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陈萍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摘要: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小中见大,铺地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源远流长。本文从常用类型、材质选择,纹样分析,铺装特色、艺术表现方法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作了初探。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铺地;铺装文化

园林铺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园林小品。园林中的建筑、植物、筑山、理水,一直为造园者所重视,而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不容易为人瞩目。其实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源远流长,沉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我国古代对铺地最早的记载为“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即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的馆娃宫中,有一条响屧廊。屧是空心木底鞋。相传吴王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计成的《园冶》中则有着对铺地较系统、详尽的论述。与传统的欧洲园林铺装注重理性风格不同,中国古典园林铺装体现出更多的人文色彩。日本景观设计师都田彻曾指出“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特殊象征符号”。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以其独特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呈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完全可以成为我国文化特殊象征符号之

一,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极佳的范例。

一、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常用的类型

(一)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是指用碎石、卵石、瓦条、碎瓷片等为材料,组成各种精美图案铺地。“花街铺地由于是以卵石、碎石等组成,它们不仅排水性能好,又能防滑,光线也柔和,很适合我国江南一带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使用。”[1]

在留园可亭北面的假山后有一段长五十余米的花街铺地,用鹅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种材料筑成海棠花纹,犹如织锦铺地一般给人以美感。

(二)雕砖卵石铺地

雕砖卵石铺地又被誉为“石子画”,它是选用精雕细刻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而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如有以三国戏《古城会》、《回荆州》等为题材的图案,也有以寓言、四季盆景、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图案。

(三)卵石铺地

卵石铺地采用卵石铺成的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具有活泼、轻快、开朗等风格特点。如杭州花港观鱼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以黄卵石为底,黑卵石为绘,组成一幅苍劲古朴的梅树图案。

(四)方砖、

条石铺地方砖、条石铺地采用条石、青砖铺地取其平坦、整洁明净。有时也会采用方砖、条石铺地的同时,在园路两旁用卵石或碎石镶边,使之产生变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而不失雅致的地面装饰。

(五)嵌草铺地

嵌草铺地就是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厘米的缝隙,植入培养土,种草。常见的有冰裂纹嵌铺地、梅花形嵌草铺地等。

二、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的材质选择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铺地常用的材料有条石、卵石、石板、湖石、石片、方砖、碎石片、碎瓷片、瓦片、缸片等。中国古代园林铺地材质选择的特点是:

(一)效法自然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而自然的景观特性必来源于材料的自然属性。中国古代园林铺地所选择的材料随手可得,乡土自然。条石、卵石、石板、湖石、石片、碎石片、碎瓷片、瓦片、缸片等材料都具有自然的纹理、粗糙的表面、不规则的形状能充分发挥出自然素材固有的天然美,很好的体现出古典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的自然协调,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天人和谐的境界。(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

中国古典园林与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与英国的风景式园林不同,讲究的是建筑与园林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所以铺地作为园林中的小品其实起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纽带的作用。在铺地所选择的材料中像方砖、瓦片等其实都是建筑材料。把建筑材料用于园林铺地,这使得园林铺地与建筑在材质、色调上有了呼应,起到了由建筑到园林的过渡作用,使园林与建筑更好地加以融合。

(三)铺地材料与环境的协调

虽然选材廉价,但我国自古对铺装就十分讲究,可谓低材高用。《园冶》中说:“惟厅堂广厦中铺,一概磨砖,如路径盤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卵石铺成蜀锦”,“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又说:“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可见在铺装上十分讲究铺装材料与环境的协调。一般在厅堂中会选择采用方砖平铺,油灰嵌缝,补洞磨面而成,能烘托殿堂,壮观、高雅的气氛……而在路径会选择乱石,营造出天然野趣。在庭院深巷之中,则使用青砖甬道,使园路显得庄重沉稳。

三、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作为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呈现出来的除了园“路”的功能外,主要还体现的是一种精神需求:“视觉审美”和“完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里见到的复杂的装饰铺地纹路,不外乎是审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2]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古人装修布置不是单一的美化环境,古人往往把所居的环境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纹样是建筑装修上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铺地纹样的选择同样蕴涵一定的文化涵义,折射出文化的发展及古人情感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的丰富,有几何纹、宝相纹,以及寓言故事吉祥纹等。(一)对宗教或礼仪、

