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生态美学

徐恒醇著

(2000年出版)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生命意识与生态审美观13一人对生命的感悟14 二中西文化源流中的生态观29 三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和深化45

第二章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60一自然美作为生活要素61 二社会美作为生活要素76 三技术美作为生活要素90 四艺术美作为生活要素103

第三章生态美119一生态与心态120 二生态美的本体特性和范畴结构133 三生态美的意义和作用145

第四章生活环境的生态审美塑154 一居住环境155 二交通环境170 三劳动环境188

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204 一城市景观建设的双重视野206 二生态美与城市景观设计217 三城市特色与风景资源的利用231

第六章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追求

一活力之源——走向自主开放和进取的生活方式246 二适度性——生产与消费的均衡点262 三节奏感——劳作与休闲的变奏275

主要参考文献285后记287英文目录288

导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随着新纪元名声的敲响,20世纪缓缓落下了帷幕。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走向辉煌的时代。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藐视大自然,把它看做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

然而,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界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蹂躏时,人类自身便面临了生态危机。它像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生物物种趋于灭绝。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本身遇到巨大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危机逐渐全球化。早在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区,就因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使数千人呼吸道发病,60多人死亡。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整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和疾病蔓延。1956年日本水俣市发现,居民长期以来大量存在汞中毒的恶性事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现在环境的污染已经波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企鹅和北极海豹体内都可以检测出多氯联苯和DDT农药的残毒。作为世界文明摇篮之一的我国黄河流域,曾经是林木茂密、富庶繁荣的地区,如今中华民族的这条“母亲河”却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而且一年之中长期出现断流。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却经常洪水泛滥,赞成一片汪洋。曾经孕育了灿烂文明的黄土高原,如今则是林木稀少、沟壑纵横、黄沙漫漫。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代的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整个人类的面前。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难点,也成为文化理论中的一个热点。

众所周知,人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他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又要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自然的概念一般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事物自身有的本性,即它所固有的趋势和特性在时间过程中合乎规律的展现;其二是指自然物的集合体,即整个自然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在这里,把他与自然看作是互相生成着的历史性存在。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中,贯穿着整个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黑格尔(G.W.F.Hegel 1770—1831)曾经把人的产生看做是人自己劳动的成果,马克思非常赞赏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合理性。恩格斯则进一步抓住劳动的本质,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论证。劳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社会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劳动中的演进是自然进货和社会进货的双重过程。在这里,人的进化是生物进货和社会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通过生物进货才能形成大脑及人的意识功能,同时也只有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人的语言和意识,从而完成人的进化。

人区别于动物,在于具有理智的头脑和能劳动的双手。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

却能主动地改变环境,这是人的一种能动性。动物只能按照它自身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如蜜蜂建造蜂房,蚂蚁构筑蚁穴。然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一尺度进行生产,不仅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而且还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建造,这些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是另一方面,人还具有对自然的受动性。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其自身的自然、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人对自然的关系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这就使得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由此,科学技术便介人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科学为人逐步揭示出自然的规律,技术便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正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可以根据人类生产实践的不同水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时代,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第四阶段将是生态文明时代。

作为原始时代,从人类诞生起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这时人类只能依附于大自然并受制于大自然。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烈日焚、暗夜如漆、风狂雨暴和电闪雷鸣,大自然为什么会喜怒无常变幻莫测;在流传至今的原始神话中,也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惊奇、恐惧和抗争。从体力和某些感官条件看,人类可以说是很平淡的物种。开始时人类只能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通过采摘野果和狩猎动物来维持生存。在那些与巫术的活动相关的原始壁画中,记录了他们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狩猎对象,其中也折射出人类生存的艰辛困苦以及由饥饿的恐惧而激发的生命企盼。

人类通过对土地的耕种和动物的驯养开创了农业文明。由此在生命水平上衬出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也确立了人类在物种世界中的主导地位。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自身的生存善,创造了有文字记载的灿烂历史。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为有张有驰的自然生命节奏。在原始狩猎时代,人们要追随着野生动物而自然迁移。农业文明则开始了人们定居的生活,由此使人产生出田园牧歌的家园感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章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但是,自然经济具有极大的保守性,它使人成为环境的奴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田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孙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这种文明也不可能使人类从根本上摆脱被自然束缚的状态,人类还无力与大自然相抗衡。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短短200多年时间里,有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时代。早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前的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曾提出了“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观点。到18世纪后期,康德(I.Kant1724-1804)又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这一动人心弦的命题。在科技发展的强大执着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面前,几乎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无限能力了。

虽然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但是,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当自然界结人的报复和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加以审视和思考了。工业化把人类社会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人们应该选择是“占有(to have)”还是“生存(to be)”(弗洛姆E.Fromm1900-1980语)的时候了!

生态危机扩大化的科学技术根源在于,近代科学是以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真情为的,这也使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成了在科学技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这经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下,自然在技术的视野中只是人们改造和支配的对象。这就使技术具有一种不能“瞻前顾后”、“东张西望”的主体性,它限制了主体的视野并使其世界观片面化、功利化。自然存在价值的多样性被消解了。森林在技术的眼光中只是木材供应地,而它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审美和情感价值等化为乌有。自然只能由技术展现获得单一的规定性,大千世界成了千篇一律的东西。在这种强制力量下,赞成对自然的破坏,也肢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然,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是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制度强化了对自然的占有意识并刺激了人们的物欲的膨胀,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些都为生态危机的扩大雪上加霜。

