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指南

广东省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指南

广东省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指南
广东省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指南

广东省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

践共同体项目实施指南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抢占教育信息化第二次高潮新机遇,广东省教育厅启动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成立专家领导小组。各地由地市教育信息中心或电教站(馆)组织管理和推动实施。为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目标与任务、实施与职责、成果与绩效等要求,规范项目建设、实施与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项目定位

项目以共同体为载体,坚持守正创新、以学生与学习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线上线下联结为支撑模式,承载智慧共享与共同成长等“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跨学段”的实践活动,加速构建“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治理、新评价”的广东“八新”基础教育新生态,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绩效,创新新时代的课堂模式,创建信息化应用新模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骨干队伍,探索信息化教学“共享、共建、共治、共赢”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优质发展。

二、项目目标

(一)探索“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共同体管理方式和发展机制,构建一批具有一定组织结构、机制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教育实践共同体;

(二)坚持课堂主阵地,深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成长一群学生、培育一批骨干教师、成就一批名校长、打造一批优质学校,形成一批(10个或以上)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的典型案例和学习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的服务功能,形成功能齐备、资源丰富、应用活跃的网络社区,发挥优质资源的引领、示范、辐射、协同作用。

三、组织结构

由广东省教育厅总体指导,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具体实施,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牵头推进;组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专家指导小组;地市、县(区)教育信息中心或电教站(馆)组织管理、保障和推动实施;共同体牵头单位切实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联系成员单位推进项目实施。

四、实施安排

实施分为:项目启动、项目实践、项目总结验收、成果示范辐射四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时间:2019年11—12月)

1.2019年11月下旬,省教育厅、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召开全省创新实践共同体的启动及培训会。

2.2019年12月,各项目牵头单位完成共同体互访,完善实施方案。

(二)实践阶段(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1月)

1.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完成项目开题。区域项目管理单位可统筹当地的项目一起开题,也可由各项目牵头单位自行组织开题。开题会应邀请至少3位领域专家评审(副高职称及以上)。

2.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完成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登录和网络社群的共同体组建。

3.2020年5—6月,完成项目中期检查。各共同体可自行选择举办中期检查会,或仅提交相关材料。省教育厅将举办中期交流会,公布中期检查结果,分享部分优秀案例与成果。

4.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各项目牵头单位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展和进度,根据预期的计划,扎实稳妥、持续地推进项目开展,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适当吸收、调整成员单位,包括核心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单位、边缘参与单位等。

(三)总结验收阶段(时间:2020年10—12月)

1.验收依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与要求。

2.2020年10—11月,完成现场实地验收,验收重点包括:实施方案完成情况,成果水平与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性,实施效果,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队伍建设情况,创新实践共同体社区建设情况及项目组织管理等进行考察、评议。

3.2020年11月,以项目主题为分类,省统一组织答辩验收。各入选项目选派5-8 名代表进行远程视频答辩验收。要求制作PPT 进行汇报。可多人进行陈述,陈述的成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项目研究报告;(2)信息化教育应用模式应用指南;(3)10个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4)创新实践共同体社区建设情况,经验推广、辐射带动情况等。

(四)成果辐射阶段(时间:2020年12月起)

共同体实施之后要形成真正的深远影响,形成推广价值。项目验收结束,但影响和思考不结束。各项目单位以项目验收为新起点,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共同体的研究,如何形成长效机制等。能够集合共同体中各学校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跨区域学校协同实践与发展,促进发达地区学校集群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学校,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共同体。

五、项目评价与建议

(一)过程性材料提交

所有材料统一提交至“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共同体项目管理”相关模块。其中:

1.开题提交材料:开题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见附件)。

2.中期检查提交材料:中期报告和佐证材料。

3.验收提交材料:验收申请、研究报告、应用指南、实践案例、辐射情况、实践共同体社区建设情况总结和有关佐证材料等。

(二)活动开展建议

1.“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的网络活动和建设是共同体的重要考核指标,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策划和参与社区网络活动及建设,平台操作办法详见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双融双创”栏目的页面底部“帮助中心”。省教育技术中心将另行组织各共同体项目的技术骨干教师开

展上机操作培训。

2.各项目单位应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

的案例评审、交流等活动(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小学生“悦创·汇”人工智能教育与电脑制作交流展示活动等)。