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古人采用纹样体现出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例如在咸阳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发现的出土文物中就有太阳纹铺地砖。这种砖图案为菱格,每格中心为太阳纹。这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对太阳图腾的崇拜。紫禁城的御道用的是龙的图腾,用其象征帝王特殊的天子身份。

中国传统铺地的纹样设计中,还用各种“宝相”纹样铺地。“宝相”纹铺地,来源于佛教题材,始自隋唐,主要图案是宝相花,呈现莲、菊等花的特征,后来发展成铺地和刺绣的题材。用于铺地纹,表达了一种佛教思想和对自然形象的态度,体现了园林设计的意境。

(二)吉祥的象征

在我国“吉祥文化”源远流长,不管做事、说话、种植物、装饰……都追求“吉祥”。吉祥符号、图案更是无处不在,无人不用。不管是飞禽走兽、奇花异木,只要形、音、义中的任何一项能显示某种喜乐、安康、祥和、吉庆事物的,其纹样都是被普遍使用的对象。在古典园林中,铺地的“吉祥文化”现象也是一大特色。主人门为了讨口彩。运用谐音、双关等手法,给铺地赋予一种吉祥寓意。例如最为常见的“五蝠捧寿”铺地图案。五只蝙蝠,围住正中的一个“寿”字或象征“寿”的松、鹤等图案,象征着园主生活的美满长寿。“五蝠捧寿”的铺地纹样在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的铺地中,都有使用。蝙蝠、梅花鹿和仙鹤,寓意“福禄寿”;鹿、鹤、鱼组成“禄寿有余”的寓意;白鹭和莲花组合,象征着主人在科

举中“一路(鹭)连(莲)科(棵)”;一只花瓶内插三支戟,则意味着“平(瓶)升三级(戟)”,它们的图案也经常在铺地中出现。

(三)深受“市井文化”

的影响与中国古典园林中词文匾联所体现出高雅的文士情调追求不同,园林铺地所反映的大都为世俗、物质的“世俗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园林,其铺地深受“市井文化”的影响。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蓬勃兴起。当时小说、戏曲、说唱等俗文学和民间的木刻绘画等都十分流行。市民文化的兴盛必然会影响民间的造园艺术,市民的生活要求和审美意识在园林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反映。例如北京故宫的雕砖卵石嵌花甬路,是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成的。路面上铺有以寓言故事、民间剪纸、文房四宝、吉祥用语、花鸟虫鱼等为题材的图案,以及“古城会”、“战长沙”、“三顾茅庐”、“凤仪亭”等戏剧场面的图案[3]。在故宫的铺地纹中,有10多处三国的故事[1]。

四、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特色分析

(一)重视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寓情于景”,意境的营造

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园林最本质的一个特征。“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

即客观的生活景物。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4]。我国古典园林善于利用铺地来渲染环境气氛,使游览者在审美过程中激发出一种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如个园入口“春景”,铺地采用了“冰裂式纹样”,营造出春笋发,冰雪融化,把春天的意境加以很好的烘托。

(二)装饰性强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善于根据园景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来铺装。路面或自然、或古朴、或活泼、或粗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例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一段路面,以棕色卵石为底色,以橘黄、黑两色卵石镶边,中间用彩色卵石组成花纹,显得色调古朴,光线柔和。

(三)注重自然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从大自然的崇拜到对大自然的再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自然风格。中国古典园林为自然式山水园林,效仿自然在中国园林的铺装材质、纹案的选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注重生态性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因地施材”。中国古典园林中提倡“因地制宜”,在铺装设计中则体现在“因地施材”。铺装的材料丰富多样,但是每一种材料的外观、质地、强度、使用条件等有其一定的特点。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则常常会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使用功能等选取最合适的材料。如“惟厅堂广厦中铺一概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卵石铺成蜀锦”,“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其次体现在美观与功能并重。在我国现代景观的许多铺地设计只是片面的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其使用功能。比如有些广场上大面积铺设了抛光的大理石一到下雨天给行人增加了滑倒的危险;有些主要道路采用草地砖铺地,对于穿高跟鞋的女士来说十分不便行走;还有些场地铺设为了追求效果特意设计成局部凸出,大大增加了行人的危险。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则把美观与功能很好的加以结合。《园冶》中就有“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的论述。而在南方园林中普遍使用的花街铺地与卵石铺地,不仅美观富有情趣,而且透水性好,非常适合南方多雨的气候条件。