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已经确认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召开,全世界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及《21世纪议程》。它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作为共同的目标和使用。我国政府率先发展方针作为基本国策,制订和开始实施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人类所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也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这就是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那么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这种历史教训并非没有。昔日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终于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早在两千年前,漫漫黄沙淹没了巴比伦王国,由此它在地球上便销声匿迹了。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沉醉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落实,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呈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时代。

当代生态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当代对于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审视和反思,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科学发展突出地反映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崛起之中。

环境科学是20世纪中叶,在环境保护实践和传统科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从研究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开始,进而展到研究人与环境的协同深化。它最初直接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公共卫生学和工程技术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进一步表明,有效的环境保护依赖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与合理调节,由此环境发展也进入了社会科学的领域。

生态学的要领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角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有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植物和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研究的。1921年美国社会学家派克(C.C.Park)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而这方面的大量研究只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生态学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物质的生命支持系统和不同功能特性的生物性的特征体所组成。其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生产者,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各种动物和人都只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只能直拉或间接地依靠绿色植物维持生命;而各种生物则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将有机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回归到环境中去。食物链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它体现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本质联系。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并协同发展。

当然,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具有悠远的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意识,“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念,“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经济观念,“体证生生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生态审美观念,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审美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的自然我意识功能,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直观体认和自我确证。它不再把人的生活世界当做满足功利需要的手段和对象,而是作为在类发展和个体创造自由的感性现实。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正是以人的身心合一的整体生命去感悟对象世界,达到生命的体验。“天人合的”的自然本体意识,有助于的生态审美观念的产生。

我国近现代的美学理论是以西方美学体系为参照而形成的。由于传统西方美学是建立在主观二分的哲学模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念之上的,由此使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并囿于艺术的领域。所以在中外文化中都未能把生态审美意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纳入美学范围中。现代生态观念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现有美学体系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由此而出现对生态美学的探索和研究。

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存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事例。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

人和生命运动是自然的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它是建立在各种生命之间、生命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之上的。由此而使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并唤起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共鸣。生命的共感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

生态美学是以现代生态观念对美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它克服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它真正体现了审美境界的主客同一和物我交融。生态美学的生产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对审美现象的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

对于中西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们认识到,人类审美意识只饮食有强烈的生态观念。当代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发展为生态审美观的确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审美活动的前提,它既表现在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上,也表现在主体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上。所以,美不仅是人的生命精神在对象之中的物比和显现,而且也是人的自身生存状态的表征。正如席勒(J.G.F.Schiller1759-1805)所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

在对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中,首先便涉及人的生态与心态的联系,它是对人的生命情感历程的剖析,从而也揭示出构成人的生存状态心理基础。人类的生态系统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多个层面,因此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审美构成,就要白马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加以整合。会生活在一定的人工生态系统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塑造和追求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实途径。

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根本作用。生态危机便集中反映在人所继承的生物圈与人所创造的技术智慧圈之间的矛盾上,而人正是生活在这两者合一的世界――复合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对抗和分离,表现为一种技术的生态异化。如何协调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既是生态哲学问题,也是技术美学问题。这就使技术生态美学产生了相互触发的内在联系。生态美学可以说是技术美学在研究人工生态系统领域的拓展。

生态美学的研究将是兴味盎然的,也是意义深远的。它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切上,更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上,因为人不仅是一种感性的物质存在,生活也不只是对自然的消费和占有。技术无疑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技术作为一种物性活动过程,只能在物的层面上丰富人类的生活,它所折射出来的科学精神,也主要是在物性层面上对人性的提升。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的精神家园。人与社会的关系,将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介而展开。人的心性和物性的和谐,使人在与自然的交流中融合中体味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技术的审美化和生态化,就是把人文关怀和生态价值关注人技术的应用之中,从而在构建人的物质家园时,同时构建想人的精神家园。

所谓终极关怀,是对人的自身的存在和命运的关切。它人类的幸福和个人自身的完美,离开他人的各种奔波和忙碌就失去了意义,也失去了灵魂。对人生的关切具有无限开放的价值取向,然而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和人类幸福的前提和保障。让生态美的观念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增添生机勃勃的推动力。

第一章

生命意识与生态审美观

人只有远离家园,

沉入无家可归之境,

才能体认自己的本真故乡。

——荷尔德林

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墙壁上的神喻:“认识你自己!”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图揭示出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而生命意识便是这一认识的起点。

《易传》:“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中国传统生命意识的体现。天地以生物为本,不断化生生命、创造生命,这就是宇宙最崇高的德操。中国古代哲学把宇宙看做一个巨大的有机生命体,把宇宙的创生和运行概括为道。儒家正是从生命演化的历史角度来理解作为宇宙生命律动的道的自我展开,而道家则更侧重于从宇宙创生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道。《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可以由现代量子宇宙学和混沌理论作出新的诠释。中国文化不仅把生命的崇尚和珍爱从人的感性本能提升为一种理性自觉,而且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也正是从这一角度产生了“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的思想。

古希腊的哲人对宇宙也抱有一种似人现,以为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联。他们把宇宙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而人正是宇宙的缩影。因此,德谟克里特(Democritos约前460—约前370)把人比做小宇宙,而自然界则是大宇宙。赫拉克利特(Heracleitos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提出:“按照自然而生活。”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至前570这间—约前500)也提出了“生命和谐”的思想,认为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血缘相通的,他的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医治人的身心与灵魂,使之达到和谐与新生。

一人对生命的感语

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以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为出发点。因此,人的生命观成为这一考察的理论基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界的关系。”①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而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具有了不同的特性。人的生命特质是怎样获得的呢?这就要追溯到整个生命演化的历程。只有从人类进化的整个过程才能认识到,人是怎样成为能自觉活动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而主体性正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

