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教案 幼升小-13 会跳舞的符号—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 幼升小-13 会跳舞的符号—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 幼升小-13 会跳舞的符号—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 幼升小-13 会跳舞的符号—比较大小

第13讲会跳舞的符号

——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暑期创新实验版,幼小衔接第13讲“会跳舞的符号——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数量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能力。

数学思考

能积极思考问题,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操作活动的结果。

问题解决

通过一一对应的原理观察比较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尝试用不等关系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不等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不等关系,学会区别“>”和“<”。

[教学准备]

1.,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

2.彩笔、铅笔若干;

3. 动画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幼小衔接班数学优秀教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 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幼小衔接教案设计(数学)-幼升小衔接数学教案设计

幼小衔接教案 数学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数的读写,

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三、阶段学习容及目标: 第一阶段教学容: 1.美丽的海底世界 2.我是数字小能手 3.我最喜欢的食物 4.比较(一) 5.找邻居 6.小狗分骨头 7.分小圆片 8.小猴分桃 9.苹果熟了 10.打雪仗 11.火眼金睛 12.小象摘苹果 13.节日礼物 14.拼图乐园(一) 15.找路线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0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数量,知道这些数都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了解各数的意义。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掌握数位顺序;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3.在认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应用意识。 活动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 活动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 活动准备:情境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20枝铅笔,创设情境,让幼儿猜一猜铅笔的数量,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学习11—20的数数,认识11—20各数 (1)教师请小朋友任意拿一些铅笔,数出铅笔的数量。 (2)摆一摆、数一数,认识12。 教师:摆12枝铅笔,怎样摆能看得清楚?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数出10枝铅笔,捆成1捆。 教师:捆成一捆,10个“1”就变成了1个10,接着应该怎么数呢? 教师:1捆铅笔就是1个10,和旁边的两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枝铅笔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枝合起来是12枝也就是几个100和几个1合起来是12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认识十几。 教师:先看11枝铅笔图,说说它是怎么摆的,你们能照样子摆出来吗? (4)摆一摆、说一说,理解“2个10是20” 当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摆出19枝铅笔后,教师提问。 教师:19枝铅笔再添1枝是多少枝看看右边这些单枝的铅笔,你有什么发现?单枝的满了10根以后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几个102个10是多少?20是几个10 2.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 (1)请幼儿观察教材第42页的情境图:在美丽的花园里,有许多小蜜蜂在采花蜜,小朋友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蜜蜂(12只。) (2)请小朋友观察情境图右边表示个位和十位的算珠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吗?其实数学上早已规定了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有几个1;第二位是十位,表示有几个10。十位上的1就表示1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1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

