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

翁源县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而环境创设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

目前,环境创设都在做一定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是考虑美化、富有童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但对地方特色的体现还研究不多。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具有广东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

泛,对农村周围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强调环境教育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深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那么,就让我们农村幼儿园充满乡土气息,使农村幼儿的思想情感从小就植根于农村的乡土之中。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备,地理位置不错,现有大、中、小22个班,约有1200多名幼儿,现有130多名教师,大部分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其余教师本科占了80%,大专20%.由于教材一直是购买的,没有体现当地人文风景,照搬照套教材,很少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有时候若遇到教材中无法进行的课程,致使课程不连贯。以上的种种让我深切感受到改变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实行以本土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是多么的迫切、重要。

我园地处富县县城沙梁街,依山傍水,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县内有各种文物景点200余处(个),资源特色明显,拥有峰峦叠嶂的山、川流不息的河、流连忘返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的古寺。这些对开展幼儿本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将本土资源纳入幼儿园本课程体系,不仅是对本土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一种传承,也是培养幼儿乡土情感、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形成特色园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二)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教育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富县古称鄜州,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该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位。县内有各种文物景点200余处(个),

著名的有秦直道遗址、杜甫故居羌村遗址、宝室寺铜钟、石泓寺石窟、柏山寺塔、开元寺塔、八卦寺塔群等,著名的"直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县境内的东村会议旧址,直罗、茶坊烈士陵园、榆林桥战役旧址等已成为延安"红色革命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园地处县级,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那就是大自然。在这里,一年四季各具特色。春天,大地泛绿,柳树发芽,油菜花金黄一片,蜜蜂嗡嗡叫,蝴蝶翩翩舞,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里点头、弯腰;夏天,雷雨过后有芳香的泥土味,热闹的蛙声,粘知了、捉泥鳅,这些乐趣是城里孩子无法享受到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景更是历历在目;秋天,田野里绿毯换黄毯,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大人们迈着喜悦的步伐将丰收的果实一袋袋、一担担送回家;冬天,黄毯变银毯,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使我们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的生活环境,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也为我们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资源指示了方向。

一、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教学活动

1、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

农村出门是田野、果园、菜地,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便利,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幼儿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如春天,大地换了新装,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春天,让幼儿找出春天的变化,先看看树上,再来说说你看到的;秋天,领幼儿观察秋天时,让幼儿比比秋天的树与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秋天的草地和夏天的草地有什么区别等,让幼儿学会比较,从而正确理解某一事物的特点,当城市幼儿用图片观察玉米、

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时,我们却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进行观察、记录、讲解交流,教学活动因此而显得生动,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2、在自然中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

(1)农村有各种各样的树和种子,在秋季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种子,在手工中粘贴成各种图画,如用一片柳树叶、两片银杏叶贴成蝴蝶,用枫树叶和柳树叶贴出孔雀,用各色豆子贴出脸谱。

(2)在野外活动中,让幼儿随时在土地上画下自己所看见的,既节约了绘画材料,又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绘画方式的多样性,更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景物组织幼儿进行写生活动,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

(3)泥土是农家之宝,除了探究土壤,玩泥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泥,也可以带一些泥土到幼儿园来,让幼儿通过捏、团、搓等“工艺”制作一些游戏用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通过玩泥,提高幼儿的绘画、粘贴、塑型等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地形,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农村幼儿园虽然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小型体育器材,但是农村有田野、山坡、草地、小河、树林,这些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如:在草地上、树林中,让幼儿玩游戏;利用田埂让幼儿练习平衡;利用小河让幼儿练习投掷;利用田野中的小沟让幼儿练习跨跃;也可以根据季节玩水、玩雪。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

本村的村容村貌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景观、丰富的农村资源、颇具特色的人文资源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打算进一步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探索环境创设与课程、教学、幼儿、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的“对话”。鼓励幼儿、家长亲手参与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更新教师、家长观念,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构思、动手,获得新知识,促使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发展。这些作为家乡的本土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

因此,我们想开展《幼儿园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家乡,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以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并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感受,形成对