从生命崇拜到重视感性生命,进而上升到珍爱生命的理性自觉,这便是生命意识发展的轨迹。由此也使生命精神成为中国艺术和审美的文化底蕴。

1 生命演化的历程和人对生命的挚爱

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虽然还笼罩在迷雾之中,但是现代科学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大致的轮廓。

大约在46亿年前,由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层中,发现有生物发生的有机分子化石,距今约38亿年。开始是非细胞形态的原生质,以后进化为原核生物和蓝藻。最古老的蓝藻化石发现于非洲南部,距今32亿年。生命物质是由核酸大分子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林分子聚合而成,它是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自我复制的单细胞。

从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物质的形成,前后经历了三种不同性质的进化:开始是由基本粒子热核反应形成的物理进化,开始是由基本粒子热核反应形成的物理进化,由此产生了原子形态的化学物质;然后经过化学进化,由无机物发展出有机大分子;其后随着原始生命物质的出现,便进入了生物进化的阶段。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即蓝藻和细菌,以及真核生物,即真菌和动植物。

地球上生命物质的产生,使物质世界出现了飞跃性的变化,由此可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世界,即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非生命世界是由地球特有的生态圈构成。其中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岩层,它是生命的支持系统。生命世界则是一个异常复杂而又绝妙的新世界。生命物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能到高级的进化过程。由原生质发展到原核细胞发展到多细胞,从而奠定了生物进化的基础。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生物逐渐分化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是以物理和化学运动形式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蛋白体是包括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大分子的体系。前者执行代谢、运动、呼吸和免疫等生理功能;后者可以通过自我复制,把排列形式不同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两者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任何生命物质都不是一群分子的堆积,而是高度组织化的。由生物分子组成细胞,由细胞构成组织之间,由组织又形成器官并进而构成整个系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有分工,在器官与器官之间有协同。所以,一个正常生存的生物个体是极端有序的,生物的进化就是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生物体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平衡态是无序的,非平衡态才可能是有序的,而这种非平衡正是有序的根源。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最的交换,其大量过程均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有序化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从外界不断获得“负熵”的过程。

19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 1809—1882)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指出进化是连续而渐进的过程,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单一的根源。现代生物学进一步丰富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它告诉我们生物的进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三个方面的作用而实现的,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是以基因为根据的生物代际延续,变异则起因于基因的重组和突变。遗传是以基本现在生物机体上,是机体特殊机能向相应结构转化的过程,反映了生物在适应生存方面的能动性。遗传物质的变异是没有确定方向的,但是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也就是说,当变异一旦纳入了进化的轨道,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根据,这就使生物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和自然的淘汰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在70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灵长类动物,这是四肢灵活具有五趾形式从而能攀援和抓握物体的物种,其脑颅逐渐发达具有了立体视觉能力。在5000万年前产生了原始古猿,到1500万年前形成了能在开阔地带活动的拉玛古猿。随着地球造山运动的出现和气候的变化,森林逐渐萎缩,迫使向草原地带谋求新的生活道路,于是200万年前,一批南方古猿——这是人类的每一代祖先(能入)——完全脱离了攀援生活,用后肢站立行走而用前肢去觅

食和御敌。由于直立行走,使前肢逐渐变成了能够利用和制作工具的双手,而后肢成为支撑全身双脚。从此开始了生命的一种新的构成关系,导致入的躯体各部分之间新的分工和配合。

从古猿偶尔运用天然物,如石块、树枝作为工具进行觅食,到开始自己制作工具从事生产,这便是从猿到人转变的标志。当然,从猿到人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动物形态到人的形态变,首先发生在个体的身上,它映了物种关系的变化,由于双手与工具的结合,它超越了单纯肉体器官的局限,扩大了人作用于自然界的能力。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恩格斯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①

就体力和感官条件看,人可以说是很平淡的物种。在力气上,人比不上和他同样大小的大多数动物。比起猫来,人的行走是很笨拙的,跑起来则赶不上狗和鹿。在视力、听觉和嗅觉上,人的感觉能力也比许多动物低劣。人的骨骼并不适应于直立姿势,以致长时间在正常姿态和活动中,人也会产生腰酸背痛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从猿到人的转变是在群体作用下实现的,只有依靠群体才能谋生和御敌。人的生产劳动又造成了新的群体形式,即社会。正是社会给人的发展创造了新生的条件,使人的发展既获得了推动力又取得了确定的方向。

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时,有声语是人们彼此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产生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之前,开始时语言只是一种发信号,但当语词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指称时,它便成了一种全新的间接信号系统(即符号系统),参与到大脑的活动之中,由此使大脑不仅可以依靠感觉与外界保持联系,而且可以依靠语言即符号与外界保持联系,双手的劳动和语言作用的刺激、激活和诱发下,才逐渐发达起来的。人类的进化在大脑的发育上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人在降生时,体重只是大脑的五六倍,而成人本重则是脑重的50倍,也就是说,人类婴儿的躯体不过是头颅的附属物,婴儿要经历长久的岁月才能发育成人。

人的出现是生物进化顶点,但人类又具有不同于生物界的属性。这就是说,人类是源于生物而又超越生物的存在,它是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进化相互结合的产物。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依据自身的本性而进行的,生物的生存只能适应于环境。而人类通过肉体与工具的结合,把自己的躯体向无机界延伸,取得了改变环境的物质力量。人的自觉活动能力来自于意识,社会实践使人成为能认识自身和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的行为主体。

