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史研究备受学界瞩目。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域城市史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硕果累累。尤其江南城市,以其发展的数量、规模及城市化水平等特点聚焦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特别是“江南市镇”研究,已成为城市史学中的显学。有鉴于此,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经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对江南城市史研究予以总结,以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一、江南城市史研究概况

尽管历史上不乏记述江南城市历史的著作,但很难视为专门的研究。民国时期(1925年)王謇的《宋平江城坊考》也许是最早研究江南城市(苏州)史的专著之一[1]。20世纪中叶后,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过程中,对江南城市史有所涉及,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以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尽管成果不多,但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如日本著名学者宫崎市定的《明清时代的苏州与轻工业的发达》(载《东方学》第2辑,1951年)、傅衣凌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历史教学》1964年5期)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历史学的复兴并渐趋繁荣,加之受国外城市史学的影响,中国城市史尤其是江南区域城市史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以刘石吉、陈学文、樊树志等人的明清江南市镇研究为发轫,江南城市史研究全面铺开并趋于深入。据我们的初步统计,30年来已出版研究江南城镇史专著约50余种、论文近300篇,其中研究江南市镇的论文数占总数的60%左右。

综观已有的江南城市史研究,成果繁多,方法多样。由于不同历史阶段江南地区中心城市发生位移,导致学界的关注重点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近代以前,学者多关注苏、

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王卫平,董 强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区域城市史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江南区域城市的历史作用与地位是不相称的,与江南区域史作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也是不相称的,因而需要广大同仁的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江南城市史;回顾;思考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0)04-0001-06杭等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及市镇研究,近代以后,则将研究重心放在晚清崛起的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变迁方面。就研究对象而言,有侧重经济为主的城市商业史、城市手工业史等专题成果,也有以考察社会生活为主的城市生活史、城市人口史等学术精粹。就研究方法而言,有单体城市的个案研究,也有从全局概览江南城市发展的整体研究,更有学者进而探讨城市与其腹地的经济互动。就研究群体而言,不仅有孜孜不倦的大陆学者,还有台湾及海外学者的广泛参与。正是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江南城市史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日益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

第一,江南城市史史料整理工作受到重视,并陆续刊印。首先应该提到的是陈学文先生所作出的贡献。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先生即致力于江南城镇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编纂工作,先后编印了《嘉兴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1985年)和《湖州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1989年),惜未能公开出版。但这是学界较早有意识地整理江南城市史资料的成果,值得肯定。

1980年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撰《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81年苏州历史博物馆等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98年苏州大学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时期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成为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的重要资料。这些辑录的碑文涵盖苏州、上海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翔实史料,内容涉及苏松太地区的城市变迁、工商业发展、会馆和公所经营情况,乃至于城市管理、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市民生活等众多方面。

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江南州府县地方志书及文人笔记,

收稿日期:2010-01-04

作者简介:王卫平(1962— ),男,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强(1984— ),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2010年7月第4期Jul.2010No.4

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现大多亦被刊印或重印。这些宝贵的史志资料,对于我们了解江南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与总体态势、研究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者除大型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外,还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江苏地方文献丛书》8种、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苏州文献丛钞》上下册等。

第二,江南城市史研究成果日趋丰盈,先后发表、出版了一批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影响较大的如段本洛等《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卫平《明清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南宋城镇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此外,市镇研究方面的专著也不少,代表作有樊树志的《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与《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陈学文的《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群言出版社1993年)和《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朱小田的《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包伟民主编的《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等。

台湾及海外学者的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并发表了一系列水准较高的学术论著。如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日本学者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川胜守的《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1999年)、森正夫主编的《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结合》(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2年)以及美国学者施坚雅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林达·约翰逊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

上述专著的内容相当广泛,既有专题性质的,也有通史性质的,涉及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第三,举办江南城市史研讨会,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1986年值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苏州市召开了“建城2500年学术研讨会”。2003年7月、11月,浙江师大、华中师大先后在浙江金华、湖州主办了“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学

术研讨会”和“中国江南市镇国际学术研讨会”,前者还出版了《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论文集。

在江南城市史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中,上海史研究最为活跃。1988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上海:通往世界之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上、下卷。1991年10月,上海研究中心主办“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学者们就上海城市研究的学术史、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等多个议题展开激烈讨论。1993年8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主办的“城市进步、企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上海近代工商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会后出版了《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一书。2003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合办了“上海开埠1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涉及的议题包括百年来上海社会变迁、市民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演进等多个主题。2006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还筹办了“中国城市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就城市社会史、文化史等多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2]。这些学术会议的召开,对推动上海城市史研究乃至江南城市史的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统观上述,我们大致可了解三十年来江南城市史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由于成果众多,且学者们在资料处理、理论架构、学术风格、研究观点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差异或争议,笔者在此不能穷其全部予以介绍,故只能分议题略加评述。

(一)江南城市经济史

江南城市经济史是学界最为关注的领域,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也较为丰富。

1.资本主义萌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成为中国史学界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被誉为史学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而学者所提供的论据大多与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密切相关。虽然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迄今没有平息,甚至更趋对立,但对于江南城市经济史的研究,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吴承明发表《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3],并著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2003年),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他通过对包括苏州、杭州在内的城市工商业的分行业考察,认为16世纪后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在不少手工行业、农业中持续发展,“说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中断’的论点是没有根据的”。虽然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得到广泛的响应,但反对者亦不少见。李伯重认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无非是民族情感与欧洲中心主义史观的撞击,

