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之光

地质之光

地质之光
地质之光

第一章 地质之光 

——记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生于湖北黄冈;1971年4月因病逝世于北京。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出生于贫寒的农民家庭。6岁入私塾启蒙,1902年考入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始改名李四光。后留学日本,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舶用机关,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武昌昙花林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李四光又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先学采矿,后专攻地质,并于1918年通过《中国之地质》的论文答辩,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李四光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一面教书,一面进行科学研究。他

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贡献,如古生物

科》出版,鉴于他的贡献,伯明翰大学特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8年1月,李四光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直到解放前夕,他一直主持所的工作。从1929年2月起,他又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9年,李四光的另一专著《中国地质学》出版。抗战期间,他率地质研究所多次搬迁,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研究。1945年,他的《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的演讲稿经整理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影响很大。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赴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辗转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又兼任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他不顾年迈,怀着一腔爱国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针对国内外宣扬的“中国贫油”论,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了全国石油地质普查的战略选区工作,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他又主抓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可贵的有价值的探索。1958年,李四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夙愿。 

由于他常年废寝忘食的工作,积劳成疾,不幸于1971年4月29日因动脉瘤破裂,抢救无效而逝世。 

李四光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除了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外,还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原子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长。他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届中央委员。 

第一节 刻苦学习,志为祖国 

李四光自幼酷爱读书,很是勤奋。他上私塾时,每天早饭前,朗读和背诵书文;饭后,听讲课,练毛笔字或作文写诗;晚间,同哥哥伯涵一块挑灯学习,直到深夜。有时老师因事外出,学生便趁机玩了起来,甚至把桌子搭成戏台,闹翻了天,可李四光从不参加,仍独自预习功课。 

1902年冬,李四光告别父母,前往省城武昌,考入第二高等小学堂。他在这里学习非常用功,尤其对西方科学技术和知识兴趣最浓。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科知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4年7月,李四光由于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到日本留学。留学期间,生活比较清苦,但他毫不在乎,更加勤奋用功。为实现科学救国理想,他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专攻舶用机关。面对繁重的学习课程,他废寝忘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为他知道,学不到科学知识,就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建设强大富强的祖国。 

1913年7月下旬,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远涉重洋,去寻找“科学救国”的道路。到达英国后,他入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为了过外语关,他特别用功,耳听、眼看、手写、口念,不到一年,他的英语就说写自如了。后来,他又学习德语、法语,为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活动,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学校的生活,晚间睡得晚,早晨起得也晚。李四光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生,即使是休息时间,也总不放松学习。偶尔逢节假日进公园,看名胜古迹,身边也总是少不了一叠报纸杂志,或是一卷厚厚的书籍。在林荫里,在流水旁,一坐下来就抄抄写写,或思索着一些问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英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晚间电灯经常不亮,买支蜡烛都不容易。有的人干脆停学离英回国,但李四光却凭着他从小养成的艰苦精神,节衣缩食,克服种种困难,把学习坚持了下来。 

1918年5月,李四光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在这篇题为《中国之地质》的论文中,他写到:“现今,我们所有为量不多的有关亚洲大陆上幅员辽阔的中国的地质知识,大都是在这种时代召唤之下,由那些热心的考察者努力作出的结果。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的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就地质学而言,需要的是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倾听和研读自然界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的‘古树残叶的语声和古河道的经文’。”由此可见,李四光当时是怎样运用所学,抒发他的爱国激情的。 

1920年,李四光学成归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他一面培养地质人材,一面坚持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地质事业。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评价的那样:“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入党晚了些,政治上不是动动摇摇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们要学习他。” 

第二节 破除迷信,挑战权威 

1936年9月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上,一篇《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不足3000字的论文,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注意。一位在中国教书的知名冰川学家费斯曼教授读过此文后,大为吃惊,再次跑到黄山看冰川遗迹。回来后,他高兴地连声说:“看到了,看到了!”“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原来,这是李四光发表的一篇论文。这样,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第一次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开承认。 

第四纪冰川问题,过去地质地理学者都是默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对此表示怀疑,但又缺乏足够的证据。早在1921年春夏之交,李四光领学生到河北沙河县作地质实习时,就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巨大石块,他推测这是冰川作用的遗迹。六、七月间在山西大同盆地,他又找到了不少条痕石和卵石。李四光把这两次观察到的现象,用英文写了一篇报导,题为《华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遗迹》,寄给英国《地质杂志》。李四光的这篇报导,打破了中国近代冰川研究的沉寂局面,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地理界的重视和争论,也为我国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报导所及的范围。 

1921年,李四光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大会上作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的学术演讲,提出了我国华北地区曾发生过第四纪冰川的新说。然而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的轻蔑一笑和冷漠态度,使本来兴趣很大的地质工作者,噤若寒蝉。此后几年,有关第四纪冰川的报导销声匿迹。但是,李四光并不迷信权威说法,仍坚持对第四纪冰川问题的研究,力求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构成系统的证据,以打破人们的习惯成见。 

为寻找冰川遗迹,李四光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然而十年过去了,研究仍然陷于停顿状态。李四光为此也苦恼不堪。但他很自信,继续寻找和探索。 

1931年夏天,李四光带学生上庐山实习,发现了许多冰川遗迹。为了找到更确切的事实证据,次年夏天,他又第3次来到庐山,作了进一步的勘查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正确。1933年11月,李四光在地质学会作了题为《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学术演讲,详细地论述了庐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会后并邀请中外学者到庐山考察。由于固有的成见,没有什么结果。这使李四光更加感到,为了打破这些“科学怀疑派”所拘守的旧观点,更有把问题引向广泛深入研究的必要。 