人类的性选择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女人总要寻找与自己才智相当的男人,性作为生物官能也融入了文化选择,这也优化了基因的组合,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作为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制约和规范着人的自然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的饮食不仅是为了生存,还起着键美、交往和联谊的作用,两性关系不仅是性欲的满足或传宗接代,还是爱情凝聚和志趣相投、生死相依的结合。总之,人与自然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人与自然的联系才是绝对的。

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人生表现为人的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存意味着对死亡的抗争。对生命的执著和珍爱,不仅是人的一种生存欲望和本能,而且成为一种生命意识的理性自觉。正是由于这种自觉,才使人获得了超越其他种的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丰富的生命内涵。

提起对于生命的执著,不禁令人想起杰克·伦敦(Jack London 1876—1916)的小说《热爱生命》。它描写了一个在北极的淘金者,在茫茫荒野和饥寒交迫中与死亡博头的过程。它既表现了人的生存勇气和对生命信念的执著,也表现了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困苦。主人公在孤独中行进,开始是寒冷和饥饿……醒来的时候,他浑身发冷,像生了大病一般,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鹅毛大雪,白茫茫一片漫天飞舞。白茫茫一片漫天飞舞。他不时地感到饥饿,虚弱不堪的身体,使他头晕眼发黑,有时什么也看不见了,常常被绊倒,支配着他的身体和意识的,是饥饿;驱赶他向前移动的,也是饥饿;把他从昏迷中一再拉回到现实中来的,还是饥饿。

在行进中遇到野兽,他便鼓起勇气大声喊叫,这叫声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恐惧。它隐藏

04026设计美学第三章《文化整合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三章文化整合论 简答题: 一、何谓文化,为什么说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 二、何谓文化整合?设计为什么能将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内涵包容在自身之内? 三、何谓生态设计,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 四、为什么说市场效应具有二重性?它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什么? 五、如何统一设计的文化取向和市场取向,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文化整合论 一、答: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样式系统,它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和发展的成果。 1.设计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 2.产品的设计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涉及了科技文化与整个人文文化的联系。 3.产品设计是以当代文明的技术因素来满足人们生活和文化需要。 4.产品设计也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必然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心理。 5.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是决定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和审美表现力,这三个方面决定了设计的质量。 二、答: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样式的系统,它与自然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质。 (1)文化整合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综合的过程。它是通过设计师的主体创造 性实现的。从创造思维的特征上看,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2)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科学知识、设计师的概括能力以及符号语言等理性的东西。总是与形象的、感性的东西交织在一起; (3)从设计的专业和知识领域看,产品设计是结构和造型的一体化,是工程设计与工业

