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 

 

游战洪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 要 中国清政府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北洋海军主力舰有2艘铁甲舰和3艘巡洋舰购自德国,装备德国克虏伯巨炮,其天然良港基地旅顺和威海卫筑有德式炮台。该文从铁甲舰技术、克虏伯火炮技术、炮台工程技术3个方面,分析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建军所起的积极作用,兼论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技术因素。 

关键词 德国军事技术,北洋海军,铁甲舰,巡洋航,海军基地 

中图法分类号 E9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海军衙门颁布《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成为中国第一支正规的近代海军。全军装备有25艘舰艇,并拥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海军基地,官兵4000余人,号称当时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居世界海军第4位[1]。北洋海军何以能成为亚洲当时的强大舰队?北洋海军与德国军事技术又有什么关系?从军事技术角度而言,北洋海军能成为亚洲当时的强大舰队,实际上与德国的军事技术密切相关。 

 

1 李鸿章对德国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的推崇 

 

李鸿章从1870至1895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期负责北洋防务,为北洋海军的组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北洋海军的缔造者,他最信赖德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顾问。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在《卞长胜等赴德国学习片》中禀称:“德国近年发奋为雄,其军政修明,船械精利,实与英俄各邦并峙。而该国距华较远,并无边界毗连,亦无传教及贩卖洋药等事。”[2]他在上书朝廷的奏折中不时地称道德国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对克虏伯大炮更是赞不绝口:“德国军器甚精,臣等近年购用不少。”[3]“据称,德国陆军甲于天下,而步队尤精于马炮各队。”[4]“至炮位一项,英德两国新式最精。德国克虏卜后门钢炮击败法兵,尤为驰名。”[5]“此项炮位(克虏卜后门钢炮)取准及远,精利无匹,在西洋各国最为著名利器。”[6]自同治十年至光绪三年(1871—1877),李鸿章为淮军购置了114门克虏伯后装钢炮,并雇用德军炮兵教官,选派炮手,照德国炮兵章程认真操练。他对德国军事顾问也是极为赞赏。中法战争之际,德国海军退役军官式百龄(Siebelin,汉名万里城)担任北洋舰队的军事顾问,自告奋勇,率领超勇和扬威南下,增援福建海军。他给李鸿章留下了“英锐沉鸷,谋略甚优”的好印象。临行前,式百龄与李鸿章约定:“伊及所带德弁倘若临阵亡,求加倍恤银,一慰其家属;倘夺获敌船,求加倍赏银,以酬劳将士。”李鸿章对他的要求“慨然允之,借以作其忠义之心而用其致死之力”[7]。另一位中文名李劢协的德国炮兵教官在天津为淮军训练炮队,在三年合同期间,悉心指授,使淮军炮手操法日臻娴熟。李鸿章对这位“性情忠笃”的德国教官非常欣赏,合同期满后,特请旨赏给他二等宝星佩带回国。 因此,李鸿章由最初完全依赖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向英国购买舰船,转而委派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实地考察,直接从德国船厂和兵工厂大批订购舰艇和枪炮,并聘请德国退役军官到北洋海军充任军事顾问,以加速北洋海军的建设。 

北洋海军于1888年正式成军时,25艘舰艇中,有5艘主力舰、5艘鱼雷艇购自德国船厂,舰炮主炮均系德国克虏伯厂制造;1894年参加黄海海战时,有10艘军舰参战,其中5艘主力舰是德国制造的军舰。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究竟有什么影响? 

从北洋海军建军时舰艇技术性能和战斗性能的设计制造、军事基地炮台建设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实战考验来看,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铁甲舰技术、炮台工程技术和克虏伯火炮技术3方面。 

 

2 铁甲舰技术 

 

铁甲舰,即装甲巡洋舰、装甲战列舰,是船体装甲厚、舰炮火力强、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在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中,英、法联合舰队首次使用装甲舰,攻击俄国金布恩要塞。此后,装甲技术广泛用于建造军舰,出现了装甲巡洋舰、装甲战列舰。1859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装甲蒸汽巡航舰“光荣”号,排水量约6000吨,装有30多门舷炮,舷装甲厚120毫米。后来,装甲战列舰满载排水量增至1—1.2万吨,航速14—17节,装备有多座大口径后膛火炮,主炮口径达到300—350毫米,发射爆炸弹,采用蒸汽机动力装置和蒸汽轮机动力装置。铁甲舰是近代舰队的主力舰,其大口径火炮最具威力。 

清政府从德国船厂订购了2艘装甲战列舰和3艘装甲巡洋舰,这5艘装甲舰成为北洋海军在远洋作战的主力舰。 

 

2.1 装甲战列舰技术 

 

从光绪元年(1875年)海防之议开始,清政府就酝酿购买铁甲舰,只不过最初清政府的官员尚未区分装甲巡详舰和装甲战列舰的概念。当时,日、俄也出动铁甲船到中国海域,要挟清政府。李鸿章曾说:“近来日本有铁甲三艘,遽敢藐视中国,耀武海滨,至有台湾之役、琉球之废。彼即挟所有以相陵侮,我亦当觅所无以求自强。”[8]“俄国因伊犁改约一事,迭据探报,添派兵船多只来华,内有大铁甲二船,吨数甚重,被甲甚厚,无非挟彼之所有以陵我之所无,意殊叵测。”[9]因此,李鸿章独具眼光,特别青睐西方的铁甲舰,多次上书,极力主张购买铁甲舰。他在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二十七日的奏折中说:“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奕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而建威销萌,为国家立不拔之基,乃议之五、六年,而迄无成者,一由经费太绌,一由议论不齐,一由将才太少。然欲求自强,仍非破除成见,定购铁甲不可。”[10]光绪六年(1880年)六月初六日,他又给朝廷上书主张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铁甲舰:“今欲整顿海防,力图自强,非有铁甲船数只认真操练,不足以控制重洋,建威销萌,断无惜费中止之理。”[9]他还以北洋防务紧要,强调北洋舰队应先行定造2艘铁甲船:“北洋为京畿门户,处处空虚。无论何国有事,敌之全力,必注重在北。若无铁甲坐镇,仅恃已购之碰快、蚊船数只,实不足自成一队阻扼大洋,则门户之绸缪未周,即根本之动摇可虑。以臣愚见,北洋应再定造铁甲船二只。”[9] 

光绪四至六年间(1877—1880年),李鸿章本想花200多万两银子,购买土耳其在英国定造的两艘老式铁甲船“柏尔来”号和“奥利恩”号。但是,英国海军部因人事变动,“忽允忽翻,吝弗肯售”。他又想在英国船厂订购两艘铁甲舰,也没有结果。后来,经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和参赞徐建寅仔细考察英、法、德3国新式铁甲舰,于1880年12月选定德国伏尔铿船厂(Vulcan)订造第一艘铁甲舰。英国和法国船厂本想争取第2艘铁甲舰的订货,但索价太高。李凤苞于1881年夏仍然选定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第二艘铁甲舰。李鸿章亲自为这两艘铁甲舰命名,即“定远”、“镇远”号。李凤苞和徐建寅经反复研究后,决定仿照当时英国最新式的铁甲舰“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最新的铁甲舰“萨克森”号,取长补短,把“定远”、“镇远”建成“当今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11]。“英弗来息白”号铁甲舰于1876年下水,排水量11800吨,装有4门口径16英寸的前膛火炮,舰舷装甲最厚处达2英尺。其主机舱外长110英尺、宽75英尺一圈用装甲防护,水线下装甲厚16英寸,水线上装甲厚20—24英寸。火炮采用旋转炮塔,且对角布局,前后主炮可同时射击。其缺陷是旋转炮塔的装甲厚达16英寸,旋机繁重,且炮管升降受炮塔口限制。“萨克森”号铁甲舰于1874年下水,是德国当时最新、最大的铁甲舰,排水量7400吨,马力5600匹,装有6门口径260毫米的火炮,航速14节。炮塔外用装甲环绕,本身不动,炮塔内的火炮可自动旋转,没有炮罩,射击灵便。缺陷是火炮口径不大,尤其是装有4门火炮的后台易遭攻击。 

“定远”、“镇远”在设计中集中了上述两艘舰的优点,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排水量7335吨,马力6000匹,航速14.5节,装有305毫米口径巨炮4门,鱼雷管3具。舰体中腰机器舱和弹药舱外用复合装甲环绕为堡,堡长43.5米,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动力装置采用两台平卧式往复蒸汽机,锅炉8座,烟囱2具,煤柜装煤共700吨。 

李鸿章派曾留学英、法的刘步蟾、魏翰、陈兆翱、郑清濂驻德厂监造,并派管轮学生陆麟清带领工匠领头黄带、林祥光、陈和庆等10人驻厂随同练习。“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年竣工,1885年驶抵中国,共花费340万两白银。李鸿章在光绪十一(1885年)年十月十五日的《验收铁甲快船折》中说:“定远一舰量得长二百九十八尺五寸(英尺——笔者注),其最宽处六十尺四寸,吃水十九尺六寸。其中段护卫机舱之钢面铁甲两边各长一百四十四尺,厚十四寸。炮台甲厚十二寸,令台甲厚八寸。舱内设康邦大轮机两具,共计实马力六千匹。船头左右及船后共设鱼雷筒三具,另带小鱼雷艇两艘、小轮船一艘。舱内淡水柜二十具,其造淡水机器每日可供三百人食用。……舱上设十二寸口径大钢炮四尊,一、二寸口径五管连珠炮共十尊,后膛连珠枪五百二十五杆。每半时可行十四海里半,约合中国四十七里。此验收定远之情形也。镇远铁甲厚薄,一切布置,均与定远相同,惟定远水线下全系钢面铁甲,镇远水线下则参用铁甲,而两舰关系紧要之处皆用钢面铁甲保护。”[12]1885年11月18日,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口验收完毕之后,亲自乘坐定远舰试航,驶往旅顺口。尽管当日“北风甚劲,海涛汹涌”,但他觉得“船行平稳如常,略无颠簸”[12],非常满意。 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实际上是两艘装甲战列舰,其吨位、装甲、火炮和航速当时在远东是无与伦比的。李鸿章本想在中法战争前开回这两艘铁甲舰。法国海军生怕其回国参战,便公开声称要在公海拦截。德国政府也不敢冒险,待中法停战后才许其离开基尔港。这两艘铁甲舰对日本海军震动也很大。1885年10月,日本政府为此向法国海军部高薪聘请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担任日本海军省顾问、海军工厂总监督官、舰政本部特任少将,专门负责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对付镇远和定远的舰只。白劳易对此工作十分兴奋,从1886年2月到1890年2月,为日本海军设计了6艘军舰,其中被称为三景舰的严岛、松岛、桥立号是专为击毁定远和镇远而建的。严岛、松岛号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完工,桥立号在日本横须贺造船所制造,设计时速为17.5海里(实际为16海里)。3门主炮由法国的沙隆施耐德厂制造,口径达到320毫米,炮身重量65.7吨,来福线90条,穿甲弹重450公斤,通常弹重350公斤,抛射火药160—220公斤,初速穿甲弹650米/秒,通常弹610米/秒,分别超出定远和镇远主炮之口径305毫米,炮重31.5吨,来福线72条,穿甲弹和通常弹均重329公斤,抛射火药91.99公斤,初速500米/秒[13]。 

