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

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微生物是指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某些真菌。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有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型的细胞核,只有一环状DMA分子(拟核)。以分裂(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用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液染色后,再脱色处理,细菌仍保留染色液的颜色)和

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区别在细胞壁的成分不同。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胞

壁薄,有荚膜)、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细菌的分离方法有两种: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划线分离就是用接种环蘸菌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的过程中菌液逐渐减少,细菌也逐渐减少,。划线最后,可使细菌间的距离加大。将接种后的固体培养基

培养10~20小时后,一个细菌细胞就会繁殖成许多细菌细胞,形成菌落,不会重叠。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有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用于基因工程的大肠杆菌的工程菌,可以用划线分离法获得产物表达能力高的菌株。由于工程菌的质粒中通常有抗性基因(如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氨苄青霉素,由于非工程菌的其他杂菌都没有抗性基因,所以在划线后只有存在抗

性基因的工程菌能生存下来。

涂布分离时,需要先将培养的菌液稀释,通常稀释10-5~10-7倍之间,然后取

0.1mL不同稀释度的稀释菌液放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

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在适当的稀释度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每个培养

基里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为最合适。

优点: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其首要条件是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

各种培养基也必须是无菌的,转移培养基、倒平板、接种、平板划线、平板稀释涂布等操作中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无菌(防止杂菌污染)。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是因为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倒放培养皿会使水蒸

气凝结成水滴后,落入培养基的表面并且扩散,菌落中的细菌也会随水扩散,菌落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4.细菌扩大培养要用LB液体培养基(通用培养基、常用于做生理学研

究和发酵工业),划线分离要用LB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

和菌种保存)。我们在利用微生物时,常常要求所利用的微生物不被其他微生物

污染。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的首要条件是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如各种大小的培养皿、试管、三角瓶、取样器的头(或称“枪头”、“tip”)、移液管、三角刮刀、接种环、镊子等等。这些用具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前各种用品均需用牛皮纸或

报纸包好。培养皿可几个包在一起;试管加棉花塞或塑料盖后也是几个包在一起;三角瓶可用封口膜(市售产品,既通气又不使菌进入)或6层纱布封口,再用牛皮

纸或报纸封口;移液管上端用镊子放入少量棉花,再用牛皮纸包上(现在多不用移液管而用取样器);取样器的“枪头”放在可灭菌的专用塑料盒中,也可放在上口用牛皮纸包好的烧杯中……在121℃(1kg/cm2压力)下灭菌15min。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所需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因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的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在进

行实验操作前,将需要使用的用具从烘箱中取出,放到超净台上(没有超净台时,

可制作一个双手在内操作、又可在外观看、并有紫外灯灭菌的箱子),然后打开

紫外灯和过滤风,灭菌30min。

除了实验用具必须无菌外,各种培养基也必须是无菌的。培养基是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物质。“细菌喜荤,霉菌喜素”,通常细菌培养基要用蛋白胨和

酵母提取物来配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此外,细菌通常要求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霉菌要求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制备培养基时需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加入培养基的三角瓶、试管也要在121℃下灭菌15min,如果培

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

30min。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等,只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但玻璃砂漏斗使用前也要在121℃下用纸包好灭菌。玻璃砂漏斗有6种,即G1~G6,G6孔径最小,细菌不能滤过。玻璃砂漏斗用后需用1molL的HCL浸泡,并抽滤去酸再用蒸馏水洗至洗出液呈中性,干燥后保存。

在将培养基加到三角瓶、试管和培养皿中时,三角瓶口、试管口、培养皿壁上不能沾有培养基,否则容易发生污染。因此,在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和

试管中时必须用三角漏斗;向培养皿中转移已灭菌的培养基时,也不要沾在壁上。

用棉花制作三角瓶和试管的塞子时,通常将棉花摊成一圆片,再裹到一

适当直径的木头(或筷子)上。放入三角瓶或试管口中后,周围没有皱褶和缝隙容易拔出,但用手提着棉塞时,三角瓶或试管又不能落下。塞子制作的好坏是控制

污染发生的关键。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封口膜代替棉塞。干热灭菌:160℃~170℃。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其基本成分都一样(五类)。

人及动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

植物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等五类。

4.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

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红外线消毒。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

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

5.培养基

(1)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2)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种营养物质。满足微生物生长还需要适宜的pH、氧气的要求(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提供有氧或无氧环境)、特殊营养物质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

2、NaHCO

3

等无机

碳源;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

2、NH

3

、NO

2

、蛋白质、

氨基酸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

2

(3)培养基配制的原则:目的要明确、pH值要适宜、营养要协调和要经济节约。该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在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50mL LB液体培养基和50mL 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加上封口膜。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内,1kg压力灭菌15min。如使用高压锅灭菌,则有压力后开始

计时灭菌15min。

2.倒平板:灭菌后,待高压锅或灭菌锅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时(即没有压力了)打开锅盖。将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和培养皿放到超净台上,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和过滤风(注意:打开紫外灯后人必须离开),待固体培养基冷却到60℃时(手

