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焊接结构学复习

【精品】焊接结构学复习

【精品】焊接结构学复习
【精品】焊接结构学复习

焊接结构学

1。什么是焊接结构?它有何优缺点?

答:全焊结构,铆焊接构,栓焊结构3种结构的总称就叫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的优点:1、连接效率高2、水密性和气密性好3、重量轻4、成本低、制造周期短5、厚度不受限制

缺点:1.应力集中变化范围大2.有较大的应力和变形3.有较大的性能不均匀性,且对材料敏感4.焊接接头的整体性导致止裂困难

5。焊接接头缺陷难以避免,具有隐蔽性。

2。何谓内应力?内应力有何性质及推论?

答:在没有外载荷作用时,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叫内应力.

性质:自身平衡,不稳定性

推论:内应力的波形图至少应该是三波形的,因为单波形,两波形都不能满足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3。内应力的分类?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概念.

答:按内应力产生的原因来分:有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焊接应力的平衡范围较大,属于宏观内应力.

热应力:也叫温度应力,是由于构件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应力。

组织应力:金属冷却时,在刚性恢复温度之下产生相变导致体积变化而引起的应力叫组织应力。(对于低碳钢,刚性恢复温度是600度,而它的奥氏体转变温度是600~700度之间,600度以下没有相变发生,所以低碳钢不存在组织应力)

按内应力平衡的范围分第一,二,三类内应力。

按内应力产生的时间来分:有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

4.焊接的残余应力分为哪几类?

答:纵向残余应力、横向残余应力、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拘束状态下焊接的内应力、封闭焊缝引起的内应力、相变应力。

5焊接残余变形有哪几种?

答: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挠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错边变形、螺旋形变形(其中前两者为平面内的变形,后五者为平面外的变形)

6。何谓自由变形、外观变形、内部变形?搞懂他们的相互关系.利用三等

份板条中间板均匀加热的模型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答:1。自由应变εT:当某一金属物体的温度有了改变,或发生了相变,它的尺寸和形状就要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阻碍而自由地进行,这种变形称之为自由变形.如果增加一个一个约束条件,自由应变εT就不能完全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部分为外观应变εe,而未表现出来的部分就叫内部应变ε。(弹性内部应变σS和塑性内部应变εp)在温度恢复到T0之后,塑性内部应变将保留下来,这样原杆件将缩短εp。

三等分板条的力学模型:如果中间部分的温度上升小,出现的不可见变形处于弹性范围内,当温度恢复到原始状态,则刚才出现的应力和变形都会消失,不会有残余应力和变形出现。如果中间部分的温度上升大,温度恢复后,中间部分受拉应力而两侧部分则受压应力。

7。如何调节焊接残余应力?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有那些?

调节焊接残余应力:1、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1)尽量使焊缝能自由收缩,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

(2)先焊工作时受力大的焊缝.

(3)拼板时应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再焊直通的长焊缝。

2、反变形

3、锤击或碾压焊道

4、加热减应法:

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1、整体高温回火

将整个焊接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600~650℃),保温一段时间再冷却。消除应力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回火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应力也就消除的越彻底。

2、局部高温回火

对整体回火有困难的大型结构,处理的方法是把焊缝周围的一个局部区域加热,其效果虽然不如整体处理,只能降低应力峰值,调整残余应力的分布,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应力,有时还会由于部分加热产生新的内应力,所以处理的对象只限于简单的结构,但局部高温处理可以改善接头的机械性能.

3、机械拉伸法

前面在内应力对静载强度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中已经讨论了加卸载循环在降低和消除残余应力方面的作用和原理,这里就不多谈了。

4、温差拉伸法

本法的具体做法是:在焊缝两侧各用一个适当宽度的氧—乙炔焰矩加热,造成一个焊缝两侧温度高,焊缝区温度低的温度场,两侧金属受热膨胀对低温区域进行拉伸,抵消焊接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应力。该法的原理与机械拉伸法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机械拉伸法用的是外载荷来进行拉伸,而本法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温差来拉伸.

5、振动法

8.各种焊接变形(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焊接错边、扭曲变形)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答:①纵向收缩变形:不均匀加热→压缩塑性变形→相当于力P→缩短→力P偏离构件中心→弯曲

影响纵向变形的因素(6点):多层焊的焊接纵向变形比单层焊小,间断焊的纵向收缩变形比连续焊小(与线能量有关);构件中心与焊缝中心距离大的,弯曲变形也大,因为距离大,促使焊件变形的力的力矩也越大.

