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

一、地形特征

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E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青溪、洪溪、黄水、麻溪、南沟。

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凌河,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

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

人口较少,交通不便。

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上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P1)薄层石灰岩,中二叠统(P2)泥灰岩,上二叠统(P3)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K2)砂岩。

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E和SE 地区;二叠系、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图区的中部地区;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W地区。

通过读图可知:中泥盆统(D2)地层与下石炭统(C1)地层间缺失上泥盆统(D3)地层;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三、地质构造分析

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应该为水平岩层,其他地层均为倾斜岩层,而且,北部岩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岩层向南倾斜;南部岩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岩层向南倾斜。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两套岩层产状基本相同判断应该为一个“平行

不整合” 接触关系。

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之间缺失三叠与侏罗系地层,且白垩系地层水平产出而二叠系地层倾斜产出,据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判断应该为一个“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地质发展演化史分析

据图区图件概略可知,该区古生代古地理环境为滨海,受海西旋回影响,后期地壳上升,沉积间断,泥盆纪中统地壳上升,沉积环境改变,岩性变粗,因而也缺失了泥盆纪上统地层,沉积的间断形成了中泥盆(D2)与下石炭(C1)两套地层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形成时代为泥盆系中统—石炭系下統之间。

晚古生代海西旋回,长期的风化剥蚀结果和地壳运动,该区经历了一个由广大的滨海平原到浅海再到陆地的古地理环境环境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了石炭纪一套滨海沼泽页岩、煤层—滨海砂岩—浅海石灰岩沉积地层;从其岩性变化推断应该是一个由陆地到海洋,海水逐渐进袭陆地的过程。

海西旋回后期,地壳开始上升,形成了二叠纪一套自细到粗的泥灰岩—砂岩沉积地层;从其岩性变化推断应该是一个海水退出陆地,地壳不断上升使古地理环境由浅海变为陆地的过程。

中生代的印支旋回,使该区地壳整体上升,沉积间断,遭受风化剥蚀,从而缺少了三叠纪—侏罗纪的全部地层。同时北部岩层受

力抬升地层发生变形,泥盆—二叠地层向南发生倾斜形成了单斜构造。造成二叠系地层与白垩系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形成时间为二叠之后白垩之前。

中生代的燕山旋回前期,又使该区地层再次小幅沉降,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一套白垩纪河、湖沉积地层。

中生代的燕山旋回后期,该区北西区上升,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使白垩纪地层几乎丧失殆尽;此后该区再未经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使白垩纪地层保持了原生形态,显现出只经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

总之,该区一共经历了四次大的构造运动,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白垩系水平地层与中泥盆统—上二叠统单斜构造相交接构造形态和地表形态。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⒈该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20000,图区面积约9.72km2。图副的正上方为正北。该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东北部和东南部及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0~1162m),中部及西部较低(海拔200~300m),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凌河从东向西流经该区的中部,南北两岸有数条支流汇入凌河。 ⒉由图例可知,本地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中泥盆统白云岩、砂岩(D2);下石炭统页岩、煤层(C1);中石炭统页岩、砂岩(C2);上石炭统薄层石灰岩(C3);下二叠统泥灰岩(P1);上二叠统页岩、砂岩(P2);下白垩统砾岩(K1);上白垩统砂岩(K2)。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砾岩(K1)与上二叠统(P2)之间缺失三叠系(T)和侏罗系(J)的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 ⒊根据地层分布和露头形态特征,该区的K1和K2新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东南和北东及北部的山顶,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K1和K2为水平岩层。出露的D2、C1、C2、C3、P1、P2老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中部及凌河的两岸岸坡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现不同的交截关系,应为倾斜岩层。 根据“V”字形法则,在凌河的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即岩层向南倾斜,倾角大于坡角。 在凌河的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而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即岩层向南倾斜。 ⒋根据地层出露和分布特征及岩层产状,该区的下石炭统(C1)与中泥盆统(D2)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K1与下伏老地层(D2、C1、C2、C3、P1、P2)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⒌该区的地质构造比较简单,K1和K2为水平岩层,D2、C1、C2、C3、P1、P2为倾斜岩层。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 教案 赵温霞李志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教研室 2004.3.24.