设计的结合。前者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后者还涉及艺术造型能力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 (4)高技术或复杂产品的设计,必然是依靠集体力量完成的,由设计任务相关专家组成的集体,才是这种设计的主体; 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是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 三、答: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等。 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生态设计在与实现无废料或少废料的封闭循环式生产工艺,以便通过物质或能量的多层次的分级利用既节约资源和运输成本,有减少废弃物以保护环境。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拥挤成为都市生活的一大特征,交通的拥挤,不仅堵塞车流的行进,而且造成事故的多发。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植物群落具有除尘杀菌,吸毒抗污、消除噪音、改善小气候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首先表现在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的统筹规划上,树木是城市造林的手段,为建筑物、街道和广场提供造型的多样性,它可以转化尺度,引导视线、分割空间的作用,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在设计住宅和室内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各方面要求,其中包括:防护和安全性、稳定性、独立性等,保持视听和大气的清洁,给人以舒适感和温馨感。 产品的生态设计,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拒绝华而不实和过分铺张浪费的过度包装,注重环境效益和真正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人文化趋向,使生态设计观念进一步渗透到城市规划建筑和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领域,形成了对这些设计的一种导向和组织管理模式,以便为人的未来生活方式勾画蓝图。 四、答: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作为一种设计成果,它是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整合的产物,因此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商品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又要服从于市场机制。 要认识市场市场效应存在的二重性,就要从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 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来体现的,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可发挥多种积极的功能。 首先,价格具有传导市场信息的作用,人们可以从价格的变化中看出商品相对稀缺的程度。 其二,价格可以发挥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价格的变动直接引起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美学视野下的自行车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1306624.html, 美学视野下的自行车旅游 作者:张亚红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8期 自行车旅游是一项集休闲、娱乐、竞争、交友、时尚为一体,男女老少皆宜开展的户外有氧运动,它既环保又节省交通费,既方便快捷又无污染,是近年来新兴崛起的一种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本文从美学角度展现了自行车旅游的独特魅力,认为这种适应大众旅游蓬勃发展对旅游审美知识的迫切要求的旅游方式,势必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有所增加,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知识、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旅游已普及到千家万户,形成了大众旅游的热潮。大众旅游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和群众性的审美休闲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醒目的位置。为适应大众旅游蓬勃发展对旅游审美知识的迫切要求,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自行车旅游“逐渐产生了。 自行车旅游(又称“骑游“),是以自行车为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以获得骑行过程中的体验和乐趣为重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是自驾游的一种特殊方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民众环保意识的日益高涨,骑游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经济、时尚的旅游方式,作为人们释放激情、融入自然的最佳选择而被日渐推崇,选择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的出行方式,逐步开始流行,各地政府也开始广泛宣传并大力推行骑游。有着“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自行车旅游势必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人们追求“新“、“奇“、“美“的感受,所以自行车旅游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审美“贯穿于整个自行车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因此,自行车旅游审美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和人的美于一体。该旅游形式发展潜力巨大,也正是因为其在人们游览活动中它包含了人类由生理到心理等不同需要层次的满足,适应了个体自身追求的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欲求。 (1)好动。生命在于运动,万物皆动的特征培养了人类好动的欲望。这种欲望不仅是原始艺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之一。有人把旅游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因为这种活动的确对人的肌体来说有其特殊的舒筋活血,放松身体的功能,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环境日益规范化、秩序化的现代社会,人的本质好动的身体被固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好动的欲望不能得到实现,他们便试图通过旅游活动来得到补偿,于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旅游的风气逐渐盛行。而自行车旅游不但能使人们饱览祖国的秀丽山川,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磨炼人的愈志,增强体质,因此在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健身运动。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在当下国内外的美学界,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无疑是两门显学。众多著名的学者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背景、基本範畴和方法论、性质和意义、与各学科的关系及实际应用、对传统美学的创新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推动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发展。 不过有趣的是,比较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研究凤毛麟角,或者在比较时语焉不详。许多学者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异同的认识较为混乱,甚至是将两者混为一谈。总结起来,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关系的认识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搁置它们的异同,将其视为漠不相关的两个领域。第二种是认为两者本质上同一,如徐恒醇的《生态美学》,以属于环境美学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为本体,还有国内学者提出了生态环境美、生态环境美学等术语。第三种是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优于对方,如前国际美学学会副会长约尔•艾滋恩认为环境美学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不如生态美学总是关心自然。贾森•希姆斯《生态学新範式的美学意蕴》认为,环境美学只承认静态、平衡的自然,生态美学却接纳自然系统中动态、侵扰、非平衡的自然。曾繁仁认为,生态比环境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第四种是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将对方纳入自己的範畴之内。如环境美学家卡尔松、柏林特视生态美学为环境美学的组成部分。 所以厘清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异同,确定各自的性质、基础,有助于推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发展,同时让这两门新兴的美学学科互相促进,共同繁荣,丰富和完善美学,并对保护生态与改善环境有所助益。 一、生态:一个审美维度 随着20世纪科学生态学的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等概念不断被提出,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的平衡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应运而生。生态美学的思想来源,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呼吁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等。而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主要是结合西方的生态美学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反思生态形式严峻的当代社会,建立生态美学的学科架构。 关于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陈望衡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指出:准确来说,生态并不是美学範畴,但是它可以成为审美的一种视角,当它成为审美的视角时,生态就成为美的重要前提了。生态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维度,生态美学是帮助人思考如何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改变了以往人征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美学观念。 曾繁仁对生态美学性质认识的变化,也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其前期的《生态美学研究的难点与当下的探索》与《试论生态美学》中,他认为生态美学是审美关系、审美观、审美状态,生态含有视野的意思。后来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直接承认了生态美学不是一门新兴学科,而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视角、新延伸、新立场。张华在《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也认为,生态美学是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关系为原则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2005年山东大学文艺研究中心举办了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承认了生态是一种视野。 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作为美学的一种维度,正如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性、实践主义美学的实践性,都是为美学提供一种维度和视域。生态维度使美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态的平衡,使审美在关注形式、精神的同时,不能破坏生态和自然。它改变了审美的眼光和标准一件艺术品如果破坏了生态,即使形式再优美,也不能引起美感。正如美学的社会性维度,决定了艺术品如果严重地违反了伦理道德,则不能引起美感。因此生态美学侧重的是审美理想与生态原则的统一。 生态也是环境美学最重要的维度:环境美学哲学基础的第一位应该是生态。由于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如果不尊重生态规律,一味将人的需求、利益凌驾于生态之上,只会造成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中国文人美学视野下的《边城》研究重点

第31卷第4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一一一一一2010年7月V o l.31,N o.4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 o u r n a l o f J i s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一一一一一一J u n.2010 中国文人美学视野下的‘边城“研究? [英]邱于芸 (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C B21T N) 摘一要:‘边城“符合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它的绘画特征创造出了含蓄之美,让文字的指涉意义大过文字叙述本身,并开辟了读者更个人的但也更多元的诠释空间三‘边城“的文体与其精神互为必要条件,‘边城“的表现方式即它的意义三以中国传统文人美学来理解‘边城“,可让中国现代小说跟上欧美思想界利用小说来展现哲学观点的脚步,它还可以重新检视中国文人美学,甚至是与欧美现代主义二后现代主义并驾齐驱,进而对小说文类的文学批评理论有所贡献三 关键词:‘边城“;中国文人美学;沈从文 中图分类号:I206.6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一A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一1007-4074(2010)04-0004-06 作者简介:邱于芸,女,台湾人,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博士三 一一‘边城“完成于1934年,是沈从文从事写作后的第十年,在这之前他已完成了一百多篇的小说,并已经成为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任教北大中文系三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系列动荡与不安之中,军阀割据,外强威胁,现代化与商业涌入,还有国府当局针对知识分子的大加挞伐,让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价值与国民性提出怀疑,企盼在纷乱当中为中国的未来找一条出路三基于对当时整个大时代背景的理解,学者们对‘边城“的研究便自然而然地把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时代文化的语境(D i s c o u r s e),作为理解沈从文与其作品的研究参考三本文的目的并非逐一列出有关‘边城“研究的各派别在方法与细节上的差异,但综观而言,这些研究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萃取内容为主来探讨三这种处理方式中最普遍与直接的手法是将‘边城“(或者是沈从文其他主题类似的作品)视为是以五四运动精神所检验出的地域主义文学或是乡土文学代表作,是一篇带有社会/政治倾向,提倡乌托邦,反现代性的写实小说杰作三若进一步从五四话语延伸出来,学者也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讨其中的阶级性问题,或运用当时时兴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解析男女爱情与现代婚姻观念的本质上差异三如此一来,‘边城“所要表现的内容,往往被简化成对沈从文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倾向的探讨三姑且不论它是被理解成前卫或保守?被褒或被贬?甚至正确或者是错误?这些冲突往往只显示了学者们的政治偏好或倾向,导致陷入目的论的迷思,并远离了文本本身三然而,第二类是以文体为主来探讨它三从表现技法上,因为它的唯美,沈从文也被誉为"文体家 ,而‘边城“中所用的技法也被视为中国山水 画三①还有评论家更直接指出:‘边城“里面的人物是白描,对湘西风俗民情的表现是典型的风俗画等三但是这种只着重表现技法与形式的研究方法并不算完整,应当还可以延 ?①收稿日期:2009-05-28 使用绘画艺术语汇来谈论‘边城“的论述很多,在此特别举出部分:李建吾(刘西渭): 他不分析,他画画三这里是山 水,是小县城,是种种人,是风俗,是历史而又是背景三 汪曾祺: 沈从文不是一个雕塑家,他是一个画家,一个风景画的大师三他画的不是油画,是中国的彩墨画,笔致疏朗,着色明丽三 ‘边城“像一个长卷,其实像一套二十一开的册页,每一节都自成首尾三司马长风: 沈从文的笔是彩笔,写出来的文章像画出来的画画的是写意画,只几笔就点出韵味和神髓二轻妙而空灵三 王润华: 基于小说之组织与意义之表现手法,我认为边城与中国的山水画有许多类同的地方,虽然前者用文字,后者用线条色彩作为表现媒介三整本边城几乎都是由这座山水所构成,小说人物,只是点缀山水间的小点而已三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doc

