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表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就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得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得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得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得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得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就是施工图得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得能力;

6.具有较强得实际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得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就是得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得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得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得使用方法;掌握绘图得思路与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得总体设计思路就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与制图得能力,为以后得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与专业素质得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得,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得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得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

1.各种绘图工具得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得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得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得认识与使用方法:

学习情境描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①熟悉绘图工具得功能;②掌握绘图工具得使用方法;③规范使用绘图工具。依据学习情境得描述,将学习子情境划分为3个(表1)。

表1 学习情境1得子情境设计

2.建筑、结构施工图得识读

(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学习情境描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①学会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②学会绘制建筑施工

图、结构施工图。

依据学习情境得描述,将学习子情境划分为2个(表2)

表2 学习情境2得子情境设计

(四)课程教学计划

以下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方案仅供课程组制定教学计划时参考,课程组可根据技术得进步与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方案,调整方案经课程组长与教学主管领导签字后送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任务一制图得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习目得要求】

1.建筑制图工具与仪器得使用;

2.建筑制图标准;

3.工程图得绘制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建筑制图工具得使用;

2.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得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

3.掌握绘图得基本方法与技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家制图标准得基本规定

难点:绘图得技能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二投影得基本知识与点线面得投影

【学习目得要求】

1.投影得特征;

2.三面正投影及其特点;

3.点、直线与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得投影及特点;

4.工程图上常用投影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投影得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2.掌握三面正投影得形成与投影规律;

3.了解各种位置得点、直线、与平面得概念;

4.掌握点、线、面对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得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投影得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2.点得投影、直线得投影、面得投影。

难点:

1.正投影得特性;

2.特殊位置直线、平面得特性。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三基本体与组合体得投影

【学习目得要求】

1.平面立体得投影图;

2.曲面立体得投影图;

3.组合体得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画组合体得投影图、读组合体得投影图。【主要教学内容】

1.熟练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得投影特点;

2.掌握这些基本形体表面上得点与线投影;

3.熟悉各个基本形体尺寸标注方式;

4.了解投影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熟悉投影图得选择;

5.掌握画组合体投影图得步骤、组合体得尺寸配置与标注;

6.掌握组合体得组合方式与读图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得投影特点;

2.几何作图绘图得一般步骤。

难点:

1.基本形体表面上得点与线得投影;

2.根据三视图读图想象组合体空间形状。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四轴测投影【学习目得要求】

1.轴测投影图得形成与分类;

2.轴测投影图得画法;

3.轴测投影图得选择。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轴测投影图得形成与分类;

2.熟悉各种轴测投影图得特点与画法;

3.掌握正等侧、斜二侧图得画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等测与斜二测得画法

难点:圆得正等测画法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五剖面图与断面图【学习目得要求】

1.剖面图、断面图得概念;

2.剖面图、断面图得使用及画法;

3.剖面图与断面图得区别,了解建筑图样中得简单画法。【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图样得视图方法,剖面图、断面图得概念;

2.理解剖面图、断面图得形成原理;

3.掌握各种剖面图、断面图得使用及画法;

4.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得区别,了解建筑图中得简单画法。【重点与难点】

重点:剖面图、断面图得概念

难点:剖面图与断面图得区别

【教学手段】

1.讲授;

2.制图训练。

任务六建筑施工图得一般知识

【学习目得要求】

1.首页图与总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首页图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得组成;

2.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得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得图示内容

难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得识读、绘制方法

【教学手段】

1.讲授;

2.案例识图。

任务七结构施工图得识读

【学习目得要求】

1.结构施工图得概述;

2.基础结构平面图、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结构施工图作用;

2.掌握结构施工图组成;掌握常用构件代号;

3.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得图示方法与尺寸注法;能够识读基础施工图、楼层结构平面图;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得平法标注绘制得施工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常用构件代号;钢筋得作用与分类;基础结构图、各楼层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得识读。

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平法标注得识读。

【教学手段】

1.讲授;

2.案例识读。

四、课程考核标准

(一)成绩评定总则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简明扼要说明40%,60%得考核内容。原则上不做调整。(注:如有课程特殊,需要调整成绩比例得,写书面说明,按分院—教务处—分管教学副院长,逐级审批后,再做调整。理由不充分得,一律不予调整)