但不主张给“资本主义萌芽”扣上“假问题”、“伪概念”的帽子[4]。他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通过英格兰与明清江南的对比,指出即便没有西方的入侵,江南也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5]。杨师群将西欧与江南对比后,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组织齐备、发育健全的社会系统。他考察了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开拓等众多方面,发现明清时期的江南城镇根本不可能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唐文基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和近现代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谓“英国模式”和“江南道路”只是中、英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途径[7]。

在海外研究中,美国加州学派的成果及影响最大。弗兰克、彭慕兰、黄宗智等学者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将明清江南置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广泛的探讨,这些无疑对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8]。

2.早期工业化。李伯重在《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中主张,江南地区早在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城市中的手工业开始向早期工业化转型。他认为在江南城市经济中,轻工业占据主要的地位,称之为“超轻结构”型经济。在《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年)中,他通过对苏州棉纺业、丝织业等行业的考察,认为明清苏州城区的面积大小与手工业发展规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樊树志考察了明清江南市镇中丝织业、棉纺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市镇雇佣工人群体及劳动力市场,提出明清江南市镇出现了“早期工业化”[9]。

3.行业研究。依据不同行业的发展对江南城市经济进行考察是学者们通行的研究方法。

(1)棉纺织业。段本洛等的《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分阶段、分门类系统考察了从1522—1956年苏州棉纺织业、丝织业及其他手工行业的发展演变。张海英以松江棉纺织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明清江南地区棉花市场的分析,认为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江南商品经济由盛到衰的必然结果[10]。

(2)丝织业。范金民的《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考察了江南丝织业从秦汉至明清的发展概况,并分析江南作为丝绸业中心地位的原因。张海英将海外贸易与近代苏州地区的丝织业发展相联系,指出清末民初江南的纺织品并没有因为通商而出现大幅萎缩,反而因海外市场的开拓刺激了丝织业发展[11]。

(3)商业与市场。范金民的《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通过对江南商品的生产、流通、市场及江南商人商帮的研究,为我们描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商业发展的概貌,理清了商业兴盛与江南城市之间的关系。他还考察了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之间的联系,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与地域商人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12]。陈学文在《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明确指出:“城市和市镇都离不开市场,市场则依存于城镇”,“明清江南的城镇乃是市场的载体”。通过对太湖流域商品

市场各要素的综合考察,认为明清江南的市场分布呈网络化,市场网络体系十分严密,城乡多级市场结构已经形成,社会经济运转已构成一个整体,开始向市场经济轨道转化。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则从江南市场的内部要素、与全国市场的联系及与世界市场的沟通等方面,总结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市场的总体特点及发展趋势。

4.城市化。江南城市化是学者较为关注的领域。陈国灿考察宋代江南城市经济的发展,推断江南在宋代已出现了“早期城市化”,并形成了“城乡互动型城市化”[13]。王卫平分析江南城市工商业发展及城市人口比率,认为明清时期的江南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但也存在诸多局限[14]。黄宗智则认为清末通商口岸的开辟,不仅客观上促进了江南新工业的崛起,而且推动了江南近代城市化的兴起[15]119-120。

(二)江南城市社会史

城市社会史研究总体上呈现角度多、涉及面广、视野新颖等特征。关涉的主题有城市生活、城市人口、城市管理、慈善公益事业等。

1.城市人口。人口史是学者较关注的领域。因为城市人口的多寡不仅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体现,更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有学者通过田赋、地方志等史料来推断各历史时期江南城市人口的总体水平,虽然在数据精确上有待商榷,但这项工作本身就弥足珍贵。还有学者将视野专注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府城人口演变,苏州的城市人口变迁就是学界的关注焦点。明清时期苏州城市人口的数量,刘石吉估计16世纪末府城人口有50万人[16]。曹树基估计明代后期苏州城居民可能超过50万人[17]310。王卫平估计在康、乾时期约为70万、嘉庆年间高达百万以上[18]。李伯重认为明清以来三个世纪中,苏州府城的人口大约增加了一倍,从50万左右增加到100万左右[19]。

曹树基考察清代江苏城市人口数量后指出,清代后期江苏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但人口总量却较清代中期有所减少,故城市化水平略有提高。他进一步指出清代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由城市人口的多寡来决定的,而是由区域总人口的数量来决定,并以此推断施坚雅有关19世纪中国城市人口的研究缺乏可靠性[20]。吴建华的《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则运用人口历史学与历史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明清江南人口与江南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探寻人口与社会相互平衡的内在规律[21]。

2.慈善事业。王卫平通过苏州及市镇慈善事业的考察,指出清代江南的慈善事业趋于兴盛,江南城市中的慈善活动以官僚和士绅为主体,而工商业者亦是不可忽视的力量[22]。台湾学者梁其姿系统的考察了明清江南城市中各类慈善组织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尤其对慈善组织的教化功能进行了探讨[23]。日本学者夫马进通过明清江南慈善组织的分布、演变及经营状况的考察,认为慈善组织在城市近代化及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24]。小浜正子则将目光定格于民国上海慈善机构以及公益团体的

源流、沿革与功能,探讨了上海民间慈善事业向近代化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5]。

3.城市管理。陈国灿通过南宋时期江南城市中的防火救火、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考察,提出南宋江南城市公共事业有长足进步,并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南城市社会管理开始走向成熟[26]。王卫平认为,江南城市由于行政规模等级的不同,在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所区别,通过对明清苏州的考察,认为苏州的城市社会管理在治安、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相当突出。[27]