放上还有些热的时候),关闭紫外灯,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出酒精棉球擦拭桌面,并用酒精棉球擦手。在酒精灯火焰旁,以右手无名指及小指夹持含有固体培养基的三角瓶的封口膜,右手其他3个手指拿着三角瓶;左手拿着培养皿并打开上

盖的一边,将三角瓶中的培养基(10~12mL)倒在培养皿里。将培养基分别倒至4

个培养皿中,每倒入一个培养皿后立即将培养皿置于水平位置上,并轻轻晃动,

使培养基铺满底部,待凝固后即形成平面。

3.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将大肠杆菌斜面和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放在左

手中,靠近酒精灯火焰;右手拿着接种环,并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斜面的棉

塞和三角瓶封口膜。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再深入到斜面。接种前,应先使接种环接触培养基以达到冷却的目的,然后再取菌体。将菌体放入三角瓶的液体培养基中,将三角瓶的封口膜和斜面的棉塞复原。三角瓶在37℃,每分钟200转的摇

床上振荡培养12h。

4.划线分离。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在摇床上培养了12h的菌液(由教师代做)打开,接种环部分深入到菌液中。然后,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连续划线,接种环只在菌液中蘸菌液一次,划线后盖好培养皿

。最后,将培养皿倒置(盖在下面),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24h后,可看到

在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表明菌已被分离。

5.培养保存:在无菌操作下将单菌落用接种环取出,再用划线法接种在斜面上,37℃培养24h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

实验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目的

1.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离细菌(有脲酶)

2.通过指示剂(酚红)颜色的变化检知培养基pH的变化(脲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三、材料

1.在100mL烧杯中装入50mL70%酒精,将玻璃刮刀浸泡在其中。

2.在100mL三角瓶中配制好25mL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0.25g蛋白胨,0.12g酵母提取物,0.25 g NaCL和0.5g琼脂糖,水25mL),加上封口膜后灭菌待用。

3.在100mL三角瓶中配制好25mL尿素固体培养基(0.025g葡萄

糖,0.12gNaCL,0.12g K

2HPO

4

,0.25mg酚红和0.5g琼脂糖,水15mL),加上封口膜后

灭菌,待冷却至60℃时,加入通过G6玻璃漏斗过滤(使之无菌)的10mL尿素溶

液(内含2g脲),摇动,混合均匀后待用。

4.将盛有4.5mL蒸馏水的5支有塞试管灭菌后待用。

5.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99mL蒸馏水,用封口膜盖上,灭菌后待用。

6.土样1g(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得)。

四、实验步骤

1.制备无菌的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在60℃左右时,将两只三角瓶

中已灭菌的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在酒精灯旁分别倒入两个培养皿中,在水平的超净台上摇匀,平放至凝固。

2.倒平板

3.制备一定浓度梯度的细菌悬液;

在无菌条件下,1g土样+99m1无菌水,振荡10min,为10-2稀释液,依次制备

10-3、10-4、10-5的土壤稀释液。取样时,尽量只取悬液。摇匀,放在试管架上。

4.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取10-4和10-5的土壤稀释液各0.1mL,分别加到有LB

培养基和尿素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再将保存在70%酒精中的玻璃刮刀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待刮刀上火焰熄灭,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培养皿,将菌液涂布到整个平面上。

5.培养观察:a)将培养皿倒置,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观察菌落数。

b)全营养培养基中有较多的菌落,而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平板中只有少量菌落。Q:本实验分离出来的细菌一定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吗?

不一定,有些细菌能利用其它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实验4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山楂

的果实中果胶含量最多,煮沸的山楂泥可制成山楂糕,就是由于果胶的作用。果

胶起着将植物细胞粘合在一起的作用,去掉果胶,就会使植物组织变得松散。果

胶不溶于乙醇,这是鉴别果胶的一种简易方法。用95%的乙醇。

2. 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可水解果胶,与制取果汁有关。有些微生物如黑曲霉,苹果青霉都可用于生产果胶酶。除去果胶有利于果汁的形成,提高出汁率和果

汁变澄清。

一、材料

1.山楂或苹果,每组10g

2.黑曲霉提取液或果胶酶溶液。

3.95%的乙醇。

二、步骤

1.用小刀除去苹果或山楂果实中带种子的部分,并切成块,由教师用匀浆机加入少量水制成匀浆。

2.取两个100mL的烧杯,编号A、B,各加入5g匀浆液,再向A号烧杯较中加入10mL黑曲霉的提取液或果胶酶溶液,B号烧杯中加入10mL水,间歇搅拌

20~30min。

3.取4支试管,编号1~4。将A烧杯中的混合物放入1号和2号试管中每管入

4mL;将B烧杯中的混合物放入3号和4号试管中,每管也放入4mL。将1号和3号试管放在沸水浴中或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何变化?2号和4号试管不加热。加热使纤维素等物质发生凝聚而形成大颗粒而沉淀,也可使一些物质溶解。4.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各加入95%的乙醇4mL,观察有什么变化?将观察结果记入下表中。絮状沉淀是果胶不溶于酒精析出形成的。

Q:果胶酶在制作果汁时起什么作用?

