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

摘要:写文章要讲究修辞,公文属于应用文体类的文章,自然也要讲究修辞。在公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积极修辞能更准确地表达公文的主旨,增强公文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形成公文语言特有的美质和文采。

关键词:积极修辞,公文,运用

1 引言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的书面行文,它以实用性为根本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公文语言的表达必须简洁、平实,具体体现在:公文的语气要坚定严肃,斩钉截铁;语言要典雅庄重、排列整齐。然而这个标准只是写作公文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实际公文写作中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有效地发挥公文的作用。这个更高的标准就是要讲究公文的文采。本文从积极修辞学的视角,对公文语言的修辞特点分类举例,试作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当代公文在运用积极修辞方面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力求使公文语言在“意惟期多,字惟期少”的基础上做到措词准确、句法严谨、句式整齐、表意鲜明。

2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运用原则

公文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不是随便地将积极修辞应用到公文语言中便能够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特定的积极修辞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所谓公文修辞原则是要求运用修辞手段时必须注意交际场合、说话对象、行文内容的需要,也就是“结合实际 ,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增强表达效果。

2.1符合公文的主旨表达

不管写文章还是讲话,都有一个中心意思,这就是主旨。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段,都要符合公文主旨的表达,做到修辞与文章主旨相适应、相切合。衡量修辞好坏的标准并不是看辞藻如何华丽,而是要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恰当地表现了所要表达的主旨 ,是否适应了文中特定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语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题旨情境决定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有什么美丑在。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公文修辞也要遵守这条原则,表达才能准确生动 ,达到

“信、达、雅”的要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2适合公文的语体特征

语体是指各种文体的语言风格。公文语体是适应特定的交际目的、任务、内容等需要而于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语言风格。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是管理国家事务的务实文章因此公文的语体具有政策性、指令性、法规性,用语必须是庄重、准确、简洁。这就要求在运用积极修辞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公文的语体特征,否则便是华而不实、违背应用语体语言明确、简要的基本特点。

2.3切合公文的语境变化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上下文等。由于公文的时效性比较强,所以公文要及时的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发展变化。同时公文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和使用对象要求明确。因此在运用积极修辞时一定要根据公文语境的变化,联系语言诸因素复杂多变的情况,灵活调整运用修辞手段, 可以找到恰当的修辞方式,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3 积极修辞在公文中的实际运用

修辞在公文中的运用比较广泛,不同的公文在修辞的选择和运用上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写作公文的过程中,笔者要根据行文的对象、环境、条件、效果以及行文的内部、外部要求选择适当的修辞,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文的语言更好地叙事议事,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一般认为有两种修辞方式:一种是消极修辞,主要靠语音、词汇、句式、语法结构等修辞手段来实现;一种是积极修辞,主要靠各种修辞格等一些特殊修辞手段来实现。由于公文语体和文艺语体在交际目的、交际领域、交际方式上有所不同,所以二者在修辞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公文为社会管理、处理公务所用,在法定区域内定向交际,属规定性写作,侧重于消极修辞。但有时为了使其表意更为简明扼要,公文也适当地运用积极修辞。常用的积极修辞主要有引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层递等。但这些积极的修辞在公文的使用中均有一定的限制性。如何能更恰当地将积极修辞运用到公文写作中,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公文是在公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下面通过公文中一些比较成功的实例来看一下,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如何将积极修辞运用到公文语言的润色上。

3.1 引用

引用是通过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与一般文章的有所不同,公文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谚语典故,不是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而是为了简明扼要地交代行文目的和提出各种主张的依据,从而增强公文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例如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会上关于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引用《离骚》名句明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这里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真实地表达了其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和魄力。

3.2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恰当运用比喻能够有效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表达更加形象、具体、生动,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公文中的比喻 ,常常是以客观对象来象征某种主观意识,以典型的类型化来阐明客观、普遍的真理。比喻的形式多半是暗喻和借喻。在公文中,也大多采用借喻和暗喻,以显露本质、突出特征。例如: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比喻运用得恰当、贴切、逼真、易懂,自然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将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我们认为查办、催办是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责……通过查办这个“窗口”可以看出机关的工作效率。”

