的开发。

——钒产业。围绕巩固钒产业国际领先的目标,优先发展钒清洁生产技术,拓展钒原料来源,支持钒中间合金、钒能源材料、钒功能材料、钒催化剂等新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拓展钒在钢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范围。

——钛产业。围绕打造全流程钛工业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清洁硫酸法钛白生产技术,突破全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制备富钛料、高炉渣提钛技术,实现氯化法钛白的产业化生产,深度开发各类高档专用钛白产品,优先发展海绵钛、金属钛及钛材、钛合金材生产加工技术。

——稀散金属产业。围绕提高钒钛磁铁矿中稀有元素回收利用率的目标,优先发展钴、镍、铬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和红格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实现铬的规模化利用和镍、钴、镓、钪、锗、铟的产业化回收。

——伴随及配套产业。围绕提高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目标,优先支持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钒钛化工产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废酸浓缩及循环复用技术,开展氯碱生产技术优化和高附加值利用研究。

——其它矿产资源产业。大力推动石墨高效清洁短流程采选及高档专用石墨的开发。做好白云岩、硅藻土、石英沙、苴却石等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机械加工及制造

以钢铁钒钛材料产业为基础,围绕钢铁、钒钛、稀有金属发展下游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业,不断拓展机械加工新产品,扩大应用领域,逐渐向大型装备制造业延伸。优先支持汽车零配件及总成、特种工程机械、冶化环保设备等技术研发。开发钒钛低微合金铸锻件、钢铸件,钒钛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支持钒钛特种合金制备及其机械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努力形成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

(三)新能源

结合我市光热资源优势和钒钛新材料产业基础,大力开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依托提钒尾渣优势发展钒钛黑瓷等系列产品,优先支持太阳能吸热材料、集热器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展太阳能光电器件生产及应用示范,培育太阳能光电应用生产企业。支持“缅气入攀”后,天然气应用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以及相关环保效应研究。支持钒电池、磷酸钛锂电池、钒钛基储氢合金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支持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配套。有效提高我市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公共照明等领域的新能源利用效率。

(四)特色农业及生物资源利用

支持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草食牲畜、特色水产等优势领域农业新品种引育和改良;支持特色干果、经济林木、能源植物、

特色花卉、观赏植物等新品种引育、改良和产品开发。支持道地中药材、特色菌类等特色生物资源的品种保护及开发利用。加强农业区域适应性关键生产技术攻关,开展农业安全、高效、集成配套种养技术的研究示范,促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精准农业、循环农业试点示范。支持动植物疫病的检测与防控,提高作物、畜禽的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土壤地力、农业生境技术研究,提升农产品绿色水平。支持农产品储运、保鲜、精深加工以及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促进精品特色农业发展。

(五)环境与生态

加强水环境保护,积极开展金沙江、雅砻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注重饮用水源安全。开展固体废弃物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做好大气污染防控,积极推广应用烟气脱硫、脱磷、脱硝技术,开展烟气粉尘收集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大气污染监测监控技术。持续开展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重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六)民生科技

――强化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支持服务业技术升级改造,促进物联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展智慧城镇、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服务物联等应用示范。支持金融、旅游、餐饮、中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行业的信息化应

用水平提升。

――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支撑。重点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开展防控技术的引进应用,对食品安全预警防范、环境生态监测预警、地质构造活动、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开展研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预测、监控、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能力。

――重视人口健康科技支撑。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提高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开展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

――加强社会及软科学研究。做好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展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模式和提高市民收入、幸福指数等相关研究。

四、重大专项

(一)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专项

围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解决非高炉冶炼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节能环保以及还原产品综合利用问题。支持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工艺的大型化和系统经济运行技术研究;开展转底炉、竖炉、隧道窑、车底炉等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优化及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支持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天然气或煤制气气基直接还原工业化试验研究;探索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熔融还原相关工艺及装备技术;开展直接还原铁、熔分渣等非高炉还原产品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到2015年,力争非高炉冶炼技术取得重大工业化突破,实现铁、钒、钛、铬等多金属高效回收,直接还原新流程装置规模达300万吨以上。

(二)高钛型高炉渣资源综合利用专项

围绕高钛型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开展高钛型高炉渣应用机理基础研究,重点解决高钛型高炉渣的高值、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技术问题。支持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四氯化钛产业化应用;开展高钛型高炉渣改性选矿工业化试验;支持高钛型高炉渣制硅钛高档合金及产业化示范;支持高钛型高炉渣非提钛利用研究及产业化试验。

