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浅析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浅析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浅析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浅析

摘要:在历史研究的全过程中,影响客观性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五类,即个人偏见、群体偏见、互异的史学理论、对立的哲学思想和史料的主体性。历史研究要想被大多数接受,必须尽可能克服以上因素的影响,接受“客观性”的约束。客观性成为衡量史学家良知的一种尺度。“客观性”问题并不均等地出现在一切历史问题上,它与“主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般只表现在那些与现实利害相关度较高的问题上。

关键词:历史研究客观性相对性

在历史思维中有一种无法排除的主观成分在起作用,限制了历史学家所能希望获得的客观性。人们不能要求历史学家不带任何预设地进入他们的研究对象,而历史思维中“主观成分”的存在恰恰是历史学成其历史学的关键。任何历史的叙述者、诠释者都希望他笔下的历史被尽可能多的人接受,而要做到这一步,他必须尽可能地克服他自己及其所属集团的偏见,克服得越多越彻底,他也就越“客观”。所以,“客观性”在史学实践的意义上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主观”与“客观”在此也并不是两个互不关涉、界限分明的独立范畴,而只是一个比重问题、分量问题。

一、历史研究非客观的因素

导致历史阐述非客观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

(一)个人偏见。指纯属历史学家个人的与历史学家的个性、气质、地位相关的那些价值偏好或偏见。个人的好恶如果走向极端,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就容易走样和偏差,导致明显的非客观性。

(二)群体偏见。主要表现形式为:(1)民族主义观念。在“民族国家”的藩篱未拆除,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未被充分兼容的时候,历史学家考虑问题可能会带有“国族”背景。(2)阶级立场。因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导致的一种价值认同和情感倾向。(3)宗教的偏见。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在观察和叙述同一个历史时,所看到和展布的场景会有不小差异。(4)党派的偏见。更多地以一种潜在的政治原则出现,更不容易被察觉和改变,更难以克服。

(三)互异的历史理论。指有关历史进程中各种不同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见解。如果历史学家做出努力的话,是可以克服个人偏见和集体偏见的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让历史学家放弃所有有关历史解说的理论,从而排除众多历史理论的存在对历史解释的客观性所造成的威胁。

(四)根本的哲学对立。指人们所持有的不同的基本伦理准则和形而上学信念或前提假设。历史学家总是以自己的哲学观念去看待过去,而这种观念对他解说历史的方式有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五)史料的主体性。史学家从事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史料,它记录着人们过去的生活感受和经历,并不能承诺让我们看到完全真实的过去。

二、不同层面上的历史“客观性”问题

(一)对历史事实客观性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在现有资料背景下的客观,不能要求原始史实或史实本身的客观。人们所能要求的是,当记载出现矛盾或有漏洞时,哪种记载、哪条材料更可信?历史本身已经永远消逝,具有不在场的性质,记载的可信与否,无法直接诉诸所谓的“历史本身”。所以,记载的可信与否与其诉诸历史本身,不如说诉诸现有的证据和所谓逻辑。

(二)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可信资料基础上的组织严密的过程再现,再现历史真相当然是历史叙述客观性的本质要求。问题是这种“再现”根本不可能是“全景再现”,历史叙事的过程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选择的过程,而且取舍、选择的幅度有时可能会极大。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某种历史叙事客观与否,取决于用来支持它的事实本身是否确凿。第二,选择不具有本体性,还在于它必须得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

行,这个“标准”就是事实是否重要、是否有价值和是否有意义。第三,某些事实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和是否重要。

(三)对历史解释客观性的要求

人们要求历史学家所作的解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洗磨,也能经得起后出的更多证据的支持。所谓历史解释主要指两点:一是将所要考察的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脉络之中加以评估,不断对事情的发生提出“为什么”的问题,直到追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二是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背后隐藏的意义。历史本身可能并未固有什么性质和意义等待人们去发现、探求和挖掘。意义从来都是相对于某种参照而言的,人们在任何场合下谈论历史的意义时,所使用的首要参照是现在。遥远的过去之所以为今人所提起、让今人感到亲切有味,就在于它与“现在”有某种或直接或微妙的关联,就在于它在今人看来有价值。唯有当前活生生的兴趣才能推动我们去寻求对过去事实的知识。同样,过去的事实之所以被今人注意,就在于它能与当前的兴趣产生共鸣打成一片。

