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人汉史学述论

宋人汉史学述论

史 学 月 刊 2007年 第7期

学术史研究

宋人汉史学述论

燕永成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200234)

[关键词]前三史!;汉代历史;汉代典制;宋代史学

[摘 要]为配合官方校书活动而展开的北宋汉史学,其著述以校订辩误为主。但自北宋后期开始,尤其到了南宋,考、论结合,专门评议,以及注重研究两汉典制的宋人汉史著述则明显占据主流。宋人的汉史研究实开明清补史派和考史派之先河,又开评论?史记#的风气之先。

[中图分类号]K092=44;K20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0583 0214(2007)07 0084 08

An Analysis of Song Scholars?Exploration on the History of Han Dynasty

YA N Yong cheng

(Re se arch I nstitute of A ncient B ookes,S hang hai Normal Univ er sity,Sh anghai200234,China)

K eywords:T he first t hr ee boo ks of the T wenty F our H istor ies;histo ry o f H an D ynast y;instit utions o f H an D ynast y; Song D ynast y histor iog ra phy

Abstract:Resear ches on the histor y of H an Dy nasty in the N or thern Song,which suppo rted the activities of checking the ancient boo ks o rg anized by the gov ernment,w ere mainly abo ut ex aminatio ns and co rr ections.H ow ev er,fro m the late perio d o f the N o rthern So ng to the So ut her n Song,the wo rks w hich combine tex tual resea rch w ith demonstration,spe cializing in ev aluating t he histor ical events and fig ur es,and attaching impor tance to the inst itutions of tw o Han Dynas ties,became the ma instr eams.So ng scholars?ex plo ration o n the histo ry of H an Dy nasty w as not only the for erunner of the schoo l o f complementing the histo rical mater ials but also the school o f tex tual research fo r M ing and Qing D ynast ies to fo llow.It w as the beg inning of r eview ing T he Record s of the H is tor ian.

随着北宋官府对?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的校订刊行以及新的刊误之作的相继面世,两宋学者围绕前三史!进而对汉代历史的探究兴盛一时,先后出现的有关研究两汉的专门性史著就不下90余种。其中以颜师古注?汉书#为标志的唐代?汉书#学,到了宋代继续得以发展,学者对?汉书#的喜好与研究兴趣有增无减,以至黄庭坚说:每相聚,辄读数叶?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则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1](卷十?与宋子茂书#)故明人徐中行认为:历代之宗?汉书#,至宋尤为盛。![2](?序#)同样,随着?史记#的刊刻传世,宋代始开评论?史记#的风气,如欧阳修、曾巩、三苏!、郑樵、洪迈、吕祖谦、叶适、黄震和王应麟等都对?史记#作过认真的分析评论,而?班马异同#一书的出现,更使得马班异同!从此成了一门学问。宋末王应麟在汇总前人研究?史记#的成果时,首次还以?史记#之学!名之。[3](卷四六)此外,为中兴王朝提供鉴戒的?后汉书#,亦随其刊布同样受到宋人的重视。对于宋人的汉史学成就,今人虽有一些较深入地论述,%但仍不够系统全面,为此特撰此文。

宋代汉史学的兴盛,得益于官府的校书活动和雕版印刷的兴起,而官府校订前三史!的活动,与最高统治者对史学教化作用的重视有关,其直接缘起则在于科举取士的需要。宋太宗曾说,朕读?汉书 贾谊传#,夜分不倦。谊当汉文时,天下治平,指论时事,尤为激切,至云长太息、

%据笔者所见,该方面主要成果有:张舜徽先生在?论宋代学者治学的广阔规模及替后世学术界所开辟的新途

径#(见?张舜徽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一文中,就部分地论及到宋人的汉史学成

就及对后世的影响。又张新科等先生在?史记研究史

及史记研究家#(见?史记研究集成#第13卷,华文出版

社2005年版)一书中设专章深入论述了宋代开?史

记#评论的风气!问题。

堪恸哭者,盖欲感动人主,不避触鳞,真忠臣明国体者也。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并表示当代若有言大事、知大体者,朕当擢以不次之位也![4](p650)。太宗在此以?汉书#为教材来教育臣下,足见其对?汉书#之重视。官府校订史书的直接起因是科举的需要:国初承唐旧,以?史记#、两?汉书#为三史,列于科举,而患传写多误。雍熙中,始诏三馆校定摹印,自是刊改非一,然犹未精。![3](卷四九)此处所称诏三馆校订摹印!,只是下令征求书籍,[4](p571)而实际校订三史的工作,则在淳化五年七月,朝廷下诏选官分校?史记#、前后?汉书#。崇文院检讨兼秘阁校理杜镐、秘阁校理舒雅、吴淑、直秘阁潘慎修校?史记#,朱昂再校;直昭文馆陈充、史馆检讨阮思道、直昭文馆尹少连、直史馆赵况、直集贤院赵安仁、直史馆孙何校前、后?汉书#。既毕,遣内侍裴愈赍本就杭州镂板![5](四之一)。以上是三史的淳化本,亦是三史有版本之始。可能与此次校订活动有关,时任史馆修撰的南唐降臣张佖于淳化中撰成?汉书刊误#1卷,疏录义涉诸家字该两体者凡6篇,附于诸卷之后,此为今知宋人所撰首部?汉书#刊误。

