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系列一: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系列一: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系列一: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系列一: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

孝爱(维克) · 2015-11-11 21:06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我们都是DNA编织出来的人

——"DNA"见证了神的创造"系列之一

文/维克

《生命与信仰》第29期

一.走上寻找物种起源之路

2006年夏天,我第一次参加美国中部的短宣。有一天晚上,在堪萨斯的一所大学和同学们分别交流。短宣队的一位姊妹找到我,对我说,有一位大陆来的博士生,希望能够和一位来自大陆、年龄较长的基督徒进行交谈。这样,我就见到了刘丹。

他一开始就问我:你怎么会抛弃共产主义理想转而信基督?你怎么会不相信进化论,而相信了神创论?对这两个问题,我并没有做过准备,但是,我立刻就做了回答:我问他你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吗?他说他读过。这本苏联的书不是讲钢铁的,它几乎是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青年励志必读的书。我说:书作者的名言是,当我临死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现在来看,苏联的共产主义事业到哪儿去了?

至于进化论,我问他:你知道夏娃理论吗?他说,他是学生物化学的,他知道。他接着说,夏娃理论还没有被证实。我说:进化论同样没有被证实。于是,我们对基督信仰开始了一场很好的交谈。

短宣回来以后,我想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夏娃理论,还对别人说夏娃理论。我一定要花点时间去了解夏娃理论。2009年,从一本书上,知道有一个新的科学,叫分子生物学。同时知道还有一个理论,叫亚当理论,这样,才开始了我的“寻找科学亚当”之路。

我是电脑工程师,不少人会这样想:你又不是学生物的,有什么资格谈论进化论?其实,发出这种质疑是人们并不了解,生命科学的秘密,已经从老的生物学领域转移到DNA编码和数学的领域。这个转移已经被一个结论所确定了,那就是“DNA编码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唯一载体”(除了病毒),因此,依据“DNA 编码”,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从DNA编码的“信息”去寻求人类起源的道路,并不是从我们开始的。从1987年提出“夏娃理论”到1995年提出“亚当理论”,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了,由于生命科学仍然处于进化论的统治下,这些全新的理论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和传播。

已经有150多年历史的进化论,本身就是一个陈旧的、原始的学说。在当时有限的科学手段下,只能从生物的骨骼和肌体上,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如今,现代的科学告诉人们,DNA编码才是生命的核心。当然,DNA编码也应该是生命科学的核心。

DNA中的信息是什么样的呢?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英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打开了“生命之谜”,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开辟了从人自己身体中的DNA,去寻找遗传秘密的新方向。

DNA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排列在DNA上的四种碱基来负责的,代表四种碱基的是四个字符代码A、T、C、G。A-T、G-C,两两成对(A和T可或前或后,G和C也同),构成螺旋。每一条染色体,都包含着一条长长的螺旋体DNA

分子。

通过复杂的DNA序列的解析过程,可以从人类DNA样本中解析出各DNA片段字符代码序列。在遗传方面,就是DNA中这四个字符代码的排列,决定着人们的黑白、胖瘦、高低以至面貌、健康等,同时包含了我们的性格、特长等非物质的遗传信息。

二.人类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

既然人类是以DNA编码信息传递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输入信息是什么?输出信息是什么?

答案是:输入信息:来自母亲的30亿DNA编码和来自父亲的30亿DNA编码。输出信息:精子或卵子,它们分别包含30亿DNA编码。

精子的细胞核只有M2.5的一个雾霾颗粒大小,卵子细胞核也只有3个雾霾颗粒大小。就是在这样小的体积内,居然各包含了30亿DNA编码。而且,正是这些编码编制出了你和我。

卵子包含了22条常染色体和一个性染色体X;精子包含了22条常染色体和一个性染色体X或者Y,如果这个精子包含的是Y,将出生男孩,包含X就一定是女孩。可以说人是DNA编码编出来的,DNA编码全部是包含在染色体和线粒体之中。

我们人体是由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中(除了极少数特别的细胞之外),都包含着大约60亿DNA编码。一切骨骼、器官,都是在DNA表达的信息指挥下,构建成的。说人类是DNA编码编织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为了基本弄清楚它们,科学家已经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

大家知道,计算机的软件也是编码编制的,它用的是0和1两态码。可是,DNA 却是4态码,也就是在同一个位置上的编码,计算机要就是0,要就是1;而DNA 有四个状态,可能是A、T、C、G其中的一个码。4态码要比2态码复杂得多,从数学上的组合数目比较就可以看到。

例如2的20次方=1,048,576个组合;

而4的20次方=1,099,511,627,776个组合。两者差100万倍。编码越多,差距就越大。

上帝用DNA四态码编织人和动植物,是人无法比拟的。

再复杂的计算机软件,都是0和1编制的;DVD上一部电影,也是0和1编的。之所以这些编码能够成为软件、成为电影,是因为许多0和1的代码,按照特定的、严格的序列编制。显然,编制人的DNA编码,也不是一盘散沙。精子的30亿DNA编码,是被编在23条染色体中。卵子中30亿DNA编码,绝大多数也

是被编在23条染色体之中。只是在卵子细胞核之外,还有线粒体的16,569个DNA编码。

染色体可以表达成一串长长的DNA编码。

70年代使用计算机时,我用的是ALGOL60语言。输入的程序和数据,都是用穿孔纸带表达的。有孔代表1,无孔代表0。当我看到DNA编码时,很容易产生联想。大家看这样的穿孔带和染色体是否很相像?这样的联想,帮助我用编码和数学来分析DNA编码。

因为我没有生物学背景,7年来,我学习了中学和大学的生物学,大学的医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美国大学的遗传学等教材。查阅了一百多篇的科学报告,分析了从美国基因银行取得的一百多个DNA编码序列。写了3本关于DNA编码的书。在这些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有医学专业的博士和教授、数学专业的教授。还有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学专业的博士,非常感谢他们。