1936年5月间,李四光不顾长途劳累,赴黄山考察,发现了显著的冰磨条痕,找到了长江下游某些地段确有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证据,并据此写成论文发表,从而彻底打破了“科学怀疑派”的成见,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李四光敢于怀疑,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是很值得人们学习的。没有这种精神,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是很难有所发现、创造和突破的。 

第三节 为国找油,劳苦功高 

关于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在50年代以前,不少地质学家抱着悲观的看法。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的一篇论文,更是提出了“中国贫油”的论点。自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 

然而,李四光根据他对中国地质的深入钻研,对“中国贫油”论一直持反对态度。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量的石油。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我国究竟有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1953年年底,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征询他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毛主席十分担心地对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从他所建立的构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陈述他不同意“中国贫油论”,深信在我国辽阔的领域内,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地质勘探工作。他提出应当打开局限于西北一隅的勘探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地区。 

1954年,李四光提出了我国石油勘探远景三大区域并指出首先把柴达木盆地、黑河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寻找石油的对象。 

在李四光的理论指导和领导组织下,1955年全国石油地质普查工作获得大丰收,发现了很多可能储油的构造,同时认定华北平原、松辽平原两地区具有较好的含油远景。 

1958年3月间,四川的龙女寺、蓬莱镇、南充等构造相继出油,开辟了我国西南石油工业基地,证明了李四光提出的离开山前拗陷上“台”找油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由于产量不大,石油资源仍然非常紧张。当时,李四光刚动完手术在北京养病,但他对石油工作非常关心。根据他的意见,确定了“不放弃西北,多搞东部”的正确方针。 

1960年,李四光的心血化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实现了我国东部找油的重要突破。1962年,发现了胜利油田,从而彻底廓清了“中国贫油”论的迷雾,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 

如今,环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井架林立,遍地开花,石油滚滚。人民一想到、看到油,自然而然便想起了为国找油而不辞辛劳呕心沥血的李四光,他的光辉名字早已和中国人的石油联系在了一起。 

第四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65年2月19日,李四光检查身体时发现了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或栓塞,将危及生命。根据会诊结果,决定采取保守疗法。大夫们建议李四光避免过多过重的体力活动,如登高、携物、快走等,并尽量减少会议活动,以减缓动脉瘤的发展和破裂。 

李四光感到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可能会突然躺倒的,时间是不多了,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地震预报和探索刚刚起步;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没有得以广泛的重视;地质力学的总结工作,才写完第一篇《地质力学概论》……想到这些,老科学家的心情十分不安。他思索着如何加快步伐,抓紧进行这些未了的工作才好。 

1965年6月29日,李四光特地修订了《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的提纲,以使地质力学的研究工作能够继续下去。他紧张地工作了一天,直到吃晚饭时分。夫人许淑彬看了,不禁心痛地说:“你是在写遗嘱吧?”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7级的强烈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李四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寝食不安,更加全身心地扑在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上,全然忘了自己是个年迈的病人,并亲赴邢台灾区考察,创造了用地应力变化的观测方法来预报强烈地震的途径。 

1969年,李四光担任了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感到自己的担子更重了。这时,他虽已80岁高龄,而且动脉瘤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但他不顾个人安危,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国家建设和亿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上,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的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看来,他对攻破“地震预报”难关,是满怀信心的。 

李四光晚年常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是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件事,在他看来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燃烧一样重要。为此,从1958年开始,按照李四光的意见,在地质力学研究室开展了地热学的研究。 

1970年9月,李四光听说沙市南面打油井时,突然从3000米深处喷出一股热水,喷了好几天才停下来。经过化验,原来是一种高温高压的卤水。李四光非常高兴,马上派人去考察,说,热卤水的价值很高,很宝贵,一定要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不久,李四光又听说天津打出了地下热水,并在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他高兴极了,不顾别人劝告,亲自去天津作了考察。他说:“要是把地热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燃料!可以给人民的生活造很大的福利,……天津、沙市方面已做出了不少成果,但这只不过是开端,是星星之火。”李四光逝世后,人们发现在他经常使用的一个笔记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们为人民所利用”。 

李四光热爱祖国和人民,他总是想自己一生所做的太少,而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太多,总希望在有生之年,再努一把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多贡献一点力量。 

然而,病魔还是袭击了他。李四光终因动脉瘤突然破裂,抢救无效而逝世。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离开我们了,但千万个有为的科学家将在这块大地上成长! 

第二章 科学泰斗,学界师表 

——记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别名烈祖,字藕舫。1890年3月生于浙江上虞;1974年2月逝世于北京。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气候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 

竺可桢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幼时在蒙馆学习。1899年进毓菁学堂,1905年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中学部,后入复旦公学。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他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10年,竺可桢赴美国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农学院习农学,毕业后进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陆续发表《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等多篇论文,同时积极参加由中国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社活动。 

1918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帅范学校任教。1927年,在南京筹建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开始了我国现代气象观测和研究事业的艰难历程。 

在竺可桢的努力下,中国兴建了包括四川峨眉和西藏拉萨在内的40几个观测站,为取得大范围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高空观测,开始天气预报业务。与此同时,他仍致力于研究工作,发表了一批科学论文,如《中国气候区域论》、《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等,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936年4月,竺可桢就任浙江大学校长,直到1949年。由于他办学思想明确,措施有力,浙江大学在学术上跃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 

1948年,竺可桢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既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他参与创立了海洋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冰川冰土沙漠研究所和水土保持研究所,以及一系列以不同景观类型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研究机构等。 

竺可桢亲自擘划主持,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开创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提出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要求农、林、牧、副、渔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建立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大农业生产。 

1955年,竺可桢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他除了担任中科院副院长外,还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等职。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等。 

