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

培训对象:装配部班组长级管理人员

1、动作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动作分析或称动作研究是对生产活动的全部作业动作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人的各种动作的浪费,从而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经济的作业方法时采用的IE手法。

动作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各种作业动作,发现并改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最终提高作业效率。动作分析与IE其它手法相结合,使生产管理与改善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方法指导,是真正做到科学管理的基础。IE基础手法的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是培养现场管理与改善能力与眼力的理论基础。

动作分析按精度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①目视动作分析②动素分析③影像分析

2、动作分析的程序:

2-1、观察与记录

观察生产现场作业者的动作,包括眼睛的移动,进行记录。

2-2、对分析记录结果中的浪费进行改善:

去除记录结果中产生浪费的动作及将费时的动作改为较快的动作。

2-3、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对照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2-4、重新编制作业方法:

打破现有方法程序,使工作进行得更轻松、更有效,及设定作业标准,是动作分析的目的。

3、动作分析的方法:

3-1、目视动作分析

观测者以目视直接对现场作业进行观测分析改善,现场发现动作问题并改善。优点是对现场瓶颈

工序及时改善,提高作业效率;缺点是时间测定及细微动作的观测困难。

3-2、动素分析:

是动作分析的核心方法,它将人的全部动作包括大脑的思考行为详细分为18种最小动作单位要素

称为动素,即人的动作的基本要素,通过分析使我们了解动作的本质。动素分析是进行分析研究

的方法。

3-3、影像分析:

通过作业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地对作业时间及动作要素进行测定及研究分析,是动作分析中

精度最高的一种。

4、18种动作的定义:

动素分析是由美国工程师FRANK,BUNKER.GILBRETH(1862-1924)创立的,动作分析基本要素共有18种动作。(详见下表)

5、动素分析是对作业进行细微的动作分解与观察,对每一个连续动作进行分解,将右手、左手、眼睛三种

动作分开观察并进行记录,进而寻求改善的动作分析

方法。

6、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

对动作研究的改善方法进行分类,并系统地对此进行分析总结所得出的基本原则,称为动作经济原则。

这里对肢体使用、作业配置、机械工具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说明。(详见下表)

动作经济原则

6-1、肢体使用原则:

6-1-1、双手同时开始并同时结束动作;

工作的原则是双手同时使用。单手作业会造成另一只手的空闲及不平衡。重点是要双手同时

开始并同时结束。

6-1-2、双手的动作应对称反向进行;

动作时双手不但要同时进行,而且要左右对称反向进行。如果双手在某一方向单向动作的话,

会造成人体重心的转移,而维持这种平稳的劳动将带来精神以及肌肉的疲劳。双手反向对称

动作相当于游泳的蛙泳,是最省力的作业方式。

6-1-3、身体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进行;

身体的动作幅度越小越好,动作时间越短越好;

人体的动作等级以下列次序递减:

腿的动作腰的动作肩的动作肘的动作

手腕的动作手指的动作

6-1-4、动作姿势稳定:

身体尽可能减少较长时间的重心偏移及起坐动作,通过改善机器及部件的布局,使作业者

能够在身体整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6-1-5、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动作的速度和方向突然改变的话,会打乱工作节奏,同时会消耗大量体力,应尽可能避免

这种现象发生,使工作连续圆滑地进行。

6-1-6、利用物体惯性:

像使用手锤时我们所感觉的那样,当尽可能利用锤的惯性和动量重量时,就会越省力,任

何工作都一样,利用物体惯性节省体力提高效率。

6-1-7、降低动作注意力:

当我们观察一组作业时会发现,动作会有停顿、迟疑,这主要是因为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

要判断造成的,此时的大脑活动造成外在动作的迟疑与拖延。结果不只造成作业节奏的变

化与混乱,同时造成精神上的疲劳。

6-1-8、动作应尽可能有节奏,习惯性的节奏有助于提高熟练度。

作业是否有节奏或有韵律是减轻疲劳及提高效率的关键。

例如:作业速度应适当,以一定的节拍规律进行;结束与开始动作在同一位置,作业过程

首尾相接。

6-2、作业配置原则:

操作者的动作是由工件、工装及机械设备的位置决定的,因此要想提高效率,改善作业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6-2-1、材料、工装的“3定”

“3定”是5S整顿中的物品摆放的基本事项,包括定点、定容、定量三项内容。总之对

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东西、有多少给予明确规定。

6-2-2、材料、工装预置在小臂的工作范围内。

“3定”标准化之后,应将材料与工装尽可能预置在人的正常工作范围,即人的小臂以肘

为中心的活动范围内,这样人可以以比较低级的动作即小臂、手及手指拿取物品及工具完

成工作。

6-2-3、简化材料、工装取放。

材料与工装在进行“3定”及位置预置的标准化后,下一步是通过相关物品的摆放方向来

调整改善动作的时间。此时应注意后工序是客户的原则,对产品及材料按下工序的取拿

方便原则进行放置。

6-2-4、物品的移动以水平移动最佳。

物品的移动应尽量避免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因为那样会造成作业员腰部动作,这种较高等

极的动作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及工时的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特别是较重物品的上下移动。

较重的物品,用水平滚轴的方式进行移动。

6-2-5、利用物品自重进行工序间传递与移动。

6-2-6、作业高度适度以便于操作。

一般情况下,作业高度在肘以下50mm处较适合,当进行比较细致的作业时,作业高度应

距眼近些,比一般作业高度高一些比较适合。

6-2-7、满足作业要求的照明。

在作业台上安装作业灯照明是标准照明方法。

6-3、工装夹具的设计原则:

在很多情况下作业效率是由所用工装的便利性决定的,工装的操作性及便利性是工装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6-3-1、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

装配作业和机械作业经常需要扶持以固定物品,这时便占用一只手而无法进行双手作业,

造成极大浪费。因此需要以固定用台钳及夹持夹具等来固定产品及工具,以解放人手从而

进行双手作业。

6-3-2、使用专用工具

生产线作业中所用工装应该是最适合该产品及人工操作的专用工具。

6-3-3、合并二种工装为一种

将经常使用的工装夹具的功能合并为一种,可以减少工具的更换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同

时在现在小批量混合生产中更需要工具功能合并,以减少转拉的工时消耗。

6-3-4、提高工具设计便利性减少疲劳

工装夹具在使用中越专用则会越方便,方便使用就会减少疲劳。

6-3-5、机械操作动作相对安定并且操作流程化

6-3-5-1、操作位置应相近并集中;

6-3-5-2、让机械尽量减少或脱离人的监控和辅助;

6-3-5-3、开关位置与下工序兼顾;

6-3-5-4、工件自动脱落;

6-3-5-5、能够自检的自动化;

6-3-5-6、安全第一;

6-3-5-7、小型化;

6-3-5-8、容易进行作业准备。

作成:审核:批准:

3.0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包括:Slope1(栅格数据),Landuse (栅格数据) 街道图层:AIOStreets和城市地籍图层:AIOZonecov 气温.shp,YNBoundary.shp (云南省的边界)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空间分析模块 要使用“空间分析模块”,首先要在ArcMap中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在扩展模块管理窗口中,将“空间分析”前的检查框打勾。 然后,在ArcMap 菜单栏的空白区域点右键,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找到“空间分析”项,点击该项,在ArcMap中显示“空间分析”工具栏。

空间分析工具栏 1. 了解栅格数据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在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Slope1,查看属性 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数据源”选项,查看此栅格图层的相关属性及统计信息。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点击图标,查看栅格数据的统计直方图:

新建ArcMap地图文档:加载离散栅格数据(属于专题地图):Landuse ,在TOC中右键点击Landuse ,“打开属性表” 查看字段“Count”可以看到每种地类所占栅格单元的数目 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在ArcCatalog下新建一个要素类(要素类型为:多边形),命名为:ClipPoly.shp 在ArcMap中,加载栅格数据:Landuse、和ClipPoly.shp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开始编辑ClipPoly ,根据要剪切的区域,绘制一个任意形状的多边形。打开属性表,修改多边形的字段“ID”的值为1,保存修改,停止编辑。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