此后伴随着官方校书活动,其他刊误之作相继问世。真宗咸平中,朝廷诏命陈尧佐等覆校?史记#,尧佐等于景德元年校毕,并附有刊误文字5卷。同年又命刁睟等覆校前、后?汉书#版本,睟等于景德二年七月校毕前?汉书#版本,刊正3000余字,录为6卷上之。而?后汉书#则到乾兴元年十一月校定,为30卷颁行。[3](卷四三)仁宗景岉初,秘书丞余靖进言:前?汉书#官本谬误,请行刊正。!朝廷随即诏令余靖与国子监王洙尽取秘阁古本对校,逾年乃上?汉书刊误#30卷。景岉二年九月,朝廷又诏翰林学士张观等刊定前?汉书#,于是遂毁旧摹本以从新校,下国子监颁行。[4](p2755)这就是对后世?汉书#流传影响较大的景岉刊误本。不过,余靖的?汉书刊误#虽议者讥其疏谬!,但仍不失为北宋前期较为完整的一部关于?汉书#的刊误之作。

仁宗嘉岉六年还有过一次由秘书丞陈绎校订、欧阳修看详的重校前?汉书#活动,不过陈绎的是正文字7卷,直到神宗熙宁二年才上进朝廷。仁宗后期至英宗治平年间,对两?汉书#研究的重要成果当属刘敞、刘攽和刘奉世兄弟父子的三刘!?汉书标注#和刘攽的?东汉刊误#。三刘?汉书标注#6卷,又名?公非先生刊误#。陈振孙言:?汉书#自颜监之后,举世宗之,未有异其说者,至刘氏兄弟始为此书,多所辨正发明。![6](p106)刘攽精于汉史学,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汉代部分即由他负责,他并曾想补注?汉书#,可惜未能完成。[7](p303)?西汉刊误#1卷,后世相传以为刘攽之书,[3](卷四九)刘攽确有?东汉刊误#4卷。嘉岉八年间,刘攽曾受命与钱藻、杨褒等校?后汉书#,不久其他人皆迁官离去,唯他独卒业!,而撰成是书。[8](卷二)

除官府校书活动中汉人史著的刊误之作外,北宋还有两部颇为突出的专门性汉史著作:一是胡旦的?汉春秋#100卷。该书修成于太宗淳化五年,当时胡旦曾上言称他参两汉君臣事迹,得鲁史之例,著为?汉春秋#,凡百篇!。然而其书未能受到太宗认可,被认为旦褒贬出胸臆,岂得容易流传!?故而久未能上进朝廷,直到仁宗天圣元年十月,中书门下再次上言,仁宗才诏令本州递进[3](卷四七)。天圣二年二月,襄州遂以其书进呈,仁宗因而询问胡旦著书本末,王钦若称其因四百年行事立褒贬以拟?春秋#![4](p2350)。由此可知其为编年体的汉史。

另一是真宗景德年间杨侃的?两汉博闻#12卷。杨大雅初名侃,为避真宗讳而改名,博学,有行义,颇惬时论![9](卷一四?杨大雅传#)。?两汉博闻#系选取两?汉书#中的职官、地名、人名、专称乃至某些字句故事列为标目,一般先引录原句,再节取颜师古、章怀太子等人的解释作为注解。其中?前汉书#凡7卷,?后汉书#5卷,清四库馆臣评价说:虽于史学无关,然较他类书采摭杂说者,究为雅驯。![10](p577)该书今存,通览全书,的确对我们理解两?汉书#中所涉及的难解字句等提供了便利。

此外,苏辙鉴于司马迁?史记#轻信而疏略!,又不得圣人之意!,于是撰成?古史#65卷,以便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11](苏氏?序#)。该书仍因袭?史记#旧文,并旁采其他书。对于苏氏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责难,朱熹曾予以高度评价;相反,洪迈则完全不同意其说,黄震亦认为:苏子之志则大矣,而苏子之说则尚有可疑者。!于是黄氏特将?古史#与太史公所记参照记录,并做了详细评析。[12](卷五一)