第一节 心怀祖国痴不改 

竺可桢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青少年时期,竺可桢看到中国由于积弱积贫,屡受列强侵凌,觉得应该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国民,才能振兴中华,挽救国家。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款留美资格。当时许多人出国留学,往往选择一些像物理、化学、数学等专业,而年轻的竺可桢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而中国的农业几千年了仍然沿用传统耕作方式,岂不落后,要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农学大有用武之地。所以,竺可桢不顾别人的劝告和一些人的嘲笑,毅然选择了农学为自己学习研究的专业。 

竺可桢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获得了农学学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回国服务于农业,他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竺可桢一不做官二不发财,他选择教书育人的教师这个职业,只图为中国培养众多的农学人才,以服务于中国的农业生产,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1927年,竺可桢受命筹建中国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一职,开始了我国现代气象观测和研究事业的艰难历程。 

竺可桢是一个爱国心、民族自尊心极强的人。在兴办我国气象事业中,他从不崇洋媚外,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排除了国外殖民主义者对我国气象事业的干预和控制。 

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观测网,竺可桢亲自组织并带领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兴建了包括四川峨眉和西藏拉萨在内的40多个观测站,为取得大范围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争了光,振奋了民族精神。与此同时,竺可桢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高空观测,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天气预报业务。 

在短短的几年里,能取得这些重要的成绩,没有一颗爱国心,没有为祖国气象事业献身的精神是很难办到的。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竺可桢接任浙江大学校长一职。他广揽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浙大任教,增添人员设备,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很快使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学府。对于大学生中的爱国青年,他积极鼓励、引导,对一些地下共产党员学生,他极力尽心保护,为他们提供空间。总之,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未来,他都积极支持。 

抗战爆发后,竺可桢勇敢地挑起领导全校师生举校西迁的重担,边迁移,边教学,边科研,边向沿线民众宣传、传播、教授科学知识,积极为民众服务。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支持自己的长子投笔从戎,上疆场为国出力。 

解放前夕,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权极力拉拢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南逃台湾。竺可桢作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专家,蒋介石当然不会忘记他。他亲自派人到杭州见竺可桢,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妄想以此打动竺可桢的心,可竺可桢早对国民党反动政权深恶痛绝,他盼望着神州换青天,为新中国服务。国民党政府见利诱不成,恼羞成怒,派人威

胁他,并指使特务监视,妄图以此迫使竺可桢就范。竺可桢并不因此而畏惧,他一方面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尽力保护学校不受敌特破坏,一面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并秘密前往上海,摆脱了敌特的监视。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更加无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终于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72年,他曾述怀:“我们应该达观为怀,有生必有死,这是科学的规律。我们生活在这一伟大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一生可以胜过古代千载,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充满了老科学家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 

第二节 几十年如一日 

十几年来,在北海公园,人们天天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散步一边观看。他看什么呢?看的可多了,哪一天冰融了,哪一天桃树开花了,哪一天柳絮飞了,哪一天布谷叫了……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谁呢?为什么会像孩子似的陶醉于“鸟语花香”之中呢?他啊,不是别人,正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原来他是在研究“物候学”呢! 

物候学,就是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关系的一门科学,它跟农业生产的关系可大啦! 

你瞧,百花争艳,鸟儿鸣叫,一片春意盎然。春燕归来,布谷鸟又叫了。炎热的夏季,孕育了植物的果实,一到凉爽宜人的秋天,果实便挂满枝头。不久,大雁南飞,昆虫藏匿,北风吼叫,大雪纷飞,天寒地冰,严冬又来到了人间……草木的荣枯,候鸟的来去,为什么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百花依次开放,为什么那么五颜六色?百鸟次第鸣叫,为什么那么婉转动听?草长莺飞、花香鸟语,跟气候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这对于季节的推移、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又有什么影响?这跟农作物又有什么关系?……学问可大了! 

鸟语花香,成了竺可桢进行物候观测的活仪器。桃花开,柳絮飞,燕归来,布谷叫……没有什么花儿能逃过他的眼睛,没有什么鸟叫能逃过他的耳朵。为了积累资料,他从年轻时就坚持记日记,整整坚持了一生,在他厚厚的笔记本里,写满了第一朵花开,写满了第一声鸟鸣! 

也许你会说,“这么简单,谁不会呀?”其实这既简单,又繁难!说简单,的确连小孩都可以做到;说繁难,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大量的持续的零散的资料积累,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不可能找出生物与气候的联系,摸出一条物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规律。直到逝世的那一天早晨,竺可桢无法起床,还是从收音机中的天气预报中记下了那一天的天气情况。竺可桢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足为我们的楷模! 

第三节 科学家真是谦虚! 

1963年,竺可桢在73岁高龄时发表了一篇影响颇大的论文,即《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温度和雨量3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指出了我国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有利气候条件,为地理学和气候学研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良好范例。 

为此,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特地邀请竺可桢到中南海作客。一见面,毛泽东就以他特有的幽默说:“竺老,你的文章我读过了,写得很好啊!我们农业有“八字”宪法,只管地,现在又加上天,管天又管地,很不了起啊!” 

竺可桢谦虚地说:“主席过奖了,我只不过做了应该做的工作,我还要继续努力,为国家农业生产服务。” 

1972年,竺可桢以82岁高龄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论文中,他充分利用我国出土文物和长时期的历史记载,对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他还认为,这种气候变迁是全球性的。 

竺可桢的这篇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人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没有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在一次接见美国人士来华访问会见中,周恩来总理邀请竺可桢出席,并将他介绍给外宾。 

竺可桢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笑着对周总理说:“这不算什么,我还得努力呀!” 

周恩来望着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既钦佩又感动地说:“科学家真是谦虚啊!” 