4.市民生活。王家范的《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通过对江南城市市民高消费的探讨,折射了明清江南城市工商业的发达以及市民心态的转变[28]。陈国灿的《论南宋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社会形态》,通过考察南宋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职业、地位及贫富等要素,探讨新兴市民阶层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29]。冯贤亮《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认为明清江南城市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除地方政府有效控制的原因外,更在于士绅、地主、商人、富户等地方中间阶层所起的作用[30]。赵世瑜、朱小田及日本学者滨岛敦俊等探讨了市民民俗与江南社会之间的关联[31]。

学者还从江南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角度,提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武廷海认为江南城市文化无论是经济性、人文性、都市性都是中国城市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堪称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奇峰[32]。

(三)江南城市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江南城市史研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就是从单个城市起步的。

1.苏州城市史。以王卫平的《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和张海林的《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最具代表。王卫平通过对苏州城市发展的背景、城市与市场体系以及城市社会、市民观念等方面的考察,探讨苏州城市化程度,并总结了苏州作为明清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的巩固与丧失的原因。张海林考察苏州城市的现代化转型,探讨了晚清苏州商业变化,他认为近代开放格局对苏州等传统城市造成了巨大冲击[33]。

2.上海城市史。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是上海城市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分为15卷,叙述上起史前时期下至当代的上海城市变迁与发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并附有中外学界对上海史研究的动态。马学强剖析了近代上海迅速崛起的原因,指出上海的成长是借助、利用或调集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所产生的结果[34]。

此外,金普森、陈剩勇主编的《浙江通史》对研究杭、嘉、湖地区城市变迁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推出的“杭州历史丛编”凡6册,以专题的形式对自古至民国杭州城市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与探讨。

(四)市镇研究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明清时期,县级以上城市的数量已经不再增加,城市化的方向转到了市镇,而江南市镇的发展尤其令人注目。但是,在中华帝国晚期历史上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江南市镇,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受到了不应有的冷遇,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发表研究江南市镇的系列论文,并于1987年在大陆出版《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一书,才打破了江南市镇研究的沉寂局面。从此以后,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研究异军突起,成为江南区域史、城市史研究中的显学,取得了不凡的成果。

陈学文是大陆较早关注市镇问题的学者。早在1981年即发表了相关论文,其后更长期从事市镇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以个案的方式开展研究,先后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并结集出版了《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与《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二书,在此基础上又撰成《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一书,提出了不少异于传统的观点。从总体上对明清江南市镇进行把握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是樊树志先生。他积多年之功先后完成了《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及其增订版《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二部专著,其最大特色在于强调市镇的网络体系及其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陈忠平曾就江南市镇问题发表过系列论文。与众多学者关注于明清时期、从经济史角度切入的视点有所不同,朱小田与包伟民则讨论了近代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朱小田《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一书,不仅讨论了近代江南乡镇现代工业的成长与市场体系的发育问题,还比较关注乡镇生活的转型,展现了乡镇社区权力结构、乡民闲暇生活、乡村教育、民俗生活等方面的面相。包伟民主编的《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也以近乎一半的篇幅论述了近代江南市镇的镇区形制特征、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等问题。此外,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江南巨镇如盛泽、南浔、濮院、乌青等市镇也聚焦了众多学者的目光。

(五)区域城市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城市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江南城市史的比较研究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将江南城市与中国其他地域城市进行对比,探讨中国不同地域城市发展的模式。张海英考察明清江南城市手工业与华北城市手工业后,认为江南手工业品在明朝独树一帜的局面被打破,各区域经济体已出现更高层次的经济交流[35]。王玉茹对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各自具有的特点[36]。唐力行、杨春雷等对江南市镇与明清徽州市镇进行比较,探讨江南、徽州市镇的差异与互动关系,以及不同自然人文条件下市镇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系[37]。许檀将江南经济圈与珠三角、华北平原、长江中上游、边疆等经济圈作比较,认为江南城市经济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与丝、棉纺织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市镇经济已成为江南经济最具特色的现象。她通过对众多地域经济结构的比较进一步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自身的发展,而且与外部市场条件休戚相关。明清时期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商品流通已大大加强,也正是由于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商品流通的扩大,才使得各区域可以扬长避短、分工互补,进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38]。

第二,将明清江南城市与欧洲城市相比较,探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当为前引李伯重的《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一文。另外,樊树志选取“早期工业化”作为研究视角,认为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发达地区和明清江南一样都处于早期工业化阶段。江南市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棉纺织业的技艺与规模,使同一时期的欧洲国家也相形见绌。江南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丝、丝绸、棉布的外向型经济,已在全球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导致白银货币不断涌入中国[39]。继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后,美国加州学派的彭慕兰、黄宗智等学者,将江南与英格兰等地域进行比较,对江南城市发展进行了全新考察。

此外,还有学者对江南地域内部的不同城市进行对比。如将苏州和上海作为比较点,探讨近代苏州地位的丧失与上海城市的崛起。

三、对江南城市史研究的思考

毫无疑问,江南城市史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就整体而言,江南城市史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迄今为止,尚未见有通论江南城市史的专门著作;个案的研究虽然不少,而对于江南城市群体的作用以及城乡互动关系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在个案研究的众多成果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以研究苏州、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及市镇的成果较多,而对于江南地区为数众多的中、小城市如湖州、嘉兴、无锡、常州及各县城等的研究甚为寥寥;已有的个案城市研究中,绝大多数采用经济史的视角,更多地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对于城市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不够重视;综观已有的研究还可以发现,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明清(含晚清)时期,而对于其他朝代或时段的城市史则少有关注;有关的比较研究虽然已经启动,但成果极为有限,仅是几篇文章,未见专著;等等。