这是借喻修辞方法的运用,把“办公室”比喻成“窗口”作用,使表意形象含蓄,寓意丰富深刻。

虽然比喻的运用可以使公文的内容更加贴切、具体,但在公文中运用比喻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比喻的内容要健康高雅,不能粗俗油滑。第二,不能使用含蓄、浪漫的文学比喻手法。第三,在法规性公文中尽量不要使用比喻。因为行政公文的修辞总是在叙述和评议中自然展开的,而不是有意的渲染和铺排,如果放纵其文学色彩而忽视其实用性,就会与公文庄重严肃的文体特征相背离。过度

的夸张与想象不仅会使公文失去了真实性,也会使公文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3 排比

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者语句并举铺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恰当运用排比,可以使语言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有力,增加语言的形式美和音律美,使公文文气贯通,增强语势,引起读者对所说问题的重视。例如:

“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共十六大报告》前一例共用状语“倍加”,后一例连用“更加”,一气呵成。而尾句字数与前几句不同,使句构错落有致,整齐中有变化。而且使得语气有所舒缓,有利于句子的作结。

在公文中恰当运用一些排比句式,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而且可以使语言表述更加准确周全紧凑。公文中辞格的运用,必须切合公文表达的需要及特定的语境和时代。

3.4 对比

对比是指把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列出来,进行强烈反差性对照比较,以表现某种蕴涵于其中的道理或情感。它通过正反两个对立面的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公文在交待行文缘由时通常将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人们警醒,以增强人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例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这段话采用对比的修辞全面地概括了同2008年相比我国在2009年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通过数字的对比大大加深了人们的理解和认识,也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3.5 借代

借代是指在说一个人或事物时,不直接把他们的名称说出来,而用另外一个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的修辞方法。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公文中的借代所采用的事物一般是让人一看即懂。例如:要坚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这样使语言的表达更加活泼、鲜明、形象,加深人们的感受。再比如在《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中:

"要抓紧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和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定切实措施,稳定“菜篮子”、“米袋子”、“火炉子”价格。”

其中用“菜篮子”代蔬菜和副食品,用“米袋子”代粮食,用“火炉子”代燃料,皆为借代辞格。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公文中的借代,要适应公文的语体特点,那些不够严重严肃和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借体,一般不要运用到公文中,以免造成晦涩难懂。

3.6 层递

层递就是用结构相似的句子表示一层层递进的事理。它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地把所有要表达的公务文书的内容表达清楚,使公务文书内同层次清楚、轻重分明。例如: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这里,就使用了层递的修辞方法,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前景阐述的淋漓尽致。

3.7 对偶

对偶是把形式上对称、意义上相关的两个语言结构并列在一起的语言形式。在公文文体中,对偶辞格应用相当广泛。对偶的恰当运用,使得语义内容凝炼集

中、概括力增强,使公文在表达重要内容时句式上整齐匀称,语意上互相映衬,从而加强了表达效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时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为上的不正之风。”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讲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里的“坚持…”“反对…”组成了对偶句,两厢对照,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表意上语气连贯,更有气势。

5 结语

作为承载各种政务信息及要求的文书,公文在政令发布、实施和宣传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务文书的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也有一个把话说得好的问题,所谓“一样话,百样说”。因此研究公文语言修辞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公文的改革,公文中的修辞手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要在公文语言的运用中,不断探索、研究、创造出更好、更新的修辞形式,使公文修辞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修辞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公文语言的修辞现象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那些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现象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并建立起有效的规则系统,使公文写作在条理明白、准确贴切、句稳字妥、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积极修辞、运用“有限”的修辞写出无限的好公文!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语言运用概说(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2]方钊著.实用公文写作规范(M).时事出版社.1996年4月

