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藏中小学双语教学研究”(09YJA880106)。西藏大学“211”三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型

课程建设项目(T2110303010105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1—09—15

作者简介:巴桑卓玛(1973—),女,西藏日喀则人。西藏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巴桑卓玛

(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大量统计资料,分析西藏“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主要涉及民族语言分布与使用情况、双语教学的制度、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双语师资等;并对其进行了探讨及思考,以期推动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西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18—03

一、西藏各民族语言分布与使用概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区。截止到2009年,全区人口总数达到290.03万人,其中藏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4%,

汉族人口约占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2.03人,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从总的情况来看,全区通用以藏语文为主的藏汉两种语言文字。藏族及其他世居西藏的少数民族如门巴、珞巴、回族、登巴和夏尔巴人都使用藏语文,从内地省区来藏的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干部职工和经商打工人员除极少数人外一般不懂藏语文;内地来藏人员不分民族基本上统一使用汉语文,藏族及世居西藏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国家干部和科技人员基本上能熟练地使

用汉语文,

在县城以上城镇居住的部分藏族群众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所用的汉语,居住在靠近青海、四

川、云南的西藏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藏族老百姓能讲一些带有相邻省区口音的汉语。

二、西藏双语教学制度

(一)双语教学制度的初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

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第九条“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

校教育”。1951年到1959年民主改革前,政府先后

在拉萨、

昌都、盐井、丁青、波密等地建立了13所小学。在教学中实行以藏语言为主,使用藏语文授课,

同时讲授一部分汉语文的教学计划。1959年民主改革到1965年,

双语教育处于初级阶段。这段时间小学用藏语授课,

并根据开课的需要,大部分地区从中学开始,逐步过渡到以汉语为主,藏汉并重的授课

形式。

(二)双语教学制度的形成时期1978年到1980年,随着双语教学相关的各项语言政策的出台,

西藏双语教学工作走向正轨。这一时期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从三年级起,小学汉族班开始学习藏语文,教学要求比藏族低,小学藏族班

开始学习汉语文(也有的小学从二年级学),教学要求比汉族低,课本是五省区合作编写的藏文教材和

汉语文教材。

(三)西藏双语教学制度的发展

1987年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援藏会议文件《关于改革和发展西藏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

:“根据西藏绝大多数人通用藏语,藏文字历史悠久,为民族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等情况,要重视藏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在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创造条件,首先要学好藏语文,加强藏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藏语文教学为主,在学好藏语文的同时,注意打好

8

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必修一单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必修一单词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必修一单词MODULE 1 学术的 省 热心的 令人吃惊 的 令人惊讶的 信息 网站;网址 极好的(口语) 理解;领悟 指示;说明 方法 厌烦的;厌倦的 尴尬的;难堪的;困窘的 态度 行为;举动 以前的;从前的 记述;描述 吃惊的;惊讶的 令人尴尬的;令人难堪的 技术 使印象深刻 改正;纠正 鼓励;激励 享受;乐趣 流利;流畅 误解 失望的 令人失望的 制度;体系;系统 少年 消失 搬家 助手;助理 包含 文凭;毕业证书 MODULE 2 有趣的;可笑的 精力充沛的 聪明的 紧张的;焦虑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 耐心的 严肃的 害羞的;羞怯的 严格的;严厉的 印象 (故意)避开 讨厌;不喜欢 不正确的 十分地;完全地 立即;立刻 感激 承认 科学的 文学 大声地 挥手;招手 玩笑;笑话 总结;摘要;提要 尊重;尊敬 成绩;分数 校长 女校长 一段时间 复习 翻译 时间表 话题;题目 假期 温习(功课) 纪律 关系 正式的 轻松的;松懈的;宽松的 同样地;类似地 MODUL3 直升飞机 摩托车 电车 距离 被遗弃的 骆驼 录音带 沙漠 钻石 专家 半夜 产品 风景,景色 射杀 土壤 旅程 训练 马戏团 海滨 运动场;体育场 鹰 使吃惊;惊吓 幼儿园 公寓;单元住宅 卡通;漫画 面试,面谈 (面试时的)主考官,面谈者事件 商业区的;市中心的 真空;空白 铁轨 纪念品 MODUL4 调查 四邻;街坊 地方的;局部的 城郊;郊区 家乡 有吸引力的;吸引人的 幸运的;吉祥的 很;相当 听起来 旅游者;观光客 打扰;烦忧;麻烦 令人讨厌的人或事 租金 地域;区域;行政区 接近 海港 美丽的;宜人的 建筑 饿死 停车 交通 委员会 组织 失业的;没有工作的 家属;家人 职业 专业的 用手的;手的 就业;工作 美术馆,画廊 交换 迷人的;吸引人的买得起;有能力支付 死里逃生;大难不死 联络;联系(某人) MODUL5 液体 膨胀 收缩 物质 混合物 氧气 电 阶段;时期 结论 目标;目的 反应 与电有关的;用电的 设备;装备 (化学)反应 钾 钠 钙 镁 铝 锌 部分的;局部的 铜 氧化物 生锈 煮;煮沸 普通的;平常的 蒸汽;水气 漂浮 形成 溶解;分解;分离 天平 坩埚 夹子;小钳子 火焰 (常作复数)设备;工具演讲 (大学的)科;系 吃惊的;惊愕的MODULE 6 包含;包括 接近;通路 (计算机)崩溃 密码;口令 记录;登录 软件 故障 来源;出处 可进入的;可使用的数据 保护;防卫 创造;发明 网络 途径;经由 百分数;百分率 设计 文件 发明 许可 军队的;军事的 集中(注意力,思想)明确的 极好的,美妙的 独立的 文章 超过 时常,经常 弊端,缺点 平均的 (复)统计数字 缩短 横着地;斜着地