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江南区域城市的历史作用与地位是不相称的,与江南区域史作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也是不相称的,因而需要广大同仁的进一步努力。为了把江南城市史研究引向深入,我们提出以下一些想法:第一,加强对江南城市史的史料挖掘和梳理。众所周知,城市史是一门综括领域较广的学科,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仅地方志中涉及城市变迁的史料就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资料固然值得研究者欣喜,但文献资料非常分散也使得研究者步履维艰,故而收集和整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年城市史相关史料的编纂出版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与目前国内各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馆藏的相关丰富史料相比,却不尽如人意。另外,民间的口头流传及文字记载等也翔实的记录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这些庞杂的史料均需花费巨大精力去收集、整理与抢救。江南城市史的资料挖掘和整理工作,需要学界进行跨专业、跨地域的合作。

第二,构建交流平台,营造学术争鸣的氛围。虽然学界已发表大量江南城市史研究的论著,但国内至今尚无专门的江南城市史乃至江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期刊,学者只

能借“它方宝地”来阐释研究成果。况且,近年来虽举办了不少有关江南城市史领域的学术会议,但主题往往囿于明清江南市镇研究及上海城市史等分支,尚缺乏以江南城市史整体意识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会。这些境况都不利于江南城市史学朝正规化、良性化的方向发展。笔者期盼学界同仁及相关研究机构,能够携手打造江南城市史研究的交流平台,多举办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学术会议,为江南城市史研究有序、健康的发展而努力。

第三,借鉴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视野等方面不断创新求变。长期以来,国内学者的城市史研究大都是从经济史角度切入,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尽管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进展并不明显。以江南市镇研究为例,国内学者的关注点集中在市镇经济方面,市镇社会、文化史虽有涉及,相对比较薄弱。而日本学者的成果尽管不多,却很有特色,如森正夫主编的《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一书,很好地做到了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历史学与地理学、社会学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而使人们对江南市镇形成了立体的认识;川胜守的《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主要体现出社会史研究特色,所论问题发人所未发,对于江南市镇乃至城市史研究极具启发作用。因此,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形成良性互动,对于促进江南城市史研究尤为重要。

第四,江南城市史研究应具现实关怀,与古城、古镇保护紧密联系。江南古城古镇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目前国内古城古镇中遗存较为完整的体系之一。著名作家、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曾撰文疾呼,“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尤其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地球上活着的最大的文物,是人类创造的千姿百态的人文奇迹,是一个个充满魅力的精神空间,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懂得,必须珍惜它、保护它、加强它和衍续它。”[40]著名建筑师与规划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20多年来致力于江南古城古镇的保护工作,为了保护江南风情各异的古城古镇而不辞辛劳。现今,对古城古镇保护社会各界已取得了一致的认同,作为江南城市史研究领域的学界同仁,应该负有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要求我们在还原历史图像、追寻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江南古城的保护贡献自己的才智。

第五,江南城市史应该成为江南学的重要分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南区域史研究复兴,历经几代学者的开拓,江南研究已成为国内区域史研究中的显学,积淀厚重,颇具规模,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如今的江南学研究已是涵盖历史、文学、建筑、艺术、社会、民俗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众多学术机构还筹建了江南学的学术研究中心,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江南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的“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以及浙江师范大学的“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等。江南城市史作为江南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无疑具有极大的视域空间,也必将推动江南学的深入发展。

第六,江南城市史研究应具有贯通性。目前学界对江南城市史研究只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论题,

不仅疏漏了某些历史阶段的内容,更缺乏一部通论性的专著。学者们乐此不疲的讨论明清江南城市史或宋代江南城市变迁,而对其他历史时段的江南城市发展则关注较少。笔者认为江南城市从兴起到兴盛不是时断时续的,而是连续积累、不断发展的结果。春秋时的吴越筑城,也许是江南城市最早的源头,苏州城的总体格局早在伍子胥建城时就得到很好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改变了江南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城市布局,从而掀起江南城市发展的一个高潮。唐宋时期,随着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大运河的开通尤其是临安成为国都,江南地区的城市生态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的经济职能明显加强,城市化速度加快,从而为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代以后,上海崛起并取代苏州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其外向型、开放性和国际化的特色,引领中国传统城市的变革,从而揭开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在今后的江南城市史研究中,我们应该强调宏观把握、广阔视域、整体意识,进行贯通性的研究。据知,浙江师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在组织一部分年轻学者进行集体攻关,撰写《江南城镇通史》,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举措,必将把江南城市史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謇.宋平江城坊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J].史林,2008(1). [3]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1981(5). [4]陈茂华等.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6(5). [5]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与现代中国史学[J].历史研究,2000(2);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J].历史研究,2001(1). [6]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7]唐文基.16世纪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J].中国史研究,2005(3). [8]弗兰克.白银资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9]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J].复旦学报,2005(4). [10]张海英.明清江南地区棉花市场分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2). [11]张海英.海外贸易与近代苏州地区的丝织业[J]江汉论坛,1999(3). [12]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4). [13]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6). [14]王卫平.明清江南地区的城市化及其局限[J].学术月刊,1999(12). [1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M].中华书局,1992. [16]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曹树基.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8]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中)[J].清史研究,2002(1). [20]曹树基.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 [21] 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M].群言出版社,2005. [22]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J].社会学研究,1998(1). [23]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4](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25](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6]陈国灿.南宋江南城市的公共事业与社会保障[J].学术月刊,2002(6). [27]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8]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2). [29]陈国灿.南宋江南地区市民阶层的社会形态[J].史学月刊,2008(4). [30]冯贤亮.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1). [31]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3(2);朱小田.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以江南“抢亲”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06(4);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32]武廷海.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史上的“江南现象”[J].建筑历史,2000(3). [33]张海林.从晚清苏州的商业变化看江南城市的开放格局[J].江海学刊,2000(3). [34]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J]史林,2003(3). [35]张海英.明清江南与华北地区的经济交流[J].历史教学问题,2003(2);明清江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及影响[J].社会科学,2003(10). [36]王玉茹、郭锦超.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37]唐力行.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J].社会科学,2004(1). 杨春雷.试论明清徽州市镇与社会转型——兼与江浙市镇比较[J].安徽史学,1996(4). [38]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华北等若干区域的比较[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2). [39]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6(5). [40]曹浩亮.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J].民主,2007(11).