从设计美学角度看设计作品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对设计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设计美学领域的审美学说,对设计师来讲,更是衡量其作品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下面,我就选取古今中外历史上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设计美学角度简要分析一下。 一、唐代曲辕犁 唐代曲辕犁设计精巧,同时亦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犁辕有优美的曲线,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下面,我就从功能美、形式美、材料美和结构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1、功能性分析 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而是使用价值和技术美的结合,在注重物品使用价值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其技术性。 与直辕犁相比,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有很高的劳动效率。犁架加大,显得更加稳定,便于在耕地时的控制,犁铧多为V形,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曲辕犁的使用功能相当完善,使用性加强。同时,从技术美学角度看,唐代曲辕犁的设计更加先进,犁的规格、种类多样,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异。犁铧、犁壁、犁头等也是根据需要而不断改进,技术含量可谓相当高。 2、形式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在形式上,可谓达到了一种均衡与稳定的美学效果。均衡与稳定,是美学规律中重要的一条。均衡是指造型物各部分前后左右间构成的平衡关系,稳定则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构成的轻重关系,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保持着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的,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犁铧为V形,是一种对称,可以给人以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对称本身亦是一种很好的均衡。稳定,则主要表现在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方面。无论从造型上看还是从视觉平衡上看,都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3、材料美分析 唐代曲辕犁的用材主要是木材和铁。二者皆为冷色,极易达到平衡。而且,唐代时候的冶铁技术已十分成熟,铁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器物上。这样,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就更加经济适用,适合于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和使用。而且,木材和铁,二者均为冷色系的实物,搭配起来很容易,不会显得突兀。 4、结构美分析 在产品造型中,变化与统一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规律,为取得产品造型的变化与统一,主要采取的造型手法是:在变化中寻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虽有直线的犁底、压镵、侧额、犁箭和曲线的犁辕、犁梢,但它们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大多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且主体以直线为主。这就是在变化中寻统一;以直线型为主,给人以硬朗稳定的感觉,但犁辕和犁梢的曲线又使造型富有变化,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起对比和烘托作用。曲辕犁以木材为主,而铁质的犁铧与木质的犁架形成了对比,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综上所述,唐代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定的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二、流水别墅 著名的流水别墅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这座位于瀑布之上的别墅实现了赖特“方山之宅”的梦想。整个建筑构思是大胆的,因而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下面,就从设计美学角度,从不同方面看着做瀑布之上的人居典范。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田园江南》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田园江南》 江苏作家金曾豪是全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以哺育作家成长的江南水乡为背景,以作家童年乡村生活为叙事线索,字里行间有对水乡家园的热爱,有对万物生灵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生态美学意蕴。本文即以作家的最新作品《田园江南》为分析对象,力图揭示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与作家的创作美学。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面对大自然的审美传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歌散文。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兴起,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文学关注的重心转向对人性心理的探索与社会变迁的记录。至后工业社会以后,科技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自然界,生态主义蔚然成风。人们意识到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人必须顺应自然并尽力融入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艺术上,生态主义催生了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 金曾豪是江苏省著名作家,出版作品四十余部,著作等身,其中长篇小说《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苍狼》和散文集《蓝调江南》分别获得四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的作 品多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儿童和动物为主要角色,提倡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思想和生活方式。作家最新出版的散文集《田园江南》同样是一部体现了生态美学思想的作品。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自然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审美的对象。《田园江南》的写作 就突出体现大自然本身的美,在这部作品中,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人性化的。如作家写芦苇:“芦苇是喜欢风的,如同它们喜欢阳光和雨。芦苇确实很朴素,在秋天里,它们甚至有些憔悴,下部的叶子已经枯黄,为的是集中能量供给顶部的芦花。没有开的芦花算不上美,不娇不艳,只是一种灰白的絮。风来了,芦苇们并不抗拒,倾斜,倾斜...... 倾斜到一定角度,风就对他们无可奈何了,它们于是又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每一支芦苇都尽力笔直站立着,每一张芦叶先是向上拥抱着主干,然后向斜上方展开去,尽可能地多承接阳光和风雨。如果有一座桥,就可以看到芦花组合成的风起云涌的芦花的海。所有的芦花向一个方向张扬,摇摆,就像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白帆,就像是一行行竖排的关于秋天和荒野的诗句。永远摇动的芦苇在永远发出荒野的声音。一支芦苇发出的声音是细微的,几万、几十万、几千万支芦苇合成的声音就浩浩荡荡,就无边无际。和海的浩荡不同,