三.凭什么去推翻进化论

客观地说,进化论诞生一百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争辩,每次都以进化论的胜利告终。因此进化论在生物科学界被认为是无可争辩的真理。

然而,仅仅凭着两件简单的武器,就可以推翻进化论,这就是DNA编码和中学级别的数学。DNA编码来自基因银行(美国NBIC GenBank);数学是指数运算和概率理论。就人类而言,DNA编码包含着人类全部的遗传信息。是DNA编码承载的“物质的遗传信息”决定了人体和人体生理特征;“非物质的遗传信息”表达出人的聪明、智慧等特征。DNA编码表达的事实,和进化论完全对立。而数学是DNA解码的有力武器,因为数学能最深刻、最直接地表明哪些是不可能产生的假说,哪些是必然发生的事实。

“数学不是理论的构建者,也不是假说,但是,它却是理论和假说的法官、是理论和假说必须服从的裁判者。没有数学的认可,既没有规律可以遵守,理论也得不到解释。”( 美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本杰明?皮尔斯Benjamin Peirce,1809-1880, 英文原文:“Neither is it the framer of theories, forit is not hypothesis; but it is the judge over both, and it is the arbiter towhich each must refer its claims ; and neither law can rule nor theory explainwithout the sanction of mathematics.”)

因此,“数学是科学的女皇”(德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Gauss,1777-1855)。

进化论最怕的就是DNA编码和数学。

四.染色体的DNA编码序列比较

这里有两条DNA编码序列,都是90个DNA编码组成,两条编码完全一样,因为下面一条编码序列是复制上面的一条。

如果男人的一条染色体有这样一段编码,在女人身上也有相同的一条染色体,两者90个DNA编码的序列完全相同,这可能是随机形成的呢?答案是绝不可能!

例如我们动员1万个人,不看这90个编码的序列,每一个人随意画一万张图,有可能出现一张与90个编码完全相同的序列吗?这个可能性几乎为0,而且要留下一亿张的废纸。

那么,画多少张,可以出现1张符合的呢?这里就要用到数学了。按照概率计算,一张随机符合的概率是:

1/490=1/(15万亿亿亿亿亿亿)

这就是说,如果全世界70亿人,每个人画一亿年,也不可能有一张符合,只会留下山一样的废纸。而人类的24条染色体,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相同的,从来没有发现什么人身上有着特别的染色体,这更加可以说明人类染色体不是随机进化来的。

更重要的问题是,男女的22条常染色体包含的29亿编码都是一样的。正因为男女常染色体都一样,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常染色体测试,才只需要测试22条常染色体。

这里不是说全世界人的染色体编码没有区别,如果那样,全世界人就长得完全一样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大约是千分之一。但是,男女常染色体没有区别。

男女22条常染色体的29亿多的编码序列都是一样的,说明了什么呢?这绝对不可能是随机产生的。不能随机产生就必然是复制得来的,不会有其它的答案了。

结论是:不是男人的常染色体从女人身上复制,就是女人的常染色体从男人身上复制。没有其它的可能。到底是谁从谁身上复制的呢?

五.亚当理论和夏娃理论

1.亚当理论:

Y染色体只传子、不传女,而且代代相传。1995年,道瑞特等三位科学家在美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人类Y染色体在ZFY 区上不存在多态性》的论文。

他们测定了分处世界各国各地,共38名男性Y染色体的ZFY基因区的DNA编码,发现38人ZFY基因样本中包含的729个DNA编码序列,竟然完全相同。从前面的染色体DNA编码序列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一定是从一个最早的一条Y染色体中复制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他们断言现代人类有一位共同的男性祖先。这就是亚当理论的由来。

2. 夏娃理论

夏娃理论和亚当理论类似,同样是建立在DNA编码序列的比较上。1987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教授的团队,从不同人种的147个胎盘中提取了线粒体DNA,并测试了它们的DNA序列。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的16,569个DNA 的编码序列高度一致,他们确定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大约20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母。

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20万年前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

六.唯一亚当理论和女人出自男人

从Y染色体729个编码,追朔出Y染色体亚当;从线粒体DNA的16569个编码,追朔出了线粒体夏娃。那么我们可以从人类的常染色体上看到什么呢?男女常染色体的一致,是早已经知道的事实。为什么会这样一致呢?这样一致可能是随机产生的吗?这是应该提出的疑问,然而,没有人提出过,更没有人进行解释。

不但男女22对常染色体总体上是相同的,在不同族群人的常染色体上,还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长达几千个DNA编码的序列。

仅仅是全世界男人和女人常染色体相同的事实,就表明:全世界人的常染色体都是第一个人常染色体的复制品,不可能随机产生出另一个相同编码的常染色体。

基于亚当理论和夏娃理论的原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常染色体,都来源于这个“起始的个体”。

这个“起始的个体”是男人还是女人?

因为只有男人包含了全套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X染色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推论出:他是男人。

他是第一个男人,因此第一个女人也是从他而来。

从古至今,全世界所有男人和女人的DNA编码,全是由他的DNA编码“起始版本”复制而来。而且,最早一个女人的DNA编码也是由他的DNA编码复制而来,否则,全世界男人和女人的常染色体、X染色体以及线粒体DNA编码就不会完全一致了。

我曾经为男女常染色体一致的问题,求教一些医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专家们,没有一个能够做出解答。下面是我做出的结论,欢迎所有的专家们给出反对的理由。

全世界人出自第一个男人;女人出自男人!