综上所述,北宋时期的汉史学,主要是配合朝廷的校书活动而展开,其著述亦以校订辨误为主。然而大致自北宋后期开始,也出现了少数解

释、评论以及改编类的论著。

南宋学者虽然承袭了北宋研治汉史之风,但在内容方面除校勘辨误之外,许多史著更加偏重明辨甚至议论史事。如?两汉刊误补遗#17卷,吴仁杰撰。仁杰以博物洽闻为时人所称,与朱熹、尤袤、周必大和陆九渊等著名学者均有交往。按北宋时,刘敞、刘攽和刘奉世撰有?汉书标注#6卷,其主在标注?汉书#正误。后刘攽又撰有?东汉刋误#4卷,增损其书,凡字点画、偏傍不应古及其文句缺衍或引采经传有谬误者,率以意刋改![3](卷四九)。对于北宋三刘!之书,清四库馆臣推断说,刘氏之书,于旧文多所改正而随笔标记,率不暇剖析其所以然!,于是吴仁杰撰?两汉刊误补遗#加以补正其遗误。[10](p405)曾绛在吴书?序#中亦言:(吴氏)据古引谊,旁搜曲取,凡邑里之差殊,姓族之同异,字画之乖讹,音训之舛逆,句读之分析,指意之穿凿,及他书援据之谬陋,毕厘而正之,的当精确&&一时宗工文师,翕然称之,以为多前人所未到。!该书现存唯有10卷,其中东汉部分仅占2卷,为此清人疑其内容有脱佚。从现存该书中吴氏对三刘!书的补遗状况来看,其内容的确涉及诸多方面,并且对史事常常加以辨明,甚至发表评论。

具体而言,一方面,吴氏明辨刘氏校勘遗误:如?两汉刊误补遗#卷1之字阙文衍文!条中,对于?汉书# 宛必随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文,吴氏依?史记#以证明刘氏?刊误#所言前则失咸阳之约!前的确缺足下!二字;又据?汉纪#,吴氏认为宛必随!之后当脱一之!字。又如同卷东西秦!条中,对于?汉书# 此东西秦也!文,三刘?刊误#认为多一西!字,?汉纪#同此;而素多采?汉纪#之文!的?资治通鉴#在此仍袭用?汉书#文。吴氏推敲上下文意,认为当依?资治通鉴#仍作东西秦!。除此之外,朱熹在读过?两汉刊误补遗#后,给吴氏的答书中指出:如?沟洫志#?于楚?字,本文属下句,下文有?于齐?、?于蜀?字皆是句首,而刘误读属之上句。![13](卷一二)这说明三刘?刊误#还存在句读错误。

另一方面,吴氏在指出两?汉书#本身记事以及刘氏等释校者存在错误的同时,还往往广征博引相关史籍,用以辨明该史事的源流所指。如该书卷1吕氏!条中,对于?高后纪#高皇后吕氏!事文,吴氏按古者男子称氏称名,妇人称姓,以说明?高后纪#书氏而不书姓,以春秋之法绳之,其失昭矣!。其间他不仅举例明辨自古氏姓的用法,而且针对现实指出:北宋政和中,尝用议臣之请,改公主、郡县主为帝姬、宗姬、族姬,盖误认王姬之称,不知春秋之书!。他又指出徐度?却扫编#载议者之言,谓国家赵氏当曰帝赵,不得曰帝姬,是误以氏为姓也!。又如该书卷5封禅!条下,对于?郊祀志#申公曰封禅则能仙登天矣,丁公曰封禅者古不死之名!事文,吴氏指出按封者,封土而为坛;禅者,除地而为墠。封禅即方岳明堂之异称耳!而方士之说,乃谓封禅可以登仙而不死,故世主乐闻其说而甘心于此。是非方士之罪,儒者不能正名,名之过也!。在此吴氏除指明封禅!之本意外,还谈了自己对该事的看法。

总之,吴仁杰在对刘氏两汉?刊误#做补遗期间,已不仅仅局限于明辨刘氏的校勘遗误,而是对关涉到的有关人物、地名、职官、专有术语乃至历史事件,往往推究原委,以便使人们对其原意有更深入地了解。对于此种做法,素以考证见长的清代学者朱彝尊称赞说:今吴氏是编,本以补刘氏之遗,而文多于刘,足以征其博洽也已。![14](卷四五)四库馆臣亦称:仁杰是书独引据赅洽,考证详晰,原原本本,务使明白无疑而后已,其淹通实胜于原书。![10](p403)

又如王益之撰有?西汉年纪#30卷。据其?自序#所称,主要是为远承孔子以编年修撰?春秋#之旨,近则取于?资治通鉴# 刋落盈辞,求为省约,以便人主之观览,而当时论议所及,制度所观,不无遗者!之故,于是他取迁、固?史#与其轶见于他说者,以荀?纪#、?通鉴#凡例裁之!。除?西汉年纪#外,王益之原本还撰有?考异#10卷、?鉴论#若干卷,可惜?鉴论#已佚。今自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西汉年纪#内容有残缺,并且?考异#已散附于逐条记事之下。

?西汉年纪#虽则是参取已有西汉史料编排成书,但在史事的考辨方面,则能做到参稽互核,折中一是。如有关韩信谋反之事,王益之在该书卷二高祖十一年末斩韩信!记事条?考异#中,对?史记#、?汉书# 皆载韩信与陈僿有谋!云云加以辩驳,并且认为此必告反者之词及当时文致之罪耳!。他接着记述道:祥符间,陈简能作?雪韩信论#,及张文潜亦谓信非反。近东莱作?大事记#,朱晦翁贻书论辩,亦以信为不反。后东莱竟以反书,而晦翁以为失入。二史所载信反谋既非事实,今皆削去不录。!在此作者不仅辨明韩信谋