(三)项目评价

共同体实施评价按《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遴选指标》的相关要求进行共同体实

践过程评价。包括三大部分,即目标完成情况、内容建设情况、项目团队及分工情况。

1.目标完成情况

(1)应用价值。能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聚焦现实教学问题,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实践内容的创新发展、应用推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2)目标完成。目标和任务完成过程和结果描述明确、清晰,系统考虑应用模式的应用环境、未来发展趋势;预期应用效果表述明确,评价指标可测量、可考核、可操作。

2.内容建设情况

(1)创新和特色。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在知识获取方式、传授方式、教和学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的尝试;体现了常态化应用,教学效果显著;体现了实践内容中某一类内容的典型特征和应用方向。

(2)实施过程。实施的方法合理,实施结果具有可推广性;按照技术路线实施,经验成熟,进度安排、分工合理。

3.项目团队及分工情况

(1)团队协同。项目区或项目校的牵头和成员单位结构关系明确,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跨区域合作,结合自身特色实现了共同体形成;牵头单位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成员单位发挥了重要的协同实施作用;实践过程形成了优势互补,团队结构体现合理性;适当扩充、辐射新成员单位。

(2)工作积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效显著,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形成了典型的引领作用,有成功的示范输出实践过程;积累了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实践经验。

(3)保障过程。形成了良好的组织实施机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成员单位合作密切;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保障措施、经费支持、激励机制和风险应对措施等。

广东省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

实践共同体项目

开题报告

立项号

共同体名称

主题类别

项目负责人

牵头单位

2019年12月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实施背景 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保障制度

坛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规划方案及保障制度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区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项目实施和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加快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 (2)、人机比、师机比 目前,学校机生比例已达到1:10;师机比也已经达到了1:1。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我

校目前所有班级已配备“班班通”设备。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计算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目前我校已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省资源网及国家资源网为平台。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目前,学校已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会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今年底,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

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吉辽警官职业学院(42421-6789年) 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黑吉辽警院教育信息化二期项目项目类型:教育信息化 依托(建设)单位:黑吉辽省公安厅 建设地点:黑吉辽警官职业学院 项目负责人:孙悟空 编制时间:年月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 (一)项目建设背景 我院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是9002年24月完成的,当时受建设资金和分步实施战略限制,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院的教育网和公安网骨干光纤传输系统,以教育科研网为为网络出口140个办公信息节点,(未包括教学机房150点)、公安专网40个节点(未包括民警训练机房50点)的双网并存、双网隔离的校园网络系统。网络中心机房配置了由星网锐捷S6806E为核心的双工作板千兆核心交换机,上联R40-50路由器、RF1600W 防火墙到教育网黑吉辽节点。下联设备通过汇聚层设备、多模光纤、跳线、千兆光纤模块将全院两个校区十余座建筑互联,以RS24760和S2124、S2024等三层交换机接入超五类双绞线跳线,通过配线系统与用户端口相连,实现了百兆到桌面的网络环境搭建。为了实现用户安全接入和计费认证,确保基本的网络安全,还建成了以SAM认证、SMP安全审计、SEP安全事件搜集、IDS入侵检测、防火墙、安全认证协议802.1x型交换机(21系列)为主的安全联动体系,将主机信息不符、软件系统违规的计算机阻挡在安全隔离区,构建了GSN全网安全防护系统。通过入网认证系统绑定瑞星企业网络版、2460安全卫士等安全防护软件,强制下发安装,实现了常年无重大网络病毒蠕虫传播的优良网络性能。通过以后两年不断地网络

规划和优化,科学划分了VLAN,由静态IP地址分配到动态分配,架设自有DNS网关,3588年底又实现了网络出口带宽改造。 同时还建成了电子邮局系统、门户网站管理平台、FTP、电子教务、电子图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职工数据查询等一些常见应用平台或界面。3588年底学院精品课程网上申报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也基本建成投入运行或试运行。 两年来,学院党委按照省公安厅“三项建设”和“三个重点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安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全体职工的信息化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年度部门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将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评价部门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一切表明,黑吉辽警官职业学院校园网络及其基本应用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建成了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校园网传输环境,各项应用正正在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作用,广大教职员工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信息化应用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以目前的规划水平、投资水平和建设内容,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公安高等院校信息化的要求。要想在下一个五年中,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共享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成果和知识,为全警信息化应用培养出合格人才,还有很多路要走。要深刻领会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公安高等院校在公安教育人才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附件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 建 设 指 南 2017年11月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其特征如下图所示: 1 / 24

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 二、建设目标 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 2 / 24