定远、镇远舰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充分显示了装甲和巨炮的优势。刚交战时,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号“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14],纷纷避开其前主炮,夺路而进,以攻击侧翼弱舰超勇、扬威号。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定、镇二舰用305毫米口径的巨炮,击伤日舰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号。战斗中,超勇、扬威、经远、致远被击沉,济远、广甲逃跑,来远、靖远受重创后撤退,平远、广丙及福龙艇尾追日舰运兵船。战场一度仅余定、镇两舰与日舰松岛、千代田、岩岛、桥立、扶桑号激战,“敌弹霰集,每船致伤千余处,火焚数次”[15]。定、镇两舰的装甲及炮塔护甲 ,被日舰炮弹击出的弹坑密如蜂巢,但无一穿透,因其装甲“坚固无比,犹如中流砥柱。特别是定远号装甲没有一处被炮弹穿透,而且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16]。

战至最后,定远、镇远仍能率领余舰转入反攻,追击日舰。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击沉了北洋海军的几艘巡洋舰,但始终未能实现击沉定远、镇远铁甲舰的主要目的。日舰之所以“不能全扫乎华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艘也”[17]。 

 

2.2 装甲巡洋舰技术 

 

装甲巡洋舰的技术特点是在舷侧增加装甲保护,但其装甲薄于装甲战列舰的厚装甲,因而仍能保持较快的航速。北洋海军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了铁甲舰定远、镇远号后,接着订购了3艘装甲巡洋舰,即济远、经远、来远号。 

李鸿章早就接受了铁甲舰与巡洋舰相辅相成的技术思想。李凤苞也曾写信给他,谈到“无铁甲以为坐镇,无快船以为迎敌,专恃蚊船(即炮艇),一击不中,束手受敌,是直孤注而已”[8]。他自己在大声疾呼非买铁甲船不可的同时,也主张购买快速巡洋舰。他说:“若铁甲无快船辅佐,则孤注而已。”[10]“臣思铁船来华,必有精利快船辅佐巡洋,或作先锋,或为后应,以厚集其声势。”[18]他甚至接受总税务司赫德的建议,提前从英国阿摩士庄船厂(Armstrong)订造了两艘号称“船坚炮巨”的碰快船,即超勇、扬威号,“原拟与铁甲船相辅而行,可以巡探接应”,但是“每船虽有二十五吨巨炮二尊,而船身过小,铁皮薄,仅三四分,易为铁舰大炮轰破穿沉”[19]。赫德向李鸿章推荐由英国阿摩士庄船厂制造可抵御铁甲舰的新式加大碰快船。李鸿章将其所陈新式加大碰快船图说抄寄给李凤苞,嘱咐他悉心考证。李凤苞遍询各国海军部门,得出结论,认为“赫德所拟加大碰快船,一遇风浪则炮难取准,偶受小炮即船已洞穿,徒欲击敌而不能防敌击,终不足恃”[18]。最后,李凤苞选定仍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一艘称之为“穹面钢甲快船”的装甲巡洋舰,即“济远”号。济远舰的技术参数为:排水量2300吨,马力2800匹,航速15节,装有210毫米口径后膛克虏伯火炮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1门,鱼雷管4具。1885年10月,济远与定远、镇远一起到达天津大沽口。李鸿章验收三舰后,上奏朝廷,称道:“济远快船长二百三十六尺三寸,其最宽处三十四尺,吃水十五尺八寸。有穹甲以覆机舱,中凸边凹,形如龟甲,系以一寸钢二寸铁制成,其甲边深入船盘水线下四尺。若敌炮击在甲边之上,则穹甲可护各舱;如击在甲边之下,则借横水阻力,可免穿透,系仿照英国赫士本船式制造。舱内康邦机器两具,共计实马力二千八百匹。前后左右备放鱼雷之筒四具,舱面另带可放鱼雷之小艇两艘。舱内淡水柜八具,其造淡水机器每日可供百余人食用。……舱上设八寸半口径长钢炮二尊,六寸口径长钢炮一尊,一、二、三寸口径钢炮、连珠炮共七尊,后膛连珠枪一百三十六杆。每半时可行十五海里,即中国五十里。该舰以穹甲笼罩机舱,故机舱较窄,然其吃水浅,行驶速,在快船中实为新式坚利之船。”[12] 

1885年8月4日,朝廷电旨李鸿章,按照济远舰样式,再订购4艘装甲巡洋舰,以增强台湾、澎湖防务(中法战争结束后,台湾海峡局势缓和,4舰编入北洋海军序列)。李鸿章发电报给驻英使臣曾纪泽、新任驻德使臣许景澄,令他们在英、德各自订购2艘装甲巡洋舰。这次订购在英德两国海军部之间引起一场技术上的激烈争论。英国海军部指出济远舰在设计中有8项缺陷,而英国新式巡洋舰较济远舰有10大优点。当时英国设计了一种舰体轻、速度快、火炮大的新式巡洋舰:舰长250英尺,宽38英尺,舰首吃水14英尺,舰尾吃水16英尺,排水量2300吨,马力5500匹,时速18海里[21]。德国海军部也分析了英国军舰的利弊。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则指责曾纪泽受英国人影响,极力阻挠向德国船厂订购军舰(1887年初,李鸿章派北洋海军英国籍总教官琅威理—William M.Lang—与北洋海军400余名官兵,前往英、德船厂接收军舰回华。巴兰德提出,德制军舰必须由德国人帮助驾驶回华,以免途中万一发生小事故,而被英国人充分利用。回国后,在聘请军事顾问时,李鸿章采取英舰聘英国顾问、德舰聘德国顾问的办法)。这场论战甚至引起德国首相俾斯麦(Bismarck)关注。他指示伏尔铿船厂:“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22]最后,李鸿章表明,海军刚刚组建,仍在英、德两国各自订购两艘装甲巡洋舰,待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各自的利弊,再择优者专门推广仿造。 

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的两艘巡洋舰名“经远”、“来远”号,长82米,宽12米,吃水5米,排水量2900吨,马力3400匹,时速15.5海里,鱼雷管4具。经远、来远的武器系统,可从光绪十五(1889年)年四月初六日李鸿章上奏的《定造快船报销折》略见一斑:“克虏伯二十一生的(口径210毫米)十五生的(口径150毫米)口径三十五倍长后膛钢炮各四尊,四生的口径三十五倍长快放炮二尊,连架座并配钢铁弹一千七百八十个、栗色饼药裹四百个、引火八千出、引火螺丝一百个、钢壳药并引火五百个……哈乞开思四十七密里五管钢炮四尊,三十七密里五管钢炮十尊,连插架随件,并配钢弹一万四千枚……刷次考甫鱼雷二十二具,铜帽二十二分,雷筒八具……连珠手枪六十支,插杆螺钥全枪子二万枚。”[23]。与济远舰相比,经远、来远舰升高了穹甲,增加了储煤舱,并增大了轮机舱。 

尽管英国阿模士庄船厂最终并没有按济远舰而是按其刚下水的新式军舰,设计制造了两艘半铁甲的巡洋舰,即“致远”、“靖远”号,但是,李鸿章还是为致远、靖远舰装上了由德国制造、口径为210毫米的主炮,即另外支出“银九万七千六百六十七两一钱二厘七毫八丝四忽六微”,为这两艘巡洋舰装上由德国克虏伯炮厂代造的二十一生的三十五圆径后膛来福炮六尊(包括备用器具、钢铁等弹九百个、演炮药弹若干),还花费“银七万二千七百一十两八钱一分八厘六毫”购买克虏伯后膛炮用炮架、炮弹、火药、备用机器零件[23]。 

这4艘巡洋舰竣工后,于1887年9月12日启碇回国,12月1日抵达厦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会同总教官琅威理“验明各船,与原订合同相符,船身、炮械、机器均系新式,较济远坚固宽敞”[23]。 

北洋海军从德国购置的3艘装甲巡洋舰性能究竟如何呢? 