家乡的良好情感。

二、概念的界定

本土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本土的特产、本土的名胜,本土的建筑、本土的名人,都能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与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让幼儿对家乡文化乃至祖国文化有一种自豪感。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外综合课程开发的概况。

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体制的弹性化、灵活化,课程综合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之一。美国采用整合的方式,综合多学科知识,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重视解决问题和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日本在1989年设立“生活课”的基础上又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外,流行于欧美的课程、英国的“统合教学日”、韩国的“生活”等都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生活化思想。

2、国内有关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

国内进行的相关改革首先要提到台湾地区的“乡土教育”,从弘扬本土文化、培养本土精神的角度出发,发挥本土教育资源对儿童的熏陶作用。浙江省前几年进行的学科综合研究,“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整和”。上海等地进行的研究性课程探索,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省东洲小学利用特定的活动基地,开发“学工”“学农”“学兵”的综合活动课程;江阴周庄小学则立足现行学科的融合、统整,进行课程的综合化研究。目前,在一些省级课程改革实验

区,如无锡、青岛等地在开发课程时,开始注重发掘本地的特色资源。

3、基本趋势分析

学校教育向生活的回归,乡土文化纳入课程资源是必然趋势。人们在解决“生态失衡”“本土文化失落”等社会问题、纠正“知识本位”的教育偏差时,发现生活具有无法取代的教育价值。因此,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的优势,让其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1、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本课题通过开发海盐本土的文化,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试图让孩子了解家乡、了解海盐,促进孩子爱海盐、亲海盐的情感。

2、在课程权力下放、课程资源开放的背景下,开发本土资源,实施教育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试图从学校发展角度揭示本土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3、通过本课题研究寻找开发幼儿园本土教育资源的途径

五、理论假设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作为长期居住地的乡土,对儿童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知识形成的动力来自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依托于个体的积极建构。这一发展过程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由近及远、由生活到社会的发展过程。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此,对本课题研究作如下假设:通过开发乡土资源,引导儿童去关注、体验、感受海盐文

化,了解海盐的特产、名胜、人物和建筑,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孩子的情感。通过课题研究,可以获得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的途径或方法,积累本土教材,建构具有海盐特色的课程。

六、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孩子了解家乡的文化,知道家乡的特产、建筑、名胜和名人,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和亲家长、亲社会的情感

2、通过研究,构建一套适合本园实际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

四、研究的内容

1、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罗列,调查寻找海盐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2、对本土教育资源有何教育价值,如何进行开发这些资源进行研究3、通过考察、访问、开展活动等形式,梳理、开发海盐特色的课程资源,关注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从特产、建筑、名胜、名人等维度构建资源框架。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4—8月)

1、调查、走访,了解本土的文化资源

2、设计相关的教案

第二阶段(2006.9——07.5月)

1、建立试验区,进行尝试实验

2、整合教材,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目标建构,积累个案等

具体的步骤:

可以分4个主题用4个阶段来完成

(一)家乡的特产系列

主要认识黄砂邬橘子、纯元提子、大头菜、一口茄、秦山包心菜、八字葡萄、鹰窠顶茶叶、澉浦羊肉、横港蜜梨等

主要措施:

1、寻找家乡的特产

2、认识、品尝家乡的特产

3、设计特产包装袋

4、为特产设计品牌广告

5、开展角色游戏,制作特产、开特产专卖店

(二)家乡的名胜风景

主要是南北湖、绮园、天宁寺、千佛阁、张元济图书馆、张乐平纪念馆、镇海塔、革命烈士纪念碑、白塔山生态旅游区等

主要措施:

1、收集家乡风景的图片

2、以录相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各个名胜

3、组织适当的参观,实地体验家乡名胜,产生爱家乡的自豪感

4、在建构游戏中将家乡的名胜建造出来

5、设计未来的家乡

6、“夸家乡”诗歌朗诵

(三)追寻家乡的名人

主要认识对海盐作过贡献的人物,如《搜神记》作者干宝、水浒五虎将呼延灼、三毛之父张乐平、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步鑫森、出版业先锋张元济、革命烈士冯玲、眼镜大师吴良材、著名作家余华、体坛巨匠曹棉英等。

