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教育学简答与论述

1、简述教育的实质。
①、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第三、教育是以人类的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①、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②、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③、教育措施(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简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如何指导和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①、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主导性的现代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补充,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大众传媒等给儿童的影响。
②、学校对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应进行指导,使家庭、社会、学校目标一致,相互支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4、简述实验的三种基本方法。
①、单组实验法
②、等组实验法
③、循环实验法
5、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三中心”主张。
①、传统教育派:
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绝对主导、
第二、教材中心,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
2、现代教育派主张:
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
第二、从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6、教育与生产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教育的内容。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蒋科学技术从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再生产科学技术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是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的
②、教育是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的
③、教育是通过培养各类政治领导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的
8、简述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③、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④、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简述“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

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在发展中只能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并不能改变人的发展方向。
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10、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身心的发展水平;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差异。
4、遗传素质本身虽不能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予以改变,但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11、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感受。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下选择的余地,因材施教
3、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2、教育如何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循序渐进施教
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要因材施教
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13、简述智育的基本任务
1.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所必需的心理能力,主要是指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14.美育实施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
2.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的的正确结合
3.掌握艺术内容和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
4.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
15、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哪些?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16、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智力的类型差异,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指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指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的较晚;
4.智力的性别差异,即智力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智力分布上有显著区别、
17、简述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固定化
2.学习任务复杂化
3.学习动机减弱
4.兴趣

降低
5.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6.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
18、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1.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为代表,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
2.学生中心论,以美国的杜威和法国教育家卢梭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要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展。
19.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0、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综合评价,应注意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意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1、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成正相关的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2、简述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3、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特点?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3.选题必须明确具体
4.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
5.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24、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知行统一
2.疏导原则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6.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7.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
25、为什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1.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的。
2.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26、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

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即简述德育的过程)
1.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2.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活动与交往
3.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4.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27、世界课程改革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1.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态度、道德的发展、
2.以基础学力为中心,提高课程标准
3.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促进课程的现代化。
4.尊重学生的经验,实施个性化课程
28、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
1.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2.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9、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1.目的明确。在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内容正确。即要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材之间的关系。
3.方法恰当。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4.结构紧凑。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教与学的活动要安排得非常妥当。
5.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30、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那些变化?
1.教师的教学角色: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和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能力的培育者转变。
2.教师的交往角色:由交往的权威者向学生的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
3.教师的课程建构角色: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决策者转变
3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尊重家长。
3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的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33.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容?
①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②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

题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这一点更为重要。
3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尊重。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5.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2.学科渗透
3.班主任工作
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5.家庭教育
6.环境教育
7.社会磨砺
8.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校报、广播等)
3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37、试列举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质的研究法
4.调查研究法
5.实验研究法
38、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39、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1.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发扬教育民主
4.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40、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内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4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2、简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1.培养合作精神
2.提高研究能力
3.加强课程理论素养
43、简述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
1.我国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
2.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3.教师法律意识的亟待提高
4.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
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要求
44、简述认知方式对学习的影响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它

主要影响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式。
1.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认知通道的选择
2.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选择
3.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
4.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学科选择的偏好
45、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派观点: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的综合。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论述题
46、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系统的使命和责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主导力量,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
③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7、试比较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
48、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49.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

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50.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1.学生的权利
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利、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52.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3.学校的权利有哪些?
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③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④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⑤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⑥聘任教师及其他教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⑦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5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的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④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⑤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⑥依法接受监督。
55.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1.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
2.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3.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
4.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56.教师的任职资格
1.必须是中国公民。这

是先决条件
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必须具备规定的学力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57.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式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58、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5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60、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61、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62、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3、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6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6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

的需要
66、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67、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68、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69.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70.当前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应培养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二是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7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72、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73、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

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74.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75.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7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77.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78.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 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 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内容; (3)科学技巧转变了教育技巧。
79.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 要维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性所抉择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基道路;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性抉择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 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阐明这一点。
80.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记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起头形成。
8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情势。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 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运动;④建立 教育基地。
82、什么是微格教学?
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