(责任编辑:叶素)

江苏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

附件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江苏地域文化 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第一单元江苏文化总论考核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江苏历史悠久,但江苏省的得名是在公元_1667_年。 2、按地理特征,江苏文化可分为__苏南__文化、_苏中__文化和_苏北__文化三种类型。 3.纵贯江苏八个省辖市的京杭_运河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在一起。

4.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苏南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5.得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__水稻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6.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太湖___居第三位,__洪泽湖___居第四位。 7.连云港市云台山主峰高米,为___全省___第一高峰;宜兴市黄塔顶高米,为___苏南___第一高峰。 8.苏菜主要由__淮扬菜__、苏锡菜、南京菜、_徐州菜__组成,其中南北又各有差别。 9.江苏境内可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_北方__方言区。 10.清康熙至嘉靖年间,__南京_ 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11.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__张陵____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12.老字号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___文化___现象。 13.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_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14.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清___代已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15.宋代时,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__苏杭地区的繁荣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吴文化 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无锡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2.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芩、胡慥八人,其中成就最高者为龚贤。 3.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4.徐淮文化 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省树银杏树和省花茉莉花的象征意义。 银杏为江苏的省树,茉莉花为江苏的省花。省树、省花不仅是江苏省的

江南城市文化宣传片文案

湖熟文化宣传片·脚本 灵感·逻辑·产品 一、文案要求 下面是客户整理的要求: 1. 这个片子想传达哪些信息?(公司区位、公司历史、业务模式、领导介绍、团队风貌、领导讲话、客户体验、产品展示、硬件展示、公司业绩、合作伙伴、企业愿景等) 答:片子主要通过时间线索来介绍“湖熟文化”的昨日今生。 2. 公司的介绍和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及视频) 答:给PPT、文献、内部资料。 3. 片子的受众是谁?(举例:政府领导-客户-合作商家-普通人等) 答:政府部门、专业研究院和公众 4. 片子的应用场景?(举例:会议前暖场展台门店电视播出网络) 答:1: 各公众平台投放;对应社群投放;2. 网站实用。 5. 宣传片的风格调性描述。(举例:大气文艺高端清新科技感传统新锐时尚等,如有喜欢风格或模板最好提供。)

答:高端、典雅、古朴 6. 片子的时长 答:5分钟左右 7. 片子希望展现的重点是什么? 答: (1)湖熟文化的脉络; (2)湖熟地区的现状; (3)湖熟地区的未来愿景。 8. 有没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 答:网站等 9. 片子类型企业宣传片/产品宣传片/项目宣传片/科普片/专题片/记录片/汇报片/广告片等 答:项目宣传片。 二、文案正文 正文 片名:秦淮原乡文化湖熟

【引文】 荡漾水乡,连结湖熟百里;丰饶之地,孕育“湖熟熟,天下足”的美名;小小村落,悠悠古镇,沉淀着历史的气韵;一代代秦淮俊才,顺延着湖熟文化的血脉流淌,尽得风流。承载着5000年历史的湖熟文化,踩踏着岁月的节拍屹立至今。 【历史遗韵】 在亚洲文明对话发表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湖熟的亘古文明与悠久历史,是人类宝贵的遗产。 湖熟,是一个地理坐标,地处江宁、句容、溧水三地交界处,自古就有“金陵东门户”之称,位置优越。曾经一度成为军事重地、商贸中心,成为繁华的“小南京”。 湖熟,是一个文化符号,1951年,钱立三先生在湖熟古文化遗址,发现石器、陶器和青铜器。后经考证,将其命名为“湖熟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同处一个时空,滋养了长江流域的无数华夏血脉。 湖熟,是一个历史象征,西汉武帝封国,元朝设县,明朝成为上元县四大镇之一。 杨柳古渡、古清真寺、姚东老街……千年文明的典雅邂逅现代社会的“列车”,从此,尘封的厚土中,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人文记忆】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1、我国新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居民点布局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有何关系? 初期城市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2、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物质要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 市建设技术发展水平有哪些表现? 3、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 何不同性质? 4、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内容并加于解释。周代王城制度 对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何重大影响? 5、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诸侯国都城?其规划和平面形状有何特点?对 照周代营国制度的规定,为什么他们大都未予遵守?试加于分析。 5.1春秋战国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师及理论? 6、为什么秦统一全国后城市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何? 7、简述汉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8、秦明都城咸阳建设有何成就?如何评价? 9、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布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要素。 10、汉长安城门、道路、市集和居住区规划有何特点?汉代皇家园林最大者是哪一个?其规模如何? 11、汉代东都洛阳是如何形成的?其布局有何特点? 12、西汉“五都”有哪些? 1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相应的城市的发展受到哪些重大因素? 14、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15、北魏时期洛阳改建后的布局有哪些主要内容? 16、古代南京城是怎样形成的?南朝建康有何发展?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17、隋唐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城市发展概况如何? 18、隋大兴城选址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其建设经过、选址布局如何?绘平面示意图。 19、隋唐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成就和问题?对其他都城规划有何影响? 20、隋唐东都洛阳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是什么?其规划选址布局有何特点和问题? 21、试比较隋唐长安洛阳两京城规划的异同点和后者的改进与问题? 22、我国古代名城扬州的城市地理条件自春秋时期以来发生过哪些变迁?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坡址、规划如何变化?扬州为何能在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23、山西新绛在唐代的城市轮廓是如何通过文献记载分析和遗址考察与现代比较后判断的?新绛在唐代繁荣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4、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少数名族地区城市建设有哪些类型? 25、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 26、试从隋唐东都的建设和五代以后在开封建都说明我国中原及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政治中心东迁的影响? 27、唐代和宋代开封的布局有何特色?《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哪些都城的情况?28后周世宗柴荣关于改建扩建开封的诏书中包括哪些措施?有何意义和价值?29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政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有何