第三章 海洋的女儿 

——记著名地理学家王颖 

王颖,1935年生。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我国著名的女海洋地质学家,专著有《石英砂表面结构模式图集》等,主要学术论文有《中国主要河流泥沙与大陆架沉积作用》、《中国淤泥质海岸》、《中国海岸研究》等。 

第一节 三闯百慕大的女英雄 

人们一提起百慕大,简直有点谈虎色变。这个三角海域,不知覆没了多少船只,吞噬了多少航海的英雄好汉,那些遇难的船只连残骸都找不回来。真是一个连魔鬼都害怕的神秘海域。 

然而,曾3次到百慕大海域考察的我国女海洋地质科学家王颖教授却轻松地说:“人家都说百慕大可怕,我去过几次都挺好。海就像蓝色的缎子一样,真漂亮!我每天工作结束后就穿上漂亮的裙子,躺在甲板上晒太阳,享受阳光、海气,海水是那么平静,真舒服啊……”她几乎有点陶醉了。 

“就是第3次,我工作刚结束,就起风了。天马上变脸,海浪像小山一样,一排排压过来。这是9级海况,10级以上的大风,大海像开了锅一样,海面冒着白气,满是飞沫和激溅的浪花。大海发怒了!这时,一只法国船沉没了,我们船上很多人也倒下了。我一边服药,一边坚持摄影,获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王颖不是天生的英雄。开始出海,也晕船呕吐。她说:“到远洋考察的机会很难得,名额很少。我想,难道我来这里就整天晕倒躺在那儿吗?如果是这样,人家就会瞧不起中国的科学家。开始,就是晕,我也要挺起来吃东西,寻找自己晕船的原因。”她发现,是因为胃不好,便喝些啤酒,再吃对她最灵的药,睡觉睡好,果然不晕了。有了两次不晕的经验,就有信心了。 

正是这位中国女学者,主动要求乘深潜器“派塞斯Ⅳ”号,下潜到216米深的海底,对圣劳伦斯湾进行海底调查。深潜器里既不能坐也不能站,她整整伏在里面工作了两小时。海浪摇动,呼吸不适。上岸后,她的嘴唇变深色了。加拿大同行们钦佩不已,他们说:“很少有妇女到海底工作,你真不简单。”他们著文称她是“中国第一个用深潜器从事海底地质调查的科学家。” 

外国专家们对王颖评价很高。英国斯旺西大学海洋系主任柯林斯说:“王颖思想敏捷,基础宽广,在科学面前大胆无畏。这样的人,我愿在科学上和她交往、合作。”加拿大环境海洋地质研究所主任、王颖的导师派帕教授给我国驻加拿大大使王栋写了一封长信,高度赞扬王颖“为加拿大的海洋地质科学作出了4个独特的重要贡献。” 

在王颖家里的墙壁上,有一幅金属版画。这是王颖离开加拿大时,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赠送给她的。版画上刻着王颖工作过的考察船,写着:“送给王颖,为了纪念她在中加海洋地质合作中开拓性的工作”。 

第二节 科学上也要翻身 

“我从小就向往大海。大海真美啊!”一谈起大海,王颖就满怀深情,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阿拉伯海,碧绿的海啊,高耸的、绿荫丛丛的是火山岛,平坦的、阳光耀眼的是珊瑚岛,上面全是白色的珊瑚礁,只有几棵椰子树……” 

“加拿大的鼓丘海岸真美,真美!静静的湖泊,绿色的小岛,风平浪静的时候,阳光灿烂,安静,舒适,可以在甲板上唱歌,睡觉。最北的的拉不拉多海,真漂亮,一个个冰山从海面飘过来,晶莹剔透,靠近海面的地方,闪烁着蓝光,被海浪冲刷成海蚀穴;高纬的海空,北极光像帷幕般地垂落下来……风暴到来时,铅灰色的云,黑色的海岸,白浪滔滔……自然界有粗犷的光,大海有变幻的美。不到大海里去航行,不去和风暴搏斗,是不可能知道大海的奥秘的。” 

这个大海的女儿,从小就有一个飘洋过海的美梦。小时候,她从地理课堂上,从美妙的童话中,看到了美丽的大海,梦到了美丽的大海。她多么想到海上去航行啊!小王颖常常坐在石榴树上,闭着双眼做梦,梦想着飘洋过海。后来,她听说南方有个女地理学家刘恩兰,一口气能登上峨眉山,钦佩不已。“我要成为这样的人。”中学毕业后,王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地理系。这时的王颖,虽然是一个立志要当地理学家的有为青年,但是,她不知道,这条道路的漫长和艰苦。 

1956年初,刚刚20岁的王颖参加了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一个代表团,赴印度参加国际地理学讨论会。苏、英、美、澳大利亚及亚洲各国都派出了实力雄厚的代表团,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我国拿出了修建三门峡水库的挂图,介绍我国改造黄河的规划。会上,王颖亲耳听见有的外国学生嘲笑我们“英语少少的,”亲眼看见有的外国学者趾高气扬的样子。她心里憋了一口气,夜里在日记上写道:“我们政治上翻了身,科学上也要翻身……我们有几干年的文明史,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不能做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呢?” 

中国代表团团长语重心长地对王颖和另一位研究生说:“新中国的政治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我们的报告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尊重。但今后我们不能光靠政治影响,老讲五千年的历史。下次会议,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王颖,要又红又专啊!” 