[3]岳海翔.公文写作一点通(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1月

[4]董力淳.公文写作[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公文,修辞手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文,修辞手法 篇一:谈公文修辞 修辞,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求得最佳表达效果而调整和修饰语言。公文修辞是指在公文写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主要包括词语的搭配、句式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几个方面。一、词语的锤炼:锤炼词语,古人称为“炼字”。锤炼 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贴切生动地表现文章的主旨。撰写公文在辨析和选择词语时要注意在准确表述主旨的基 础之上,力求词语的配合要好,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忆较容易。1.恰当运用双声和叠韵可以增强公文的语音美。古人云:“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 取其婉转。”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构成汉 语音韵美的重要因素。公文虽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追求语言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但是在行文中如果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则会增强公文的语音美。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就使用了“业已、真正、营业、流离”等双声词和“经营、侮辱、报到、安全”等叠韵词,使文章读来更感和谐和富有

美感。2.注意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力求配合得当,整体和谐。词语的锤炼常常表现在同义词的选择上,因此严格辨析同义词意义之间的差别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词语的配合、照应以及表达上的整体和谐,难以从句子内部相关词语中表现出来,需要多考虑句子上下文的语境因素对词语的制约情况。如:“通过学习,青年人克服了娇气,显示了志气;中年人消除了怨气,振作了士气;老年人减少了暮气,增添了朝气。”句中的“克服”、“消除”、“减少”分别同“娇气”、“怨气”、“暮气”搭配,“显示”、“振作”、“增添”分别同“志气”、“士气”、“朝气”搭配,上下相承,配合自然,呼应紧凑,体现出气势,形成表达上的一种整体和谐。二、合适的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公文中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用相应的句式。“文似看山不喜平”,公文语言的生动可以通过遣词造句的适当变化来体现。如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一段话: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段话,有单句、偶句、排比句,整句、散句,短句、长句,句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

有关句式和修辞的相关知识

有关句式的相关知识: 常见句式分类列表如下, 分类标准句式分类 从句子的结构看单句和复句 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以及其它 特殊单句 从主语是施动者还是受 动者看 主动句和被动句 从句子的交际功能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的次序看常式句和变式句 各种倒装句等称为变式句 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肯定句和否定句 从句子的形式看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 一、有关单句的知识 单句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包括: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如:今天‖星期五。 她‖身份特殊。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等等。 ②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如:——蛇!——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

——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 ③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 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 A、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受动者,接受动作。如: 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子。 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 A 、他上街买书去了。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学目标 1、能辨析、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辨析和运用修辞手。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作用。 一、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 二、修辞的一般表达效果: (1)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3)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答题方法: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对偶 含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增强表现力. (5)排比 含义: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答题方法:加重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6)引用 含义: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等等。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7)反语 含义: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句子表达本意。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答题方法:有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8)反问 含义:问句包含着答案,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

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 为了让参加事业单位考生更好复习,提供申论公文写作题的专项练习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申论公文写作题练习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申论公文写作练习题 “看到有人网上曝光Y省旅游乱象后,我发现我的经历也是一样的!”近日,一名北京游客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留言提到,他和妻子报名参加Y省13日游,导游换了六七个,进购物店20余次,甚至还被不同的导游带进同一个购物店消费,导游们对合同中注明的全程仅6个购物店置若罔闻。 网友何女士在人民网反映,她在旅游期间,竟遇上导游半夜敲门索要自费项目费用,收钱时导游身边还站着一个身材很壮的男人,并反复强调必须要参加。 游山玩水本是一件快事,却被导游的“污言秽语”搞得扫兴不已。游客邱先生反映,他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外地游览,在讲解中,女导游不断插入“黄段子”,让人扫兴。而与此相反,还有游