当我们说一个历史学家比较客观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他有能力超越自己所在的社会以及所在的历史之中的地位所具有的那种有局限性的眼光――这种能力,部分地要看他对在那种地位里自己牵涉进去的程度的认识能力而定;另一方面,是指他有能力把他的眼光投射到将来,因而这就给予他一个更深入、持久的对于过去的洞察力。历史解释的客观性还与史家所确立的历史方向感有关。真正的历史,只有由在历史本身中找到了一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方向感并接受了这种方向感的人来写。因为只有将来才能提供解释过去的钥匙,而且只有在这种意义下,才能谈到历史中的根本的客观性问题。

总之,在历史研究的全过程中,历史解释是其中一个“主观成分”最多的环节,因此,这个环节若要取信于人,必须得置于“客观性”的约束之下。历史解释可以突破证据的限制,也可以逸出真实之外,但不能不接受“客观性”的约束。历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冲突在这里可能比在其他地方表现得更为集中。

参考文献:

[1][英]沃尔什.历史哲学一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 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兴军,男,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宋月华 内容担曼文本分三部分,总结近年不断谈论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王个原因;分析了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理解为真实性的诸种因量及科学和认识论发展的甘景;指出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却长期困扰着史学界,成为史学家不断谈论的新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有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指导;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是就其能发现阐明过去、说明现在、指导未来的规律而言;有人则把历史学的科学性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比如,发表于(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的。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以下简称扬文),即是如此。该文认为:“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诸位同仁。 近年来。始终有人不断地谈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文革”时期,“四人帮”以嫉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始作桶,暗放毒箭,大搞影射史学。他们用主观杜撰的儒法斗争史来构筑蟹个中国思想史;借“批孔”大批“宰相儒”影射周总理;俗所谓“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以“揪现代大儒”,企图打田一大批老干部,炮制所谓。中央法家领导集团”以阴谋组阁;借“风庆轮事件”批所谓“投降卖国”的“儒”;借所谓评(水济)以宋江架空员盏,恶毒政击邓小平同志。江育更借吹捧吕后、武则天妄想实现其现代女皇的梦想等等。以历史影射现实,企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枚。o把史学践踏得不成样子,严重损害了历史学的声誉,使一门严肃的科学变成了他们搞阴谋的工具,沦为他们役使的婶女,窒息了历史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为了肃清其流毒,为了解放思想、澄清是非,开始了对他们的深入批判,对这仲订尊革命旗号的极“左”思想开始了清算。为了历史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置又受到大家的普遍雹视。关于这一点,杨文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过去强调党性或阶级性,招它们凌架子科学性之上,甚至认为越革命就越科学,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珐污了历史科学的声誉。其次,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出现了不尊重历史事实,将古人现代化、以历史比附现实托古改制,甚至因现实需要改铸历史的倾向,使历史沦为现实的注脚。比如,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的人,用西方的发展道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历史的“客观性”应该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即客观的历史的客观性,不过在我看来记载的历史也有部分客观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和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历史客观性概念是19世纪西方历史主义的产物。梅尼克在《历史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历史主义是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法体系相对立的思潮,它在近代德国以兰克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史学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历史客观性概念是历史主义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含义是:历史是客观的过去,它独立于历史学家之外,是历史认识的对象。“过去”由事实构成,历史事实决定着历史真实。历史真理存在于历史事实中,有待于历史学家将其发现出来,历史认识是否是历史真理,就看历史认识是否和历史事实相符合。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历史认识,就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真理性的历史认识。在这一说法中,客观性是和事实、科学性、真理性相联系的概念,并且处于它们之间的核心。没有客观性就无法把握事实的本质,历史认识的科学性、真理性也都无法判定。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绝对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