1、调查家乡的名人、收集相关的书籍、资料

2、认识家乡的名人及贡献

3、画画我喜爱的名人,布置家乡名人展

4、说说我的理想

(四)说说家乡的建筑特色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秦山核电基地,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1、收集相关图片

2、看录相、看介绍、认识建筑特色

3、在建构游戏中建造秦山核电基地和杭州湾跨海大桥

4、开展我建造的家乡活动

第三阶段(2007.8——9月)

进行资料处理、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鉴定、总结和反思研究历程,能产生预期成课并争取顺利结题。

六、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采用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海盐县志》、《地方志》等,了解相关的本土资源

2、访谈法

通过到文化局、档案局进行访谈,了解并选择海盐有哪些本土教育资源可以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来

3、观察记录法

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和体验

七、国家公务员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论文

2、幼儿作品集

3、活动实录或案例集

八、课题组主要成员:

课题负责人:胡惠娟

课题组成员:大班组教师

课题顾问:冯连英、姚群利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摘要]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通过社区活动来培养幼儿社会情感?首先,要注意社会情感的差异性。其次,还要注重社区活动的层次性。最后要注意情感需要的时机性。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社区活动社会情感 “叮铃、叮铃------”有人大叫:“幼儿园着火了,--------”教室里顿时孩子们有的哭,有的叫,害怕的看着老师。教室外浓烟滚滚,消防车“呜、呜------”得响着。然而在老师沉着冷静地指挥疏散下幼儿有序、安全地离开了每间教室。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我园通过家长联系的消防队进行的一次消防演习。此外,我们还带幼儿去参观了消防队,看到了消防员是怎样穿消防服的,如何翻越障碍,用哪些工具去灭火的以及了解了各种防火的知识。那么,像这样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的活动还有很多,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园是怎样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 首先,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

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 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挖掘周围环境潜力,开展幼儿园社区活动 美国幼儿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幼儿需要学习。”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学习的意义所在,而其中也包括了幼儿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达到社会认知这一目的。那么,我园地处开发区许多大型的企事业集团以及许多环境幽雅的住宅小区的周围,周围环境对我们的社区教育非常有利。旺旺集团、百事可乐、妙脆角集团;21世纪花园、江南文书苑-------都是我们开展社区教育的优良场所。 当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旺旺食品厂,看见宽阔的厂房,自动化的流水线,制作孩子们所熟悉的食品以及牛奶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并逐渐学会把看世界的着眼点从自己的家、自己的幼儿园转移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从而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现代化小区—江南文书苑,环境幽雅,各种花草树木以及喷泉;设施先进,网球场、游泳池、休闲广场、垃圾分类箱一一具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互相交谈,共同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知识,开阔眼界。 我们利用的这些社区资源,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获得了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们的情感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宿迁市宿豫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解向红 〔内容提要〕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充分整合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本地、本园实际出发,依托本园课题《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将周围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逐步运用到幼儿各领域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只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让它们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社区,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关注社区的发展。〔关键词〕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教育,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教育资源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教育必须有教育资源作为前提,作为支撑。没有丰富教育资源广泛支持,幼儿教育水平将难以真正提高,因此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范围内,我们应该让幼儿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让幼儿们能够更多地听到、接触到、“外面精彩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中还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根据我园地处城郊结合的特殊地理位置,充分整合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本地、本园实际出发,依托本园课题《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将周围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社区资源逐步运用到幼儿各领域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化教育环境。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 翁源县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而环境创设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 目前,环境创设都在做一定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是考虑美化、富有童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但对地方特色的体现还研究不多。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具有广东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

