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讲 植树问题

第七讲 植树问题

第七讲 植树问题
第七讲 植树问题

第七讲植树问题

1、(1)小新把贝壳放在桌上,每5厘米放一颗,到20厘米处,可以放几颗?

20÷5+1=5

(2)小新把7颗贝壳放在桌上,每两颗之间距离是5厘米,从第一颗到第七颗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7-1)×5=30

(3)小新在桌上等距离地摆了8颗贝壳,已知第1颗到第8颗的距离为56厘米,求每两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56÷(8-1)=8

2、一个鱼塘周围长1800米,沿塘边每隔6米栽一棵杨树,需种几棵杨树?

1800÷6=300

3、一条走廊长21米,从走廊的一端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的两边一共需要几盆花?(21÷3+1)×2=16

4、学校两座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是40米,如果每隔5米种1棵树,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40÷5-1=7

5、在一条长为48米的马路一旁栽树,如果每4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几棵?如果一共要栽9棵,那么每两棵之间应相隔多少米?

48÷4+1=13 48÷(9-1)=6

6、一根木料长20米,把它锯成5米长的一段,如果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需多少分钟?(20÷5-1)×3=9

7、一幢六层楼房,每层楼有14级楼梯,小明从底楼走到六楼,共走了多少级楼梯?

(6-1)×14=70

8、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36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36÷(4-1)=12 (6-1)×12=60

9、时钟6点钟敲6下,10秒钟敲完,敲8下需要多少秒?

10÷(6-1)=2 (8-1)×2=14

10、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5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12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指向9。问: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

(12-1)×5=55 55÷12=4……7 9-7=2

11、一个木工锯一个长13米的木条。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1米,然后锯了5次,锯成许多一样长的短木条。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13-1)÷(5+1)=2

12、校门口摆一排菊花,一共9盆。再在每两盆菊花中间摆3盆桂花。共摆了几盆桂花?(9-1)×3=24

13、一个老人在公路上散步,从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12根用了11分,这个老人走了24分,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11÷(12-1)=1 1×24+1=25

14、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30米,沿周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30÷3=10

15、A、B两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

(4-1)÷(3-1)=1.5 (16-1)÷1.5+1=11

16、大人上楼的速度比小孩快1倍,小孩从1楼到3楼需要3分钟,那么,大人从1楼到5楼要多少分钟?

3÷(3-1)÷2×(5-1)=3

17、某工地从一条直道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4米打了一个木桩,一共打了37个木桩。现在要改成6米打一个木桩,那么,可以不拔出来的木桩共有多少个?

(37-1)×4÷12+1=13

18、有一根长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作一记号,每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了几段?

180÷3-1=59 180÷4-1=44 180÷12-1=14 59+44-14+1=90

19、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自右至左每隔5厘米染上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逐段锯开,那么长度是4厘米的木棍有几根?100÷30=3……10 3×2+1=7

公开课: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 ------ 两端都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栽。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 =间隔数 +1”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 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 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学“间隔”的含义和间隔数。 师:我们人有两件宝贝,是双手和大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到这两样 宝贝。请你伸出你的右手,观察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 5 个手指, 4 个手指缝。 师:减掉 1 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 4 个手指, 3 个手指缝。 师:再减掉 1 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 3 个手指, 2 个手指缝。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手指和手指缝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 ,, 手指比手指缝多1,手指缝比手指少1。 师:这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语言来说就叫间隔,间隔的个数就叫 间隔数。 师:其实这个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属于我们数学上非常有名的“植树问 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索规律 (一)课件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在全长 2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师:说一说植树都有什么要求? 预设:生:每隔 5 米种一棵。 师:这个要求很重要,那么 5 米指的是什么? 预设:间隔。 师:间隔指的是什么? 预设:生: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师:指数间隔是多少? 生:5 米。 师:还有别的要求吗? 预设:生:两端都要栽。 师:这个要求也很重要,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谁来比划一下?