催化剂,分解果胶

实验6 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但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固定化酶就是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将固定化酶装柱,当底物经过该柱时,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产物。

本实验内容是用吸附法将α-淀粉酶固定在石英砂上。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经过固定化酶柱后,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用淀粉指示剂溶液测试,流出物呈红色,表明水解产物糊精生成。

这里使用的是枯草杆菌的α一淀粉酶,其作用的最适pH为5.5-7.5,最适温度为50~75℃。

一、材料 1.α-淀粉酶的固定化。在烧杯中将5mgα-淀粉酶溶于4mL蒸馏水中。由于酶不纯,可能有些不溶物。再加入5g石英砂,不时搅拌,30min后装入1支下端接有气门心并用夹子封住的注射器中(石英砂体积约4mL)。(装柱)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注射器以除去未吸附的游离淀粉酶,流速为1mL/min。(洗柱)

2.可溶性淀粉溶液:取50m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热水中,搅拌均匀。

3.5mmol/L KI-I

2溶液:称取0.127gI

2

和0.83gKI。加蒸馏水100mL,完全溶

解后装入滴瓶中。

二、步骤

1.将灌注了固定化酶的注射器放在注射器架上,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使淀粉溶液以0.3mL/min的流速过柱。在流出5mL淀粉溶液后接收0.5mL流出液,加入1~2滴KI-I

2

溶液,观察颜色。用水稀释1倍后再观察颜色。(控制流速:让淀粉和淀粉酶充分反应)

2.实验后,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柱,放置在4℃冰箱中,几天后再重复上述实验,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把淀粉和糊精洗掉)

Q;实验反思

如何证明洗涤固定化酶柱的流出液中没有淀粉酶?

可在试管中加入1mL可溶性淀粉,再加几滴淀粉酶柱流出液,保温几分钟后用碘液检验。如仍显蓝色,则流出液中没有淀粉酶了。

实验8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本实验的内容是制作果酒和果醋,所用的原料是葡萄或其他果汁。是酵母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乙醇发酵)的产物。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即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而且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葡萄糖氧化成乙醇的反应式如下。

C 6H

12

O

6

+O

2

——→CO

2

+H

2

O

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醋杆菌所产生的醋酸可使培养液中醋酸的含量高达13%。其反应式如下。

C 2H

5

OH+O

2

——→CH

3

COOH+H

2

O

一、材料

1.葡萄

2.5~5kg(若每人一组,葡萄用量可以酌减,用0.5kg葡萄即可,发酵瓶也可相应小一些)。

2.新鲜酵母或干酵母(一般商店有售,通常用于发面)。

二、步骤

1.葡萄清洗、榨汁:将

2.5~5kg的成熟紫葡萄先用水洗净,再在鲜红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约5min,然后用清水冲洗。沥去水后,用多功能榨汁机以低速

(勿用高速以免将籽打碎)将葡萄打成浆状(也可用杵和研钵捣烂)。

2.制备酵母悬液:将适量干酵母(2.5kg葡萄约用1g干酵母)放在一小烧杯中,加

入少量温水(<40℃),使干酵母成为糊状。为使酵母迅速发生作用,可加极少量(小撮)蔗糖,混匀,放置片刻。待酵母悬液中出现气泡即可。(蔗糖:更多底物,可加速反应,使反应更直观)

3.装入发酵瓶:将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2/3,然后加入酵母悬液,搅拌均匀。瓶上加一软木塞或橡胶塞,塞上有孔,孔中插一有弯曲的玻璃管,若用直的玻璃管或其他管子代替,效果稍差。

4.酒精发酵:将上述已装配好的发酵瓶放在25~30℃的条件下2~3天。当发酵

瓶中停止出现气泡,即表示发酵完毕。若温度偏低,发酵时间相对延长。若温度

高于30℃要采取降温措施,否则酒的风味不佳。

5.过滤分装保存:发酵完毕,将发酵液用两层纱布过滤,除去葡萄皮和籽。同时

可以用洗干净的手挤压滤渣,以获得尽可能多的葡萄酒。

6、将获得的滤液(仍是浑浊的),分装到1~2L的细口瓶中加盖密封,静置。待

沉淀后,上清液即为葡萄酒。

用这种简单工艺制造的葡萄酒,常温下可保存1~2年。

用果汁制作果酒

用葡萄制作的葡萄酒不含糖,酒精含量也低(平均的体积分数为8%)。

下面介绍如何制作酒精含量较高(体积分数约为15%)、糖含量也较高的果酒。

一、材料

1.苹果(最好)、梨、柑橘或其他水果。

2.新鲜酵母或干酵母。

二、步骤

1.制取果汁。将苹果切成大块,放在多功能榨汁机中打碎,也可用杵碎,但效果较差。水果根据实验规模确定用量。最低以不少于0.5kg为宜。打碎的果实双层

纱布过滤后即为果汁,供下一步使用。

2.如以1L果汁为原料,则向2L左右的发酵瓶中加入约200g的蔗糖,然后倒入果汁。转动发酵瓶,使蔗糖完全溶解。最后倒入酵母悬液(每升果汁加入约1g干酵母),混匀,加盖。