反并非事实且削去不录,而且还引述了宋代其他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以资佐证。又如有关?史记 平准书#所载司马迁所言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的编排系年问题,益之在该书卷十武帝建元五年末记事条?考异#中论说道:?通鉴#载于景帝后三年。按?平准书#云: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正谓武帝初年,非景帝也。自汉兴之初至后七年,才六十六年,谓之七十余年,于义未安。盖武帝承文、景涵养之余,又窦太后在上,帝犹知有所畏,未敢肆行。民享安静之福,故当时富盛如此。至建元四年,汉兴已七十载。又二年而窦太后崩。是后纷纷多事,汉家至此遂一变矣。太史公谓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盖深有感焉!今附于窦太后未崩之前一年。!在此作者用年限及事理辨明?资治通鉴#编排司马迁该论有误。

除以上旨在辨明史实之外,王益之还注意采用所引诸书的不同版本加以编修该书。比如作者在该书卷二六成帝永始元年秋七月记罢昌陵反故陵!事,其?考异#指出:今见行本、监本皆作?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唯汪彦章用南唐本校证作?反故陵?,义最深长,今从之。!在此作者校勘就运用了?汉书#的三种刻本。此外,在?西汉年纪#中他还运用了川本以及刘攽改定本?汉书#。

总之,?西汉年纪#具有较高的史学参考价值。对此,清四库馆臣高度评价说:司马光?通鉴#所载西汉事,皆本班、马二书及荀?纪#为据,其余鲜所采掇。益之独旁取?楚汉春秋#、?说苑#诸书,广征博引,排比成书,视?通鉴#较为详密。至所作?考异#,于一切年月舛误、纪载异同、名地错出之处,无不参稽互核,折衷一是,多出二(燕按:当作三)刘?刋误#、吴仁杰?补遗#之外,尤?通鉴考异#所未及,其考证亦可谓精审矣。![10](p426)再如?班马异同#35卷,倪思撰,后刘辰翁加以评点。倪书大旨以?汉书#多因?史记#之旧而篇章字句时有窜改,于是参合两书,证其异同,以探求史家笔削之意。倪思以?史记#原文用大字,?史记#无而?汉书#增加的文字用细笔小写,凡是被?汉书#删去的文字,则在旁边划一条墨线,凡是?汉书#前后移动?史记#文字的地方,即注?汉书#上连某文,下连某文!。如某文被?汉书#移入其他纪传,即注?汉书#见某传!。如该书卷二二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史记#一百九)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汉书#五十四)!事末,倪氏注?汉书#赞后有苏武!。又如卷三(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史记#一百二十二)张汤传第二十九(?汉书#五十九)杜周传第三十(?汉书#六十)!事目,倪氏注张、杜二?传#,?汉书#别见,不入酷吏!。在刘辰翁所作的评论方面,如该书卷二八?衡山王传#记叙参与衡山王谋反者皆被诛事,?史记#文为:孝坐与王御婢奸,弃市。王后徐来亦坐蛊杀前王后乘舒,及太子爽坐王告不孝,皆弃市。诸与衡山王谋反者,皆族。国除为衡山郡。!而?汉书#改为:及太子爽坐告王父不孝,皆弃市。诸坐与衡山王谋反者,皆诛。!刘辰翁对此评点道:?史记#文顺。?汉书#添?告?字,赘辞。?告王父?虽异,不如?王告不孝?直。两?坐?字烦。!此类列于书眉的评语,往往给人以启迪。

除以上注重考、论结合的史著之外,南宋还涌现出许多专门评议前三史!乃至整个汉代历史的论著,其中专评前三史!的论著为数不少。突出者如郑樵认为?史记#是六经之后!最重要的著作,他极力推崇通史体的?史记#,并声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而班固则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于是他极力批评断代体的?汉书#。[15](?总序#)又如叶适在?习学记言#卷十九至卷二六专门评价前三史!,他认为?尚书#、?春秋#是最佳的古史法,是后世学习的榜样。而司马迁变古法,惟叙己意!,班固及后世史官效法,使古史法败坏,因此非复古史法不可也![16](卷二三)。可见叶适他特别推崇古史法。再如黄震在?黄氏日钞#卷四六和卷四七中,专门选取?史记#和?汉书#的部分纪事内容进行评议,如对司马迁为项羽、吕后设立本纪,以及为刺客、日者立传提出了尖锐批评。此外,晁公武、洪迈、吕祖谦、朱熹和王应麟等诸多名家也对前三史!有所评论,于此不再列举。