②横向收缩变形:1.堆焊原因:加热不同时→前后各点温度不同→膨胀受阻→压缩塑变→横向收缩

影响因素:线能量q,板厚δ:板厚增加,使得板的刚度增加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加。

横向变形沿焊缝长度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沿着焊接方向从小到大逐渐增长,到一定长度后趋于稳定,因为先焊的焊缝的横向收缩对后焊的焊缝产生一个挤压作用,使后者产生一个更大的横向压缩变形。

2。对接接头:一方面:有间隙时:热膨胀↑→间隙↓→横向收缩↑

无间隙时:热膨胀↑→挤压使厚度↑(冷却后向外侧膨胀的部分恢复,厚度方向的变形不可恢复)→横向收缩↑

另一方面:焊缝的纵向收缩影响横向变形,纵向变形→间隙↑→横向收缩↓

影响因素:坡口角度↑、间隙↑→横向收缩↑,焊缝金属量↑—→横向收缩↑,

线能量↑—→横向收缩↑

③角变形原因:横向收缩变形在厚度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正面的横向收缩大,背面的横向收缩小。

影响因素:堆焊角变形随线能量q n变化的关系是随线能量q n的上升,角变形由小到大,达到峰值后又下降。角变形随板厚δ的变化也如此.对接接头影响角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坡口角度、焊接层数以及焊缝截面形状。

坡口角度α↑—→上下收缩差↑—→角变形↑,对于同样的坡口形式多层焊比单层焊角变形大,焊接层数越多,角变形越大。用对称坡口如:X型坡口、双U型坡口取代型坡口有利于减少角变。

④波浪变形:板架结构焊后是否失稳的判据为:(焊接残余压应力)σw≥σcr(薄板的抗失稳临界压应力)

钢结构焊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蓝图和有关技术文件。 2.国家有关钢结构施工的现行规范、规程、验评标准。 3.公司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企业工法。 二、钢结构工程分布及结构特征 钢结构工程分布及结构特征一览表 三、质量控制点 钢结构的加工制作、组装、运输吊装是关键控制点,其施工过程可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施工准备→钢结构加工→成品运输→现场安装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1.1施工前组织好图纸的自审工作,检查图纸设计的深度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核对图纸上构件的数量和安装尺寸,检查构件之间有无矛盾,构造是否便于施工,并及早与设计单位联系,将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1.2从施工图中摘出零件,编制工艺流程表。 1.3根据设计图纸算出各种材质、规格的材料用量,及早提出材料计划,落实货源,根据生产进度安排合理的材料进出场计划。 1.4核对来料的规格尺寸和重量,仔细核对材质,根据来料尺寸和要料要求,统筹安排合理配料,确保拼接位置。 1.5根据施工总体计划,编制钢结构生产计划。 2.生产准备 2.1加工场地布置 2.1.1综合考虑产品的品种、特点、批量;工艺流程;进度要求;每班的工作量和所需生产面积;生产加工设备,运输能力;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场地。 2.1.2生产场地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按流水顺序安排生产场地,尽量减少运输量,避免倒流水。 b.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安排操作面积,以保证安全操作,并要保证材料和零件有必需的堆放场地。 c.保证成品、半成品能顺利运出。 d.便利供电、供气、照明线路的布置。 2.2机具准备:根据产品的加工需要,提前做好必需机器和工具的调拨或添置。

《焊接结构》复习资料

《焊接结构学》 第一章 绪论 1、 焊接结构就是组成构件的各元件之间或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的结构。 、 焊接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1)焊接接头强度高; 2)焊接结构设计灵活性大; 3)焊接接头密封性好; 4)焊前准备工作简单; 5)易于结构的变更和改形; 6)焊接结构的成品率高; 7)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 8)对应力集中敏感; 9)焊接接头的性能不均匀。 2.构件焊接性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构件焊接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的焊接适应性、设计的焊接可靠性、制造的焊接可行性。 3、 构件焊接性的因素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可分为与材料有关的因素、与设计有关的因素、与制造有关的因素三个方面。 第三章 焊接应力和变形 1. 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热应力:当构件受热不均匀时结构内部产生的平衡于构件内部的应力。 2. 内应力分类:按照分布范围可分为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和超微观内应力。 按产生机理可分为温度应力(热应力)、拘束应力、组织应力。 根据应力作用产生时间:瞬时应力、残余应力 3. 基本概念 (1)焊接瞬时应力: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应力。 (2)焊接残余应力:如果不均匀的温度场所造成的内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使构件局部 发生塑性变形(加热杆件中将出现压缩塑性变形),当温度恢复均匀后, 产生的内应力会残留在物体里。 (3)焊接瞬时变形: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变形。 (4)焊接残余变形: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留在工件上的变形。 自由变形:当某一金属物体的温度有了改变,或发生了相变,它的尺寸和形状就要发生变化, 如果这种变化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阻碍而自由地进行,这种变形称之为自由变形。 外观变形:受拘束条件决定的,构件能够表现出来的实际变形。 内部变形:受拘束条件约束,未能表现出来的变形。 自由变形为外观变形和内部变形的和。 4. 内部变形率:T εεε-e = 5. 影响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主要因素 (1)焊缝及其附近不均匀加热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是产生热变形的范围和程度。 影响因素包括焊缝的尺寸、数量、位置、母材的热物理性能(导热系数、比热及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极限)、焊接工艺方法(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子束焊等等)、焊接规范参数(电流、电压、速度、预热温度、焊后缓冷及焊后热处理等)、施焊方法(直通焊、跳焊、分段退焊等)。 (2)焊件本身的刚度和受到周界的拘束程度,也就是阻止焊缝及其附近产生热变形的程度。 影响因素包括焊件的尺寸和形状、胎夹具的应用、焊缝的布置及装配焊接顺序等。 焊接构件在拘束小的条件下,焊接应力大,变形小;反之,焊接应力小,变形大。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