这些都是出于DNA编码和数学的结论,是明明可知、无可推诿的科学结论。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The Times of Heave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Since middle ages, westerners held mainly two views on time: eschatological (teleological) and physical (scientific). The former came from Christianity and understood time through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God. Time or history goes towards the expectable end, i.e., the Last Judgment. The la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eans of measuring time, which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ecise. To this view, time essentiall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uman's existence. It is an objective, even and irreversible passing, having no meaning by itself and serving merely as an existent form of physical beings. Certain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new perspectives occurring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mong which, the phenomenological one in a broader sense is especially concerned with us. Up to now, "Chinese philosophy" is usually approached, at least in China, through the conceptual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metaphysics. Therefore, seldom interest has been put on the problem of time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due to its non-metaphysical character. It is true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neither teleological nor physical view on time in Chinese tradition. But, if we read the literature of pre-Qin period, especially pre-Warring-States period faithfully, we may

中国人观念中的上帝

中国人的观念世界,丰富而多彩,这些观念无不深深地烙上民族的印记和地域的特征。然而,其中有一个观念却不仅仅体现了民族性和地域性,那就是上帝的观念。这个观念在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充当了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与其说这是西方传教士的精到解读与会通,不如说这个观念注定要充当这个角色,因为这是人类所共同要面对的事情。一上古时期的中国上帝观念上帝观念在上古中国已经存在,在《尚书》里记载了那时人们对于上帝与社会人事之间关系的理解,其中上帝对于世俗政权的存在和更替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尚书尧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1 这是说帝舜从帝尧蝉让即位,但这件重大事件必须及时地向上帝报告,以表明继承权的合法性,而且政权的交替时间、形式、以及颁布法令的次序,都要遵守天地自然次序,这无非欲表明属人的次序根据在于属天的次序,这与《尚书洪范》所表明的过程是一样的,洪范是从五行关系说到五事、八政及其人事与社会关系的。同样,社会革命的依据也在于上帝的旨意,商汤要革夏命,自己却不敢承担革命的责任,“非台小子敢称乱”,“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把责任推给上帝。周武欲推翻商纣的暴虐统治,采取的办法与商汤如出一辙,《大诰》记载: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威,弼我丕丕基!2 我们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文王虽然身陷囹圄,但能从天数推知人事,揣测出社会兴亡大事,即预知天将“讫命殷命”、“兴我小邦周”的变化。这里的“天明威”,即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表明上帝的态度,不仅卜卦显示了这种变化,而且上帝通过民众对文王和武王伐纣的支持(“相”),表明了对正义性质的肯定。天(上帝)如何体现对社会与人事的有效支配呢?上帝也对普通民众的祸福寿夭具有决定权(如“天监下民”),对每个人的生命存在与上帝的关系之间做出了类似基督教观念 《尚书高宗肜日》说道:惟的规定,提出了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的观念(如“罔非天胤”)。 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王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3 这里提出了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天时刻督察着人间的物事,作为对人间的对与错、善与不善的奖赏与惩罚,天给予人的生命长短寿夭的差别;二是普天之下的民众都是天的后代(“罔非天胤”),作为人间事物的掌管人,统治者应当善待他的人民。总起来说,这两层意思有一个基本的思想,人间的事事物物都与天有着密切的联系。《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这是说文王登上王位,乃是上帝的授命,其升降沉浮,皆有上帝在他的左右扶协。文王之所以能够承此天命,在于文王穆穆和美,光明、恭敬而伟大,所以上帝才把接管殷商臣民的使命给予他。《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有命在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华,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佑命尔,燮伐大商。这是说文王为人小心谨慎,知道怎样侍奉上帝,从而获得上帝给予的福祉,而他也遵守自己的信誓,从而获得各国的信任。上帝时刻监督着人世间,把掌管天下的使命倾注在周家。文王直接接受了来自上帝的命令,把国号改为周,确立京都;上帝也为文王选定配偶,令生武王,并加以护佑,使文王后继有人。这类的记述在《诗经》中很多。在《尚书》、《诗经》等上古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经历了夏、商、周等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所理解的上帝,都还是同一个上帝,并不因为俗世社会的改朝换代,上帝也跟着换了代。上帝也是唯一而至上的,他超越于地域、部族、种性,如果某些地方的政权不肯接受这样的上帝观念,那就不免要发生战争,强大的中原王朝就是不惜以战争加诸周边小国,以此来推动宗教的普适性质。发生在夏朝帝颛顼和帝尧时期的“绝地天通”,就是这样的典范。周王朝统治者清醒地意识到终止了殷商王朝、兴了小邦周的上帝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决定中国人性格、观念的20个俗语

决定中国人性格、观念的20个俗语 俗言是民族文化的通俗形式,它浓缩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成份和内容,无形当中养成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经常决定国人的行为和习惯。俗话是稳定而广泛流传的民俗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但我们经常忽视它,其实十年说教抵不住一句俗话,政令、法令也够不着它。俗话有好的,是民族文化的优良因子在自然流传,也有弊言,决定的民族心理的弱点和缺陷,怎么流传好的,杜绝不好的,我们应该研究一些办法。我没有办法,也常被它征服,这里说上几条,是说明我不敢忽视它,如此而已。 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句佛理,决定了中国人善行和仁义的基本动机 2 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岛)——这句话对形成中国人普遍不为公理出头的心理品质。 3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人重视教育,这句话的劝诫作用是决定性的。 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中国人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威慑大多数中国人选择善行,不敢为恶的一句话 6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教导中国男人怎么作男人的一句话 7 好男不跟女斗——中国男人们面对厉害的强女人体面撤退的一种方式 8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决定中国人人生价值观的俗话之一 9 人不为已,天殊地灭——决定中国人世界观的俗话之一,将将人的自私合法化 10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造成中国人逆来顺受,麻木和被动的俗话之一 11 好汉护三邻——指出了江湖侠客和地痞流氓的重大区别之一 12 兔子不吃窝边草——对杀亲宰熟小人的蔑视 13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母不可辱——中国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14 身正不怕影子歪(脚正不怕鞋歪)——光明正大做人的根由和豪情 15 不作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明确了踏踏实实过日子和做老实人之

西方观念史上的“两个上帝”