(二)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得总分也就是100分,具体得分配,考勤30%,作业30%,课堂40%。

最后得折算方法就是:100分×40% =平时成绩

(三)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百分制,100分×60%=期末考试成绩。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形式:交作品

制图作业时在教室进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图面清洁,布局合理。

五、有关说明(教学建议、意见)

1.教学重点、难点逐一讲透。对组合体投影得线面分析、补图、补线,结构施工图得平法标注识读,需要把理论讲得深、讲得透,习题讲解详细,并利用模型辅助教学。

2.激发学生对制图与识图课程得兴趣,充分抓住建筑制图中得教学兴趣点来提高学生得学习兴趣。利用图形与礼仪、人际交往、性格等得关系,找相同点,辅以励志教育,让枯燥得制图课程教学多姿多彩。

3.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并重齐抓。对课堂作业要及时总结,及时纠正学生错误,作业要求严格,图面清洁,线型清晰,粗细分开。

4.用抄绘图样帮助理解制图原理。通过抄绘工程图样帮助学生理解制图方法与步骤,更好得帮助学生瞧懂建施、结施、设施图。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详]

《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力学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108 实践学时:12 学分:8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阐明在外荷载作用下,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解决杆件的受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在外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科学依据;学习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亦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构件的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力计算、构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压杆的稳定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土力学基础。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120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土木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工程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2.课程类别 3.学时学分 4.适用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三、课程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特点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以抓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研”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

有关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表1) 表1 《建设材料与检测》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培养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知识培养能力”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2.以教学任务为主线,明确教学内容,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通过“教、学、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机械识图》 课程标准 2014年7月 目录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 - 1.1课程性质 - 1 - 1.2设计思路 - 1 - 2.课程目标 - 1 - 2.1知识目标 - 1 - 2.2技能目标 - 2 - 2.3素质目标 - 2 -

3.课程内容 - 2 - 4.教学组织与评价 - 8 -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遵循学以致用原理,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述、明确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1知识目标 2.1.1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 2.1.2掌握三视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1.3掌握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的知识; 2.2技能目标 2.2.1能独立、熟练地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等专业图样; 2.2.2具有一定的对图纸技术要求的分析能力; 2.2.3能输出符合国标的图形; 2.2.4熟练掌握文字书写、尺寸标注和表格绘制、块定义方法; 2.2.5具有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2.3.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3.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3.3.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力求上进的工作精神;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设计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设计人:惠育巧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性质课,实践性较强。 4学分:建筑工程施工适用专业:1.前言 1.1课程定位 《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 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

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 --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容的深广度、教学法上都应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能将实际物体简化成准确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力学问题;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刚体、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3、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建立强度理论体系。 5、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法 (二)课程容与要求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理论力学部分以静力学为主,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第一篇静力学静力学主要容有:力的概念,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与力偶系的简化,力的平移,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与平衡程,特殊力系的平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考虑摩擦时的平衡。第二篇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容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应力状态分析与四种强度理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四个概念、六个公理及推论、一个定理。能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刚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程及其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变形式的力、应力、力图;学会四种载荷作用式下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三)课程实施和项目设计 1、课程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模具专业及学生特点,对少 学时《工程力学》的教学采用讲授、练习、自学、集中答疑等多种法;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力学概念、原理和定理时,应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力学问题出发,通过理想的抽象分析的实验观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 优质专业.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标准

《金属工艺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适用专业(群):制造类 1.前言 1.1课程性质 1、课程的性质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着重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热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生产、锻造生产、焊接生产,以及零件的冲压和挤压生产等内容,冷加工方法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方法。主要研究上述生产方法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工艺质量的控制和质量问题的分析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 《金属工艺学》是制造类专业学生选择工程材料、学习机械制造方法和制造工艺及装备的先行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2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