专门评议整个汉代历史的史著亦有一些,如钱时撰有?两汉笔记#12卷。该书属钱氏在严州郡庠时的讲义,其间钱氏皆痛汉氏袭秦之弊,而尤反复致意于后世,所以不敢望三代之治![17](见书前)。具体而言,?两汉笔记#基本选取?汉书#和?后汉书#作为正文,然后加以论断。如钱氏在该书卷二先记述汉初高祖分封之事,随后议论道:观自古地大兵强而俾之世袭,未有不叛者,汉事可监矣,而唐不悟,藩镇之祸往往反甚于汉。惟我本朝置使按察,或迁或易,权在朝廷。

自先王封建之法坏而纲维防范,其制莫良于此。中兴以来,独一蜀帅世掌兵柄而卒以稔祸,可不戒哉!!这是作者借论汉、唐分封世袭之祸而兼及南宋吴曦之叛事。又如在同书卷六记述宣帝五凤四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于边郡设常平仓事,作者论述道:桑弘羊以市井之智,行均输之术,堂堂天子之尊,下争商贾之利,真所谓民贼也,安得耿寿昌者而与之论常平之意哉!斯名一立,万世流波。至我本朝又特专使领之,为惠愈大。或者居常平之任而使斯民负不平之叹,则将何所逃罪于寿昌矣!!在此作者借论耿寿昌而言及宋时之弊。再如同书卷一二作者专列昭烈帝!记述建安二十六年刘备于成都即帝位事,随后他论说道:建安二十五年冬十月,曹丕篡汉。明年夏四月,昭烈即帝位于蜀。是天命犹未绝,人心犹未厌,而汉氏之脉犹未坠也。愚于曹丕特书曰峚,而取昭烈系两汉之后,以备一代之始末,且使乱臣贼子知万世清议凛然如一日,庶或知所惧云!!在此钱氏明显尊蜀汉为正统,其实亦是为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发论。总体看来,钱时议论汉事的目的,更多地是为达到史学对现实的鉴戒功用。

又如?两汉博议#20卷(一作14卷),陈季雅撰。季雅质灵气迈,随闻而思,遇见能述,自高其材,不乐师授!,曾为隆兴府教授。他后授潭州教授,未上任,益闭门,尽抽古今文字,且诵且索,寝食失期度,务为周览遍学,钩得其要![18](?水心文集#卷一四)。宋人盛称?两汉博议# 关涉犹大![19](p667),是与司马光?通鉴#论断、胡寅?读史管见#、范祖禹?唐鉴#、吕祖谦?大事记#及吕中?大事记#齐名的评史著作。[20](卷五?题余尹甫咏史诗序#)宋人的汉史学研究并未局限于以上范围,随着史书编修形式的不断拓展,以及宋人对汉制的崇慕,南宋学者对两汉典章诏制的研究则更为突出。

宋人认为两汉犹为近古!,从?史记#、两?汉书#中辑录汉代诏制者不乏其人。陈振孙言:愚未冠时,无书可观,虽二史亦从人借。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6](p133)洪咨夔亦说自己假守龙阳,俗古事简,因得纵观三史,裒其所谓诏制书策令敕谕报誓约之成章者,凡若干通,事著其略,每帝以臆见系之,厘为若干卷,总曰?两汉诏令#,以补续书之亡![21](?序#)。可惜洪咨夔的?两汉诏令#(30卷)已佚,今传世者?西汉诏令#12卷,由北宋林虙采括?汉书#志、传,参之本纪,程俱纂成,凡401章。在具体辑录原则上,该书明确规定凡直叙事实不载辞命者不录!,并且对一些颁行时间不明的诏令还做了简要说明。又?东汉诏令#11卷,南宋楼昉撰,据?自序#,楼氏幼嗜?西汉书#,每得一诏,辄讽味不忍释。噫,一何其沉浸浓郁、雍雍含咀入人之深也!暇日常欲掇其散在志、传中录取诏令,考其岁月,以类相从,刱为一编。因循未果而吴郡林君德祖之书传焉!。于是他袭用林书体例,编成了?东汉诏令#。在对诏令的考辨方面,此书明显详于林书。如?东汉诏令#卷一春日下宽大书!,作者指出:见?礼仪志#。此乃汉家典故,必光武所立,以无年,可附卷末。!在此楼氏采用末附形式存录了重要诏令。又如该书卷十追策杨赐!,作者考辨道:按?本纪#,中平二年十月书杨赐薨,而?本传#赐策在九月。既云追策,不当反在薨前,当以?传#为正。!正因为如此,陈振孙称:楼氏书近出,其为好古博雅,斯以勤矣!![6](p133)现今通行的?两汉诏令#系林、楼二氏之书合编而成,并且首附洪咨夔?两汉诏令序#,清四库馆臣虽正确指出该书非洪氏所撰,实系林、楼二氏之书合编而成,但未指明今传本为何人何时所为。经考查,今传本实系元人苏天爵编刊传世[22](卷六?两汉诏令序#)。