客反映,某导游一路上的讲解加起来没有半个小时,在景点内的讲解也是寥寥可数。 某人大代表对记者说:“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生命线。” 作答要求: 为了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旅游形象,Y省S市导游协会拟向全市导游发出“优质服务诚信导游”的倡议。假定你是该旅游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1)情感真挚;(2)表达恰当,通俗易懂;(3)格式规范;(4)不超过450字。 参考答案: “优质服务诚信导游”倡议书 S市导游: 我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切实提高导游行业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展现我市良好的城市形象,现特向全市导游发出如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不强迫游客购物和参加自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公文概述 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写作公文不能离开政策和法律,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只有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文质量,使公文发挥它的特殊的功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函; 12 会议纪要。根据中央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条例; 12 规定;13 函;14 会议纪要。 以上两个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制发的依据,同时也成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等选择通用公文文种的依据。当然一些专职机关,如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的机构另有一些专用公文。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 ⑧销毁。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是拟稿。 二、公文的格式与要素 三、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 (一)发文机关(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记。目前我国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俗称“大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江省人事厅文件”。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关的版头。 (二)公文份号〖HT〗公文份号是同一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位于版头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用以掌握每份公文的流向。绝密、机密公文应标明份号。 (三)秘密等级〖HT〗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由发文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办、局制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确定,标注在版头左上角“公文份号”之下。其具体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没有标上保密期限的,绝密、机密、秘密分别可按30年、20年、10年认定。 (四)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分为“特急”、“急”两种,标注在版头左上角“秘密等级”下。电报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五)发文字号〖HT〗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

修辞手法及句式试题

课堂作业第一部分: 一、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欣赏其精彩的地方。 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7、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二、自己动手,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品味用词,用心体会下列词语 (1)读一读下列句、段,想一想,括号里填哪个词最恰当。 ①探索开采无穷无尽思索开辟无边无际 1、()的原野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 2、()的宇宙中的奥秘,有待我们去()。 ②悄悄轻轻厚厚慢慢微微默默紧紧渐渐 他()地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的书。我不好意思去惊动他,便()地推开门,()地来到他的身旁。后来,他一抬头见到我,便()一笑,()地握着我的手。 ③顾客游客乘客观众读者 现在,社会风气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商店里的(),列车上的(),影院里的(),图书馆里的(),风景区里的(),人人都讲文明,讲礼貌。 ④亲爱亲切亲近亲热亲密亲情 1、几年来,他俩总是互相帮助,()合作,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2、周总理那慈祥的笑容,()的话语,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3、()的老师啊,将来,无论我们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对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4、毕业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地谈着,笑着……

常见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2、比拟(拟人和拟物)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党政公文写作“比喻式”排比句118例

“比喻式”排比句118例 这些排比句不仅可以用在文章的一个段落当中,还可以当做一篇文章正文的标题。因为既然它们可以排列在一起,那就说明它们之间是有一定逻辑的。而既然具有一定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来构思一篇文章。 1.这是一次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再宣誓”,这是一次继往开来、继续前行的“再出发”,这是一次激发斗志、激励士气的“再鼓劲”。 2.掌握方法的“金钥匙”,锚定前进的“总航标”,筑牢政治的“压舱石”。 3.千好工作的“发动机”,成就事业的“推进器”,成功人生的“加油站”。 4.攻坚破难的“狮子型”干部,锐意进取的“雄鹰型”千部,脚踏实地的“骆驼型”干部。 5.用好真评实考“指挥棒”,树起激励激发“风向标”,使出追责问效“杀手锏”。 6.政治建设的集中“充电”,党性修养的集中“淬炼”,担当精神的集中“加油”。 7.开拓创新的“先行军”,探索实践的“试金石”,拼搏肯干的“攻坚队”。 8.身上带着“军令状”,眼里盯着“倒计时”,手中拿着“作战图”,心中想着“责任书”。 9.善抓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善落科技创新的“关键子”,善破科技创新的“瓶颈口”。 10.为灵魂“补钙”,为品德“提纯”,为本领“淬火”,为事业“燃烧”。