(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各专业的需求确定选修内容。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常用热处理、铸造生产、锻压生产、焊接生产。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常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及冷、热加工方法的实质、基本原理与工艺特点;了解各种主要加工设备、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选择毛坯加工方法和切削成形方法以及工分析的初步能力。培养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具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以及常用金属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材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除了常用的切削加工以外,还有铸造、锻造、冲压、挤压、拉拔和焊接等加工方法,这些制造方法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分别适用于各自的场合;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基本概念、工艺特点,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如何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进一步增强实践认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3.课程内容 3.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检测:《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检测:《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识图课程编码071065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总学时/学分44/? 执笔人邱放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汽车机械识图》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汽修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识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它实质上是教给学生如何从二维平面的“图”来想象三维空间的“体”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常用图形的画法;理解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及标准件、常用件的表达方法;熟练识读汽车零件图、装配图。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汽车运用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理解各课程间相互渗透的支撑关系,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先修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高等数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之上。 2.后续课程 《汽车机械识图》的后续课程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诊断与检修》、《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等课程。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 《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基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的需要而进行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是教学体系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产学结合和实习实训是重要教学方法。在《汽车机械识图》的教学中,把理论学习与汽车运用的实际相结合,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施工测量放线在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建筑用地的选择,道路管线位置的确定等,都要利用测量所提供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则需要通过测量工作来衔接,以配合各项工序的施工;竣工后的竣工测量,可为工程的验收、日后的扩建和维修管理提供资料;而在工程管理阶段,须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使用。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其地位举足轻重。 在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要注意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纳入课程教学。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进取精神的培养。因此,《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历经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土木工程测量》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凡是有工程建设的地方就需要工程施工测量,它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先导性的作用。《土木工程测量》主要讲述了测量仪器中水准仪、经纬仪及钢尺的构造和基本操作,主要讲述了测量仪器中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构造和基本操作技能,讲述了建筑物的定位及楼层放线的基本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竣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仪器的构造及操作方法,会计算测定和测设建筑物时所需的测设数据,能正确处理测量建筑物时遇到的一般问题,为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放线工作打好基础。 《土木工程测量》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程改革立足于素质教育,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任务出发,以建筑施工放线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确立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测量仪器的应用能力和建筑施工放线的职业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工程测量仪器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仪器操作和施工放线的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在施工放线中的职业能力,同时为学生就业和学习其他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敬业精神。 2、本课程内容以学习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将仪器原理与构造及内业计算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通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设计与施工、测定与测设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让学生掌握现代建筑行业进行施工放线所需的仪器构造、测量原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专业层次: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计划学时: 单位: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七年六月 工程力学 一、基本情况 8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通过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对处于静定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静力分析和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这门课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工程力学》课程在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指导思想 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遵循技术应用型本科生成才规律,树立专业指向、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所学的工程力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2、基本原则 以机械设计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遵循认知规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在获得机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工程力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按照专业基础实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为基础,对工程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内容安排 本课程共分三大模块: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第一模块分两大任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力系。第二模块设一大任务,两条线索,一是载荷作用方式,二是外力-内力-内力图-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本模块设有3个实验,安排六个课时,通过实验引出相关内容。第三模块主要引导学生自学。 8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 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2.课程类别 3.学时学分 4.适用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面向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三、课程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特点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以抓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产学研”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有关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表1) 表1 《建设材料与检测》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合理分析与建筑材料课程有关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任务,归纳梳理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基于教学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1.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全面跟踪行业企业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要,明确教学任务。 目前,建筑行业人才市场急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的高技能人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土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设计单位:南宫市职教中心设计人:惠育巧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识图 课程性质:《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土木工程识图》是工民建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9学时) 序号项目 名称 学习 难度 工作任务能力要求 参考 课时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法上都应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能将实际物体简化成准确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力学问题;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刚体、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3、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建立强度理论体系。 5、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理论力学部分以静力学为主,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第一篇静力学静力学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与力偶系的简化,力的平移,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特殊力系的平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考虑摩擦时的平衡。第二篇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内容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应力状态分析与四种强度理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四个概念、六个公理及推论、一个定理。能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刚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变形方式的内力、应力、内力图;学会四种载荷作用方式下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三)课程实施和项目设计 1、课程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模具专业及学生特点,对少 学时《工程力学》的教学采用讲授、练习、自学、集中答疑等多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力学概念、原理和定理时,应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力学问题出发,通过理想的抽象分析的实验观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工程材料》课标