实习一认识和阅读地质图(水平、单斜岩层展布区) 学时:4(课堂学时)╋4(自学学时)═8学时 一.目的要求 1.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图式规格; 2. 学会读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 厘定不整合类型并描述其特征; 4. 掌握不同产状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征; 5. 于地形地质图上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 6. 利用“三点法”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 7.学会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作业: 1. 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该区地形地貌表现特征; 2. 总结凌河地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出露特征(后者用“V”字形法则); 3.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P220——1)完成附图1作业; 4.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沿A——B线); 5.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221-3-①,附图3); 三. 要求: 1.读图前先着色。 2.交作业: ①文字报告500—800字; ②图件3份——附图1、附图3、图切地质剖面。 3.交材料费,1元/人,以班为单位→612室肖军老师(女)。 四. 实习步骤: 1. “V”字形模型示意及“V”字形图图示; 2.讲授“目的要求”之1、2条:地质图的概念,成图原理及方法; 3.带读附图1,附图3; 4.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 ⑴在地形图上求岩层产状(附图1、图16-1) 讲解示范步骤:以立体图或模型示倾斜岩层,有100、150m不同高程走向线位于其上,用一简单三角关系可以看出其产状关系,即沿层面作垂线AC,则倾斜线AB线与其水平投影线AC之夹角а为岩层倾角,CA即为岩层倾向,Ⅲ——Ⅲ为150m走向线,Ⅱ——Ⅱ为其水平投影线,BC为二走向线高差;将该三角形置平,其关系不变,BC1即为BC,仍为其高差(图16-1),а1即为а,CA

凌河地形地质图

凌河地形地质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 一、地形特征 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E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 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青溪、洪溪、黄水、麻溪、南沟。 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凌河,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 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人口较少,交通不便。 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上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

(P1)薄层石灰岩,中二叠统(P2)泥灰岩,上二叠统(P3)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K2)砂岩。 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E和SE 地区;二叠系、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图区的中部地区;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W地区。 通过读图可知:中泥盆统(D2)地层与下石炭统(C1)地层间缺失上泥盆统(D3)地层;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三、地质构造分析 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应该为水平岩层,其他地层均为倾斜岩层,而且,北部岩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岩层向南倾斜;南部岩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岩层向南倾斜。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两套岩层产状基本相同判断应该为一个“平行不整合” 接触关系。 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之间缺失三叠与侏罗系地层,且白垩系地层水平产出而二叠系地层倾斜产出,据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判断应该为一个“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地质发展演化史分析 据图区图件概略可知,该区古生代古地理环境为滨海,受海西旋回影响,后期地壳上升,沉积间断,泥盆纪中统地壳上升,沉积环境改变,岩性变粗,因而也缺失了泥盆纪上统地层,沉积的间断形成了中泥盆(D2)与

实习1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确定岩层产状

实习一读水平岩层地质图、确定岩层产状 一、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掌握永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2、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二、说明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各种地质体积地质现象 (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市或县名。图名用端正美观的字体书写于图幅上端正中或图内适当位置。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所表示的地质现象的图例。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的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在长方格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右边注明主要岩性,方格内着上和注明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相同颜色和符号。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己确

凌河地形地质图精编版

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 一、地形特征 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E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青溪、洪溪、黄水、麻溪、南沟。 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凌河,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 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

人口较少,交通不便。 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上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P1)薄层石灰岩,中二叠统(P2)泥灰岩,上二叠统(P3)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K2)砂岩。 白垩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E和SE 地区;二叠系、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图区的中部地区;泥盆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图区的NW地区。 通过读图可知:中泥盆统(D2)地层与下石炭统(C1)地层间缺失上泥盆统(D3)地层;二叠系上统(P3)地层与白垩系下统(K1)地层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三、地质构造分析 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应该为水平岩层,其他地层均为倾斜岩层,而且,北部岩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岩层向南倾斜;南部岩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岩层向南倾斜。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两套岩层产状基本相同判断应该为一个“平行

08级 实习一 凌河地形地质图 读图报告

实习一2009.09.07 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 一、地形特征分析: 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W 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可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无名沟、洪溪、黄水、麻溪、南沟。 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一条,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

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人口较少,交通不便。 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分为四个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中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上石炭统(C3)薄层石灰岩、下二叠统(P1)泥灰岩、上二叠统(P2)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K2)砂岩。 白垩统地层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NE和SE 地区;石炭统、二叠统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中部地区;泥盆统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NW地区。 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与下石炭统之间缺失上泥盆统的地层;二叠系上统地层与白垩系下统地层之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三、地质构造分析 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应该为水平岩层,其他地层均为倾斜岩层,而且,北部岩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南部岩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凌河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1、该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20000,图区面积约9.72km2。图幅的正上方为正北。 地形地貌特征为:东北部和东南部及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0~1162m),中部及西部较低(海拔200~300m),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凌河从东向西流经该区的中部,南北两岸有数条支流汇入凌河。 2、本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中泥盆统(D 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 1 )页岩、煤层; 上石炭统(C 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P 1 )石灰岩;中二叠统(P 2 )泥灰岩;上二叠统(P 3 )页岩、砂 岩;下白垩统(K 1)砾岩;上白垩统(K 2 )砂岩。 中泥盆统(D 2)与上伏下石炭统(C 1 )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 3 )地层,存在沉积间断,为不整 合接触。上二叠统(P 3)与上伏下白垩统砾岩(K 1 )之间缺失三叠系(T)和侏罗系(J)地层,存 在沉积间断,为不整合接触。 3、根据地层分布和露头形态特征,该区的K 1和K 2 新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东南和北东及北 部的山顶,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K 1和K 2 为水平岩层。 出露的D 2、C 1 、C 2 、P 1 、P 2 、P 3 老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中部及凌河的两岸岸坡上,露头界线 与地形等高线呈现不同的交截关系,应为倾斜岩层。 根据“V”字形法则,在凌河的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同—即岩层向南倾斜,倾角大于坡角。 在凌河的南岸岸坡,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而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表明岩层的倾向与坡向相反,即岩层向南倾斜。 4、根据地层出露和分布特征及岩层产状,该区的下石炭统 (C 1)与中泥盆统(D 2 )之间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下白垩统K 1 与下伏老地层(D 2 、 C 1、C 2 、P 1 、P 2 、P 3 )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如何认识地质图

