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导论复习

艺术导论复习

艺术导论复习
艺术导论复习

绪论

1、艺术导论的性质

答:简单来说,艺术导论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和特征就是对艺术领域中的一切现象和观念给予反思,同时发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阐释它们出现的原因,解释产生它们的动力,分析它们得以存在的各种根源和依据。要注意的是,艺术导论这门课只讲述艺术理论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所谓的“最基本的问题”,一方面是指它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指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同关注的艺术问题。

2、艺术导论的对象和范围

答:艺术导论讲授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那些在中外艺术史上已被经典化的艺术理论、艺术观念和说法,其次,它还涉及古今中外重要的艺术现象。

第一章什么是艺术

3、西方关于艺术的观念有哪些?“美的艺术”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答:西方关于艺术的观念主要有四点,即:作为“技艺”的艺术、“模仿的艺术”、“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和“美的艺术”。

在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佩罗开始提出“美的艺术”这一概念,将其限定于雄辩术、光学和力学、建筑、绘画、雕塑、诗歌、音乐这几类艺术之中。到了18世纪,巴特将“美的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概念真正确立起来。首先,他将其门类划分为音乐、绘画、诗歌、雕塑和舞蹈;其次,从上一点来看,巴特是认同“美的艺术”也是“模仿的艺术”这一观点。由此巴特奠定了后来理解艺术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美,他所理解的美是以愉悦快乐为目的,而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美的艺术”这一概念的确立,在艺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将艺术与科学完整地区分了开来;其次,它将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区分开来;再次,它将艺术与手工艺分开,使得艺术真正有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范围;最后,它为人们研究艺术的特征及各门类艺术的特点提供了统一的原则。巴特之后到19世纪,模仿和美成为成为讨论艺术最重要的两个原则。

4、模仿论的他律性和再现论的自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模仿论的他律性表现在本体问题和价值问题两方面。

所谓模仿论的本体问题就是对待艺术的形而上学的原则,它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模本与原型,也即艺术与实在在真实方面的关系。而模仿论的价值问题就是模仿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它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艺术作品中的对象的价值与它们模仿的对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一致的;第二、从艺术模仿对象的本体关系上衍生出价值判断。

再现论的自律性表现在再现方式的独特性和审美自足性两个方面。

艺术的特征即艺术的虚假、不真实,也就是艺术的形象性和虚构性特征,正是再现艺术之为“艺术”的独特存在方式。再现艺术虽然都具有写实性特征,但在不同的时代、地域、国家,甚至是艺术家,都会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

5、表现论与形式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论与形式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在艺术的本质问题上,表现论认为艺术本质是情感的表现,强调主体情感在在艺术中的绝对价值;而形式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的形式。在表现论看来,情感是艺术的内容,意象便是艺术的形式。形式论则对情感予以坚决否定,它是理性的,是纯粹的。

其次两种艺术理论的情感论的不同。表现论中的情感是艺术家自我的,在个体中包含着普遍性,与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的情感。但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认为任何情感都是平等的,没有解释审美情感和日常情感的区别,也没有解释情感的行性质是什么。但形式论所追求的就是脱离了日常情感的另一种情感,即审美情感。

再次,两者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判断标准不同。表现论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与技巧无关的,它是表现了自我情感的艺术,而非艺术则是指那些手段与目的相分离的,过分注重技巧而无法表达自我情感的艺术。

形式论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审美的假设,是艺术的基本性质,也是检验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准。

最后,表现论认为真正的艺术是想象性的艺术,艺术与物理的事实没有关系,而只与直觉有关,就是说表现的艺术只要在心里完成就可以了,是否通过艺术材料和技巧将其表现出来,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功利需要。而形式论则注重于艺术品自身,如格林伯格就认为,现代艺术的贡献在于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的主题是艺术自身,亦即艺术制作的形式和过程。

6、惯例论是从什么角度和立场解释艺术的?它与过去艺术本质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惯例论是从为后现代主义辩护的立场来解释艺术的,是在理论界否定有艺术的本质,也不可能为艺术找到共同特征这一学术背景上展开的。它与过去的艺术本质论的根本区别是否定艺术是有本质及共同特征的。模仿论认为艺术是对外界的模仿,再现论是在模仿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艺术自身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征,形式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形式,而表现论则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但惯例论则认为,一方面艺术不存在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所以艺术没有本质,也无法定义,另一方面,不仅艺术门类是开放的,而且艺术作为一个总概念也是开放的,所以无法给艺术下定义。

名词解释

模仿的艺术古希腊人认为,在艺术的广大领域里面有两类不同的艺术形态:一类是不模仿自然的艺术,另一类是模仿外部世界的艺术。他们用“模仿的艺术”这一观念来指称模仿现实和自然的艺术,这一艺术观念与我们今天的艺术概念比较一致。

美的艺术“美的艺术”这一概念是由巴特所确立的,这里所说的美强调的是以愉悦、快乐为目的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它将艺术与科学、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艺术与手工艺区分开来,使艺术真正有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范围,它还为人们研究艺术的特征及各门类艺术的特点提供了统一的原则,即模仿与美。

康德的形式论提出了“先验形式”的概念,认为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利害和目的,

却是普遍令人愉快的。康德首先区分了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他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不能掺杂任何形式的主体欲望,以保证主体和对象的纯粹性;其次,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再次,康德区分了“纯粹美”和“依存美”,所谓的纯粹美就是只涉及单纯形式的美,反之就是依存美;最后,在康德的形式论中,审美判断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先验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贝尔的审美假设,是艺术的基本性质,也是检验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形式必须是人们以对象本身为目的而产生审美情感的“纯形式”,而清除了全部现实生活的对象本身就是“终极现实”。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我们可以得到某种对“终极现实”之感受的形式。