数学问题全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 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 rcial use 数学问题全集 牛吃草问题 例1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 5头牛吃10天,那么,供25头吃几天? 设每天长出的草可供X 头牛吃,利用原草量是相等的关系有 (10-X)×20 = (15-X)×10 =(25-X)×t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紧紧抓住“牛吃的草可以分成两部分”来思考。我们可以将25头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吃新生的草;另一部分去吃原有的草。因为草的生长速度是5头/天,所以新生的草恰好够5头牛吃,那么吃原有的草的牛应该有25-5=20(头)。当这20头牛将草地原有的草量吃完时,草地上也就没有草了。 100÷(25-5)=5(天) 例2: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现在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可淘完;5人淘水8小时可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与“牛吃草”毫不相关,其实题目中也蕴含着两个不变的量:“每小时漏水量”(相当于草的生长速度)与“船内原有的水量”(相当于草地上原有的草量)。 设x人在一小时内可掏尽匀速进入船内的水,y为2小时淘完要安排人数,则 (10-x)*3=(5-x)*8=(y-x)*2 x=2,y=14 牛吃草问题[综合练习] (1)牧场上有一片牧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者供23头牛吃9周。如果牧草每周匀速生长,可供21头牛吃几周? (2)有一口水井,如果水位降低,水就不断地匀速涌出,且到了一定的水位就不再上升。现在用水吊水,如果每分吊4桶,则15分钟能吊干,如果每分钟吊8桶,则7分吊干。现在需要5分钟吊干,每分钟应吊多少桶水? (3)有一片牧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现在派17人去割草,30天才能把草割完,如果派19人去割草,则24天就能割完。如果需要6天割完,需要派多少人去割草?

植树问题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106~107例1、例2及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理解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课件1)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师:植树是一项环保活动,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响应,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 (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 提出问题——两端都栽、 一端栽 、两端不栽。 出示公告(为了迎接开放日的到来,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小设计师一名,请看招聘启示。)(出示课件1) 出示招聘启示和校园图片 1.出示教学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 2、学生动手在纸上设计植树方案。(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设计天份)(出示课件2) 3、学生汇报其设计的植树方案。 A 、我按要求每隔5米种一棵,我是按两头都种来设计的,所以我种了21棵。 B 、我是只种一头的。所以我只种了20棵。 C 、我是两头都不种的,我只种了19棵。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集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集 三年级思维训练 目录 第一讲数图形 2 第二讲找规律 4 第三讲加减巧算 6 第四讲填数游戏 8 第五讲有余数除法 10 第六讲周期问题 12 第七讲配对求和 14 第八讲乘法速算 16 第九讲乘除巧算 18 第十讲应用题(一) 20 第十一讲应用题(二) 22 第十二讲植树问题 24 第十三讲重叠问题 26 第十四讲简单枚举 28 第十五讲等量代换 30 期末综合练习 32 第1讲数图形 专题分析: 同学们,你们会数图形吗?要想正确地数出线段、角、三角形……的个数,就必须要有次序、有条理地按照规律去数。 要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关键是要从基本图形入手。首先要弄清图形中包含的基本图形是什么,有多少个;然后再数出由基本图形组成的新的图形,并求出它们的和。 例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A B C D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采用以线段左端点分类数的方法。 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3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2条;以C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1条。所以,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把图中线段AB、BC、CD看做基本线段来数,那么,由1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B、BC、CD3条;由2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C、BD2条;又3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D1条。所以,图中一共有3+2+1=6(条)线段。 例2: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 A D

