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讨论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从昌盛走向衰落的缘由是什么?

2、鸦片战争的深层根源是什么?

3、1840年至1949年中国所遭受的外来损害有那些?怎样看待帝国主义侵略所

带来的影响?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超过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

家,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

--[英]李约瑟

“在公元1500年时,欧洲与亚洲相比,并不具有什么明显优势。对于大明王朝而

言,这无疑是一个走向世界的绝佳机遇。”

2、政策的失误(清朝)

3、马克思: “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

于现状。而与此同时,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冒险者已开始全球范围

的扩张,为了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决定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试探。”

4、马戛尔尼归国后的结论: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

力进步。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

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

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

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

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5、正是由于古代中国内陆封闭特性,再加上缺乏一个开放的政治经济体制,同

时又不断受到人口激增、政治衰退、思想僵化、科技停滞等方面的困扰,才导致

其错失重大历史机遇。

----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东方?

中国倒退的关键因素纯粹是信奉孔子学说的官吏们的保守性,也正是这一原

因,“所有重要官吏都关心和恢复过去,而不是创造基于海外扩张和贸易的更光

辉的未来。并且导致整个帝国的主流阶层对商业和私人资本的厌恶,结果就出现

了许多令人心痛的局面:印刷术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海外贸易受到控制……”

---- 保罗·肯尼迪

欧洲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

政治方面: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

国资产阶级革命。西方: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封建君主专制

经济方面:西方—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发展获得实质性的飞跃;

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思想方面:西方—思想革命浪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卢梭“天赋人权”学

说……中国—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对外交往: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对外:第一、关闭大部海口,只留广州一处。第二、实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第三、对来华外人实行严格的限制。(不得在广州城居住,

不得在广州过冬,不许番妇来华)对内:第一、禁止国人出境。

第二、禁止制造海船。第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与数量。

1793年,英国政府派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代表团来华,1816年,又派以阿美士德为首的使团再次来华,均要求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均遭清廷拒绝。

(一)列强的野蛮侵略与中国“两半”社会的形成

(二)近代东西方列强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中法战争,(4)中日甲午战争(“三国干涉还辽”),(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东西方列强的四次大规模入侵,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1)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从缅甸侵入云南,(2)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3)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4)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中国的下场:

(1)山河残破,(2)经济掠夺,(3)文物抢劫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形成:

1、夺取大片领土,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勒索巨额赔款;

3、列强在华的侨民管理制度(租界制度、领事裁判权);

4、列强在华的经济特权制度(协定关税制度、片面最惠国待遇、路矿借款担保制度);

5、列强在华的驻军制度;

6、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制度;

7、列强在华的文化特权制度。

小结: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的战斗、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殊死战斗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他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

2、民族意识的觉醒:

3、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革命与现代化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相互关系: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第二讲喋血救亡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讨论问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矛盾学说角度分析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失败的原因。

2、试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探索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一)原因

1、清朝统治者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了社会危机(基本原因)。

“东南产米之区,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2、外来掠夺势力和国内黑暗统治,造成人祸和天灾并行。

1846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村村饿殍相枕藉,十家九室无炊烟”,正是当时悲惨社会现实的写照。

(二)太平天国的建立

1、“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

2、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完备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长达11年的农民政权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

1、天京事变

根本原因: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矛盾的激化。

杨秀清——洪秀全

后果:(1)搞垮了领导核心;(2)削弱了革命力量;(3)摧折了信仰支柱;(4)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辛酉政变(北京政变、祺祥政变)

---政变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

1、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清朝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大大超过了农民革命派的力量

2、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它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

(2)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导致

他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不能制订正确的纲领、政策和斗争策略;

(3)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使他们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第一,小私有者的特点,决定了农民阶级的自私性。

花儿香、蜜儿甜,英王来了分到田,分到田,世世代代有吃穿,日子过得香又甜。第二,彼此间毫无联系,像一袋土豆,决定农民阶级的散慢性。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

1、形成原因

(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历史必然性

(2)农民起义的打击—主观自觉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的局面—现实的可能性

2、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借用西学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

3、发展阶段:

(1)19世纪60-70年代,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2)19世纪70-90年代,在“求富”的口号下,兴办近代民用企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电讯等);建立新式海陆军(湘军、淮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创办新式学堂(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

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顽固派代表:倭仁、徐桐、李鸿藻

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奕訢

——这次争论实际上是要不要办洋务,要不要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一场政治斗争。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2、兴办近代民用企业;

3、训练新式军队;

4、兴办近代化教育(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

5、设立总理衙门和遣使出洋(斌椿出洋、蒲安臣使团)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历史作用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潮流

(2)开办中国近代教育,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失败原因

(1)封建性—家长制,陈腐作风;(2)依赖性—依赖洋人,为洋人所控制;(3)腐朽性—无先进技术装备,质低价贵

结论:洋务运动注定不能实现自强求富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及其失败

(一)戊戍维新运动

1、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传播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3、宣传维新主张:上书皇帝、著书立说、介绍国外变法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5、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失败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这天开始,至西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改革财政等。