学生作业情况分析报告.doc

学生作业情况分析报告 一、作业情况分析: 我班同学本学期基本能够按时完成语文作业,但质量非常参差。为此我作了以下调查,并进行数据的分析: 1、完成作业时间: 从数据显示36%同学能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同学有班上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学习成绩很差的。为什么走两个极端呢?这是因为有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待作业的态度大都是很随便的,书写马虎,没有认真思考,只为应付老师的检查,所以这部分同学的作业老师批改起来会相当吃力,有时会了看清他写得什么字还得花功夫。当然在这36%里边大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认真听讲,所以完成作业时毫不吃力,做得又快又好,书写让老师看得舒心。 46%同学能在40分钟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同学比较有耐心,这其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对待作业非常认真,书写一笔一画,相当工整,而且有时会超出老师的要求。 还有18%同学会花上一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来做作业,通过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就是边玩(或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结果事倍功半,一检查对作业所要巩固的内容基本没有掌握。 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 从上面数据看出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做动脑筋的作业,对于“思考性作业”

与“作文”大部分学生觉得非常困难,比如作文:没有注意平时积累素材,找不到话题等等;对于阅读分析类的题目,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总说很难,要么不写,要么为了应付老师随便写写。对于预习、复习这类的作业反正老师看不到,所以索性不做,只有34%的同学能认真地完成,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回到家除了完成作业以外,很少会复习和预习。有的家长甚至说从未见过孩子在家里拿起语文读课文。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1、习惯差,这是孩子身上的原因 从上面情况分析的数据来看,学生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并不是不做作业,而是在态度上不重视。小学生往往都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他们不善于利用时间完成作业,常敷衍了事。我班就有几个不做家庭作业的,或胡乱一通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个个很差。但是我并不觉得是他们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从小没有把学习的习惯培养起来,经常要老师、同组同学督促才做作业,对于思考性的作业更是敬而远之。这种长期不做作业不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的大脑缺乏灵活性及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 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这是老师身上的原因 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对待作业的习惯没有培养好,身为老师的我也责无旁贷。语文作业通常都是一些抄写、背诵、阅读练习、作文等,这样的重复性的作业比赛枯燥乏味,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再加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学习能力也高低不同。对于后进生难度大的作业造成了他们缺少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就会变的极为消极甚至不做作业。

空间分析复习重点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包括空间数据操作、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建模。 空间数据的类型空间点数据、空间线数据、空间面数据、地统计数据 属性数据的类型名义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 属性:与空间数据库中一个独立对象(记录)关联的数据项。属性已成为描述一个位置任何可记录特征或性质的术语。 空间统计分析陷阱1)空间自相关:“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是空间相关的,距离近的空间相关性大。空间自相关破坏了经典统计当中的样本独立性假设。避免空间自相关所用的方法称为空间回归模型。2)可变面元问题MAUP:随面积单元定义的不同而变化的问题,就是可变面元问题。其类型分为:①尺度效应: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②区划效应: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变化的现象。3)边界效应:边界效应指分析中由于实体向一个或多个边界近似时出现的误差。生态谬误在同一粒度或聚合水平上,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或划区方案的不同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变化。(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 空间数据的性质空间数据与一般的属性数据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有尺度变化等引起的MAUP效应等。一阶效应:大尺度的趋势,描述某个参数的总体变化性;二阶效应:局部效应,描述空间上邻近位置上的数值相互趋同的倾向。 空间依赖性:空间上距离相近的地理事物的相似性比距离远的事物的相似性大。 空间异质性:也叫空间非稳定性,意味着功能形式和参数在所研究的区域的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区域的局部,其变化是一致的。 ESDA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求重要信息的过程,利用EDA技术,分析人员无须借助于先验理论或假设,直接探索隐藏在数据中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等,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相关知识。 常见EDA方法: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散点图、平行坐标图 主题地图的数据分类问题等间隔分类;分位数分类:自然分割分类。 空间点模式:根据地理实体或者时间的空间位置研究其分布模式的方法。 茎叶图:单变量、小数据集数据分布的图示方法。 优点是容易制作,让阅览者能很快抓住变量分布形状。缺点是无法指定图形组距,对大型资料不适用。 茎叶图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当的数字为茎,通常是起首数字,茎之间的间距相等;②每列标出所有可能叶的数字,叶子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③由第一行数据,在对应的茎之列,顺序记录茎后的一位数字为叶,直到最后一行数据,需排列整齐(叶之间的间隔相等)。 箱线图&五数总结 箱线图也称箱须图需要五个数,称为五数总结:①最小值②下四分位数:Q1③中位数④上四分位数:Q3⑤最大值。分位数差:IQR = Q3 - Q1 3密度估计是一个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非参数方法。 应用不同带宽生成的100个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数的核密度估计。 空间点模式:一般来说,点模式分析可以用来描述任何类型的事件数据。因为每一事件都可以抽象化为空间上的一个位置点。 空间模式的三种基本分布:1)随机分布:任何一点在任何一个位置发生的概率相同,某点的存在不影响其它点的分布。又称泊松分布