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生态性还体现在材料本身的天然性和废物利用。

(五)注重光影效果的应用

光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活力和生命的象征,同时也是最玄妙的艺术手段。由于光具有方向性,物体表面在受到光线照射时,会形成光亮部分、背光部分和阴暗部分,从而造成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并使物体的形状轮廓呈现立体感,加强和突出园林景物的造型,展现景物的实体之美。在园林设计中,许多园林意境和氛围要靠明显的质感来表达,这种质感及其艺术效果均可通过光影手段加以体现。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常利用不同色彩的石片、卵石按不同方向排列,在阳光照射下这些材料的表面就会形成强烈的明暗变化,产生富于变化的阴影,使纹样更加突出,质感更加明显。[5]

(六)地域特征较强

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可分为北方园林、南方园林与岭南园林。南北地域风格不同,使得园林铺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皇亲国戚、官僚士大夫拥有,所以建筑富丽堂皇。而且受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格粗犷。所以北方园林铺地呈现出大气、粗犷的风格,如大面积方石、方砖的运用。材料上也多豪华壮观,如汉白玉、青石和北太湖石等。

江南园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由于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所以江南

园林的铺地往往非常精致典雅,饶有趣味。材料也不追求豪华,破砖烂瓦都能运用得恰如其分。

岭南园林由于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色。

(七)主体特征较强

根据园林的隶属关系又可以被分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庙园林。主体身份不同,使得园林铺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皇家园林铺地,不管其铺地纹样还是其铺装选材处处显示出皇家的尊贵和威严。在皇家园林中可以看到专门为皇上铺设的御道。龙凤图腾的图腾纹饰也只有在皇家园林中才能使用。“御花园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中约有2km长的雕砖卵石嵌花雨路,是由长80~15Ocm、宽40~70cm的1200多幅生动的图案画所组成,每幅画面则又是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由2000~3000粒各种大小彩色石子,在地面上拼贴而成。”

皇家园林中即使是普通的园路铺地,不论是规模还是选材都是私家园林的铺地无法比拟的。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呈现的是幽雅及文化气息。在私家园林中的铺地取材简朴,残砖破瓦皆有妙用。如《园冶》中所说,“废瓦片也能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涌”。铺地纹样雅致而富有情趣并透射出世俗的风情。

寺庙园林的铺地则更多的体现出山林野趣,铺地大多采用就地石材的原貌略加修整,很少精雕细琢。

五、中国园林铺装艺术表现方法

(一)景题联想

中国园林的创作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园林铺装常常通过图案联想的方式来唤起欣赏者的共鸣,表达园林景区的意境和主题,烘托景区气氛。比如通过波浪形图案联想到水体,采用“鹤”的图案象征长寿等。(二)因境而成

园路与场地总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它必须与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取得风格上的协调,因境而成地创造符合空间气氛的铺装。如果“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7]中国古典园林铺地会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

样、

材料来加强意境。例如在拙政园中有一庭院名为“海棠春坞”院内海棠数株。院内茶几装饰图案均为海棠纹样。庭院铺地采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借海棠尽展人文风流,营造出了清静幽雅的读书休憩之所。上海豫园船舫船头前铺地以鹅卵石与瓦片相嵌成水波纹的地坪,船厅似在水中游,“以假乱真”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化了船舫的主题。网师园“潭西渔隐”庭院书房前鱼网状的花街铺地,以示渔隐,与网师园的主题相辉映。

(三)符号象征

“景观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LynchnadHack,1998),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8]中国古典园林构景要素被文人当作了一种符号表象,动植物、山水势头和构筑物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用以象征当时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园林铺地在园林要素中是完全人工化的产物,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当然不会放弃利用铺地来抒发情怀的机会,其主要的手法就是在铺地上镶嵌各种各样的图案符号,作为一种象征。

同建筑设计中运用符号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意境与风格一样,铺装设计中运用符号也能唤起欣赏者的某种共鸣,达到表现地方文化、地域风格和主体思想意境的作用。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席纹、回纹铺地使人联想到东方文化,梅花纹、冰裂纹一类有寓意的图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四)绘画形式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中对于绘画形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浮雕、线刻等方法将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神话传说、自然景观等内容表现在单体铺装块上,然后再组合到地面铺装中去表达主题。其实这种铺装艺术表现方法在我国铺地中出现得相当早,运用得相当普遍。从《陈氏藏砖拓本》所搜集的秦至六朝350多种砖拓可以发现,西周早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和西周中晚期的扶风召陈遗址出现了用做铺地的砖,称铺地方砖。