1894年的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表明,德国船厂制造的装甲巡洋舰,正如铁甲舰定远、镇远号一样,也显示出装甲的技术优势。

在丰岛海战中,广乙受伤撤退后,济远以一对三,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号,用后主炮击中吉野右舷和舰桥,使吉野停止追击,显示了巨炮的威力。但是,由于该舰管带方伯谦畏惧,退出战场,并没有充分发挥该舰的战斗力。在黄海海战中,经远舰以一对四,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号4舰,“倭以四船聚围经远,先以鱼雷,继以丛弹,拒战良久,遂被击沉”[15]。来远舰中弹200多颗,船舱数十间着火,火焰熊熊,但仍一边射击,一边灭火,与靖远舰一起撤至浅滩,修补灭火,最后又投入战斗。 

在黄海海战中,英国制造的4艘巡洋舰有3艘被击沉。特别是超勇和扬威号,由于铁皮太薄,且内部隔舱为木质结构,在日舰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号攻击下,交战不久,即中弹起火,旋即沉没。致远号装甲属于半铁甲,战斗中,水线下被击穿两个大洞,舱内进水,无法堵住,随时有可能沉没。管带邓世昌指挥全舰官兵向日舰冲击,试图撞沉日舰,但遭日舰鱼雷和炮火攻击,很快就沉没。靖远舰与致远一样,也是由于半铁甲,水线下被击穿,进水太多,一度退出战斗。英制巡洋舰在黄海海战中的实战表现,反过来证明了德制装甲巡洋舰全装甲的优势。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由于购自德国的装甲战列舰和巡洋舰拥有厚装甲,那么在黄海海战中,在日舰速射炮的密集炮火轰击下,北洋海军不可能与日舰交战5小时之久,而且战后也不可能保存下来,甚至有可能很快全部被击沉,导致全军覆没。 

 

3 炮台工程与克虏伯火炮技术 

 

对一支舰队来说,拥有天然优良的军港,与拥有性能优良的舰艇同等重要。军港可用于保证舰艇兵力停泊、驻扎,并为舰队提供作战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 

李鸿章一边争取经费订购德国和英国的舰艇,一边争取巨资修建了旅顺和威海卫军港。他说:“北洋创练水师兵船渐增,指日铁舰来华,更应择定要隘,以为停泊归宿之处,庶出可截剿敌船,退可扼险自守。”[24]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在天津塘沽构筑了一个船坞,但是该船坞不能接纳大型军舰,大型巡洋舰只能开往香港修理。同年,李鸿章乘购自英国的巡洋舰超勇、扬威号考察奉天海口形势,发现“旅顺岛在奉天金州海口,距山东登州、烟台对岸二百余里,洋面至此一束,东接太平洋,西扼渤海咽喉,为奉直两省第一重门,即为北洋最要关键。……旅顺口有黄金、鸡冠等山为之屏蔽,内有东西两澳,四山围拱,沙水横亘,形势天然”[24],便选定旅顺作为北洋海军的一个基地,着手修建船坞和码头。法国人德威尼承包了船坞和码头工程,由于工程艰巨,直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才竣工。威海卫与烟台地处山东半岛突出部,是进入渤海湾和防护京畿的门户与前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李鸿章派员勘察后,决定把威海卫建成北洋海军的另一个重要基地,设鱼雷局、机器厂和屯煤所。北洋海军的提督府也设在威海卫的刘公岛上。随着军港各项设施的兴建和完善,旅顺和威海卫成为北洋海军具有一定保障能力和防御能力的两大基地。 

北洋海军两大军港的建设与德国军事技术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近代军港各项设施建设中,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建设是构筑海岸炮兵阵地,即炮台,使用大口径火炮,射击水面目标,掩护近岸交通线,封锁航道,支援在濒海活动的舰艇和在岛岸作战的部队。虽说法国工程师承包了旅顺港的船坞和码头工程,但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军港的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港口的防御设施建设方面。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Constantin von Hannecken)为旅顺和威海卫基地设计和修建了全部海岸新式炮台,在新式炮台上安装德国克虏伯后膛巨炮,大大地增强了北洋海军军港的防御能力。 

对炮台的重要性,李鸿章是这样认为的:“水师以船为用,以炮台为体。有兵船而无炮台庇护,则兵船之子药、煤、水一尽,必为敌所夺。有池、坞、厂、栈而无后炮台,亦必为敌所夺。故炮台极宜并举。”[25]清军各海口原来所筑炮台,都是用石灰、沙土和砖石筑成,很容易被来自海上的敌舰用舰炮击破,而且炮台上的弹药库和兵营也很容易被舰炮发射的爆破弹凌空而下摧毁。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没有哪个炮台最终能阻挡西方军舰的入侵。李鸿章抱怨说:“窃查大沽、北塘、山海关各海口所筑炮台,均系石灰和沙土筑成。……砖石炮台易被轰破。”[26]他派李凤苞从德国招募陆军退役军官汉纳根,专门改造北洋旧有炮台。李鸿章招募汉纳根的目的,本来是想让他协助刚从德国留学回国的淮军军官,训练淮军步兵。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李鸿章派遣淮军游击卞长胜、杨德明、查连标等7人,随同德军炮兵教官李劢协前往德国学习海军和陆军技术,考察德国兵工厂、造船厂、军营、炮台和军舰。光绪五年(1879年),查连标、袁雨春和刘芳圃学成回国。同时,李凤苞为李鸿章招募了德军退役陆军军官汉纳根,协助查连标等训练淮军步兵各营。汉纳根后来成为北洋海军的总教官,荣获二等金宝星。 

1881年,汉纳根首先在旅顺口的黄金山顶,仿照德国最新式的炮台,构筑了一个当时中国防御能力最强的海岸炮台。该炮台1883年左右竣工。这个炮台的技术特点是:墙体内砌条石,外筑厚土,可防敌炮(加农炮)横射穿透或炸毁;弹药库和兵营亦构筑在厚厚的墙体之内,可防敌炮(榴弹炮)高爆弹凌空而下摧毁;台上筑有可旋转三百六十度、四面射击的克虏伯巨炮。黄金山顶炮台成为当时北洋海防的标准炮台,后来,又照此陆续修建海岸炮台多座。在旅顺后路主要山峰上都设置炮台,以老虎涧山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方面炮台群,合计配置了78门各型火炮。中日战争爆发后,又临时增修了一些炮台。对黄金山顶炮台的构筑技术和性能,李鸿章赞不绝口:“旅顺口黄金山顶炮台仿照德国新式,内砌条石,外筑厚土,皆欲使炮子陷入难炸,即有炸开,亦不致全行坍裂。”[26]“又旅顺口黄金山炮台,系延德弁汉纳根仿德国新式筑做,台形扁而小,兵房子、药房均藏台墙之内,敌炮难以攻入。”[22]“前派洋员汉纳根协同局员,创建该口黄金山顶炮台一座,仿照德国新式,坚大玲珑,实为各路炮台未有之式,现甫就竣,

计用银十二万余两。”[24] 

在日军眼里,在旅顺口东西两岸炮台中,“以黄金山炮台为第一坚固,置三百六十度回转自在大炮,海面攻之甚难”[28]。中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旅顺口海岸炮台时,以黄金山顶炮台为主要目标,“因此台了望自由,胜过其他炮台,且备有大口径火炮,皆可旋转三百六十度,有八面射击之便”[29]。 

1887—1890年,汉纳根在威海卫港湾南北两岸、刘公岛、日岛主持修筑了13座海岸新式炮台,“这些炮台全系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设计和修建”[20]。除刘公岛西北端的公所后炮台和日岛炮台外,皆配备德国克虏伯大炮。1891年后,威海南北两岸又建造陆路炮台两座,以掩护炮台后路。中日战争爆发后,更在威海南北两岸炮台后路增筑临时炮台多座,共计修筑各类炮台25座,装备火炮167门。 

汉纳根主持的威海卫13座炮台竣工后,李鸿章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北洋海军进行军事演习之际,特地视察了这些炮台。光绪十七年五月初四日,他向朝廷报告说:“四月二十五日,开赴威海卫,阅看候选道戴宗骞所部绥巩军新筑南北两岸各炮台。于原估北岸之北山嘴、祭祀台两处外,添筑黄泥岩炮台一座,以便居中策应。又于南岸龙庙嘴、鹿角嘴两处外,添筑赵北口大炮台一座,以便向外迎击。均得形势,做法坚固,足与大连湾各台相埒。刘公岛横据口门,势甚扼要。副将张文宣所带护军,于岛北新筑地阱炮台,凿山通穴,夹层隧道,安设二十四生特后膛炮,机器升降,灵速非常,能阻击敌船而炮身蛰藏,不受攻击,为西国最新之式。又于刘公岛西接连黄岛上设炮台一座,跨海通道,工力尤艰。岛南相距七里之日岛矗立水中,亦设地阱炮台,与南岸赵嘴炮台相为犄角,锁钥极为谨严。”[30]

李鸿章对威海卫海岸炮台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指出威海卫海岸炮台有缺陷,其主要缺陷是后路空虚而无保障。同在北洋海军任军事顾问的英国人泰莱(William Ferdinand Tyler)说:“威海南岸之陆路炮台,其后路并无保障,敌人可由此来攻也。”[31]汉纳根自己也说:“惟炮台形势,只能顾及海中,不能兼顾后路。当时曾具禀声明,并条陈慎防敌军由陆后犯事宜。惜有胶执成法者,妄谓但须于台后树立木栅,已保无虞。”[32] 

威海卫海岸炮台后路空虚的缺陷,与陆军防御战略战术和岸防兵力部署有关,与炮台工程和克虏伯火炮技术无关。正如汉纳根自己所言,海岸炮台主要是打击水面目标,封锁航道,阻击敌舰队突入港口。尽管如此,朝廷还要裁减岸防部队,李鸿章不得不为保留足够的炮台守军进行辩护:“东至奉天之旅顺口、大连湾,渡海而南至山东之威海卫,皆北洋海防最为紧要之地,自来湘淮军得力实由勇数足,额足则力厚。当用兵时,常以一营分扎两垒。近年因备外患,修筑炮台,亦多以一营分扎两处,则人数断不能少。所用枪炮,全系西洋精利之器。凡操后门炮,自炮目以至勇丁,皆有应管之物、应做之事,缺一不可。演枪则分行布阵,悉照西法,进退分合,均有一定之数,缺一不可。”[33]朝廷完全从经费角度考虑,要求北洋裁减兵勇,无疑会影响海岸炮台和整个军港后方的纵深防御。 

旅顺和威海卫炮台的防御性能究竟如何呢? 