综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发展与研究

综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发展与研究 【摘要】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化教学研究状况做了个总结,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文化教学;研究状况 西方的文化教学始于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从最初的语言教学开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就形影不离。1880年法国改革家和教育家Gouin发表的一本语言学专著《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一反过去传统式的拉丁语教学模式,明确将文化教学目标列入语言教学,开创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举的先河。1900年,美国出现了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提案,这是第一份将文化教学列入语言教学的正式文件(转引至陈申,2001)。1945年美国学者Fries首次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义揭示出来。他认为语言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使用的文化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掀起的文化热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模式影响下,文化学习模式被视为理解课文,文化知识的习得建立在文学作品的课文的理解和翻译上。人们认为,外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始终进行着一种文化协商。美国语言学家Lado也较早提出语言教学应当包含文化教学。1957年他出版了《跨文化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两书,都明确提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使有关研究文化教学的文献陡然增多。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由浅入深,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观点从理论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如英国学者Michaelyram和美国学者Ned Seelve,Gaff Robinson等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家Hymes在他的名作《文化与社会中的语言》、《论交际能力》中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导致了语言教学领域方向性变革,正是他赋予了社会交际与文化因素在语言能力中的崇高地位。至此,语言学界在文化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70年代以前,外语教学中吸纳了一些文化内容,但教学中涉及的文化面较窄,有些文化知识并不是目的语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涉猎甚少。70年代末,许国璋先生最早将社会语言学这一关注语言得体性的学科引进国内外语教学领域,这以他于1978年发表的《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一文为标志,该文强调以语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交际需求,强调考虑交际文化因素。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由于交际教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很自然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较早见于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和胡文仲(1985)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听、说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所学语言的跨文化因素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在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上展开了许多研究。1980年许国璋先生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他在文章《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中区分了英语教学环境、中国文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广普及的一种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学习训练的教学模式。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西藏的双语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也是西藏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论述西藏双语教育的重要地位、双语教育的现状,对发展西藏双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 一、双语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联系和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民族语言是民族的一个特征。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大都得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和手段。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歧视、限制和压迫。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就保证了我国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又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同时还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这就是说,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既要开展好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又要教好汉语文,即所谓的“民汉双语”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在我区逐步建立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教学体系。”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指出:“重视藏语文教学,积极推行双语教

最新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课题指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课题指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课题指南 一、说明 (一)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系根据教育部基教司 1998年12月22日的文件和《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总结了前三届课题研究情况并参照新世纪基教英语/外语课改实验所反映的成果和问题,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责成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起草、论证、形成定稿,再上报审批后实施。 (二)《指南》系1999年以来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第四届指南。前三届《指南》系以外语教学学科框架为据、再参酌国内需要而订。在广大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和专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三届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对于普及和提高外语教学学科的研究、推进外语教学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鉴于素质教育系有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而目前又处于新的进展阶段,我们必须总结自己的理论与经验作为借鉴国外相关成果的张本。因此,《指南》总的思路,是研究我国基教外语实践中的成绩和问题,以及历史上的积极经验,从而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素质教育的新进展做出贡献。