又如?补汉兵志#1卷,钱文子撰。文子曾任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后官至宗正少卿。魏了翁称其蚤以明经厉志,有声庠序&&学术行谊,为人士宗仰云![23](卷五四?钱氏诗集传序#)。其门人陈元粹在宁宗嘉定七年为?补汉兵志#所作?序#中指出;钱氏鉴于南宋兵制日渐废弛的现状,于是有意于汉家之遗制!。具体而言:谨按汉制:调民有限,无常役之岁,则与今日老弱虚籍者异;有事檄召,事已罢归,无聚食之费,则与今日竭民力以养兵者异;衣赍自备,无供亿之劳,则与今日春秋衣赐不时给赏者异;近地调发,无远征之劳;不立素将,无拥兵专制之虞;都试课殿最,无骄蹇难用之患。故自文帝以来,与民休息,经常不耗则减田租,弛山泽,寻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皆不养兵之效也。诚使稍取汉制,斟酌剂量,忝而行于今日,以救其极敝,不十年间,国力可纾,民力可裕,其效犹指诸掌,夫亦何惮而不为!!由此可知,以汉为鉴,正是南宋时人关注汉代兵制的目的所在。清

朱彝尊高度评价该书说:钱文子见南渡兵食之冗滥也,以汉制不失寓兵于农遗意,而班史无志,因以补之。书仅一卷,言近而旨远,辞约而义赅,此非低头拱手高谈性命之学者所能括也。![14](卷四五)四库馆臣亦明确指出,钱氏盖为宋事立议,非为?汉书#补亡也![10](p711)。在具体编排方面,钱氏先列纲目!,再叙正文,此亦为其独特之处。

再如王应麟撰有?汉制考#4卷。鉴于两?汉书#诸志于当时制度多举大端而略于细目的状况,他在?自序#中言:自西晋板荡之后,见闻放失,习俗流败,汉世之名物、称谓知者鲜焉,况帝王制作之法象意义乎!此汉制之仅存于传注者,不可忽不之考也。!缘此他广泛采辑汉代郑玄等人经注及?说文#诸书,以补其遗。又因唐时孔颖达、贾公彦诸疏去古已远,方言土俗,时异名殊,于旧文多不悉符,于是他时加辨证。如该书卷一周礼 里宰以岁时合耦于厜!条,王氏征引汉、唐诸儒注、疏,旨在说明此处的厜!为周时里宰的治处,汉时的街弹之室相当于此。随后他又指出:?金石录#不知汉都乡正街弹碑!为何碑,以及?水经#、?隶释#皆误以街!为!,是未考汉儒注文的缘故。又如同卷周礼 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也!条,对于?疏#云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时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之言,王氏据?山海经#及周必大之论等予以辩驳,并指出赵过只是特教人耦@,共二牛,费省而功倍尔!!总之,王氏从汉、唐诸儒对经的注疏中钩稽汉制,辨明史实,为后人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汉制提供助益。此外,王氏还在?困学纪闻#卷十六考史!中专门撰有?汉河渠考#和?两汉崇儒考#,在同卷的?历代田制考#和?历代漕运考#中,也论及到了汉代之制。

宋人之所以热衷于研究两汉史,首先与印刷术发展的背景密切相关。苏东坡曾言: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24](卷一一?李氏山房藏书记#)这是苏氏的真实见闻。又史载:景德二年五月戊辰朔,真宗幸国子监检阅书库,问祭酒邢昺书板几何,昺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史正义皆具。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4](p1333)那么北宋究竟何时由书难求转变到书易得的呢?对此,罗璧言: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始令国子监田敏校六经,板行之世,方知镌甚便。宋兴,治平以前犹禁擅镌,必须申请国子监。熙宁后方尽弛此禁,然则士生于后者,何其幸也!![25](卷一?成书得书难#)罗氏之言表明,随着朝廷于神宗熙宁以后刻书禁令的进一步放松,北宋后期书籍刊刻不再由官府完全垄断,书籍的刊刻流传更加普及广泛。与此相关联,北宋前期官府刊刻、校正以及印行?史记#、?汉书#、?后汉书#的工作,为更多学者研读汉史提供了便利,对宋人汉史学研究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这也与宋初以来疑古思潮的影响有关。当时刘敞、刘攽和刘奉世父子兄弟撰写?汉书标注#,陈振孙指出:?汉书#自颜监之后,举世宗之,未有异其说者,至刘氏兄弟始为此书,多所辨正发明。![6](p106)也就是说,北宋刘氏打破了?汉书#和颜注的神圣地位。受刘氏世家之学影响,南宋时徐筠和徐天麟兄弟亦独精汉史,并且其研究已从?史记#、两?汉书#本身扩及到了汉代的社会典制。如周必大在为徐天麟的?汉兵本末#所作?序#中指出:临江自三刘有功汉史,其学盛行。今徐筠孟坚既为?汉官考#四卷,徐天麟仲祥又惜司马迁、班固不为兵法,于是穷极本末,类成一书,注以史氏本文,具有条理。![26](卷五四)由此不难看出,至南宋时,史家对两汉史的研究,确已超出了前三史!的范围。