历史科作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历史科作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 通过对学生历史作业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95%的学生认为作业是有必要做的。最不喜欢做的作业是机械的抄写,尤其是罚抄性的作业。学生们心目中的作业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其次是可以自由选择性的作业,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能体现学生个性的,而且能让学生有成就感的;第三作业要适量。 从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的作业存在着很多弊端,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不高,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可喜的是,大多数的历史教师也已经开始反思。课外作业是巩固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弊端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必须反思其弊端并研究探索新模式作业的特点。 综上我们可以做出对当前作业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活动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

践能力则被冷落了。作业的过程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轻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有的教师追求作业的千篇一律、工整规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生长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作业的缺陷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作业偏重书面形式,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提高综合能力。 2.作业的形式性大于实用性,或是简单“拿来”,缺乏研究和筛选。 3.作业本身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 4.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 5.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欠严谨认真,认识角度有偏差。 6.作业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激励性。 二、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 新课程标准在作业的要求中指出: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学习的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步骤演示教学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第七章 动作分析

第七章动作分析 7.1 动作分析概述 一、动作分析的定义 动作分析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的过程。其定义是: 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并将记录表格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1)动作分析的对象是操作者实施的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指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如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等。 (2)动作分析的目的是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3)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1)动素分析:观察人体中的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两手的动作顺序、方法与眼睛的各种活动联系起来,用描述最小动作单元的动素记号记录动作并加以分析的一种方法。(2)慢速摄影分析:按每11s拍摄一张照片的标准对作业实施过程拍摄,以此进行观察分析,把握操作者和所有物件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3)VTR分析:用摄像机对作业的实施过程摄像,再通过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此法可忠实的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并能马上放像,因此除用于动作分析外,也广泛用于其他的作业改善。 7.2 动素分析 一、动素和动素分析的概念 在双手作业分析中如果把握了作业动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仅把握和分析了动作大概的实施顺序和方法,还不能深入探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状态。动素分析就是把作业动作进一步细分为手、足、眼、头等人体各部位的一个一个的动作,以便进行细微的分析和讨论。比如,对手的等待状态,可以进一步明确是处于“简单的手的空闲状态”还是处于“用眼寻找目的物过程中的手等待状态”,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探讨改善的策略。 虽然动作有许多种类,但是将动作进一步细分到不能再分的要素后,可以发现所有的动作都由一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组成,我们把这些简单的、共同的基本动作称之为动素。动素是组成所有动作的基本单位。工业工程的创始人吉尔布雷斯把动素总结为18种。这种用动素记号详细分析动作实际状态的方法就是动素分析。因此,动素分析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动素分析就是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机械振动大作业——简支梁的各情况分析

机械振动大作业 姓名:徐强 学号:SX1302106 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学院 2013年12月

简支梁的振动特性分析 题目:针对简支梁、分别用单、双、三、十个自由度以及连续体模型,计算其固有频率、固有振型。单、双、三自由度模型要求理论解;十自由度模型要求使用李兹法、霍尔茨法、矩阵迭代法、雅可比法、子空间迭代法求解基频;连续体要求推导理论解,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计算。 解答: 一、 单自由度简支梁的振动特性 如图1,正方形截面(取5mm ×5mm )的简支梁,跨长为l =1m ,质量m 沿杆长均匀分布,将其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忽略阻尼,则运动微分方程为0=+? ?kx x m ,固有频率ωn = eq eq m k ,其中k 为等效刚度, eq m 为等效质量。因此,求出上述两项即可知单自由度简支梁的固有 频率。 根据材料力学的结果,由于横向载荷F 作用在简支梁中间位置而 引起的变形为)(2 24348EI F -)(x l x x y -=(2 0l x ≤≤), 48EI F -3max l y =为最大挠 度,则: eq k =δF = 348EI l 梁本身的最大动能为: )(224348EI F - )(x l x x y -==)(223 max 43x l l x y - T max =2×dx x y l m l 2 20)(21? ?? ?????=2max 351721?y m ) (