到2015年,打通部分关键技术及工艺,初步实现高钛型高炉渣高值规模化利用。

(三)钛白专项

围绕做大做精钛白产业的目标,重点解决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硫酸法钛白工艺优化及氯化法钛白产业化技术。支持全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制高钛渣、人造金红石、UGS渣等高品质富钛料生产技术研究;开展硫酸法钛白生产工艺优化研究;支持全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示范;探索盐酸及亚融盐法钛白生产技术;支持高档专用钛白及钛白延伸产品开发;支持钛白清洁生产工艺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

力争到2015年,攀枝花钛白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有大幅提

高,氯化法钛白和新型钛白工艺有重大突破,实现清洁环保生产。

(四)钛材及钛制品专项

围绕钛及钛材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解决全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制备钛金属原料、钛材加工、钛制品开发问题。支持全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制备海绵钛大型生产技术研究;引进并开展钛及钛合金、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支持钛材加工技术及设备引进和应用性研究;开展钛粉末冶金工艺及制品研究;支持钛及钛合金特色工业、民用制品研发;探索钛金属新型制取技术。

到2015年,在高品质海绵钛制备、钛材加工和钛制品生产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钛材及钛深加工制品产业体系。

(五)汽车零部件及工程机械专项

围绕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支持汽车、工程及矿山机械用含钒钛低(微)合金、其它特种合金开发及生产工艺研究,开发各类含钒钛铸锻件、钢铸件、钛铸件,冶金耐磨耐蚀件;支持汽车用钒钛特色零部件产业化开发;支持含钒钛高强、耐磨、耐蚀特种工程机械结构件、零部件及设备的技术研发;支持汽车及工程机械各类总成系列配套产品开发。

到2015年,形成汽车和特种工程机械用含钒钛系列零配件生产能力,为汽车整车制造和特种工程设备制造奠定技术基础。

(六)太阳能及钒电池专项

围绕新能源发展目标,重点支持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能利用和太阳能供水、干燥、空调、集热系统应用示范;支持农村太阳能集热烘烤等光热利用技术研发;支持钒钛黑瓷在太阳能光热转换组件中的产业化应用;引进太阳能硅晶、太阳能薄膜电池及其配套器件生产技术,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照明应用示范;支持钒电池电解液、电极隔膜材料、电池用钒原料制备等产业化技术研发;开展钒钛基储氢合金材料及相关技术研发。

到2015年,引进开发光热利用技术10项,建设光伏发电技术示范项目5个,钒电池部分组件实现产业化。

(七)动植物新品种及特色生物资源专项

围绕特色农业发展,运用杂交、辐射、组培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展动植物新品种引选育研究。重点支持水果、蔬菜、烤烟、蚕桑、茶叶、咖啡、干果、花卉、林木等区域特色农业新品种的引育及标准配套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支持草食牲畜、生猪、家禽、水产、特种畜禽新品种引育及本地品种的保护改良和人工驯化,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示范;支持辣木、薯蓣、无患子、麻疯树等特色生物资源的品种引进、保护改良和产品开发;支持柴胡、当归、何首乌等道地中药材的GAP人工种植及标准加工研发;开展野菜、菌类、油料资源的种源保护、人工驯化及加工技术研究。支持色彩观赏植物、园林绿化植物的驯化繁殖及利用技术研究。支持特色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化及

林下特种养殖技术推广。

到2015年,引育并推广特色农业新品种30个,形成独具优势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

(八)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控专项

围绕生态城市建设及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支持钢铁高炉流程余热利用及节能技术研发;支持非高炉流程余热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能耗工艺改进;支持钛渣冶炼、钛白生产、海绵钛制备、钛锭熔炼、机械锻铸件加工余热利用及减排技术应用;开展火电、石灰水泥、黄磷化工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应用;支持农业精量灌溉、测土配方施肥、节能烤烟、秸杆气化等节水、节肥、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支持选钛尾矿、煤矸石、高炉渣、瓦斯灰、钢渣、绿矾等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开展工业废气、粉尘减排和工业废酸、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支持城乡垃圾、城市污水、农村养殖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应用推广;开展城乡大气、水源、土壤污染和工业气、固、液、噪声、粉尘污染的监控检测技术应用研发。

到2015年,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省下达指标,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五、科技工程

积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示范市工作,实施重大科技工

程,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任务目标,推进创新型攀枝花建设。

(一)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

积极整合科技资源,采用技术路线图、TRIZ理论等新方法、新思路、新措施,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推进系统创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集群,确立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重点产业和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和发展。以试点示范的形式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20%的工业重点领域企业中开展创新方法试点,80%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创新制度和机制。