到了春秋时期的陕西凤翔雍城遗址中,出现了36cm×14cm×6cm的砖,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目前所见最早的雕花铺地砖,为战国时秦都咸阳宫殿遗址所出,系颜色青灰、用模加印纹饰的花纹铺地砖,纹饰有太阳纹、菱形素面与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条纹等。[9]秦汉两代铺地砖多是模印花纹砖,模印有几何纹饰,或用阴线刻画龙纹、凤纹。同时铭文砖、画像砖在秦代开始出现,铭文多为戳印的“玺印式”,画像内容也很简单。西汉时期,大型建筑普遍用砖铺地,装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东汉时,在四川地区流行起了画像砖,专门用于墓室,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西汉武帝以后,砖文内容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也摆脱了“玺印式”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六、结语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园林景观的铺地中可选择的铺装材料种类不断丰富,铺装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是铺装设计却往往被摆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古典园林铺地,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极佳范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含雕刻、绘画、园艺、山池等要素,有着意境之美、形式之美、和谐之美等特征。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很多建筑,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功用价值非常高。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并探讨了其风格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风格 建筑艺术时人类历史的积淀,能够呈现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追求天然之趣为主,由画家、文人、造园匠师们共同打造而成。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构图中,主体是不规则平面里面的自然山水,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古典园林观赏性,会设置很多形态各异的建筑,并合理布置植物,道路曲折迂回,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美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一)廊 通畅、狭长、空透、弯曲是廊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景区与景点连接起来,有着组合景物、分割空间的功能。通畅而狭长能够诱发人一种盼望与寻求的欲望,实现“引人入胜”

的目的;空透而弯曲能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走廊柱头具有框景的作用。当我们散布于颐和园长廊中,能够欣赏到昆明湖全部景色;而苏州怡园的走廊被花墙所分割,墙上设计有各种风格的漏窗,使得园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多端。 (二)亭 休息观景是亭子的主要作用,也可以作为景点。不管是路边桥头,还是山岭都可以设计建设亭子。亭子的形式各样,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亭、方亭、八角亭、矩形亭和三角亭;根据屋顶形状可分为歇山亭、掂尖亭;根据所处位置分为廊亭、井亭、路亭、桥亭等。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凭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亭子造型多变,为园林增添一抹亮点[1]。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苏州西湖的湖心亭等。 (三)其他 主要包括阁、堂、榭。一般建造在花畔和水面,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榭是一种精致敞亮、小巧玲珑的建筑,室内装饰清新淡雅,近可观鱼赏花,远可远观风景,是园林景点游览的最佳点,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建筑。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处的建筑物,是用来休息品茗的。阁楼一般有两层以上的房屋,形体空透,可观赏四面的风景。堂常常是一种封闭形式,只有正面设有门窗,一般都是主人的起居之地。堂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

铺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园林小品。园林中的、植物、筑山、理水一直未造园者所重视。而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不容易为人瞩目。其实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和其它园林要素一样,沉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我国最早对铺地的记载为“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字面意思大家应该就了解了,吴王夫差为西施在馆娃宫中,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与传统的欧洲园林铺装着重理性的风格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体现出的是更多的人文色彩。 一、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常用类型 计成在《园冶》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 (一)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多用不规则的湖石、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碎缸片等废料相互配合,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它们不仅排水性能好, 又能防滑, 光线也柔和, 很适合我国江南一带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在留园可亭北面的假山后有一段长五十余米的花街铺地, 用鹅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种材料筑成海棠花纹, 犹如织锦铺地一般给人以美感。 (二)雕砖卵石铺地 雕砖卵石铺地又被誉为“石子画”, 它是选用精雕细刻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而成的路面, 图案内容丰富, 如有以三国戏《古城会》、《回荆州》等为题材的图案, 也有以寓言、四季盆景、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图案。 (三)卵石铺地