政治方面,裁汰冗官,允许官民上书,准旗人自谋生计。

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海陆军,使用洋枪,改练洋操等。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出国等。(2)变法失败戊戌政变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京师大学堂的创设,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2、原因及教训

(1)客观原因:封建守旧势力的强大(“帝党后党之争”)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阶级局限性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及其阶级力量薄弱,根本无法与封建守旧势力相匹敌。既没有力量,又没有强大的后盾(失败的根本原因)。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政治主张上的矛盾:维新派希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却又不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这就南辕北辙,难以成功。

第二,对帝国主义认识上的模糊:维新派反对外来侵略,谋求中国的独立富强,但却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

第三,对待群众态度的错误:维新派自己没有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小结:

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命运,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

四、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的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与骨干力量;

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

1、孙中山的转变

1904年,《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905.8,中国同盟会(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东京);1912.8,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组成国民党;1913.8,袁世凯强行解散国民党;1914.7,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1919.10,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阵地:《民报》、《新民丛报》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通过论战,驳斥了改良派反对革命的谬论,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民族主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主革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评价: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近代中国两大主要矛盾,一个都没有解决,两大历史任务,一项都没有完成。

(四)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1、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1年,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首义—各地响应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

(2)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五点

(五)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临时政府的人员.flv

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1)破坏民主共和体制—中华民国空招牌

(2)投靠帝国主义--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公然复辟帝制—83天皇帝

(4)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六)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斗争及其失败

(1)1913年“二次革命”;(2)1915年“护国运动”;(3)1917年“护法运动”

孙中山:“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深刻教训

1、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联手绞杀了辛亥革命。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在两半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主观原因: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也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辛亥革命后,农村社会(脱离群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和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革命武装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充分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不能走西方的老路,三民主义拯救不了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寻求新的出路。

第三讲唤起工农千百万--新民主主义革命

思考与讨论:

1.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扎下根来?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之必然产物?

3.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什么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对我们有何启示?

4.从日本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经验教训?

5.国民党大陆政权的覆亡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胜利的深刻原因是什么?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

五四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

2、五四运动

1919.5.4—6.5:中心:北京;主体:学生

6.5—6.28:中心:上海;主体:工人(“三罢”斗争)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队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

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等

早期组织及其活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扎下根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十月革命前,零星介绍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广泛传播

客观因素

1、是帝国主义侵略本质更加暴露的结果;

2、是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

3、是马克思主义最能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结果

主观因素

4、是思想启蒙运动发展的结果;

5、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的结果;

6、是先进中国人实践探索的结果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之必然产物?

首先,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时代呼唤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思想演变的结果。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扎下根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年11月)

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纲领,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新的前途。

3、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1)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2)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3)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敢于善于同教条主义作斗争,绝不能照搬照抄。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表现

第一,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分析

错误的认为当前的主要危险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右。而正是由于共产党内的“左”倾而导致国民党的右倾。

第二,限制工农运动发展

反对“耕地农有”,否认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必要性。

第三,全面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

认为在中国革命和国共关系上国民党是领导者,从而全面放弃了党权、政权、军权以致群众运动的领导权。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根源

首先,陈独秀对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错误认识

1923年,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只有等待资本主义发展后再发动第二次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92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上,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其次,受共产国际右倾思想的影响

共产国际当时认为中国革命应由国民党领导,共产党只能做助手;国共两党

发生矛盾时共产党必须做出让步,以维持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思想不成熟,没有经验,作为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没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另一方面,则是体制上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服从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义务,而共产国际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难免作出错误的指示。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选择

所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概括地说就是指中国革命必须采取武装斗争,并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建立长期革命的战略基地,依据根据地发展力量,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奠基阶段: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为标志。科学阐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形成阶段:明确提出“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以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为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为标志。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政权统治开端1949.4.23,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斗争

3、土地革命

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

1929年,《兴国土地法》--党制定的第二个土地法。

1931年,制定并实施了土地革命中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4、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根源在于党内“左”倾错误和坚持“城市中心论”

为何“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

第一,在中国,主要群体是农民。

第二,国民党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大中城市,而广大农村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

第三,“两半”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村经济,而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城市中心论”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在执行过程中使革命力量遭到了严重挫折。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留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第一,在改造社会的探索中,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二,在改造社会的探索中,必须有一种敢闯敢试,敢于冲破理论禁区的创新精神。。

第三,在改造社会的探索中,必须一切按照中国的国情,按照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第四,在改造社会的探索中,必须善于总结经验。

三、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一)日本的侵华政策及其实施

1、“大陆政策”--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与浩劫。

2、“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由此开始

3、华北事变—日本入侵华北地区

4、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九一八”事变拉响了民族危亡的警报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

1、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

(1)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

对大国的依赖

《告全国公民书》:东北事件已“诉诸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

李顿调查团,《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允许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前提下,对中国东北进行“国际共管”。

