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一、实验安全

1、事故预防

?防爆炸:①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②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再加热(若先加热再通氢气爆炸)例1:处于试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室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验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再加热

?防暴沸:①酸缓缓注入入水,并不断搅拌(注:不能在量筒操作)②加热液体混合物加碎瓷片或沸石?防失火

?防中毒:氯气、CO、二氧化硫、NO、H2S等。

?防倒吸:排水法收集气体,先撤管,后撤灯。

?防污染

2、意外事故处理

?创伤处理:先除去玻璃,H2O2消毒(或碘酒)而后敷药包扎。

?烫伤处理:7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膏。严重者立即就医

?酸碱腐蚀处理:浓酸撒在实验台:Na2CO3

浓碱撒在实验台:稀醋酸

浓酸沾在皮肤上:水洗→3%-5%碳酸氢钠

浓碱沾在皮肤上:水洗→硼酸

酸、碱溅入眼中:大量水洗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要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例2:对的是()

A.不慎将酸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稀NaOH清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延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例3:错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稀NaOH清洗

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迅速离开现场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的水扑灭

D.稀释浓硫酸,把酸缓缓的加入已称有一部分体积水的量筒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危险化学标志(结合图记忆)

?爆炸品:TNT、镁粉、硝酸铵(NH4NO3)、黑火药

?易燃品:气体—H2、CH4、CO、液化石油气

液体—酒精、汽油、乙醚、苯

固体—硫磺

自燃—白磷

遇湿易燃—Na、K、电石(CaC2)

?氧化剂:KMnO4(高锰酸钾)、KClO3(氯酸钾也属爆炸品)、过氧化物(H2O2、Na2O2)

?腐蚀品: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冰醋酸(CH3COOH)、NaOH

?有毒品:Hg(汞)、Pb、钡盐、KCN、As2O3(砒霜)、白磷

例4:错的标签()

A.浓硝酸—腐蚀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35416744.html,l4—易燃品

C.P4—有毒品

D.KClO3—爆炸品

例5:错的标签()

A.硫酸—腐蚀品 B.汽油—易燃液体 C.氯气—易燃气体 D.高锰酸钾—氧化剂

例6:装在汽油的容器贴的标签()

A.氧化剂

B.自燃物品

C.易燃液体D易燃气体

例7:浓硫酸贴的标签()氢氧化钠贴的标签是()

A.腐蚀品B易燃液体C自燃物品D爆炸品

二、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常用试剂的保存方法

?对易挥发、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试剂,应密封存放,如浓盐酸、浓H2SO4、NaOH固体、Na、白磷、苯酚、FeSO4等。

?见光易分解的试剂用棕色瓶存放,如AgNO3、浓HNO3、氯水、KMnO4、H2O2等。

(3)白磷保存在水中

(4)呈碱性的NaOH、Na2CO3、Na2SiO3、NaAlO2等试剂的保存,瓶塞用软木塞或橡皮塞,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强酸,强氧化剂,有机溶剂用玻璃塞

例1:盛放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或者浓硝酸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者煤油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玻璃塞的棕色瓶子中

D.氯水或者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注意:剩余药品不能放回,会污染

3、加热(实验安全:试管外壁不能有水,以防炸裂。加热镊子需从底部套进,据试管口1/3处)

例2:不能加热的是() A.容量瓶 B.集气瓶 C.坩埚D烧杯

例3:可以直接加热的是()可以间接加热的是()(左到右为1-11)

4、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排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空气、向下排空气法---密度<空气)

5、PH试纸使用

①检验溶液的性质: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②检验气体的性质: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靠近气体,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气体的性质。

③注意:(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2)试纸不可接触试管口、瓶口、导管口等。

(3)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可事先用蒸馏水润湿,因为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被检验的溶液,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4)取出试纸后,应将盛放试纸的容器盖严,以免被实验室的一些气体沾污

判断4:在试管内存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用干燥的洁净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补充:托盘天平读到小数点后一位(0.1),量筒读到最小刻度后可估读一位(例10mL 可读到0.01;50mL可读0.1)。

例: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实验时要用450mL溶液,则需用5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三、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①过滤除去溶液里混有的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注意事项: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②蒸发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注意事项: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③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仪器:酒精灯、蒸馏烧瓶、铁架台(带铁夹)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④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注意事项: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补充:分液和萃取不一定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例1: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例2: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例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

B.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D.在用水吸收HCl气体时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下

四.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1)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粗盐除可溶性杂质顺序:BaCl2、Na2CO3、NaOH、HCl

NaOH 、BaCl2、Na2CO3、HCl

BaCl2、NaOH 、Na2CO3、HCl

五.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1mol任何粒子所具有粒子数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公式:n=

M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V1/V2=N1/N2=n1/n2 M1/M2=P1/P2 (P:密度)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 B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

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例1: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 A

D.2.4克金属镁的质子数为12N A

例2: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M g B.1

M

g C.