11.绷紧讲政治之“弦”,校准讲政治之“标”,提高讲政治之“能”,履行讲政治之“责”。 12.不做思想上的“糊凃虫”,不做政治上的“墙头草”,不做行动上的“两面人”。 13.绘出明确的“路线图”,列出详细的“任务书”,排出科学的“锦囊计”。 14.在方向上不能有“偏差”,在行动上不能有“温差”,在成效上不能有“落差”。 15.以加强政治领导坚定“主心骨”,以加强思想领导筑牢“定盘星”,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靠得住”。 16.捍卫政治安全“保卫仗”,维护社会安定“攻坚仗”,保障人民安宁“主动仗”。 17.思想理论的“播种机”,政治训练的“主课堂”,能力素质的“加油站”。 18.掌握现状的“显示屏”,反映意愿的“直通车”,发现问题的“预警器”。 19.强化监督防止“不作为”,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 20.用好育才“广角镜”,用好选才“透视镜”,用好用才“指挥棒”。 21.盯住改革任务“深督”,瞄准责任主体“严督”,聚焦重点难点“真督”,突出点面结合“实督”。 22.制定下达“作战书”,选好配强“先锋官”,严明战场“调度令”,从严评判“战斗力”。 23.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 24.抓好组织这个“神经末梢”,抓好党员这个“肌体细胞”,

常见修辞手法介绍

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 (一)比喻的概念:对于两种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的事物,把其中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叫做比喻。 (二)比喻的结构:比喻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分,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 (用来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如: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母亲啊,你(本体)是(喻词)荷叶(喻体),我(本体)是(喻词)红莲(喻体)。(三)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进而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如: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如: 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3.加深感情色彩。如: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四)比喻的三个基本类型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像”“似”“仿佛”“如”“犹如”“如同”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如: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变为”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如: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直接用?灰色的幔?来比喻黑云。)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直接用?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虎豹?和?熊罴?分别喻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喻指雪。)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五)构成比喻的必要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臵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光。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的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本体、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六)几种不恰当的比喻 1.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没有相似点。) 2.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喻体不当。) 3.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具被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七)比喻的其他特殊类型 1.暗喻有许多变体: ①修饰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偏正词组,形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