格林伯格的媒介论格林伯格的媒介论是形式论的美学形态在现代美学体系中的延伸,它试图通过自我批评,区分绘画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差异,去除不属于绘画形式的特征,达到绘画形式的纯化,进而确立艺术形式确切的有效范围。(在格林伯格看来,形式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的定义基础,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批评的加剧,而且,艺术形式中因为自我批评而被缩小的“胜任范围”的美学特征,必须要与媒介的一切特征相吻合。最后,艺术的自我批评的任务就是,将从其他媒介借来的效果,统统从每种艺术形式自身具有的效果中清除出去,来净化艺术形式,以“纯粹性”来保证艺术的品质和独立的艺术标准。)它抨击了绘画艺术中的文学性和叙述性,强调绘画自身不可替换的美学特征,强调绘画媒介的意义。

表现论的基本含义表现论是对模仿论的一种反动和超越,也是一种与现代主义艺术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表现论认为,艺术的真正本质是表现主体内在的情感,强调主体情感在艺术中的绝对价值。

克罗齐的表现论表现论的基本假定是: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这里所说的表现。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直接面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方式,它只与个体的、意象的知识有关,因此可以推断出,直觉、表现、艺术是三位一体的。在情感方面,克罗齐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那么艺术也是抒情的表现。情感是直觉得以完整和连贯的原因,也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但克罗齐也认为,和艺术有关的情感应是在个体中包含着普遍性,与人类的命运相关的情感。总之,克罗齐的表现论的主要特征是为艺术找到一种独立的依据。

科林伍德的表现论科林伍德的表现论重在探讨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标准,意在寻找到真正属于艺术的本质,他认为区分的标准有三点。首先,真正的艺术与技巧无关,而凡属手段与目的相分离的艺术都是

非艺术;其次,真正的艺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这里所说的情感必须是表现者自我的;最后,真正的艺术也是一种想象性艺术,它与物理的事实无关。

惯例论的艺术定义惯例论对于艺术定义的探讨,是在当时理论界否定艺术有本质的背景上展开的。它对于艺术的定义有两个要点:首先,艺术具有人工性;其次,艺术代表了艺术世界中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的资格或地位。

第二章艺术与社会

7、艺术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反映吗?为什么?

答:艺术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反映,而是间接反映。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观,这一艺术观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艺术正处在其他意识形态上端。

经济基础对于艺术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经济基础为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供物质条件;其次,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会形成阶级关系,这会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们来看第二方面,由经济基础是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内的,由此产生两大阶级,即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一般来说,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在文化上占统治地位,这就促使统治阶级的审美标准倾向于向全社会扩展。然而艺术家要么处于统治阶级,要么处于被统治阶级,这就意味着艺术必然会反映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所说的统治阶级的艺术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它在与被统治阶级的艺术的争执中占优势,对于被统治阶级的艺术要么压制要么吸收。因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映不但是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所以说,艺术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间接反映。

8、艺术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艺术的社会功能表现为一种艺术自身的审美功能和艺术之外的文化功能,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在人类早期社会,艺术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巫术和宗教。

处于巫术观念中的模仿性的原始活动,包括制作物品和表演两方面。在巫术中,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是,给对周围自然事物和自身生命充满疑虑和畏惧的的原始人提供一种难得的心理安慰。宗教也是一种关于自然和生命现象的解释体系,艺术在宗教中发挥的作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制作神像和用图像来讲述宗教故事来图解宗教教义。

(二)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

艺术的认识功能指艺术在促进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识时所起到的作用,并且还是附带作用。艺术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它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完善和塑造人格、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认识功能是着眼于知识的积累,而教育功能则侧重于个人人格的完整。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作品带给人的审美趣味,这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三)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指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或有意掩盖真实的社会阶级关系,而在人们头脑里形成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虚假看法。宗教、哲学、法律、政治思想、文化观念、道德、艺术都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意识形态功能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马克思提出的为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服务;二是阿尔都塞提出的想象性的自我认同方式;三是布尔迪厄提出的社会再生产功能。

9、赞助制度与艺术创作之间有何关系?

答:赞助制度对于艺术创作有控制和促进的作用。

所谓的赞助制度是指赞助人通过收藏和购买艺术作品向艺术家提供经济资助的制度。艺术创作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及其社会环境。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体行为,社会环境始终对艺术创作具有制约作用。艺术创作的动力有很多,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外部环境的压力恰恰是创作动力的重要来源。而赞助制度为艺术家提供了经济基础,可以为他们减轻外部坏境压力,这就促使艺术

家们不断进行艺术创作。

赞助制度也是社会对艺术的三种控制体系之一。在传统社会,社会的权力主体是比较单一和明确的,由于其作用的直接性,几乎可以控制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品必须符合赞助人的性格特征、审美趣味和目地要求等。在现代社会,艺术家因为有了市场作为中介,并不需要直接同赞助人打交道,所以根本无法按照赞助人的意愿来创作,艺术家就更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

当然既然赞助制度具有控制的作用,那么同时它也具有生产的功能。首先,赞助制度限制或是禁止某种行为,实际是肯定与它相反的那一方面,是一种隐含的提倡,它还树立了一种规范,从而使对这种规范的违反成为可能并具有意义;其次,从赞助的情况看,在资产阶级作为赞助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对符合这个阶级什么趣味的艺术作品就提出来相应要求。

10、从社会的角度如何理解艺术的自律?

答:在艺术理论中,人们一般把它自身的问题称为艺术的自律,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对于“自律”的一种更精确的社会学描述。自律的具体含义是,艺术自身构成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域,与政治、道德、法律、宗教、习俗等无关。这种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就是,艺术只涉及形式,形式是艺术的审美本质。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社会必须为艺术营造一个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空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领域,正是这种艺术自律观念在社会制度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11、如何理解“艺术世界”?

