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奇的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P14——P15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验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准备8K素描纸(或白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笔刷、笔洗肥皂粉等工具。

2.教师准备:课件,示范用具、肥皂粉、8K素描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笔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1.教师快速用水粉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1.教师:像这些运用特殊的材料或者特殊的表现方式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都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比如三年级上册《天然的斑纹》和五年级上册《无笔画》,就是运用了拓印和对印的方法表现了独特的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2.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很多自然形成的肌理,例如土地、木材、水波纹、玻璃等。(课件出示几张自然形成的肌理图)

3.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问:为什么肥皂粉会使画面形成这种斑驳的肌理效果呢?我们试验一下吧,先来看看彩色底板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彩色底板制作步骤图)

2、回忆老师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板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板。

(1)学生边做边思考:肥皂粉撒在色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神奇的效果?

(2)小结:干肥皂粉在吸收周边水和色彩时,肥皂粉和水、色彩的多少不一,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聚变,平淡无奇的肥皂粉竟然变成了绘画媒材,是不是非常神奇呀!

四、创意制作

1.教师展示《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小松鼠的世界》。

(1)教师:如何把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变成一幅有趣的具有肌理效果的抽象画?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作品,看看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

(2)《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这幅作品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直接利用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剪出花瓶的造型。

(3)《小松鼠的世界》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呢?(教师出示制作步骤图。)

2.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了解用抽象艺术形式表现有肌理效果的艺术作品的方法。(出示临摹的马蒂斯作品和米罗作品)

3.学生根据制作的彩色底板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4人合作。(第一课时完成不完,第二课时继续完成。)

五、交流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方法?

●蜡笔法

●撒盐法

●喷水法

●刀刮法

●对印法

●油渍法

●吸洗法

七、教师小结

八、板书设计

神奇的肥皂粉

教师范作教师范作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智力七巧板活动教案

智力七巧板活动教案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 了解:1、通过对智力七巧板演变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2、了解智力七巧板科普活动的活动目的意义、活动内涵和活动外延。 掌握:1、掌握智力七巧板组拼的基本技能、组拼规律和组拼创造方法:藏尖角游戏、按样拼图、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副创作等。 2、掌握运用智力七巧板进行广告创意、多副主题创作、天文创作、形与数(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的几何关系。)创作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1、学生在浅易、趣味的游戏、拼搭、愉悦之中,培养自己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思想态度和无限的创造愿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空间组拼能力和创新发明意识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二、教学内容: 1、介绍“智力七巧板”的演变发展过程; 2、基本技能练习:拆封七巧板、藏尖角游戏、按样拼图、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副创作等。 三、教学准备:教学卡片若干张、欣赏作品若干张、小奖品若干份、教学挂图4张等。四、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互动式教学、竞争式教学、自由发挥式教学和协作配合式教学。五、教学时间: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一、引言: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特殊的活动科学趣味课程——智力七巧板(板书),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何为“七巧板”?学生:七巧板就是七块板,其它回答(略)。 老师:好,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接近,综合大家的意见,七巧板有三个含义(就是七块能很巧妙拼组成很多图形的板块,但这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1、可以拼搭出很多形象生动的图形的七块不同几何形状的图板。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2、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1、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 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三、制作底版 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 2、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五、交流评价 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每幅作品

趣味七巧板教案

趣味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七巧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观察和相似联想,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2、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玩七巧板拼图的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自豪感。 3、尝试将平面几何图形无间隙拼搭组合,创造出各种图形与图案。 活动重点: 认识七巧板的组成。 活动难点: 将零散的七巧板进行无间隙拼搭,按照一定的方法还原成正方形。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手一张绘制好的七巧板图。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人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活动方法: 直观法、支架法、提问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首页,创设情景:老师带来了一只百宝箱,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点击课件:逐一出示七巧板拼成的人、帆船、水壶的图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直观体验七巧板的“神奇”,漂亮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住了幼儿,让幼儿直观感受七巧板的奇妙组合,充分激发幼儿的求知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较图形的大小,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组成,解决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后面用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1、用两块大三角形自由拼图——2、自选图形拼三角形——3、还原正方形——4、拼较复杂图案。 1、用两块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请小朋友找出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试一试,拼出简单的图形或者图案。 【这一部分,我开门见山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搭,孩子们操作完展示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复制移动旋转功能把成果展示出来,可以随时根据幼儿的回答来拼搭。】 小结:用两块大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还可以拼成蝴蝶结、小树、小山坡…… 在成果展示后,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拼的?” 师总结拼板的基本方法:边对边;角对角;角对边。 【在拖动图形时对幼儿的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出拼搭共有角对角、边对边、角对边三种方法,并提醒幼儿进行无间隙拼搭。】 2、自选图形拼三角形 教师提问“你能从剩下的五块图形找几块拼一拼,拼出三角形吗?”幼儿自由操作,发现各种组合方法。 本环节设计拼出指定图形并用语言表述“用了几块什么图形拼成三角形”。 【点击按钮清晰展示图形拼法,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动、直观,幼儿能对各种组合方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神奇的水》说课稿