如果用eq m 表示简支梁的质量等效到中间位置时的大小,它的最大动能可表示为: T max =2max 21 ?y m eq 所以质量为m 的简支梁,等效到中间位置的全部质量为: m m eq 35 17= 故单自由度简支梁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为: ωn = eq eq m k = 3 171680ml EI m k 图1 简支梁的单自由度模型 二、 双自由度简支梁的振动特性 如图2,将简支梁简化为双自由度模型,仍假设在简支梁中间位置作用载荷,根据对称性,等效质量相等,因此只要求出在3/l 处的等效质量即可。在6/l 至2/l 之间积分,利用最大动能进行质量等效,略去小量得: m m eq 258≈ 所以,质量矩阵为: ??????=→ 1001258m m 双自由度简支梁的柔度矩阵:

动作描写案例

] 人物动作描写训练 一、什么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对动作描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1、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 A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 B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 C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2、能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1)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大人们被这个“小谗猫”逗得哈哈大笑。 (2)片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动作描写的方法 1、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童话欣赏: 小鸭子看人吃东西 老师要求写一段关于“吃”的动作,小鸭子没写好,挨了一顿批评。老师还留言说,一定要写出“吃什么”和“怎么吃”,那才是“吃”的动作。

中小学生寒假作业情况调查报告【精华】

中小学生寒假作业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生寒假作业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调查目的 xxxx年寒假成为最长寒假,这一年的寒假作业也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点。寒假作业起到了对一学期所学知识的检阅的一个作用,由于题型覆盖较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试题型的局限性,也为大家对一学期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复习。“温故而知新”,寒假作业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日常的作业那样简单。笔者借过年期间,对xxxx县xxxx区长湖村的部分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 xxxx县xxxx区长湖村的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情况 三、调查时间 xxxx4年2月16日—2月20日 四、调查内容 xxxx县xxxx区的长湖村地理位置较为独特,它在xxxx的辖区范围内,但距离属xxxx 的xxxx区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离属长沙的望城区xxxx也只有半小时左右的路程。长湖村的小学生基本上在位处邻村的围坚学校读书,而目前,围坚学校只设置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五个年级,包括校长在内,所有任课老师只有7位,六年级已经并入到同地区的沙田中学。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会将孩子送到教学更为丰富的xxxxxxxx区的小学或中学读书。一条河的距离让两地的教育有了区别,而这一点也在寒假作业中有所体现。 个例一: 汤盼,10岁,在xxxx县xxxx区的围坚学校读5年级,班上只有24个人。今年的最长寒假对他们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从1月31日放假,到3月2日开学,仍然只有30天。这次的寒假作业除了要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本寒假作业,平常用的数学教辅书上的题没做完的要全部完成外,还要完成13张数学试卷,30篇日记。 汤盼说,她觉得这次的寒假作业很多,不过也会计划着每天做一点,每天做一点。到除夕前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同班的陈诗怡也说:“一到放假就作业多。” 个例二: xxxx和xxxx,是一对亲姐弟,平常父母在长沙打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不过妈妈会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d)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e)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星航道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5655656.html, 抗阻训练之动作分析及基本技术 一、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 抗阻训练的动作分析方法是健身教练必须掌握的。在进行抗阻训练时,首先明确的是目标肌肉。也就是说,应确切地知道要锻炼哪个部位的肌肉。对于人体主要部位的肌肉,应该明确地知道它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这样才能对抗阻训练动作进行分析。动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完成动作的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参与活动的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通过动作分析,可以判断我们所设计的某个抗阻训练动作是否可以锻炼到预定的目标肌肉。 动作分析可分为3大步骤。第一步是明确参与完成动作的身体主要环节及相应的关节,还要明确阻力方向。第二步是划分动作阶段,一般是根据环节运动方向的改变进行动作阶段的划分,这主要是针对动力性运动。分析静力性姿势时无需划分阶段,直接分析参与工作的各环节的具体运动状况即可。第三步是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这是动作分析的重点。首先要分析在各阶段各环节相应的关节运动,然后通过各阶段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用方向的关系,分析环节受力情况,找到环节运动的原动肌(目标肌肉),从而确定训练动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以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为例进行动作分析。 完成杠铃平板卧推动作时,头、脊柱和下肢各环节均保持一定的静态姿势,主要是上肢各环节的运动。参与运动的主要关节为肩关节、肘关节,阻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杠铃平板卧推动作可划分为下降(向下)、推起(向上)两个阶段。在杠铃平板卧推动作下降(向下)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伸、肘关节屈;环节运动方向向下,与阻力方向一致,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退让工作(离心工作)。在杠铃平板卧推作推起(向上)阶段,关节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屈、肘关节伸:环节运动方向间上,与阻力方向相反,肌力矩大于阻力矩。由此可确定原动肌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工作性质为克制工作(向心工作)。通过以上动作分析,可以确定杠铃平板卧推动作能够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 二、抗阻训练的基本技术 (一)握法与握距 1.握法 握法是抗阻训练时,两手持握器械把手、杠铃和哑铃的方法。 在抗阻训练中经常用到下列几种不同的握法。 (1)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如杠铃卧推时使用的就是正握的方法 (2)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如杠铃弯举时一般使用的就是反握的方法。