钢结构构件制作焊接技术要求 一、常规要求 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 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①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 ②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 ③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 ④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 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 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 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 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

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 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二、根据焊接结构件的特点、材料及现场条件的可能,焊接方法可选择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三、返修

钢结构焊接方案

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钢结构焊接方案 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4) 三、施工准备 (5) 四、施工方法 (6) 五、质量检验及控制 (16) 六、注意事项 (18)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1业主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图纸

1.2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30379m2建筑高度49.05米 结构形式 钢管混凝土框架- 组合钢板剪力墙结构 抗震强度8度抗震建筑层数地下三层,地上9层、12层、16层、9层 使用功能住宅+配套服务质量标准合格 文明施工目 标 北京市绿色安全 文明工地 开工日期2016年2月18日地下总工期510日历天竣工日期2017年6月30日 三、施工准备 3.1主要机具设备 CO2焊机普通焊机角磨机 3.2 材料准备 焊材选用见下表: 序号焊接方法 母材和焊接材料 Q345B(母材) 1手工焊E5015 2CO2气保焊ER50-6

CO2焊丝 3.3焊接管理 (1)焊工管理 1)所有焊工须持有所需有效焊工证、上岗证才能上岗。 2)局部返修两次或一次返修量较多的焊工,暂停施焊工作,经重新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 3)焊前对焊工进行工艺交底,使焊工掌握具体焊接工艺,如焊材选用、焊接规范、焊接顺序等。工艺确定后,焊工要严格执行。 (2)焊材管理 1) 焊材入库 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焊材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 2) 焊材发放 焊材由专人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记录中包括焊材生产批号,施焊焊缝部位等。 3.4作业条件 (1)焊接缝焊接区域两侧需要将油污、杂物、铁锈等清除干净。 (2)手工电弧焊现场风速大于8m/s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后方施焊。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

《焊接结构学》期末考试试卷

《焊接结构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力。 2.解理断裂:是沿晶内一定结晶学平面分离而形成的断裂,是一种晶内断裂。 3.应力腐蚀开裂:是指在拉应力和腐蚀共同作用下产生裂纹的现象。 4.温差拉伸法:是利用在焊接结构上进行的不均匀加热造成的适当的温度差,来使焊缝及其附近区域产生拉伸塑性变形,从而抵消焊接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达到消除部分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 5.焊接结构:用焊接的方法生产制造出来的结构。 6.焊接温度场: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某一时刻所有空间各点温度的总计或分布。 7.应力集中:是指接头局部区域的最大应力值比平均应力值高的现象。 8.焊接变形:由于焊接而引起的焊件尺寸的改变称为焊接变形。 9.联系焊缝:是一种焊缝与被连接的元件是并联的,它仅传递很小的载荷,焊缝一旦断裂结构不会立即失效,这种焊缝称为联系焊缝。 10.工作焊缝:是一种焊缝与被连接的元件是串联的,它承担着传递全部载荷的作用,即焊缝一旦断裂结构就立即失效,这种焊缝称为工作焊缝。 11.动应变时效:金属和合金在塑性变形时或塑性变形后所发生的时效过程 12.焊接残余应力: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热应力、相变应力、加工应力等超过屈服极限, 以致冷却后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应力。这样焊接冷却后的残余在焊件中的宏观应力称为残余焊接应力。 13. 焊接热循环:在焊接过程中,工件上的温度随着瞬时热源或移动热源的作用而发生变 化,温度随时间由低而高,达到最大值后,又由高而低的变化称为焊接热循环。14.延性断裂:伴随明显塑性变形而形成延性断口(断裂面与拉应力垂直或倾斜,其上具有细小的凹凸,呈纤维状)的断裂。 二、简答题 1.焊接结构的优点? 焊接结构的优点:(1)焊接可以把不同形状,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工件连接起来,且可与母材相当,同时可使产品重量减轻,生产成本明显降低。(2)焊接是一种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刚度大,整体性好,不像机械连接那样有间隙,可以减少变形,且能保证容器类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3)与铸、锻等其它加工方法相比,生产焊接产品一般不需要大型贵重设备。投资少,见效快。(4)大多数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简单,设备的操作比较容易,应用面非常广泛。(5)焊接特别适用于几何尺寸大,而材料较分散的制品。(6)焊接结构的生产可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声发射检测技术,焊前的材料检验,焊后的多种检测手段(X射线,超声波)等。 2.简述焊接残余变形的分类及特点? ①纵向收缩变形,即构件焊后在焊缝长度方向上发生收缩。②横向收缩变形,即构件