(2)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5月,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礼要求;6月,签订“秦土协定”(秦德纯、土肥原贤二);7月,签订“何梅协定”(何应钦、梅津美治郎);10月,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935年,蒋介石:“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

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项要求,四项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17日,正在庐山召集会议的蒋介石发表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方针”。“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日之责任。”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西安事变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国中央派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谈判;蒋介石同意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标志:西安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创造了条件。

2、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1)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1938年

l0月广州、武汉失守

第一、对日作战比较积极,大量消耗了日本的军力、物力,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第二、牵制了侵华日军2/3以上的兵力,客观上保障了敌后战场的展开

第三、努力抗战的同时拒绝了日本关于领土主权的要求。

第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五、组织的多次大规模会战,基本上是失败的

为什么?

——片面抗战路线是正面战场失败的根本原因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1)压制民众,片面依靠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抗战;(2)抗战不坚决,与侵略者密谋求和。

中国全面抗战初期的四大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松会战

(二)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至1943年底,从武汉失陷到解放区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

对国民党转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把军事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对国民党亲日派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民党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努力

1941年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中、英、美联合军事会议,中英双方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元旦又联合发起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正面战场相持阶段的总体评价

1、抵抗了日军的有限进攻,牵制和消耗了敌人,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

2、由于国民党当权者坚持消极防御的方针,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不如从前。

抗日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1)高度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民族利益,抵御、战胜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根本。

(2)先进的政治领导是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关键。

(3)强大的综合国力维护民族尊严,粉碎外来侵略的基础。

(4)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保持清醒头脑,防患于未然的保障。

(5)广泛的国际支持壮大反侵略力量,是赢得正义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日本的侵略政策及其滔天罪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完全是秉承其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大陆政策”的结果;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空前深重的灾难与浩劫。

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空前深重的灾难与浩劫:

“三光”政策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到之处的基本方针。“南京大屠杀”便是日军烧杀暴行的典型。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案例:南京大屠杀累累血债惨绝人寰大屠杀是精心组织、早有预谋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的产生既是敌我态势的作用的结果,也是国共不同抗战分工和路线的结果。

虽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但两个战场缺一不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发挥各自的优长,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和手段,共同打击侵华日军,功不可没。抗战胜利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驱逐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又一历史转折点。

抗战的胜利深刻影响了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6.国民党大陆政权的覆亡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胜利的深刻原因

一、国民党的反动性和腐败性导致它彻底失败(必然性)

首先,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从根本上与人民利益对立,在政治上的独裁和腐败,在经济上的疯狂掠夺人民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抗日战争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偶然性)。

抗战加深了国民党政治、经济危机,提升共产党地位、作用。抗战胜利初期“劫收”使国民党政权在底层民众面前威信剧降,大失民心。

三、抗战胜利后坚持内战和国统区经济上的崩溃进一步加速了其覆亡的步伐(偶然性)。

内战更加使其丧尽民心,为了维系反革命的内战,而对人民的疯狂搜刮引发的经济崩溃则完全失去了任何一点统治基础。

四、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失败是它失败的直接原因。

尽管国民党军事装备占尽优势,但内战政策遭到各界人民甚至许多国民党官兵的反对。使其部队均无斗志、士气低落、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从而战场失利不断。中共领导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

根本上,共产党一心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援。

政治上,坚持民主和统战政策,廉洁清正,得到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拥护。

经济上,努力维护工农阶级包括中小资产阶级得利益,使共产党的革命拥有了广大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军事上,战略战术的正确,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地下党员的卓越贡献,使得共产党能以弱胜强。

蒋介石的哀叹道出了什么

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国军为什么会弄到今天这个信心丧失、精神解体的地步,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战之前微不足道,由于我们的弱点被它抓住了,遂演成我们今天这样溃烂的局面,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

国共之争,实际是旧中国,一小撮依靠帝国主义压榨广大人民的统治阶级与被压迫的人民大众的阶级利益之争,也是关于国家、民族命运与前途的斗争。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中国共产党,就好比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得了无穷力量的大力士安泰,任何貌似强大的对手都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个铁律的力量,无论在国共战略决战中,还是在蒋介石

的哀叹中,都反复体现得淋漓尽致。

案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一页。

第四讲人间正道是沧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思考题:1.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为什么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一、《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考验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1、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人民政权

2、开展土地改革及其他民主改革

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1950年和1951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等的教育。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三反”运动。

1952年上半年开始了“五反”运动。

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右)与联合国军代表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二、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百年中国126-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在各个解放区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建立起来。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再次作出深入的论证。他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2、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

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两条道路:

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走过的,而且走通

了。

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而且也走通了。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最好的选择。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过“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

原因: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开始发生了重要变化。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2)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互助组。第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3)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

基本完成: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合作化高

潮。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4)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方针: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的方针。

组织形式: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

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

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完成: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

手工业的合作也基本完成了。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中共中央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第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