M

6.02×1023

g D.

6.02×1023

M

g

例: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 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例4: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 :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

22.4

×6.02×1023

C.常温常压下,48g O3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6.02×1023

D.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例6:下列有关0.2mol/L 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

B.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C.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 A

D.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 A

例7: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例8:(15分)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

(1)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H2SO4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浓度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

③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结果会使浓度偏____________。

④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____________,否则会使浓度偏____________;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_____。

⑤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____________;仰视则使浓度____________。六.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

七、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介稳性)

说明:A 、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从而沉降。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 l 3+>Fe 3+>H +>Mg 2+>Na +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PO 43->SO 42->C l -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 (3)加热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O H MgCl 222?)或石膏(O H CaSO 242?)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 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 明矾、342)(SO Fe 溶液净水④ 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⑨ 硅胶的制备:NaCl SiO H HCl SiO Na 223232+=+ C

S i O H ??====

30032减压

↑+O H S i O 22 含水4%的2SiO 叫硅胶

⑩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新教材第一章第二章到2.3测试带答案

生物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1.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2.如图表示人体内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存在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 D.图中丙的CO2浓度最高 3.下图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④是神经胶质细胞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4.下列关于脊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神经大都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B.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 C.脊神经大都分布于头部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D.脊神经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5.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在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6.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膜内的K+浓度高于膜外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能测到电位变化 7.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钠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的变化是( ) 8.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9.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10.某人在交通意外中受伤,医学测试证明他的脑正常。蒙上他的双眼,进一步测试,当他的手接触到烧热的针时,他感到痛但没有发生缩手反应。该病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11.肌质网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含有Ca2+-ATP酶,可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入肌质网腔中。当机体的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ATP酶是肌质网膜上的重要结构,其形成与核糖体密切有关 B.Ca2+泵入肌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肌质网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第二章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汇总复习课程

第二章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1、大气受热过程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 (2)保温作用: 4.意义 [点睛]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2、 热力环流 3、 大气水平运动

反之越小 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 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风暴潮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以什么为主? :风暴潮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1)风力较大;(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向岸风或迎岸风)。风暴潮一般对沿海平原地区危害更大。 4、风向 (1)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 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2)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风: 北半球高空风: (3)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判断南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风向在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③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 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2.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风力 (2)等压线稀疏————风力 3.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4.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3)低气压过境时, 高气压过境时, (4)低气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 5、风带气压带的形成 三圈环流 气压带 风带 极锋 6、北半球气压中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22 1gt h =,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以下公式全是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1v t =v 0+at ○2x=v 0t+at 2 /2 ○ 3v t 2-v 02=2ax ○42/02 t t v v v v =+=-x=(v 0+v t )t/2 ○52aT x =?(一定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1).上述各量中除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 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2).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 (1)追及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运动(两物体对着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数学选修2-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好好记公式,你们是最棒的,加油,老师与你们一起努力!)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准线方程 2a x c =± 2 a y c =± 1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

双曲线方程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 10,0x y a b a b -=>> ()22 22 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实务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存货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 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 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二、关键考点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 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三、历年试题分析 四、本章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备供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备供消耗)等。 【备注】 常见存货有: ①原材料 ②在产品 ③半成品 ④库存商品 ⑤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知识点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入账价值基础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①几乎所有的商品; 消费税只针对 特定商品征纳

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③运输业、电信业; ④转让商标权及版权。 ……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 1.购入方式 (1)非商业企业 【备注】 ①仓储费(存货转运环节的仓储费应入存货成本,另外,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列入“制造费用”)通常计入当期损益; ②关税=买价×关税率; ③进口商品的进项税=(买价+关税)×增值税率17%; ④合理损耗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追加了合格存货的单位成本。 经典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1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2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取得运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运费2000元,增值税220元。另付装卸费用16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4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202560 B.236780 C.202780 D.1945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原材料的入账成本=2000×100+2000+160+400=202560(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025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220(=34000+220) 贷:银行存款236780 【拓展】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02560÷96=2110(元/吨) (2)商业企业 商业企业进货费用的三种处理 ①与非商业企业相同:进货费用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②先进行归集入“待摊进货费用”,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留存部分的进货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③金额较小的,也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关键考点】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计算,尤其是合理损耗、运费及仓储费的会计处理。 经典例题【2015年多选题】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点通传奇专用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一条. 分类:(1)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速度公式: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t时间内;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就可以得到t时刻物体的. 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a恒定不变; (2)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的速度变化量,即Δv=at. 2.公式的适用条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3.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4.特殊情况 (1)当v0=0时,v=at,即v∝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22所示,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 m/s,经过3 s 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若再经4 s到达C点,则在C点时的速度多大? 答案26 m/s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一辆以12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末的速度为() A.8 m/s B.14 m/s C.0 D.32 m/s 答案 C 2.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求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答案25 s 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立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恰好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求: (1)卡车在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12、(1)-1 m/s2 2 m/s2(2)8 m/s 6 m/s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 t,在速度图象中,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 t图象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围的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由v t图象求位移: (1)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2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如图乙,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时间=对应矩形面积.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