《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高职铁道工程专业 二、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定位 《工程材料》是铁路高等职业院校铁路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理工科的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中各种工程用材料有个初步认识,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认识、检测、选择、保管与应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协同作业、密切配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同时对铁路工程专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并为后续铁路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材料为课程主线,以铁路工程材料要实施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工程材料要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理解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讲授、视频讲解、参观、任务驱动、分组试验等方法,设计学习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有关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也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材料员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对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依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了课程目标。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涉及水泥、砼、钢材、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方法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知识。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本课程是一门以工程材料基本知识、水泥性能检测及应用、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钢材性能检测及应用、沥青性能检测及应用。 建筑材料教学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行项目教学。教学可在课堂、实训场、实验室等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采用仿真软件、多媒体、模拟现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 三、参考学时及学分 参考学时:72学时 参考学分:3.5分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三个学习内容的学习,掌握铁道相关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铁路基本知识;掌握铁路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的性质及用途;了解工程建设的先进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木工程力学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结构.构件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平衡规律与承载能力,分析.解决土木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为力学专业课程和继续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静力学公理; 2.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3.掌握轴向拉压杆和直粱内力计算方法及内力图规律 4.熟悉轴向拉压及直粱弯曲在工程中的应用 5.熟悉提高拉压杆稳定的措施 能力目标 1.能画出单个物体、简单物体系统的受力图,并利用平衡方程求解约束力; 2.能运用平衡方程进行单个构节的受力分析及平衡问题的计算; 3.能对简单结构或构节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 4.能计算轴向拉压杆及梁的强度 5.能运用基本的力学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 情感目标: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参考学时 108学时。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课程内容和要求见表7。