答:艺术世界就像一个社会一样,有自己的社会成员、制度和机构,我们现在要理解和何为“艺术世界”,就要涉及到丹托的艺术世界理论和豪泽尔的艺术中介体制理论。

(一)丹托的艺术世界理论

丹托认为现成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是因为它得到了相关艺术制度的批准,这些艺术制度就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指围绕艺术活动形成的一个圈子,其中包括各种机构和从业人员,艺术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就是由这些机构认定的。

从现实情况看,即使在艺术世界内部,也存在着合法性的争执。合法性是艺术世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世界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合法性理论。艺术世界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使艺术作品在社会上的流通成为可能。从历史上看,不同时代的艺术世界在构成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在前现代时期,人们关于艺术的评价标准比较一致,因此艺术观念、艺术倾向上的分化不是很大。而在现代条件下,要就艺术问题达成共同的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流派和阵营之间的分歧就显得很突出。

(二)豪泽尔的中介体制理论

豪泽尔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经济基础和宗教、道德、政治等其他社会领域和艺术之间,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一些中介体制。

首先是创作中介。艺术家的创作所受到的各种制约因素不完全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艺术家对风格的选择,既有他个人的性格和兴趣等因素,也跟该地区的艺术传统以及当时在社会上流行的艺术风格有关,此外,群体即阶级的因素也会起一些作用。其次是接受和流通中介。从主观方面说,一个人欣赏什么艺术作品跟他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等有密切关系。从客观方面说,并非一切艺术形式在一切社会都是可能的,艺术创作本身处于各种中介因素的制约之中。这就促使在艺术作品和接受者之间也有许多中介因素,诸如博物馆、美术馆等。除此之外,特定的艺术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这也可以看作是艺术的存在中介。由于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艺术类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使得精英艺术与民间艺术、大众艺术、通俗艺术的受众不同。

名词解释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由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两部分构成的,艺术就是位于意识形态的高层,但其与经济基础相距较远。这意味着艺术是通过其它中介与经济基础想联系,进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于艺术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经济基础为艺术创作和传播提供物质条件;

二、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形成的阶级关系会影响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构成了艺术的一个重要生存空间,它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空间。哈贝马斯的旨趣是建立一种合理的交往模式,在这种公共领域模式中,艺术问题是处于国家事务和个人事务之间的,它能够在公开、理性讨论的基础上解决。

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布尔迪厄提出艺术场域的理论,强调艺术领域与社会其它领域的动态结构关系,艺术场跟政治权力场、商业权力场、文化生产场等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艺术场有其自身的规则,当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遵守规则,相互交往达成共识,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状态。

丹托的艺术世界理论丹托认为现成品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是因为它得到了相关艺术制度的批准,这些艺术制度就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指围绕艺术活动形成的一个圈子,其中包括各种机构和从业人员,艺术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就是由这些机构认定的。

艺术世界包含着许多具有不同倾向的圈子,这意味着在艺术世界内部,存在着合法性的争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世界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合法性理论。艺术世界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使艺术作品在社会上的流通成为可能。而艺术的流通又使得艺术家和中介人从赞助体制中获益,这就促使艺术家不断进行艺术创作,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艺术世界蓬勃发展。从历史上看,不同时代的艺术世界在构成方式上是不一样的。

第三章艺术家

12、如何理解“诗人本质上是他的作品的工具”?

答:这里说“诗人本质上是他的作品的工具”,是从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来说的。它认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只是充当委托者或赞助者的工具或代理人,艺术家自身并没有独立自主的地位。一般来说,工具论的提倡者会为整个人类社会设定出一个总体目标,艺术家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是抵达整体目标的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艺术家分别成为了神、时代精神、社会和集体无意识的工具和代理人,而艺术家的作品则是这些意志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作为艺术家之一的诗人,可以说是他的作品的工具。当然,工具论并不否认艺术家的创造性。

13、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答: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人类的集体经验在漫长的岁月里积淀下来的心理结构,也就是一种精神,它能够感染所有人的最基本、最深层的存在。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艺术家变成了被动的工具去实现某个民族或全人类的某些理想,将这些理想以艺术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14、艺术家“死亡”了吗?

答:这里所说的“死亡”,并非真正意义的死亡,而是表明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于零。后现代主义认为,作品诞生后,艺术家就宣告死亡。

直接宣告艺术家死亡的是语言学。在结构语言学看来,艺术作品的意义产生于作品自身的内在关系,而不是作品之外的作者。到了后结构主义时期,巴特开始用“文本”的概念讨论艺术。文本强调的是文本本身的力量和价值,这就意味着作者作为主体的死亡。

阿尔都塞和福柯是从社会学的立场指出艺术家作为主体的死亡。阿尔都塞认为主体是由意识形态构成的,意识形态通过询唤和呼叫的方式把作为个体的人改造成主体,并支配和操控主体,但主体却无法察觉。福柯认为,这种先验的、统一的主体只是权力活动和话语实践的副产品。他和阿尔都塞都觉得,主体作为一种西方现代文化的虚构或发明,应该消解或死亡,作为主体的艺术家也应随之死亡。

虽然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理论上死去,艺术作品的意义也不再由艺术家来决定,但艺术创作活动或许会更加多元和自由。

15、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艺术家的地位的提升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业余艺术家的地位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并没有提升职业艺术家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的其他社会身份。文人们非常积极地投入造型艺术的创造,这是中国古代社会非常独特的艺术现象,而造型艺术家地位的提高也主要依赖于文人的参与。这些文人艺术家们的文人身份和政治地位促使造型艺术本身的地位得到提升,从而也提升了造

型艺术家的整体地位。此外,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也与文人密切相关。

不过,文人艺术家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职业艺术家的工匠身份,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一般工匠的区别开来,这使得艺术家被分成相对高雅的和等级较低的两个阶层。

16、“天才”艺术家具有哪些特点?

答:漫主义兴起后,艺术家以其个性、想象力、天生才能的独特性出现在世人面前,被称为“天才”。人们认为艺术家超越了一般人,他能发现世界上某个地方的秘密,艺术创作不过是艺术家发现秘密的过程。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创造力具有惊人的力量,与此同时,他还具有惊人的勇气,敢于破坏秩序。据此,康德非常系统地阐述了天才艺术家的四种特征: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和不可模仿性。

17、什么样的艺术家称得上知识分子?