泛,对农村周围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强调环境教育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深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那么,就让我们农村幼儿园充满乡土气息,使农村幼儿的思想情感从小就植根于农村的乡土之中。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备,地理位置不错,现有大、中、小22个班,约有1200多名幼儿,现有130多名教师,大部分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其余教师本科占了80%,大专20%.由于教材一直是购买的,没有体现当地人文风景,照搬照套教材,很少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有时候若遇到教材中无法进行的课程,致使课程不连贯。以上的种种让我深切感受到改变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实行以本土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是多么的迫切、重要。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XXX幼儿园有着比较成熟的课程特色,使用过不同版本的教材,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并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比较随意;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共享性。因此,构建富有XXX幼儿园特色的、科学的、适宜的、可操作性园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平衡、和谐、适宜的园本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目标总目标:培养理想发展的精英幼儿。第一年:制定课程指南,转变课程理念,完善目标体系,提升老师目标意识;第二年:拓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特别是一日带班、家园共育、环境和区角;第三年:优化达成目标的内容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和展示体系。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课程架构领导小组名称:《安琪幼儿园课程指南》由业务担任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2、具体分工组长负责课程建构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整体构思、目标体系初稿(修改)、主题的整合(11个大主题、33个小主题)、统稿等。XXX负责对原有课程的总结和介绍,对课程建构的建议,前期资源的使用,提供后勤上的支持。XXX负责行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XXX负责健康领域,XXX负责语言领域,XXX 负责社会领域,XXX负责艺术领域的美术,XXX负责艺术领域中的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XXX负责科学领域的自然,XXX负责科学领域的数学。有13种课程供选 五、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注意课程的传承与发展,不能颠覆课程)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主流:指南、刚要,个性: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操作

家乡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家乡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 旅游文化 九华山 九华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景区,位于青阳县境内,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据传乃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唐天宝年间改名九华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昔日李白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九华盛名可见一斑。 以九华街为中心,九华山现存化城市、肉身殿等古刹78座,其中列入我国重点寺庙者达九座,全山寺庙中共有佛像6300余尊。还有较多的名僧禅师肉身遗体及圣旨、藏经、法器等文物,享有“佛国仙城”之誉。① 牯牛降 石台牯牛降坐落在石台县境内的牯牛降风景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创世纪以来留下的一块古老的、原始的天然净土。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整个山体峰峦叠起,主峰海拔1727.6米,相对高差达1694米,是安徽省南部的第三大高峰。

升金湖位于东至县和贵池交界处的滨江地区,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而得名。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国家有关机构得关注。升金湖湖区面积达132.8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水体无污染,周围自然植被繁茂,是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处所。近年来,每到秋东季节,联合国、欧美地区国家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考察。 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一首《杏花村》使得毫无名气可言的几间普通的茅舍酒肆名扬天下。池州,素以“千载诗人地”之美名饮誉江南。杏花村,因诗而名垂千秋,也因诗而名扬天下,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诗村”。作为最具池州特色的景点,杏花村古色古香,酒香飘十里,彰显了中国诗人的雅趣。 平天湖 辛卯,蠲广南东、西路骆科残扰州县今年租。镇江、太平、池州、芜湖大火。②池州作为南宋时期宋金交战的前线之一,南宋军方多次于此行军、驻军。史书记载,南宋岳飞为渡江抗金曾驻兵贵池齐山,练水师于平天湖。平天湖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市区东南部,包括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和平天湖及其周边区域,总规划面积42.9平方公里。

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摘要]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大课程资源观的出现,幼儿园需要把社区资源引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中来,为此幼儿园要对社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合途径与方法,让一切有利的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最终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 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社区资源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特质。[1]作为感性的和行动的课程,幼儿园课程的构建特别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所谓幼儿园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总和。也就是说,凡是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全面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早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不等于单一模式的正规化幼儿园教育,必须将之置于社