《神奇的水》说课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课《神奇的水》,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科以新课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水的神奇本领。在教学课程中,不但追求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更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并了解水的两个神奇本领在生活中的现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到科学,对科学充满兴趣,但是没有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还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三年级的孩子在此阶段主要是学会观察,学会动手做,学会记录。要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为以后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有毛细现象。 2、了解水有表面张力。 3、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 教学重点: 认识水有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 寻找水在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设计: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兴趣,爱玩是三年级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在课的开始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水和怎么玩水入手,告诉他们老师会教他们新的玩法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第二个环节,老师教孩子用纸棒做实验,让学生猜纸棒浸泡在红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猜了以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通过实验发现水会爬上去。接下来比较,水能沿着纸爬上去,能不能沿着其他材料爬上去,课前我准备了纱布条,粉笔,塑料棒和玻璃棒,通过不同材料的比较来发现水是沿着有孔的材料爬上

去的,引出毛细现象的概念,接下来又准备了两个演示实验,红水滴在纸上和玻璃上,让学生辨析是不是毛细现象,为什么是和为什么不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毛细现象的认识。 认识了毛细现象之后,第三个环节设计的任务就是认识水的表面张力。同样先教会孩子滴管的使用,然后让孩子们猜一元硬币上能滴多少滴水水才会溢出来,同时用画图的方法把从侧面观察到的硬币上的水即将溢出来前的样子画在纸上。汇报的时候把各个小组画的图作比较会发现虽然画的有差异,但是共同点都是水面都会鼓起。发现这个现象以后,让孩子分组讨论为什么水鼓起来都不会溢出来,通过讨论更加深孩子对“团结的水”这一概念的形象认识,最后教师总结出水面张力。然后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水面张力现象,把科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 最后,为了更加深孩子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利用水面张力让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并让孩子上台试一试,没试的孩子就作为回家之后的兴趣活动。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

2021大班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剪拼“七巧板”,加深幼儿对简单图形的认识,动手与动脑结合,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拼“七巧板”,加深幼儿对简单图形的认识。 2.动手与动脑结合,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3.以动激趣,在实践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七巧板教具一份幼儿人手一份标有数字地正方形剪刀人手一份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动激趣、剪拼“七巧板” 1.剪“七巧板” (出示“七巧板”) 师:小朋友,这张正方形的纸上写了什么?几个数字?这七个数字把正方形纸分成了七块不同的形状,我们一起把正方形纸剪一剪,分一分有哪些形状。 (利用板书的形式,把图形进行分类) 师:这是七块神奇的形状,它能变化出许多图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 2.拼“七巧板”

师:你能把这七个图形拼成剪开前的正方形吗?拼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示。 二、拼实物图、手脑结合展开想象 1.自由创作、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师:用这七个图形能拼出房子、小树或随便什么东西,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拼的漂亮。 小结:我们拼七巧板时一定要把这七块板都用上去,图形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 2.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3.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七巧板》

中班科学教案《奇特七巧板》 活动目标: 1.了解七巧板是中国传统的益智玩具,感受玩七巧板的欢乐。 2.观察图形的组成并大胆想象,尝试拼摆各种例外的图案。 3.感受玩七巧板的欢乐。 重点:观察图形的组成,尝试拼摆各种例外图案。 难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尝试大胆创造。 活动准备:自制PPT,七巧板大图形一套,印有七巧板图案的纸(与幼儿人数一致)。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七巧板,使幼儿萌发探究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哪个小朋友知道它的名字?(七巧板) 2.教师: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七巧板吗?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一共有7块板,7种颜色。 (2)玩游戏找一找,请幼儿找出不属于七巧板的图形。 3.教师:你想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让我们来听听七巧板是怎么说的吧! 二、七巧板的来历 1.教师以七巧板的口吻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哦!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呢。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 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由6张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由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客人人数的多