3.3天后可看到气泡冒出,10天后剧烈的发酵停止。此时即可取出果酒过滤和分装。

溶于水中),这情况4.发酵开始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会使发酵瓶内出现负压(CO

2

不能持续3天以上。若3天后还看不到气泡冒出,必须加入更多的酵母,使发酵

作用尽快发生。

5.静置5~6个月后,酵母下沉,上清液即为果酒。可用虹吸法取出。

用果酒制果醋

一、材料

1.果酒。将200mL果酒与800mL蒸馏水混合作为发酵的原料,共1000mL。

2.醋化醋杆菌。如能获得醋化醋杆菌的菌种,可先在下列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繁殖。此液体培养基(1L)的配方如下:蛋白胨3g、酵母提取物5g、甘露醇25g(提供

碳源)。用300mL的锥形瓶振摇培养48h(振摇可用摇床,搅拌可用磁力搅拌器)

后,再接种到发酵瓶中。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可以用醋曲代替。只需将适量醋曲加到酒一水混合液中即可。适宜温度:30~35℃

二、步骤

1.发酵装置。甲瓶的下口与一个双通活塞相连。将活塞关闭,把800mL酒一水混合物倒入甲瓶中,用铝箔将上口盖住。甲瓶的底应离桌面40~50cm。

2.乙瓶为发酵瓶,醋酸发酵在其中进行。乙瓶内装锯末至八分满,其下口用一双孔橡胶塞塞紧,其中一个孔插直角玻璃管,是发酵液的出口,此玻璃管下面接一段胶管,胶管上有螺丝用以控制发酵液流出的速率。胶管下面再接一小段玻璃管,通至500mL的锥形瓶(丙瓶)中,丙瓶口上盖铝箔。

3.乙瓶下口的双孔橡胶塞的另一孔插入一直角玻璃管,管内塞脱脂棉球,不要塞得太紧,用以过滤空气(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此管的另一端要升至锯末之上。

4.将适量醋化醋杆菌的培养物或醋曲悬液加在200mL酒—水混合物中混匀,并调pH至7.0(用0. 1mol/L NaOH)后倒入乙瓶中,使锯末均匀湿透。醋化醋杆菌附着在锯末上,此时瓶中几乎没有游离的液体存在。乙瓶的上口通过双通活塞与甲瓶的下口相连。

5.将水族箱通气泵的出气管与乙瓶上塞有棉花球的玻璃管连接,通气不必太快。保持这种状况,使醋酸发酵约48h后,用pH试纸检查乙瓶中流出液的p H。若检测结果明显显酸性,则可进入下一步。

6.调节甲瓶下口的双通活塞,使由甲瓶滴入乙瓶的液体流量约为每5min1滴。调节乙瓶下口处的螺旋夹,使滴入丙瓶中的液体也约是每5min1滴。(调节活塞控制流量)

7.每天用pH试纸检测流出液的pH,监控发酵进行的情况。等到流出液的pH不再减少,或甲瓶中的液体全部流入乙瓶时,停止实验。

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泡菜腌制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假丝酵母和乳酸菌。但这类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是致癌物质。

本实验的内容是制作泡菜,所用的原料是白菜、洋白菜等。在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进行发酵,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物质

)。在一定的发酵时间内,泡菜酸度适口,时间过长,则等,其中也有亚硝酸(HNO

2

霉菌生长过多会产生霉变味。市场上有专用于泡菜的容器,它的口有凹槽,凹槽加水再加盖,造成无氧条件。

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步骤

1.各种菜洗净并切成3~4cm长的小块。

2.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3.将各种蔬菜、盐水、糖及调味品放入坛,混合均匀。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1min后入坛,再加上一些白酒(抑制杂菌滋生)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5.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

6.如果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这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增的发酵菌,可减少腌制时间。

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

一、材料

1.氯化铵缓冲液。在500mL烧杯内加入200mL蒸馏水、10mL盐酸和50mL氢氧化铵,混合均匀后经三角漏斗倒入500mL容量瓶,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缓冲液pH为9.7。

2.硫酸锌溶液(0.4mol/L)。取12g硫酸锌(ZnSO

4·7H

2

O),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3.氢氧化钠溶液(2mol/L)。取8g NaOH,加水至100mL。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5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350mL蒸馏水和150mL冰乙酸中,用棕色瓶室温保存。