答:只有达到以下两个标准,艺术家才称得上知识分子:一是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才能,创造出独特价值的艺术品;更为重要的第二点,是参与、关注社会普遍利益的社会实践。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能够超越自己的专业局限,参与对真理、价值、趣味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的探讨,超脱个人的种种局限,为社会群体的普遍利益而奋斗。

18、艺术家的文化身份如何影响艺术创作?

答:艺术是文化的产物,任何艺术创作都会传达出艺术家或艺术家所代表群体的价值取向与文化意图。在崇尚个性与独创的当代社会,艺术家能在最大限度上展现个人的文化立场和审美趣味,文化身份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不同的文化交流时,文化身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文化立场。在一个与其他文化较少接触,社会关系又比较稳定的社会里,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身份也会相对稳定,艺术家本人甚至不会意识到文化身份带给自己的影响。

名词解释

艺术家“死亡”说这里所说的“死亡”,并非真正意义的死亡,而是表明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于零。后现代主义认为,作品诞生后,艺术家就宣告死亡。虽然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理论上死去,艺术作品的意义也不再由艺术家来决定,但艺术创作活动或许会更加多元和自由。

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个体或文化群体在文化归属上的界定以及个体或文化群体对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个人的文化身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自然身份,最重要的文化身份是民族、性别和阶级。

第四章艺术创作

19、艺术创作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艺术创作的四种方式是:制造、创造、生产以及挪用与拼贴。

艺术制造是一种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创作模式,它的特点是:①重视技术或技巧;②有一个外在目的,因此偏重于实用性而不是艺术本身;③有一些固定的规则和程式,不能随便违反;④从中国古代艺术来看,还可以加上重复性一点。它的形成是由于古希腊认为,艺术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它有一系列的规则需要遵守,而且只是模仿自然事物,也没有创作出任何东西。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认为只有上帝才是创造者,艺术家仍然只是制造者,艺术只是制造过程。

艺术创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艺术创造强调艺术表达上的自由,要求从一切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②创造的艺术是建立在主体观念的基础上的,个人的独特经验成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③它将创新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甚至可以说形成了对新意的崇拜。艺术创造的形成原因是,从19世纪开始,启蒙运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们开始明确将艺术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把艺术家看作创造者,这也就形成了艺术创造方式。

艺术生产的特点是:①艺术生产取决于物质生产条件;②可以批量生产;③受面特别广。关于它的形成有两种理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创造并不是神秘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过程只是艺术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客观的形象,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用来指导艺术创作;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大规模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渗透进文化和艺术领域,由此产生了文化工业。

挪用是对已有的文化产品的直接借用,强调原材料是现成的;而拼贴是对借用来的文化产品的重新组

合,以获得新的意义。在大约1912到1960年间,挪用与拼贴主要是前卫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它是作为创造的一种类型出现的。但随着前卫艺术的转变和这种创作模式的扩展,逐渐成了前卫或后前卫艺术家规范化的创作模式,同时也进入其他类型的艺术创作之中。

20、艺术构思具有哪些特征?

答:艺术构思有三个特征:第一,由于艺术特征属于艺术的准备好酝酿阶段,所以它具有不确定性和尝试性;第二,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一起发挥作用。第三,表现在对经验和习惯的利用和超越。一方面艺术家创作需要参照传统的固定模式或惯例,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满足与传统的习惯,艺术创作的新意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构思上。

21、艺术创作中的构思和艺术传达之间有何联系?

答:在实际创作活动中,构思和传达有独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就二者的差异来说,艺术构思还有不确定的地方,有待于传达过程来深化和具体化。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围绕着他头脑里的审美表象二进行的,构思活动延续到了传达过程之中,而传达对构思也有反作用。当然,构思和传达两个环节仅仅是一种伦理上的区分,在有些具体创作过程中,二者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22、形象思维的特点?

答:想象思维是人的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应该是形象的思维,即运用形象而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它的特点是:①艺术家塑造的都是个别形象,但这些个别形象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②直观性3形象性4逻辑性5情感性6想象性

23、艺术历史上有哪几个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其特点是什么?

答: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写实与叙事、表现与抽象、观念艺术。

写实与叙事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它的创作方法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古典主义的特点是:题材以以古代历史和神话故事为主;讲究形式上的完美;风格上讲求既要庄重宏伟,又要含蓄优雅,以质朴自然为最高境界。总体而言,古典主义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情感的表达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强调情感的作用;第二,强调想象力的作用;第三,在风格上,用夸张的形象明亮的色彩表现激情、力量、速度和运动感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忠实的描写眼前的事物,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自然和现实事物。印象主义的特点是:第一,重视光与色的表现;第二,强调表现艺术家瞬间的视觉印象。

表现与抽象只关注纯形式,完全否定内容的作用。表现主义的特点是:一,着重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二,变形和夸张;三,鲜艳、明快、个性化的笔触。抽象只涉及形成和色彩之间纯粹的结合关系,可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冷抽象的特点是用规则的几何图形作为画面的组合要素,色彩较均匀,看不出认为加工的痕迹。热抽象强调的是笔触,同时也强调艺术家对形式和材质有敏锐的感受。

观念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挪用、拼贴和装置;表演与行为;摄影与图片。主要特点是:一,重返社会生活,在艺术内容上重新引入人们熟悉的物品或故事情节,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突破博物馆的限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二,媒介无界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材料;三,地方性差异更突出;四,文化身份所导致的创作特征和主题差异也更突出。

24、手工艺是艺术吗?为什么?

答:手工艺是艺术,它从属于制造的艺术。

艺术制造是一种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创作模式,它的特点是:①重视技术或技巧;②有一个外在目的,因此偏重于实用性而不是艺术本身;③有一些固定的规则和程式,不能随便违反;④从中国古代艺术来看,还可以加上重复性一点。而手工艺符合上述要点,因此它是艺术。

25、技巧在艺术创造中具有何种地位?

答:

26、艺术创作完全是非理性吗?为什么?