从日军1894年攻击旅顺和1895年攻击威海卫的兵力部署和战术来看,这些炮台的威力是显而易见的。日舰在对港口进行的多次试探性进攻被炮台上的克虏伯巨炮击退后,便放弃了从海上实施正面进攻的打算。日军转而部署步兵师团在侧翼登陆,迂回突击旅顺和威海卫的后路纵深,用野战机动火炮掩护步兵冲击,攻占各炮台。 

从威海卫防御战来看,海岸炮台在打击日舰、封锁航道、阻击日舰突入港口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日军步兵从后路攻陷南帮和北帮炮台后,日舰从海上发起六次冲击,试图突入港湾,但均被刘公岛、日岛上的炮台和北洋舰队的舰炮击退,且有多艘军舰被炮火击伤。北洋海军依托炮台和余舰,在威海卫坚持防御作战。直到弹尽粮绝、援兵无望,提督丁汝昌、镇远管带杨用霖等高级军官自杀,北洋海军余部才最后投降。 

 

4 战败的技术原因 

 

既然北洋海军拥有购自德国的装甲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和鱼雷艇,两大海军基地修筑了由德国陆军工程师设计的新式炮台,无论是军舰还是炮台都配备了购自德国克虏伯厂制造的后膛长筒巨炮,并有德国军事顾问自始至终协助训练和作战,怎么会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呢?为什么德国的军事技术装备在实战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很多,专家早有论述。此处单从技术原因来分析,依其主次,主要有以下4条: 

 

4.1 舰炮和鱼雷射击不准 

 

射击不准,是北洋海军在黄海决战中首要的技术缺陷。 

据一位细心的军事观察家统计,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12英寸口径舰炮发射了197发钢弹,其中有10发命中目标;其他各种口径舰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只有58发炮弹击中日舰,而58发中有22发击中日舰航速最快的吉野号。[34] 

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定远四门主炮发射120次,镇远四门主炮发射77次,平均每门24.62发,相当于日舰主力舰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号平均每门320毫米口径主炮的5.68倍(三景舰用3门口径320毫米的主炮向定、镇舰共发射13发炮弹,严岛5发,松岛4发,桥立4发)。但是,三景舰中弹并不多。合计来自北洋海军各舰发射的炮弹,松岛中弹13发,桥立中弹11发,严

岛中弹8发。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马幼垣教授认为“这是三景舰的侥幸,也是北洋海军射击本领低劣之证”[13]。战斗中,北洋海军不仅舰炮射击不准,而且用鱼雷攻击也不能命中日舰。据统计,北洋海军发射了5枚鱼雷,但无一击中[34]。福龙号鱼雷艇(排水量115吨,航速23节,装有鱼雷发射管4具,光绪十二年购自德国,本属福建海军,后拨给北洋操练)在相距四百公尺时,向已经受伤的日舰西京丸号发射了两枚鱼雷,但均未击中。“这样,西京丸才侥幸得以保全,向南驶逃。”[20] 

可以说,用鱼雷攻击不准,射击技术低劣,是北洋海军最致命的技术缺陷。北洋海军用鱼雷攻击不多,也不准,也是其始终未能击沉任何日舰、扭转战场态势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日舰在黄海海战中,用鱼雷击中经远和致远,加速了两舰的沉没。在威海卫之战中,日军鱼雷艇多次实施夜间偷袭,用鱼雷击中定远、来远、威远,使其丧失战斗能力。 

但是,北洋海军平时进行军事演习时,无论是用舰炮还是用鱼雷进行实弹射击,都能在行进间命中目标。李鸿章在光绪十七(1891年)年五月初四日上奏的《巡阅海军竣事折》中就说:“四月二十一日,开赴大连湾,北洋各舰沿途分行布阵,奇正相生,进止有节。夜以鱼雷六艇,试演泰西袭营阵法,兵舰整备御敌攻守,并极灵捷,颇具西法之妙。次日,驶往三山岛,调集各舰,鱼贯打靶,能于驶行之际命中及远。旋以三铁舰、四快船、六雷艇演放鱼雷,均能中靶。”[39] 

为什么在实战中就射击不准了呢?据其中下级技术军官战后披露,舰队炮术训练的真相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35]北洋海军训练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实战训练。 

 

4.2 舰炮射速太慢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速射炮,也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 

19世纪以前,火炮的炮架采用刚性炮架,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射击时,炮架受力大,整炮后坐,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瞄准延误时间,发射速度受到影响。1879年,法国人莫阿(Mohi)发明了火炮反后坐装置(counterrecoil mechanism)。反后座装置包括驻退机和复进机,使炮架由刚性变为弹性。驻退机安装在火炮回转部分与底座之间,用来消耗部分后坐动能,使炮身后坐到一定距离而停止。同时,复进机吸收炮身后坐动能,并将其转化为复进力,使炮身重新复进到发射前的位置,并有复进节制器在复进过中产生复进阻力,节制复进运动,避免复进产生冲击而引起火炮跳动和前移。安装反后坐装置后,火炮发射时位移较小,又很快能复位,重新瞄准的时间缩短,发射速度大大提高。这就是所谓速射炮。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各舰连一门速射炮也没有,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速射炮155门之多,各主力舰均装备了速射炮[36]。其中,松岛、严岛、桥立号各设120毫米速射炮12门,吉野号150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8门,浪速号150毫米速射炮6门,高千穗号150毫米速射炮6门,秋津洲号150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6门,千代田号120毫米速射炮10门。日本海军炮手的射击技术似乎也不算高超(在5个小时的黄海海战中,三景舰用三门口径320毫米的主炮向定、镇舰共发射13发炮弹,悉数落空,无一击中),但是,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其射击不准之不足。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清舰队一分钟射击32.8发炮弹,命中3.28发;日本舰队发射193.3发炮弹,命中28.9发”[37]。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120毫米速射炮每分钟可8发至10发,150毫米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旧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速射炮发射速度比旧后装炮快5至10倍[38]。 

战斗中,北洋海军除济远舰临阵逃跑而所中炮弹较少外,其余各舰至少中弹一二百发,定、镇二舰各中弹千余发,均引起熊熊大火。北洋海军的官兵们既要救火,又要射击,还要躲闪,手忙脚乱,严重影响瞄准射击。丁汝昌在战后向李鸿章报告战况时,多次提到日舰“船快炮快,子弹纷集”;“开花子弹如雨,一排所发,即有百余子之多”;“敌弹霰集,每船致伤千余处,火焚数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敌”[15]。如此密集的炮火,只有装甲舰经受住了攻击,而非装甲的巡洋舰超勇、扬威号迅即被炮火击沉。 

日本学者指出:这次海战,北洋舰队采取的是冲击战术;日本舰队采取的是炮击战术,特别是速射炮抵近射击。日军致胜的原因,在于采用了能自由机动的纵队队形,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39]。日军炮手射击技术虽然也很差,但是他们用速射炮的密集炮火提高了命中概率。而北洋海军缺乏速射炮,射击不准的技术缺陷就更显致命。 

北洋海军为什么没有装备速射炮呢?难道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不能生产速射炮安装在从伏尔铿厂订造的铁甲舰上? 

实际上,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等战前就知道速射炮的优势,也知道日舰大批装备了速射炮,并多次提出要为北洋各主力舰配备速射炮,本来是可以克服北洋海军这一严重技术缺陷的。但是,朝廷短视,海军衙门和户部拒绝拨款购置。 

李鸿章曾特地上奏,要求添置新式快炮: 

“据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文称:镇远、定远两铁舰原设大小炮位,均系旧式;济远钢快船仅配大炮三尊,炮力单薄;经远、来远钢快二船尚缺船尾炮位。镇、定两舰应各添克鹿卜新式十二生特快炮六尊,济远、经远、来远三舰应各添克鹿卜新式十二生特快放炮二尊,共十八尊,并子药器具。又威远练船前桅后原设阿摩士庄旧式前膛炮不甚灵动,拟换配克鹿卜十生特半磨盘座新式后膛炮三尊,并子药等件。 

臣查德厂新式快放炮每六分钟时可放至六十出之多,其力可贯铁数寸,实为海上制胜利器,各国师船争先购换。北洋海军铁甲快练各船原设炮位当时虽称新式,但较现时快炮实觉相形见绌。且海军以定镇经来铁快等船为巨擘,船坚尤须炮利。若炮位不多,单薄过甚,遇有缓急,固不足恃,亦无以壮声威,亟宜逐渐添购,以资战守。”[40] 

李鸿章希望海军衙门和户部能拨613040两银子,用于购买北洋海军所需的速射炮,甚至建议:如果一时难以筹措,就先支库

平银354000余两,暂为定、镇二舰先购12门120毫米口径的速射炮,其他各舰逐步添设。但是,他的计划没有被批准。 

 

4.3 舰炮穿甲弹不炸与穿甲爆破弹不足 

 

对北洋海军来说,更糟糕的技术缺陷是命中日舰的炮弹不爆炸,因而始终未能用炮火击沉任何日舰。日舰发射的炮弹有的也是哑弹,但其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少数哑弹不炸之不足。 

穿甲弹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是主要依靠弹丸的动能穿透装甲摧毁目标的炮弹,初速高,直射距离大,射击精度高。普通穿甲弹一般在弹体内装少量炸药,以提高穿透装甲后的杀伤和燃烧作用。不装炸药的又称实心穿甲弹,装炸药较多的称穿甲爆破弹。 在北洋海军装备的弹药中,实心穿甲弹(solid shot or armor piercing projectile)被称之为钢弹、钢铁弹、凝铁弹,穿甲爆破弹(high explosive projectile or armor piercing explosive projectile)称之为开花弹、双层开花弹。无疑,开花弹的威力大。北洋海军各舰拥有的大口径炮弹,以开花弹居多。 

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频繁出现炮弹击中日舰不炸的现象,而且弹药不足。在丰岛海战中,济远舰用150毫米口径火炮发射炮弹,击中日舰速度最快的吉野号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其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可是,由于炮弹的质量差,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沉没。在黄海海战中,吉野号又中弹不少,但终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Paul W.Bamford,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穿甲弹(armor-piercing projectile)[34]。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41]。 

不仅舰炮发射的炮弹不炸,海岸炮台发射的炮弹也不爆炸。据日方记载,清军旅顺口炮台发射的炮弹,“虽其响轰轰,但我兵因之死伤者甚少,之所以如此,无他,海岸诸炮台发射敌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装以大豆或土砂故也”[42]。 

这些现象表明,击中不炸,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发射的炮弹本身就是未装炸药的实心穿甲弹,只能穿透船体装甲,不可能爆炸;二是发射的穿甲爆破弹装药有问题,装填煤灰、土沙之类。这样的炮弹显然不适宜于与拥有速射炮的日舰激战,只适于平时演习打靶之用。 

据一位细心的观察家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solid shot),不是爆破弹(explosive shell)[34]。战至最后,定远、镇远弹药告竭,分别仅余12英寸口径钢铁弹3发、2发[20]。 

为什么北洋海军在战争爆发后,还把那么多不适合实战、只适于演习用的实心穿甲弹和装药不合格的穿甲爆破弹装载在军舰上?为什么不全部换上最具威力的开花弹? 