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

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 摘要:科技术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系统性,由于其意识简明且较为单一,在 对科技英语文章进行翻译时,应保证科技文翻译的可读性与准确性,注意文章句、词以及字等方面的特点。为了能够提升译文质量,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既要使文 章具有形式美,也要保证内容的通顺性,这就需要加大研究科技文章翻译与翻译 美学之间的关系,重视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美学取向可以在科技文翻译中 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美学的概念,其次从科技英语展现的精 确性特点、条理性特点、逻辑推理性特点、转义性特点几方面深入探讨了科技英 语翻译在翻译美学视野下的美学取向,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我国科技翻译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美学;科技英语翻译;美学取向 前言:当前作为一种边缘学科,翻译美学充分结合了美学与语言学,主要针 对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予以分析。在进一步研究翻译美学基本理论后,得知翻 译即为译者在整个文章中的一种美学体验,是基于一种语言表现的思想再现过程。译者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只有准确了解原文的前提下,通过美学思想才能实现原 文思想的再现。 1翻译美学的概念 翻译美学充分结合了语言学、文学以及美学,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这三个学 科的不同原理,不仅要保证文章的美感,还要保证句子的通顺性。针对于翻译这 项工作,若从这个视角而言就属于一种审美行为。也就是审美主体在此过程中依 靠审美中介,由一个审美客体向另外一个的转换。共有三个不同阶段需要在该主 体转换中经历。第一,审美。科技译文作者通过吃透文章本质,研读文章内容, 挖掘其中的美学本质。第二,赏美。译文作者在细细咀嚼科技文章原文过程中, 实现对美的体验。第三,创造美。译者在咀嚼原文后,已经全面了解文章含义, 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会使译者产生美感意识,并将这种美使用另外一种 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美学。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经过以上几种 论述可以得知,是建立在翻译译文及原文的一种美学体验。将原文与译文美学在 美学引导下完全展现的方法就是翻译,整个翻译的过程也是美学取向的过程。鉴 于此,下面本文将针对科技翻译美学从几个方面予以更深层次的分析。 2科技英语要展现精确性特点 从科技本身出发的科技英语翻译,需要全面了解其具有的特点,在完全掌握 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对其美学进行准确定位。通常可从周密性、精确性以及逻辑 性等三方面体现科技英语特点。在实际翻译科技英语时,需要相关人员全面把握 科技英语的精确性,将科技英语内涵有效地挖掘出来,把握原文的正确性。一般 来说,在翻译科技英语时,不仅要注意一词多用的现象,还需要避免用词的含混 不清,以及科技的关联含义性与多重含义性。作为文章中的核心词汇,概念也是 语言语义的有效延伸,只有在翻译科技英语时,深入挖掘科技术语的内涵,利用 更加合理的科技用语方法,才能保证内容上整个翻译文章的简洁性与精确性。 通常在翻译科技英语时,不单单要保证翻译的简洁性与精确性,还需要将一 种可以令人反复咀嚼的味道及创造性美感从文本中渗透出来。现阶段科技词汇相 对较多,但由于词汇自身非常精确,缺少模糊性,所以能将美感更加生动、形象