西方观念史上的“两个上帝” ——读洛夫乔伊的《存在巨链》 张继亮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洛夫乔伊在《存在巨链》中描述了“存在巨链”的产生、演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充足理由原则、充实性原则以及连续性原则等原则。同时,《存在巨链》一书也体现了洛夫乔伊独特的写作方法——关注“单元-观念”,许多学者对这一独特的写作方法学者们提出了批评,其中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于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虽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批评,洛夫乔伊的这种写作方式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洛夫乔伊;存在巨链;单元-观念;政治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D0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97(2012)04-0025-10 收稿日期:2012-07-28 作者简介:张继亮(1983-),男,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史。 阿瑟·洛夫乔伊(Arthur O. Lovejoy)(1873—1962)①,美国哲学家,批判实在论的重要代表、美国观念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洛夫乔伊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美国接受教育,曾在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大学等大学任教。1913年他与约翰·杜威一起创办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1940年他创办《观念史杂志》。他的主要著作有《反对二元论》(1930)、《存在巨链》(1936)、《观念史论文集》(1948)、《关于人性的思考》(1960)等。 洛夫乔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认为观念史研究的是人类观念史中的那些基本要素,“那些基本的、持续不变的或重复出现的能动的单元”[1](P5),这些基本要素或者“能动的单元”是构成各种思想和命题的主要成分,洛夫乔伊将这些基本要素或者“能动的单元”称之为“单元-观念”(unit-ideas),因此,在他看来,观念史研究的是这些“单元-观念”的产生、演变。 那么,何为“单元-观念”?洛夫乔伊并没有给出定义,他只是划分了五种类型的“单元-观念”。第一种是一些人们头脑中潜在的一些思维习惯,“有一些含蓄的或不完全清楚的假定,或者在个体或一代人的思想中起作用的或多或少未意识到的思想习惯”,[1](P6)例如,那些“精神简单化者”——“那些在习惯上倾向于假设可以找到所处理的问题的简单的解决办法的人们”[1](P6)——持有的简单化的倾向。第二种是人们明确意识到的一些假定或者思维习惯,“这些某地特有的假定,这些理智的习惯,常常是属于如此一般,如此的一类东西,以至于它们有可能在任何事情上影响人的反思进程”[1](P9),例如,人们持有的唯名论假设:“某些人几乎本能地倾向于把所有一般概念的意义归结为那些属于这类概念的具体可见的特殊事物的枚举”[1](P9)。第三种是一种被洛夫乔伊称为“形而上学的激情”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的激情”是指“在一切对事物之本性的描述中,在对一个人所属的世界之一切特征的描述中,用这样一些富有诗意的语词,通过它们所造成的移情作用来唤起某种相同的情绪,或哲学家或其他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情调”[1](P10),洛夫乔伊认为“审美的激情”和“奥秘的激情”便属于此类观念。第四种是一些洛夫乔伊称为“哲学语义学”的东西,这种哲学语义学是指“对一个时期或一种运动中的神圣语词或成语的一种研究,用某种观点去清除它们的模糊性,列举出它们各种各样的含意,考察在其中由模糊性所产生的混乱结合的方式,这些模糊性曾影响到各种学说的发展,或者加速某一流行的思想由一个向另一个,或许正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我们没有原罪的观念”、“原罪说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等等,几成人们熟知的常识、共识。那么,到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没有“原罪思想”呢?常识、共识就是真理吗?——真理往往从怀疑常识开始。或如黑格尔 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让我们先从西方的原罪说说起。一、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说西方文 化的基础是《圣经》,西方的原罪说最早就来源于《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吃了上帝告诫不能吃的禁果——能够分辨善恶的“智慧果”。“智慧果”好吃,但代价却是巨大的:亚当和夏娃失却了乐园。不仅如此,他们 的后人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是西 方人的宿命。虽然后来有上帝之子耶稣的救赎,但,作为背负着沉重肉身的个人,西方人是从未卸掉过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的。因为,这十字架是生长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里的。不言而喻,西方人的所有努力和使命,就是“救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主旋律就是寻求救 赎之道——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那么,西方人的这种“原罪”到底是一种什么罪呢?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人难免会犯的罪——违约罪,或说是,失信罪。况且,此罪的获得是由于“轻信”。记得马克思夫人燕妮说过,在所有过错中,她 最能原谅的是“轻信”。二、中国文化中的原罪思想与西方不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中国 文化中有类似西方的原罪思想的。道理很简单,所有关于原罪的说法,都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而中国,是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民族。某些中国人的原罪观念,几乎都是来源于佛教的业障观念和迷信性的伤天害理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原罪观念等。此外,几千 年来中国人的具体道德伦理操守,也往往给人一种缺乏原罪观念的印象,这在事实上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的看法。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慎独”的道德境界, 只有在个别的圣人和士人中才能够出现。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唯一的“紧箍咒”来自于他们 的现实上帝——统治者。在中国大众中,“忏悔”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 忏悔意识?”的质疑就是证明。无庸讳言,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并因此而缺乏忏悔意识。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人缺乏救赎的冲动和渴望。——这一切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文化学者,几乎都将之归因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这是真的吗?恰恰相反,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庄子》中,读到了与西方的原罪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的原罪思想。请看——《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 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原罪思想即原罪说!可是,它却不是被学者们牵强附会地当成了与物理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督教的“创世说”相类似的具有“科学性”的宇宙起源论的“宇宙论”、“本体论”了,就是被自以为高明地而实际上是肤浅地解释为人由愚昧而“开窍” 的积极的“文明”过程等等!——庄子“浑沌”寓言中所深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被遮蔽了。中国人的原罪,就是从倏和忽合伙“谋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一思想时,有同