听了团长的话,王颖的心潮像海浪一样滚动起来,一腔热血全部涌上来了。几天的国际会议,把她的眼界一下子扩展到全世界,把她童年时代石榴树上的梦想,一下升华到为国家民族争光的崇高理想。正是这个崇高的理想,在王颖成才的道路上,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后来,王颖曾7次参加国际海洋地质的学术会议,在会议上报告或展示她的学术论文。她的报告被评为“精彩的报告”,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 

第三节 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 

1979年2月2日,王颖登上波音客机,奔赴异国他乡加拿大学习深造。在机舱里,透过舷窗,她仰望着在漫天风雪中飘扬的五星红旗,激动地涌出了泪花:“再见了,祖国母亲!你的女儿决不辜负你的期望!” 

王颖来到加拿大东南海岸哈立法克斯市的达尔毫谢大学,进修海洋地质与沉积学。这里是加拿大东海岸的海洋学中心,学校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自中国的却唯有王颖一人。 

刚开始时,学校不了解王颖,把她作为“特殊学生”。这就意味着要对她的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后,再做出能否做研究生的决定。王颖对此毫不计较,她抓紧利用这儿的先进设备,尽量多做工作。后来,校长海克斯博士给中国驻加大使馆打电话解释说:我们闹了个误会。我们很荣幸,王颖能到我们学校来做研究工作。我们决定让她做研究员。”学校马上发给了她研究员证书,还给她配备了助手。王颖用自己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尊重和地位。 

有一天,柯克教授和王颖讨论研究课题。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德高望重,和气可亲。 

“你准备做什么工作?”教授问。 

“鼓丘海岸研究。” 

“很好。”教授点点头,“那你就在哈立法克斯地区做些工作吧,比较近,资料也较多。”显然,教授是一片好心,想照顾这位40多岁的中国女人。 

“不,我选择了开普不列颠岛东南海岸中的一段典型的鼓丘海岸。”王颖回答得十分坚决。 

“为什么?那儿很远呀!”老教授惊愕了。他不明白,她为什么弃近就远,放着方便不使,偏要到那一带荒无人烟的地方去。而且,在那里工作,必须自己开车,搭帐篷。她能行吗? 

王颖从地质、海洋特点上,详细论证了这个地区是典型的鼓丘海岸。特别重要的是,由于它在地域上分布的局限,很少有人研究,理论上还是空白。“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王颖暗下决心,要用加拿大的先进设备,用自己在中国海岸工作的经验,做出成果,由中国人来填补这个空白。 

为了选定这个课题,王颖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还用两个月的时间,踏勘了这一带近千公里海岸,才选定了这段近50公里长的典型鼓丘海岸。 

听完了王颖的陈述,老教授被这位中国女学者的勇气和踏实的科学态度深深感动了。 

“OK! OK!”他连连说,“赶快把研究计划和方案写出来。” 

王颖胸有成竹。第二天一早,便把计划交给了教授。 

“不过,在这么远的地方考察,你一定要买车,要不,你是做不了工作的。”教授关心地说。他亲自带王颖出去买雨衣、水壶、雨鞋,关心得无微不至。 

当时的加拿大,正是冰天雪地。别说初学开车,就是一些老司机也难免出事故。王颖买了车后,勇敢地学驾驶。雪大,路滑,一下掌握不住,车灯都撞坏了。然而,已经40多岁的王颖,没有退缩,却有一股初

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她起早贪黑,克服困难,两个月后,终于拿到了驾驶证。 

“我沿着大海走,从南往北,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自己走路的声音。”王颖回忆着在鼓丘海岸考察的情景:“遇上风暴天气,天是铅灰色的,海是黑沉沉的。后面是黑压压的松林,狼牙般的礁石,秃鹰在林子里叫。大西洋的海浪,一个个地扑过来,仿佛要把我吞没……那景象真怕人呀!当时,我真想闭上眼睛,希望那一切都是一场梦。还是在我的房间里工作,多么安静、舒服啊…… 

“不,我不能闭上眼睛。我立下了军令状,必须在3年的时间里拿出成果来。” 

“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向我扑来,我的衣服全都溅湿了。我想,我还不是那么容易被吞掉吧。自然界吞不掉我,病魔也吞不掉我。……要折磨垮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越是风浪大,越得观测。”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科学的鲜花属于那些为它献身的勇士们。经过两年多艰苦的工作,王颖攀登上了成功的巅峰。她写出的关于鼓丘海岸的特点、形成及发展动态的学术论文,在加拿大《海洋沉积与大西洋地质》杂志上作为首篇发表,被地质界评论为“把中国的经验应用于加拿大区域海岸研究中,成功地为加拿大海岸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是“鼓丘海岸的典范文献”。 

第四节 狠心的母亲,亲爱的妈妈 

那天,王颖又收到了来自祖国的信。一看那熟悉的字迹,她就高兴地叫起来:“是耕耕来的!” 

在异国他乡,小女儿耕耕的来信,比什么东西都更珍贵,总是给她带来欢乐和温馨。可是今天,一打开耕耕的信,王颖手发抖了,心颤栗了,一下就躺倒了…… 

女儿在信中写道:“妈妈,你真狠心呀!”王颖回忆着女儿的来信,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你上了大学,你有了工作,现在又在国外过舒服日子,你哪儿想到我们呀……别人家的孩子考大学时,又给请辅导老师,又给喝牛奶,吃巧克力,我呢?天天吃咸菜,我落榜了!” 

“你只会生我们,不管养我们,你只顾野外考察,从小就把我们扔在家里,你太不负责,太自私了……” 

“是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工作太忙,我和她爸爸经常去野外考察,对她们照顾得太少了。当时,她爸爸也出国在外,两个孩子在家太困难、太孤独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立下了军令状,必须拿出成果。我不能半途而废啊!” 