会,社区的大环境中,因此社区资源应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为此,幼儿教育者应树立大课程资源的观念,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积极地发掘和利用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服务于幼儿园课程建设。[4] 社区资源指一个社区内一切可运用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发展机会、地理与天然物质、人文社会环境等。目前一些幼儿教育者和幼儿园已经在将社区资源纳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中做 了不少实践与尝试,但在具体的社区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普遍存在诸如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够全面与比较零散,缺乏科学的整合模式等问题。由此,如何有效地把社区资源整合到现有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中,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幼儿园整合社区资源的前期准备 (一)对社区资源进行普查和分类 可用于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社区资源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因此,对资源进行普查和分类是资源整合的第一步。 [5]幼儿园可以利用已有的教研团队或者指派专门的人员,以幼儿园为圆心,对周边易获得的社区资源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调查。幼儿园周边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场所,如医院、菜

谈谈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作用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后,进一步清醒地理解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我园本着发掘、拓展、整合的原则,努力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发掘——促动园内教育资源优质化 (一)班际资源共享。 我们立足于幼儿园这个主阵地,充分利用每个班的教育资源。如去年大班展开植树活动时,邀请小中班幼儿参加:小班幼儿参观,中班幼儿协助浇水。这个安排,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又如大三班邀请解放军战土来园表演队列练习,我们将活动安排在操场上,让全园幼儿欣赏,这就避免了重复邀请。在我园,各班的资源大家都能够互相利用;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了活动计划公示的方法,使各班能够预先相互沟通,避免资源浪费。 (二)以大带小活动。 小班和大班结成了联谊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和大班的哥哥姐姐成了最好的朋友,外出活动时他们“手拉手”,午餐时“大喂小”。这个活动意在培养幼儿的交往水平和责任心。这样就把幼儿的学习生活扩大到整个幼儿园,而不但仅局限于“班级”之内,使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房间都不感到陌生,幼儿园的每个地方都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三)开辟绿色家园。

我园注意充分挖掘园内资源,营造绿色环境。如我园开辟了以土地、青草、绿树为特征的自然活动场地。我们在园内设计了“百鸟林”“猴山”两处景点,饲养了多种鸟和十几只猴子,由孩子负责饲养。对这些小动物,孩子接触多了,观察多了,提出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也就多了。如:猴妈妈快要生宝宝了,吃什么东西最有营养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各尽其能想办法。他们有的到图书馆找资料,有的上网查资料,连传达室照顾猴子的老爷爷也成了小朋友采访的对象。孩子们把了解到的既好吃又有营养的东西带到了幼儿园,把猴妈妈喂得白白胖胖。后来,猴妈妈顺利产下了可爱的猴宝宝。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了解了猴子的生活习性,而且学会了照顾小动物的一些简单方法,和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学会了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学会了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 二、拓展——实现幼儿园教育资源本土化 (一)走向大自然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理解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我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举措。吴江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我园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孩子去感受吴江的名胜古迹,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如春天带孩子观赏桃花、柳树,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戏水玩耍,感受夏的乐趣;秋天参观果园田野,感受秋的收获;冬天带孩子溜冰滑雪,感受冬的诗意。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奇,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物体赋予生命。他们能够听到风儿的歌声,能看懂海浪的舞蹈,能够和小草交谈,能够与昆虫为伴……大自然不但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理解和适合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像,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融入大社会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学科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立的重要性

学科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立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教学资源库成为教育领域中幼儿获取学习资源、教师进行资源积累、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和生生意义建构新知识的重要辅助手段。今天,在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之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成为幼儿园改变教学模式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幼儿园中,由于师资、教育观念、教学软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还采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没有使建构主义理论发挥应有的效用,导致幼儿园教学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立的现状 (一)资源单一、分类不够科学规范,导致管理和共享均比较困难。

在当前较为常见的教学资源库中,一般将教学资源分为教学教案库、多媒体素材库和教学软件库等,这种分类以多媒体素材为主,显然是按其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应用环节划分的。然而,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自主性分类与元数据分类的标准及方法不相符,严重制约了数据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共享及交换,容易导致资源库建设的重复,造成各地区或学校在人力物力和教学资源上的重复浪费。 (二)资源库建设的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活动不具备针对性。 往往通过向资源库冲入大量信息资源,突出教育教学资源库海量信息的特点。然而,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哪些可以用于教学的什么环节,不同教学活动中需要哪些不一样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开展何种知识点教学等,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使得教学资源的数量与教学资源的质量、学科之间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的配比关系,使得资源库建设出现了严重的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制约了资源库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往往在海量数据库中运用数据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鉴别和筛选。 (三)数据库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资源管理、整合及评价等功能。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开发园本课程 资料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地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国家课程,实质上就是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新课程推进的重要障碍。然而,幼儿园具有中小学所不及的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不仅可以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还可以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尝试各种富有特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课程体系。因此,园本课程的自主开发是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 1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意义 淮安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独特的民间艺术、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农村资源等。但是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对淮安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课程资源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结果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适合本园实际