5.N-1-萘基乙二胺溶液。取0.5gN-1-萘基乙二胺,加入500mL60%乙醇溶解,混匀后,装入棕色瓶后放入冰箱保存,1周内溶液稳定。

6.显色剂。用前将步骤“4”和“5”配制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7.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储液。取250mg亚硝酸钠,在500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

水和100mL氯化铵缓冲液混合,再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冰箱中避光保存。

8.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时用)。用前,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0mL移至

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5.0μg亚硝酸钠。

二、步骤

1.样品处理。腌制的泡菜25g及少量泡菜汤,在匀浆机中打成匀浆,用滤纸和三

角漏斗过滤至500mL烧杯中,用100mL水洗涤匀浆机和残渣两次,每次均过滤如上,合并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至8.0,再加入25mL硫酸锌溶液。混匀,

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在水浴中加热至60℃,10min后,令其冷却至室温,然后用滤纸过滤,用少量水淋洗沉淀2-3次,

将滤液和洗涤液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

2.测定。取10mL样品溶液,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2.5mL60%乙酸溶液和5mL

显色液,定容于25mL的容量瓶中。混合均匀,(暗处静置25min)用光程为1cm的

比色杯在550m处测定光密度值(OD值)。以10mL水为空白对照。

3.标准曲线。取0、0.5、1.0、3.0和5.0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分别放在25ml

容量瓶中,各加人45mL氯化铵缓冲液、25m60%乙酸溶液和5mL显色剂加水定容,混合均匀,暗处静置25min,用光程1cm的比色杯在550m处分别测定光密度值。

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计算

X 1=(m

2

xV

1

)/(m

1

xV

2

)

式中:X

1为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m

1

为样品质量,单位

m 2为通过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质量,单位g,V

1

为样品处理液总体积;

V

2

为测定用样品液体积。

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

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都是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组织培养就是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芽、茎、根、花瓣或花粉等,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植物根发芽。为此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的摩尔浓度比决定组织是生根,还是生芽。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高时,诱导芽的生成;两者比例大致相等时,愈伤组织继续生长而不分化:两者比例低时,即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时,才会趋于长根。(培养条件: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本实验的内容是以菊花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首先用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和生长素相对较少的培养基(发芽培养基)进行培养,使长出较多的丛状苗;然后将丛状苗分株培养。分株后,再移入含有较多生长素的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使其生根;将生根的苗从三角瓶中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继续生长;苗健壮后再移至土中。

实验中使用的生长素是人工合成的萘乙酸(NAA),细胞分裂素也是人工合成的苄基腺嘌呤(BA)

一、材料

1. MS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

2.萘乙酸需用少量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苄基腺嘌呤需用少量0.1mol/L 盐酸溶解。也可配成母液冰箱中保存。

3.发芽培养基:3000mLMS培养基+含1.5mgBA的溶液+含0.02mgNAA的溶液+30g 蔗糖+40g琼脂,再加蒸馏水至4000mL,混合均匀,加热至琼脂融化后,通过三角漏斗分装至100mL三角瓶中,每瓶40mL,共100瓶。三角瓶加上封口膜后1kg压力下在灭菌锅中灭菌20min。

4.生根培养基:1000mLMS培养基+含0.38 mg NAA的溶液+30g蔗糖+20g琼脂,再加蒸馏水至2000mL,混合均匀,加热至琼脂融化后,分装至100mL的三角瓶中,每瓶40mL,共50瓶。灭菌操作同步骤3。

二、步骤

1.在超净台中,取出一瓶已进行过无菌培养的菊花幼苗,在无菌培养皿上用无菌镊子和无菌解剖刀切成几段,每段至少有1张叶片。

2.在酒精灯旁将每段放入1瓶生芽培养基中,使茎的一部分插入培养基内,盖上封口膜。每瓶也可放入2~3段幼茎切段。

3.在日光灯下保持18~25℃的温度培养,每天的光照不少于1

4.5h。

4.2~3周后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

5.待生根后,将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用玻璃罩或塑料布保持80%以上的湿度2~3天后打开玻璃罩逐渐降低湿度进行锻炼,直到将罩全部打开处于自然湿度下为止。(湿度锻炼)

6.再转移至土中培养(定植),即可长成植株并开花。

7.若使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养,则可取一段茎在70%乙醇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将茎的切段培养在生芽培养基中。

完整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整理归纳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 生物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如果要进行生命活动, 前提条件是保证细 胞的完整性。病毒无细胞结构,但也要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2. C 、H 、O N 在生物体内含量达 96.3%,其中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0是活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 3.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4. 无机盐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 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非常重要。 哺乳动物血液 中CaT 含量过低会导致抽搐。Mg + 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卩£+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a.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b.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则是淀粉 c.直接能源物质:ATP e.最终能源物质:光能 7. 植物细胞特有糖类:果糖、纤维素、麦芽糖、淀粉 动物细胞特有糖类:乳糖、糖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8. 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9.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 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0. 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H I H^—(f —COOH