其实,王颖何尝不爱自己的女儿。只要有机会,他们全家都骑上自行车,到野外去野餐。爸爸妈妈唱着歌,两个女儿跳着舞,多美好啊!可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生活是清贫的。大学毕业后,王颖和爱人两个的工资加起来,一月才120元,20多年都是这样。王颖的爱人老朱对我说:“当时孩子有病,家里有困难,从来也没想到请组织上照顾照顾。天天就是那么忙着,也没觉得苦。” 

王颖和她的爱人朱大奎是同班同学,二人都是搞海洋地质工作的,这工作需要经常进行野外考察,因此,两口子一年里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工作。 

王颖生了两个女儿后,又怀了第3胎,当时医生推测了一下,向王颖道喜说:“可能是个男孩。”王颖动心了。当时的政策允许生第3胎的,王颖的爱人又是个独子。但是,一考虑到要经常外出考察,王颖还是狠心地做了人工流产。 

1963年,王颖领队到天津新港去考察,临行前两天,不满4岁的大女儿突然得了黄疸型肝炎。王颖不能不去野外啊,她把孩子送进医院,毅然出发了。 

这就是中国的女知识分子。家庭和事业的矛盾,在她们身上,特别是在事业心强的妇女身上,是多么尖锐呀! 

王颖作为母亲,是相当疼爱她的两个宝贝女儿的。小时候,她再忙再累,晚上也常常挤出时间来,坐在两个女儿的床边,给她们讲美妙神奇的童话故事;在干校那些苦难的日子里,王颖累得又黑又瘦,每次回城去,一会儿也不休息,就忙着给女儿做衣服,千针万线,直到深夜。家里经济不宽裕,出差那么热,也不舍得买根冰棒,而是给女儿带回玩具和小人书。 

王颖太爱女儿了,可是,女儿却不理解妈妈,错怪妈妈,这使王颖很痛苦。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耕耕还是理解了王颖。她后来像妈妈一样,带着馒头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学习,次年便考上了大学。 

耕耕谈起和妈妈一起生活20多年的感想时说:“妈妈那种一生总在不断追求,为理想不停息地奋斗的精神,是她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妈妈的经历使我相信,一个人只要顽强地去为理想拼搏,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磨难,只要理想是科学的,都是能达到、能实现的。” 

耕耕从她妈妈那里获得的精神财富,也正是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共同的财富。 

第四章 身残志不残 

——记海洋地质学家梁元博 

梁元博,1931年9月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当代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他单独或与别人合作翻译出版了10本海洋地质学专著,撰写了《海底构造》专著和《琼州海峡海底地形研究》等颇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论文,在海底构造学、海底地形学、海底地貌和海底沉积学领域内很有创见,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这些成果都是他在腰以下部位完全瘫痪的情况下,通过自学成才而创造的。 

句子成分分析法一

句子成分分析法一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quot;"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 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地质之光》)

《翻译学》读书报告

一、书名:《翻译学》 二、著者:谭载喜 三、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四、页数:357页 五、內容概要 本书共九章。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认为:尽管翻译是一项古老而蓬勃开展的活动,但翻译研究却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片面观点和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期发展缓慢。其中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未能享受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所以作者呼吁:确立翻译学得独立学科地位必须作为一切翻译理论工作者的共识。 第二章: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作者认为:翻译学是一门与符号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数控论,尤其是语言学等多种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综合性科学。 第三章: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书中所阐述的翻译学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翻译的历史、理论、流派;探讨翻译的性质、作用、标准、原则和方法;描述实际的翻译过程,说明各类翻译的特点和不同要求;探索语言转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定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才能和培养提高途径,预测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等。作者认为,翻译学大的任务的具体落实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翻译学的内容和任务是“揭示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四章:翻译学的研究途径。书中主要论述了5种基本途径:文艺学途径、语言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翻译学途径。作者认为: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或符号系统,无论从哪种途径翻译,都离不开对比的方法。可以说,翻译学的研究是语言对比、社会文化对比、符号系统对比的研究。 第五章:翻译学与语义研究。书中指出翻译时应从句法、修辞、词汇三个层次和所指、联想两个方面探讨语言的意义。 第六章:翻译学与词汇特征。对比英语和汉语,它们之间存在着四大基本特征: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对词汇的这类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也自然是翻译学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第七章:翻译学与西方译史译论研究。本章简单介绍了西方翻译实践与理论史,并着重介绍了奈达、雅可布逊和贝克的一些翻译理论。 第八章:翻译学的分支学科:比较译学。主要介绍了比较译学的学科属性,目的和任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 第九章:中西译论的比较。本章分析了中西译论的异同并从深层次挖掘了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文化烙印。 其中第二至四章是从宏观方面为翻译学定位,指路。第五和第六章是翻译学对具体翻译实践所提出问题的一种解释。第七至九章是通过中西译论比较来明确翻译学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六、读后心得 1 诗歌是否可译 书中在介绍翻译的文艺学解释时,提到了英国诗人德南姆(Denham,1615—1669)有

句子成分及其分析有答案[1]

八下现代汉语语法专题选讲之二:句子成分及其分析有答案 一、汉语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 主语[状语] 谓语<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重要绕口令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符号标出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这种做法又叫找句子的主干)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如: (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注意:可以把主语中心词和其前的修饰语一起看作主语,把谓语中心词和其前其后的限制语一起看作谓语。这几句的主语分别是"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