答:艺术创作并非完全是非理性的。

从创作方式来看,艺术制造重视技术或技巧,偏重于实用性,还有一些固定的规则和程式,不能随便违反,因此艺术制造可以说是完全理性的;艺术创造将艺术家看作创造者,强调了人的主体性,重视创新和突破一切规则,这实际上已经连接了浪漫主义思潮和表现主义观念,所以艺术创造已经是非理性的了;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创作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客观化的形象,它被看作一件任务,它要达到什么目的、具有何种规模、应采取哪些手法等都是预先需要确定的,这说明艺术生产也是理性的;挪用与拼贴都是使原来的图像和物品进入一个新的语境之中,以改变原材料的意义,这与理性的思考是离不开的。综上所述,艺术创作并非完全是非理性的。

27、艺术制造与艺术创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创造的艺术将创新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认为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创立自己的风格,那他就是不成熟甚至失败的,这与艺术的制造观念相矛盾,因为制造的艺术恰恰要求艺术家按照既定规则来创作。另外,制造的艺术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而创造的艺术则是建立在主体性观念上的,个人的独特经验成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28、现代主义艺术的原则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艺术的原则是艺术自律和内在主体性。

现代主义要求艺术从其他一切外在的要求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只关注纯粹的审美价值,也就是纯形式,这就是我们说的艺术自律。自律意味着艺术没有任何外在目的,仅仅是为自己而存在,即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从艺术内部看,自律意味着只关注形式,把审美过程看作一种非功利的愉悦;从外部也就是社会的角度看自律意味着有一个独立的空间。

内在主体性的含义是艺术应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主观经验和感受。由于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原创性或创新成为评价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

29、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有表现和抽象。

表现主义的特点是:一,着重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二,变形和夸张;三,鲜艳、明快、个性化的笔触。抽象只涉及形成和色彩之间纯粹的结合关系,可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冷抽象的特点是用规则的几何图形作为画面的组合要素,色彩较均匀,看不出认为加工的痕迹。热抽象强调的是笔触,同时也强调艺术家对形式和材质有敏锐的感受。

名词解释

艺术制造艺术制造是一种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创作模式,它的特点是:①重视技术或技巧;②有一个外在目的,因此偏重于实用性而不是艺术本身;③有一些固定的规则和程式,不能随便违反;④从中国古代艺术来看,还可以加上重复性一点。

艺术创造艺术创造是人们受启蒙运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思想影响,将艺术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把艺术家看作创造者,所形成的艺术创造方式。它的特点是:①强调艺术表达上的自由,要求从一切外部环境和内部规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②建立在主体观念的基础上的,个人的独特经验成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③将创新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甚至可以说形成了对新意的崇拜。

艺术生产关于艺术生产有两种理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创造并不是神秘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过程只是艺术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客观的形象,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用来指导艺术创作;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大规模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渗透进文化和艺术领域,由此产生了文化工业。它的特点是:①艺术生产取决于物质生产条件;②可以批量生产;③受面特别广。

挪用与拼贴在大约1912到1960年间,挪用与拼贴主要是前卫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它是作为创造的一种类型出现的。但随着前卫艺术的转变和这种创作模式的扩展,逐渐成了前卫或后前卫艺术家规范化的创作模式,同时也进入其他类型的艺术创作之中。挪用是对已有的文化产品的直接借用,强调原材料是现

成的;而拼贴是对借用来的文化产品的重新组合,以获得新的意义。

构思所谓构思,指的是艺术作品正式创作之前对构图、风格、手法、主体等方面的准备性思考。简单来说,构思的主要任务是在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将艺术家体验到的想法明确化、条理化,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它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尝试性;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一起发挥作用;表现在对经验和习惯的利用和超越。

灵感灵感是描述艺术创作思维特点的一个概念,简言之,只有在纯粹的感性直观状态中,事物的感性特征才会清晰地显露出来,灵感描述的正是这种状态。灵感的特点是:思维跳跃、不合常规思维;转瞬即逝;亢奋性;独创性。

无意识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我们意识之下的一个领域,是意识不到或者说不能进入意识的心理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冲动或者说是一种心理能量,无意识领域通常是一些见不得人的欲望,所以无意识的内容是和理性相对应的。无意识可以对艺术创作产生潜伏的、长期的影响,它影响的是一个艺术家的整个创作面貌。

观念艺术观念艺术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由艺术家创造成的物质形态,而是作者的概念或观念的组合。观念艺术的创作方法有:挪用、拼贴和装置;表演与行为;摄影与图片。它的主要特点是:一,重返社会生活,在艺术内容上重新引入人们熟悉的物品或故事情节,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突破博物馆的限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二,媒介无界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材料;三,地方性差异更突出;四,文化身份所导致的创作特征和主题差异也更突出。

第五章艺术形态与艺术作品

30、艺术在社会变迁中所出现的四种形态的含义是什么?

答:就艺术作品本身来说,在历史上存在四种不同的形态,即图像、艺术作品、文化工业的产品和文本。

图像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态,没有从具体的生活空间分离出来,图像的创造者也没有将图像视为自身主观思想和创造力的载体。造型艺术在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之前,都是以图像的形态存在的。图像的功能是和社会需要、日常生活的需要、巫术的需要以及宗教需要连在一起的。

艺术作品是创作的结果,是艺术家主体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艺术作品的产生是以创造性为前提的,作为艺术的一种形态,艺术作品的唯一功能是审美。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它是资本主义工业制度和市场交换的产物。文化工业产品中的艺术完全以商业的形式被消费,这种消费导致了产品中叛逆性的消失,因此,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展示的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虚幻世界。在工业生产状态下,艺术作品要保持本真性就必须成为自己所不是的东西,即成为“反艺术”,反艺术必须拒绝按照理性的形式提供快感。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一种新的观察艺术作品的视角产生了,在这种视角下,艺术作品的形态或存在方式被视为文本。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文本只是人类创造的具有符号意义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文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界限,文本之外什么都没有。作为艺术形态的文本是自动存在的,没有人创造它,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观念消失了。文本不受其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它只和它自身有关系,它并不揭示一个客观事件的意义,它是创造意义的。孤立的文本没有意义,一个文本只有参照其他文本,才能具有无限延伸的意义。

31、将艺术分成图像、艺术作品、文化工业产品和文本四种形态的依据是什么?