卵石铺地采用卵石铺成的路面, 耐磨性好、防滑, 具有活泼、轻快、开朗等风格特点。如杭州花港观鱼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 以黄卵石为底, 黑卵石为绘, 组成一幅苍劲古朴的梅树图案。 (四)方砖或条石铺地 方砖、条石铺地采用条石、青砖铺地取其平坦、整洁明净。有时也会采用方砖、条石铺地的同时, 在园路两旁用卵石或碎石镶边, 使之产生变化, 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中带着一丝活泼俏皮。 (五)嵌草铺地 嵌草铺地就是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 厘米的缝隙, 植入培养土, 种草。常见的有冰裂纹嵌铺地、梅花形嵌草铺地等。 二、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分析 铺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体现了一种精神需求,即“视觉审美”和“完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中见到的复杂的铺地纹路,不外乎是审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纹样是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古人采用纹样体现出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 (二)吉祥的象征。在我国“吉祥文化”源远流长, 不管做事、说话、种植物、装饰等都追求“吉祥”。 (三)深受“市井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古典园林中词文匾联所体现出高雅的文士情调追求不同, 园林铺地所反映的大都为世俗、物质的“世俗文化”, 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园林, 其铺地深受“市井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 姓名:滕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指导教师:傅德亮 20040201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渊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必然呈现出反映中国人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的尺度比例原则指导现代园林创作 1. 总论篇 1)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 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在空间上不断缩小 先秦至西汉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明清代私家园林空间规模的历史发展经历四个时期规模宏大 魏晋南北朝 唐宋但仍具有相当巨大的规模城市私园成为营造的主流  2)中国私家园林空间规模和园林要素的尺度 左右大型宅园与宅邸总面积之比为25 é????°???yμ?±èày?ú35.1?????°???yμ?±è ày?ú1.3不等 经过园→景区→景点的分割 千尺私家园林中主体空间限定在 为半径的空间范围之内 而皇家园林中视距存在

超出千米的远观视距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存在频繁的仰观   2. 个论篇  详细介绍了拙政园艺圃   3. 实践探索篇  昆山娄邑滨江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了本论文中总结出的尺度规律以百尺形     关键词私家园林实践

SPACE SCALE’S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were influenced by social economy so they must present the scale principles reflecting Chinese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is to sum up the space scale rules in order to direct the production of morden gardens. The main matters were as follows: 1. Pandect piece 1)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space siz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space size was reducing during developing.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imperial gardens’ space size undergwent five periods including three risings and two fallings. During Xianqin to Xihan dynasty during Donghan dynasty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size was shrinking the space size was adding distinctly the imperial gardens’ became the lowest in the history the space size lifted another climax. While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private gardens’ space size underwent four periods. During Xihan and Donghan dynasty, the size of the private gardens was huge, which main function was to product; during Wei and Jin dynasties,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size was still very large, but some exquisite small gardens appeared the size was becoming smaller

中国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文化漫谈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描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中国园林文化一向都是崇尚自然、崇尚城市建筑中的园林文化的。中国的园林文化深受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文化上的色彩和思想上的意义。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园林的设计中体现着崇尚自然的原则。中国园林的文化中,水、亭、景的相互映衬虽然是人工之作,但是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讲究“巧夺天工”。这种在精致的园林之上追求的自然,有着深刻的道家思想上的含义。而道家的崇尚静的思想,也反映在了我国古代园林文化之中。 我国古典园林多以静态的水面作为园林布局中心,以形成质朴淡雅、含蓄深沉的园林氛围;而西方规则式园林以“动”水为美,注重水法的千奇百态,多以喷涌、流动的水体为构园重心,以形成热闹、活泼的园林环境。而又由于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园林在讲究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还比较讲究意境。意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诗意并且讲究诗意之外的意的话题。中国园林的讲究意境,不但讲究客观景观的自然美好,还要求这些客观的园林之境还可以与主人的心境和意识相互交融,完美地融合起来,以体现一种诗意的追求。可以说,中国的园林承载中国人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 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景观当中的运用 简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