(三)全国从事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教学研究(含普通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管理的个人、团体和单位,凡未主持过前三届本资助金项目或主持了而已结题并获结题证者,都可按《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管理办法》自由申报,但研究工作须落实于个人,单位不能作为课题主持人。 (四)申报《指南》的课题要求内容针对某种问题;论证清楚、科学,研究步骤清晰可行;预期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有助于解决某种实践问题,或总结了中国师生自己积累的重大经验,或反映教学一线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最终成果的形式由研究人员自选;专著、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均可。但如最终成果脱离课题内容,或纯属工作总结,则不准结题。 (五)立项申报与审批 1、申报者只能在《指南》的范围内自行拟题,各题研究期均为二年。 2、《指南》未列重点与非重点课题、招标课题与一般课题,申请者只列出希望得到的资助金数额。中心将组织同行专家分别进行初审和复审,并从中筛选少量优秀者作为重点课题;重点课题将获得较多的资助金。复审通过后报上级审批,批准后正式立项。 3、在同等条件下,评审将力求使立项课题在地域、研究内容、学术观点三方面具有广泛性。在保持广泛性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西藏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资源的人为活动的产生,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影响西藏生态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西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水量不大,工业废气的排出标准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相继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草原法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森林管理条例》、《土地管理实施条理》、《关于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区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二,强化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制,由各级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认真履行环保审批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同时还加大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彻底清理城镇街巷、集贸市场、居民区卫生死角、流动人口聚居区、沟渠、河道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健全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淘汰敞开式垃圾中转和运输方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集中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和生产噪声扰民,规范排污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西藏自治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合理采伐,遏止了乱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改良草场、兴修水利,减少了植被破坏,改善了生态环境,风沙明显减少。同时,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基础教育中的英语词汇教学

基础教育中的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词汇积累非常重要,词汇教学可以从形式、意义、功能等方面着手,词汇的呈现应该注重启发,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必须注意五个方面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扩大词汇量,为实现顺畅的交流打下坚实的词汇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词汇教学;词汇呈现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任何信息都无法传递。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必然有助于口头与书面交际。词汇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词汇学习是基础阶段语言学习的关键。本文讨论三个问题:其一,词汇教学内容;其二,词汇的呈现;其三,词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词汇教学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词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人们对词汇及词汇教学的认识不断加深,总结出词汇教学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词汇形式:包括发音、拼写、词根、词缀、词源等。 2.使用词汇的语法规则:包括词汇的屈折变化和派生形式,如英语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人称、时态、语态变化,代词的性、数、格等。 3.搭配:指词与词在语义层次上的固定关系,包括词组与习惯的

词序等。 4.功能:指在不同的场合贴切地使用各类不同的词汇及同义词等。 5.意义:包括词汇的字典意义、词汇的语内意义(如同义、反义、多义、上下义关系)和词汇的语外意义(如各种含义、比喻义、联想义)等。 词汇通常被分为两大类:即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接受性词汇即学生在听读等接受性语言活动中能理解其最基本词义的词汇,而产出性词汇则指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中学生能自主使用的词汇。一个人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和就等于他的词汇总量。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在重视产出性词汇教学的基础上,应同时注意传授处理接受性词汇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发展(张庆宗,2011)。 二、词汇的呈现 教词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词汇(刘润清,2004)。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词汇应当是启发式的,即通过一定的呈现词汇的手段,启发学生学习词汇。我们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呈现,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就词汇教学而言,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直观法:即借助于实物、图片或动作呈现词汇。这是初级阶段可以经常使用的方法,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化,直观呈现将越来越困难,因为抽象概念或人体不能表示的行为是无法直接呈现的。