《设计美学》第三章重点

《设计美学》第三章纲要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整合P92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P112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样式系统,它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和发展的成果。 3、文化价值P112 文化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最高的文化价值在于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以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 4、生态系统P120 生态系统: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 5、设计P120 设计:一种综合性策划和形式创造活动,作为生产的前提,它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 6、时尚P109 时尚: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所形成的社会流行倾向。 7、市场机制P120 市场机制:依据商品交换原则形成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 了解: 期待世界:是构成读者希望接受和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条件系统。 集体无意识:是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它是先天的非个人的心理机制。 个体无意识:是以一种情结表现出来的原型。 文化模式:是指文化类型特定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的特征。 文化生态系统:将各种文化形态依其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连接而构成的系统。 文化进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以社会化的组织形式通过文化的传承和积累而实现,具有质的飞跃。 大设计: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去规划和安排各项具体的设计任务。 生活方式:是指除物质生产和交换外,人们日常社会生活采取的各种形式。 边际效用:是指有无某一种商品在效用上的差别。 消费定势:是消费者依据过去的经验或习惯性选择来购买商品的现象。 二、简答题 1.何谓文化,为什么说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P93 答: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样式系统,它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和发展的成果。 A.设计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 B.产品的设计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涉及了科技文化与整个人文文化的联系。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设计美学考试试题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1、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并存,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并存,这是美学的基本矛盾。 2、艺术形象 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3、集体无意识: 是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它是先天的非个人的心理机制。 4、生态审美 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他把审美观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生命关联。 5、定势 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个人价值观所决定。 6、结构的稳定性 指产品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无论是处于静态或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7、审美形式 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中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8、知觉 以感觉为基础,它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9、何谓“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就是抛弃那些脱离时代需要的陈规旧习,放弃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以及先入为主的设想。回到零点,从实际功能需要出发,重新考虑语汇的构成和意义。 10、明代家具发展到高潮的原因 答:1 由于园林建筑的兴起,增加了对室内陈设的需求; 2 随着与南洋交通的发展,有了充裕的优质木材的供应; 3 是木工工具的改进,为家具工艺技术提供了物质前提 问答题: 1、如何区分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 2、 答:审美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它反映了对象在什么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产品的适用性则是一种功利价值。审美价值具有的是精神功能,功利价值具有的则是一种物质功能。 2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是什么? 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不同于古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新的美学形态,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于整个生态美学中,并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一 生态存在论主要从有机整体的视角,揭示人与世界万物的存在是一种系统的关系存在。从其存在状态看,它是一个生命自组织演化系统。这一大的演化系统可分为系统自身的自组织演化、系统之间的自组织演化和系统内在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自组织演化。在这一巨大的生态存在自演化系统中,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亚原子、原子、分子、细胞原生物、生物有机体到文化,既是具有自稳自组性的有机系统,又是生态存在系统的一个部分。从系统哲学范式的观点看,每一系统相对于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都会在自身所处的生态位上获得相应的价值承认;但它作为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却不应将自己的存在价值凌驾于整个大系统之上,因为系统价值高于部分价值,每一系统作为一个部分都必须服从生态大系统的规范。而且就系统内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来说,它们不是原子式的存在,而是系统关联性的存在。 因此,生态系统的生命演化与维系,相对于其他生命系统的存在就构成了一种终极制约性。恰如著名学者拉兹洛所言,“自然是终极因”。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没有形而上的终极预设与追求,便失去存在之根、力量之源。而形而上的预设作为一种逻辑设定,往往不太容易被经验证实或证伪。这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几乎是不言而喻的通则。但在生态文化视野中,生态存在的终极本体性,却是人们可以经验感觉的事实。现代人类实践的无度扩张已经触及到地球的极限,生态灾难频发,彰显了地球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的脆弱性。生态存在作为一种终极本体性设定不仅仅是理论的推演,也是现代人类存在经验的潜在呼唤。 生态存在论内含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双重纬度上的理想设定,从其存在特性看具有六大本质特征,这六大本质特征既是从生态存在视野对万事万物的存在本性的概括,也是对生态美的本质特征的概括。第一,一体性。一体性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在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上,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万物是平等的,如桑德拉?巴哈古纳的诗意吟颂:“我们必须聆听树木的心跳,因为它和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生命。”〔2〕第二,共生性。人、自然、万物的本原一体性,是生态存在论状态的整体表征。而支持存在一体性的规则就是共生性,不仅是万物之间的共生,更根本的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对于人来说,共生不仅意味着生存规则,而且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在机械论、工业文明的行为模式中,人类越来越淡忘了人与自然共生这一始源性的终极真实,共生性将重新唤回人与自然的生命连结与亲和。第三,互通性。 共生的本性必然要求互通,任何生命自组织演化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其自身生态活力的保持,必须依赖与其他生命系统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且互通不是因与果的线性过程,而是网络式的双向整合。这种互通并非由于存在者之间的利益需求,而是植根于存在者之间的生命亲和,“从演化进程来看,人类可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出一种深植于基因、渴望其他物种相伴的需求”。为此,威尔森创造了一个新词“亲生命性” (biophilia)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

生态美学在当代的意义阐释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生态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正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研究对象、影响及其意义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确立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意识是人类共存和发展进步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美学;人与自然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的世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便遭遇巨大的挑战。尽管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然而,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审视和思考了。 生态美学的兴起正是基于现实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从而也愈发显示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曾繁仁先生明确指出:“生态美学观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包 含着生态纬度的当代生态论审美观”;强调“应将我们的生态美学观奠定在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之上。”②生态美学

在面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是以追求两者的和谐、协调为最终、最高目标的。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我们认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它对生态问题的粗暴的或优雅的指控,也不在于因它的出现而产生的美学理论中量的增加;生态美学不可能改变美学原有的格局,但是它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美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也将大大地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 一 生态美学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世界观的改变,使从前人们所信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技术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受到普遍的怀疑。“人们更倾向于确信,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它有着自身的生存逻辑和运行法则。万事万物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①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也不应该粗暴地干预自然的运行,而应该尊重环境和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 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从艺术的起源看,考古资料证明艺术并不完全起源于生产劳动,而常常同巫术祭祀等活动有关。例如,甲骨文中的“舞”字,表现了一个向天祭祀的人手拿两个牛尾在舞蹈朝拜。由此可见,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天)中和协调的一种追求。从审美本身来说,并非一切“人化的自然”都是美的,更不是所有非人化的自然就一定是不美的。无论是经过人的实践还是未经实践的自然,只要同人

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以下是“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诵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著名的语音学家徐世荣先生说:“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这表明,书面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而朗读却可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朗读去感受语言的内蕴气势,去领略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情感走向,去畅听自身的审美体验,去积累丰富的词汇、句法和写作技巧,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清代唐彪曾这样形容反复吟咏朗读可达到的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即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这就启发我们,语文朗读教学应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讲解、范读的“中介”环节,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以改变教师不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问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认识水平和审美趣味与能力,去确定文本的未定性内容,评价未定性人物,

去填充文本留下的空白,以达到对文本的真正自我理解和接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变“讲”师为“导”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如教学《边城》一课,教师可以一边用投影仪展示湘西风景,一边动情地引读,为学生解说画面中的风土人情,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湘西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下面这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茶峒山城的小溪边,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玩味,悟出文中的韵味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便自己找到最佳的朗读状态,这样来增长学生真实的本领。 二、适时示范,注重点拨,变听众为主人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掌握语气、节奏、音色等。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