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附件 4 (复兴小学) 毕节 市(州)大方县(区)学校(公章)2017 年3 月25 日 案例负责人信息 姓名胡天星工作单位复兴小学任教学科数学 年龄37 学历本科任教学段小学 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 学教育 职称一级教师民族汉族 毕业时间1999.07 参加工作时间1999.09 职务校长 案例成员情况姓名职称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杨超一级教师男32 本科教导主任 严光利一级教师男28 本科教师 案例 复兴小学努力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 名称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 、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 、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 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案例 3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类型 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 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4 、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 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

5 、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 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 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 、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 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 2 、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 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 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 3 、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 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 联动的试点研究。 4 、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 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 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 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5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 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 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问题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情境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填报指南(广东)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报采集指南总体说明: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加快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决定启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职工的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职工“一人一号”,为每一名教职工建立电子档案。请各教师如实填写、实事求是。所录入数据将被省厅作为了解全省教师个人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以便将来在系统现有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功能,比如职称评审材料审核、岗位聘用情况查询、培训名额分配等等。 1、标注星号的项目为教育部及省教育厅要求必填项目。如未按照要求填写,系统内将无法生成正确的个人信息档案,会影响日后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离退休等一系列手续办理,望慎重对待。 2.本系统分必填表(表后标有“*”号)和选填表。必填表必须填写,选填表若有相应信息我省也必须填写。 3、所填信息一经报送,无法自行修改。如出现信息有误,必须由个人提交申请经学校、教育局层层审批方能修正。(因此请各位老师仔细填写,避免错误)。 4、如果涉及到涉密信息,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 我们在调研基础上编写了该信息系统数据填报操作指南,希望广大教师对照指南,认真细致地做好这一工作,确保按时上报。 一、系统条件基本要求: 1、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c46685458.html,/(建议IE版本越高越好,推荐IE11版本;IE版本过低会导致有些功能不能用,也可以使用火狐、谷歌、360等)。 2、单击第2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 (注意教师个人只能单击第2行,第1行是管理员账号使用的) 二、系统登录要求:

1、登录画面 2、输入用户名:个人身份证号码(18位身份证号) 密码:密码电脑已经自动生成好,向单位索取,自己查看。 (默认密码为系统生成的初始密码,30天内有效,请务必抓紧登录。由于密码包含各种大小写和特殊字符,故密码最好是从电子版上直接复制粘贴,手动输入极易出错,如果密码和用户名输入三次错误自动锁定,需等待10分钟后再次重新输入。输入带X的身份证号时如果大写X不能成功登陆,请尝试小写x。输入密码时将输入法切换为英文后再输入,注意大小写。

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现场会上的讲话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现场会,李主任对前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今年开展的教师课件大赛、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进行了表彰,参加了八中数字化教学实验班开班仪式,会议时间虽然短,但是会议内容重要,目的是对示范校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发动。下面,就继续抓好创建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是今年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几年我们需要着重抓好的一个重点工作。通过创建工作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在树立榜样的同时,用示范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人才优势和信息教育成果来影响带动全市学校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数字化校园”,使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从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过程来看,在2005年前,信息化教学都集中在个别条件好的城市所谓的重点学校,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市教育城域网工程的实施,各县区涌现出一批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各方面发展很快的学校,相比之下,原来所谓好的学校的优势已不明显了,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重视创建工作,抓好创建工作,切实起好榜样和示范带头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今年6月份,市教育局印发了《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达标评估细则》,该《细则》从组织领导、基础工作、应用水平和综合指标等四个方面对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两方面规定更为详细、要求更高。从目前情况来看,个别学校在硬件建设和教学应用等方面基本达到《细则》规定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学校由于受条件限制,学校应用终端如教师备课办公用电脑、多媒体教室等数量较少,网络设施陈旧,覆盖面小,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致使广大教师无法分享城域网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也无法通过课堂展示给更多的学生;另外,应用还不够广泛,特别是在资源利用、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和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创建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努力扭转不利的局面。当然,要改变这些局面,解决这些问题,困难还很多,比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等等,但只要我们领导重视,亲自抓、亲自做,办法还是有的,驻马店市八中、市十二中、遂平县一小等学校就是一个很好典范。就拿我们局直十多个学校来讲,从基础条件、师资力量比,十二中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而他们通过努力,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他们班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全体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建立了学校网站,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教育教学成效明显提高,学校形象和教师的精神面貌都有很快很大的改观。这就说明:只要县区及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信息化工作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一定能有所作为。 三、进一步抓紧推进。在今年制订的《驻马店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2*-202*)》中明确提出:“用五年时间,使我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2010—2015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以“教科研”为先导,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信息化建设。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xxx校长任组长、xx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建江流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组长由赵辉担任),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 四、工作目标 1、2012年春季开学,三、四、五、六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平均十人拥有一台计算机,2011年,适度调整机型配置及设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2013年4月,要高标准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 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十五”期间,完成一轮全体专任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统筹规划,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着眼未来,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占城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加快全校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经费筹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体制。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强化超前、科研意识,指导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站在科教兴国、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制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投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 2、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 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 建立奖励机制,制定相应措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树立典型、开展活动、全面推动、注重提高”的原则,加快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每年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优课、示范课等活动。继续做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力争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报告、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习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课题带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教学实践探索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证研究和学生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协作自主的多样化整合模式。