1991年初,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的苏小东先生与海军有关部门,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购得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禀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揭开了这个秘密。 

根据徐建寅的统计数字,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 

显然,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43]。 

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都设有鱼雷管3—4具,但是,在黄海海战中,并没有对日舰实施鱼雷攻击。丁汝昌在汇报战况时,也只字未题已方发射鱼雷,而只说日舰对经远和致远发动鱼雷攻击。看起来,正象大批开花弹不在舰上一样,购舰时就配备好的大批鱼雷在战争爆发后也一直躺在基地的仓库里。 

至于弹药中装填沙土、煤灰和大豆之类,影响炮弹爆炸,原因在于天津军械局的办事员被日军收买,充当了日军的间谍,故意破坏。 

 

4.4 缺乏快速巡洋舰 

 

北洋海军另一个众所周知的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这个技术缺陷与射击不准、射速太慢、炮弹不炸、弹药不足来比,不能算是北洋海军致命的技术缺陷。因为黄海海战是一次遭遇战,双方都在寻求决战,如果北洋海军炮手射击比较准确,也拥有速射炮,大口径炮弹都是装药很多的穿甲爆破弹,都能爆炸,那么即使航速不如日舰快,也能取得击沉数艘日舰的战果。在各国军事历史上,都不乏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和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 

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战至最后则表现为追击不利,难以组织有效的反攻。反攻时,航速太慢,追击不利,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在黄海海战中,战场上一度只剩定、镇二舰力战日舰队。靖远、来远灭火修复后,召集平远、广丙舰和福龙、左一鱼雷艇,及停在大东沟港口内的镇南、镇中炮舰和右二、右三鱼雷艇,与定、镇二舰会合,对日舰队发起反攻。丁汝昌是这样描述反攻情形的:“靖远、来远修竣归队,平远、广丙、鱼雷各艇亦俱折回。倭船多受重伤,复见俱船并集,当即向西南一带飞驶遁去。我军尾追数里,敌船行驶极速,瞬息已远。”[15] 

由于日舰速度快于己方,北洋海军纵有生力军投入反攻,还是错失反败为胜的良机。 

实际上,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领袖人物,是特别关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号称“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购以备不虞”[45]。既然他自己事先非常清楚北洋海军舰艇航速太慢,也知道日本海军已经装备快速巡洋舰,可为何不努力争取经费为北洋海军添购快速巡洋舰呢?他在《覆奏海军统将折》中说: 

“查北洋海军可用者,只镇远、定远铁甲船二只,为倭船所不及,然质重行缓,吃水过深,不能入海汊内港;次则济远、经远、来远三船,有水线甲、穹甲,而行驶不速;致远、靖远二船前定造时号称一点钟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旧愈缓。 

海上交战能否趋避,应以船行之迟速为准。速率快者胜,则易于追逐,败亦便于引避。若迟速悬殊,则利钝立判。西洋各大国讲求船政,以铁甲为主,必以极快船只为辅。 

详考各国刊行海军册籍内载,日本新旧快船,推为可用者共二十一艘。中有九艘自光绪十五年后分年购造,最快者每点钟行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上下。我船订购在先,当时西人船机之学尚未精造至此,仅每点钟行十五至十八海里,已为极速。今则至二十余海里矣。 

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当躬任其咎。”[46] 

众所周知,海军衙门和户部之所以拒绝为北洋海军拨款以添购快速巡洋舰和速射炮,甚至连因磨损需更换的机器零部件也拒绝拨款购置,还要裁减炮台守军,是因为要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为慈禧太后满六十大寿祝寿。李鸿章不敢扫太后的兴,只合理地争取到不削减购买关键性零配件的经费。朝廷上下之所以如此短视,是因为兴建海军缺乏非常具体的假想敌国和作战计划,造舰、购舰、练兵都缺乏非常的紧迫感和高昂的士气。朝廷只是把北洋海军当做一个威慑性的摆设,赋予它的任务是极其含糊的“以御外侮”。这种形势与日本正好相反:从天皇、首相到华族、富豪,纷纷捐钱造舰购舰,积极扩军备战,以消灭大清帝国的定远和镇远铁甲舰为目标。 

德国军事技术对北洋海军的影响表明:在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缺乏工业文明的基础,要走近代化的捷径,第一步只能学习西方的工程技术,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正象北洋海军迅速成军所经历的那样。李鸿章最初积极主张自行设厂局,制造兵船、枪炮和弹药,但是鉴于外部入侵频频,且自行制造的兵船价昂质次,转而不惜巨资,从德国和英国引进当时先进的铁甲舰和巡洋舰,装备克虏伯火炮,以图迅速建成一支近代海军。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初级阶段,是无法建立工业文明的技术基础的,也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必由之路只能是由引进到模仿,然后从改造到创新,即我国今天所提倡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针。如果只引进、模仿,不创新,中国将永远赶不上西方的工程技术水平。 

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经验教训则告诫我们:中国不仅要学习西方实用的工程技术和技术装备的操作维修方法,而且要学习西方的科技理论、科技研究方法和科技管理制度;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建立在军事技术基础之上的战术思想、战略思想和军事制度。北洋海军的不少军官都曾留学英、法、德、美诸国,并且一直得到西方的军事顾问指导(有些顾问甚至在黄海海战中阵亡,忠心不二),但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只是如何操作和维修从德国和英国购买的舰艇和枪炮,对海军的战略战术问题尚无意识,缺乏西方更高层次的军事理论指导。这也许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误导的结果。相比之下,日本虽然也象清政府一样,购买西方的新式军舰和大炮,向西方派遣留学生,聘请西方军事顾问指导,但是结果大不一样。日本不仅掌握了西方实用的工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操作方法,而且学会了德国陆军的参谋部体制和军、师团编制,掌握了美国海军的制海权理论,并用于指挥甲午战争,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这样的历史经验教训,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 

 

收到文稿日期:1998年10月6日 

 * 本文曾于1998年8月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8届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上宣读。 

 

参 考 文 献 

 

1 张侠等.清末海军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序 

2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七,光绪十五年(1899)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3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八,李凤苞兼管学生采办等事片 

4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九,武弁回华教练折 

5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七,筹议海防六条 

6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八,创办克虏卜炮车马乾片 

7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四,轮船联络德国水师片 

8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九,议购铁甲船折 

9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九,定造铁甲船折 

10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九,筹议购船选将折 

11 [清]徐建寅.欧游杂录.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85 

12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六,验收铁甲快船折 

13 [美]马幼垣.法人白劳易与日本海军三景舰的建造.见: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297—309,306 

14 大东沟海战.见:中东战纪本末朝警记四.第4卷,11 

15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九,大东沟战状折 

16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863 

17 英斐利曼特水师提督语录.见:邵雄正等.中日战争(7).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550 

18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三,续造钢甲快船折 

19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四,派船援闽拟用洋将折 

20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6—139,343,152,164 

21 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107 

22 [德]施丢克尔.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63,269 

23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八,定造快船报销折 

24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三,旅顺筹防费难预估片 

25 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2).568 

26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四,酌议炮台地雷团练事宜片 

27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四,遵呈海防图说折 

28 [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9).296 

29 [日]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12).16 

30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九,巡阅海军竣事折 

31 William Ferdinand Tyler. Pulling Strings in China. London, 1929,63 

32 德汉纳根军门语录,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537—538 

33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九,覆奏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 

34 J.L.Rawlinson, 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184 

35 甲午中日战争.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3).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07,408 

36 吴杰章等.中国近代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176 

37 张墨,程嘉禾.中国近代海军史略.北京:海军出版社,1989,279 

38 英国海军年鉴对黄海海战之述评.海事,10(2),31 

39 [日]外山三郎著.龚建国、方希和译.日本海军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48、50 

40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九,海军拟购新式快炮折 

4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1),173 

42 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陆战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32 

43 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见: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527 

44 [日]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31—31,43—44 

45 赵尔巽等.清史稿.李鸿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12018 

46 [清]章洪钧,吴汝纶编辑.李肃毅伯奏议.卷十九,覆奏海军统将折 

 

信息革命对军事与安全的影响

信息革命对军事与安全的影响 周方银 2012-8-15 16:50:44来源:《现代国际关系》(京)2001年07期第28~32页【专题名称】国际政治 【作者简介】周方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政治室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80年代开始的新军事革命。这次军事革命将对未来国际和平与安全、战争形态、战争思想、军队组织体制、战争分析与准备等方面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影响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革命/军事革命/信息战/信息安全/虚拟实践 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推动了军事领域的革命,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战略和政治层面,另一个则是战争形态、战争思想等具体层面。综合起来看,这种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制约力量增强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透明度提高,使战争行为在更大程度上被置于民众和各种社会团体的监督之下,这既有利于制约战争的爆发,也有利于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避免或者减少战争失控的可能性。此其一。其二,信

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加快。在信息时代,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相互依赖关系显著加深,这也形成了制约战争爆发的巨大力量。此外,现代信息战的受害方将不再限于个别国家。由于各国信息设施交织,信息战的受害者往往是一个群体,甚至有可能囊括所有发达国家。为此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以减少战争危险。其三,信息革命使战争的进程和状况对于广大公众变得公开化。网络和大众传播媒体能够把过去只有少数人能够知晓的战场实况及时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势必对战争行动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它使军事行动成为在公众直接关注和监视下进行的行动。随着战场透明度的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公众对战争参与程度的提高,战争决策者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也相应增大。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制约力量增强。 二、目标有限化和规模小型化使战争的破坏性得以控制 战争目标是由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的。信息革命引起的国家战略利益重心的变化,使得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动机大为减弱。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导致国家力量重心出现重大转移,使经济技术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为比直接的军事手段更为有效的利益获取方式。国家的战略目标将更多地依靠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手段来实现,对军事手段的依赖明显降低。在前工业时代,一场成功的战争主要以对土地的攫取和控制为标志。工业时代的战争更为关心的是增强自身的制造能力并削弱对手的工业制造能力。在信息时代,军事实力将主要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本的控制来衡量,(注:Ryan Henry and C.Edward Peartree,"Military Theory and Information Warfare",in Ryan Henry and C.Edward Peartree (eds),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The CSIS Press,1998.)因此,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战争将不再是增加财富和实力的主要手