焊接结构学复习

焊接复习soingon 0.焊接结构优点:焊接接头强度高、焊接结构设计灵活性大、焊接接头密封性好、焊前准 备工作简单、易于结构的变更和改型、焊接结构成品率高。 1.焊接结构缺点: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对应力集中敏感、焊接接头的性能不均匀。 2.影响构件焊接性的因素:与材料有关的因素、与设计有关的因素、与制造有关的因素。 3.焊接热复杂性表现:焊接热过程的局部性或不均匀性。焊接热过程的瞬时性、焊接热源 的相对运动。 4.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加热速度、加热最高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停留时间、冷却速 度。 5.内应力: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热应力是由于构件不均匀受热 所引起的。 分类:按作用时期分: 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称瞬时应力(热应力或温度应力);焊接后保留下来的称残余应力。 按分布范围分:宏观内应力(范围一般与结构尺寸相当)、微观内应力(晶粒尺寸) 和超微观内应力(晶格)。 6. 自由变形、外观变形和内部变形的区别。 ,所得的变形称之为自 1)自由变形: 一端固定的直杆均匀加热时,杆件将自由伸长△L T 由变形。 2)外观变形: 假如杆件受到约束,实际只能伸长△Le,这是可见的变形,称之为外观变形。 3)内部变形 :由于存在约束,杆件在自由状态下所应有的变形与实际存在的变形有所不同,构件内部由于压缩而未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变形△L,称为内部变形。 7.焊接残余变形有哪些种类?角变形产生的原因。 1)纵向变形:---焊后沿焊接方向发生收缩。 2)横向变形:---焊后垂直于焊接方向发生收缩。 3)挠曲变形:─在穿过焊缝线并与板件垂直的平面内变形。 ─非对称结构、焊缝不在构件中性线上时发生。 4)角变形:─焊后构件的平面围绕焊缝产生的角位移。 ─厚度方向的非均匀热分布造成紧靠焊缝线的变形。 5)波浪变形:焊后构件呈波浪形,当板件较薄时,热热压缩应力造成失稳。 6)错边:长度、厚度方向 7)扭转(螺旋形变形) 原因:厚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横向塑性变形不均匀→角变形 加热时─焊接面高温,产生压缩塑变;背面低温,甚至产生拉伸变形。 冷却后,产生弯曲变形,即角变形. 8.残余应力的影响:对静载强度的影响、对刚度的影响、对杆件受压稳定性的影响、对构 件精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9.焊后调控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措施:机械方法、加热方法。 10. 在焊接过程中如何调节内应力?焊后消除焊接内应力的主要方法? 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内应力的措施 (1)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尽量使焊缝能自由收缩,先焊收缩量比较大的焊缝。 先焊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 (2)在焊接封闭焊缝或其它刚性较大,自由度较小的焊缝时,可以来用反变形法来增加