答:将艺术分成四种形态的依据是四者的目的不同。

图像是最早产生的艺术形态,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以功能为目的的,即服务于人类的实用功能。艺术作品是随着艺术家这一特定身份出现的,以创造力的展现为目的,唯一的功能就是审美。当人类进入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即文化工业产品,它是以精神消遣为目的的。到了20世纪,后现代主义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观察艺术作品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艺术作品的形态或存在方式被视为文本,文本的目的是创造意义。

32、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之前,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了形式。当一件艺术品注重题材和主题时,肯定是内容来决定形式的。因此,在写实的甚至是表现的范围里面,那么内容决定形式也许是有的,或者说是更有道理的。当然,这种观点也是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讲的。

在现代艺术产生后,艺术作品的形式决定了内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后,内容不再重要,形式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所以,在现代主义、形式主义,特别是抽象主义的范围里面,更多的是形式决定内容。同样,这样的观念是从接收者或欣赏者的角度来讲。

当然,这两种主张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而已。无论是谁决定谁,最后都要回归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上来。

33、如何区别通俗艺术与精英艺术?

答:我们以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占地位的不同为逻辑,将艺术分为通俗艺术、精英艺术、学院艺术和官方艺术。其中通俗艺术主要是指在社会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它有两种形态,即民间艺术和大众艺术。精英艺术是指一类认为自己优于其他类型艺术的艺术,只有精英艺术才是高品位、高级的艺术。它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自身独立自主,在表达的过程中它体现的是自身的艺术理想。精英艺术可分为文人艺术、前卫艺术和先锋艺术。通俗艺术和精英艺术的区别有三点:

①在内容上,通俗艺术是完全迎合大部分社会阶层的理解水平、审美水平和需要的,而精英艺术则是表达人们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因此在通俗艺术中我们会感到愉快,但在精英艺术中我们常得到对自身的迷惘和困惑。

②在形式上,通俗艺术是已有成功的艺术表现模式的延续和重复,而精英艺术则尽量避免使用重复结构,力图找到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手段。

③在表现手段上,通俗艺术是简单朴实的,有时候甚至是是直觉的,可以通过任何随意手段来展现自身,精英艺术要求艺术作品要以战胜某种技术困难为目的。

34、学院艺术与官方艺术在历史上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学院艺术指的是诞生于艺术学院中,深受艺术学院思维影响的艺术,带有折中主义色彩。艺术学院是与官方的需要相适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它的目的是艺术的传承。在创作方法上,学院艺术主张古典主义,在内容上,它以表现历史题材和官方的意识形态为主。但现在的学院艺术更类似于精英艺术。

官方艺术就是反映统治者所倡导的艺术主张、审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艺术,它的风格表现为威严、宏伟、严谨和理性。它的特点是:①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意识形态;②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带有排他性,内容上主张表现重大的社会及历史题材,表现手法上主张采用以线条为造型基础的写实主义;③更多地采用了通俗艺术的形式,使其方便地被大众接受。现在的官方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有时甚至官方艺术就是通俗艺术。

名词解释

题材题材是艺术家在审美地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在艺术作品中具体描写一定的现实生活。人们按艺术作品直接描写的生活性质或范围来区分题材类型,这指的是广义的题材;而狭义的题材指的是具体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题材,即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后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现实生活。对题材的态度有两种,一是题材决定论,认为题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审美活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题材之间无差别论,认为对于艺术作品的价值,题材只是表达艺术家感受的一种媒介。

主题主题是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家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属于艺术作品内容的主观因素。它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是艺术家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意义融合后生发出来的思想。总之,它是艺术家主观态度和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但这种体现是蕴涵而隐蔽的。主题思想来源于对题材的开掘,完成于形象表现的过程中,是构成作品的主导因素。

结构结构是艺术作品中各个结构部分之间、题材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样式,它存在于具体的作品中、与艺术语言等其他形式因素一起体现作品内容的因素。从创作主体方面讲,结构是为为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和主题服务的。从客体角度讲,艺术作品的结构也要服从题材的内在需要。

语言艺术语言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带有约定俗成性质或比较固定的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感性、表象性和情感化的。每一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只有当它们属于特定创作意图或成为艺术形象的体现者时,才能发挥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的作用。艺术语言和结构紧密结合,在结构安排下,艺术语言承担描绘、叙述、抒情等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品内容的任务。

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涵深刻人生哲理及意识的至高境界,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体。意境不仅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及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格调格调是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的表现。艺术作品的格调首先体现在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创意方面。它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概念。一般来说,高格调的艺术作品可以体现艺术家独立的思考方式以及对世界和自我的独特态度。低格调的艺术作品往往使用已经十分成熟的或是有些陈旧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内容,缺乏独特创造力和审美理想。

品味相较格调而言,品位是在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艺术作品中再细分出更明确的差异、层次和等级范围。并且品位更多地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相联系,它是一个更为细化的对艺术品价值进行把握的概念。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更为内在和深刻的思想情感,本质地反映了时代、民族或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风格是使形式与内容以特定方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核心力量。风格的本质意义在于,它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民族的艺术趋向成熟、繁荣的尺度。同时,它既是艺术家对审美客体独特而鲜明的表现产生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体会、品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风格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也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艺术机构或其他情况下,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有相近或相似的因素而形成的艺术创作群体。艺术流派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艺术家的主观态度作为划分艺术流派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流派是艺术家自觉形成的;另一种是由观众或评论家在欣赏或批评艺术品的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流派。