试论西藏双语教学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revised

试论西藏双语教学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 格桑欧珠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大量的统计资料,从西藏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语教育的教学模式、双语教育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对西藏的双语教育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评述与研究。 关键词:藏语;汉语;民族语言;双语教学:母语教学 1 引言 2011年6月,马戒在“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中提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个语言使用的“多元一体”的格局。一方面许多民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民族语言文字,在民众日常生活和继承本族文化时学习和使用本族语言文字;另一方面从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角度,汉语已成为中华各个民族的“族际共同语”,成为族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1]。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在藏区,各类学校以“三个面向”精神为指导,改革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中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双语教育”实施模式。然而,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藏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通过藏文字的记载发扬宏大的。很多学者熟悉本民族文化,但不是非常熟悉汉语文化,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哲理心态影响着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显现出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2]。教师以对比的方式从本民族的文化过渡到汉语文化,有利于学者文化的习得,也有利于标准语的习得。通过模仿,教师以对比的方式为学者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等,使学者可理解的接受汉语文化。所以,笔者认为母语教学在藏区的教育教学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2 藏区实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双语教育是指一种教育系统,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亦指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进行学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教育。其目的为让学者兼通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母语、主流语言或第二语言)。笔者所讲述的双语教育为藏语文和汉语文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了与外部的交流和本民族的发展。应当尽可能的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着眼于各个民族更加繁荣发展,学习和赶上政治、经济、文化先进的民族,那么仅有本民族语言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各个民族仅靠母语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是远远不能够适

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研究方法英语论文研究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摘要: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两大研究方法定性方法(Qualitative approach),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一、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两大研究方法 (一)定性方法(Qualitative approach) 定性研究的基本情况: 1.研究者调查之前没有带什么框框; 2.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事情让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研究者不加控制和干扰; 3.研究者也可以参与到所调查的活动之中或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4.在一般性的调查之后,可以进行深入的个案调查(case study); 5.所采取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归纳法,最后成果多是描述性的或在描述过程中揭示一定的规律(即提出假设或结论)。 (二)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通过一连串的数字,表格,图标来说明问题,如《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陈新仁,1998 分类: 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人口普查 实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交际教学法比翻译法好 定量研究的基本情况: 1.定量法通常是从假设出发,事先有个看法; 2.定量法往往是要控制和操纵变量的; 3.定量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远离数据,远离当事人,是局外人的视角;

4.所得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 5.所得结论具有普遍性。 (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较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现象学观点逻辑实证主义观点 1.强调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经验; 2.只有通过个人主观经验才能认识人类行为;3.了解就是移情; 4.依赖定性数据。 1.强调用实验方法来获取数据; 2.只有摆脱主观状态才能了解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3.了解要保持距离; 4.依赖定性数据。 综合法分析法 1.从部分到整体; 2.整体观; 3.面向内部结构; 4.了解过程; 5.假设一种动态现时。 1.从整体到部分; 2.成分观; 3.面向外部结构;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西藏旅游业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已发展为西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西藏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从事外事旅游,员工不足30人,年接待游客总数不超过1000余人,其后20多年来,西藏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31.7%而年均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38.9%,2012年,西藏旅游又进入了大发展一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首度突破1000万人大关,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32亿元。 1.2旅游企业不断增多。目前,西藏全区各地,各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旅游生产力明显提高。 1.3旅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作文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旅游事业的职能机构,它的设立使西藏的旅游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西藏各地相继成立旅游局,在景点比较集中的40多个县也都设立了旅游局或外事旅游局,全区旅游管理基本建立。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旅游业规章和规定,认真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检查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旅游管理服务网初步形成。 1.4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促进日益增强。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汇创作成效显著,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业还充分发挥“以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内一大批相关产业效。许多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如普兰县巴嘎乡的康沙村,位于“神山”、“圣湖”景区,过去单一经营牧业,群众生活困难。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为旅游者和香客当向导、背夫以及出租牦牛、马匹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西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经济相对落后,且山高路险,运输线长,加之狠毒旅游景区公路由于利益分流问题无人管养,致使一些旅游一路颠簸、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西藏现有的旅游饭店主要集中在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目前西藏对外开放100多处景区因远离城镇,且无居住设施、使得旅游者只能忙于在城镇——景区——城镇之间奔波。 2.2旅游业引发的破坏生态坏境问题时有发生。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和灌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家具、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造成建设性破坏,使一些景区的生态系统失衡,湖泊面积萎缩、水质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下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清理,污染环境等。