焊接结构学重点归纳全

《焊接结构学》重点归纳 1.焊接结构的优点:(1)焊接接头强度高;(2)焊接结构设计灵活性大;(3)焊接接头密封性好;(4)焊前准备工作简单;(5)易于结构的变更和改型;(6)焊接结构的成品率高. 焊接结构的缺点:(1)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2)对应力集中敏感;(3)焊接接头的性能不均匀. 2.内应力:所谓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3.内应力的分类:按其分布范围可分为三类: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超微观内应力. 按其产生机理分类:热应力(温度应力),残余应力,相变应力,相变残余应力. *热应力是由于构件不均匀受热所引起的. 4.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1)纵向残余应力;(2)横向残余应力;(3)厚板中的残余应力;(4)拘束状态下焊接的内应力;(5)封闭焊缝引起的内应力;(6)相变应力. 5.纵向应力沿板材横截面上的分布表现为中心区域是拉应力,两边为压应力,拉应力和压应力在截面内平衡. 6.横向残余应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来自焊缝冷却时的横向收缩,间接原因是来自焊缝的纵 向收缩. 7.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1)内应力对静载强度的影响;(2)内应力对刚度的影响;(3)内应力对杆件受压稳定性的影响;(4)内应力对构件精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5)内应力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8.焊接残余变形的分类:(1)纵向收缩变形;(2)横向收缩变形;(3)挠曲变形;(4)角变形;(5)波浪变形;(6)错变变形;(7)螺旋形变形. 9.焊接变形的危害影响:(1)需要进行校正,耗工耗时;(2)比较复杂的变形的校正工作量可能比焊接工作量还要大,而有时变形太大,造成废品;(3)增加了机械加工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材料消耗.焊接变形的出现还会影响构件的美观和尺寸精度,并且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引发事故. 10.纵向收缩引起的挠曲变形:当焊缝在构件中的位置不对称,即焊缝处于纵向偏心时,所引起的收缩力Ff是偏心的.因此,收缩力Ff不但使构件缩短,同时还造成构件弯曲. 11.焊缝对于整个构件的中性轴对称,并不意味着在组焊的过程中始终是对称的.因为,随着组焊过程的进行,构件的中性轴位置和截面惯性矩是变化的.这也意味着,通过变化组焊的顺序,有可能对挠曲变形进行调整. 12.波浪变形:薄板所承受的压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就会出现波浪变形,或称为压曲失稳变形. 13.焊接错边:是指两被连接工件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错位的一种几何不完善性. 产生原因:错边可能是装配不当造成的,也可能是由焊接过程造成的.焊接过程造成错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热输入不平衡;焊缝两侧的工件刚度的差异也会引起错边,刚度小的一侧变形位移较大,刚度大的一侧位移小,因而造成错边. 14.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 1.焊接残余应力的破坏性测量: (1)单轴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①切条法;②弹性变形法. (2)双轴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①切块法;②钻孔法;③盲孔法;④套孔法. (3)三轴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 2.焊接残余应力的非破坏性测量:(1)X射线衍射法;(2)中子衍射法. 3.相似关系. 15.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调控措施:

《钢结构焊接规范》(参考Word)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从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艺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 《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

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 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作业条件 2.2.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3.2钢结构电弧焊接 3.2.1平焊 3.2.1.1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4)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4) 六.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4) 七.附录 (6)

前言 课程设计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焊接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焊接结构的整个设计、装配过程外,更应该注重焊接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焊接结构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者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能、船舶、电力、海洋钻探、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结构是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产品的主要形式,也是在许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结构。焊接结构学作为焊接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本周开展了焊接结构学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焊接结构学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焊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焊接构件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试图,使学生加深绘图要点和培养计算机绘图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查阅技术资料、团队协作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了解焊接结构、工况环境、制造过程的特点,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焊接结构,制定相关的焊接工艺。设计主体可以是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对选择构件进行结构的设计,焊接接头(对接、搭接、T形和角接头)合理性分析,对相关接头的强度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易产生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最后绘制一张A1焊接结构图纸,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的结构特点,了解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各部分的受力及运行状态、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制造工艺的因素并能按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工艺卡(具体要求见附录)。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于实践,勇于创新;

钢结构焊接一般要求

钢结构焊接一般要求 1、焊工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重要结构件的重要焊缝,焊缝两端或焊缝交叉处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3、焊前对焊件应预先清除焊缝附近表面的污物,如氧化皮、油、防腐涂料等。 4、在零摄氏度以下焊接时,应遵守下列条件: ①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自由收缩; ②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的结构件; ③焊接前需除尽所焊结构件上的冰雪; ④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具体温度根据工艺试验定。 5、焊接前应按规定预热,必须封焊主板(腹板)、筋板、隔板的端(厚度方向)及连接件的外露端部的缝隙; 6、钢结构件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7、双面对接焊焊接应挑焊根,挑焊根可采用风铲、炭弧气刨,气刨及机械加工等方法。 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9、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 10、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11、施工单位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写出工艺评定报告,并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12、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 13、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

引弧。 14、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1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16、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溶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17、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焊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2007-8-31 14:51:40 浏览次数:548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及水工金属结构件设计图中规定的一、二类重要焊缝(一般是指要做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的焊缝)的焊接。本规范不能包含的特殊焊缝的焊接按特殊制定的焊接工艺焊接。 2 一般要求 2.1 焊工资格 2.1.1一、二类重要焊缝应根据母材材质、板厚及焊接方法等主要内容由按SL35-92《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具有相应合格项目的合格焊工进行焊接。 2.2 焊接材料 2.2.1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2.2.2焊接用CO2气体的纯度必须≥99.5% 2.3 焊接设备 2.3.1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性能,并能满足焊接规范的需要。 3 焊前准备 3.1 焊接坡口 3.1.1焊接坡口一般应符合GB985、GB986规定的要求。 3.1.2坡口用气割方法加工时,其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ZBJ59002.3-88规定的Ⅰ级。 3.1.3焊接前,坡口内的水、油、锈其它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3.2 焊件组装 3.2.1同厚度焊件的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 拼板焊缝不大于1mm,组装焊缝不大于2mm。 3.2.2坡口间隙过大时,不允许在坡口间隙内垫钢筋或钢板,焊件组装时坡口间隙超过5mm时,但长度≤焊缝全长的15%时,允许作堆焊处理,堆焊后焊缝坡口应修磨至原要求。 3.2 定位焊 3.2.1定位焊的焊接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定位焊的焊接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2.2定位焊的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二分之一,通常为4-6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30-60mm,间距以不超过400mm为宜。 3.3 焊接垫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设置。 3.3.1技术文件要求规定设置垫板的焊接接头,其焊接垫板应与母材表面贴实,坡口应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3.3.2埋弧自动焊接时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3.4 焊接材料的使用 3.4.1焊条和焊剂必须按使用说明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焊工焊接时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 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 4.1.1根据本厂情况、焊接方法按以下原则选用: a.母材为Q235-A、16Mn、20SiMn时除了用手工电弧焊外,可以用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焊接。