全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第三届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 评选活动指南 目录 一、参评人员范围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内容及制作要求 (三)评价指标 (四)其他要求 三、参评办法 (一)参评办法、报送数量及方式 (二)报送时间及评选结果公布 四、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二)联系方式

一、参评人员范围 全省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各有关高等学校教育电视工作者。 二、评选项目及内容要求 (一)项目设置 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项目设置有: 1. 优秀论文 2. 优质课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 (2)教育电视新闻 (3)校园电视作品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 (二)内容及制作要求 1. 优秀论文 根据“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主题,论文具体选题可包括: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研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三通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家、校、企互动创新方式及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等。 以及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

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 撰写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字数控制在3500—7000字(含图表)。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 作者限1人。 2. 优质课 着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突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 制作要求:可以在录播教室录制、也可以在普通教室由双机位及以上摄像机录制完成,时长不超过50分钟。前期录制拍摄分辨率不低于720×576,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 主讲教师限1人,指导教师限1人。报送时应附有本人教案的电子文档。 3. 优秀教育电视节目 (1)教育电视栏目:要求自办自创,以期为单位报送。 (2)教育电视新闻:每条新闻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 (3)校园电视作品:制作范围包括课本剧、电视短剧、DV 纪实、电视小品等,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教育电视主持人风采:教育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栏

广东省信息化调研报告

广东省信息化调研报告 在高校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在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潮流中推动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广东省信息化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数据指出,最新公布的,截至2018年12月,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8年增加5672万人,手机上网的人群提升至85.8%。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其中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1%。由此可见,互联网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的工作生活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积极推进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建设”部分,再次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也是互联网、4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技术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其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工作基层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开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纵观国内各高校党建工作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互联网的强大作用,纷纷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系统,以宣传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学校党员的先进事迹及党组织活动等。但从目前各高校的党建信息化系统观察看,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利用问卷星进行网页调查,对象为2018年广东省在校的大学生党员,共得到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2%。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见,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普遍接受度较高,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他们获取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来源,甚至极少数大学生对于微信、微信等最新的新媒体技术端口已经高度依赖。 二、现行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暴露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对党建信息化参与度较低,党建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得到的显示,57.6%的大学生党员曾经参加过党支部的网络活动,42%的党员没有参与过党支部的网络活动,这表明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党员对于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有待加强。同时,只有9.38%的大学生党员所在的党支部设立了专门的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工作,这些数据表明目前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水平仍然较低,还需大力提高以保证党建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二)高校党建信息的网络平台中内容较贫乏,达不到信息化的目的。 党建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利用网络平台,使学校党建工作上传下达地更便捷,高校党员的交流更方便,党建工作更

教育信息化多种形式方案

实验中学创新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宁江区“大学区管理制”的精神,推进教育体制创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资源共享、多元交流、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宁江区实验中学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资源共享融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教法深度融合为核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建设学区、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云计算与教学教法的深度融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1、环境建设。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适时地维护与改造,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将逐步把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办好网站,办出特色,及时反映校园的新人新事,展示全校师生的风采,能充分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 1 -

