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

置策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素质的重要方式。但当前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仍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刀切”的方式罔顾学生差异学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差异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可行性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分层策略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新课改广泛实施的大环境下,作业布置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大,机械重复作业多,形式单一老套,不顾学情差异“一刀切”等问题,容易使学优生“吃不饱”,学习兴趣减弱,后进生“吃不消”,滋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呼唤作业的分层布置,根据学情的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发展。

一、理论依据: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差异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其“心理机制、运动系统的活动能力、感觉和知觉的灵敏度、智力、知识范围、学习成绩、兴趣、态度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差异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充分注意到了人性差异的的层次性,将人分为三类,如他的学生中,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并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先生用这句话形象地阐释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研究学生情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 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外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自我认知能力,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他还认为人的智力是开放的,每个个体身上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烹调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其他各种能力的能力等。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多元智力的全面发展的作业观,根据学生智力的多元化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其理论核心是,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经过启发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完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经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目标不仅要定位在已经成熟的发展水平(现实发展区)上,还要着眼于正在成熟的功能区(最近发展区),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让每一个学生尝到“无须搬梯子,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的甜头,长期实施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高。

二、策略: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此可见,分层作业的设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个性特点、学习兴趣等差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生分为A、B、C三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布置作业。A层是语文基础差、学习不自觉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感到困难,学习意志薄弱,完成作业速度慢,需要教师的辅导与督促。这类学生的作业应以基础性知识掌握为主。B层是成绩中等的大多数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对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完全掌握或者理解速度慢,且学习不够主动,容易松懈,需要训练他们的学习能力,加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的作业重在技能训练,巩固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C层是有良好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往往在课堂上已掌握书本内容,课余能有意识地拓展积累,自主探究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他们的作业多为拓展性、思辨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可以建议,但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可自己再次调整层次,尽可能使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对于分层作业的设置,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量分层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减少提高型、拓展性的作业,作业布置以基础知识落实为主。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较快,解答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教师应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将他们从简单机械的练习中解放出来,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积累课外知识,发展综合能力。至于中等生的作业量,则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如课文《核舟记》的背诵,对B层学生,按照课后练习要求背诵2-4段,对A层学生允许每天逐段攻克,给他们几天时间消化背诵。C层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总之作业量的分层要视生情而定,让各类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又能得到自由发展。

(二)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教师应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让每一类学生都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例1:七年级的字词学习,A层学生的作业是将生字词抄写3遍,并用本课的1个词语造句;B层学生是将生字词抄写2遍,并选用其中4个词语连词成句;C层学生的作业是将生字词抄写1遍,并选用8个词语写一段话。

例2:预习课文类作业,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为例,分为必做题与附加题两种:1、必做题:⑴概括内容:用横线划出课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⑵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⑶用波浪线划出课文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批注它的作用(C层同学3句,B层同学2句,A层同学1句)。2、附加题(选做)⑴思考《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和结构,并给课文分段。⑵圈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批注它的作用。⑶根据课文描述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例3:读书笔记作业,对A层的要求是:写出所读章节、起止页码,概括主要内容,摘抄好词(10个以上)、好句(5句以上);对B层的要求是:写出所读章节、起止页码,概括主要内容,摘抄好句并赏析(5句以上),简要写阅读感受;对C层的要求是:写出所读章节、起止页码,并写成完整的读后感文章。

(三)作业形式分层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智力技能,语文作业布置也要形式多样化,尽可能使学生能选择其感兴趣的、擅长的作业类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不同的智力。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笔者提供“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以小组形式完成,并用一节课展示其学习成果。1、搜集关于爱的名言、诗句、谚语、故事等,出一期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手抄报;2、搜集关于“爱”的歌曲并学唱一首;

3、采访一位底层劳动者,以采访手记形式记录其生活面貌及采访心得;

4、为陌生人做一件好事,以作文形式记录过程及感受;

5、搜集爱心故事并向同学讲述;

6、自编一个关于“爱”的小品或话剧,在全班面前表演。这样的作业,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展示课上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作业评价分层

既然作业分层布置,在评价标准上也应分层设置,如果还是全班同学“一刀切”,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同样是记叙文写作,教师可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A层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写完整,即写满五百字,能完整记叙一件事,有一个中心,语句基本通顺;对B层学生的标准是:写具体,即在叙述完整的基础上做到中心较明确,叙事有条理,语句较流畅,内容较具体,有一定人物描写,有详略处理;对C层学生的要求是:写生动,即要求在记事中融入一定的人物描写及景物描写,恰当使用修辞

手法,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只要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即可得到较好的分数。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要求。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师也应动态管理,如以半学期或一学期为单位,如果原本做A层作业的同学感到吃力,在充分谈话尊重选择的基础上,可调整为做B层作业里;相反的,那些原本是A层的同学如果进步明显,就可以调到B层,以此类推,来激励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分层作业是一种比较有价值的作业方式,它既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且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落实,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分层作业的理论及做法尚不成熟,希望有更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行动起来,不断探究丰富多元的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不竭的动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