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现代军事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使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军事信息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IT168 信息化 [文献识别码] B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为了打赢未来的战争,我国必需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人类的历史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现代战争进程。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信息技术在现在战争中已经发展为信息战。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利用信息战亦可弥补常规武装力量的不足,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那是决定性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军队,更谈不上现代化战争了。只有高度信息化的军队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高技术促进现代战争理论发展具有明显的超越性,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理论发展的超越性,使得世界各国在战争理论研究上,更加重视超前性研究。信息化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海湾战争后,各国开始大量的装备自己部队,向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我国,机载警报和控制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等,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战争的趋势,向着信息化迈进。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一个中心,八个特征”来概括。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一体化、无人化、网络化、多维化、精确化、实时化、有限化、社会化为特征。所谓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等来夺取战场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是信息化战场主动权争夺的最高层次,是“第一制高点”,也是其它诸主动权赢取的核心与要害所在。制信息权主导着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没有制信息权,也就没有战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只能被动埃打,所以,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主动权之争,实质上是交战双方的制信息权之争。信息进攻和防护的斗争将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随着多波段侦察探测系统和复合制导攻击弹药的发展,伪装防护系统也在从传统单一化伪装防护向综合一体化伪装防护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伪装网、假目标、烟幕、干扰装置、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于一体,聚光电侦察、告警和干扰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伪装防护系统,已成为外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伪装防护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一体化是信息技术广泛交叉渗透的必然结果。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G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战体系一体化。信息化战争中,凡是妨碍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利用的各种壁垒将通通被打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将合二为一,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六大系统融为一体,作战能力将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二是作战行动一体化。各军兵种的运用完全依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任务随时调整,能量随时聚合、情况判断、决心处置、部队行动的循环周期越来越快,作战效果成倍提高。只要能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形式,传递给处在正确位置上的正确的人和武器系统,谁穿哪个军种的服装已经不重要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在工程装备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使工程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化程度明显增强。美国有份《21世纪战略战术》报告,里面有个结论让人眼前一亮: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事实似乎印证了这一结论。

先进信息技术引发的军事战术变革

先进信息技术引发的军事战术变革 在颠覆性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战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搞清颠覆性技术引发战术变革的内在机理,从深层次上揭示颠覆性技术与战术变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底层逻辑和微观原理,对于探究战术变革规律、把准战术变革趋向、加快战术变革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地位作用而言,打击能力跃升是引发战术变革的核心动力。这一动力机制,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相一致。毛泽东指出:“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历史地看,以金属冶炼技术、火药制作技术、动力机械技术、原子核反应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以不同的作用方式与机理促进武器装备由材料对抗、能量对抗向信息对抗的颠覆性转变,不断促使武器装备打击能力跃升,引领战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迅猛发展,促使武器装备打击能力发生革命性改变,促进智能化时代战术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颠覆性技术促使打击时效性增强。综合运用网络通信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云网络”,打破了作战平台、传感器、武器系统之间的传统链接方式,构建起完整的“侦、控、打、评”杀伤链。通过战场目标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发共享,在“云端”完成目标探测跟踪、数据融合、目标指派、火力分配、火控制导和毁伤评估,不仅优化了信息流转路径,而且缩短了信息流转时间,真正实现了对战场目标的“秒杀”。另一方面,智能化弹药的打击精度和杀伤效能大幅提升。随着人工智能、精确制导、微型计算机和自适应控制等关键技术的融合发展与突破,在精确制导武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化弹药,能够对目标自动探测、自动识别、自动捕获和跟踪,并自行选择瞄准点,实施杀伤效果评估,具备“发射后不管”、协同作战、智能突防、再度攻击、人机交互等能力。 当今时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将人的智能移植到武器上,人与武器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促使无人化武器装备自主能力涌现,为智能化时代战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动因。自主能力是无人系统实现智能化的主要标志,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交互和自主控制五个方面。 自主学习。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无人系统能够部分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改善自身性能,从而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模仿人脑的分层模型结构,通过构建具有多个隐层的神经网络深层模型,对输入数据逐级提取,在海量训练数据中学习有用的知识。目前,深度学习已成功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自主学习本领的无人系统将变得越来越智能。

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现代局部战争动员研究 ——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考号:姓名: 【内容摘要】: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现代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并由此引发了大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信息技术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开拓了军事信息高技术领域,促使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信息高技术化,在军事领域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信息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现代战争已经进入高技术时代。 【关键词】:军事信息技术、现代战争、信息技术 军事信息技术的概念 通常认为,“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并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一般认为,军事信息技术是在战争中扩展军队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主要是军事传感技术、军事通信技术和军事计算机技术。 一、军事信息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一)不断地更新作战观念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要求军事家重新审视一些传统观念,对其进行扬弃,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作战理论。当前,在作战观念的转变上集中表现为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如何看待军事信息作用在现代作战中的地位,以及由军事信息技术引发的胜负观、时空观、力量观、平战观等变化。 1、胜负观。传统战争的胜负衡量标准中在是否灭国亡民、攻城略地多少、人员伤亡多少和略取物资多少等。而现代作战的衡量标准中在是否沉重削弱了对方的军事、经济、政治势力,破坏了对方的舆论形象,打通了对方,威慑了对方,惩罚教训了对方,遏制了对方,打掉了对方的某一部分,给对方造成一定的麻烦,使对方倒退或延缓发展,使对方屈服、听从白布,给对方加上各种限制等。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杀伤摧毁的目标是重物、轻人。 2、时空观。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作战空间不断膨胀,以往无法达到和愉悦的空间陆续被征服,地球已变成地球村。因而,在美国,陆军强调发展“远距离投送能力”;海军战略则提出“由海到岸”;而空军规定“全球到达”。新的更为广阔的作战空间已形成并迅速扩大。继第五维电磁作战空间之后,又有人推出第六位作战空间的概念,即计算机网络展场。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驾驭作战空间的能力增大,从而迫使曾长期困扰作战的空间因素大大贬值。与此同时,随着作战进程的明显缩短和更加紧凑,作战计算时间的单位逐渐取小,以适应分秒必争、瞬息万变的特点,从而造成时间因素的增值。现代作战分分秒秒的价值已经远远高出以往作战日日月月的价值。 3、力量观。传统力量观一味追求数量优势和大威力。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并立数量优势的观念受到冲击,武器大威力的观念受到挑战。因为信息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已非传统武器装备所能比拟,用并立数量的优势来弥补装备力量的劣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武器威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受到强有力的限制,成为难以在实战中使用的力量,比如核武器。新的力量观则重在信息技术装备和高素质人才共同作用,形成优势的战斗力,军队的优势与劣势不能简单地用数量来对比,而应以质量来衡量。在信息技术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GJZ102A《GJB/Z 102A-2012 军用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GJ117《GJB/T117-1999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 GJ136Z《GJB/Z 136-2003 Z 通用信息处理平台集成与运行指南》 GJ140Z《GJB/Z140-2004 Z 电子对抗装备现场维修数据收集指南》 GJ141Z《GJB/Z141-2004 Z 军用软件测试指南》 GJ142Z《GJB/Z142-2004 Z 军用软件安全性分析指南》 GJ143Z《GJB/Z143-2004 Z 军用智能辅助决策开发工具》 GJ156Z《GJB/Z156-2011 Z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指南》 GJ157Z《GJB/Z157-2011 Z 军用软件安全保证指南》 GJZ161《GJB/Z 161-2012 军用软件可靠性评估指南》 GJ229A《GJB 229A-2000 军用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接口》 GJ238A《GJB23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测量方法》 GJ318《GJB31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通用规范》 GJ322A《GJB322A-1998 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 GJ367A《GJB367A-2001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438B《GJB438B-2009 Z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GJ662《GJB662A-1997 野战数字无线电接力设备的频繁段和容量系列》 GJ663A《GJB 663A-2012 军用通信系统安全通用要求》 GJ883A《GJB883A-2003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通用规范》 GJ915《GJB915A-1997 纤维光学试验方法》 GJ1127《GJB 1127A-2003 机载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1128A《GJB 1128A-2002 机载超波电台通用规范》 GJ1142.4《GJB 1142.4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第:回路群》 GJ1142.5《GJB 1142.5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单路有线入口》 GJ1145A《GJB1145A-2010 Z 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军工产品定型试验规程》 GJ1211A《GJB 1211A-2007 野战用户电话交换机通用规范》 GJ1268A《GJB1268A-2004 军用软件验收要求》 GJ1427A《GJB1427A-1999 光纤总规范》 GJ1428A《GJB1428A-1999 光缆总规范》 GJ1567.2《GJB1567.2-1992 话音频带调制解调器的差错控制方法 用于带有异步至同步转换DCE的差错校正方法》 GJ1659《GJB1659-1993 光纤光缆接头总规范》 GJ1783《GJB1783-1993 硬波导组件总规范》 GJ1901《GJB 1901A-2003 军用巨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J2077A《GJB 2077A-2007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自动线路建立规程》 GJ2088A《GJB 2088A-2002 压制性雷达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089A《GJB 2089A-2003 通信对抗监测分析接收机通用规范》 GJ2090A《GJB 2090A-2003 瞄准式通信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101《GJB 2101A-2002 超短波对空指挥电台通用规范》 GJ2242《GJB2242-1994 时统设备通用规范》 GJ2434《GJB2434A-2004 军用软件产品评价》 GJ2436《GJB2436-1995 天线术语》 GJ2454《GJB 2454A-2003 军用光缆填充膏规范》