公文写作练习题

公文写作练习题 试题 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A: 两法并存 B: 新不废旧 C: 相辅相成 D: 废止旧法 答案: D 试题 2: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A: 会商 B: 审核 C: 注发 D: 签发 答案: D 试题 3: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A: 公文处理 B: 收文处理 C: 发文处理 D: 办毕公文处理 答案: A 试题 4:以下关于公文对外发出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机要交通适于密级为秘密、机密的公文传送 B: 电信传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迅速快捷,更在于其可靠性 C: 普通邮寄只能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文 D: 公文可以通过间接传递通道转投,多数情况下需直接传送 答案: C 试题 5:以下关于办毕公文的处置说法错误的是:()。 A: 销毁是指对失去留存价值或留存可能性的办华公文所做的毁灭性处理 B: 清退公文可以成批定期进行,也可不定期进行,甚至阅后随即清退 C: 无论何种情况,个人都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D: 立卷的基本方法是把握公文特征,进行有效的分类、组合、编目 答案: C 试题 6:以下活动,不属于注发流动的是:()。 A: 解决图表与正文,注码与注文的衔接和页码编排问题 B: 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 C: 赋予发文字号 D: 明确公文制作方式与发送方式 答案: A 试题 7:关于公文组织传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适合公文传阅的路线形式为树型、轮型、星型 B: 为提高传阅的效率可以多种形式适当分流,如复制若干副本,分别投入运转 C: 建立严格而简便易行的传阅登记手续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浅谈公文写作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严谨、庄重、明确、简洁和通俗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在遵循公文语言风格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将会增强公文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达到良好的审美意境和表达意境。毛泽东同志曾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并在文件写作实践中运用比喻、借代、对照、设问、排比、层递、引用、讽喻、对偶等修辞方法,引起广泛共鸣,让人为之折服。 一、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风格异同性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在内容、词汇、语义、语言、写作动机、受众范围等风格上具有本质的不同性。作为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文体,公文反映的是公务活动中的客观事实,要求用最准确的语言、最精练的文字来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公文语言一旦出现紊乱或不得体,轻则败坏机关名誉,重则给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所谓“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文学作品是想像的产物,是个体生命的表现,可以对所写的人与事进行艺术上的虚构、改造和加工,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文学创作又是间接服务于社会的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具有辨证的同一性。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曾说:修饰语句要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强调的是修饰词句要服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无论公文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其主体和灵魂都是思想内容;任何修辞形式和写作技巧,都是表现思想内容的手段。一旦失去作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那徒然存在的形式和技巧无论多么的新奇和美妙,都会统统变得毫无价值。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又是相辅相成的,除了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的文学素养水平,也是公文写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适用于公文写作的文学修辞手法 鲁迅先生说过: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就不能达意。适旨应境的修辞,能使文章的语言陡然生辉,焕发出动人的魅力,这是任何一种文体都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但并不是所有的修辞都适用于公文写作,一切修辞活动都必须以写作的实际思想内容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去选择表达方式。 增强文章情境性、说服力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如果要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并使对方与自己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可选用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语词,错落有致、逻辑性强的句式来表明观点和内容,借用排比、层递、回环、反复、反问、设问等来壮大语势,增强说服力和节奏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大部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连续用了多个排比、层递和回环句,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内涵非常丰富,主旨层层推进,气势磅礴,意象万千,成为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的经典论述。 增强文章趣味性、生动性的修辞手法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 1、长句和短句 句子有长有短。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等中。 如: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核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他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 2、主动句和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和“把”字句两种,“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有时“被”后对象省略。 “把”字句,就是用“把(将)”,将动词的支配、关涉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 “非把”字句改为“把”字句则强调了对受动对象的处置、影响及其结果,反之,则失去强调处置、影响及其结果的效果。 如果以主动者作为陈述对象,则用主动句;如果以被动者作为陈述的对象,就用被动句。主动句的谓语动词是没有限制的,被动顺的谓语动词是有限制的,而且表示遭受的意思。所以被动句比较少用。但有些时候,选用被动句倒比选用主动句更为合适。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词,如:将介石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5)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5)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6)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拈连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作为机关干部,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须牢记以下10大关键词: 1.“登高望远” 起草机关公文,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文以载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给人以启示和共鸣。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写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全局看局部,不就事论事,把具体的东西理论化;善于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既不违背上级精神,又能突出单位特色,把上面的精神具体化;善于运用新语言、新事例,不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而是把传统的东西现代化。 2.“返璞归真” 俗话说:话需通俗方传远。写材料要想达到“纯自然”的状态,一定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平实准确、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揭示公文的主旨,绝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进行描写和夸张,否则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3.“悉心揣摩”

公文不是用来记录个人见闻的,也不是阐发个人见解的。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写的。这就要求起草公文时,一定要用心揣摩领导意图、思维方向、关注的重点等等,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理解准、领会透,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处处留心皆学问。要通过细心观察、悉心揣摩、科学分析,努力去挖掘、扩展、完善、深化和延伸领导的意图,力争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不完整的东西系统化。 4.“量体裁衣” 胡乔木同志曾告诫机关的同志:“写文章用材料是为了说明观点,文章写出来叫大家看不清楚,就是不鲜明,就是材料与观点没有联系好,每个观点应该接着有事实作证明,不能证明观点的事实不要用。”因此。起草公文一定要学会“量体裁衣”,也就是要切实处理好表达观点与选用材料的关系。对于出思想、出经验的系统性文字材料,不少人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认真地钻研,努力做到鲜明清楚、纲举目张。 5.“借梯上楼” “借梯上楼”,也就是善于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用心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除了积累,关键还是要用活用好相关资料,既要

