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练习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练习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练习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练习

《马说》

(一)(10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05莆田市(课改区)

(二)阅读《马说》,完成8-10题(10分)

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答:

06云南(课改区)

(一)(1013小题,共12分)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06温州(课改区)

(一)(12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4)执策而临之▲

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2分)

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06舟山

(一)(11分)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陋室铭》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陋室铭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臵不言。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

[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茔:指祖坟。

1.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⑶欠尝夜坐凭窗()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诲,你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口技》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9.填空。(4分)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

“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会宾客大宴会:____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罔:__________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2.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

《口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加油干!)

大宴()_____________ 哗()_____________ 叱()_____________

齁()声____________ 中间()力拉________ 几()欲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A.于厅事之东北角______________

B.而呜之______________

C.久之,目似瞑______________

D.医之好治______________

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解释。

A.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B.妇抚儿乳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C.妇手拍儿声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D.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5.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

(3)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___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几个摹拟声音的词语。

7.理解填空。

A.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______________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______________和听众的______________,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8.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

____________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________”字。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____________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用原文中的词语将横线处填上。

10.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会宾客大宴()(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众宾团坐()(4)犬吠()

11.做个小翻译,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2.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3.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14.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1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16.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17.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18.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19.“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20.课堂上摹拟文中口技表演者进行表演,看谁模仿得好。

《核舟记》

一、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径寸之木() 2.因势象形() 3.泛赤壁云()

4.二黍许() 5.雕栏相望() 6.如有所语()

7.相比者() 8.绝类弥勒() 9.矫首昂视()

10.可历历数() 11.钩画了了() 12.曾不盈寸()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同形异义字

明有奇巧人高可二黍许

1.奇 2.可

长约八分有奇珠可历历数

东坡右手执卷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端 4.为

其人视端容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1.能以径寸之木() 2.箬篷覆之()

3.闭之() 4.石青糁之()

5.左臂挂念珠倚之()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准确划分下列句子中的停顿节奏

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五、下面语句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是(填句子序号)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②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③中峨冠而多髯

者为东坡。④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⑤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课后作业】

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活板》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板》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活板》片断,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臵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指南针》一文,方家(2)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3)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4)为最善。其法:取新纩(5)中独茧缕(6),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7),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8)。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9)。

注释:

(1)选自《梦溪笔谈》。(2)[方家]行家。(3)[碗唇]碗边。(4)[缕悬]用丝线悬挂。(5)[纩(kuang)]丝绵。(6)[独茧缕]单根的蚕丝。(7)[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用芥子大小的蜡块把针的中腰粘住。(8)[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9)[莫可原其理]没有办法可以推究它的道理。原,推究。

5、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活版》片断。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则以纸帖之___________ (2) 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

(3) 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 (4)瞬息可就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2分)

4、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5分)

A、B、C、D、

(1)(2)F用药物蒙铁板(3)(4)(5)E(6)

5、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原文〗《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2分)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2分)

们的希望搁浅。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另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①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②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注释:①甃(zhòu),井壁。文中用作动词,围拦。②然,同“燃”

(1)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作用?(1分)

(2)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哪些优越性?你赞成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第一小节概括介绍了,点明了核舟的主题是。2.第二小节共写、、、、等,先写,再写局部。说明顺序是。

3.这段文字的说明方法是

(1),例如。

(2),例如。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里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的句子。作者是(朝代)著名文学家。这副对联照应了第一小节的

句,暗示了核舟的。

5.翻译下列句子。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神情与苏、黄不属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珠可历历数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2.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送东阳马生序》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

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

③得鱼腹中书得:

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

③至理名言至:

⑶①稍稍宾客其父稍:

②不敢稍逾约稍:

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

9、划分朗读节奏

⑴余因得遍观群书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0、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11、“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2、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13、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1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二、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⑴同舍生皆被绮绣被:⑵缊袍敝衣敝: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以”字。

⑴①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以: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以: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④计日以还以:⑤以衾拥覆以:⑥俯身倾耳以请以: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以:

1、2、 3、 4、 5、 6 、 7、

3、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4、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A、媵人持汤沃灌

B、有司业、博士为之

C、县官日有

D、腰白玉之环

5、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和“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

6、区别古今词义:

⑴汤:古义:今义:⑵右备容臭:臭:古义:今义:

7、划分朗读节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9、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食

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

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2、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②____

1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14、综合全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15、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盘点

1、湖南怀化市: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明臣言行录))

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③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两种(事物)。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谪:

②录毕,走送之走: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答:

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

答:

2、湖北咸宁市: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②③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3分)答:

4、巴中市: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9.解释加点词。( 4 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0.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D、门人弟子/填其室

21.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略无慕艳意人物略不相睹

C.足肤皲裂而不知国险而民附

D、四支僵劲不能动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22.选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 分)

答:

23.翻译下列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 分)

答:

24.“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4 分)

答:

5、安徽省: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6、泉州港区: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

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7、泉州市:

5.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烨然若神人B.腰白玉之环

判若两人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D.主人日再食

臭气相投再接再厉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译: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2分)

8、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

诗文名句默写赏析

1.蓬莱文章建安骨,---------------------------。

2.羌管悠悠霜满地,-------------------,--------------------------------。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新城代谢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4.后人常用李商隐的两句诗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5.你一定很喜欢鸟,也很喜欢写鸟的诗吧!情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两句写在下面(课内课外均可):--------------------------------------------。

6.《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谁,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难道你就不更远一点想到,这些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

8.塞下秋来风景异,-------------------------------。

9.人们常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来形容愁绪繁多,无法排解。

10.李商隐《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11.《有的人》中的“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两句诗,化用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两句诗-----------------------------,-------------------------------。

12.《口技》中描写宾客听到“火起”后惊恐万分的句子是------------------------------------,---------------------,--------------------,----------------------。

13.无丝竹之乱耳,-------------------------------。

14.---------------------------,各领风骚数百年。

15.朱和平生前是一位清洁工,30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环卫事业。这种精神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句子“--------------------------,-----------------------------”来概括。

16.心境是诗。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达了对自己不事农桑的自责和对农民的同情;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充满了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结合生活现象,运用比喻写出了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17.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思念之情转化成了重逢的希冀:“--------------------------------,---------------------------------。”

18.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来。 ---------------------------------,--------------------------------。---------------------------------,--------------------------------。

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20.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到王勃,你会想到“-----------------------,-----------------------------”;说到苏轼你会想到“-----------------------,---------------------------”;说到孟子,你会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随着跳动,也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望岳》)

22.李商隐的诗想象大胆,意境奇美。《夜雨寄北》中----------------------,-------------------------“两句,突破时空局限,憧憬着与亲友秉烛夜谈的场景;《无题》中“---------------------------,-------------------------”一联,以象征手法歌颂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读来凄美动人。

23.阅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问题。

⑴.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⑵.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4.阅读李商隐的《巴山夜雨》,完成下列各题;

⑴.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描绘的场景有什么不同?

⑵.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

2、韩愈的《马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描写千里

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根本原因是:伯乐不常有。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5、《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④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a、同舍生皆被绮秀,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b、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用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7、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