焊接结构生产教案

课程名称 焊接结构生产 第一讲 课时 2 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掌握装配基本条件、装配基准选择,了解装配工夹量具。 教学重点 1、装配基本条件 2、装配基准选择 教学难点 1、装配基本条件和装配基准选择的理解 教学方法 黑板板书,课堂提问,互动讲授教学 授课内容: A. 上学期学习回顾: 上学期讲了前四章,进行焊接实习 重要概念: (1) 焊接结构?(焊接?) 焊接结构:是将各种经过扎制的金属材料或铸、锻等的坯件通过焊接的方法,制成能承受一定载荷的金属结构。 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者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2) 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过程? 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过程是根据生产任务的性质、产品的图纸、技术要求和工厂条件,运用现代焊接技术及相应的金属材料加工和保护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来完成焊接结构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过程。 四个步骤: 生产准备――材料加工――装配和焊接――质量检验与安全评定 焊接结构生产的工艺过程介绍 B. 本学期课程简介:

1、焊接结构得装配与焊接工艺 2、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及典型生产工艺 3、焊接结构生产得组织与安全技术 C、焊接结构装配的概念、基本条件和装配基准: 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第一节焊接结构的装配(1) 一、焊接结构的装配的概念? 焊接结构的装配是指将已加工好的零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纸要求的位置关系组合成产品结构的工艺过程。 二、焊接结构的装配在焊接结构件生产中的重要性? (1)装配的质量(精度等)直接影响结构件最终的质量; (2)装配方法影响焊接工序的实施; (3)装配的工作量较大,几乎占整个结构生产的30%~~40% 下料—计划;装配----组织;焊接---实施; 例如:一个安装小组5人,可能1人备料,2人装配,2人焊接 工厂内批量生产时,结构件的装配都是由具有丰富焊接、装配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担任。 三、装配的基本条件: 装配的基本条件: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举例:支架构件的装配工艺流程,及装配过程图

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规范

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工艺规范 结构件补焊(返修)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焊补以下情况: 1.1补偿尺寸误差,加工误差以及金属材料本身的缺陷。 1.2已焊的经检查有裂纹和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经有关部门同意补焊的焊件。 1.3使用焊条必须和所焊的母材材质相适应,对特殊材料及特殊情况焊接必须征得有关技术人员同 意。 1.4对于不合格焊缝允许返修,重要焊缝返修次数不得对于二次,其余焊缝补的多于三次。 2.母材: 2.1所补焊的母材适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钢、低合金高强钢及中碳合金钢类。 3.焊前准备: 3.1预热前要用适当的方法清除焊接部位及周围的油污。 3.2清除焊接部位及附近3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皮等(用机械加工方法进行)。 3.3需要切除焊缝金属或母材时,可采用机械加工、氧焊切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进行,切割后的 焊缝金属或母材应打磨平,已淬火和回火的钢材不得用氧焊或碳弧气刨切割。 3.4所开坡口拐角都必须加工成圆弧过渡形状(圆弧半径不小于4mm),如果焊补部位焊后要进行 加工,开坡口是要确保其深度超过工件成品尺寸2mm以上。 4.预热: 4.1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整体预热方法预热。也可进行局部预热,当预热应缓慢而均匀的进 行。 4.2焊接时,根据ANSI/AWSD1.1-2002《钢结构焊接规范》决定母材是否预热及预热到多少温度, 如对于Q235钢和Q345钢(t为焊接母材板厚):(a)当3

结构件焊缝检验指导讲解

结构件焊缝检验指导书 一、本标准适用于结构件焊缝的质量验收,用于指导焊接检验人员和焊工的工作。 二、焊接缺陷: 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4.未焊透:焊接时母材金属未熔化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 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焊缝形状缺陷: 9.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等。10.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11.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12.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满弧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三、禁止的焊缝操作