的成就。不断完善老师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的设施,为师生获取信息制作课件提供便利。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用于各学科教学,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能自制课件用于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资源,达到与各兄弟学校资源互通。 2、推广应用。课堂教学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主阵地,也是教学信息化首要解决的核心环节。全体教师积极下载使用“畅言教学通”,尽快熟悉配套的数字资源和课件制作、英语听力制卷、汉语朗读、诗词卡片、科学实验等学科工具,增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丰富课堂教学呈现方式,弥补教师教学能力欠缺。积极探索使用国家平台提供的各类软件,改变学生的作业方式。实现学生作业的自动批改、错题记录、成绩统计等功能。同时,利用其智能组卷功能,提高平常考试测评的命题效率和试卷质量,并结合智能组卷系统的使用,逐步使用网络智能阅卷系统,实现常规考试标准化、阅卷评分网络化、成绩分析智能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试卷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利用目前家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学习终端普及的优势条件,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及家长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下载安装手机APP学习测评软件,通过软件提供的拍照搜题、同步练习、知识诊断、知识卡、微课视频、课文点读、课外阅读等功能,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作业练习、复习提高等方面提供帮助,逐步改变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 3、网络教研。完成学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达到师 - 2 -

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委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教师研修网的使用,转变教师教研、科研理念,提升教师网上教研、科研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以及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思路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创新教师整合能力开发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在于考察五个方面: (一)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 (三)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形成; (四)学生参与度; (五)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学校网络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把校园主页建成展示学校的一个网络窗口。 1.加快校园网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本学期,要继续将学校购买的教学资料镜像到校园网上,便于教师随时使用。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幻灯片等资料要通过上传系统及时上传到网页,真正落实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要充分使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对校内所有师生实行全天候开放,做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2.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络主页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要将本校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两基工作、实验室建设、信息教育、继续教育等信息及时传到网上。 3.建设覆盖各学科、多品种、多门类、可供师生自由选择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群,购买资源与开发资源并举,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有关教学的研究。 1.进一步落实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为主的教研常规活动,倡导切磋争鸣之风,提倡典型课例解剖、切磋、一课多作。结合课题研究,大兴理论学习之风,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注意吸收教改信息,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鼓励教师采用电子教案,

教育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育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教育信息化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教育信息化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教育信息化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教育信息化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议书 教育信息化项目申请报告 教育信息化项目环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项目商业计划书 教育信息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教育信息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教育信息化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教育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教育信息化项目总论 第一节教育信息化项目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项目名称 二、教育信息化项目承办单位 三、教育信息化项目主管部门 四、教育信息化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广东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DOC20)(1)

广东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 前言 广东是全国信息化大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前列。有效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增创广东新优势的迫切要求。 为推动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计划》,编制《广东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 一、现状 我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机关内部信息化方面:我省各级政府机关内部已普遍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信息管理,大多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内部办公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内部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开始起步。

--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网络连接方面:部分省直部门与各地级市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络连接,主要用于报送业务信息及请示报告类的电子文本。 --政府公众信息网方面:大部分省直政府部门和所有的地市政府已经试行开通了自己的网站,逐步进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科技信息网和远程教育等建设。 总的来说,经过十余年的计算机普及和信息化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机关办公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基本形成,机关工作人员大部分掌握了现代化办公技能;领导机关信息化意识得到增强,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社保、九运等全省范围的重大政府信息系统开始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还不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各地区、各部门主要应用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相应的规范,由此造成重复投资严重,并形成条块分割,信息资源难于共享。

课题引领,融合创新,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

课题引领,融合创新,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 应用是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抓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今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要从建设转到深度应用、融合创新上来,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如何推动应用是大家都在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省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动应用工作: 一、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大力抓好了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课题研究,全省参加省电教馆组织的课题研究的学校多达几千所,研究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研究范围广。通过课题研究,大大提高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直以来,山东的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热情非常高,在全省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我省电教系统历来具有重视课题研究的优良传统,我们电教系统一直

致力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从“九五”开始省电教馆就组织200多个中小学校承担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研究课题《多媒体促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十五”期间我们组织全省中小学承担了800多个省电教馆立项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同时并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究课题《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全省有218所中小学参与研究,开发出了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外语和初中语文、数学、外语七个学科的497课单元网络课程资源;“十一五”期间我们又承担了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优质教育中运用策略、方法的研究》和《中小学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全省有321个中小学参与研究。《中小学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开发出了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和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的1047课单元的网络课程资源。“十二五”我们又申请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山东省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全省有525个学校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开发制作了涵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初中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历史、地理十个学科的1851个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和科研水平的中小学学科教师,建设了一支教师科研队伍。

陈静课题《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或教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践证明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展示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而要想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合理的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模式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变化的,由众多不断变化的东西决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会止步,根据我们的初步实验说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摸索解决的办法,去探求整合

课的教学规律,把理念变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贵在行动研究。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录播教室,同时计划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为我们所进行“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概念界定 1、“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信息化: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