少灵敏拼凑桌子。再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成只有七块板的木板,用它拼图,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玩具,叫做“七巧板”。因为拼图能够开发儿童的智 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一个中华名族智慧的代表啦! 2.教师小结:原来,七巧板并不是爸爸妈妈小时候才有的玩具,在宋朝就已经有了,中国人真是聪惠呀! 三、玩七巧板拼图。 1.出示七巧板图形。 (1)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呢? (2)教师:仔细观察这个图形?你会发现什么? (3)依次出示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4)教师:这些都是由七巧板变出来的哦!奇特的七巧板还能变出什么图案呢?请小朋友想一想? 2.幼儿玩七巧板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幼儿拼出来的图案。 (1)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拼出了什么吧!你能看出来吗?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用七巧板变出了这么多风趣的图案。回家后,大家可以拼给爸爸妈妈看哦!

8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8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2、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1、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 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 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 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 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 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 殊效果。 三、制作底版 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 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 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 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 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 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 配色知识。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 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 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 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 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 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 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 形状。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 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 饰画。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 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 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 和装饰画。 2、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 进行创意制作。 五、交流评价 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 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 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的 运用、色彩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 行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 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方法? 蜡笔法 撒盐法 喷水法 刀刮法 对印法 油渍法 吸洗法 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目标: 掌握蔬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 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 用写意技法表现蔬菜瓜果的练习。 教学难点: 造型的准确、下笔的肯定。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欣赏齐白石的《荔枝》、《白 菜蜻蜓》和徐家昌的《葫芦》,感受作品在 选材、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特点, 体会画家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和追求真、 善、美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补充其他欣 赏作品。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工具材料初步了解色彩技法,并能够运用肥皂粉撒点的方法创作出特殊的画面效果。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肥皂分撒点技法带来的色彩变化效果,运用技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添画,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三.教学策略 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法的安排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理解肌理的含义,同时启发学生对抽象画作制作方法的思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当中,感受抽象艺术魅力,提高美术素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开展游戏,准备三个纸巾盒放入三种不同质感的物体,分别请同学上讲台来摸一摸,并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请讲台下的同学猜出物体的名称。 师:为什么同学们经过触摸和文字性的描述,就能猜出来物体的名称呢? 引出今天的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2.新授 在新授环节我首先会讲授肌理: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不同的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 接着我会请同学们观察身边常见的一些物体表面有明显特征的事物。 师:同学们可以在教室里找到不一样肌理的物体吗?有哪几种呢? 小结:物体表面的皮肤、纹理,这就是肌理。后来人们把肌理引为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纹理。 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创作出专属于你自己的肌理图案呢?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请同学们进行

七巧板教案

教学内容: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不知道小朋友还认不认识它们,记不记得它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生辨认图形。 3、欣赏图形.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4、揭示课题: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板书:七巧板) 二、初步感知 1.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有几块。(提问回答) 生:七块。 师:看一看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提问回答) 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块?(提问回答) 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师完全一样的?(提问回答) 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 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师:为了我们拼图的时候讲解方便,我们现在把每块图片都标上序号表示,两个完全相同大三角我们用1号2号表示,相同的小三角我们用3号4号表示,剩下的三角形用5号表示,还有剩下的一个正方形用6表示,平行四边形用7表示。 三、自主探究 1、组织拼图。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的七巧板。 2、用两块拼。 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 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指名回答。 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3、用三块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2、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难点: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1、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三、制作底版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1)水分控制; (2)色彩浓度的把握; (3)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1、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 2、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五、交流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详案:神奇的七巧板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详案:神奇的七巧 板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孩子喜欢把一些玩具拆了之后再重组装,因此我想让孩子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图案,同时还能提高对平行四边形这类生疏图形的的认识,对其它图形的巩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图形的变化,从而使幼儿对七巧板产生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并能创造出新的图案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份用七巧板拼好的图案。2:每个孩子桌子上放一份无论是颜色还是大小都一样的七巧。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让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图形并提问:这是什么?他们的名字谁能说出来?幼儿回答:三角形,正方形。教师:真棒。教师:你们在数数你们手中一共有几块图形?幼儿:一口同声说七块。教师:告诉你们他们在一起有个共同名字叫七巧板,用它们可以拼出许都意想不到的图案,很奇特不信宝贝们来试试好不好?教师先出示之前的作品,孩子们一看都觉得很有趣,就连忙嚷着说老师我想试。