再次这还与浙东学派注重对汉唐制度研究的学风有关。元人苏天爵在为柳贯?待制集#所作?序#中指出:南渡之初,一二大贤既以其学作新其徒,吕成公在婺,学者亦盛。同时有声者有若薛、郑之深淳,陈、蔡之富赡,叶正则之好奇,陈同父之尚气,亦各能自名家,皆有文以表见于世。其为文也,本诸圣贤之经,考求汉、唐之史。凡天文、地理、井田、兵制、郊庙之礼乐、朝廷之官仪,下至族姓、方技,莫不稽其沿袭,究其异同。!正由于此,浙东学者有关两汉史的著述相当多。如陈傅良不仅在?历代兵制#中论及汉代兵制,而且还撰有?两汉博议#和?两汉史钞#。朱熹由此论说到:君举说汉、唐好处与三代暗合。![27](卷一二三)吕祖谦不仅在?历代制度详说#中论及两汉制度,而且还撰有?两汉精华#和?西汉财论#。此外,唐仲友撰有?两汉精义#,楼昉撰有?东汉诏令#,王

应麟撰有?汉书艺文志考证#和?汉制考#等等。

最后,这与官方的直接推动和时人的爱好有关。汉、唐二代作为体制完备、国力强盛的历史时期,常常成为南宋科举取士时的史论对象。加之高宗倡言中兴,往往以东汉作为借鉴,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两汉史的研究。而官僚士大夫颇好汉史,早在北宋时就已如此。北宋刘恕在?资治通鉴外纪序#中指出: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南宋朱熹亦指出:昔时读史者不过记其事实,摭其词采,以供文字之用而已。近世学者颇知其陋,则变其法,务以考其形势之利害,事情之得失,而尤喜称史迁之书。讲说推尊,几以为贤于夫子,宁舍?论#、?孟#之属而读其书。![28](卷五四?答赵道#)这足以说明,汉史研究在宋时颇为兴盛。

由上可知,宋人基本依据已有的两汉史料,对两汉史进行了考辨、补注、评议以及改编等多方面的工作,但他们在具体做法上,又不仅有超越前人之处,而且对后世史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开明清补史派之先河,如南宋钱文子著?补汉兵志#1卷、熊方著?补后汉书年表#10卷。其中熊方鉴于?后汉书#缺表,于是以?后汉书#以及萧梁刘昭的注文作为取材依据,为?后汉书#补表。该书包括同姓王侯表!2卷、异姓诸侯表!6卷,以及百官表!2卷,其编修义例则仿照?史记#和?汉书#制表之法而稍有变通。据清人考知:如?王子外戚恩泽诸侯表#皆不复分析,惟各书其状于始封之下,而以功以亲自可了如指掌。又?百官#虽因西汉而废置不一,方取刘昭之志,自太傅至河南尹凡二十有三等,以系于年,而除拜薨免之实悉见。!清人进而评论说:其贯穿钩考,极为精详,纲目条章,亦俱灿然有法。![10](p402)该书曾上进朝廷,并且对后来清万斯同撰?历代史表#有直接影响。可以说,该书与钱文子的?补汉兵志#,实开清代补史志派之先河。

同样,南宋徐天麟利用会要体补撰?西汉会要#70卷和?东汉会要#40卷。其中?西汉会要#仿?唐会要#体例,以?汉书#为史源,辑取其中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按类区分为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方域和蕃夷共15门367件事。对于无法归类者,则以杂录!附于该件事后。该书分类极为明确,且叙事条理清楚,是后人参阅西汉典制的重要史书。?东汉会要#以?后汉书#为取材依据,并参考了司马彪的?续汉书#、班固等的?东观汉记#等,门类除改学校、祥异为文学、封建外,其余悉同前书,史事共384件。与?西汉会要#相比,此书增加有论断。这些论断既包括诸如袁宏、范晔乃至宋人袁梦麟等所出,又有徐天麟自己所撰。从传世的?东汉会要#(有残缺)来看,徐氏论断竟达30条之多。

具体而言,一则徐氏直接就东汉史事发论。如该书卷三四兵下 屯田!事,作者在记述了曹操采纳枣祗和韩浩屯田建议而收效显著之事后,议论说:噫!屯田之利其博如此,而汉人不知为之,顾使操藉此以为征伐之资,可不鉴哉!!二则徐氏通过将两汉加以比较而发论。如该书卷一九职官一 少府!事,作者在对两汉尚书职任发展过程叙述后指出:尚书在东京权任之重过于西汉,而选任之轻若此,宜乎?政理日以浸衰也。!最后,作者还对史事时而加以考释。如该书卷六礼四 行幸!事,作者针对诸儒仅注幸!而未注行!指出:盖两汉谓天子乘舆为行。!