历史研究课题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一、引言 长江河畔,波涛汹涌。名山脚下,校园如画。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历史老人踏着沉重却是矫健的步伐向你走来,为你采撷美丽可人的小花朵。愿这朵小花朵能在你的精心培育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课题集锦所收集的课题,尽管显得稚嫩,但却来自上届学生的真实生活和体验。相信今天的课题研究会为明天的发明创造夯实基础。欢迎大家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二、举例 课题:对赵声故居的探访与思考 目的:了解家乡历史人物,了解家乡史增强对历史的切身感受,以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方法:(1)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2)赵声故居的考察 (3)访问大港人对赵声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赵声,是否知道赵声故居) (4)总结研究成果,对赵声故居探访后的感受与思考及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课题: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台湾被美国人称为对付大陆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在日本统治下也达到50年之久,台湾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湾的政策或强硬、或怀柔,或高调、或低调,那么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同学们纵深剖析当今的亚太格局以及对台政策有着较大的帮助。 研究的方式为三到六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定小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然后分工协作探究。 研究的途径包括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注:图书馆关于台湾方面的书非常多,刚进来一批书中就有好几本。)上网查询等等。(注: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论述也很多,上网查找也十分方便。) 课题:近现代中美关系浅析 1784年2月18日,“中国皇后号”初到中国时,美国刚刚取得独立,而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美在中国的侵略加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大陆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时至今日,中美关系扑朔迷离 课题: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有人说,他是刽子手,他是卖国贼,他是大奸臣 我说,他是改革家,他是出色的外交家,他有满腹冤屈无处申诉 你信吗? 请跟我来看 课题: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关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我们可以很快想到很多方面,但对于一篇论文来讲,不能把这所有的方面都加以罗列,要找一个小的切口进入,例如,日本人的岛国心理,民族性,外部环境等等,当然这就需要你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充分而强有力的论述,为了让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摘要]历史剧因其取材方面不同于一般影视剧的特殊性而往往引发争议,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剧从本质上来讲是以历史为题材而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历史进行艺术化讲述意味着允许虚构。历史剧面临的困扰不在于正说与戏说两种样式之间的比例是否失衡的问题,关键在于历史剧整体创作理念的厘清,正说、戏说各自承担起题中应有之义才是历史剧的出路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剧正说戏说创作理念 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视剧。顾名思义,历史剧所叙述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历史上有其人其事。这就意味着历史剧不等同于古装戏,历史剧是古装戏之一种,与一般古装戏不同的是它的讲述不可任意为之。而应以历史为取材来源。同时历史剧又是以剧为本体,这决定了历史剧不是严谨的教科书。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某种视角的对于历史某一片段的审视、渲染、发挥,应该凸显它的戏剧本色。 时下的历史剧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研究着笔墨于历史剧分类的精细化上:不论是将历史剧两分的历史纪实剧、历史故事剧:还是将其三分的历史正说剧、历史亚正说剧、历史戏说剧,或是正说剧、改编剧、戏说剧:此类研究往往

是将已有剧目进行归类,分别列举其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特点之所在。种种类别划分自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止步于类别划分与特点罗列,此类研究对于历史剧的再创作并无多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种研究致力于析解历史剧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差异,以历史记载为准绳指摘历史剧的失误,探讨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做法仍有欠妥之处。 首先,探讨历史真实问题以历史记载为准绳难以立足。历史真实问题即历史剧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事实。历史记载是主观化之后的产物,因此,以史书为准则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就等于以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为标尺度量另一种思想产物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立足的。当然,历史记载的主观色彩并不能成为否定史书文献在研究历史方面所具备的价值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某些荒唐的戏说剧以“历史不可追寻”为理由进行自我辩解的挡箭牌。确定的一点是。纠缠于历史剧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偏差、要求历史剧“为史学买单”,这种做法有失允当。 第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历史真实是实有层面的,发生过的、存在过的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虚假的、伪造的:艺术真实则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现的内蕴的真实。是抽象层面的,具备历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就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之所在。倘若拘泥于历史真实的严正,失去了趣味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历史剧只能沦为生硬刻板的教科书。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通过一个学期的对南平乡土史的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对本地历史了解甚多,收获甚大。 南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我们小组了解到五代十国时曾是南平国、南平郡之府地,清末同治年间始建为县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二、四军团会师于此,1955年以前一直是公安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南平曾率先在全国兴起畜禽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1998年,全镇人民英勇顽强的夺取了抗洪史上称之为"南平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在此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洪战歌。我们组也概况出南平历史的沿革。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属闽州,后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属闽;天德三年(945)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宋开宝八年(975)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政事堂 3.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4.明确提出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中国割让出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到19世纪80年代,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三大 8.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外国的侵略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洋务运动的诱导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0.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真实性和原真性