的园本课程,对于完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幼儿园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地方课程建设与园本课程开发,以及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2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农村幼儿园,积极开发利用本土化自然资源,对孩子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乡土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亲历性、具体化;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因为乡土课程资源就是幼儿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幼儿可去观察、调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幼儿对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化,奠定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挖掘与优化地方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利用本地教育资源,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活动形式来实施,可以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关注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力乡土课程资源以人们的生活为起点,由近及远,内容设计具有可扩展的宽广空间。在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活动中,教师跟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通过参观、讲述、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创符合幼儿园自身实际的课程——园本课程。 我园是以游戏为特色教学,比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幼儿园园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改善办园条件,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从热爱幼儿园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发展养成热爱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

2、利用园内设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室外,还有玩沙室、图书室、建构室、科学室、多功能教室、种植角,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如,带小班的孩子们都院子里来寻找春天,从而丰富了幼儿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种植区就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的条件。还有我们园里的资料室,为大家准备也许多的书籍与材料,这些资源同样可为我们的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大张力。活动室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资源。 3、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网络资源引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直观向幼儿展示课程内容,也能解决一些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小动画的多媒体播映,是小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巧虎》中小片段的截取,妈妈做家务时受伤了,巧虎赶紧为妈妈找出创可贴,并处理伤口。从中,孩子们便能体会到妈妈做事的辛苦,并懂得去关心妈妈。同时,网络还能加强老师与外界联系,有选择接受和学习别人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各种幼教网站也为老师与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幼儿园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结果。因此,要搞好幼儿教育我们除了要开发和利用园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等。 幼儿园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

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 暑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调研团:刘莹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主要点,以县级市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面,依托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商业物业开发,主要论述了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各地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重要性问题,并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在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充分依据旅游资源特性,深度挖掘文化,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寻求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商业物业开发;旅游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持续发展;地方经济 一、前言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生活过程中的遗存”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文旅游景观的荟萃之地。现存的各种古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是一部用特殊文字书写的历史书卷,记载了不同时代的民族智慧和精神风貌。历史文化资源对现在的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文化、考察古代城市体系规模和民俗风情、研究古建筑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其他人文旅游景观所无法比拟的。加之许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极具旅游吸引力,成为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热点地区。 近年来,城市休闲市场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内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开发机会,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期待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市场中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这类开发既有着明显的商业房地产特征,更具有特殊的旅游经济性和历史文化性。为更好也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应该充分依据旅游资源特性,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深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尝试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尝试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作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与整个社会发生着经常的、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的日新月异,社区社会功能的不断健全,使得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愈加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实施方面,《纲要》又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为教育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我园在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努力挖掘社区中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逐渐形成低耗高效、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模式。 一、以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走出幼儿园课堂的“围墙”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通过利用特有的自然环境,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课堂”,既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认识,引导他们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又使教育活动变得生动、具体、充满乐趣,同时也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 我园地处南方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柳州,座落于美丽的柳江河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带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亲身感知体验,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 1结合风景名胜,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我园所在社区附近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东门城楼等名胜古迹。我们以家乡的优势、变化为教育内容,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并认识周边的景点,了解其相关的神奇传说。在柳侯公园里,孩子们领略了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活动中幼儿始终兴趣盎然,问题一个接一个:“柳宗元衣冠墓为什么是圆形的?”“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什么衣冠墓要建在柳州?”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急于探究的热点,于是,一个由幼儿自发生成的主题“古城柳州”产生了。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家乡的变化,从而赞美柳州、展望柳州,增强了作为柳州小公民的自豪感。 2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引领幼儿进行主题探究活动。随着孩子们旅游范围的不断扩大,见识广了,视野更开阔了,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风土人情、建筑、节日活动的兴趣,他们更渴望感受独特、美妙的文化气息。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居住着苗、瑶、侗、仫佬等多种少数民族。然而对于生活在现