艺术思潮很长时间以来,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而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具有开拓性和较大影响的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复出现的艺术现象,虽然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思想根源,但仍不可回避艺术自身内部的规律运动和发展。艺术思潮是各种不同倾向、风格、流派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先后掀起并共同推动的一种发展艺术、影响艺术史的思想潮流。总之,它就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倡导某种文化思想的一个或几个艺术流派为核心,而形成的审美群体创作活动的潮流化。艺术思潮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90以上

1.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 人物: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模仿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强调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达·芬奇(艺术家的心灵应像一面镜子那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或“社会生活的再现”)缺点:强调了艺术的客观性和现实基础,但忽略了艺术创造主体的能动作用。 2.理念说: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 神实体,艺术归根结蒂是用感性形象来显示那种“绝对精神”人物:柏拉图(认为存在三种不同层次的世界:永恒不变的“理式”世界,模仿“理式”而生成的现实世界和模仿现实世界产生的艺术世界,只有“理式”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美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理念的感性显示”)缺点:它的哲学基础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将精神与现实的关系颠倒了。 3.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 本能欲望的表现。人物:列夫·托尔斯泰(情感体验移交说)克罗齐(艺术及直觉)弗洛伊德(潜意识’表现说)缺点:是否人的任何情感以任何方式来表达、发泄,都可以称为艺术呢?情感是人的心灵自生的,还是人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呢?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疑问。 4.4.形式说: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 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而同现实的内容无关。 人物: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罗杰·弗莱缺点:它将艺术的纯粹性和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无限夸大,以致认为艺术的全部价值或终极目的仅仅在与物质材料的纯形式的美,同人的社会生活内容毫无关系,从而使艺术丧失了思想内涵并远离社会人生。(1.2.3。4艺术的本质) 4审美功用:首先是指艺术及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其次,艺术的审美功用表现在: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作者高尚人格的塑造。 5·认识功能:指艺术活动过程及其作品能促进艺术家在艺术创造和欣赏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功效。即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这个具有较强直观生动性的审美中介,感知、反应和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6教育功用主要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的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7·娱乐功用:值艺术及其作品能给予审美主体身心愉悦与休闲的功效 8组织功用:指某些艺术作品能让欣赏者从中获得观念与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走到一起为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旦对审美主体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就会及其审美主体的共鸣——思想感情的沟通、群体价值目标的认同,这就是团结、引导鉴赏者行动的组织功用。 4·艺术形象自身的特点:A艺术形象是具体可感而富有个性的(任何艺术形象都必定是以视觉形态、听觉形态或通过想象唤起感官印象的语言描述形态呈现于欣赏者面前,并且,这种感性形态总是极富特色的)B艺术形象是高度浓缩而富有概括性的(艺术以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真实情感,不管其采用具象再现还是非具象表现的方式来传达内在的审美信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都不仅应当是具体可感的,而且必须是高度浓缩的,以达到具体可感性与高度概括性的统一)C艺术形象是饱含感情而具有精神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艺术家为了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幻想传达给别人而创造的,它必须饱含感情,从而给人以精神感染力)。 5·艺术的情感性特征:A艺术的情感是对新的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不管艺术家采用何种方式来寄托他的审美感情,总是体现着对新的自由境界的向往)B艺术中的情感必须真诚(艺术活动是人类不断发展着的天性的真实表露。艺术作品要成功打动人心,收到感染人的艺术效果,艺术家表达的情感要十分真诚)C艺术中情感的表现全赖形象的创造(艺术中情感表现,决不能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那样,把内在的情绪直接发泄即可。它必须依赖于创造能激发人去进行审美感悟的艺术形象,才能达到目的)6·艺术材料:包括:艺术中选用的天然物质材料(如石·土·木等)、加工制造的物质材料(如铜铁金银等),用于艺术的符号(如文字、音符等)和线、形、色等可是材料,空气振动所产生的声波(能被人接受的部分)、人声,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可听材料。历史上,人类对天然物质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形成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艺术材料,它们成为艺术创造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风格各异、品种繁多的各类艺术作品。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A宗教与艺术有着十分悠久而丰富的联系B宗教信仰艺术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C 艺术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相互利用来实现的D艺术影响宗教,由于宗教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故宗教是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E总之,艺术与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的。但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长期的,也是必然的。在宗教活动中,要完全排除艺术的成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艺术可以脱离宗教而存在,而在艺术的题材中,宗教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8·艺术的心理功用:A·是指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审美主体心理的功能。 B·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治疗人类疾病的功能,首先是由于艺术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能影响人的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当人们欣赏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时,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就能使欣赏者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郁结的烦闷得以宣泄,积压的苦痛得以减轻。 C·艺术创作的“气韵生动”法则,促进了艺术对人类心理的积极性协调效用的产生。(中国南齐的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概念。其基本内涵

艺术概论试题库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艺术概论试题库 命题人:孟宪伟 一、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 B.再现 C.表现 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 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 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形象 B.情感 C.思想 D.生活 A. 情感 B. 理智 C. 知识 D. 科学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 A.反复 B.节奏 C.对比 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 ) A.艺术的 B.时间的 C.宗教的 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 )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2018超星尔雅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docx

超星尔雅《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是()。 A、抑景 B、借景 C、透景 D、夹景 正确答案:B 2 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开花的是()。 A、丁香 B、连翘 C、木芙蓉 D、榆叶梅 正确答案:C 3以下哪类园林最能表现“渔隐”这一旨趣?() A、皇家园林 B、日本园林 C、苏州园林 D、岭南园林 正确答案:C 4中国园林可分为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三大类。 A、西安皇家园林 B、岭南私家园林 C、西南园林 D、中原园林 正确答案:B 5越秀公园位于以下哪座城市?() A、临沂 B、苏州 C、广州 D、杭州 正确答案:C 6一名合格的园林设计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A、熟知植物的特性 B、调查研究的能力 C、绘画功力 D、以上都需要