11. 氨基:-NH2;羧基:-COOH 肽键:-CO-NH- 12. 不同的蛋白质差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3. 假设有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个氨基,n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x总数-18 x(m-n) 14.核酸分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单体为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单 体)以及核糖核苷酸(RNA勺单体)。 第二章:细胞概述 1. 胡克第一次看到了细胞,但他看到的只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 2. 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为 什么那么小的原因在于:a.细胞核能够控制的范围有限; b.细胞体积越小,则表 面积与体积之比就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3. 根据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是细菌,如 蓝细菌(蓝藻)、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真核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霉菌、食用 菌、酵母菌)等。 4. 质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性。 5. 质膜最基本的结构是脂双层,也称为单位膜,主要是磷脂分子。质膜中还有膜蛋白, 也具有流动性。细胞识别、免疫等功能主要由糖蛋白完成。 6. 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以随意进出细胞壁。 7. 叶绿体:双层膜,含少量DNA。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只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细胞中,如洋葱根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 &线粒体:需氧呼吸主要场所;含少量DNA。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9.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来源于核仁。 10. 中心体:无膜,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11. 液泡:单层膜。含有色素,使植物的花和果实有颜色。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大全书本知识浙科版,推荐文档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归纳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微生物是指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 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某些真菌。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有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型的细胞核,只有一环状DMA 分子 (拟核)。以分裂(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用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 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液染色后,再脱色处理,细菌仍保留染色液的颜色)和 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区别在细胞壁的成分不同。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胞 壁薄,有荚膜)、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细菌的分离方法有两种: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 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划线分离就是用接种环 蘸菌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的过程中菌液逐渐减少,细 菌也逐渐减少,。划线最后,可使细菌间的距离加大。将接种后的固体培养基培 养10~20小时后,一个细菌细胞就会繁殖成许多细菌细胞,形成菌落,不会重叠。 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有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用于基因工程的 大肠杆菌的工程菌,可以用划线分离法获得产物表达能力高的菌株。由于工程菌 的质粒中通常有抗性基因(如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氨 苄青霉素,由于非工程菌的其他杂菌都没有抗性基因,所以在划线后只有存在抗 性基因的工程菌能生存下来。 涂布分离时,需要先将培养的菌液稀释,通常稀释10-5~10-7倍之间,然后取 0.1mL 不同稀释度的稀释菌液放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 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在适当的稀释度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每个培养 基里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为最合适。 优点: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 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其首要条件是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各 种培养基也必须是无菌的,转移培养基、倒平板、接种、平板划线、平板稀释涂 布等操作中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无菌(防止杂菌污染)。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 皿倒置,是因为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倒放培养皿会使水蒸气 凝结成水滴后,落入培养基的表面并且扩散,菌落中的细菌也会随水扩散,菌落相 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4.细菌扩大培养要用LB 液体培养基(通用培养基、常用于做生理学研究和 发酵工业),划线分离要用LB 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 种保存)。我们在利用微生物时,常常要求所利用的微生物不被其他微生物污染。 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的首要条件是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如各种大小的培养皿、试管、 三角瓶、取样器的头(或称“枪头”、“tip”)、移液管、三角刮刀、接种环、 镊子等等。这些用具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前各种用品均需用牛皮纸或报纸包 好。培养皿可几个包在一起;试管加棉花塞或塑料盖后也是几个包在一起;三角 瓶可用封口膜(市售产品,既通气又不使菌进入)或6层纱布封口,再用牛皮纸或 报纸封口;移液管上端用镊子放入少量棉花,再用牛皮纸包上(现在多不用移液管 而用取样器);取样器的“枪头”放在可灭菌的专用塑料盒中,也可放在上口用牛 皮纸包好的烧杯中……在121℃(1kg/cm 2压力)下灭菌15min 。值得注意的是,实 验中所需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因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灭菌后,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重点高中生物选修1测试题

重点高中生物选修1测试题

————————————————————————————————作者:————————————————————————————————日期: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如下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D.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3.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8.检验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 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

课后知能检测-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课后知能检测10 一、选择题 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解析】在生态农业中,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因此投入少,污染少,同时产出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答案】B 2.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关于该农 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C 3.世博会伦敦馆又名“零碳馆”。它除了利用太阳能、风能之外,还将剩饭菜中的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另外,水源也是位于房顶的花盆接收并过滤的雨水,供生活用水。“零碳馆”的设计与哪种生态工程更相似(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工程D.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零碳馆”强调零排放,因此应属于能源方面的生态工程。 答案】D 4.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 网) “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 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解析】A 项提高了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B项使残渣中的能量流向 生物,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C 项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其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且能量也不能循环再生,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田里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而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项这种农田生态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 人的作用占主导。 【答案】C 5.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 ) ;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 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解析】焚烧稻秆虽然可以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浪费了大量能量,从而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拔草、治虫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搁田时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盐,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但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答案】D 6.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损耗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解析】设计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能力,防治