谢和耐:论中国人的变化观念

谢和耐:论中国人的变化观念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于2018年3月 3日在布列塔尼的瓦纳(Vannes)去世。谢和耐(1921—2018)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专事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著述等身,是法国汉学界的头面人物,也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以传统但不保守的治学方法,既继承了考证派的某些传统,又极大地突破了他们的框框,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开拓了法国汉学界的一代新风,在汉学界享有盛誉。 变化的观念曾在中国起过如此巨大作用,以至于它既触及到了心理范畴、宗教—巫术修持、行为方式和时空观的历史,又涉及到了哲学史。然而,由于中国的意识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更为复杂,同时既具有千差万别又具有演变性的原因,故它至今尚未被人充分认识。 处于同一种文明范围内的事实,不允许混淆时代和社 会环境。做为一个整体而来泛泛地谈论“中国思想”,就如同 以同样的方式论述“西方思想”一样荒谬绝伦。由于在诸如这 样一个完全是假定的和不全面的领域中,始终受具有很大偏见性的个人知识的限制,所以我们无法从事任何论述。这样一来,如果将中国的传统与古代希腊以及中世纪或近代的欧洲传统进行比较,那必然会具有很大的冒险性。但是,笔者

于此希望首先强调的正是一些突出的倾向和传统。如果我在将它们断代时,有时也会出现将它们做以对照比较,那也是以非常笼统的方式来这样做,以期待更佳论述的出现。 初看起来,大家可以声称,变化的思想具有普遍性,它属于诸民族智慧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中国曾非常注重变化,根据它形成的有关变化的观念,那么很可能这一切都要比各种文明中的诗人经常提到的下述简单而又平庸的事 实多得多:四季的交替与更迭、人生的短暂、万事之无常。这可能既是由于占卜从一开始起就在中国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又是由于它所获得的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都保持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由于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占卜明显是一种涉及到了变化的技术,包含有其未来变化很难预测的不稳定形势。但它在中国可能具有特殊性,这就是首先用火烧骨头和龟甲而从事的占卜;其后又主要是由于使用八卦理论的占卜,其目的在于某些可以直接观察到并能够诠释的情节、宇宙的或战略上的形象。笔者于此将提到一种相似性,把它用在处理数学问题中可能并非出于偶然。马若安(Jean—Claude Martzloff)写道:“中国数学家的整个艺术就在于使数学现象变得具有可见性”。马若安另外还指出,在希腊,直观性的证据(还包括在中国的数学计算程序中非常发达的直观性)很早就被摒弃,以发展一种抽象的论述。 占卜主要是口诉性的,“它(在希腊)并未向一种有关

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人

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人 看到过这样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很富有的地主,他是一个守财奴,在那个 以土地为富的时代,他把自己的大部分钱用于广置田亩,他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以至于骑马一天也看不完他的田地,而他的年龄越来越老。终于有一天, 他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遂请人在自己的田地里挖了一块墓地,并让人抬 到墓地,想看看自己最后的归宿。当他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么一小块最终安息之地,再环顾一下周围自己购置的广阔田地时,感慨万千:一生拥有那么多钱财,而最终属于自己的就是这么一块很不起眼的墓地啊!这与任何一个穷人也没有 什么两样!!想起自己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辛勤奋斗,添置了无数的家产,却 最终不能带走任何一点东西。 可以说,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不管 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上帝只给每个人一个脑袋、两只手、一双脚。当上帝在造人时,看来并不是随意的,他要所有的人一出生就哭泣,想让所有的人从小时起,就要历经风雨和磨难才能长大成人。 也许有人一生荣华富贵,但他其实只需要一天三餐,他吃得再多,上帝也 只给了他一个胃。如果他仍想放肆地吃喝,每天容下两个胃的食量,那么他肯 定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让他得胃炎、让他胃出血、甚至让他得胃癌。 也许有人一生荒淫无度、灯红酒绿,但他的身上也只带了一个性器,上帝 在造他的时候,并没有给他配备两个,让他很容易满足性的欲望。如果他要不 断放纵、纵情声色,每天过度使用着两个性器才能完成的运动,那么就等着上 帝的惩罚吧,让他的性器发炎,让他的性器生病,这疾病甚至可以置他于死地。 也许有人占据着很宽的土地、居着很大的别墅,但请放心,上帝也只给了 他这一个肉身,只要一张并不很大的床就足以容纳下他的身体。如果他想拥有 更多的地方去容下他的躯体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他要不了那么多,肯定也会受 到上帝的惩罚,让他无时无刻处于紧张状态,让他多余的土地房产闲置变质, 并随时处于流离失所的人的偷窥之下,最终让他变得神经兮兮。 是啊,幸亏上帝是公平的,幸亏上帝没有偏爱任何人,平民出身的林肯才 能高登美国总统宝座,促使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开创了美国历史新纪元; 身坐轮椅的罗斯福也才能问鼎白宫,成为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黑人安南也才能进入联合国,担任联 合国秘书长,主持着联合国的事务。上帝给了我们同样的天空、给了我们同样 的时间、给了我们同样的躯体,让我们站在同样的大地上,就是想告诉我们, 我们其实都是上帝的子民,谁也没有多占便宜。如果说有谁在没有经过自己努 力的情况下,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先天的优势,那肯定是因为世上有人误会了 上帝的意思。如果有人总是想占尽所有的好处,那么他受到上帝惩罚的日子也 就不远了。