87 讲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有 “真实性”和“原真性”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这涉及到英文的翻译,也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正确表述。 先说翻译,英文“authenticity”这个词有“真正”、“真实” 的意思,也有“确实”、“可信”的意思,还有“原初”、“最初”的意思。一个生活中的词汇用到专业的学术文章中,往往有其特定的意义,或是用了原词的某一部分意思,或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调的是一层新的意思。在《威尼斯宪章》中用了它,取的是什么意思?强调的哪一层意思呢? 《威尼斯宪章》中讲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一是规定要保存历史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二是要保存全历史信息,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如同让人读出历史长卷的各个章节;三是修补时要和整体和谐,但又要和原来的部分有明显区别,让人可以区分真假;还有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件所强调的真实性包括了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即由最初刚刚建成的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并非只是要求原初的真实。 再看看中国在法规政策方面的说法,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文物的保护维修应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何为“原状”?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公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说:必须原址保护,易地保护要经批准;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工程应当尽量多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的痕迹,恢复的部分应以现存实 物为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原状”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实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这和《威尼斯宪章》中讲的原则是一致的。 知道了这些专业背景,再来看看“authenticity” 这个词该怎么翻译?外国的词汇要想在中文中找到完全一致的对应词是很难的,不是包含的意思的范围不一致,就是在包含的多项意思中所要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authenticity”翻译成中文,就得考虑中国人是怎么从中文的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的。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和“实”的意思相似,只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这两个词哪个更接近“authenticity”的原意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但从专业用语上看“authenticity”所要表达的不只是“原初的真实可信”,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的含义。 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 “真实性”和“原真性” 王景慧 【作者简介】 王景慧(1940-),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09-06-29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11-0087-01【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历史研究性课题