正确答案:D 7“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A、杜牧 B、孟浩然 C、白居易 D、苏轼 正确答案:D 8 武当山现存最为完好的木结构建筑是()。 A、铜殿 B、古铜殿 C、紫霄殿 D、灵官殿 正确答案:C 9园林设计是()的集合。 A、地形 B、景 C、道路 D、植物 正确答案:B 10法国园林中的轴线通常是()走向。 A、西北 B、东南 C、南北 D、东西 正确答案:D 11建章宫是以下哪个朝代建造的宫苑?()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正确答案:B 12 关于凡尔赛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五大宫殿之一 B、位于法国 C、规则式的中轴对称园林 D、朝向是坐东朝西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新版

《艺术理论》试题 A卷评分标准 一、解词:( 每题5分, 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她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 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 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 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 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 旨在提高

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 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 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经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1) 线条与组合; ( 2 ) 具象与抽象; ( 3 )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 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 是能够产生共鸣; 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 净化她们的灵魂; 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 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 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 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填空)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填空)★(简答)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简答)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要有具体阐述。)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填空)★(简答)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填空)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填空)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填空)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填空)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填空)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填空)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填空)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填空)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填空)综合艺术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填空)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由于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填空)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填空)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填空)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名词)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名词)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提出,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名词)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简答)“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简答)“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20分) 1、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二是舞蹈艺术构思;三是舞蹈艺术表现。 2、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应当具有典型性、直观动态性、情感性和审美感染性。 3、舞蹈艺术思维的过程,是以人体动作为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维不断活跃发展的过程。 4、舞蹈动态在特定时空中可以转化和变异,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 5、舞蹈艺术创造舞蹈意境的物质材料,是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其表现手段是舞蹈运动的过程。 6、情景交融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依次表现为:景→情→形→象→韵。 7、意境是由实境和虚境两个部分构成,虚实相生,乃成意境。 8、根据舞蹈艺术发展的现状,舞蹈美的形态可以分为优美、壮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四种类型。 9、壮美形态的舞蹈在舞蹈领略可以分为雄壮和崇高两个层次。其中雄壮类舞蹈的审美特征大致有雄壮的气势、强烈的动态和高超的技巧以及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共三点。 10、欣赏悲剧美要求主体采取逆受形式的心理反应形式。悲剧感的特点是包含悲的情感内容、包含积极的“净化”效果、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11、人永远是舞蹈创作的主体与核心,以人的本体为手段,直接表现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这就是舞蹈艺术的真谛和本质所在。 12、按舞蹈的艺术特性,一般把舞蹈作品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13、从舞蹈结构的形式规范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时空顺序式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两种类型。 14、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15、一部舞蹈艺术作品的具体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 16、一个训练有素,能够作为创造舞蹈美的物质材料的人体,至少应当具备有三方面的专业技能,即基本能力、技巧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17、一个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转化,即感觉的转化和形体的转化。 二、名词解释(20分) 1、舞蹈思维: 即舞蹈艺术思维或舞蹈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特定思维方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和舞蹈形象等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并贯穿于舞蹈创作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2分) 1、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是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而创作的。 2、工艺美术的物化形态,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3、根据造型的形式和展示艺术形象特点的不同,雕塑有圆雕和浮雕的区别。 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5分) 1、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2、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3、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三、列举题(共15分,每题3分) 1、试列举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2、试列举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线条与组合;具象与抽象;情感与象征。 3、试列举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能力;(3)精湛的艺术技能。 4、试列举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1)动作与姿态;(2)抒情与表现;(3)节奏与韵律。 5、试列举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情感的涌流;(2)想象的自由;(3)象征的意味。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 A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453386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舞蹈艺术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一、ADDBD CADBC 二、1、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2、汉唐,赵飞燕。3、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5、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审美性。6、题材、主题。7、物境、情境、意境8、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9、景、情、形、象、境。10、写境和造境。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以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2、审美反映:即艺术的形象反映。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根据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生活进行概括、提炼、加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舞蹈的综合表现法:以音响和舞台美术表现手段,在特定的环境中配合人物的舞蹈动作来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2、舞蹈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社会的功能。 古代:舞以达欢;祭祀与祈祷;交流、交谊和择偶;健身、习武、象功;教育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3、舞蹈的分类。 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1)、按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2)、按表现形式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3)、按反映生活和塑舞蹈形象方法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4、舞蹈语言的一般规律。 (1)、舞蹈语言要形象化、性格化。 (2)、舞蹈语言要感情饱满、凝练集中。 (3)、舞蹈语言应当新颖多样。 (4)、舞蹈语言应有鲜明的和丰富的韵律。 5、舞蹈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方法和原则。

艺术学概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要点(答案。): 答题要求:条理清晰、字迹规整、论述充分、言之有据 1、 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一一作品一一欣赏者一一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一一艺术批评一一艺术研究一一艺术创造 艺术概论: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2、 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 1.由于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 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 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 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 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 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 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3、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 (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A 、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着述是()。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经典论断。 4、()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艺术。 7、()在他的名着《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 ()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悲剧”、“()悲剧”、“()悲剧”、“()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与主人公、()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和(),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_、 _______ 、 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___、 ______ 、___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 __和___ 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特征。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艺术概论考试题

艺术概论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情感 2.意境 3.视觉形象 4. 审美认知 5.建筑艺术 6.美育 二、填空题: 1、德国作曲家____________________集古典音乐精华乊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 2、舞剧的结极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别。 3、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类。 5、视觉残留的景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极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1、艺术欣赏是人们以____________________对对象的审美活动。 2、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双因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同。” 3、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说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那么19世纪俄国____________________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5、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魏____________________第8窟的高浮雕“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述是(《乐论》)。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经典论断。 4、(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歌舞艺术)。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时空)艺术。 7、(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王羲之)。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悲剧”、“(性格悲剧)悲剧”、“(社会悲剧)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客观精神说”__、 ____“主观精神说”___ 、 ___“模仿说”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艺术生产”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真___、 ____善__ 、___美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内容美__和___形式美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模仿说”___、___“游戏说”___、___“表现说”__、____“巫术说”__、___“生产劳动说”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审美认知作用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____、_____审美娱乐作用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综合性___、___虚拟性___、___程式化___的审美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