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 《英国人的特性》

《英国人的特性》读书笔记 国贸090120 张腾 毛姆说,这本书只涉及一个具体的题材,所以不像爱默生的散文集那样暧昧、松懈、思想肤浅,这本书比他的任何一部其他作品都更生动,更令人愉快,我觉得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 其作者爱默生(Ralph Walde Emerson,1803—1882),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教文家,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运动之代表人物。 在书的前言,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大国历史是历史沧桑的陈述者,大国性格则是历史深邃的思考者。”关于英国,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本教了我们太多知识,全球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一战、二战:伊丽莎白、克伦威尔、丘吉尔、撒切尔;飞扬的米字旗。只要我们愿意,我们能找出那么多颜色、纹理来填充ENGLAND这几个字母。 全书讲到了英国的国土、种族,英国人的才能、习俗,他们的真诚、性格,说到了英国的贵族,他们的大学、宗教、泰晤士报,历史遗迹巨石阵,还有英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等等,十分的精彩。 曾经我只知道英国人是绅士的代名词,自从读到“英国本来不起雾,是惠斯勒画雾,伦敦才有雾”后觉得他们多了层忧郁,一种灰色的情调。在此书里,爱默生告诉了我们更多:第一章里,他说英国人耽于幻想,狭隘,以一种大众的平庸和顺从凸显他可贵的高尚。第二章他又叙述了自己英国邮轮之行的所观所感,试图描绘出“英国人的伤感、英国人的爱与恐惧、英国的历史和社会形态。” 第三章,他为英国人戴上了欧洲的皇冠。此篇里的英国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人民充满智慧。第四章英国人展现出他们“世世代代坚忍不拔和坚持人人平等”的品质,以个人非凡的能力引领着当今世界的潮流。他列举了一系列英国天才:罗杰?培根(Roger Bacon)、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speare)、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mpman)、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本章里也有大量对英国人外形特征的描写,“肤色红润、白嫩丰满、体格健壮、面部轮廓分明”,“像一个骰子”,实在是很精妙的比喻。纵观现在的英国明星也大多有这样的气质。 第五章的“才能”毫不吝啬地夸赞了英国为世界上“最盛产、最奢侈、最威风的国度”。这里爱默生着重描述了英国人的逻辑科学能力,“他们讲究规律,逻辑分明,目标明确,胸怀坦荡”,给人以年轻力壮之感。在本篇结尾处,“他们冷静地看待自己作为世界文明和力量的先锋,正编成方阵,一排一队,成千上万,步伐稳健,浩浩荡荡地勇往直前”便构成了最好最有说服力的画面。 第六章谈的是英国人性格中坚持自我、固执己见的一面,他们似乎已拥有了机器的某些品格:永远精力充沛、有条不紊。第七章则与法国人、西班牙人等做了一番比较:英国人靠财富和权力的蛮劲来影响欧洲,而法国人则是通过其亲和力和智慧(法国长着一副情妇的嘴脸,永远是美艳又宿醉着,散发着强大的女性荷尔蒙);意大利人阴险狡猾(看看他们在一战二战中频频倒戈的做法便是最好的证据,难怪比萨斜塔不愿正其身)。第八章讲到了十分关键的一点:英国人是最聪明的名族,他们从不使用其他名族的语言,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影响他人;他们使别人改变信仰,而不是自己被改变。这是多么难得的特性。凭借什么呢?我认为是他们深远的名族文化,他们沉静内敛的性格给人庄重感,受人崇拜,当时他们拥有最强盛的国力,扩张着日不落的版图却能让人臣服。第九章我们见到了英式幽默的意味,那一点点小虚荣在每一阶层都得以展露。 第十章爱默生毫不客气地称英国人为穿着便衣的国王,他们赤裸裸地崇拜着物质财富,不以此为耻、不带任何忏悔。用现在的话讲,便是“炫富”。甚至纳尔逊曾经说过“贫困是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孔子,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华夏教师第一人,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乃教师的“师祖”,他的教育思想结集在《论语》一书中。 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在教育史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教师的论述——《师说》,阐明了“从师”、“为师”的重要性,提出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观点。 章太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服务,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他手定的切音方法被确定为全国通用的注音符号,沿用了三十多年,对统一汉字读音做了不少贡献,著有《太炎教育谈》等书。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杂文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教育,反对奴化教育。 蔡元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对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改革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最突出的功绩一是把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教育改变为国民教育(即资产阶级教育),二是把北京大学改革为现化大学的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专著。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是我转入驶上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教育本质的第一人,指出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也是在旧中国的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并依据辩证唯物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其教育思想和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词类和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可以按照这个公式:[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谓前为[状]谓后〈补〉}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大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 利用物候知 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是他的背影" 。"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 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1)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纪念白求恩》)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

英国文学复习总结

英国文学复习总结详解 Part one: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Beowulf《贝奥武甫》------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it is also the epic of the Anglo-Saxon.(P3) 2.The name of the terrible monster------Grendel(格伦德尔)(P3) 3.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in its poetical form is the use of alliteration(头韵),others are metaphor (暗喻)and understatement(保守陈述)(P5) 4The Norman Conquest (诺曼征服)marks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 (P6) 5.The romance(传奇文学)(P8) The most popular of literature in fedual England was the romance. It was a long composition, sometimes in verse, sometimes in prose, describing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a noble hero. The hero of the romance was the the knight, a man of noble birth, skilled in the use of weapons. It was written for the noble class(贵族的文学) Romances falls into three cycles : “matters of Britain”( adventures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matters of France” (Emperor Charlemagne and his peers) “matters of Rome”.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o for th) 6. William Langland威廉·朗兰------ Piers the Plowman《耕者皮尔斯》(P11) 7.The ballads(民谣)(P17) The most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English folk literature is the ballad.It is a story told in song ,usually in 4-line stanzas [?st?nz?],with the second and fourth lines rhymed. It was written for common people(平民文学). The subjects of ballads are various in kind,as the struggle of young loves against their feudal-minded families,the conflict between love and wealth ,the cruelty of envy,the criticism of the civil war,and the matters of class struggle. The most famous ballads are the ballads of Robin Hood. 8.Geoffrey Chaucer’ Contributions <1>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in 14th century. Chaucer introduces from France the rhymed stanzas of various types instead of the old Anglo-Saxon alliterative verse,especially the rhymed couplet of 5 accents in iambic meter(the heroic couplet) to English poetry.(P26) <2>Chaucer is the first great poet who wrot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His production of so much excellent poetr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stablishing English as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the country.He did much in making the dialect of London the standard for the modern English speech.(P26) <3>the founder of English realism(P23) The Prologue(序言)suppies a miniature of the English so ciety of Chaucer’s time <4>. he forerunner of humanisim (P24 倒数第二行) 9.Geoffrey Chaucer died in 1400 and was buried in Westminster Abbey(威斯敏斯特教堂)thus founding the “Poets’ Corner”..(P20) 10.The Romaunt of the Rose(translated from Franch)《玫瑰传奇》 Troilus and Criseyde(adapted from the Italian)《特洛勒斯和克莱西》 10.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tales of the Knight,the Pardoner(卖赎罪券者),the Nun’s Priest (尼姑的牧师),the Wife of Bath,together with the Prologue,are the best of the whole collection.(P24)(了解一下) Part two:The English renaissance