含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签名: 《市场营销知识》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市场营销是指在以()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A.企业需求 B.顾客需求 C.社会需求 D.三者都不是 2.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A.企业为中心 B.销售为中心 C.产品为中心 D.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3.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是()。 A.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B.推销观念——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D.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 4. 推销观念产生于()。 A.买方市场 B.卖方市场 C. 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 D.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 5.产品观念是()的营销观念。 A.生产导向 B.消费导向 C.顾客导向 D.科技导向 6.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眼前欲望和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最大长期利益,求得()。 A.企业利益 B.消费者利益 C.社会长远利益 D.以上三者之间平衡 7.交换是否真正发生,取决于()。 A.企业(卖着)是否能去的利益 B.消费者(买着)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C.双方能否找到交换条件 D.在交换中,双方谁更主动、积极地寻求交换 8.市场的大小取决于()、购买力、购买欲望的大小。 A.人口 B.广告投入的大小 C.推销员的努力大小 D.赠品投入的多少 9.市场营销过程一般有发现、分析市场机会,()设计营销战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实施营销组合策略等五步骤。 A.选择目标市场 B.市场营销观念 C.顾客导线 D.绿色观念 10.现代营销观念包括顾客导向、整体营销、()、绿色营销、创新营销以及大市场营销等。 A.规模生产导向 B.产品质量导向 C.关系营销 D.产品推销导向 11.()不属于市场营销渠道企业。 A.物流企业 B.金融机构 C.批发商和零售商 D.竞争者 12.()包括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地区间流动、人口结构等因素。 A.地理环境 B.人口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13.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它们可以为企业融通资金或减低风险、企业在与金融机构合作中要特别注意企业的信用,这样才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A.律师事务所 B.信托投资公司 C.会计事务所 D.营销咨询公司 14.()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与行业的发展状况、货币流通状况、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 A.人口环境 B.科技环境 C.自然环境 D.经济环境 15.()指那些刊载、播送新闻、特写和社论的机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 ....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 ...... .....,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 ....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 ....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和海陆位置

选修2-1-第一章-第二章数学测试卷

选修2-1-第一章-第二章数学测试卷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选修2-1 第一章 第二章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命题:p R x ∈?,022≤++a ax x .命题p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0][1,)-∞+∞ B.[0,1] C.(,0)(1,)-∞+∞ D.(0,1) 2、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B .“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若2320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 2320x x -+≠” D.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 3.“a 和b 都不是偶数”的否定形式是( ) A.a 和b 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B.a 和b 至多有一个是偶数 C.a 是偶数,b 不是偶数 D.a 和b 都是偶数 4、已知条件p :1-x <2,条件q :2x -5x-6<0,则p 是q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096222=++-+y x y x 的圆心的抛物线 的方程是( )

A .23x y =或23x y -= B .23x y = C .x y 92-=或23x y = D .23x y -=或x y 92= 6、若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A .(0,+∞) B .(0,2) C .(1,+∞) D .(0,1) 7、过双曲线822=-y x 的右焦点F 2有一条弦PQ ,|PQ|=7,F 1是左焦点, 那么△F 1PQ 的周长为( ) A. 28 B. 2814- C. 2814+ D. 28 8、已知P 为抛物线221x y = 上的动点,点P 在x 轴上的射影为M ,点A 的坐标是)2 17,6(,则PM PA +的最小值是( ) A. 8 B. 219 C. 10 D. 2 21 9.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3|PF 2|,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1,2) B.(]1,2 C.(3,+∞) D.[)3,+∞ 10、如图,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F 的 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交其准线于点C , 若BF BC 2=且3=AF ,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1、观察蜗牛借助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的地方,以为食。 2、蜗牛有觉、觉、觉、觉,但无。 3、生物:①.有能②.能生长③.能进行(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构成(除病毒)⑤.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⑥.有和变异的特性⑦.能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②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5、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和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构成;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功能 (2),功能(3),含有 (4)、,内有(5)、,内含,进行的场所(6)、,功能 9、显微镜的构造:(1)、(2)、(3)、 (4)、(5)、(6)、(7)、 (8)、(9)、(10)、(11)、 (12)、(13)、(14)、 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a.安放:左手托,右手握,镜筒在,镜臂在,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使正对通光孔,再转动,让对准通光孔。通过目镜观察,同时睁开,调节(光线亮时用,光线暗时用),看到一个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上,两端用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 d.调焦:①眼睛盯住,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物镜靠近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②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调节,使镜筒慢慢,直到,再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X; 12、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上下左右全颠倒)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移动。 13、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使对准,再稍微调节,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 染色:滴加 1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可能是因为 ,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应该。 17、细胞分裂:一个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 分裂成的过程。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使得个体数目;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但个体数目。(填“增加”“减少”“不变”)20、细胞的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合成,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 21、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细胞,即形成。 22、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和的结果。 23、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24、植物组织:(看下图填空) A B C E 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测试试题(带详解)