“形”“神”观念考原

今人常常“形”“神”并论,然而在远古时期,“形”“神”原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特别是在西周以前的神本主义时代,“神”也就是“上帝”或者“神灵”的意思,和“形”是绝不相干的。如果没有西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的抬头,“形”“神”二字走到一起则仍需等待其他的契机。在西周以后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氛围里,“神”的含义也就逐步地从“上帝”或者“神灵”过渡到了客观规律即客体之“神”,而最终落脚于主观能力即人的主体之“神”的上面;也就在这个时候,“形”“神”二字也才借着“人”这一媒介形成了既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为形神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试申论之。 一 《说文》是这样释“形”的:“形,象形也。从彡。”徐灏注笺:“象形者,画成其物也,故从彡。”而对于“彡”,《说文》中又是这样说的:“彡,毛饰画文也。”徐灏注笺:“毛饰画文者,谓凡毛及饰画之文。”《广韵?衔韵》曰:“彡,毛长。”由此可见,“形”之本义,在其使用之初当指人的容貌而言的。 而细按古籍,“形”之本义及引申义,大致有六。 (一)容貌。《广雅?释诂四》:“形,容也。”王念孙疏证:“形为容貌之容。”《汉书?高帝纪上》云“令郎中有罪耐以上”,唐颜师古注曰: “应劭曰:‘古耐字从彡’,毛发貌也。”从《说文》注和以上注疏中可见,“形”之本义为“容貌”已无疑。这一意义在古籍中的应用也是从未中断的。例如《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范甯注:“貌,姿体;形,容色也。”汉蔡邕《郭泰碑》:“望形表面影附,聆嘉声而向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这两处的用法,即为此义。 (二)形体。《增韵?青韵》:“形,体也。”古籍中也多用此义。如《吕氏春秋?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魏书?刑罚志》:“斩者皆裸形伏质。”《世说新语?文学》:“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三)形状。《字汇?彡部》:“形,状也。”我们看其在古籍里的应用。《尚书?说命上》:“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孙子兵法?虚实》:“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晋书?苻坚载记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这三处文字,皆此义也。 “形象”之义与“形状”之义极近,乃至有时二者可以通用,但细察之,细微差别仍是有的:“形状”更实一些,“形象”更虚一些。如《周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故谓之象。”孔安国对《尚书?说命上》的注疏直接将“形”“象”二字合为一词:“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四方旁求之于民间。” (四)声音。《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郑玄注:“形,声音动静也;耐,古书能字也。”其在古籍中的应用如唐裴?《聂隐娘》:“空空儿之神术……善无形而灭影。” (五)形容(动词)。《说文?彡部》:“形,象形也。”王筠注:“谓象其形也。”例如《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枚乘《七发》:“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六)表现(动词)。《广雅?释诂三》:“形,见也。”《增韵?青韵》:“形,现也。”《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郑玄注:“形,犹见也。” 以上所言之“形”义,皆与“形神理论”之“形”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至于与“形神理论”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的意义,此处就略去不谈了。 二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分析南大第一次作业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农业文明: ?1、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2、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 ?3、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 ?4、人的智慧在于调整人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 ?1、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 ?2、人不停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向人低头; ?3、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 ?4、人的智慧在于发明和创造,让自然中本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

如何用嵌套的视角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的心理、行为? ?答: ?用嵌入的观点来看待儒家思想,首先看到的是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儒家思想的重心是在官和家里面建立它的秩序。中国人的一生加本身就在家庭中,若能把家庭的秩序建立好,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最稳定的社会。中国人是在家中生活,儒家思想将其一切重心都放在对家庭秩序的维系上,维系的核心是孝道。对孝进行扩展即儒家所关注的五伦关系。对家中秩序的遵守也会引起对官场秩序的遵从。儒家的重要性是在于儒家讨论官家的秩序。儒家的五伦包括:第一,最为重要的,是从孝的原始状态中建立的父子关系;第二伦即夫妻;第三伦,兄弟;第四伦,君臣; 第五伦,朋友。这就是第一个特点,即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延伸。五伦关系的第二个特征是父子、夫妻、兄弟、君臣皆为不对等关系,只有朋友是对等关系。在一个重视秩序和等级秩序的社会,只有不对等的关系才能起到稳定秩序的作用。最后一个特点,因为有不对等关系,才在中国看到了权威的重要性。不对等导致中国社会是靠权威来建立秩序的。权威的两种分类:靠先天性建立的权威以及靠后天性建立的权威。先天性权威与后天性权威相比较,先天性权威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上更占据主要的位置。中国人倾向于在先天性上建立权威,而今天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倾向于在社会性中增长权威,这便是反差。在此种层面上可以观察中国人的变化。

中国人的血缘观念

中国人的血缘观念 中国有句古话叫“血浓于水”,几千年以来它一直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脑中。这个“血”一方面指人体的命脉——血液,一方面则是指血缘关系。从“血浓于水”这句话中就可看出中国人对于血缘关系的重视。 中国人血缘关系的具体表现就是亲情,化作具体称呼就是亲人,亲戚。所谓亲人,亲戚指的就是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人或由血缘关系延伸出来的关系的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血缘关系的人总亲于没血缘关系的人。对于亲人,亲戚,他们可以为之倾家荡产,甚至不惜性命;但对于一个陌生人,他们则可能会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漠不关心的态度。 在中国,春节流行着探亲的习俗,探亲很大程度上也是血缘关系的表现。两个有血缘关系的人,无论平时感情如何,是否有来往,一到春节他们一般后会互相探望。有人说这是为了联络感情,当然我们不排除这种情况。但有很多人的互相探望并非为了联络感情,而是在内心深处无意识地被一种东西操纵着,那就是血缘。 在家庭继承人方面,中国人更是注重血缘关系。有的人无儿无女,但他们一般都不会随便去领养别人的孩子,而是包“二奶”或抱同族的孩子,希望以此解决继承人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领养的再好,也不是亲生的;亲生的再不好,毕竟是亲生的;宁可让财产落在一个败家仔的手上,也不让财产落在外人手中。在他们看来,养子只能算是一个外人,而血缘永远居第一。中国人的血缘观念真可谓根深蒂固! 虽说“血浓于水”,但中国人有时为血缘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有时甚至是无理取闹而又愚昧无知的,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我们可以讲究血缘,但我们不能卷进血缘漩涡了不再出来。中国人啊中国人,何时才能做到清醒地面对血缘关系呢?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说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说说1.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岁月可曾善待过那些善良的人,难道我们都是被上帝遗忘的人。一起坚强,一起成长。 2.世界真的好奇妙,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故事,当我们能够跳脱自己的生活去感受别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生活也因此被打开。 3.童话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它是自己黑暗中的影子,所想的一切事情都能够实现!它是你艰苦路上的慰藉,有希望,有可能,将童话里里的故事在现实上演。 4.每一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段故事,就当做是一段记忆,却也美丽。学会安静,学会独立,做个坚强的自己。 5.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就是里面的主角不克制,不委屈,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6.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段刻苦难忘的故事,来来去去反反复复,只是用伤害来让自己成长,知道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真真假假只在一念之间,努力把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做最精彩的自己。 7.未来的点点滴滴,都需脚踏实地走出来,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故事,但是都是精彩的,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更不要盲目追逐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8.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和你们的故事大体一样。 9.听到了太多关于别人的故事,也联想到自己的感情经历,