二战德国征兵制

二战德国征兵制 征兵制/动员令 到拿破仑时代为止,欧洲各国均以佣兵为常备兵来执行作战。然而法国大革命之后基于民主国家的原则,法国军队不再是“国王的军队”而成为“国民的军队”,也因此产生国民必须强制服兵役的“征兵制”,这个制度使得法国的兵力大幅增加,因而欧洲其它各国也纷纷开始采用征兵制。 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相对于法国人口本来就比较少,即使采用征兵制能集结的兵力仍然少于法国。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的缺陷,普鲁士王国另外又把退伍军人集合起来成立了“乡土防卫队(Landwehr)”,以作为正规军的辅助部队。这项制度后来就成为世界各国“战时动员令”的原型。 所谓的“战时动员”亦即把服完兵役的士兵列为“预备役”,必要时可以重新征召;而相对于这些预备役,正在服兵役者当然就是“常备兵”了。有了这个制度,平承时期只要维持一小只常备部队,国家有必要时即可在短时间内组成大规模的兵力,当然这个制度也立刻被欧洲其它各国模仿,到一次大战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一般制度了。 然而这个制度最大的缺点在于:预备役军人在被召集之前早已适应一般平民的生活,更何况他们已经尝过当兵的“苦头”,也比较知道怎么在军中打混,所以即使招集了这种由后备军人所组成之部队,其战力一定不如现役部队。法国因此只把这类部队放在第二线从事一般勤务,根本没考虑过要把后备军人投入第一线。只是一次大战由于第一线正规部队的损耗过于惊人,才不得不把后备军人送到前线去。至于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以法国俄国为假想敌,先天上即使采征兵制所能集结的兵力就居于劣势,加上普鲁士有“乡土防卫队”的传统,所以并没有把后备军人放在第二线,而是视同现役部队一样投入最前线去!!然而后备军人战力不如现役军人的缺点仍然存在。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德国并没有如法国单独成立后备军人部队,而是采用普鲁士时代以来的做法:将后备军人与现役军人混合编组!!也就是说平承时期一个师并没有满编,战时征召后备军人添补缺员后才达到一个师应有的兵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无法达到100%由现役军人所组成的战力,但好处是每一支部队都可视同一线部队调动!!! 新兵训练由非军事组织来代训 一次大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再度走向军事大国,凡尔赛公约不只解散了德国的参谋本部,并且在重型机枪、战车、战机等军事细节都加以详细的限制。其中最釜底抽薪的一项是,限制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而且现役军人役期必须长达12年。 兵役役期如果是两年的话,德国在两年后就可以有10万后备军人,并且从此每隔两年就可增加10万;但是役期是12年的话,要等到12年后才有10万后备军人,想要凑到20万后备军人则要花24年。因此德国在1935年重新武装时,国内只有10万现役军人及10万后备军人,除此之外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或军事经历的只剩那些曾参加过一次大战上了年纪的老兵了!!那么纳粹?德国陆军是如何在这么严格的限制中解套的呢? 首先是成立“希特勒青少年团(Hitler-Jugend)”,以教育青少年野外求生技能

现在军事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

上课周四-34节、序号成绩 现在军事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军事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其影响表现在:一、可使军队建设的宏观决策更加科学,并使军队日趋专业化、知识化、合成化;二、可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并日趋标准化、智能化和小型化;三、促使作战样式产生重大变革,并使信息战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样式。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信息化战争信息技术 前言 军事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进入21世纪,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角色。作为军事文化的最新形态,军事信息文化是军事文化中最现代、最活跃、最具革命性、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大力创新发展军事信息文化,对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牵引作用。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高技术体 系,它对军事活动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使军队建设的宏观决策更加科学,并使军队日趋专业化、知识化、合成化 进入80 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显得束手无策,信息爆炸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迫使人们不得不依赖通讯、计算机、电视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这样,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以及全球性通讯网络甚至信息高速公路等应运而生。大量的信息资源、浩瀚的知识宝库、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现代化技术设备,使得高层次、大系统、综合性论证研究,中长期未来预测研究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军队建设的许多重大决策,建立在综合论证和科学决策基础之上,极大地提高了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例如,由于综合性论证研究能力的提高,美国海军将28 个科研机构合并成4 个;空军将14 个科研机构也合并成4 个;陆军将7 个科研机构合并成1 个。对三军都关心的C3I 、电子战、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则集中攻关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军队的专业化和知识化。随着部队武器装备自动化、电子化、制导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还要有广博的军事和科技知识;不仅要熟练掌握单件武器,还要对整个系统和体系有所了解;不仅能战斗,而且要掌握和能通晓整个战场、甚至整个战役的全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产生了航天、电子等新的兵种部队,而且使军队的编制体制高度合成。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并日趋标准化、智能化和小型化 导弹、飞机、坦克的更新换代周期一般为10 ── 15 年,核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的换代周期则更长,有的达20 年以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20 年前宇宙飞船和军用卫星上用的计算机只有286 、386 水平,如今这类机型已经开始被淘汰。一般认为,军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 5 年甚至更短。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一体化和自动化特点要求军用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必须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各军兵种、甚至各盟国军队之间要通用,各武器系统之间要兼容,武器装备要成批、成套、成族、成代、成系列地同步发展,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是信息时代的一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武器装备的操作管理正逐步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可靠性有很大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能够自动搜索、发现、识别、跟踪、规避和攻击目标的新一代武器正在研制之中。具有高精度、高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新一代常规武器,可以打击点状目标和关键目标,其作战效能和威力不亚于核能武器。军用航天技术、电子侦察、监视及信息获取技术、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武器装备的侦察引导系统探测距离明显增大,信息处理速度大大提高,通信联络更加

军事理论论文范文-论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论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潮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奔流,与之相伴随的是各国为了在世界占有一席之位,进行愈演愈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高技术以无与伦比的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世纪之交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含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人们不难得出结论:作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之一的国防建设,军事高技术犹为重要。 本文针对性地探讨了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原因,以分析军事高技术对战争以及国家发展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并提出我国发展军事高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军事高技术武器装备军事人才国防影响

论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1.军事高技术的含义 军事高技术,指的是建立在现代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武器装备发展与作战能力提高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新技术群。它是建立在当代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紧密结合军事综合实力,全面构建以及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结果。可以说,谁在军事高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谁就能于军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谁在军事高技术领域落后,谁就会被动挨打。 2.军事高技术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2.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以各种高技术为支撑, 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导向,未来的战争形态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确立军事领域的战略地位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2.2二战后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军事战争的需要直接导致一系列高技术成果的问世,并且大多数高技术成果首先应用于军事以后再逐渐向民用领域扩展。以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军事高技术群体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异军突起,并以此带来了战后世界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了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臻完善,人类逐步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而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信息化战争也随之登上了战争舞台,并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作战。简要地说,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控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以称之为信息化战争。随着信息战的出现,我们对未来战争中的一系列概念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 在未来战争中,除了国家战略能力的制胜基础、“综合强制”的主要作战方式、“一体化联合”的作战体系结构和基本形式外,信息优势将成为衡量战争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而信息优势对战争结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将成为制胜的核心与基础。信息化战争对信息的依赖,核心问题是信息的占有和共享,主要标志是信息能满足作战体系及其运行的全部需要,这种“满足”,不仅指信息的占有量,还要求信息有用、准确,并有很强的时效性。除此之外,信息优势还体现在信息的共享水平上。

一个节点、一个层次掌握的信息不足以发挥作用,只有整个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才能显现出信息的价值,并且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来。因此,信息将成为战争制胜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二是获取和保持信息优势将成为制胜的关键作战行动。战争实践业已证明,一旦具有信息优势,就能够把整个作战体系的效能水平由机械化时代提高到信息时代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夺取和掌握信息优势将是战争制胜的关键行动,军队若缺少这种能力,就只能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方法去应对信息化战争,在能力对比上就必然处于劣势。 三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运用是制胜的根本保证。军事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资源的紧缺与充足是相对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既实现战略目标,又使资源效用最好,需要借助一种新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信息优势,而信息优势可促进战争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相应地,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也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攻防作战将进一步普及深化。精确制导武器能出其不意地向地方发起攻击,一举击中要害,重创以至瘫痪敌方作战系统,它仍将作为信息化战争中的主要火力打击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战场透明度增大、远程精确打击手段的发展,以导弹攻击为主的“精确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一种基本作战样式。与此同时,反导武器的研制与使用将促使导弹攻防作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战德国军事用语

德国军事用语 Abteilung〔Abt〕:分遣队,部门单位,德军常用于“营”级部队,也可作为“营”的代名词。 Abteilungkommandeur:分遣队指挥官,营长。 Adjutant:副官。 Ausfürung〔Ausf〕:型号,相当于英语中的“TYPE”。 Befehlspanzer:指挥坦克。 Befehlshaber:司令,特指集团军级或集群级指挥官,这里的集群指类似“肯夫集群”规模的部队。 Bergepanzer:装甲抢修车,回收用坦克。 Bertriebstoff:汽油、燃料。 Beutepanzer:俘获的敌军坦克。 Dienstgrad:级别、军衔。 Dienstgradabzeichen:军衔级别徽章、标志物。 Einheitsfeldmütze:山地帽,一九四三年以前德国山地兵使用,后全军广泛使用的带檐软帽。 Feldgrau:德军三六型制服上衣色,“田野灰”。 Feldjacke:装甲兵、列车兵战斗夹克服。 Feldmütze:船形便帽。 Feuerwerker:技术兵。 Fliegerabwehekanone〔Flak〕:高射炮。 Flakvierling:四联装高射炮。 Funker:机电员,特指旋转炮塔坦克内的。 Funklenkwagen:无线电遥控的车辆。 Gasschützunteroffizier:防化兵军士。 Gepanzerter〔gp〕:使…装甲化,赋予…装甲。 Heer:德国陆军 Hilfswillige〔Hiwi〕:参加德军的俄罗斯志愿兵。 Hoheitsabzeichen:国家徽章,指德军制服上的老鹰标志。 Instandsetzung/Instandhaltung:整修、整备。 Jagdbomber〔Jabo〕:对地攻击机。 Jagdpanzer:驱逐坦克、全装甲坦克歼击车。 Kampfgruppe:战斗群〔机动部队〕。 Kriegsausrüstungsnachweisung〔KAN〕:战时兵力表〔包括装备〕。