幼儿园环境资源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环境以生命。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促动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最佳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孩子积累了经验,有效地促动了孩子的发展。 问题提出 现代教育观中对教育内容的界定决不但仅指知识,态度、情感、水平方面的内容是更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以自身发展为本,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最新观点。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幼儿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倡导要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以丰富、加深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理解。 环境的创设中要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生活化、游戏化,又要与主题活动结合,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在主题活动中创设主题墙面环境,虽然能激发孩子们对主题活动的兴趣,但老师对指导孩子自主参与、情感分享、方法的把握有些困惑。单一的内容让孩子们缺乏机会积累经验。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小组活动时间多,活动参与者单一,老师的观察、指导全面性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组织、实施主题活动中尝试将我园的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结合起来,使主题活动动更加情景化、生活化、情感表达化、社会和谐化。可见,幼儿教育与社会资源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将主题背景下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一、创设“会说话”的主题环境墙面。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感性经验为主,幼儿的生长发展基于生活,幼儿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尤其是直接经验,从而持续提升水平,所以,幼儿园课程应以实际经验为主,只有实际化、感性化的经验,才能真正具有促动幼儿发展的意义。 在主题活动实行中,墙面的环境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中的一系列活动表现出来,使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幼儿在实行“春天的色彩”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春天的各种现象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去公园“寻找春天”,孩子们理解到春天带来的变化。于是,我们把“公园”“搬进”了教室,在教室的一角,孩子们种植了各种花草,蔬菜。让孩子们在每天观察、照料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我们还结合我园的园本课程—科学探索,在越剪越长的探索中剪出了柳树的枝条、在粘贴立体纸中开出了迎春花,在颜料和胶水的配比中绘出了浮雕画。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探索的这些活动中,他们不但找到了“春天的色彩”,而且在这种互动中,主动学习,我们的科技教育也得以体现。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是立体的,它是墙面、教学和游戏等环境的相互渗透融合。我们注重创设“会说话,能互动”的主题环境。以主题活动“幼儿园朋友多”为例,我们创设了可互动的环境。以往,墙面布置多是老师的事情,墙面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装饰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参与墙面装饰,他们与墙面很少产生互动。现在,我们的墙面布置是在主题背景下实行创设的,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例如:在“在动物园”主题活动的墙面布置中,我们出示了几张动物的身体一部分“尾巴”的照片。让幼儿猜猜它们是哪种动物,说一说它们在哪些环境下生活?结合理解自己的生肖活动,把幼儿绘画好的的家人生肖、自己生肖的图画粘贴墙面实行展示。师生、家长共同收集丰富的主题信息,实行多样的表现创造,使主题活动的展开持续深入。 主题活动的展开,使区角环境创设也发生着持续地变化,并持续丰富起来。在活动中我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资料讲解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 究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绍兴民间文化为例 绍兴县教育局沈国香 一、课题的来源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 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绍 兴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除了 旅游产业开发外,目前,对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应用整体意识不强,使 民间文化遗产逐渐趋于消亡。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 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重 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 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 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 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了一些改变, 但不少幼儿教师仍停留于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 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至使课程设计者与执行者之间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 程理解和落实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地方民间文化开展幼儿园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 域,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 证。 绍兴城市临水而居,有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绍兴的许多地理、建筑、人物、传说、名胜、古 迹、河道、湖泊、路桥、风土、人情等等都闪耀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辉。历代名