1.严禁下坡焊; 2.填平焊的焊接需站在坡口面一侧,严禁站位不对; 3.焊缝道次不统一,不清晰; 4.焊道在拐角处的操作,应为长焊缝压住短焊缝并圆滑过渡; 5.焊缝接头的处理应错开,不得接头齐对。 四、焊缝的验收与返修 焊缝的验收首先要检查结构件是否存在漏焊,然后在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查,对缺陷位置应标明,返修合格后画合格标识。 焊缝的打磨:对需要打磨的焊道要保证圆滑过渡与焊道和母材之间不能存在突出或凹陷的边缘,打磨后要保证焊道与母材的平整光滑。 焊缝刨修:把焊道内的焊肉清除并打磨刨后的焊道,然后重焊。 多余的焊缝:不该焊的地方不能施焊,U型座处、挡销板处、柱帽处、耳板孔处、套筒内等部位需严格控制多余的焊接,否则将影响装配。 五、焊道分布

钢筋结构焊接规范讲义

《钢结构焊接规》培训讲义 日期:2012年06月30日~2012年07月01日 地点:市 主讲人:施天敏(材料研究所) 一、前言 钢结构焊接规出台的背景 1、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钢结构建设的历史回顾、钢产量的发展势头、 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2、与之建设配套的技术要求(从业队伍较年轻、技术力量缺乏、人员流 动性较大、建筑发展的时效性强——板、管、铸、锻) 3、长远的战略考量(节能、环保、抗灾害、资源) 4、从钢结构使用围的扩展考虑(将原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 接技术规》改编和提升为国家标准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随着 名称的改变也带来了容、要求的相应变化 二、新老标准在结构上的差异 1、目录 JGJ81标准 GB50661标准 总则 总则 基本规定 术语和符号 材料 基本规定 焊接节点构造 材料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连接构造设计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质量检查 焊接工艺 焊接补强与加固 焊接检验 焊工考试 焊接补强与加固 附录A(钢板厚度方向性能级别附录A(钢结构焊 接接头 及其硫含量、断面收缩率值)坡口形式、尺寸和标记方法) 附录B(建筑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附录B(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格式) 报告格式) 附录C(箱形柱(梁)隔板电渣附录C(箱形柱(梁)隔板电 焊焊缝焊透宽度的测量)焊焊缝焊透宽度的测量) 附录D(圆管T、K、Y节点焊缝的本规程用词说明 超声波探伤)引用标准名录 附录E(工程建设焊工考试结果登记附:条文说明 表、合格证格式)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三、新标准的具体章节说明与其他标准的相关性 1、总则 1.01、强调新标准在相应科研、实践基础上形成的(1985年发展 中心开始至今) 1.02、载荷条件参照AWS等相关标准分为静载和动载,对其他结 构也能参考执行 1.03、强调安全(以人为本、吸收胶州路大楼、央视大楼失火教 训) 1.04、强调标准的互补与强制性标准的执行

结构件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结构件企业生产标准 1.定义 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并能够承受载荷的作用的构件,称为结构件。如,支架、框架、内部的骨架及支撑定位架等。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的结构件。 本标准为图纸技术、加工制造和检验标准的规范。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TQ 322-1989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4. 焊接工艺 4.1 焊工 4.1.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4.1.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4.2 焊前准备 4.2.1焊前焊工要熟悉图纸及其组焊要求。 4.2.2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4.2.3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4.2.4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烘干后存放在保温箱内随用随取。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后,必须重新烘干。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E4303焊条150℃烘焙1~2小时)。 4.2.5焊接前,母材加工坡口推荐尺寸(见下表1)

表1 母材加工坡口形式和尺寸

4.3结构件焊接参数 4.3.1手工电弧焊: 4.3.1 CO2气体保护焊: 4.4 焊接 4.3.1受压元件的角焊缝的根部应保证焊透。 4.3.2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3.3 焊接零件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焊接特性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保证焊接质量。 4.3.4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5双面焊需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

工字梁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设计与制造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综合实验(二) 典型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设计与制造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1-- 2012学年第 1 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或暂 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 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各 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 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 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综合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熟悉低碳钢焊接工艺文件内容,学习和掌握焊接工艺文件的制定;熟悉低碳钢焊接焊前准备和工艺过程,加深理解电弧焊方法的特点、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及焊接质量的影响,了解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和过程。 二、实验内容 1、完成规定的典型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设计(见图1),母材Q235A; 2、完成典型焊接结构制造; 3、焊接缺陷的分析处理; 4、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矫正; 图1 焊接工字梁 其中实验数据为L=500mm,B=80mm,H=120mm,A1=8mm,A2=12mm。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耗材 1、主要焊接及切割设备:手工电弧焊机、半自动CO2气体保户焊机、手工及自动切割设备、碳弧气刨设备等; 2、焊接材料:药芯焊丝、实芯焊丝、焊条、CO2气体、氧气、CO2气体、乙炔、碳棒等等; 3、Q235A钢板。 4、各类工具 四、实验要求 1、完成规定结构的制造,翼板至少两块钢板对接,焊接方法自选,焊接工艺自定并实施焊接; 2、用CAD图表述结构尺寸并进行相关焊缝标注;