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3 现代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发展 3.1. 设计要素的沿用与发展创新 3.1.1 自然设计要素 自然的地理、山水要素基本上沿用了古典园林的手法,特别是对“边缘区域”的钟爱。但在现代城市里,这些要素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设计师不能够根据理想的模式来设计,而只能运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改造。 3.1.2 构筑物设计要素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里构筑物的设计越来越显得抽象和艺术化,而不是想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那么精细。特别是“景观盒”概念的提出,这些盒子由墙、网或柱构成,以最简单的方式,给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探析 前言: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园林建设普遍选用国外的园林构建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理念尤其是哲学内涵的深层次挖掘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及其对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园林建设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提供一些建议与看法。 园林,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富有自然情趣而又可供人游玩、观赏的自然环境,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方式,而纵观浪漫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代表了东方园林的最高成就,其中所蕴涵之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深远。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景观丰富多彩,从东南海岸岛屿到西北戈壁高原,冰峰雪岭、茫茫森林、河湾溪流,这些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因为人类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的任何一次改造活动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做出的。就园林设计来说,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其建设效果,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态度是属于哲学世界范畴的,由此可见,哲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古往今来,中国的许多古典园

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因而,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充分体现于园林之中,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就显得意义重大。 1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礼、乐”,以“仁”为其崇高境界,始终坚持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体现在艺术上就显得非常严谨、浑厚而有次序感,勇于实践而又充满理性。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通常称之为行为论理学。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北京和南京城的空间次序)、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而对于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园林中的部分建筑,虽然从园林自身而言是自然的、布局自由的、非严格空间序列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应该要数文士园林了。所谓文士园林,是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住宅、别墅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现了文士的所思所想,成为了文士寄托情思的理想场所。文士园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与隋唐,成熟于明清,它不仅在美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信奉儒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

中国古典园林心得感受

上完《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审美》有感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不能说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多大的造诣,只能说自己还是学有所获的。记得在刚开始,老师就教导我们从艺术欣赏、结构构造等方面加以解剖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屋顶的形式、特点及其在园林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其中屋顶上屋面流畅的曲线,反宇向上的翼角都是源于这种结构的灵活运用,其造型丰富多样、形态瑰丽多姿,但无论哪一种形态的屋顶都具有一种曲线美的造型,以及具备很强的排水功能,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既能做到外形美观之余还能具备超强的实用性!因为外形美观的屋顶会受到地域、时期、气候、人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而人们因地制宜地建造屋顶,从而发展成了适合当地自然与文化条件的园林建筑屋顶形式。 我记忆中,记得最牢固的是硬山顶和悬山顶,因为我的家乡农村的瓦房子用的就是这种结构的屋顶,这两种屋顶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属人字形屋顶的一种,形式简单朴素,丰富多变,给人一种视觉上深动灵活,感觉这个建筑整体都是轻灵飞动的。它们不仅仅外貌”轻盈”,建筑用料也是十分节省的,虽然节省用料,但是却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在这里,我也是十分钦佩古代人民做到既能朴素但又不失平庸的赏梅水平呀!这不正正无形中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可以追求平凡但绝不能是平庸之辈。 我还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曾讲到过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所使

用的石头,一般是使用这三种,太湖石,黄石还有宣石。在苏州园林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太湖石。我还记得,在讲授这一堂课时,我隔壁的同学异常兴奋,原来他是宣城人,宣石就是产自他的家乡。我因“宣石”还多了解了许多宣城文化呢!介绍到苏州园林的时候,老师重点讲述了私家园林——狮子林。起初我还不知道,狮子林的情况,就误以为“狮子林”里面是有许多狮子出没的地方。现在想想真的是自己见识少,孤陋寡闻。“狮子林”一名,源于自然形成的镇园之宝狮子石,原来狮子林指的是石头呀!这狮子石,十分不一般。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一段专门讲述狮子林的视频,视频中带领我们认识和“游玩”了一遍狮子林。原来狮子林并非是林,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还没了解和“游玩”了狮子林之前,从没想到过它居然存在在快速发展的苏州城市里。在“游玩”中,我真的十分欣赏园林主人的高雅情趣,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自由舒畅。印象中,那屋子里的美丽精致的建筑及家具,我认为才是观光的重点。古典的花纹,深色的木纹,美丽的装饰画,总让游人产生美妙的遐想:要是我能住在这里多好啊!“游览”完狮子林,令我想起了我高一暑假去的苏州“定园”。定园原为明代刘伯温的私宅,现今的定园是在遗址上重建的,不是古迹。此园临近水乡乌镇,故所以又多了一分水乡情调,富含着江南韵味。走进了园内,茶花、柳树、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幅天然水墨画随即映入眼帘,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除了认识了这些外,对于苏州园林我还是十分印象深刻的,曲径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南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处 理上常用的手法,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自然;意境 A Discussion On The Gardening 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Layout Of Garden In T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ZHANG Lei Abstract: Through analytizing the spacious layout of the gardens in t he area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gardening methods of layouting spac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n additio n, many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tement above.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Space; layout; Nature;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 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主 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 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 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 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 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 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 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 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 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 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如苏州网师 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一空间,就是由“小 山丛桂轩”等三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 树木,构成了幽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 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 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 朗了。 1.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 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 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 观赏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 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 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 上,从池北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 1.3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 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 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 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分类