运用幼儿园网上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多媒体资源作为教学中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在学前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苦于多方搜集、处理课件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却事倍功半;制作完成的课件,如获至宝,只在自己的教学班内反复使用,难以共享;往往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教师眼中也许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同一个课题制作出的课件会有不同的闪光点。那么如何将这些闪光点集中起来,利用网上资源库进行教学和实践运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成为我们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网络学习必需的课题。 一、幼儿园网上资源库的构建内容 (一)构建网上教师资源库 在教学设计区,收藏了许多优秀教学案例;在配套课件区,老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为小朋友创设更好的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网络资源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 (二)创设网络幼儿资源库共享平台 通过网上资源,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而且在老师设计问题的启发下,爸爸妈妈更好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走进多彩学习乐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学习,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成为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我们把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园本特色课程按照由易到难设计成一个个新颖的课件和游戏,并将其归类整理,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家长在家也能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与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让家园教育真正同步。 二、幼儿园网上资源库的建设体会与思考幼儿园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所以在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选择时要根据本园实际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对新编幼儿园教材进行必要的筛选,并进行不同教育领域利用信息技术的教材建设,以实现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 另外在教师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分类后,存放保管网上,作为课件素材,共享使用。要求制作的课件是开放的,能被教师进行修改或再次开发。对于网络课件,教学资源建设更多更主要的工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基于网页的资源型教学课件。 启发教师教学的新思路,充实丰富的教学素材,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探究式教学,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树立典型,把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上传到资源库中,使每位教师及时地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网上资源库的建设,要以幼儿园为基础,教师为依托,动员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以教材为根本,大力扩展知识的深度;以容量为实力,以科学的管理为保证。网上资源库的建成,将通过园网为教育教学提供永无止境的资源和服务。网上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随着幼儿园的发展,随着信息的变化,而随时更新、升级甚至换代,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最新需要。因此,实事求是地将网上资源库建成一个互动的、数字化、智能化、开发的共享资源库,力争获得更大成功。

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资源开发_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OCEAN UNIV ERSIT 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年第3期NO.3.2008 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 张胜冰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开发文化资源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模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文化资源的生 存状况面临着严峻挑战,不顾文化资源保护需要的滥开发、过度开发、制造大量“伪文化”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严 重的生态灾难和后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纳入生态学的视野,在有效实施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循序进行。本文就还就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产业化;生态学视野;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5X(2008)0320029205 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模式,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路径。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是从经济上考虑问题,把文化资源当作攫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而是要有生态学的视野。所以,在当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更应当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利用。这里有两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个案例是湖南著名自然名胜风景区武陵源。该风景区1992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湖南的西北部,面积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分布着池塘和瀑布,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石洞和巨大石桥。武陵源自然名胜风景区由3部分组成:张家界森林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除地貌景观奇特外,还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就达13种之多,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近年来该景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加大了开发的力度,在景区内建造了巨大的升降电梯,目的是为了让游客能更容易到达山峰的顶部去观赏。这个人工工程不仅 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还造成了对生态景观人为的破坏,投入运营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激烈的批评,最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强令拆除,恢复其自然生态原貌。 另一个案例是广东开平市的碉楼与古村落。刚刚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广东开平市碉楼与古村落,在2007年10月迎来了首个黄金周,前来参观的游客蜂拥而至。据当地旅游部门的统计,来开平碉楼参观的游客是平时的3倍,很多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的游客都开着私家车,还有不少省外的游客慕名而来,使得平日宁静的小镇充满了喧嚣与热闹。尤其是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经营碉楼农家饭、在路边摆摊叫卖本地产的花生、陈皮、红薯干等土特产品,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都在忙着经商赚钱,使得商业味越来越浓。很多游客感叹道:原来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一个古朴、宁静的乡村,没想到到处都是经商叫卖的,完全没有那种古村落的感觉。如果这里古老的民风民俗发生了变化,只剩下几座碉楼又有什么用呢? 这样的例子不仅仅是发生在湖南和广东,在全国还有很多。比如,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沿袭了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模式,以此加大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拉动当地的旅游业。由于是在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丽江自然风景区内上演,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包 92 3收稿日期:2005212206 作者简介:张胜冰(19572 ),男,山东邹平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和文化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