浅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范畴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和即将普及的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并普及提高,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衡现象,其问题日趋严重。各种失衡的现状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改善。 [关键词]基础教育;失衡现象;对策 绪论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基础教育的失衡将势必引起受教育者成长中的失衡,这种失衡既有区域整体性,又有个人的方面性。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失衡的现状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1949年以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1],教育发展最高年的1946年,全国只有幼儿园1300所,小学28.9万所,中学4266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 (二)基础教育不均衡现状及突出问题: 1、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

2、同一地区重点校与薄弱校发展不均衡 3、各门课程发展不均衡 4、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发展不均衡 "招生方式"与"择校生"问题。在高质量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小学升初中究竟采取何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比较有分歧的问题。当优质初中无法满足学区内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的需求时,如果采取通过考试选拔的做法,等于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移至小学阶段。近年来,根据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国家要求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实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其初衷十分明确,就是要打破学校和学生的身份界限,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以便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初中学校质量差距大的地区执行就近入学比较困难,并不能使社会满意,于是许多地区实行了"电脑派位"的做法[3]。但是,越是薄弱初中比例较大的地区,这种做法就越不一定公平,实际上有些类似于"电脑抽奖"。由于校际之间的差距,加之各地执行政策的差异,即使在各地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等政策之后,义务教育阶段以缴费为主要手段的"择校生"现象反而大量出现,而且在大中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问题尤为突出。 "薄弱学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了一大批薄弱学校[4]。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过分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层面,注重学校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改造,而对学校"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成效不十分明显,在很多地方,改造薄弱学校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历史形成的,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制度性原因,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 (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处理好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关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照教育法律,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公益性的,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必须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行为,确保公办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努力推进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政府有责任在确定教育现代化目标时,承诺减少(至少是不再人为扩大)公立学校之间不应有的巨大差距,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单词表

九年级上册单词 MODULE 1 wonder n.奇迹vt.想知道,对...好奇band n.乐队 review n.评论 ancient a.远古的,古老的composition n.作文 grade n.成绩;年级 pyramid n.金字塔 pupil n.学生 meeting n.会议 listen up 注意听 call vt.叫做,名为;打电话 event n.事件;比赛项目 natural a.天然的;自然的 get out of 从...内出来,离开 light a.明亮的 n.光线;灯 reply vi.回答 clear v.散开;打扫干净 a.清晰的rise vi.升起 ground n.地面 below prep.在…下面 edge n.边,边缘 on the edge of 处于...的边缘bottom n.底部 at the bottom of 在...的底部canyon n. 峡谷 side n.边,面,侧 disappear vi.消失distance n.距离 huge a.巨大的 face v. 面对,面临 n.脸 sight n.景象,景观 height n.高度 lift n.电梯 view n.景色 attract vt.吸引 description n.描述 location n.地点,位置 MODULE 2 work n.(常复)作品 influence vt.影响 respect vt.尊敬,尊重 thinker n. 思想家 wise a.睿智的 as far as 就…来说;至于 not...any more 不再... monthly a.每月一次的,每月的 literature n.文学 millions of 数百万的 behaviour n.行为,举止 cave n.山洞,洞穴 freedom n.自由 funeral n.葬礼 outsider n.局外人,外来人 social a.社会的 theme n.主题 treasure n.宝藏,财宝 clever a.聪明的 run away v.潜逃,逃跑 dead a.死的 for a time adv. 暂时, 一度 pleased a.高兴的 alive a.活着的 grow up 成长,长大成人 talk about 谈论 southern a.南方的 state n.州,邦;状态 version n.版本 historical a.历史的 editor n.编辑 publisher n.出版者,出版社 reviewer n. 评论家 MODULE 3 sporting a.有关体育运动的 allow vt.允许 defeat vt.打败 season n.赛季;季节 stand for 代表;象征 against prep.与...相对,相反;靠,依 tough a.艰苦的;强硬的 encourage v.鼓励 medal n.奖章,奖牌 overnight a. 突如其来的,持续整夜的 record n.最高记录vt.记录 set vt.设置;制定 set up 建立;创立 yearbook n.年鉴 first of all 首先 represent vt.代表,象征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 【摘要】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起源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教育目的趋于科学化,由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维情感教育,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师资力量合理化,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注重学生主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学习方式多样化,多样化手段导入教学内容。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主体;学习方式 一、引言 我国外语教学曲折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从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的主体化、以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到建国前的外语教学,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受到重视。建国后,俄语学习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英语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1957年到1965年,外语教育受到大跃进、反右倾等的政治运动的影响,突击英语教学,制定了不符实实际的一系列课程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外语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学完全停滞,英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英语迅速恢复并蓬勃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测试评估等取了重大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 (1)教育目的科学化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教育目标逐步趋向于科学化。由20世纪以前以语法翻译法为依托来培养外语实用人才,到现在我国的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额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进步。 (2)师资力量合理化 随着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外语师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事实《2003——2007年教育整形行动计划》之后,外语教师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1949——1956年迅速发展的俄语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 语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藏政办发[2011]44号 【发布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1.06.24 【实施日期】2011.06.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藏政办发[2011]44号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意见 (教育厅)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加快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11]4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加快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促进个体在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区学前双语教育资源短缺,设施不完善,幼儿入园率低,是我区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加快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发展学前双语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行动,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西藏的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科学研究制订本地区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幼儿人园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双语教育的需求,推进我区学前双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原则。发展学前双语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双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双语教育服务;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实施双语教育,发展幼儿