注;1.表中未标注(*)的内容是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2.表中标注(*)的内容和选学模块为较高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地域、学校差异的选修内容。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建议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生活及工程实例进行观察和思考,是学生通过小组实验、讨论、训练的实践活动,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应贴近工程实际,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评价方法 1.考核与评价应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简单结构、基本构建受力问题的能力,并关注良好的职业到底以及安全、环保、合作、创新等职业意识养成等。 2.考核与评价的主题应多元化,坚持教师评建与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3.可采用笔试、答辩、口试、实践性总结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条件 1.开展本课教学需要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中进行,让学生在中学,学中学。 2.专业教师要求为双师型,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 (四)教材编写 1.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在教学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施工类和非施工类等专业的不同侧重,编写想赢的多学时教材和少学时教材,便于灵活使用。 3.教材呈现形式上应图文并茂,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习惯。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算单位等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电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条件。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以及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计算原理的科学。本课程既具有基础性,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力学知识与分析计算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性,即它为协调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矛盾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法。因此,《工程力学》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二、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能力和内力图的绘制能力;力系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力;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能力;基本的力学实验操作能力;工程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专业能力 ①绘图与书写能力; ②把物体抽象为力学模型的能力; ③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外力与内力)能力; ④力系平衡条件的运用能力; ⑤工程构件(梁、柱)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能力; ⑥基本的力学实验操作能力; ⑦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2. 方法能力 ①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③独立制定计划并完成任务,并对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和总结的能力; ④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 ⑤归纳、推理与小结能力。 3.社会能力 ①人际交往能力; ②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 ③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④工程意识、质量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习情境设计 1. 设计思路 力学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非常密切。传统力学内容经典,体系严密,但对于不擅长逻辑思维的高职学生,要让其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到最有应用价值的过程性力学知识,课程团队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主要思路是:突出主线,精选内容。遵循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刚体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应用、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力和运动分析为主线精选、组织与序化学习内容。抓住共性,触类旁通(启发思维)。研究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都是平衡方程;研究变形固体的基本方法都是依据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静力学关系,建立应力计算公式与强度条件,解决“三类工程”工程控制设计的所有破坏判据都是作用力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性质 0 二、设计思路 (1) 三、课程目标 (2)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3) 五、实施建议 (10) (一)教材编写 (10) (二)教学组织 (10) (三)教学建议 (10) (四)课程资源 (11) (五)教学评价 (11) 六、其它说明 (13)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是从事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认识、检测、选择、保管与应用建筑工程材料的能力并为学习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好准备。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施工员、预算员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内容。以建筑材料要实施的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按建筑材料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学习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也对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建筑施工、材料员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对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依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了课程目标。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涉及水泥、砼、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方法及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知识。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本课程是一门以气硬性胶凝材料应用、水泥性能检测及应用、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及应用、建筑钢材性能检测及应用、防水材料性能检测及应用、其他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及应用。 建筑材料教学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行项目教学。教学可在课堂、实训场地等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采用仿真软件、多媒体、模拟现场等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 本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 计划学时:72 单位: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七年六月 工程力学 (一)课程性质地位 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通过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对处于静定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静力分析和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这门课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工程力学》课程在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指导思想 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遵循技术应用型本科生成才规律,树立专业指向、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所学的工程力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2、基本原则 以机械设计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遵循认知规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在获得机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工程力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按照专业基础实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为基础,对工程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内容安排 本课程共分三大模块: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第一模块分两大任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力系。第二模块设一大任务,两条线索,一是载荷作用方式,二是外力-内力-内力图-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本模块设有3个实验,安排六个课时,通过实验引出相关内容。第三模块主要引导学生自学。 3、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课时共72学时,4.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6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教学安排在第3学期。 4、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要确保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完成。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积极的思维。学生学习工程力学,应在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程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所学的定理和公式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演算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各种实物、模型等教具和挂图、教学录像片,并组织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同时应重视材料力学实验课这一教学环节的开设。 5、课程评价 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课终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注重最终的考核成绩,还关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和学生反馈等方法对教的过程和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获得汽车主要总成和机构功用、结构特点、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能完成汽车主要总成和机构的拆装,经历“汽车构造”课程的学习过程,熟悉结构原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处理岗位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品质,具备与相应的专业素养。 (二)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 ①掌握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②掌握一般构件的受力分析,受力图的绘制方法; ③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原理、平衡方程和计算方法; ④掌握拉压、剪切、和弯曲等基本变形的概念和内力计算; ⑤熟练掌握在不同变形情况下,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与计算; ⑥熟练掌握材料应力分析方法及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2)能力 ①能利用静力平衡方程计算工程结构的支座反力和内力; ②能根据内力计算方法判断工程结构的危险截面; ③能对工程结构进行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 ④能根据结构特点合理布置荷载; ⑤能对工程结构进行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⑥能对工程结构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校核. (3)素质 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 课程性质: 学分: 计划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相关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建筑工程一线从事施工、管理、服务的高技能型人才必备的建筑材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职业能力必修课;该课程不但是《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铺垫课,而且还是施工员、材料员、实验员、质检员等岗位职业资格考试的支撑课。 二、课程的学习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主要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评价及工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有关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理论知识;获得建筑材料常规性能试验检测的基本技能;会根据工程特性和环境特点合理地、经济地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能独立进行建筑材料性能检验;学会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工程评价;并能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取与学科有关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和研究,真正做到“会取样、能检测、懂评价、知选用”,为今后从事实验检测、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等职业岗位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塑造理论联系工程实际的工作作风,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迁移奠定基础。 三、课程学习内容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线培养的教学宗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包括以下八个模块,具体内容及建议授课课时如下: 模块一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 模块二无机胶凝材料及其性能检测; 模块三普通混凝土及其性能检测; 模块四建筑砂浆及其性能检测; 模块五建筑钢材及其性能检测;

土木工程识图课标

木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木工程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制图工具和用品,了解基本的制图标准,理解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学会绘制基本形体的投影图,学会识读剖面图和断面图,并能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现行国家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3.掌握土木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建筑施工图的形成、作用和图示内容。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并具备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 2.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面投影图、轴测投影图; 3.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 4.具备查阅标准图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三)参考学时 132学时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2. 文中标注“*”的内容和选修模块,为较高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地域、学校差异的选修内容。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1)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型、工程图纸等为载体,实行分组教学。 (2)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典型工程实例,采用案例教学法。 (3)应积极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或借助虚拟仿真软件等,采用多媒体教学。 2.评价方法 (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际操作、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记录。同时注重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2)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3.教学条件 专业教师要求: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最好由双师型教师担任。 实训设备要求:绘图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全部接入Internet网,Office 办公软件、AutoCAD软件、近年施工的成套图纸。 4.教材编写 (1)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在教学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编写相应教材。 (3)教材呈现形式上应图文并茂,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名词术语、文字、符号、数字、公式、计量单位等材料的运用要准确、规范、统一,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 5.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综合利用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电子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努力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对成图规律的理解和土木工程图样识读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