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 ,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 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 ②。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4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四 第四讲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湖北工业大学夏广政教授 夏教授(以下简称“夏”):同学们好! 学生们(以下简称“学”):老师好! 夏:今天我们讲第四讲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中国古典园林同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很多园林和园林里面的景点以及景点的意境,都直接取材于我们的文化典故和神话传说。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有很多关于鱼和观鱼为主题的园林和景观。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告诉我,你认为这些以鱼和观鱼为主题的景观,它源于什么?那位同学你说一下。 学:我觉得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水景占得比重比较多,水生动物里面,鱼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它可以为园林提供更多的活力。 夏:她认为从水元素和视觉的观感的效果,有鱼可以有好的效果。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鱼的典故,例如庄子和惠子关于鱼的谈话,所以我觉得在园林中引用典故,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增加园林的文化韵味。 夏: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是从文化典故产生的一种联想的角度去考虑的。那么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有很多关于鱼和

观鱼的园林和景观,比方说杭州西湖就有玉泉观鱼,玉泉观鱼里面还有知鱼桥。那么到过杭州的同学就知道,杭州西湖还有一个关于鱼的景点,“花港观鱼”一听名子就觉得非常美。还有很多地方,比方说北京颐和园里面就有鱼澡轩,我们上一讲里面讲了,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这些关于鱼和观鱼的景点,它主要是来自于什么呢?主要是来于《庄子.秋水篇》里面的一段对话,就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就是安徽的濠河、濠水,梁就是河上面的桥。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到水里面的鱼自由自在的游,他就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你看鱼在水里面自由自在地游,是鱼很快乐呀。惠子不是一个辩论家吗,是一个辩手吗,他还能放过吗,马上就出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晓得与快乐呢?庄子是何许人也,马上又回击:“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晓得鱼快乐呢?这段话对然很简短,但是它的含义非常深远。这段带有睿智的对话,让中国的读书人想象了两千多年,追求了两千多年。中国古典园林里面那么多关于鱼和观鱼的景点,都是源于《庄子.秋水篇》里面这样的一段对话的。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到这些园林,到这些关于鱼为主题的景观去观赏的话,你想到庄子、惠子那一段带有睿智的对话,你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是可以去回味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可见最初的园林叫“囿”,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商晚周初即有之。 秦汉把早期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武帝的“上林苑”,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略表汉苑之规模和水平;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班固的《西都赋》描述得更为详细。而上林苑中的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营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华林园”(即芳林园),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时隔许久,晋简文帝游乐时还赞扬说:会心处不心在远,翛然林木,便有濠濮闲趣。 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一时间古都洛阳成了以园林著称的京都,“芳华神都苑”、“西苑”等宫苑都穷极豪华。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初唐盛唐时期的“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唐太宗当年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杜甫)。 宋代园林建筑没有唐朝的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却更为秀丽、精巧,富于变化。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宋徽宗对绘画有相当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他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宋代的平江(今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造园之风大盛,特别是利用太湖石堆砌假山。宋代在平江专为宋徽宗主办“化石纲”的朱勔,在城内营建园林,取名石筑山、点景。苏舜卿所筑的沧浪亭、蒋希鲁所筑的隐圃登耶都应用了不少湖石,从此,叠石遂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技艺,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叠山家及有关著作。 苏州名园狮子林,是元朝天如和尚与大画家倪瓒合作建造的。倪瓒在我国绘画史上是有名的山水画大师,出于他手的造园艺术品自然不同凡响,清乾隆南巡到苏州时,看了也称赞不已。狮子林虽经多次修葺,迄今仍景象奇异。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明清时期在园林与园林建筑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在园林的数量和质量上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地面铺装的解析