或许吧,在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爱而不得的人,怪不得别人,也别难为自己。余生,好好爱自己。 10.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故事,无法述说。只能放在心里或放在深夜里对自己倾述。 11.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青春爱情故事!大家都青春过,我应该多理解多释怀~这,或许就是长大吧!不再冲动,不再喧闹,不再不再。 12.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后聚到一起,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有着强大信念,永不放弃的整体。 13.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或好的,或不好的,一路走来,有留下的,有离散的,有的忘了,有的快忘了,有的要如何忘了…那躲在记忆里的故事,有的被拾起,有的又为何决心忘记! 14.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注定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存在的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看淡、舍弃、忘记。 15.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城。去旅行吧,在城市之间游走,捕捉最美的瞬间,只留下属于你的记忆。 16.每一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段故事,无法述说。就只能放任那些在深夜里对自己倾述。其实,很多故事不必说给每个人听,就当做是一段记忆,伤感却也美丽。人,总是要醒来的,在某个时刻。 17.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共通点是伤心落魄,因为任何人对伤感、忧愁总是耿耿于怀,这时通常他们自我怀疑,

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6194471.html, 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 作者:徐素琴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第10期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辞书《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义、探寻事物得名由来的词源学专著。关于“海”,《释名》中的释义如下:“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如晦也。”可见在古代,“海”和“晦”是通假字的关系。“晦”的本义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的夜晚,引伸为昏暗。由于海水深黑昏暗“无所睹”,所以海又可称为“晦”。 其实,早在先秦时就有用月亮亏阙来比喻海的先例,比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南 冥”“北冥”和“冥海”等说法。“冥”,指的是月亮开始亏阙,与“晦”一样,也有昏暗的意思。这在《说文解字》中可以得到例证:“冥,幽也。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 概言之,从词源上来看,古人是通过月亮亏阙、光华渐失、天色晦暗等自然现象来表达“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的意象,“冥海”“沧溟”等别称均反映出古人对海洋的这种认知特点:茫无际涯,危机四伏。因此,中国人把大苦难、大凶险等负面的情感体验与海联系起来,如“苦海无边”等。 为什么早期中国人看“海”为“晦”、为“冥(溟)”呢?这与中国人面对海的自然地理形态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地理结构是“内陆外海”型,大陆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椭圆状,海洋未能深入陆地腹里,除纵深程度较浅的渤海外,基本没有内海切割,形成了十分辽阔的远离海洋的腹地区域。 同时,中国的四大海域中,除渤海是内海外,黄海、东海、南海都是与大洋直接相通的波涌天际的边缘海,一旦乘船离开陆地,人们很容易产生那种投身于无边浩海的陌生和恐惧感。 而且,中国内陆有辽阔的平原、发育良好的大河流域、足够的降水量与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温,这样的地理环境拥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社会,中国先民依赖陆地比依赖海洋容易得多,农业成为最直接创造财富的产业和积累财富的最重要手段。 从史前时代起,陆地与陆地上产生的农业就是中国先民的基本生活基础。因此,从炎、黄、尧、舜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华民族陆主海从与重农轻商的观念基本成形,其背后的原因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缘特征息息相关,正如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指出的那样:“地理因素不仅是背景……它是造成中国和欧洲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重要因素。” 总之,站在陆地上看海,或者说以陆地思维来认识和利用海洋,是古代中国人海洋观念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公众精选演讲稿:女人的上帝是自己

( 演讲稿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公众精选演讲稿:女人的上帝是 自己 Public selected speech: woman's God is herself

公众精选演讲稿:女人的上帝是自己 朋友们: 大家好! 或许你对于“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支持”这句话不会感到陌生吧。 无庸讳言,许许多多女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选择了自我的牺牲,选择了靠着男人来实现其自身价值,靠着丈夫的光辉来照亮自己,把丈夫当做自己的上帝。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晓雯——我大学时的一位好友,一个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绝对出色的女人,当她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千千万万的观众都倾慕她迷人的风姿;当她同外宾洽谈生意时,年轻貌美的女翻译也会自惭形秽。她是那种在外高贵,在家妩媚的女人。

做为涉外公司的经理,正因为她太出色了,才使得那大学讲师的丈夫感到自卑、压抑,感到心理失衡。于是,完美的小家庭出现了裂痕。为了家庭的稳定,为了丈夫的欢心,她辞去了经理的职务,成了一名普通的职员,而把全部的时间、精力倾注到丈夫、家庭和丈夫的事业上。不久,丈夫去美国留学,她带着女儿过了三年留守女士的生活,当她正等着丈夫为她办理留美手续的时候,一封满载着歉疚、自责和痛骂自己的信向她飞来,而在这满纸的激昂之后,她看到的仅仅是那赤裸裸的事实:丈夫有了外遇。她震惊了,感到自己仿佛坠入了深渊,她接受不了这种致命的打击。尽管如此,凭着她那本能的善良,她还是做了在这种情况下女人所能采取的最为宽容的行动——写信向丈夫说,她能理解他。 原以为这样就能把丈夫的心拉回来,可是丈夫还是要与她分手。这回,她彻底垮了,由一个善良、高雅的知识女性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怨妇。她苦笑着说:“所有市井女人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的报复方式,我都想到了,临到这个分儿上,女人们没有高低贵贱,都一样了。”