青岛文化考试重点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城市是(C )。 A.北京B.上海C.青岛D.天津 2、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青岛地域集群而居的原始居民是(A )。 A.东夷族 B.羌族 C.汉族 D.不其族 3、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B)时代,青岛一带已有人类聚居生活。 A.旧石器 B.新石器 C.铁器 D.青铜器 4、青岛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A ),这充分说明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青岛文化便开始萌芽了。 A.三里河文化遗址 B.岳石文化遗址 C.齐长城文化遗址 D.琅琊台文化遗址 5、即墨因地居(D)而得名。 A.不其县 B.琅琊郡 C.齐国 D.墨河 6、即墨故城始建于(C)时期,古址在今平度市东南大朱毛村附近。 A.秦国 B.汉朝 C.春秋战国 D.夏朝 7、“朱毛城,临淄土”、“秦砖汉瓦”。这里的“朱毛城”指的是(A )。 A.即墨故城 B.平度 C.莱西 D.城阳 8、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十分繁荣,是著名的大城市,齐国第二大城市是(D )。 A.青州 B.胶州 C.不其县 D.即墨 9、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长城的是(C )。 A.秦国 B.燕国 C.齐国 D.赵国 10、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指的是( B )。 A.燕长城 B.齐长城 C.赵长城 D.楚长城 11、2011年是青岛建置(C )周年纪念。 A.100 B.110 C.120 D.130 12、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终于决定调登州镇总兵(B)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 A.盛宣怀B.章高元C.许景澄D.刘铭传 13、1897年11月,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D)为借口,出兵青岛。 A.登陆演习B.停泊军舰C.租借胶澳D.巨野教案 14、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翁同和与德使海靖签订了(A ),将胶州湾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年,共10条款。 A.《胶澳租界条约》B.《租地合同》C.《潮平合同》D.《边界合同》 15、德国把(D)作为在远东的唯一基地,所以锐意经营,企图与香港、上海相抗衡。 A.济南B.天津C.大连D.青岛 16、1913年以恭亲王溥伟为首在青岛发动了封建复辟,因泄密流产,史称(C )。 A.“辛酉政变”B.“戊戌变法”C.“癸丑复辟”D.“洋务运动” 17、德国侵占青岛以后,在青岛设立(B),俗称“提督”,为地方最高长官。 A.总统B.总督C.总理D.总兵 18、在殖民统治下,青岛市区划分为了青岛区、鲍岛区,其中(A )最初只准中国人进入而不准建房居住,A.青岛区B.鲍岛区C.李村区D.四方区 19、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以对德宣战为借口进攻青岛。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与德军交战为借口,从山东半岛北侧的(D )登陆,借机侵占了胶东大片地区及胶济铁路沿线。 A.烟台 B.威海 C.仰口湾 D.龙口 21、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青岛后,随即网罗中华民族败类,拼凑傀儡政权,并于1月17日成立了伪(D )。 A.“青岛市治安秘书处” B.“青岛市治安总务处”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江南文化

中国江南文化 摘要 白居易《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就像一个摇篮,她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滋养了温婉如玉的江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学,她的美让人如痴如醉,让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留给我们那许多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江南文化文学 1.江南历史文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南京可以说得上是江南的典型代表,那夫子庙里供奉着的,那秦淮河的碧波里流淌着的,那画舫里的歌姬弹唱着的,都是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江南”,显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它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是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之旅。“江南”在历代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范围不断变迁。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江南”尚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所指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包括现今的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东开始,“江南”已经较多地指称吴越地区,接近于后来狭义的江南地区。魏晋六朝时期,由于孙权割据东南建立吴国,同时永嘉晋室南迁,南朝偏安江左,“江南”概念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指向了南方诸朝廷,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的概念开始有了较为确定的内涵,指称逐渐稳定。到了元朝,“江南”不再作为行政地区的正式名称,但“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原来的“吴”地区。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此后虽然经历了多番区域范围的合并和分离,但以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为中心的“江南”的地理概念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正是在辨析和界定了“江南”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和经济范围之后,再衍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的概念。所以,“江南文化”指的就是以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片广大地区在山川、物产、气候、风俗、语言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相近、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上的相当,更重要的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较为趋同的文化气象和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同时具有了时代性和群体性的意义。 2.江南民俗文化