历史课本的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高二是积累知识的关键一年,高二学习方法的养成关乎高三高考复习时效率的高低。在日常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学生:(一)是缺乏主动意识,不愿意阅读历史教材,在课堂学习中“听课”的比例很高,课下也很少有时间接触教材;(二)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速度要么很慢,占用大量的时间;要么很快,效率低;或者只看教材,既不动手,也不动口,更不动脑。大多数人不能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阅读中没有论从史出的原则,也很少提出问题。这对于即将步入高三,准备高考的高二的文科生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状况。那么怎样的阅读才能解决这燃眉之急、迅速提高成绩呢?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小组提出“历史课本的阅读与成绩”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在高中文科历史的学习中,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历史教材的行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历史学习效率,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1、通过制定、发放、填写、回收调查问卷,对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现状进行了解 调查问卷如下: 高中教材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前言:各位同学,这是一份有关历史历史教材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尊重和保护你的回答,并对你积极而真诚的配合致以衷心的感谢!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在下列方框中打“ √ ”,并在划线处填上你想说的。 1、你是否同意“历史课本的阅读与成绩有关”? □同意□不同意 2、你是否同意“阅读教材非常重要”的? □同意□不同意 3、你平时除上课外之外阅读几遍教材? □一遍都不阅读□一遍□两遍□两遍以上□__ 4、你是否感觉在历史主观题的答题过程中不能准确表达? □是□不是 5、你认为自己会在临近大考前会读几遍教材? □一遍都不阅读□一遍□两遍□两遍以上□__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摘要:?历史学即史料学?是傅斯年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初见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文中详细表述了史语所研究工作的标准和宗旨,包括扩充研究材料与工具、反对国故、反对疏通等学术思想。而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不仅在档案整理和考古发掘上取得重大成果,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知名学者。虽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尚有缺陷,学术界对其赞赏和批评皆多纷论,但其对于现代史学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傅斯年史料学学术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基础上,筹备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为史语所所长,并发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就职宣言,也是其治所大纲,在此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史语所是纯粹的学术机关,在?整理国故?运动后成为史学界主流,在傅斯年的领导下成就辉煌,受到国际公认,开创了?集团研究?之先河,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在史语所研究成就获得一定国际地位的同时,对于傅斯年?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史料派观点,各方学者众说纷纭,赞成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研究成就对现代史学影响重大且持续至今,而对时下学术风气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其原文是?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①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所提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因此不可仅从?历史学即史料学?这一句话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而因全面把握傅斯年的整个史学思想体系。?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完整阐述主要是《史学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不仅是傅斯年系统阐述其史学观念的主要体现,也是其一生教学讲授的基本教材。据傅斯年所拟目录,这份讲义共分七讲,依次为:第一讲,论史学非求结论之学问;论史学在‘叙述科学’中之位臵;论历史的知识与艺术的手段。第二讲,中国及欧洲历代史学观念演变之纲领。第三讲,统计方法与史学。第四讲,史料略 ①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上古资料政治哲学思想经典从汉代的今、古文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王学论争,到唐代以古文尚书为蓝本的《尚书正义》问世;从宋代开始对古文尚书的疑辨、元明之际拥蔡倒蔡之争和梅鷟《尚书考异》出现,再到清代王夫之终结宋学时代、阎若璩辨伪成功,《尚书》不仅在文本的传说与传承方面存在分歧,而且文本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从《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可以看出《尚书》就是记言语录性质的官方档案,包括诰语、誓词、政令等,由王官记之,可以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历史文献汇编。 先秦时是《尚书》从孕育到初生的重要阶段。成书前,《尚书》是分散典藏的政府档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文献档案保存的王官制度就已经建立,左史记录王的言论政令,右史记录王的政治活动。随着历史档案堆积愈多,为方便管理,上古史官给每篇立名,如盘庚迁殷的政令诰命以《盘庚》为名,并且以朝代做出划分,于是就有了《夏书》《商书》《周书》,这说明《书》的前身就是政府的档案文献,而且应该是记述浩繁规模庞大,由于竹简易于腐烂不易保存,政治的变动又造成历史文献的浩劫,《书》流失毁损下散民间,到了孔子之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孔子很可能为追缅圣朝也为教学所需对《书》做了整理编纂,于是春秋战国之时《书》作为儒家经典广为流传。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为宣扬论证自己的学说,往往引用古文献,《书》的很多篇章的以保存在诸子著作当中。当然诸子在引用当中为使之合乎自己的观点以显得早有成例,经常对《书》的记述做加工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玷染了原典。《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和《禹贡》三篇,是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家搜集资料编造而成的有关尧舜以及禹的《书》篇,也是《尚书·虞夏书》的主体内容。战国时,《尚书》的《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已经基本齐备,《尚书》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了,最早编成的《尚书》的定本完成了。 《尚书》大约在战国末期定型之后,其流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独特的过程。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听从李斯的谏言禁绝民间私藏儒家典籍,焚书坑儒,诗书首当其冲在民间的流传遭到沉重的打击。但秦博士是可以藏儒家经典的,不但完好保存了典籍,还对《书》重新修辑整理,列序百篇。秦末农民战争,项羽火烧咸阳宫,政府所藏文化典籍遭到重创,化为灰烬,《书》也不能幸免。幸好秦博士伏生将《书》藏于墙壁当中,才得以流传下来。汉初取消禁书令后,伏生将其取出,由于竹简腐朽损毁仅余二十八篇,后又将此二十八篇献与汉文帝。伏生所保存的《尚书》为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此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的《太誓》一篇共二十九篇被立为学官。今文《尚书》共分为三家系统,即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欧阳高的欧阳氏学。西汉时集大夏氏学和欧阳氏学的小夏侯氏学最为兴盛,到了东汉时因为欧阳氏学大师桓荣为明帝之师,明帝对老师推崇备至,欧阳氏学显盛东汉一朝,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便是欧阳氏本。今文经学家为保住功名利禄对今文经做了繁琐的“章句”和空疏的"传”“说”的解释,今文经学越来越孤陋无用,逐渐衰落。 古文《尚书》发现于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从墙壁里发现了许多竹简,后来经孔安国整理被认定是《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对于孔壁出本西汉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摘要:《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一个效果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三国演义》的史实既包括历史事件的实在,也包括历史理解的实在,这既体现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小说评点过程中,还体现在出版商修改的过程中,当然更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即《三国演义》的真实性总是与其存在方式同在,它具有此在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国演义》叙事中的史实,在本质上是小说作者现实生活的实在对历史事件理解过程中的筹划、反映和表现,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域融合。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真实性都是作者或读者生活时代的精神真实,即文学作品的此在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古"与"今"时代性精神的真实之契合的结果,它既包括三国历史事件的真实,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理解的时代性精神的真实,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关键词:三国演义、史实、虚实、艺术处理 谈《三国演义》历史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几十年来,出版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文本虚实的著作,其实很多笔锋直指《三国演义》叙事内容的史实与虚构问题,都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梳理得趋于系统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所谓“实”,即史实;所谓“虚”,即虚构。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探讨,首先是把眼光投向文本叙事材料的来源,及史实与虚构的辨析上。对此纷纭杂沓的评说自古有之,而真正埋头典章的梳理,却了无几人。对于《三国演义》史实虚实真假问题的讨论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谈《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艺术处理,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实。因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是虚实之争的重心,《三国演义》史实部分取自其他史书的要远远少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思是把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加以通俗的演述,可见其创作意向和所依据的史实。 西晋初年陈寿著《三国志》,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169年)起,到三国归晋(公元280年)止,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变化、推移、转换的客观进程。1-9回写宦官外戚争权夺势,董卓进京,军阀混战;10-33回写曹操起家,逐鹿中原,扫荡群雄,统一北方;34-50回写赤壁之战,天下三分;51-85回写刘备一举夺得荆、襄二州,发展西川,奠定蜀汉;86-115回写七擒孟获,北伐中原;116-120回写司马篡位,三国归晋。它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所依据的历史框架演义而成的,小说全部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相去不远,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反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总体上,即基本框架和整个进程忠实于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_真理性与合理性_林璧属