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小衔接数学分清左右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和客体为中心,能区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及相对关系。 二、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 三、活动流程 (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围成半圆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两只手一起就可以搬东西、吃饭、穿衣等等,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们的身上找找,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左脚、右脚,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听口令做动作 T:现在我们找到自己身上许多的好朋友,那么老师来说口令,你们来做动作。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凑十法”。 2.能正确进行9加几的口算。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根据第一个加数9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 活动准备:情境图,带有计算题的小火车图片,计算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一列小火车图片,每节车厢上有一道计算题:10+1=,10+7=,10+5=,3+10=,6+10=,8+10=,10+4=,10+9=,10+2=。 2.教师:呜呜——小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们看一看,小火车上有计算题,请你们算一算,算对了,我们坐火车去旅游。 3.幼儿计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做对了。小火车有十节车厢,每节车厢坐一名小朋友,现在有9名小朋友坐在车厢里,有2名小朋友在车厢外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一共有几名小朋友?怎么算呢?(把9和2合起来,用加法算。) 教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演示:请车厢外面的两名小朋友中的1名坐到车厢里,车厢里就是10名小朋友,车厢外面还有1名小朋友,合起来就是11名小朋友,所以9加2得11。 2.教师:为什么要让1个小朋友先坐到车厢里?车厢外面的小朋友分成哪两部分?引导幼儿得出:一共有10节车厢,里面有9个小朋友,有一节车厢空着,再进去一个小朋友就是10个,加上外面剩下的1个就是11个小朋友。为了把车厢里的9个小朋友凑成10个,就要把外面的2个小朋友分成1个和1个。 3.教师:9加2得多少?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要把第二个加数2分成1和1,9和1凑成10,10再加1得11。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 4.学习9+3 教师引导幼儿摆计算棒:先摆9根计算棒,再摆3根计算棒。 幼儿边摆边说:9根计算棒再添上1根计算棒是10根计算棒,计算9加3时要把3分成1和2,9和1凑成10,10再加2得12,所以:9+3=12。 三、观察情境图,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教师:小白兔采蘑菇,先采来9个蘑菇,又采来5个蘑菇,小白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算式呢?可以怎样计算呢? 教师板书算式:9+5=? 引导幼儿讨论:可以把5分解为1和4,把9和1凑成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 2.请小朋友看看下边的图: 教师:小黑兔也去采蘑菇,先采来9个蘑菇,又采来4 个蘑菇,小黑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算式呢?可以怎样计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长短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长有短; 2、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铅笔3支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短 1、出示3支铅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比一比 3、动手比一比,看看谁长谁短。 4、汇报比较结果。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4页,将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写出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1-5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 一、认识高矮 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粗细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 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红盒)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 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活动名称:比较宽窄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宽窄 2、知道宽窄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活动过程: 一、认识宽窄 1、将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排列到桌子上 2、取最宽的与最窄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宽”、“窄” 3、将其他的彩色纸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7页,将长方形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薄厚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2、知道薄和厚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薄厚程度不同的书活动过程: 一、认识薄厚 1、将薄厚不同的书排列到桌子上 2、去最薄的和最厚德书进行比较,分别命名“薄”、“厚” 3、将其他的书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二、巩固练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3.能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活动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活动准备:情境图。 )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情境图,创设情境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花猫来到小河旁钓鱼,河里的小鱼真可爱,小花猫忘记了钓鱼,高兴地看着河里的小鱼游来游去,小花猫看到河里有5条小鱼,一会儿又游来了2条小鱼,不一会儿又有3条小鱼游走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花猫算一算小河里现在还有几条小鱼吗? 二、回顾故事,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1.教师:小朋友,小河里先有几条小鱼?(5条。)又游来了几条小鱼?(2条。)现在小河里有几条小鱼?(7条。)游走了几条小鱼?(3条。)最后小河里还有几条小鱼?(4条。)教师写出相应的数字。 2.教师:我们要列式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先加还是先减?教师列出算式: 5+2-3=4 教师:像这样又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运算。算式中的5、2、3表示什么?) 幼儿:5表示小河里原来有5条小鱼,2表示又游来的小鱼,3表示游走的小鱼。教师:5+2是什么意思?再-3是什么意思? 幼儿:5+2表示原来有5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现在一共有7条小鱼;再-3表示游走了3条。 教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个算式? 3.请幼儿观察情境图二 教师:草地上有几匹斑马?(7匹。)走了几匹?(3匹。)又来了几匹?(4匹。)草地上现在有几匹斑马? 教师: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指导幼儿讨论交流,并列式:7-3+4 @ 教师:我们列出了算式,应该怎么计算呢?先加还是先减? 4.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和总结 (1)列式的顺序,先加还是先减,以应用题的表述顺序来定。 (2)计算的顺序,先做第一步计算,再做第二步计算。 (3)心算时,一定要记住第一步的得数。 5.教师口述几道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请幼儿计算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1)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1)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 课时 教学内容:1-10 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 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 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 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教学过程:数一数: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 到10 的物体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红旗,迎风飘。5 像秤钩,来卖菜;6 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 8 像麻花,拧一道。9 像勺子,来盛菜;10 像灯笼,挂得高。)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比多少>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学生比较 <比高矮>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比远近>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 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 像铅笔,细长条;2 像鸭子,水上漂。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红旗,迎风飘。5 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 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篇一: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 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比长短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 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 2. 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二:幼小衔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三:大班组数学幼小衔接各班方案汇总文档】