SPSS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1

SPSS 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 Xiaowenzi22与pinksss 共同制作 阐述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 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 1)越大,表示F 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 1应该是方差最打的,故称F 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 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 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 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 1, F 2)=0,则称F 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 个主成分。 主成分模型: F 1=a 11X 11+a 21X 21+……+a p1X p F 2=a 12X 12+a 22X 22+……+a p2X p …… F p =a 1m X 11+a 2m X 22+……+a pm X p 其中a 1i, a 2i, ……,a pi (i=1,……,m)为X 的协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X 1, X 2, ……, X p 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A=(ij a )m p ×=(,1α,2α…,m α),i i i R αλα=, R 为相关系数矩阵, i i αλ、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 1λ≥2λ≥…≥p λ≥0 上述方程组要求: 1、a 21i +a 22i +……+a 2pi =1 (i=1,……,m) 2、m I A A =′ (A=(ij a )m p ×=(,1α,2α…,m α),A 为正交矩阵) 3、Cov(F i ,F j )=ij i δλ, =01 ij δj i j i ≠= 操作步骤: 一、 数据标准化

动作分析与时间研究一

目录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次学习内容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2.1.1动作 2.1.2动作分析 2.1.3动作分析方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2.2 动素分析 2.2.1动素 2.2.2动素分析的步骤 2.2.3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2.2.4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 2.3 动作经济原则 2.3.1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 2.3.2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2.3.3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3. 时间研究 3.1 时间研究概述 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 3.3 标准工时设定 3.4 工作抽样 3.4.1工作抽样概述 3.4.2工作抽样的原理 3.4.3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3.5.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 3.5.2模特排时法 (MOD) 3.5.2.1 MOD法的特点 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 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3.5.2.4 动作的改进 3.6 生产线平衡分析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IE的全过程是: 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2.1.2动作分析 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2.1.3动作分析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 动素分析法 · 双手操作分析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 ·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 ·常速摄影分析法 ·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分析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2.2 动素分析

学生作业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学生作业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一、调查问卷设计的背景: 我们申报了课题《改革课堂教学,优化学生作业的研究》,本问卷就是研究方法之一。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反复提到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运用能力。然而,多年来的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面形式, 脱离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僵化的作业模式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二、关于学生作业的问卷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是有关于学生学习态度的,有关于学习兴趣的,有关于作业量的,有关于按时完成的,有关于作业形式的等。 问卷调查的结果98%的学生认为作业是有必要做的。最不喜欢做的作业是机械的抄写,尤其是罚抄性的作业。学生们心目中的作业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其次是可以自由选择性的作业,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能体现学生个性的,而且能让学生有成就感的;第三作业要适量。 从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的作业存在着很多弊端,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不高,作业质量可信度不高,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可喜的是,大多数的教师已经开始反思。课外作业是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弊端