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的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

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

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

治安排。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

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标志。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1)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

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表明,

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

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

道路。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

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

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

了道路。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

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推进中国的工业

化、现代化事业,为中国以后一切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一方面,正如邓小平所说,

“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

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

论一样。”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正如党后来指出的,中国的社会

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说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越过这个阶段的。

第五讲强国之路- -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问题与思考: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之路。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和严重曲折

(一)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努力

1、早期探索的背景

国内: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敌视加深

2、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努力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957年4月,《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和深刻教训

1、反右斗争扩大化;

2、“大跃进”及其纠正;

3、“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并不是由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所造成的。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中犯错误的原因以及留给我们的启示:

犯错误的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不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起始阶段;

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看做是阶级斗争,导致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启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发扬民主,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邓小平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当理解什么是“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们要高举旗帜,就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它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的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成为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审查和解决了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二)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

1、改革开放的起步

(1)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目的:1.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措施:1.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2.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3)对外政策的调整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起点。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实现了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开发,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十二大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员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1983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基本方针,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4)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依据;(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之路?

第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第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从反面证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再议李鸿章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再议李鸿章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顾伏林近来读了著名历史学家秦晖先生的《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受益很多。但是,秦先生对李鸿章“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解读,本人不敢苟同。李鸿章对晚清以来的中国说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类的话,那么怎么理解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之前“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这个“局”究竟是什么?秦先生认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始于“周秦之变”形成的“帝制”,这个“局”就是有秦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连同之前的“周秦之变”,大概三千年,并且说该是我们“走出帝制”的时候了。无疑,秦先生的观点是新颖的,有道理的。但是,若干年前的李鸿章,是不是就是这么想的呢?笔者认为,李鸿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首先,李鸿章的政治立场、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不可能有“走出帝制”的欲求。他出身晚清的官宦之家,自小所受之教育都是“义理之学”,又师从曾国藩,深受其“以忠谋政”思想的影响。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士大夫,是影响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曾经权倾一时,但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希望保留现有的封建政治结构,其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其言其行的核心都是维护大清王朝统治。特别是其所倡导的“洋务”的现代化,虽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从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上看也仅仅是一种防御性的现代化,是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现代化。李鸿章的政治理念,决定了他只能属于封建王朝的卫道士,也根本不会是什么新时代的代表——他自己评价自己是那种“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1】,根本不会想到把那间“破屋子”完全推倒了,再建一座新的。在这种封建政治架构下,李鸿章是不会也不敢越封建体制雷池一步的。纵观李鸿章一生,虽可圈可点处众多,但归根结底只是封建王朝的一名忠臣,“以忠谋政”对其影响很大。 其次,“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语首次出现,是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五月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2】其言下之意在过去,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和西方,而面对东南的万里海疆,还从未有大规模的能够深入京畿腹地的入侵。李鸿章同时还指出过去即使在周边面临威胁时,这些威胁势力也很少有侵入帝国核心的地区,或者说,两方势力都有着明确的界线。但在鸦片战争后的一系列针对外侮的战役中,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的海疆大门,送佐以传教士、商人、使者深入帝国内部,修筑教堂,开设租界,设立海关,对这一过去明确分界的态势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一时期,清政府不仅几乎输掉了所有的对外战争,同时皇宫禁地遭到入侵,皇家园林遭到焚毁,皇族被迫转移他省,都是过去数千年除了王朝颠覆外鲜有见到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文

18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明天就是祖国70华诞了,就结合最近的形势,谈一下个人对这个提法的理解。 一百年前也就是1918年的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开启了走向世界头号强国的历程。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一战结束后英法德等国处于战后恢复,美国经济向外扩张,飞速发展,1923年-1929年经历了黄金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但是由于繁荣时期,投机成风,也蕴藏着危机。 由于战后农业恢复不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等原因,1929年大萧条随之而来,大衰退持续到了1933年。这场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我个人倾向于这次危机加上1939年开始的二次世界大战,使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危机得到了彻底的出清,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几十年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大萧条结束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问世,通论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开启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篇章。虽然通论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无法解决滞胀等问题,随后出现了理性预期等学派,但是凯恩斯的通论依然是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

1945年二战结束后形成了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国奠定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的基础,此后通过国际金融、贸易、储备结算体系的建立,美国的地位越发的巩固。 虽然经历过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以及美苏争霸,但最终苏联被拖垮。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也经历了无敌是种寂寞的阶段。粗略来说,这一百年主要就是美国通过其战后累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主导世界秩序的时间段。 在这过程中,我们结束了一段屈辱的历史,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势头更加明显,与美国的身位逐渐接近。沉睡的东方巨龙已经苏醒,只差龙归大海。 再看目前的世界形势,经济萎靡混乱,08年金融海啸之后迟迟无法复苏,情况似乎变得更糟,局部和地区冲突频发。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等收效甚微,, 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泥潭。 资本主义的百年繁荣发展史也该走到尽头了,也到了穷则思变的时候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概就是如此吧。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材料作文:关于郑板桥的书法