幼小衔接数学+1+2_1公开课教案-5-14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正确的举手姿势、坐姿训练,听动训练,上课状态,20以内数序,+1,+2,-1 教学目标:1、对幼儿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 2、使幼儿学会正确的坐姿、握笔以及举手姿势,懂得上课时要眼耳追老师 3、对幼儿进行听力训练,提升注意力能力 4,20以内的数序,+1,+2,-1 教学过程: 一、导入0-3分钟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生: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幼小衔接的课堂!老师知道啊,你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在大班都学过什么吗? (此时学生思考中,老师可适当提示。并单独提问几个小朋友,适当表扬) 师:啊,有的小朋友说了我们学过画画,学过认字,还学过好多好多本领是不是啊?, 学生:是------- 师:哈,小朋友们都这么厉害啊,那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你们知道在小学里的小朋友他们都学了什么吗? 生:不知道!(此处学生若不回答可适当提示:是不是不知道啊,你们想不想知道阿?) 生:想! 二、静心训练4-6分钟(上课,举手) 师:好!现在啊,老师先带小朋友们做小游戏,表现最棒,学的最快最好的小朋友们,老师啊就会记住你,带你体验一下奇妙好玩的小学课堂!好(声音干脆,集中孩子注意力),现在我说一句,大家跟着我重复一句,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只有认真听专心看,好好学的小朋友才会做得最好啊,加油!开始-----(此处声音抑扬顿挫,舒缓有度) 师:合上嘴,注意听!(加上动作,眼神和学生亲切交流,语音有激情,学生跟着做读) 专心看! 我的成绩能夺冠! 师:哇,每个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现在我们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示范一下,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勇敢,最棒呢?请举起你的小手来(此时教师边示范正确的举手姿式边说:小朋友们要记住了,老师提问题的时候,你要先思考,心中有了答案后再举手,正确的举手姿势是这样的,双手平放桌面上,手臂要挺直,不可以抢答也不能乱挥手,记住了吗?),来,一起说:双手平放桌面上,手臂要挺直!(边说边做,示范两遍)好,我看看哪位小朋友举手姿势最漂亮,最准确,就让他来做! 师:所有的小朋友都做的很正确啊,选谁呢,好,你来!-------嗯,做的很正确, 三、眼耳跟老师 7-8分钟(正确坐姿,写字姿势) 师:哇---太厉害了小朋友们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做得这么好吗,对了----是因为刚才啊,在老师做的时候,你们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教学文案

幼小衔接教案(数学)

幼小衔接教案 数学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课堂,融入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涯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一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版本教材内容、难度和编排的进行分析整合,多方位考虑,承前启后,进一步为丰富幼儿的数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1、根据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幼儿熟悉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来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初步发展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数学教学的主要分类有:10以内数的读写,以及相对应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两位数比较大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等关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日历以及钟表的的粗浅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等。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D左右

大班数学活动名称:左右游戏 设计意图:幼儿园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会面临自己进入教师,独立寻找学校中的各个地点的问题,因此设计本节课程,重点放在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帮助幼儿将左右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 2、尝试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并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地图、参观小学、向左向右棋)、有左右标记的图书若干本、书橱、向左向右闯关棋、彩笔、色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 1)、区分自己的左右手。 2)、在我们的身体上除了手分左手和右手,还有什么地方分左右呢?(二)、区分环境的左右 (1)、请你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2)、谁能为我介绍一下你左边的小朋友? 二、尝试运用左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地图上找出路线,并试着用语言准确表述。(1)、生活里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能分清左右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像你们一样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从他家到小学需要过几个路口,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帮他把从家到小学的路线图画出来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述。 请幼儿对照大屏幕讲述。(2)、既然到了小学我们就进去看一看!图一:高年级的同学在欢迎我们!哥哥在我们的哪边?姐姐呢?图二:走进校园里有花坛、教学楼和操场。左边是什么呢?右边呢?图三:教学楼里看一看花在我们的哪边?教室呢? 图四:来看看我们的教室吧!右边有什么?左边呢? 图五:来到课桌前,铅笔盒在我们的哪边?书呢? (二)、幼儿操作,按标记摆放图书。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要学着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今天我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帮我把这些图书按它的左右标记分别放到左边或右边的橱子上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检验幼儿放的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感知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一)尝试探索,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把啪啪圈戴在你的右手上,举起来看一看! (2)、我也把啪啪圈戴在我的右手上(教师面对幼儿戴啪啪圈)。咦?怎么不一样了呢?我戴错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3)、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试试看,什么时候左右的方向一样,什么时候方向不一样,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幼儿俩俩体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讲述他们的发现。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1-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认识并能书写1-10 2、让小朋友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 3、通过小朋友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让小朋友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课时:第3课时 教学内容:比长短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小朋友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会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球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图形. 2. 认识顶点、边和角,并进行点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 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