伟人事迹李四光

伟人事迹李四光 李四光先生是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身上有着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所必备的以身许国、刻苦钻研的精神。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然而做好回国准备时却被伦敦的朋友告知,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根据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我国的石油大会战获得成功,成功发现了大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使国家拜托了石油需要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国家建设。 李四光先生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高度评价。他作为革命先驱者敢于向旧事物挑战的精神,作为教育家诲人不倦、孜孜追求的品德,作为事业家从人民需要出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科学实践中贯穿了前面所说的革命、育人、为人三者辩证统一的科学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像任何一位思想家一样,不仅留给我们许多还要去认识、去判断、去解决的地质问题,而且也留给我们认识、判断、解决的思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

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1947

英美文学作业 英文读书报告 book report

Book Report —The Scarlet Letter 1.Plot:The Scarlet Letter, the shocking masterpiece written by Nathaniel Hawthorne, mainly tells the destiny of three persons: Hester, Mr. Dimmesdale and Dr.Chillingworth. Hester, a beautiful young woman whose husband, old Dr.Chillingworth was working in another country, was forced to wear a scarlet letter ”A” on her chest, for she had a love affair with another man,that was, the eminent local clergy Mr.Dimmesdale. The letter”A”stood for ”Adultery” , that she must wear as a humiliating signal till her death. As she refused to tell the name of the other adulterer,her husband was seized by a strong sense of envy, hatred and anger . Before long, he found out that Mr.Dimmesdale was the very man who had an affair with his wife. He began to pay back by afflicting the clergy’s weak soul day after day and, as the clergy couldn’t endure the torment of his own anonymous crime, he finally acknowledged the fact in front of the public who had always trusted him; he died as soon as he finished his confess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fire of revenge besieged Dr.Chillingworth, he became badly ill and died a year later. At the same time, Hester, who had already been forgiven by people, went on leading her impoverished life in obscurity. 2.Personal feelings:

李四光的故事3篇_短故事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的故事(一): 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我国地球学和地质学的奠(din)基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kān)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ku).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 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样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bǎo),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忙妈妈干活.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的;上山砍柴, 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chǔ)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留意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之后,李四光独自一人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后,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李四光的故事(二):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 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 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样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 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忙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

英国文学作品 A Modest Proposal.读后感

I could not believe how graphic and gripping satire can be until I read Jonathan Swift's works, especially A Modest Proposal. When I read this particular satire I was simultaneously shocked, enraged, and sickened. How could such a short piece of fiction affect a person so drastically? I suppose it has much to do with Swift's skillful use of metaphor and irony. The underlining metaphor of Swift's A Modest Proposal is England as a devourer of the Irish people. At this time, England was economically exploiting Ireland for its own profit and in the process, impoverishing the Irish people and condemning them to a despairing existence. Jonathan Swift uses this disturbing metaphor to shock his readers and to show them the true brutality of the condition of Ireland because of England and indirectly because of the Irish people themselves. However, Swift carefully crafted A Modest Proposal with its savage irony and horrific metaphors to strike the sleeping world in the face and make all see this sickening state of Ireland. It is quite obvious that he did not intend that his solution be taken literally (He, among other things, is satirizing the fact that the deplorable conditions make it his erroneous proposal seem somewhat plausible; this was intended as a catalyst for change as people would realize how far things had fallen). I simply have to lead a half hour discussion tomorrow and any help would be appreciated. To give you an idea of the depth I am looking for, I will give you a question that I have come up with: - Swift wrote this essay with a clear purpose and skill. However, it was not well received, and as a general rule his true intent was overlooked. Keeping this in mind, is the burden placed on the author to create a piece that clearly conveys his point, or is it on the reader to properly understand it. Considering your conclusions to this question, was Swift's essay a model piece of literature? I'm looking for open ended, time consuming question. In the end, Jonathan Swift "proposes" in A Modest Proposal that poor Irish babies be used as a food source because it could be profitable to both the English and the Irish. On one hand, the English would profit from the growing market of this new "delicacy." The poor of Ireland, though, could rid themselves of the unwanted children that they cannot afford to feed and get paid handsomely for "breeding." Ultimately, Swift uses this revolting proposal to condemn both the English for taking such advantage of the poor people of

邓稼先杨振宁简介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汉族,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届、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好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 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到祖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1986年5月,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29日病逝于北京,邓稼先同志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8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张爱萍将军亲致悼词,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参加追悼会,胡耀邦、邓小平等领导人送了花圈以示悼念。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11月18日,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邓稼先同志的一生,是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长大,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声中走上科学之路;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同时,他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应该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科研攻关,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年表 1924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