2017-2018学年浙科版生物选修一习题:学业达标测评6Word版含答案.doc

学业达标测评( 六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 A.人工加入到泡菜水中的 B.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 C.腌制过程中自生的 D.水中的乳酸菌 【解析】制作泡菜时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 【答案】 B 2.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 【解析】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坛内环境中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 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产生的亚硝酸盐被分解,使亚硝酸 盐含量逐渐下降。b5E2RGbCAP 【答案】 B 3.亚硝酸盐溶液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 萘基乙二胺偶联出现的颜色是() A.橙黄色B.紫红色 C.黄绿色D.橘红色 【解析】亚硝酸盐溶液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 萘基乙二胺偶联会形成紫红色产物。 【答案】 B 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 A.食盐用量过多B.细菌大量繁殖 C.腌制时间过长D.加水过少 【解析】泡菜坛中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坛内亚硝酸盐含量增多。 【答案】 B 5.下列与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泡菜和酸菜都是利用天然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的 B.泡菜腌制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C.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主要依赖于容器凹槽加水再加盖密封 D.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之后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色产物,然后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p1EanqFDPw 【答案】 D 6.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 B.亚硝酸盐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C.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变成致癌物质 D.蔬菜放置过久,亚硝酸盐含量将上升 【解析】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当人体一次摄 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某一数值时将会致病。亚硝酸盐本身无致癌作用,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的亚硝胺有 致癌作用。蔬菜放置过久,其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少量的亚硝酸盐可随尿排出,过量时将危害健康。 DXDiTa9E3d 【答案】 A 7.关于亚硝酸盐定量计算公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式中X1为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为g/kg B.式中m1为样品质量,m2为通过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质量,m1、 m2单位应相同 C.式中V1为测定用样品液体积,V2为样品处理液总体积 D.式中m1为样品质量,单位为g,m2为通过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质量,单位为μg 【解析】亚硝酸盐定量计算公式中,X1为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m1为样品质量,单位g;m2为通过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质量,单位μg;V1为样品处理液总体积;V2为测定用样品液体积。RTCrpUDGiT 【答案】 D 8.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CzVD7HxA (2) 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LBHrnAILg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HAQX74J0X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 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DAYtRyKfE

高中生物选修1选修1教学案及专题测试和知识点汇总

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3.菌种来源:???。:。: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 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 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果酒 果醋 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 气口作用 ;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 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 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 现象为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________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 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 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复习提纲共9页

第2节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YYRR 1/16 YYRr 2/16 Y_R_)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Y_rr)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yyR_)yyRr 2/16 3/16 绿圆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 ..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人工去雄步骤 (1)母本的花粉未成熟前就去掉(2)套袋,防止外来花粉(3)等母本雌蕊成熟后接受父本的花粉(4)套袋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 中Ⅰ: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抄记背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基础知识 1.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1.2在果汁加工中,果胶的存在易导致果汁出汁率低,果汁浑浊。 1.3果胶酶分解果胶的作用是:①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 ②把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因此可以解决果汁加工 中出现的问题。 1.4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 酯酶。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果胶酶的作用是与纤维素酶一起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1.5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6酶的活性高低可用一定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单位体积 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1.7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 PH 、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1.8食品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果胶酶是通过霉菌发酵产生。 1.9根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确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 获得果胶酶的最高活性。 2.实验设计 2.1实验目的:定量测定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该实验与必修I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有何不同? 前者属于是定量分析实验,后者属于定性分析实验。 2.2实验原理:果胶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增大果汁产量;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增大果 汁澄清度。 2.3变量设计与控制: ①你确定的温度梯度(或pH梯度)为 10℃或5℃(或0.5、1.0)。 ②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或pH),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利用恒温水浴锅(或滴加酸 碱等)。 ③实验的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测定果汁的产出量或澄清度。果汁与果胶酶在混合之前,分装在不同试管中用同一恒温处理的目的是保证果汁与 果胶酶混合前后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混合导致温度变化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该实验中不同的温度设置之间相互对照。控制PH和其他因素相同,保证只有温度一个 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3.操作提示 3.1制备果泥:用榨汁机榨制果泥。在榨制橙子汁时不必去橙皮 3.2在探究不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 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调节pH。 3.3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4.结果分析与评价 将以下某同学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将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的方法 ①以自变量为横坐标、以因变量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注明坐标轴名的名称、单位、坐标原点以及曲线名称。 ③每个坐标轴上的取值单位要相等。 ④将实验数据标在坐标系中,并用各种线型连接起来。 温度℃101520253035404550果汁量/ml124654321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

生物技术实践 一、传统发酵技术 1. 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反应式:C 6H 12O 6 ――→酶2C 2H 5OH+2CO 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 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 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 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 2H 5OH+O 2――→酶CH 3COOH+H 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 6H 12O 6 ――→酶2C 3H 6O 3+能量 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浙科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推荐文档(20201121164110)