材料作文:关于郑板桥的书法满分作文赏析案例:2009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

“五史合一” 中央社院的共识教育实验

“五史合一” 中央社院的共识教育实验 经济观察报曲胜良裴丕/文一份讲稿,改了又改于铭松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授。为了给9月开学的第36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和培训班授课,在社院新书记的要求和督促下,他的一份2万多字的讲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修改了3遍。七八两月,中央社院连续召开了近20次课程改革与讲义编写会。会上,社院领导给于铭松的讲稿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找资源、找支撑,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根性”作用;第二,文化建设要注重历史传承,要讲透其中的发展沿革,厘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另外,统战学还要学会讲“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个大题目,于铭松的讲稿立意高远、视角广阔,但他必须在3个小时内把课讲完。讲什么、怎么取舍,取决于在哪儿讲、跟谁讲。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的教育培训主阵地。它所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党外代表人士,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他们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中,经受过市场经济大潮的磨练,带有鲜明

的时代印记。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希望有更多渠道表达政治愿望,同时又带着思想中现实中的各种困惑而来。社会主义学院并非世外桃源,各种社会思潮同样在这里激荡与碰撞。因此,对这部分新兴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重点不在灌输,在于引导;不在制造分化,在于营造共识,“和”、“合”二字正是题中精要。共识教育,何为“共识”今年是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随着9月秋季新学期开学,中央社院的教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不同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它在教学培训方面的鲜明特色是什么?四个字“共识教育”。 所谓共识教育,就是坚持政治培训为主,使党外代表人士夯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思想基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思想价值共识、政治制度共识、奋斗目标共识。一句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最大的“共识”。所以,中央社院此次大规模教改 的核心就是,坚持“社院姓社”,深化共识教育,以“大统战”、“大文化”的理念谋篇布局;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以“五位一体”为主线,以统战理论和政策为特色,体现以政治培训为主的宗旨,贯彻以共识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凸显中央社院办学特色。从“五史合一”到“五位一体” 社院想要讲什么“中国文化的固有根基,其实就是‘儒家为本’或者‘儒道互补’这样一个格

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印象,1840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繁荣昌盛的强国,只是因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的衰落和被奴役,导致了中国数千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渐变的发展过程,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那么1840年以前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制度、文化或是经济的因素?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衰落。 制度、文化: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文化,经历史证明是符合中国的。 经济:根据西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公元1000年(北宋时期),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2.7%,随后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1829年达到32.9%。不存在经济实力落后的状况。 排除了这两种关键性的因素,那导致中国近代衰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 下面我们就开始本次的讲述: 一、1840年前的中国与世界 我们首先把讲述的时间点定在1500年。为什么? 公元1500地理大发现(明孝宗弘治十三年,郑和的船队已七下西洋(1405-1433)),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们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非洲、欧洲、亚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美洲还没有被知晓)。没有人知道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在世界史上,一般把公元1500年以来的时代称之为海洋时代。既然是海洋时代,那么决定其国家力量的表现自然就是各国海洋实力即海军力量的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海洋的争霸史。 (一)公元1500-1840年的世界 1、地理大发现 推动的利益因素:丝绸之路的最大宗贸易商品香料(即花椒)。香料只在中国西南省份和印度出产。 公元1096-1270年罗马教廷组织的八次十字军东征,名义上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而实际上则是想从阿拉伯帝国手中夺取香料贸易的垄断权。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于是,退而求其次,随着西方文艺复兴中地理知识的普及,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尝试从海洋中开辟出一条到达亚洲的航线,从而取得巨额的香料利润。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2、大国的崛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1、葡萄牙: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2000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日尔曼人等征服,如斗牛士一般{追求刺激喜欢冒险},人们一直再同入侵者进行着抗争),1143年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成立欧洲本土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君主制国家,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强大的王权使人们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但要实现国家的强盛,却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建国之初,葡萄牙面临的是只有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发展空间,资源十分匮乏,危机四伏(东面的连绵不断战火又不断侵扰着这块贫瘠的土地),即便是建国200年后同样如此,葡萄牙的出路在哪里。一直靠近海捕捞谋生的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一向被称为死亡绿海的大西洋(被普遍认为无法航行)。 王子恩里克(1394--1460)终生未婚,带领并启动了征服大海的行程。 1394年,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来,文艺复兴正如星星之火逐步燎原, 1406年,恩里克12岁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一本尘封了1200年的书籍出版(意大利),引发了一场地理知识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500论文