【思路导航】数角的个数可以采用与数线段相同的方法来数。以AO为一边的角有:∠AOB、∠AOC、∠AOD3个;以BO为一边的角有:∠BOC、∠BOD2个;以CO为一边的角有:∠COD1个。所以图中共有3+2+1=6(个)角。 当然,也可以把图中∠AOB、∠BOC、∠COD看做基本角,那该怎样数呢? 例3: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A B C D E 【思路导航】数三角形的个数也可以采用按边分类的方法来数。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ABC、△ABD、△ABE3个;以AC为边的三角形有:△ACD、△ACE2个;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ADE1个。所以图中共有三角形3+2+1=6(个)。我们还发现,要数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只需数出△ABE的底边中包含几条线段就可以了,即3+2+1=6(个)。所以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 拓展训练: 1、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几个角? 共()条线段共()条线段 ③④ 共()个角共()个角 2、按要求数图形。 ①② 共()个三角形共()个三角形 ③④ 共()个长方形共()个长方形 3、填空。 ?有6个小朋友,每2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 ?从青岛到上海的直达列车,中途停靠5个站,这次列车共有()种不同票价。 4、解决问题。 ?三年级有6个班,每两个班要比赛拔河一次,这样一共要组织多少场比赛? ?有红、黄、蓝、白四只气球,如果每两只气球扎成一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扎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种) 【学习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页例1。 【课程标准描述】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目标】 1.动手观察,理解“间隔、间隔数、两端都栽的含义,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生活中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会根据间隔数、总长求棵数。 3.学会猜测、讨论、验证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感悟构建数学模型(线段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发研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手指间的间隔,初步了解“间隔”,说一说生活中的间隔,加强对“间隔”的理解,通过“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这一情境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两端都栽含义,通过猜想、验证“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目标2。 3.通过经历探讨交流、猜想验证,画线段图发现规律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以及通过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评价目标1) 请同学们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之间都有一条指缝。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指缝叫“间隔”。那么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课件出示)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等都有间隔。)出示课本106页例题1的图片,引出课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评价目标1、2) 师出示完整问题: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板:两端要栽) (3)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7数学广角__植树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科书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三道例题,其中教科书P106的例1和P107的例2是探究线段上的植树问题,教科书P108例3是探究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并且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科书P108例3中通过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1.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到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蕴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教科书P106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归纳、推理的过程,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对应、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画图的策略。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单元通过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来解决植树问题,可以更直观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建立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两端都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弄混。事实上,学生不用记每种模型的结论,遇到问题,只要画个线段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体会到画图策略的价值。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1)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课本第106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了解“间隔”的含义。 1、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张开五指。仔细观察,手指与手指之间出现了什么?这4个“空隙”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呢?2个呢?(在自己的手指上指一指,说一说) 2、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学习例1。 1、你认为例1中哪些词语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2、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3、全长、间隔与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把公路看做一条线段画图看一看,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两端都栽)

4、运用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三、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过关测评 1、(课本107页做一做第1题) 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2、在花园小区一条320米的小路的一边上栽树,从起点到终点每隔16米栽一棵,可以栽多少棵? 3、兰兰家住在七楼,芳芳到她家玩耍,从底楼爬到三楼用了18分钟,她从底楼到兰兰家需要多长时间? 4、园林工人沿公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植),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五、整理学案

小学奥数一年级_第五讲_数数与计数

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 例1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 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解:见右图看一看、数一数可知:5个手指间有4个“空”。“空”又叫“间隔”,也就是,人的一只手有5个手指4个间隔。 例2 小朋友在一段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1米种一棵,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解:画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见,这段马路的11棵树之间有()个“空”,也就是10个间隔。每个间隔长1米,

10个间隔长10米。也就是说这段马路长()米。像这类问题一般叫做“植树问题”。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当两头都种树时: 例3 把一根粗细一样的木头锯成5段,需要4分钟。 ①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10段,需要几分钟? ②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100段,需要几分钟?解:画出示意图: 由图可见,把木头锯成5段,只需锯()次。 所以锯一次需1分钟。 ①同样道理,把这根木头锯成10段,只需锯()次,所以需()分钟。 ②同理,把这根木头锯成100段,只需锯()次,所以需()分钟。 例4 鼓楼的钟打点报时,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问中午12点时打12下需要几秒钟?

解:画示意图。钟打一下用一个点代表,打5下画5个点。 由图可见,钟打5下中间有4个时间间隔,4个间隔是4秒钟,每个间隔就是1秒钟。 由此推理钟打12下时有()个时间间隔,所以用()秒钟。

习题五 1.一队男生8人。老师要求在2名男生中间插进1名女生,问可插进多少女生? 2.小冬用12张纸订成一个本子。从头数起,每隔3纸夹进一片树叶,问这个本子内共放进多少片树叶? 3.在一条20米长的小路两旁种小松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而且两头都种树,问这段小路上共种多少棵? 4.一根钢管长6米,每分钟锯下1米,几分钟锯完?