结构件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结构件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1 定位焊通用操作规范 1.1 焊缝区的修磨 焊装前须将焊缝区及距焊缝边缘10mm ~20mm 范围内焊接结构表面上的铁锈、油、油漆、尘土等污物除净,露出金属光泽,并须去除潮湿。 1.2 零件要求 全部零件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定位焊。 1.3 工件间相互位置偏移量 定位焊焊接零件时,两个焊件的相互位置偏移量应满足下述要求。 1.3.1 钢板对接 当板厚≤6mm 时,t <1mm ; 当板厚>6mm 时,t <2mm 。 1.3.2 型钢对接 2。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180,t < 1mm ;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180~360,t <1.5mm ;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360~630,t < 2mm 。 型钢对接错边 1.3.3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偏移量见表4。 表1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偏移量

表2 其他接头的定位焊偏移量要求

1.3.6 角焊缝装配不良 对于接触承压的焊缝应按照表7中要求执行。 表3 接触承压的角焊缝装配间隙要求 1.4 定位焊焊缝要求 1.4.1 定位焊时不得在焊缝区以外引弧,定位焊填充材料选用ER50-6焊丝或与构件正式焊接要求一致的填充材料。 1.4.2 定位焊的预热要求:定位焊预热温度与正式焊接时一致。要求预热的结构件,未预热的定位焊缝应用角磨机等工具彻底清理干净,不得熔入焊缝。当选用ER50-6焊丝,并且与构件正式焊接要求不一致时,同样应将定位焊缝用角磨机等工具彻底清理干净,不得熔入焊缝。 1.4.3 定位焊缝长度及间距要求:当板厚≤4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为12mm~20mm,间距为图 1.4.7 桁架臂坡口角度及根部间隙的特殊要求 1.4.7.1 钢管对接焊缝, 钢管对接焊缝单侧坡口角度为30度,钝边高0~1毫米,根部间隙为2mm~3mm。 1.4.7.2 钢管相贯线焊缝 钢管相贯线焊缝,作为臂架腹杆、直杆、斜杆的钢管一端的坡口尺寸为:

焊接件结构工艺

焊接件的结构工艺性 在焊接结构的生产制造中,除考虑使用性能之外,还应考虑制造时焊接工艺的特点及要求,才能保证在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成本下,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质量。 焊接件的结构工艺性应考虑到各条焊缝的可焊到性、焊缝质量的保证,焊接工作量、焊接变形的控制、材料的合理应用、焊后热处理等因素,具体主要表现在焊缝的布置、焊接接头和坡口形式等几个方面。 一、焊缝布置 焊缝位置对焊接接头的质量、焊接应力和变形以及焊接生产率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布置焊缝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焊缝位置应便于施焊,有利于保证焊缝质量 焊缝可分为平焊缝、横焊缝、立焊缝和仰焊缝四种型式,如图1所示。其中施焊操作最方便、焊接质量最容易保证的是平焊缝,因此在布置焊缝时应尽量使焊缝能在水平位置进行焊接。 图1 焊缝的空间位置 a)平焊 b)横焊 c)立焊 d)仰焊 除焊缝空间位置外,还应考虑各种焊接方法所需要的施焊操作空间。图2所示为考虑手工电弧焊施焊空间时,对焊缝的布置要求;图3所示为考虑点焊或缝焊施焊空间(电极位置)时的焊缝布置要求。 图2手工电弧焊对操作空间的要求 a)合理 b)不合理 图3 电阻点焊和缝焊时的焊缝布置 a)合理 b)不合理 另外,还应注意焊接过程中对熔化金属的保护情况。气体保护焊时,要考虑气体的保护作用,如图4所示。埋弧焊时,要考虑接头处有利于熔渣形成封闭空间,如图5所示。

图4 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的焊缝布置 a)合理 b)不合理 图5 埋弧焊时的焊缝布置 a)合理 b)不合理 2.焊缝布置应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通过合理布置焊缝来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主要有以下途径: (1)尽量减少焊缝数量采用型材、管材、冲压件、锻件和铸钢件等作为被焊材料。这样不仅能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还能减少焊接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如图6所示箱体构件,如采用型材或冲压件(图6b)焊接,可较板材(图6a)减少两条焊缝。 图6 减少焊缝数量 (2)尽可能分散布置焊缝如图7所示。焊缝集中分布容易使接头过热,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两条焊缝的间距一般要求大于三倍或五倍的板厚。? 图7分散布置焊缝 a)不合理 b)合理 (3)尽可能对称分布焊缝如图8所示。焊缝的对称布置可以使各条焊缝的焊接变形相抵销,对减小梁柱结构的焊接变形有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