世界百年之大变局 按照本文的设定,让我们先从两个百年的世界之变进行分析,通过聚焦大事件、大趋势,总结出大变局的特点、规律和深层含义。 (一)20世纪的世界大变局回顾 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大变局都是惊心动魄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欧洲依托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之变的中心,也是新世界变局的推动力量,制定了对欧洲和世界发展起重要导向作用的规则和秩序。但是,由于欧洲力量格局的变化,基于“国家本位”的新秩序并没有阻止欧洲再次发生战争。20世纪之初,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结成相互对立的集团,一场大战终于在1914年爆发,许多国家很快卷入战争,成为一场惨烈的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打了4年,30多个国家卷入,人力损失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的损失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大国力量格局的结构,但战后建立的“国联”并没有在阻止新的战争发生方面起到作用,由于势力范围和利益的重新瓜分,反而为未来发生新的对抗播下了种子。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此次大战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遍及世界各大洲,其规模和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1945年才结束。 (二)21世纪的世界大势 回顾以往的百年之变比较容易,因为有史可查,有据可依,而预测百年之变很难,因为未来具有很大的“不可知性”。面对大变

化,人们最为关心的是,未来的世界将会如何?乐观者认为,这个世纪会走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新秩序;而悲观者则断定,世界可能会重新进入类似19世纪的大国纷争与战乱;怀疑论者则提出,未来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 虽然进入21世纪才不到20年,但世界大变局的一些大趋势已经很明显,它们大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现在开始显现,并会继续发展,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21世纪的主调。就世界格局与秩序而言,最大的变局是由西方主导到非西方主导的转变。尽管我们对非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与秩序还很难说得非常清楚,但我们必须为这个大变局做好准备,并且确保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序》一书中明确表示,当今时代的目标必须是约束战祸,实现平衡,而且必须在历史的激流中完成这一使命。的确,确保21世纪之变是和平的、发展的和安全的,应是世界各国应对大变局的基本共识和共同责任。就中国而言,既是大变局的主体,也是大变局的客体。作为主体,中国自身会经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巨变,成为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国家;作为客体,中国会努力推动现行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调整与改革。因此,中国必须担当好两个角色,把握好变化的大局,让世界变局与中国变局能够实现良性互动,这既是挑战,也是责任。毕竟,以往还没有一个崛起的大国这样做过 最后,“大变局”的讨论,要切实抓好和抓实“两个统筹”要从中国预防、管控和成功应对各种外部风险尤其是战略风险入手。大国崛

河南省洛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历史二轮复习:晚清时期学案设计(无答案)

晚清时期 一、时间观念 晚清(1840年-1912年) 二、课本回顾 ㈠政治 ⑵清政府职能变化 ①政治:戊戌变法(政府参与)、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②经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思潮 ③文化:“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 ④国策:从程朱理学到“西学东渐”;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重农抑商到放宽民间设厂;从朝贡贸易到自由贸易;从华夷观念到近代外交 ⑤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⑥反抗: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⑶晚清侵略战争

⑴“西学东渐”过程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民主共和(革命派)”“民主科学(激进派)”——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 ⑵洋务运动的特点 ①时间长,从19世界60年代到90年代; ②目的旧:官府创办,维护封建统治 ③内容实: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主,不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④近代化:工业近代化的起点,诱导民资出现 ⑤教育新: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冲击封建文化教育制度 ⑥性质老:地主阶级改良运动,企业为国家服务,经营管理腐朽 ⑦结果差: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 ⑶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中西融合:“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解放: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启蒙作用 ④理论实践:维新思想到戊戌变法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 ①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②地域:从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 ③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中西合璧,新旧、土洋并存(典型) ④水平:断发运动彻底;废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社会运动、上层人物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文明传入 ⑤程度:大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原因:自然经济封闭,思想落后,农民贫穷) ⑥趋势:随着近代化发展而加深,保留民族文化的同时具有平等、民主、文明的特点 三、关键突破 ⑴士人的“西学东渐” 晚清人士看来,西方的内政仿佛就是“三代”的再现、“仁义”的样板,选举制何尝不是禅让制、“公天下”的现代版?如薛福成所言,“唐虞之前,皆民主也”。一追溯到上古,自会慨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亦激发起了一种崇周仇秦的情绪。他们的这种归附当然有其附会之处,但也成为“走出帝制”的一种思想根源。譬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曾主张“先民主,后强国”,这或许是“人权高于主权”思想的最早的闪现,但有趣的是,谭嗣同此言并未称引西哲,而是从孔孟的说法中推出来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清末士人对“西学东渐”的认识。 ⑵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做成了“多得多的改革事业”,实际上,清末“新政”所做的,真正能称上“改革事业”的没有几件。“新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改革,而是继续保持专制统治。用血腥手段镇压了1898年维新运动的慈禧太后,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面临反清运动蓬勃兴起,社会陷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独裁统治,决定集中对付革命势力,依靠洋务派官僚集团实行变法。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抵制革命、安定民心的必要,清廷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 ——李维民《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归纳作者认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⑶洋务运动中“外交”转变 在洋务运动中,深感外交人才的极度缺乏,于是于1862年6月开办了”同文馆”,设英、法、俄文三个班,随后又增加了算学、天文、外国历史、地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等课程。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二十八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 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是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疑忌转向依赖的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以夷制夷”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利用了近代全方位外交,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牵制法国。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洋务运动对外交的影响。 ⑷清末“实业救国”思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观后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观后感 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满满的期待,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认为中国有以下两大优势: 一是来自中国的超大规模。 之前在《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中作者翟东升分析,强国的繁荣总是能被周边人数更多的国家所学习、复制、然后取代,从百万人口级别的葡萄牙、荷兰等的强国地位被千万级人口的英法德所取代,到英法德的优势被亿级人口美国和苏联取代。这说明了当模仿者和原创者在同一个技术层次上竞争时,规模就变得极为重要。如今,苏联早已解体,美国作为唯一的中央大国,向世界输出着他们国家的国币、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而中国作为外围工业国家,经济、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或许,在不远的几十年里,当我们的技术、社会模式进步到和美国可以媲美时,我们可以凭着10亿级的人口规模优势,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 中国是这样一个超大巨无霸的规模,要做成很多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旦做成功,就会影响整个世界,我们的标准就是国际标准。比如马云在中国做到第一,全世界他都是第一。这是“规模效应”,日本韩国欧洲是没法比的。