军事高科技 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我根据自己对军事理论的认识,就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其次,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的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了太空中。 在军事装备上,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而且武器的精确度也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效发展。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 另外,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形化和小型化。隐形轰炸机现在已经有了,我觉得将来还会出现隐形坦克、甚至隐形士兵。而且攻击弹头、水陆两栖作战坦克等,都会越做越小。 下面这些战争实例就很好的向我们说明了高科技对战争的深远的影响。

二战德军军事术语

二战德军军事术语 Abteilung (Abt):分遣队,部门单位,德军常用于“营”级部队,也可作为“营”的代名词。Abteilungkommandeur:分遣队指挥官,营长。 Adjutant:副官。 Ausfürung (Ausf):型号,相当于英语中的“TYPE”。 Befehlspanzer:指挥坦克。 Befehlshaber:司令,特指集团军级或集群级指挥官,这里的集群指类似“肯夫集群”规模的部队。 Bergepanzer:装甲抢修车,回收用坦克。 Bertriebstoff:汽油、燃料。 Beutepanzer:俘获的敌军坦克。 Dienstgrad:级别、军衔。 Dienstgradabzeichen:军衔级别徽章、标志物。 Einheitsfeldmütze:山地帽,1943年以前德国山地兵使用,后全军广泛使用的带檐软帽。Feldgrau:德军36型制服上衣色,“田野灰”。 Feldjacke:装甲兵、列车兵战斗夹克服。 Feldmütze:船形便帽。 Feuerwerker:技术兵。 Fliegerabwehekanone(Flak):高射炮。 Flakvierling:四联装高射炮。 Funker:机电员,特指旋转炮塔坦克内的。 Funklenkwagen:无线电遥控的车辆。 Gasschützunteroffizier:防化兵军士。 Gepanzerter(gp):使…装甲化,赋予…装甲。 Heer:德国陆军 Hilfswillige(Hiwi):参加德军的俄罗斯志愿兵。 Hoheitsabzeichen:国家徽章,指德军制服上的老鹰标志。 Instandsetzung/Instandhaltung:整修、整备。 Jagdbomber(Jabo):对地攻击机。

军事信息技术

军事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是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最基本的特征。军事信息技术是在战争中扩展军队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主要是军事传感技术、军事通信技术和军事计算机技术。 军事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的感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是解决信息的大量获取问题。当前军事传感技术十分发达,主要有各种侦察卫星、雷达、侦察机、无人侦察机、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夜视器材等。在战争中,应用了航天侦察、红外遥感和热成像、导弹预警、雷达探测、夜视、海洋监视等技术的大量设备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使用了各种侦察卫星,如电子侦察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大地测量卫星、气象卫星、预警卫星等,获得的信息量占全部情报的90%。 军事通信技术是神经传递功能扩展的技术,主要是解决信息的迅速传递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看,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卫星、光导纤维、数据、图像、传真通信以及正在发展的智能化通信构成了当今战场的多样化、高速度的信息传递体系。一对架空明线能传24路电话,同轴电缆可以传送1万路电话,而一对光导纤维可同时传送上百万路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加。通畅的信息传输网络使得许多环节做到了实时或近实时指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军事计算机技术是增强人的部分思维功能的技术,主要是解决信息的及时处理和利用问题。大量信息的获取与传送造成信息泛滥。在信息的浩瀚海洋里,如何整理归类,分析筛选,去伪存真,综合推断,决策处置,都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记忆、检索、推理和部分思维功能。目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超过10亿次/秒,1秒钟可完成1个人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运算。美国研制的处理机每秒处理指令超过10亿条。计算机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已在战争中发挥很大作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当然,传感、通信、计算机技术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传感获取信息,通信传送信息,计算机处理和利用信息,三者相得益彰,汇成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技术有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还有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机器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因特网,这个是最著名的例子: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起源于美国的五角大楼,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关于因特网的技术资料,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现在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中的通信、保密算法、计算机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DSP数字处理技术等等,都与军事有很大的联系和应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如:军队的指挥命令的下达,需要保密,需要可靠的传输,而敌方肯定会进行干扰、窃取等等对抗手段,这最常见的就是部队里的电子对抗部队、黑客部队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再讲的深入一点:对于海陆空三军的攻击目标,目标侦察、确认(该过程同时伴有敌方的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五维的--陆、海、空、外层空间、信息网络。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将面临严峻挑战。从矛盾到火枪,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军事领域随之发生巨大震荡。现在,高科技发展也给“安全”的概念带来很大转变。例如,国防之要义,在于国家边界不可侵犯。然而,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 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和小型化。隐形轰炸机现在已经有了,将来还会出现隐形坦克、甚至隐形士兵;攻击弹头、水陆两栖作战坦克等,都会越做越小。二十一世纪的战场将成为陆、海、空、天、信息五维战场,作战空间将向外层空间扩展。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将面临严峻挑战。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军事高科技是高科技中为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产生新式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系统与作战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高”科技。军事科技可以提高军人的智能、技能和体能,增强军人指挥和参与战争的能力;可以促使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为军人提供越来越强有力的战争工具。正因为军事科技对人和武器装备这两个因素具有“放大”或“倍增”的功能,因而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命脉所在。 高科技与作战理论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军事技术更新了作战观念,更改了军事成分,拓宽了战争领域,改变了作战方式.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不仅已经广泛渗透和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而且促成了作战理论研究的空前活跃,因而导致其产生了重大变革。 而高技术战争的主要作用是: 一、争取首先发现敌人。当然是先进的雷达来完成这个工作。二、隐蔽自己。减少雷达反射面,用隐身涂料,减少红外特征,降低噪音等等。三、在敌人还不能打自己的时候摧毁敌人。就是先进的、远程的导弹。四、实行智能化。减少控制武器所需兵员,减少战损造成的人员伤亡。 作战理论亦即用兵之道,是作战实践的理性升华,因而对作战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无论何种作战理论,其核心问题都涉及到作战的方针、思想、原则、样式和方法。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崛起,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的作战理念逐渐失去了对作战的指导意义。这就迫使军事理论家们严肃地正视高技术的进步及其带来的军事影响,并在一种全新的观念指导下以崭新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建立起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理论。传统的作战理论在宏观上产生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的转变,作战观念的转变历来是变革作战理论的重要前题条件。目前在作战观念转变上集中表现为如何认识高技术,如何看待高技术在现代作战中的地位,以及由高技术引发的新的战场观念、力量观念、时空观念、战法观念、效益观念、胜负观念等。技术决定战术,一切战术都离不开技术水平的制约。冷兵器时代不可能奢望出现热兵器时代特有的战法,热兵器时代也不可能使用核兵器时代特有的战法。一旦技术水平有了突破和飞跃,也必将促成战术的变革。当前,高技术已经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无穷的活力,代表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技术发展方向。只有对技术发展的这种大趋势有着深入明确的认识,才会有观念的转变。 二是思路的更新,在作战理论的研究上历来存在着强调技术为主的思路和强调谋略为主的思路,高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给这两种思路带来合一的契机。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对技术与谋略的要求是同等重要的,只顾及或侧重一方的作战理论都会暴露出明显的缺点和不

二战纳粹德国在军事科技上的成就及影响

二战时纳粹德国军事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金才永3100102080 理科试验班1016 摘要: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在军事科技实力上是十分强大的,可以说是领先于世界。这也使得二战初期,德军依靠其先进的军事设备、训练有素的军队以及以轰炸机与摩托化部队为主导的闪击战思想,在欧洲大陆如横扫千军一般,战无不胜。纳粹德国的军事科技实力强大主要体现在其火炮技术、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导弹技术、潜艇技术、作战战术经验和指挥等方面。但是这种种的强大并没有使纳粹德国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只是让他们在战争的初期获得来一些辉煌的战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战争的因素有很多,军事科技实力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关键词: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军事科技;武器装备;战略决策; 1、总述 毫无疑问,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在军事科技实力上是十分强大的,领先于世界。这一点从二战初期德军在欧洲大陆几乎是横扫之势的作战中可以窥见一斑。当时的纳粹德国在主要的作战武器及相应的装备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其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保证了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对各种武器和装备进行改进升级以及更先进更高端武器的研制。另一方面,当时如日中天的纳粹德国在后勤保障上也相当的出色,生产制造能力相当的不俗,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纳粹德国的武器装备在二战时期占据领先地位。 2、主要军事技术 2.1火炮技术 二战期间,纳粹元首希特勒向德国工程师发布一道命令,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可以穿透1米厚的钢、7米厚的混凝土、30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德国弗里德里奇·克鲁普军火公司的武器专家们随即向希特勒呈献上了“古斯塔夫巨炮”——这是有史以来曾经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 “古斯塔夫巨炮”直径近1米的炮膛可以容纳两发炮弹,一发10584磅重的高性能炸药弹和一发16540磅重的混凝土穿刺弹,能击中29英里外的目标,堪称当时的“超级武器”。 而在二战期间,最远射程的陆战和海战命中炮弹也都由纳粹德国的坦克和军舰创造。2.2发动机技术 二战时的德军已经开始使用带有喷气式发动机的战斗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这种没有螺旋桨的飞机战斗力强大,一度让盟军的飞行员吃尽苦头。而二战的后期,纳粹德国的福克·沃尔夫公司在喷气式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更先进的旋翼喷气机,如果二战能够再推迟一段时间结束,也许我们就能在战场上看到这款更为炫目的新型战斗机。 而在坦克的发动机方面,当时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鼠式坦克柴油机)和汽油发动机均为德国制造。 2.3装甲材料技术 先进的装甲材料技术使得纳粹德国的重型武器和装备比之其他国家有着更大的优越性。想二战中著名的虎式坦克就是纳粹德国装甲材料技术的典型代表。 虎式坦克的最大特点就是火力凶猛和防御力强,在战场上就像一群钢铁巨兽一般,摧残着对手。虎I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而其装甲厚度保证了在正常交战中不会被炮弹正面击穿。同样的虎式坦克的传动和悬吊系统也是当时相当先进的,这一系列的优越性使得虎式坦克成为二战战场上的一霸。 2.4导弹技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