总之,于理宗宝庆二年进呈朝廷的?东汉会要#分类明晰,述论结合,鉴戒作用突出。徐氏二书不仅对宋统治者有鉴戒作用,而且还直接带动了此后史家补撰会要的工作。如清人孙楷撰有?秦会要#26卷、杨晨撰有?三国会要#22卷、龙文彬撰有?明会要#80卷、姚彦渠撰有?春秋三传会要#4卷等等。

其二,开明清考史派之先河,如王应麟著?汉书艺文志考证#10卷。王应麟鉴于?汉书 艺文志#班固自注不甚详明,颜师古注内附论不太赅备的状况,于是捃拾旧文为之补注。在具体做法上,王氏不录?汉书 艺文志#全文,惟以有考订者摘录为纲,并加以补论。此外,他还将?汉书#诸传中有此书名而?汉书 艺文志#未著录者,均依类附入,共增附凡26部。危素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指出:盖艺文之见收于前史者,其耳目千载之下,欲考其原本,证其谬误,亦诚难哉!非曲畅旁通,枝分派列,亦不得与于斯,即是可以窥公之学矣。![29](卷三)

具体来看,一则是作者加详注文。如该书卷八李将军射法三篇!条,王氏补注为:?李广传#:世世受射。!二则是作者辩驳?志#文。如该书卷三太史公百三十篇(原注:十篇有录无书)!

条,王氏特意征引了东莱吕氏(祖谦)的结论:以张晏所列亡篇之目校之?史记#,或其篇具在,或草具而未成,非皆无书也。!最后,作者还时而表明古书的流传存佚情况,如该书卷七墨子七十一篇!条,王氏以宋?馆阁书目#的著录说明其存佚状况。

总之,王应麟以其渊博的学识及见闻,对?汉书 艺文志#做了全面细致的增补辩证,提高了该?志#的参考利用价值。由于该书是首次将?艺文志#从?汉书#中抽出并对其加以补增,该做法实开清章宗源撰?隋书艺文志考证#、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条理#和?汉书艺文志拾补#等书之先河。

又前述倪思撰?班马异同#35卷,考?史记#与?汉书#字句异同,以明其得失。受其影响,明人许相卿因倪思原本,稍为厘订,从而撰有?史汉方驾#35卷,李清撰有?南北史合注#191卷、?南唐书合订#25卷,清沈炳震撰有?新旧唐书合钞#,以及彭元瑞、刘凤诰合撰有?五代史记补注#等史作。

其三,始开评论?史记#之风气[30](p112)。宋代评?史记#者不乏其人,北宋时,欧阳修、曾巩、三苏!和晁说之等诸多名家对?史记#均有所品评,其中如苏洵认为?史记#具有其一曰隐而章,其二曰直而宽,其三曰简而明,其四曰微而切!的特点[31](卷九?史论中#)。其中在分析隐而章!时,他说?史记# 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则是他首次发明了司马迁写人叙事运用互见法!。南宋品评?史记#者则有郑樵、洪迈、吕祖谦、叶适、黄震和王应麟等诸多名家。其中如郑樵甚至认为?史记#可谓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15](?总序#)。吕祖谦亦高度评价?史记#说:太史公之书法,其拘儒曲士所能通其说乎?其指意之深远,寄兴之悠长,微而显,绝而续,正而变,文见于此而起义于彼,有若鱼龙之变化,不可得而踪迹者矣。读是书者,可不参考互观,以究其大指之所归乎!![19](p448)此外,吕氏还首次对?史记#十表做了总的分析。他说:?史记#十表意义弘深,始学者多不能达,今附见于此。?三代世表#以世系为主,所以观百世之本支也;?十二诸侯年表#以下以地为主,故年经而国纬,所以观天下之大势也;?高祖功臣侯年表#以下以时为主,故国经而年纬,所以观一时之得失也;?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以大事为主,所以观君臣之职分也。![32](卷十)吕氏的分析比郑樵?史记#一书,功在十表![15](?总序#)之说更为详明。正是受郑樵和吕祖谦对?史记#之表研究的影响,如清乾隆时的汪越、徐克范撰有?读史记十表#10卷、道光时潘永季撰有?读史记札记#等书。

在此还需补充说明的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宋刊本两汉史著述,即使是对现今学者阅读、整理以及研究前三史!乃至整个两汉历史,无疑都会起到极为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庭坚.山谷外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凌稚隆.史记评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3]王应麟.玉海[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宋会要辑稿 崇儒[Z].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周天游.史略校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9]曾巩.隆平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苏辙.古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黄震.黄氏日钞[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王应麟.困学纪闻[M].四部丛刊初编本.

[14]朱彝尊.曝书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郑樵.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叶适.习学记言序目[Z].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钱时.融堂书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5.

[20]王义山.稼村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两汉诏令[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苏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24]孔凡礼编.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罗璧.识遗[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周必大.文忠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29]说学斋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史记研究集成:第13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1]曾枣庄等.嘉岉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2]吕祖谦.大事记解题[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收稿日期 2006)09)16

作者燕永成,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 龙 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