认识地质图 (一)地质图概念 地质图:用规定的符号、代号、色谱或花纹表示各种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地形图上形成的图件。1)符号 2)代号:P(二叠系地层)、C(石炭系地层)、D(泥盆系地层)、γ(花岗岩)、δ(闪长岩地层) 3)花纹 4)色谱(国际统一规定,详见下表)

(二)图示规格 1)图名:地名或图的类型;图名摆在图外的正上中。 2)图例:说明图中内容的小方框;一般摆在图的右边框外。通常,图例的类型包括地层、岩体、构造和其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其中对地层而论,特别强调从上到下,从新到老的排布。) 3)比例尺:数字、实线段;图名之下。 4)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日期、资料来源等内容;摆在图例的下方。 若为正规区调图件还应该包括柱状图(摆在图的左边)、图切剖面图(摆在图的下边)。 (三)读图步骤 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图中内容(地形、地质)(先外后内) (四)读水平及倾斜岩层区地质图 *用凌河地质图,凌河地质图读图要点! 1)本区地形地貌的总特征:三面环山,中间低凹,凌河由NE向SW方位流出,图中水系呈树枝状发育。 2)地层图例和图内地层界线分析可知:本区D2-P2,K1-K2各时代地层,无沉积间断,为整合接触关系,但

是,K1与P2间缺失了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物,由此可见K1与P2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3)进入图内详细分析可知,K1与P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依据K1底面界线与下伏D2-P2地层界线呈斜交关系)。 4)K1-K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平行关系,说明K1-K2地层为水平岩层。 5)D2-P2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呈“V”字形相交,说明D2-P2地层为倾斜岩层。 实习二在地形地质图上利用等高线求产状 一、“四点法”求产状 1、原理 1)Ⅰ-Ⅰ、Ⅱ-Ⅱ分别为100m、150m高程的岩层走向线。 2)AC为岩层的倾向;3)α为岩层的倾角 由此可知:只要能作同一层面不同高程相邻的两条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和水平距,即可求出岩层的产状。 2、求解步骤 1)在平面图中画出100m和150m高程的两条走向线。2)画倾向线(作两走向线的垂线,由高到低)。3)画α角的对边线BC(两走向线的高差,将实际距离换算为平面图距离)。 4)连接AB,注明α角。

地质图实习

地质图实习 实习八地质图的阅读 实习九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实习十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 实习十一作图切地质剖面图(褶皱地区) 实习十二编制地层柱状图 实习九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要求 1.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 2. 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二、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测定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的条件下使用。 其求解原理如下: 图4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示意图 (A)透视图(B)平面图(地形地质图) 按走向线的定义,在图4(A)的立体透视图中,某砂岩层的上层面与100 m和150 m 高程的两个水平面相交得ⅠⅠ'和ⅡⅡ'两条走向线,沿层面作它们的垂线AB为倾斜线,则AB与其水平投影AC的夹角为岩层的倾角,C→A方向为岩层的倾向。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BC为两条走向线的高差。 因此,只要能作出同一层面的不同高程且相邻的两条平行的走向线,再根据其高程和水平距,即可求出岩层在该处的产状要素。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解步骤: (1)在图4(B)中连接砂岩层的上层面界线与100 m和150 m的两条等高线的交点Ⅰ、Ⅰ'和Ⅱ、Ⅱ',得100 m高程的走向线ⅠⅠ'和150 m高程的走向线ⅡⅡ'。 (2)从较高的一条走向线ⅡⅡ'上任意一点C作一垂线,与另一条较低的走向线ⅠⅠ'交于A点,则C→A方向代表倾向。 (3)两走向线ⅠⅠ'和ⅡⅡ'间的高差为50m,按地质图比例尺取线段BC等于50m,得直角三角形ABC。 (4)用量角器量出∠BAC的角度,即得岩层倾角;量出C→A的方位角,即得岩层的倾向。其它面状构造(如断层面产状等),也可用此法求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