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必须反思其弊端并研究探索新模式作业的特点。 三、对当前作业现状的分析和思考: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活动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冷落了。作业的过程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轻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有的教师追求作业的千篇一律、工整规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生长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 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作业的缺陷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1.作业偏重书面形式,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提高综合能力。2.作业的形式性大于实用性,或是简单“拿来”,缺乏研究和筛选。

Arc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

练习5 1.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 空间分析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了解栅格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缓冲区分析(Buffe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空间关系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错误!未定义书签。空间分析模块 本章的大部分练习都会用到空间分析扩展模块,要使用“空间分析模块”首先在ArcMap中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扩展>,在扩展模块管理窗口中,将“空间分析”前的检查框打上勾。然后,在ArcMap 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右键,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找到“空间分析”项,点击该项,在ArcMap中显示“空间分析”工具栏。

IE动作分析资料

目录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2.1.1 动作 2.1.2 动作分析 2.1.3 动作分析方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2.2 动素分析 2.2.1 动素 2.2.2 动素分析的步骤 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 2.3 动作经济原则 2.3.1 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 2.3.2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2.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3. 时间研究 3.1 时间研究概述 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 3.3 标准工时设定 3.4 工作抽样 3.4.1 工作抽样概述 3.4.2 工作抽样的原理 3.4.3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3.5.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 3.5.2 模特排时法(MOD) 3.5.2.1 MOD法的特点 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 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3.5.2.4 动作的改进 3.6 生产线平衡分析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IE的全过程是: 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 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2.1.2 动作分析 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2.1.3 动作分析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动素分析法 ·双手操作分析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 ·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 ·常速摄影分析法 ·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分析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一、作业情况分析: 我班同学本学期基本能够按时完成英语作业,但质量非常参差。为此我作了以下调查,并进行数据的分析: 1、完成作业时间: 从数据显示36%同学能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同学有班上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学习成绩很差的。为什么走两个极端呢?这是因为有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待作业的态度大都是很随便的,书写马虎,没有认真思考,只为应付老师的检查,所以这部分同学的作业老师批改起来会相当吃力,有时会了看清他写得什么字还得花功夫。当然在这36%里边大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认真听讲,所以完成作业时毫不吃力,做得又快又好,书写让老师看得舒心。 46%同学能在40分钟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同学比较有耐心,这其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他们对待作业非常认真,书写一笔一画,相当工整,而且有时会超出老师的要求。 还有18%同学会花上一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来做作业,通过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就是边玩(或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结果事倍功半,一检查对作业所要巩固的内容基本没有掌握。 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 从上面数据看出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做动脑筋的作业,对于“思考性作业”

与“作文”大部分学生觉得非常困难,比如作文:没有注意平时积累素材,找不到话题等等;对于阅读分析类的题目,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总说很难,要么不写,要么为了应付老师随便写写。对于预习、复习这类的作业反正老师看不到,所以索性不做,只有34%的同学能认真地完成,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回到家除了完成作业以外,很少会复习和预习。有的家长甚至说从未见过孩子在家里拿起英语读课文。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1、习惯差,这是孩子身上的原因 从上面情况分析的数据来看,学生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并不是不做作业,而是在态度上不重视。小学生往往都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他们不善于利用时间完成作业,常敷衍了事。我班就有几个不做家庭作业的,或胡乱一通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个个很差。但是我并不觉得是他们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从小没有把学习的习惯培养起来,经常要老师、同组同学督促才做作业,对于思考性的作业更是敬而远之。这种长期不做作业不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的大脑缺乏灵活性及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 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这是老师身上的原因 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对待作业的习惯没有培养好,身为老师的我也责无旁贷。英语作业通常都是一些抄写、背诵、阅读练习、作文等,这样的重复性的作业比赛枯燥乏味,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再加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学习能力也高低不同。对于后进生难度大的作业造成了他们缺少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就会变的极为消极甚至不做作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