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有人羡慕西方的民主,但西方是对民主更注重程序,东方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更注重实质,就是民主能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结果更重要,而不是程序更重要。我们党首先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而成立的,也是因为成功的解决了中国的根本问题,而取得中国人民的认同的。 当时面对的就根本问题是一盘散沙、国家积贫积弱,我们缺的是聚沙为神,把这个这么庞大的人口、这么丰富的人才凝聚起来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在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政党,首先赋予了积贫积弱的民族以能力,克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扭转了世界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和西方政党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政党是公开的部分利益党,就代表了一个社会阶层,而中国共产党是整体阶级利益的党。 张维为教授说,一个国家成功的概率大不大,取决于这个国家有没有一个政治力量能代表社会整体利益。而且是否有着坚定而长远的眼光和道路。

6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探索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毒品危害之烈使我们想起不堪回首的鸦片战争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挑起战争的国家是美国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C.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011·河北中考)下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抢走它们的外国侵略者和时间是( )

A.俄国——1858年 B.英国——1859年 C.英法联军——1860年 D.八国联军——1900年 4.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 A.清军抗击美军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C.鸦片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邓世昌抗击日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6.(2011·绵阳中考)“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袁世凯 D.李鸿章 7.有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外国明信片,画面描述的是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合肥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收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

2020年湖北省《中国法律史》模拟卷(第615套)

2020年湖北省《中国法律史》模拟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得分评卷人 一、单选题(共30题) 1.对明代都察院司法执掌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B.复核或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 C.不复核或审理京师斩、绞监候案件 D.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2.下列有关《大清现行刑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清现行刑律》是在对《大清律例》进行整体修改的基础上完成的 B.《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了旧律中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的传统体例 C.《大清现行刑律》对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 D.《大清现行刑律》仍旧保留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刑罚 3.清末修律过程中,大量法律最终未能正式颁布,下列法律得以正式颁布施行的是:() A.《钦定大清商律》

B.《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民律草案》 4.周代统治者尊重和善于利用传统习俗的规范作用,强调“礼从宜,使从俗”(《礼记》);《左传》中告诫后人:() A.“人弃常则乱兴" B.“人弃君则妖兴” C.“人弃常则妖兴” D.“人弃常则贼兴” 5.元代人在《唐律疏议序》中说:“乘之(指唐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 表达了对唐律的敬畏之心。下列关于唐律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 17题,单选) A.促使法律统治“一准乎礼”,实现了礼律统一 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高超,结构严谨 C.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D.对古代.亚洲及欧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其立法渊源 6.1948年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分中央、高等特种刑事法庭二级 B.中央特种刑事法庭隶属最高法院 C.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受理《戒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所规定的案件 D.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复判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判决的案件 7.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 18题,单选) 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 B.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 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 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

太原市2017年_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年级阶段性测评语文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刘海峰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书院与科举互相 联系又互有区别。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 印象多是制度。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 今多已灰飞烟灭。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 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过去 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 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 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 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 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反对科 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 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 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19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康有为不仅在1898年6月17日 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月3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 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很快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 所谓书院改制,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改制、 科举停废,笔者认为都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实际上是传 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 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例如,冷兵器被枪炮所取代、帆船被 汽船所取代、国子监被大学堂所取代,等等。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年,毛泽东在《湖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观后感