园林铺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园林小品。园林中的建筑、植物、筑山、理水一直未造园者所重视。而铺地由于其 “地位低下”往往不容易为人瞩目。其实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和其它园林要素一样,沉浸着中 国文化的内蕴。我国最早对铺地的记载为“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字面意思大家应该 就了解了,吴王夫差为西施在馆娃宫中,以梓板铺地,西施着屧行于上,步步皆音。与传统的欧洲园林铺装着重理性的风格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体现出的是更多的人文色彩。 一、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常用类型 计成在《园冶》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 青版石、诸砖等。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 嵌草铺地等。

(一)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多用不规则的湖石、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碎缸片等废料相 互配合,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它们不仅排水性能好,又能防滑,光线也柔和很适合我国江南一带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在留园可亭北面的假山后有一段长五十 余米的花街铺地,用鹅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种材料筑成海棠花纹,犹如织锦铺地一 般给人以美感。 (二)雕砖卵石铺地 雕砖卵石铺地又被誉为“石子画”它是选用精雕细刻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 的各色卵石拼凑而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如有以三国戏《古城会》、《回荆州》等为题材的图案,也有以寓言、四季盆景、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图案。 (三)卵石铺地 卵石铺地采用卵石铺成的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具有活泼、轻快、开朗等风格特点。

如杭州花港观鱼牡丹亭边、山坡的一株古梅树下,以黄卵石为底,黑卵石为绘,组成一幅苍 劲古朴的梅树图案。 (四)方砖或条石铺地 方砖、条石铺地采用条石、青砖铺地取其平坦、整洁明净。有时也会采用方砖、条石铺地的同时,在园路两旁用卵石或碎石镶边,使之产生变化,形成主次分明、庄重中带着一丝活泼俏皮。 (五)嵌草铺地 嵌草铺地就是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厘米的缝隙,植入培养土,种草。常见的有冰裂纹嵌铺地、梅花形嵌草铺地等。 二、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分析 铺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体现了一种精神需求,即“视觉审美”和“完 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中见到的复杂的装饰铺地纹路,不外乎是审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纹样是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 要渠道。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古人采用纹样体现出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 (二)吉祥的象征。在我国“吉祥文化”源远流长,不管做事、说话、种植物、装饰等 都追求“吉祥”。 (三)深受“市井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古典园林中词文匾联所体现出高雅的文士情 调追求不同,园林铺地所反映的大都为世俗、物质的“世俗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园林 其铺地深受“市井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中地哲学内涵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涵探析 前言:本文针对当前国园林建设普遍选用国外的园林构建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理念尤其是哲学涵的深层次挖掘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涵及其对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园林建设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提供一些建议与看法。 园林,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富有自然情趣而又可供人游玩、观赏的自然环境,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方式,而纵观浪漫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代表了东方园林的最高成就,其中所蕴涵之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深远。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景观丰富多彩,从东南海岸岛屿到西北戈壁高原,冰峰雪岭、茫茫森林、河湾溪流,这些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因为人类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的任何一次改造活动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做出的。就园林设计来说,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其建设效果,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态度是属于哲学世界畴的,由此可见,哲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古往今来,中国的许多古典园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因而,

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充分体现于园林之中,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就显得意义重大。 1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礼、乐”,以“仁”为其崇高境界,始终坚持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体现在艺术上就显得非常严谨、浑厚而有次序感,勇于实践而又充满理性。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通常称之为行为论理学。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城的空间次序)、房屋设计(四合院)、甚至室设计(紫禁城的室设计),而对于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园林中的部分建筑,虽然从园林自身而言是自然的、布局自由的、非严格空间序列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应该要数文士园林了。所谓文士园林,是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住宅、别墅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现了文士的所思所想,成为了文士寄托情思的理想场所。文士园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与隋唐,成熟于明清,它不仅在美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信奉儒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家,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思想上却深深的印刻着儒家的君臣观念,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被统治者看成是荒唐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植物分析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是以建筑为基础,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内涵。把植物和山水得以精致的搭配,形成优雅的环境,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美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苏州园林、园林意境、植物

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lant Analysis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s and flowers and trees, the natural and human unity, with modal aesthetic poetry to painting, creating a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realm, known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poem, three-dimensional painting "The smooth natural aesthetic sense of God outside the injection of" poetic "and" beauty "connotations. To the plants and landscapes with exquisite form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ealm of aesthetics to create a beautiful mood.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Artistic Landscape、Pla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