浅说犹太教的上帝观

浅说犹太教的上帝观 一、犹太教关于上帝观的教义 犹太教关于上帝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希伯来《圣经》和其他的拉比文献里,大致概括有以下的几点: 1、神存在。在整个拉比文献中,正如在《圣经》中一样,上帝的存在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无须提供任何证据去说服犹太人上帝一定存在。因为,既然宇宙自然存在,那么上帝就一定存在。在《米德拉西》对法老与摩西和亚伦第一次见面的描述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位埃及国王问他们:“你们那位我必须要倾听其声音的上帝是谁?”他俩回答说:“世界在被创造之前他已存在,世界终了之后他仍将存在,他使你成型并把生命之光注入你体内,他撑开了天,筑起了地。他的声音如火焰,能断山碎石。他的弓是火种,箭是火苗。他的矛是火炬,盾是云彩,剑是闪电。他移山改岭,使绿草丛生,他降下甘霖使草木萌芽。他还让胎儿成型与母体,使生命诞生与人间。”(《出埃及记》,5:14) 上帝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整个宇宙的秩序都无时不仰赖于他的意志。创造万物不仅仅是已经过去的行为,而是在绵延不断的进行着。万物的繁衍生息表示神的创造仍在无休止的进行着。“每时每刻主都在按照他们的需求为所有降临世上者备足供应。他仁厚慷慨地满足众生,其恩宠不仅仅泽及善良正直的人,也施予恶人和异教徒。”犹太教关于上帝存在的教义,不单单是理智上的承认,还包含了道义上的责任。犹太人每天早晚祈祷时要诵读的“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唯一的主!”意思就是臣服于神圣的律条。 2、神唯一。犹太教关于上帝的观念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神论。对“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唯一的主!”这句经文有如下的评论:神圣的主,功德无量,曾对以色列说,我的孩子们,宇宙中我创造的一切都是成双成对的,例如天和地,日和月,亚当和夏娃,今生和来世,但在宇宙中我是独一无二的。(《申命记》,2:3)犹太教强调上帝的唯一性以抗击两种倾向。第一是偶像崇拜,这被拉比们认为是不道德的生活,偶像崇拜被认为是打碎了上帝律法对他们的约束,也就是说没有过有道德约束的生活。禁止偶像崇拜与《托拉》中其他的律法同等重要;“偶然崇拜非同小可,摒弃了它也就意味着接受了全部《托拉》”。拉比们还必须去捍卫一神论的观点以反击早期基督徒试图从希伯来《圣经》中寻求三位一体的证据。关于这一问题有一段颇为重要的文字:“弥尼姆(Minim)问拉比希姆莱(Simlai),‘多少个神创造了宇宙呀?’他回答说,‘我们来看看历史吧,因为经文上写着,“你且考察在你以前的世代,自神造人在世以来”(《申命记》,4:32)。“造”这一动词在文中不是复数形式,而是单数,所以其主语也就是单数。’这一答复也适用于《创世纪》第一章第一节。” 3、神无形。与上帝独一无二这一学说密不可分的是上帝没有形体这一教义。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无形的上帝在宇宙中的住所,拉比们借用灵魂这一无形的东西作了一个类比。正如神圣的主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一样,灵魂也盈满了整个肉体。正如神圣的上帝能够看见,而不能被看见一样,灵魂也是只能看见而不能被看见。同样,没人知晓灵魂在何处,正如没人知晓神圣的上帝在何处一样。 4、神无所不在。从上帝没有形体必然导出上帝无处不在,一个有限的存在必定有一空间的位置。但是对于无限的圣灵来说,空间便失去了意义。关于神无所不在,《塔木德》又这样的论证——上帝的信使不同于人的信使。人的信使必须回到派遣他们去执行使命的人身边而上帝的信使只需回到原派遣地就行了。《圣经》上写着,你能发出电,叫它行去,使它对你说,我们在这里?(《约伯记》38:35)文中写的不是“他们回来”而是“叫它行去使它对你说”,也就是说,无论他们走到哪,上帝都与它们同在,所以由此得出神无处不在。如此强调神无处不在这一点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提醒世人要意识到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上帝的监督之下。拉比犹大曾教导人们说,有三点不要忘

【全国省级联考】云南省2017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模拟试卷(3)语文试题

【全国省级联考】云南省2017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模拟试卷(3)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天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古代人的俗语,透露的是传统中国人对于天堂的理解。 传统中国人理解的天堂不在彼岸,不在来世,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苏州、杭州这些地方。这与西方文化虚构的天堂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天堂是在中国大地上,在中国人的历史、传统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这个天堂在20世纪被抛弃了:19世纪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触发的普遍灾难,令中国对自己曾经创造过的传统和生活世界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传统中国在漫长的时间中建立起来的生活天堂也岌岌可危了。 现代化改变了世界。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现代化了,过去的中国天堂是“道法自然”的产物,今日的中国天堂是“拿来主义”的产物,但有一点继承了中国传统,就是人们依然企图在大地上创造此岸的中国天堂。 昔日,中国世界创造天堂的时候,它考虑的是如何安身、安心。心不是虚构的,心是大地和人的存在所赋予的。人随遇而安,在大地上安下来,这是人的天然使命。西方创造的现代化不是安心的,而是为了生存的,西方的心安放在教堂中。所以西方所设计的现代化世界与中国人对天堂的理解不同,西方设计的现代化不是“安心”,而是契约、规范、控制、守则、标准。它是反自然的。现代化为中国带来了实用的筑居,但没有带来心。心是来自故乡大地的东西,心是无法一夜之间构筑出来的,心是在漫长的传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心是八月十五的明月,是大年初一的梅花,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说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就是寄托中国心灵的上帝。现代主义设计了最先进的电梯和巨大的玻璃橱窗,却没有为“吾与子之所共适”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留下位置。 天堂是什么?它是栖居之所,是能够向人提供存在的意义、安放心灵的地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