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满满的期待,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认为中国有以下两大优势: 一是来自中国的超大规模。 之前在《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本书中作者翟东升分析,强国的繁荣总是能被周边人数更多的国家所学习、复制、然后取代,从百万人口级别的葡萄牙、荷兰等的强国地位被千万级人口的英法德所取代,到英法德的优势被亿级人口美国和苏联取代。这说明了当模仿者和原创者在同一个技术层次上竞争时,规模就变得极为重要。如今,苏联早已解体,美国作为唯一的中央大国,向世界输出着他们国家的国币、知识产权和商业模式。而中国作为外围工业国家,经济、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或许,在不远的几十年里,当我们的技术、社会模式进步到和美国可以媲美时,我们可以凭着10亿级的人口规模优势,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 中国是这样一个超大巨无霸的规模,要做成很多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旦做成功,就会影响整个世界,我们的标准就是国际标准。比如马云在中国做到第一,全世界他都是第一。这是“规模效应”,日本韩国欧洲是没法比的。 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有人羡慕西方的民主,但西方是对民主更注重程序,东方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更注重实质,就是民主能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结果更重要,而不是程序更重要。我们党首先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而成立的,也是因为成功的解决了中国的根本问题,而取得中国人民的认同的。 当时面对的就根本问题是一盘散沙、国家积贫积弱,我们缺的是聚沙为神,把这个这么庞大的人口、这么丰富的人才凝聚起来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在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政党,首先赋予了积贫积弱的民族以能力,克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扭转了世界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和西方政党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政党是公开的部分利益党,就代表了一个社会阶层,而中国共产党是整体阶级利益的党。 张维为教授说,一个国家成功的概率大不大,取决于这个国家有没有一个政治力量能代表社会整体利益。而且是否有着坚定而长远的眼光和道路。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解析)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毫不在乎世人态度,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送别友人“______ ”,别情;欣赏音乐后用“______ ”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 ”,而“受中赏” 的条件是“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城谣 席慕蓉①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水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九七九年注:①席慕容,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②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这些诗句高度概括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内涵。 B.长城“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C.“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表现了诗人对长城炽热的情感,将长城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D.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说明民族“争战”带来的创痛依然让诗人难以安眠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意象鲜明独特,语言活泼俏丽,感情纯朴真挚,流露着诗人深深的愁思。 B.“无情“蹲踞”“冷眼“,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长城人格化,突出了长城作为旁观者的角色。 C.“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采用排比的手法,将长城与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融在一

百度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古文经,今文经,汉学,微言大义 第二章 名词解释:经世致用,《海国图志》,魏源,常州学派问答: 1、清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 1、知识分子人数多,出路少,前途渺茫,科举的名额一直保持不变,但是读书人的数量增加将近10倍。 2、大部分知识分子没有理想,士风不振,惟利是图。 3、知识分子对现状不满意。 2、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改良思想 (1)开始系统了解西方社会情况。(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 (3)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国之间矛盾而购买其军械,如大炮、洋枪,依此改进中国国防。(4)主张发展海外贸易。 3、魏源“以经术为治术”思想 (1)对正统学术的批评(包括宋学,汉学和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佛教)(2)通经致用,恢复原儒经典的社会政治作用(3)编撰《皇朝经世文编》,宣传其通经致用的思想 (4)提出“史学经世”,道光二十二年(1842)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 4、《海国图志》及其学习西方的思想(1)、提出一套对外战争的方法:(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3)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 (4)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介绍 第三章 5、《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1)经济思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财产平均分配。(2)政治、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3)文化教育方面:独尊上帝,实行宗教教育。 6、《资政新篇》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禁朋党,办报纸,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建立监察制度。(开明君主政治) (2)经济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体系。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制造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兴办企业;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 (3)社会文化思想。主张关闭寺庙道观,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革除溺婴、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4)外交思想。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允许外国人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但不准其干涉内政。 第四章 名词:夷务,奕?,张之洞,《劝学篇》,中体西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问答 7、洋务运动的产生原因 (1)对外战争的失败,产生了学习西方的思想

江苏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2020新】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

千年变局下的奋起与彷徨

千年变局下的奋起与彷徨——李鸿章的家国梦 一、案例说明 (一)目标阐释 从先秦时期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就一直延续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的先进人物追求国家富强的努力。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家国情怀在洋务运动的思考与实践中体现。作为晚晴的一代重臣——李鸿章以国运为己任,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力排众议,师从西方,大步改革,试图一挽大清之颓势,做了千年变局下的“奋起反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难耐深受数千年儒家传统影响的李鸿章始终跳不出君主专制的圈子,无法认清历史发展大势,西方的领先不仅仅局限在器物,而是全方位。甲午一役,有如当头棒喝,让这个视国即为家的李鸿章陷入了仿徨,发出了“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感慨,抱憾终生。 (二)实施路径 1、寻找目标的知识链接点 本课案例选择了与李鸿章有关的三组材料,分别对应了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结局。第一段材料“以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强敌”说明了洋务派在坚船利炮的刺激下进行改革。把李鸿章的家国情怀与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有机切合。第二组材料有四则,前两则强调了“自强”,后两则主张“求富”。“自强”与“求富”的认识与实践都体现了李鸿章个人的家国梦想。而这些梦想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两者融为一体。第三段材料通过李鸿章个人的反省指出洋务运动的不足与缺陷,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他破碎的家国梦恰是洋务运动的失败的结局,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悲剧紧密相连。由此,通过这三个结合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与课文知识的自然的链接起来。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