(《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 林 璧 属 历史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决定历史学科性质的根本问题。西方学术界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史学两大对立派别,国内关于此也久讼不决。其焦点在于: (1)历史研究少不了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和认识主体的介入,能否实现认识过程的客观性; (2)在不可避免认识主体介入的前提下,历史认识结果能否达到客观真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客观真理性。 对于前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主体的介入。相对主义者强调主体介入后已无客观性可言,实证主义者则力图消除主体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笔者认为,历史认识不可避免认识主体的介入,认识主体介入同样可以达到认识过程的客观真实性(参阅拙文《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性》,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只有遵循历史研究的科学规则,并承认主体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深入地进行历史研究,探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问题。 对于后一问题,以往的历史研究都是用认识了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实在的历史事实之间是否一致来衡量其客观与否。而实际上,历史认识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客观真理性。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所有内容都要研究,而是有所选择。综观之,历史研究可划分为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意义的判断、历史本质的抽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层次,亦即在认识层次上可区分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此三类认识具有不同层次的客观性要求:在考实性的历史认识层次上实现客观性,在探究具有抽象性、规律性的抽象性认识层次上追求真理性,在历史评价与价值判断的评价性认识上寻求科学合理性。 一、历史事实的确定:考实性认识的客观性 考实性认识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存在形态,是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可以归纳为人们时常所说的“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最基础的层面也就是历史事实是否具有客观的性质,以及对它是否能够作出客观的认识。按历史事实这一概念论,包括: (1)由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客观的历史事实组成,指的是事实的本体;(2)为认识主体所指向的、纳入主体认识活动的成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事实;(3)通过史料可以获得的有关历史事实的信息,即已经形成认识的历史事实。不论历史事实的定义如何界定,本文所研究的是:已经认识的历史事实能否与客观实在的事件事实具有同一性,或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的历史实际。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样本)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千古一帝秦始皇 课题组组长班级指导老师姜蕾 研究人员及分工 本组共*人,**负责搜集书本资料,**负责搜集网络资料,**负责整理资料,**负责展示。 研究背景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在同时期的世界历史中更是独领风骚、独占鳌头。封建大帝国充满气势的底色中,彰显着帝王将相的霸气、文人墨客的才情和士人学者的睿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怎样创造了大汉雄风?李白的豪迈奔放怎样成就了盛唐时期无尽“诗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何以没有塑造宋朝的恢宏气势?遥远的中国古代史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些都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当时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研究内容(可多选)(1)人物生活背景考证□(2)历史人物成就考证□(3)历史人物成就原因考证□(4)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关系□(5)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影响□(6)历史人物带给后人的感悟□ 展示形式(任选其一)①将相关图片和整理的文字制作成PPT课件,要求内容详实,呈现简洁,图文并茂,有史有据。□ ②将研究背景、课题、经过、对象、结果等资料撰写成小论文形式,格式正确,誊写工整,字迹认真。□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开题报告) 通过课堂讨论,确定课题组长为***,参与研究人 员包括**、**、**、**,研究课题为*******,展 示形式采用******展示。 第二阶段 (搜集资料) 本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负责搜集书 本资料,**负责搜集网络资料,**负责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 (公开展示) 本课题小组讨论决定利用*****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由********负责展示交流。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的社会功用 世界史倪兆坤 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客观的历史狭义上说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人在已失去维度里的活动轨迹。它具有一维性,客观性等特征,而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与再认识就构成了后来的历史学。历史学是一种主观认识,它的认识主体是认识者自己本身,它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阶级,也可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整个人类社会。它认识的对象就是历史本身,包括人类自产生以来所取得的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它认识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感知,这种主观感知建立在客观历史的基础之上,但同时又建立在思想意识的高度上,并远远的超过了它。它是人们有选择,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再创造。历史学就是一门对历史进行认识与再认识的学问。 历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历史痕迹的掌握、分析、复原来认识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并作出评价。可以说对历史信息的掌握只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方面,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对历史信息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建立一个对于人生社会的评价认识,这就是我们从事于历史研究工作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历史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我以为历史学的社会功用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由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等人提出,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反对不切务实务的空洞之学。历史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学问,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求真务实,专注于社会的现实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是历史学研究不可退推卸的责任所在。 所谓经世在于贯通古今,兼修中外。经世二字即可为经纬二字,经纬相织,方可通古今之变,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历史的社会功用正是基于对丰富充实资料之上做出的正确判断,并对社会有所指导与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历史学的社会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会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发展。现代力学的创建者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社会文化的传承更是如此,没有先代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断然是不会出现现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的。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重视历史学,他们曾经有一句名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万花筒,历史与文化从来都不