1.句式修辞学生用

第1讲,句式修辞整合训练 他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那千年前,一桌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面对项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的,将百万雄师盈盈握于掌中。青天白日,乌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挥一挥手中的长剑,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刘邦扼住了强敌的咽喉!(句式)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中,有人报告斯大林说:“英国兵舰撤退了”斯大林纠正说:“不,他们逃跑了”一词之差,有力地表现了斯大林对于胜利的自豪感。(用词)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一、表达第一关,用词。 准确、新鲜、生动,句子表达上重点在于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那用词的方法有哪些呢? 1.借用。一同学写父亲的秃头:“……头顶的头发经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良’,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去了……最令他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终于在头顶上独立 2,所谓‘三心’: 二是课外留意观察。” 3.仿用。剧本《创业》中:就要捞水, 4 5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试试身手: 秋风掠过,了枫叶。秋风掠过,枫叶 一场大雪之后,大地,雪白了心灵。春风拂过,片片桃花,了少女的梦。 刺骨的寒风了他的身躯,了他的眼神。丝丝春雨滋润着大地的心田,湿润了花草树木的。 稚气的我们曾过春花的凋零,悲伤过春去冬来一去不返的。 1、爷爷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离去 2、低垂的天幕压在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着我的心 3、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 4、请在“思念”与“梦想”前分别添加一个动词 二、表达第二关,句式。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被太平军逼得走投无路,几欲投水自尽。朝廷又三番五次催问战事,曾不得已奏云:“屡战屡败”。他门下一师爷细心,心想,要是这样报上去,老佛爷盛怒之下还不得砍了主子的脑袋啊,便急中生智改为“屡败屡战”。如此一来,一个总打败仗的人倒成了愈挫愈勇不肯服输的猛将了。 句式:单句和复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精选.)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例如:

公文写作训练

公文写作训练 一、填空题 1.机关公文格式化是公文性和化的标志,同时也是机关公文和在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2.格式化对公文运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便于公文的和,便于公文的和,便于公文的和。 3.一份机关公文在文面上可分为、和三个部分。 4.发文字号由、和三部分组成。 5.党政机关公文的秘密等级有、和三个等级。 6.公文标题由、和组成;公文标题是公文的概括。 7.主送机关是公文所主要发往的机关,即公文的对象,也是公文的机关,故又称。 8.成文时间是指对公文的签发日期,一般以的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的签发日期为准。 9.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或

公文内容的其他相关机关。 10.印发机关是指负责公文和的部门,一般是指发文机关的机构。 11.行文关系应根据和确定。12.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现就、现在就把) 13.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遵照、依照) 1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我省对土法炼油的企业予以坚决取缔、关闭。(依 照、参照) 15.现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颁发、印发)16.请准函的结束语应为(当否,请批示;可否,望函复) 你厂托运的机器部件已于10月8日运抵杭州,请速派人到良山门货运站提取,特此( )。[通过信件相告] 17我局拟于12月30日晚借用你厅礼堂召开迎新春联欢晚会,可否,请( )。为了筹集钱塘江第二座大桥公路桥的建桥资金,根据“以桥建桥”的原则,经请示上级同意,决定对钱塘江大桥过往机动车辆收

取过桥费。( ) 18 关于去秦山核电站参观一事,己同该厂( )妥当。[联系商量] 19 此类问题应尽可能( )解决。[在原地] 20 经全体同志努力,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全部( )。[已经安排好] 21 该厂定购的首批机械设备,己( )运到。[合乎预定的日期] 二、是非题 1.公务文书就是党政机关公文() 2.报请性公文一定是上行文() 3.平行文既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 4.紧急公文是指有送达时限要求的公文() 5.任何人都能成为公文的作者() 6.秘密公文均应标识份数序号() 7.发文机关名称既可以用全称,也可以用简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