2:拼一拼教师说开始吧动起你们的聪明小脑瓜,动起你们那灵活 的双手。;孩子们一边做教师一边观察,并为没明白本课内容的孩子加 以解释或做例子。夕瑶小朋友大胆提出说老师我只用了一个三角形和 一个正方形就拼成了一座房子,我笑着说你可真棒,可是七巧板它有 七块,用它拼其它图案时七块是缺一不可的,你瞧老师拼的这条鱼是 不是七块呀?夕瑶认真的数了一下并点头说是的,我鼓励她你一定行我 们一起来试试,夕瑶却说了一句:不用,老师我行。我听了后我觉得 我有些佩服这么小的孩子,他够自信。这就告诉我们千万别小看孩子。 3:自由搭拼后,我请孩子大胆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孩 子们都很兴奋。小刚说我拼了一辆车等着我载着你们出去玩,很有趣 的孩子。雨涵说我拼了一个小船,可有的孩子看后说不像,说像小旗 插在地上,我说你们都没错,就是这样你认为是什么咱就说它是什么。我这样说完后好像孩子们没有了顾虑,都争着介绍自己的作品。 延伸:有个别孩子没有拼出来,我提议下节课我们要二人合作完成,看哪组合作的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神奇的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教材分析 《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是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从而掌握特殊的色彩技法,体会不同色彩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感受独特的画面效果。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小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独特画面效果,也能拓宽学生的对于绘画领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状况分析 《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制作难度较低,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五年级学生爱自主探究,爱动手操作的心理特点。小技法的探究,开阔了七年级学生的绘画领域的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2、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提问:刚才视频中画上那种斑斑驳驳的肌理效果是怎么形成的呢?同学们猜一猜。

优质课《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和教学反思

优质课《有趣的七巧板》教案和教学反思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数学与生活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将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呈现出来,旨在通过七巧板的拼、摆等活动,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七巧板的制作过程,并体验七巧板的组图功能,提高学生的图形组合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发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拼图活动中,让学生对所拼的图形给出自己所赋予的意义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意识到七巧板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拼图及其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七巧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形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也很喜欢,今天老师拼了一些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成的图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学生欣赏。 师:这些拼图漂亮吗?这些漂亮的拼图其实都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演示将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开成七块图形,再将这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课题: 师:对!这是一副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板书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3、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大约有1000岁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图”, 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模板”。我虽然仅有七块图形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谁先来说一说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神奇肥皂粉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2.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3.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教案人教版完美版

神奇的肥皂粉 年级:五年级 学科: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一年级的技法课,作为美术课中的技法课,教师应把握好不要上成纯粹的技法学习课,应该在课堂中做好技法与美术语言的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感受该技巧所包含的审美因素。 知识与技能: 学会欣赏肥皂粉所带来的统一中有变化,疏密美感,学会运用这这种语言,能较熟练的运用肥皂粉的撒播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素养创作出不同层面的一张作品。能用做好的肌理作品联想一张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体验、尝试,与老师交流,操作实践,创造,以合作的方式用联想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累灵感并创造美的意识,感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谦让,在尝试中学会思考,在创作中提升兴趣。 教学重点:对肌理美的感悟与发现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肌理效果联想一幅画 课前准备:剪刀水彩白纸水杯笔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感受美 (一)大家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然后以前后四个人为一组,看一看有没有重复的,如果有重复的,某个同学主动发扬风格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与组内的颜色又不重复的,并放到调色盘中。 学生:

(二)欣赏图片:我们看这些精美的图片从最大的宇宙到最小的细胞,用我们身边的一个材料就可以表现出来,我们来试一试这个神奇的材料。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让我们用肥皂粉一起来捕捉撒播出来的灵感(主课题) 1、教师演示(宇宙图)并讲解操作要点:老师选择黑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选择黑色的同学可能会很少) 2、教师总结撒粉操作要点:水要饱色要巧手要快粉要少(只是操作技法层面的要点,不包含美的因素的要点) 二、尝试体验发现美 (一)学生尝试:用你喜欢的颜色尝试这梦幻的肌理,有的同学为了小组的颜色的丰富多彩,放弃了自己的最爱,我相信这部分同学用其它颜色一定也能做出优美的图画。 (二)交流讨论理解美 美的知识的学习: 根据自己的画面联想到的: 分析画面的美感:与联想到的场景的什么地方相像例如:聚散的星星,郁郁葱葱的草原,流动的河流;(引导学生在物体前面加形容词,这样可以感受对象的美感) 三、交流讨论理解美 (一)教师总结: 通过刚刚的尝试同学们想一想随便撒播可以吗? 教师引导要点提示:疏密的美感;统一中的变化的把握(转化到技法上就是有的地方撒播的多,有的地方撒播的少形状上也要有变化) (二)欣赏名家名作 将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四、合作创造表现美 (一)形式提示: 四个人一组: 思剪贴共同参与 (二)方法提示:

《神奇的皂粉》学习教案.doc

《神奇的皂粉》教案 教学目: 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行剪裁和意想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画。 教学源: 学生准:学生准料、色等涂色工具。 教准:教用演示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等材料。 教学程: 一、置念 : 明:念,是触学生激情与情的情境之一。念置在,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非知不可的感。在老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的探索者。 1.教快速用水彩料涂抹在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上。 2.向学生展示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学生猜猜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猜,回答:、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 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三、制作底版 : 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交流评价 :

趣味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七巧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观察和相似联想,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2、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玩七巧板拼图的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自豪感。 3、尝试将平面几何图形无间隙拼搭组合,创造出各种图形与图案。 活动重点: 认识七巧板的组成。 活动难点: 将零散的七巧板进行无间隙拼搭,按照一定的方法还原成正方形。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手一张绘制好的七巧板图。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人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活动方法: 直观法、支架法、提问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首页,创设情景:老师带来了一只百宝箱,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点击课件:逐一出示七巧板拼成的人、帆船、水壶的图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直观体验七巧板的“神奇”,漂亮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住了幼儿,让幼儿直观感受七巧板的奇妙组合,充分激发幼儿的求知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初步了解 1、找一找 教师顺势提出:图上有什么?仔细观察每个图案,它们都是由几个图形组成的? 通过移动排列图形,引导幼儿数一数,知道每个图案都是由七块图形组成。 小结: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七块图形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正方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 【课件中的图形可以反复移动并迅速回到原来的图案,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正确感知图形数量,起到了其他媒介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2、分一分 通过提问“你认识七巧板里的哪些图形?哪种图形最多,有几块?这个图形很特别,你认识吗?” 引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本次活动中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知识量太多,因此本次活动的认识定位于幼儿感知这图形,并不要求了解该图形的特征】 教师小结: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组成了一副神奇的七巧板。 3、比一比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幼儿找出数量最多的图形——三角形并动手比一比。 幼儿动手操作后教师提问“五块三角形一样大吗?你们是怎么发现的,用了什么方法?” 【通过点击课件,旋转图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说出用重叠的方法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神奇的肥皂粉》精品教案

《神奇的肥皂粉》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掌握特殊的色彩表现技法,体会不同色彩表现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感受独特的画面效果。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能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独特画面效果,也能拓宽学生对于绘画领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使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小技法可以制作特殊的画面效果。 2.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3.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感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2.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四、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变个魔术。 1.教师演示: (1)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3)揭晓答案:肥皂粉(出示图片)。

2.教师总结: 这是我们平时洗衣服的时候用到的肥皂粉。在现代绘画中,一些生活中的媒材经常被用来制作绘画作品,用肥皂粉撒点作画不仅有趣,还让我们发现了绘画艺术有许多表现艺术美感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利用神奇的肥皂粉进行创作吧! 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新授知识 1.欣赏启发 这种神奇的效果能制作出很多美丽的作品(展示用肥皂粉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比尔杰克林的绘画作品。) 通过欣赏,你们发现比尔杰克林利用肥皂粉表现了什么内容? (比尔杰克林的作品:雪景、海洋) 音频播放学生的作品欣赏。 2.表现内容 我们通过肥皂粉制造的这种神奇的效果,还能表现什么内容? (雪景、海洋、星空、梦境) 3.制作技法 这些美丽的作品,有些背景单色,有些背景多色,有些肥皂粉晕开的肌理很大、有些很小,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 单色:请同学们根据单色制作步骤来进行实验。 (1)准备好纸,在上面喷水。 (2)涂上有色调的水彩色。 (3)在水彩未干时撒上干肥皂粉。 视频谈感受(播放学生实验视频:视频中发现,单色和多色定的制作方法,通过撒肥皂粉的多少改变肌理的大小) 多色:教师视频演示多色晕染背景,教师谈要点:水分饱、手要快、粉要少。 4.完善画面 怎样使我们的作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呢?看看老师刚刚绘画的多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