【来自天使的讯息-捷克陨石】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捷克陨石这个小东西,初初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拿近一点看,尤其透着光看,可以看出它所独有的橄榄绿色,就会教人眼睛为之一亮!再加上它那细细皱皱的表面纹路,嗳,真像台湾俏皮话讲的一样,『丑的很均匀』。当丑的很均匀时,事实上,丑就已经不见了,代之而来的就是另一种可爱了。 生在台湾的男生常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女生,尤其是自己的女朋友、太太。这是另一种亲昵的表示呢!因为民风淳朴、保守,直接说『妳好美哟!』、『妳好漂亮哟!』不仅过于唐突,且太直接了,反而失去了美的感觉,而有点肉麻。当一个男生,默默凝视自己的女朋友半晌,再讲一句『妳丑的好均匀哟! 』您就知道,这男生一定是用心鉴赏过的,而且他跟她的关系一定是非比寻常的,有可能是『超友谊的关系』,马上会发展到结婚,而且白头偕老,永浴爱河。这话虽有调侃,但却是一种真心包容,优点、缺点全部都包了。 前面提过,人类最早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人、的事迹,是由考古学家在奥地利北部,接近捷克边界上的二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先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捷克玻璃陨石的断口、锐利的边缘,用来切割皮啦、肉啦,或是其它的东西。同时,也懂得将这些绿色的玻璃陨石做成项链坠子来戴,也许是纯装饰用,也许是当护身符,也许两者都有。这些老祖宗们,果真还是『摩登原始人』呢!那个时候,距离今天约有200万年。

在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省份内,也有先人使用陨石的遗迹,是在Skripinske Hradisko这个区域发现的,有一些圆盘形的陨石和一些陶器一起出土。这个时候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约12,000年。 『现代人』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时代,目前可以追溯的大概是到18世纪初期吧。当时的人用捷克陨石来当装饰用的坠子,还用来当绅士手杖杖头的装饰品。捷克当地流传的古老诗歌曾提到,当时的年轻男子常常去寻找这种绿色的捷克陨石,当成一种爱的献礼、定情物,来送给他们心仪的对象、或未婚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爱慕。并期待此陨石能为他们俩带来好运气,和谐的关系,能够相爱到永久。 到了19世纪,在捷克南方省份,尤其是Netolice区域,有一种风俗,可惜至今并未保留下来。就是说,当他们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圣餐会被放入一个杯中、或一个容器当中,而这个杯或容器,通常有装饰着许多的绿色玻璃陨石。这是否就是圣经中所称的『圣杯』(Holy Grail),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所使用过的杯子;电影『法柜奇兵』也对这个神秘的圣杯大做文章。 哦,我们不是说在捷克南部的这些杯子就是圣杯啦,不是这样。而是,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和传统呢?而这样的做法又曾流传了多久呢?有没有可能在耶稣那个时代,这种最高级、最珍贵的杯子也是这种做法呢? 据说这个圣杯是耶稣在被钉上十子架之前,在最后的晚餐与十二位门徒共饮葡萄酒之用的,它当然带有非常不平凡的宗教意义。传说中,圣杯是由『绿色宝石』做成的,世世代代以来都当成是『祖母绿』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 维度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资助项目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 郭璇 摘要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要素间的相互依存是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的重要特征。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建成遗产中非物质文化要素的重视不足,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缺乏,许多历史建成遗产正面临着整体的真实性的破坏。探讨了中国历史建成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征及其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一"真实性"概念的拓展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真实性"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是"原创的,特定而非其他的"。该词在13世纪被引入法语,14世纪被引入英语,16世纪时曾经被莎士比亚用作形容"非伪装、非造假"。在艺术品市场中"真实性"用以指