高中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道) 下图示意太阳系彼此相邻的四颗行星,其中c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据此完成1—4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是()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B.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C.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D.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2.太阳系() A.就是人们常说的宇宙 B.是比地月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C.从属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 3.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是由于() A.地球的诞生利于生命存在 B.地球的大小特殊 C.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特殊 D.地球上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和大气 4.下列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及大气、水、生物的活动和变化 B.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最直接、最经常使用的能源 C.太阳辐射能量中大部分能够到达地球,对人类影响很大 D.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利用方便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回答5—6题。 5.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A.到达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C.位于太阳系内 D.抵达银河系边缘 6.火星与地球() 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进入7月份以来,标志太阳活动水平的多项参数保持高位。据此回答7—8题。7.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 A.黑子、耀斑,11年 B.太阳风、黑子,14年 C.日珥、耀斑,11年 D.太阳辐射、日珥,14年 8.剧烈的太阳活动对以下行业中影响最大的是() A.电子产品加工 B.风力发电C.旅游 D.航空运输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 B.下地幔C.图中D层 D.图中G层10.关于图中莫霍界面处地震波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变慢 B.横波和纵波速度都变慢 C.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加快 D.横波和纵波速度均加快 11.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唯一能量来源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不属于太阳辐射能D.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12.关于地层和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A.变质岩有着层理构造和化石 B.沉积岩形成年代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 C.沉积岩越老保留的生物化石就越复杂 D.古生代的地层保留有恐龙和裸子植物化石 13.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有不同类型的气体组成,干燥洁净 B.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C.生物圈是一个独立的圈层 D.岩石圈包含着整个地壳及上地幔,厚度不均

必修三 第二章 统计 知识点总结及复习题

第1课时随机抽样 一、目标与要求: 理解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 二、要点知识: 1、三种抽样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抽签法、随机数法。 2、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都是一种,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它们都是不放回抽样。 2)区别:一般的,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常采用;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采用;一般情况下,采用。 三、课前小练: 1、要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测,则这200个产品的质量是()A总体 B总体的一个样本 C个体 D样本容量 2、为了调查某城市自行车年检情况,在该城市主干道上采取抽取车牌个数为9的自行车检验,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抽签法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要从已编号(1-50)的50部新生产赛车中随机抽取5部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部赛车的编号可能是() A. 5,10,15,20,25 B. 3,13,23,33,43 C. 5,8,11,14,17 D. 4,8,12,16,20 4、某校有老师200人,男生1200人,女生1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女生中抽取的人数为80人,则 n=。 5、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50的样本,则在抽样过程中,被剔除的个体数为,抽样间隔为。 四、典例分析: 例1、某工厂平均每天生产某种零件大约10000件,要求产品检验员每天抽取50个零件检查其质量情况,假设一天的生产时间(8小时)中,生产机器零件的件数是均匀的,请你设计一个抽样方案。

地理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职能 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 住宅区的分化; 位置上是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 高坡、文化区联 系,配套设施完 善,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 位于内城、与 低地工业区联 系,配套设施缺 之,环境较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 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内 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 移,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同时地租、工资水平、历 距市屮心距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翻距离递减示意图

OA :商业区AB住宅区BC工业区 3、空间结构的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划分: ①划分标准:城市人口规模 ②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大城 市;20万?5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 2、服务范围的差异: 3、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例如上海;发达的交通条件, 例如石家庄;丰富的资源条件,例如大庆。 二、城市的等级体系 1、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差异 2 第三节城市化 一、概念、标志、意义 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 市化 2、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成本会计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 判断题: 1.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4.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6.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7.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信息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来评价、考核有关经济活动。 8.成本会计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9.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10.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 11.企业主要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4.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A.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 B.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 C.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5.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A.反映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