(二)产业集群科技引导工程

以园区和基地建设为依托,聚集科技型创新企业,使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落户园区并最终实现产业化。运用科技引导和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推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创新空间。到2015年,80%的园区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园区创新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

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循环产业示范工程,采取示范推广的形式逐渐形成循环产业链、循环经济行业乃至循环经济城市。开展循环经济企业试点30户、循环产业链示范1—2个,循环经济行业试点1个。

(四)科技金融支撑工程

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资对接活动,促成各类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具有攀枝花特色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运用科技贷款、结构融资、风险投资、科技股权投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撑。鼓励以技术转移为目的的企业并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争取建立攀西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力争设立科技银行或科技信贷机构1家,科技担保机构1家,科技风险投资基金1个。

(五)统筹城乡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围绕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实施“八大农业科技工程”①,推进“五化”②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步伐,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建设特色农业产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十二五”前期(-)重大项目表

————————————————————————————————作者:————————————————————————————————日期: 2

五、重大项目 “十二五”前期(2011-2012)重大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一、基础设施 1 首都新机场及新航 城、 新空港产业园 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及 新空港产业园建设 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扩区开发区中心区向东南方向拓展约24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等按需拓展 3 城乡一体化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亦庄新城及旧宫、瀛海、南海子等周边功能配套区规划建设,地铁大兴线和亦庄线沿线规划建设;庞各庄、魏善庄、安定和采育四个新市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 4 新区道路黄良路大兴段、京良路大兴段、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魏永路中段、芦西路、兴华大街、金星路、欣旺大街、宏福路、欣荣大街、兴丰大街等新建、续建或改造工程 5 产业园区道路生物医药产业园永大、永旺、永兴、华佗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新媒体产业园广平大街、广阳大街、广茂大街、金苑路、科苑路建设或改造工程 6 黄村水厂 近期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包括取水工程、净配水 厂、配水管道等 7 黄村再生水厂 升级改造并扩建部分处理设施,再生水生产规模为12 万立方米/日 8 瀛海污水处理厂 一期建设规模0.8万吨/日,2020年达到规划总规模3 万吨/日,包括配套管线工程 9 节水灌溉为农田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

10 输变电工程新建兴华等一批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二、产业发展 11 京东方八代线 第八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包 括相关零部件生产和液晶模组生产 12 康宁为京东方八代线生产全套的LCD玻璃基板 13 中电华通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终端等无线产业链上下游产品 14 京运通多晶硅片制造、单晶硅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1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 国家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将发 挥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药品审评平台作用,促 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16 同仁堂中药现代化同仁堂中药现代化的研发和生产 17 奔驰年产能扩充至30万辆 18 北汽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 19 耐世特 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生产 通用汽车转向及传动系统等高端汽车零部件 20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 集商业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餐饮及休闲娱乐等设施 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三、公共服务 21 北臧村九年一贯制 学校总建筑面积3163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42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 22 幼儿园建设五幼:总建筑面积4837平方米,青云店镇中心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985平方米,十幼:总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十一幼:总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十二幼:总建筑面积5972平方米 23 校舍安全加固改造32所学校,总面积95554平方米,其中加固面积53280平方米,楼房翻建面积10300平方米,平房翻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壹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壹、“十壹五”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壹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壹)规模实力明显提高。壹是从发展规模见,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见,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见,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壹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壹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于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于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 (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壹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俩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9月06日 国科发高【2012】8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1 附件: 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时代

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强。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加速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产业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目 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三维立体(3D)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数字光处理显示等。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 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3D 显示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 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是值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液晶显示产业创造。在全球液晶显示产

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分析

关于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行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它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全国各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研究怎样发展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strength) 1、交通区位优势。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德州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京沪、德石、济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纵横交织的国省公路干线路网全面形成。2009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569公里,2009年完成货运量9433万吨;市区拥有铁路专运线22条,2009年完成货运量302万吨,距离济南遥墙空港只有一小时,德州具有建立公、铁、空立体式联运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的基础条件。 2、物流业发展基础优势。全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1900余家,拥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及配送中心132个,中心城区沿京沪铁路及专用线有各类货场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储煤场7处,储木场8处,各类仓库100多个。木材、煤炭、粮食、钢材、建材是我市传统大宗集散、流通、配送物资,在鲁西北、冀东南具有主导地位。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180亿元。2010年1-9月,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