真品和赝品的区别。"真实性"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引入和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并进而影响到现代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1964年,"真实性"的概念出现在《威尼斯宪章》的序言中,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但在当时对"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没有引起异议,这是由于《威尼斯宪章》是在以西欧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制定的,真实性的含义多少被认为是想当然的,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化趋势中日益呈现出来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规定:凡被提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必须通过"真实性的检验",检验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的真实性四个方面。但由于"真实性"的概念界定模糊性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同,"真实性的检验"在之后十几年的实施中被证明存在很多问题。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2年提议对"真实性的检验"做出批判性的评价。1994年,在挪威的卑尔根召开的关于"真实性"问题的预备工作会议上,参会者一致认为原"真实性检验"中规定的四个指标:即"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不足以涵盖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全部含义,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至少应该与五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有关,即:设计与形式,材料与物质,技术与传统,目的与功能,以及背景环境与精神[1]。真实性被认为不仅存在于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中,也表现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要素中。检验文物古迹真实性不仅仅决定于历史材料的真实,而且还决定于现存文物古迹的传统功能的保存程度或现有功能与其传统功能的联系,以及文物古迹与其有形和无形的背景环境和精神意义的关联等等层面上。由于真实性概念的延展,建成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要素与物质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被揭示出来。 卑尔根会议对真实性含义的拓展在1994年日本奈良召开的关于真实性的奈良会议中得以在"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中确定下来:"所有的文化和社会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与历史教学 乳源高级中学苟智斌 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教法、学法、教材解读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的进步。但对一线教师来说,仍然有许多潜在或显在的问题困扰着教学。比如“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等等一些看似简单的历史学问题,我们却不知如何回答更好。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打破这些尴尬。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本体,更清楚地认识了历史的本质,提高历史实践的能力。 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陈新教授所著的《西方历史叙事学》。通过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和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简单了解,我开始从史学实践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关历史观念的问题。本文就此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以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综合 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至今也没有停息的迹象。其原因是,无论从客观的角度和主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都会发现一些使你欣喜若狂的东西。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这种最普遍的观点,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对历史最粗浅的认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历史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历史事实,二为历史事实的叙述(历史编纂)。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类只能做到回忆过去、面对现在和筹划将来,人们根本无法直接接触已经消逝的过去,认识历史只能从人们的回忆、文件档案或前人制造的物品中寻找。这样,人们不禁会问:回忆、文件档案这些过去的事实的表述可靠吗?它是不是我们要追寻的那个历史? “历史是真实可靠的,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最为流行的看法,因为它最接近于常识。常识往往使我们认为,自己过去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会清楚地回忆起那一幕幕“真实”的经历;以此类推,我们相信前人的一切行为实践也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某种途径,我们可以将那些行为实践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表现出来的历史并非完全可靠,其实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历史和建构历史。因此,他们确信在历史学实践中,普遍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首先,我们在描述历史事实所用的媒介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在交流的语言,而人类语言并非完全可靠的媒介。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它会因为不同的修辞和语言结构或情境的变化,经常性地发生语义的转化。历史的经历者、描述者、阅读者属于不同的人群,以意义不稳定的语言作为唯一媒介进行交流,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是无法完全保证的,反而处处体现了语义的主观性。其次,用语言文字描述历史总是需要一定的结构形式,编织一定的情节结构也是在所难免。历史的发展本身并没有所谓开头、经过和结尾,只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维时间的动态过程。为了追求历史作品的最大影响力,历史学家们借用了文学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虚构了诗化的外在形式,赋予历史主题以“开头──过程──结果”的叙述顺序,甚至根据需要将其编织成喜剧、悲剧、浪漫剧或讽刺剧等等。第三,历史实践者并非简单地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探索和传承深藏于历史中的价值意义,这依赖于实践者主观创造的能力。在探索实践中,价值体系不断被丰富,新的意义不断被生成;在叙述价值意义时,常常根据需要选择史实,在历史的断裂处通过解释、分析链接完整,在关键处显性或隐性地进行或道德或意识形态的主观评价。 以上可以看出,我们接触的所有历史并非都是客观真实的,实践中的历史是建构的历史,到处弥漫着主观性。顽固的坚持客观,不承认历史的主观性,将会成为双重主观。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轻视历史的客观性呢?当然不能。如若那样,我们又将会陷入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泥潭,将会失去历史学科生存的最后阵地。在历史实践中,我们无论怎样主观创造、参与建构,我们都无法撇开史实存在而不管,所有的建构活动都必须围绕史实进行,受史实制约。语言修辞和结构尽管会出现语义的变化,但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语义并非完全随意,而符合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公共语言的存在,就足以保证语言交流的相对稳定性。情节结构尽管是编织的虚构形式,但编织一个好的情节结构是为了使已经泯灭的过去真实具有一个即时的形态,而非去创造另一个“真实”。价值意义、解释、评价这些原本体现意识形态的主观因素,却真实地体现了历史实践者的历史性,从另外一面体现了主观意识产生的客观性。综上,认识历史不能简单地轻视主观或客观任何一方,只有综合二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 二、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做一个积极的主观参与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