选修一知识点填空 实验 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微生物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单细胞、多细胞或______________ 的低等生物。如: 等。绝大多数微生物与传染病(有关/ 无关),90%以上的微生物是对人类(有利/ 有害)。 2、大肠杆菌是革兰氏 ______ 性菌,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从细胞结构上看,它属于 _________ 生物。在肠道 中一般对人体无害,也有少数菌株对人体_________ ,可以侵袭_______ 并产生_____ 。但是,任何大肠杆菌如果进入人的,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大肠杆菌是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如重组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rhGM-CSF就是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的。这种刺激因子是一种,只要用级的量即可提高人的白细胞的数量,目前是放疗和化疗过程中的必用辅助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 胞质中含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控制细菌遗传性状的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此外,细胞质中也有小型的 环状DNA称为_____________ 。 3、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用于 ____________的染色法。此法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氏阳性菌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各类生物细胞壁的成分: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 ___________________ 真菌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菌通常以 ________ 方式繁殖, _________________ 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群统 称为单菌落。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单菌落的分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 6、细菌培养的通用培养基是 _________ ,其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以1升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要配制固体培养基则需加入 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的分类:按物理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菌喜 _________ ,霉菌喜_________;细菌通常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中生长,霉菌要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中生长。 8、常用的细菌分离方法:划线分离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者的具体操作是:用已经在 _________________ 烧红后冷 却的 ____________ 蘸取带菌的培养物,在_______________ (固体/ 液体)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其中烧红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种环部分深入到菌液中,然后,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线。注意:接种环只在菌液中蘸菌液次。每次划完线,接种环都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冷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 始再重新划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在划线的末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明菌已被分离。如果再将单个菌落接种至固体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即在斜面上划线,则斜面上的菌群就是单个细胞产生的后代。制成斜面培养基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斜面密闭效果比平面的好很多, 不容易进入杂 菌, 同时能用来做纯细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斜面过长就会使棉塞沾上培养基而造成污染,所以使培养基形成 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的具体操作是:将培养的菌液稀释成10-5 —10-7 倍。(举例 说明如何稀释10 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 _________ 稀释倍数不同的菌液,加在 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用 ____________ (该器具的灭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涂布在培养基的平面上,然后进行培养。在某个稀释度下,可培养得到不连续的菌落,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 ___________ 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合适。这两种细菌的分离方法的优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消毒和灭菌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灭菌或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同的器具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灭菌。接种环等金属应选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者的手应选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应选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则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概要

生物必修一第一、二、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无机物 1、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水;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3、细胞或生物体的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 4、水的生理功能:①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②良好的溶剂;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5、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维持血浆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血液中缺钙会发生抽搐现象 ②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主要成分,Ca2+是动物和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 C、H、O 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单元是单糖,是主要能源物质。 (2)种类: A按照能否水解分成: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元 B 存在位置: ①只存在于动物中的糖类:糖原、乳糖、半乳糖 ②只存在于植物中的糖类: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③动植物都有的糖类: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C.还原糖有三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其他都是非还原糖 D.水解产物 蔗糖水解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 淀粉可以先水解为麦芽糖,再水解为葡萄糖; 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2、脂质 C、H、O构成,磷脂还含有N、P。 (2)分类 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种,因为有20种R基 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S等元素 3)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4)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①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n-1分子水,形成n-1个肽链,至少有-COOH 和-NH 各1个 2 ②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脱掉n-m分子水,形成n-m个肽链,至少有-COOH 各m个 和-NH 2 ③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②中形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为100n-18(n-m)。 4)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CHON(S)等元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5)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及相应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 ②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 ③具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 ④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①鉴定所用的试剂及相应的颜色反应 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本尼迪特试剂→生成红黄色沉淀 脂肪+苏丹III→染成橙黄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②实验选材:

最新生物-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 6H 12 O 6 +6O 2 →6CO 2 +6H 2 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 6H 12 O 6 →2C 2 H 5 OH+2CO 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 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 2H 5 OH+4O 2 →CH 3 COOH+6H 2 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 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 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

总高中生物浙科版教学设计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节分子和离子(选学) 第二节无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举例说出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 生理作用。 2.正确说出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逐渐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水的生理作用的学习,学生能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水及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4课时含活动)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糖类分类依据的学习,学生能正确例举出糖类的不同种类及其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能力目标: 1.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两个实验,学生能够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概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细胞学说发现简史,准确说出细胞学说的观点。 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3.比较典型原核和真核细胞图片,准确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的模型,学生能够尝试建立模型解决实 际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在推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正 确认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对细胞学说的学习,学生能够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 修正、开拓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大小、形态、种类的比较 难点: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的模型 第2课时: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壁(2课时含活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玉米籽染色实验结果,解释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2.通过建构流动镶嵌模型,学生能准确概述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菌型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酶) 5、无氧: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 →2C2H5OH+2CO2 (酶)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 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1、醋酸菌: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二分裂 2、氧气、糖源充足: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3、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 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4、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5、酒精检验:重铬酸钾 [酸性]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排气口要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相连接目的: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目的:利于 二氧化碳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充气口应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 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