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三、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83、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时,应遵循四条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13、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四个特征: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第二、是有效学习必需的;第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第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8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注意有时引起学生疲劳也不好)(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85、简述学习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分类)
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
(2)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
(3)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86、什么叫学习策略?简述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三种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控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有:
(1)注意策略。它是指一个重要方法即在学习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
(2)编码策略。它是指按学生自己熟悉或习惯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以便于取用。
(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贮存的信息的方法。
87.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88.简述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89.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论述 题
90.结合实际,谈谈加强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运动中该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径规范。加强 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进步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 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俗,推动 社会主义精力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 素质教育的实行。
91.如何了解教育的经济功效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进步的首要手法之一; (2)教育是进步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92.美育能增进教育目标实现,增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 为:
(1)美育可以增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德的形成,它对于培植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建立正确 的世界观具有特别的功效 。
(2)美育能增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张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 身心健康,增进体育。
93.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94、 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一、有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四、价值辨析:讨论交谈等。一种观念要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选择(1、自由选择;2、从多种

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赞赏(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赋值过程” 。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奖励: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惩罚:当不良行为出现时,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95、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96、根据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与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增强记忆能力。(要求至少解释清楚两种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
有关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
(1)干扰说。该理论认为,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他信息进入了记忆系统,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就是先后学习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
(2)衰退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建立痕迹的过程,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以至消退。因此,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
(3)线索依存说。该理论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不会“漏失”,遗忘并不意味着长时记忆中不存在有关信息,而是不能有效地提取。因此,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利用线索提取有关知识,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4)动机说。该理论认为,遗忘是人出于某种动机而主动压抑的结果。
(5)同化说。该理论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97、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记忆有意性、主动性的发展;
(2)记忆策略的发展。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发现记忆材料中的规则,把握了规则,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可能自发地复述记忆材料;年龄较大的

儿童更善于联想。
(考生将所述的遗忘理论结合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能合理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回答得7分)
98、何谓迁移?结合自己谈谈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那些基本策略?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
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
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99.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100.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101、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102、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103、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的矛盾?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104、 态度与品德的区别。
答:二者实质相同,但有一定的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105、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答: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106、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答: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07、 高智商是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答: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

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108、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是无心理疾病吗?
答: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0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那些角色创新?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三、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四、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110、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四个特征:
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第二、是有效学习必需的;第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第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11、创设“问题情景”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1)问题有启发性(2)问题要具体(3)问题要新颖有趣(4)问题要有一定难度
11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13、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基本特点。
114.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15.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1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
(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

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7.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1)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2)学习困难综合征(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5)儿童强迫行为
11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③肯定性训练。
119.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20.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
(1)教学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①引起学生注意―②提示教学目标―③唤起先前经验―④呈现教学内容―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展现学习行为―⑦适时给予反馈―⑧评定学习结果―⑨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
(3)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4)课堂教学环境
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2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122、课堂的三大要素
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123、教师期望通过哪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
124.教学评价的分类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12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格教学;(3)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126、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28、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129、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130、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13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132、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133、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134、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
自主原则:(1)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135、当前教育思想转变中,要树立哪些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学生观;现代课程观;教育民主化思想;教育本质观;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全民教育观;现代教育方法观;教育信息化等
136、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有?
(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137、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假设;(3)弄清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138、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139、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14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41、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142、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43、结合实际试述作为一各21世纪的老师应该具备什么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政治思想素养了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后者包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教师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结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144、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中有什么意义?请结合当前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
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2)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3)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德育现实:一是德育目标相对滞后,二是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三是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教育方法单一,五是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社会现实往往与学校德育目标相异。1、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当前实际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我个人认为道德能力在能力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道德不仅事关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德育排在“德、智、体、美、劳”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一个人如果道德能力强而其他能力弱一点,他至少会有所作为;但如果其他能力强而道德能力弱甚至是差,那他就会危害社会,能

力越强,危害越大。同时,国家治理社会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道德,二者的职能和调整范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无法约束或约束不到的地方,只有通过道德来约束,所以党和政府才提出以德治国。从这个角度说,道德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同时,道德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道德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当然,毫无疑问,一个人的道德能力的形成,是其养成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前提。
首先,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六七岁至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理解事物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较弱。使青少年从小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三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145、结合人生阶段与教育,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终身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它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一生都可以受用的学习技能,在终身教育制度下,成人教育的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需要会得到更多地满足,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考试失败与成功的概念将失去意义。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意义,终身教育正好能够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要求,从童年期到老年期,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使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生活得有意义,当然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接受相应的教育。再说,当前人类正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终身教育、终身制学习无疑有助于我们接受这些挑战。
146、结合实际试述老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发扬民主,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47、你是怎样认识素质教育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你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有何作为?
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