“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 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上课学校:南汇中学 上课班级:高一(12班) 执教:徐红(南汇中学) 上课时间:4月7日下午第二节 教材分析: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人群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而形成了我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十个地域文化区。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面对的学生又是自己平时任教的班级,要加强的是学生的表达、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十个地域文化区的名称与分布 2.根据文化景观图,判断不同的地域文化区。 3.分析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 4.融会贯通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对环境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介绍江南水乡文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服饰、饮食、民居、艺术、园林)。以一带面,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体会“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之”说。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这次公开课是在自己学校,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和环境,有份淡定和从容。《中国地域文化》不是教学的难点,但要求文化层面的加宽,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文

化的多样性。要上好这节课,也不易。上课时心理要有底气,要有足够的自信,这就给自己压力,备课时查阅大量的资料,老觉得自己欠缺着好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十个地域文化区,一节课40分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且会像天女散花般没有重点。基于此,最终确定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如何认识每一个文化区,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是自己任教的班级,预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抽签另外九个文化区,完成一份PPT。展示他们的风采。收到的PPT,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2个组完成的很不错,思路清晰,找的图片、资料也符合课标,简直像小专家。课堂上,就让这2个组展示他们的成果,一个组“内蒙古草原文化”,另一个组“华南妈祖文化”,课堂上的讲解也挺到位的。学生也欣赏着他们的作品。还有几个组的作品,我汲取了其中的一张图片,由该组学生回答相应的文化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环节,让我深深体会到,相信学生,放手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们会给你惊喜,课堂不是按你预设的方案前进,而是不断有生成的愉悦。 这节课由于学生参与多,没有完成我的预案,但我感觉值!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意象

苏州意象 4102090103 郝瑞凯 【摘 要】 在回顾苏州辉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解读苏 州的城市格局,并叙述苏州这座城市的变迁及城市规划的作为和追求。 【关键词】 人间天堂 城市意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 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 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石,分一片迷濛的吴门烟 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苏园六记》 1 人间天堂 1.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国有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此语道出了古时苏州的繁华,也表达了人 们对苏杭两地的向往。尽管江南名郡遍布, 但苏杭显得更得世人垂青,稳居头牌。《双 调蟾宫曲·咏西湖》中写道“西湖烟水茫茫,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 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 1.2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苏州有秀美的山水环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曾经一直延续着天 地人和的栖居方式。农业发达工商业繁荣,人民富足,在历史上被誉为人间天堂。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延续了2500年的建城史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建城典范,《 平江图》 图1 水上人家(吴冠中)

所记录的苏州古城“湖山环绕,天然清旷” 的山水意境,水路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向人们展示了当年的天堂胜景。 公元前541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与现在苏州古城的位置、规模、格局基本一致,苏州可以堪称我国城建史上的活化石。 苏州西部山优水美,北东南侧是广阔的平原水网地区,农业发达,繁体字的“蘇”就是表意“鱼米之乡”。 经过千百年的孕育积淀历史的苏州可以从资源禀赋、空间形态。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概括出九大特质: 1.2.1天下粮仓:历史上有“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天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说法,而“苏州熟,天下足”是天下粮仓的真实写照。 1.2.2工商之都:白居易曾经写道:“况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清朝鼎盛时期,《江南通志》记载:“今吴中赋人,几半九洲”由此可见,苏州经济之发达,工商之繁荣。 1.2.3人才辈出:清代苏州府苏出的状元占全国总数的1/5强,是浙江省(第二名)和山东省(第四名)之和。 1.2.4世间美景:天堂究竟是什么样?不得而知,想必集真善美于一身。苏州既然被誉为人间天堂,必是人间之至境了。 图2 大城平面图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摘要:江南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独树一帜。而江南文学也在中国文学史占有独特的一席。根据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江南文学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然。一定程度上讲,江南文化和江南文学是相反相成的。因此,需要紧扣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从“江南”的概念入手,梳理江南的历史,进而展开阐述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来考察江南文化与文学间的具体关联,方可真正理解江南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关键词:江南认同历史上的江南文化的地域性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1] 而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经常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即喜好江南。长期以来,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可将其称之为“江南认同”。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普遍的,“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也是变化多样。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2]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到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部分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始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在之后的宋代也一直沿用着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称谓,也是从这里成为定义现代江南概念的开端。唐宋设立的江南东道范围涵盖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二省的南部地区。江南西道范围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安徽两省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个由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核心区域组成的小江南,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风俗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3]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4] 如果光从地理上看,江南并无任何突出之处,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在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结构复杂的中国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的,江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们聚集的场所。也正因如此,江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了,它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所指,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又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