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04-04-17 来源:西藏发展论坛作者:尹逊国 [进入论坛][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西藏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致使部分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和待业。这问题如不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直接影响到西藏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与长治久安。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正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帮助和扶持企业走出困境。 一、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基数不清,分类指异缺乏力度。在企业的汁册与统计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差别很大;在企业的分类和管理层次上也不一致,有的企业名义上归地区管,地区鞭长莫及,县里又不好管,造成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这样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体制就难以落到实处,从而影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国有企业形不成规模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资源优势认识上有偏差,对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客观上认为相关企业多了,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事实上却是僧多粥少、你争我抢,各企业都形不成规模效益。三是企业改制工作不彻底、不到位。虽然我区已建立了国资经营公司,但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的资产管理、发展方向,还只是在探讨阶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履行也不到位。四是资金流动迟缓,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大量物资积压,而现在又卖不出去,企业不知向何处转向,没有效益,只得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甚至欠债上亿元,把企业的地皮、房子、办公楼都抵押给了银行,再想贷款上项目、搞技术改造又无法贷到款,致使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五是企业市场开拓不够,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六是企业人才匮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有些企业领导即使想把企业搞活、搞好,但限于知识和管理水平,也不知从何处突破,例如在量化产权问题上,有的企业领导搞不清楚,主管部门需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作工作;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个别企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一些国有老企业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加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又不能给他们以优惠的待遇,使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人才又留不住。七是政企不分,责权不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在宏观指导上和政策上支持不够,而对企业卡得太多、太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负担沉重。九是企业职工的工资较低,生活困难。 总之,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区的国有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现在市场放开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加突出的展露出来,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羁绊。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二、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分管工作,和有关人员深入到乡镇联校、初中、县直学校、民办学校,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走访询问等形式对莘县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对全县的基础教育现状有了更全面的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下步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莘县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莘”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强化政府责任,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为人力资源强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坚持政府为主,积极争取上级扶助奖励资金,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内部配套设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有3处省级规范化学校,27处市级规范化学校,17处市级示范

乡镇幼儿园,87处县级规范化学校。一是幼儿园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近两年来,全县幼儿园建设共投入XX多万元,新建幼儿园27处,改建29处,扩建7处。2010年5月,县实验幼儿园接受了省十佳幼儿园验收,明天幼儿园通过了省示范幼儿园验收。两处幼儿园均达到了全市领先地位。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两年多来,县财政把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列入预算,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奖励与专项资金,千方百计筹措县配套资金,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XX年年落实资金1210万元,建设了14个项目学校教学楼。2010年落实资金1331万元,建设了15个项目学校教学楼。今年,项目学校立项20个,已通过公开招标,即将开工兴建。近五年来,农村中小学累计投入一亿多元,用于改扩建及新建校舍,长期保留的农村中小学有望在三年内实现全部楼房化。三是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焕然一新。一中新校、实验高中不断完善内部设施,办学条件达到了全市一流,都是省级规范化学校。二中新建了图书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楼,成为全市第二处省级农村规范化高中。实验高中东扩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制约实验高中发展的操场问题即将解决。 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