认识图形幼小衔接教案(8篇)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 幼儿园大班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孩子们不但要认识图形,还要初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图形是一种思维题,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要通过实物图形摆放让孩子感知图形的特征。从玩中学,根据图形特征进行绘画,使孩子不但能够认知各种图形,还可以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要想掌握好、了解好各种图形,就要动手操作,从玩中得到快乐,让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 1、教案: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目标: 1、让孩子能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能初步了解图形特征。 2、让孩子能够初步体会图形的形状在面上,而且能够理解面在体上,初步认识三棱体、正方体、球体。 3、让孩子知道并了解生活中普遍存在各种图形,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孩子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特征。 教学准备:立体三棱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请来了几个老朋友,它们是谁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在小班、中班你们就已经认识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些图形都在哪里出现吗?你们说说,都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在房子上看到图形,玩具中看到图形,你们回答的很好。 2、认识三角形。教师:(出示一个三棱体)你们在哪里见过呢?房顶的两侧,还有很多的建筑物上都有三棱体。三棱体的一个面就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知道了吗?这些图形都是从体中来的。 3、认识正方形。教师:你们喜欢玩或看魔术吗?(教师拿出魔方表演)这个魔方有六个面,每一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先放一张白纸在桌子上,让孩子闭上眼睛数5个数,让孩子睁开眼睛看看教师手中白纸上有什么?有一个正方形。有的孩子马上就发现是魔方一个面的形状就是正方形。教师:正方形的形状是正方体一个面上的图形,大家明白吗?通过操作,孩子们能够明白正方形的形状在正方体的一个面上。 4、认识圆形。教师:你们认识了正方形,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出示圆形)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画出圆形的吗?拿出一个皮球,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球体,远看就是一个圆形。教师拿出来一个圆柱体让孩子观察两个底面,孩子明白了是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阶段复习4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阶段复习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对钟表、数字11—20、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等知识点进行更好的温习和巩固。 2.在阶段复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对钟表、数字11—20、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等知识点进行更好的温习和巩固。 活动难点:熟练进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活动准备:自制钟表,11—20数字卡片,口算题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钟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老师是几点起床、几点来到幼儿园的吗? 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是6:00起床,7:30来到幼儿园的。 2.出示自制的能拨动表针的钟表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钟表,你们能把老师起床和上班的时间拨出来吗? 请两名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是几点起床?几点来到幼儿园的?现在我们也用自己做的小钟表来拨一拨时间吧。 请每位小朋友都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朋友们做得都很好。现在我来说咱们今天活动的时间,请你们来拨动表针找到每个时间,看谁拨得又快又准。 7:30 来幼儿园 8:00 吃早饭 8:30 角区活动 9:00 上课 10:30 做操 11:30 吃午饭 12:00 睡午觉 2:00 起床 2:30 下午活动 4:30 离园 二、复习11—20的认识 1.教师:现在是9:00,我们应该做什么?(上课。)对了,9:00是我们的上课时间。现在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咱们班今天来了多少位男孩子?多少位女孩子? 2.游戏:快快排 玩法:发给幼儿11—20数字卡片,游戏开始,教师说:请拿11—15卡片的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游戏反复进行几次,数的顺序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长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长有短; 2、知道长和短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铅笔3支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短 1、出示3支铅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比一比 3、动手比一比,看看谁长谁短。 4、汇报比较结果。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4页,将铅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写出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高矮 1、请高矮不同的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认识“高”和“矮”。 2、请5个高矮不同的幼儿上台,其他人比较高矮。 3、引导幼儿请最高的小朋友取数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数字卡片2,依次为5个小朋友编号。 二、巩固练习 做幼儿用书第5页,按动物的高矮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粗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戏; 2、知道粗和细是相比较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红盒)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将彩色圆柱体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细的圆柱体,分别命名“粗”、“细 3、将其他的彩色圆柱体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来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6页,将圆柱体、树、绳子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活动名称:比较宽窄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宽窄 2、知道宽窄是相对而言的 3、学习比较 活动准备: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宽窄 1、将长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彩色纸排列到桌子上 2、取最宽的与最窄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宽”、“窄” 3、将其他的彩色纸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序 二、巩固练习: 幼儿用书第7页,将长方形按照从宽到窄的顺序编号。 活动名称:比较薄厚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最新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最新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