第二讲 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二讲城市与城市发展6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一、城市的概念 1、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社会学 Bardo &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 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 律。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2、城市的法律定义 ●人口规模 瑞典、丹麦: 200人; 澳大利亚、加拿大: 1,000人; 法国、古巴: 2,000人; 美国: 2,500人; 比利时: 5,000人; 日本: 30,000人。 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 ●城市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 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 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3、字源学释义 英文: 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 (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 。 5、结论 (1)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地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 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 (2)城市的特征 非农性、集聚性、领域性、人工特征 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3)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二、城市的起源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导致了居民点的形成。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心得体会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心得体会 在上半个学期里,我有幸通过网络授课学习了江南城市文化与传统,虽然只是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来看视频,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星期六看,但因为网络问题,并没有全部一分都不落的看完,但也收获颇丰,看完视频后,利用空余时间我也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自身对江南城市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此,我将所阅读的内容及课上苏学知识结合,就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文化展开一些论述: 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在同时期全国城市中居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时的江南城市,从层级来说,从都城、省城到府城、县城以至市镇,可谓级级皆具;从城市功能或性质来分,既有作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型城市的南京,最为典型的工商城市苏州和杭州,交通中转型城市镇江,又有新兴的通商都市上海,还有一大批因商品经济而兴起和发展的市镇,可谓种类齐全。江南城市以其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全、联系密而构成明清时期全国特有的庞大城市群体。 一、城市布局 以苏州府的市镇为典型分析,各县各乡市镇数量多少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并不存在如人所说的以县治府治为中心的层层辐射的分布格局,也没有形成如人所说的等距离有规则的分布网络。县治大多不是经济中心,位置又往往偏居一隅,市镇也就不可能以所庄县城为中心。苏州市镇只在它们所在的地区发挥经济辐射的作用,与或近或远的县治府治关系不大,因此并不呈现出村乡市、镇县府间进行商品交流的地理层次,苏州市镇如此,他府他县市镇大率如此。江南市镇的分布,既要受到水陆交通线的限制,又要受到各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但各府各县之间极不均匀,多寡悬殊,即或一府一县之间也情形各异,很难一概而论,不能用某府某县或某地市镇的分布特征来简单概括整个江南地区市镇的分布状况。要说江南市镇有什么分布特征,那就是它基于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经济结构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至于其具体形状,市镇往往位于河网平原的某一区域中心或枢纽点上,镇环四流,河流横贯镇市,商店、民居多傍水而立,因水成衢,因水成市。而其基本格局为,小市镇是一线型,一河二街,店肆集中于上塘或下塘的某一中心地段,余则疏落为民居,而从明代中叶开始,许多新兴市镇的气派与旧市镇迥然不同,形成丁字型与十字型的大中型市镇。 二、城市文化 对于反映明清江南市井文化的图绘作品,学界一向注目。徐扬的市井风俗画《盛世滋生图》(后世又称《姑苏繁华图》),解释了画中的230余家市招。江南另有两幅图卷,反映明后期南京繁华的市井风貌。一幅谓之《南都繁华图卷》。据其统计,仅在南市街至北市街这一段,画面上出现的幌子招牌就有109种,人物一千多个。《南都繁华图卷》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种种景象,充满着特定时代与地点的特色,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时期丰富具体的形象史料。另一幅谓之《上元灯彩图》。学者论述:从画面的人物衣冠与绘画风格来判断,当为明人所作毫无疑问,但是从反映的人物的生活内容以及市场景况来判断,应相当于明万历至天启时期,所画地点应是秦淮河往北过三山街的内桥一带。《上元灯彩图》的作者为民间画师,作品的服务对象也是民间人士,所以更加接近生活原型。该图不但描绘了南京古董一条街,同时也描绘了众多的地摊商贩,从地摊上陈设的商品看,也以古董为主,是一次灯市与古董相结合的专门化集市贸易大会。图像文本提供了文献所不能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 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水文: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 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 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

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从此,吴国国势日盛,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归越国所有。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成为春申君封地。(吴—越—楚)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设吴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归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封韩信为楚王,会稽郡属楚王封地。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复为会稽郡,吴县仍为首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公元589年废吴郡建置,因城西有姑苏山,易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民国17年,废苏州府,正式建立苏州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

黑龙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杨文杰学号1223001457039 学校松林电大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振兴黑龙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分析黑土文化,发扬其积极方面、规避消极方面,使黑龙江在本次文化建设高潮中不落伍,且得到新的突破和跨越,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即"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包容海涵的气度,幽默机敏的智慧"。但同时,黑龙江人也存在着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拒斥理性等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性文化转型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努力建构新世纪黑龙江人新的形象工程,为龙江大地和黑土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黑土地域文化,我们特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因为黑龙江省以丰腴的黑土地而著称。黑土地域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上世纪5黑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实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集中体现了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1、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绝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2、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二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二是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三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4、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试述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上的主要特点,并阐明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城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试述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 1.宫城集中在城北,市集在城南。2,充分利用地形,宫城建在高城上。3,重视城市分区。4,继承 了择中立宫的传统。 ——试述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城东北系手工业作坊,集中设市,长安城内东北部地势最低,是平民百姓的闾里所所在,住宅区内有很多里巷,实行严格管理。宫殿建筑区是长安城中心,改变了战国时期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公记》的规则。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说明各特点的原因(找不到答案)1,我国城市发展和分布中心南移——发展上呈“南升北降”态势,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形成沿大运河和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源于我国对外贸易扩大。 4,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显著增多。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主要原因(找不到答案)? 1,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的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成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则的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4,市场位置从城北迁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 ——绘图说明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布局: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宫城位于都城北部的正中,平面成规整的长方形。四周的城墙均是版筑的夯土墙。宫城内有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宫。太极宫位于宫城的中央,本为隋之大兴宫。宫内有16座大殿,其正殿名太极殿,是唐初政治的中枢所在。太极宫东边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边是宫女居住的掖庭宫。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所在。宫城北面设三门,南面设五门,其正门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临“横街”。横街宽三百步(合今441米),是当时在承天门前举行重大庆典的广场。 皇城在宫城之南,平面亦成规整的长方形。北面无墙,与宫城以横街相隔。皇城内有东西向街5条,南北向街7条,其间分布着中央高级衙署和太庙、社稷。皇城共设7门,南面3门,东西各2门。皇城的所有大门均与城内大街相通。南面正中的朱雀门与宫城的承天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在南北一条直线上。这条南北直线就是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和朱雀大街,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平面形状为规整的长方形。在外郭城的东面城墙外,有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复墙。外郭城共设13个门,各门均建有高大的门楼。城的东、西、南三面,每面各3个城门,位置匀称。明德门是城的南面正门,共有5个门道,显得最为隆重、庄严。城的北面为4个城门,3个在宫城以西,仅1个在宫城之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