第1课时 植树问题(1)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1课时植树问题(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页例1及相对应的“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隔”及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从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它问题,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 【教学重点】 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 【教学难点】 掌握用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 1.小游戏。 师生共同在毛线两端系个扣,然后等距离每隔一段系个扣,数一数一共可以系几个扣。学生动手试一试。

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出系扣的个数比间隔数多1。 2.验证。 学生拿出一根20厘米长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指名说说自己系了几个扣。 验证扣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3.教师导入。 师: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你们每年都会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你们可曾注意到植树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们共同来研究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1)]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交流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 栽一棵,两端都要栽。问题是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 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名称植树问题 执教者李忠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 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 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让学 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 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 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 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 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 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 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 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 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 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 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 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经 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 化”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 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

第五讲 圆周植树问题

第五讲圆周植树问题 【例题求解】 例一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0米,沿外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花圃外围插了多少面旗? 例二人民公园内有一个湖泊,周长168米,现在沿边长等距离做8个9米的花坛,花坛间隔多少米? 例三体育课上老师在操场上画了4个大圆圈,每个圆圈周长18米,每隔2米站一个同学做“打水鸭子游戏”,游戏规定:每个圆圈内有1个同学拿竹竿打“水鸭子”。一共可以有多少个同学参加游戏? 例四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在这个长方形四周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例五“六一”儿童节,学校要用气球布置一个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礼堂,每个一米挂一个气球,四个角上都要挂气球。那么每条边上挂了几个气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 【学力训练】 1、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是20米,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间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 这个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 2、一个新村里的人们造了一个周长888米的圆形大花园,准备在花园的四周等距离造一些小花坛,每个 小花坛长2米,每两个小花坛的间隔为6米,那么需要造多少个小花坛? 3、40个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分两组玩,其中每组有一个小朋友丢手绢,其他小朋友围成圈,每相邻 两个人之间间隔了1米,那么,每个圈的周长是多少? 4、一个湖泊的周长是180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米栽1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1棵桃树。这个湖泊 的周围栽了柳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5、有一个正方形果园,每个角都要种一棵树,每边都要种上11棵树,四条边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6、一块正方形花圃,在每条边上栽21株丁香,在每个角上都栽了1株丁香。问:这块正方形花圃四周共 栽了多少株丁香? 7、一块三角形的每边上钉着8根钉子,每个顶点处都钉有钉子,每两根钉子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求这 块三角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多少厘米? 8、东西两村之间原有电线杆166根,相邻两根之间相距40米,现在用121根新电线杆换旧电线杆,两根 新电线杆之间应隔多少米? 9、在周长为4800米的湖泊边上种10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间又种杨树,杨树的间距为8米,那么,一共 要种多少棵杨树? 10、用九个棋子“○”,摆成3行,每行4颗,想一想,画出你摆的图案? 【课后作业】 1、一个湖泊周围长180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米栽一棵柳树,这个湖泊的周围一共可以在多少棵柳树? 2、建筑工程队盖一栋楼,要在长90米,宽15米的地基上打桩。每隔3米打一根桩,这栋楼地基的四周 要打多少根桩? 3、小朋友们做游戏,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角上站一个小朋友,每边站12个小朋友。问:共有多少个小 朋友在做游戏? 4、一个湖泊周围长180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问湖泊周围 一共栽了多少棵柳树,多少棵桃树? 5、把12名队员安排在一个正方形操场的四边上维持秩序要求每边上的人数都相等,那么每边应安排几 人?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植树问题(3课时)

植树问题 第1课时植树问题(一) 课时目标导航 植树问题(一)。(教材第106页例1) 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两端都栽(即间隔数比棵数少1的情况)。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一、情景引入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你们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你们可曾注意到植树中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们共同来研究你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06页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思考:用画线段图探究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解决问题。 因为植树总数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一共有多少个间隔,而

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植树多少棵。 在100米长的小路上共有20个间隔,那么就可以栽21棵树。 100÷5=20 20+1=21(棵) 答:一共要栽21棵树。 三、巩固反馈 1.有一根绳子,每隔2米挂一盏灯笼,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了14盏灯笼。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4-1=13 2×13=26(米) 2..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 1000÷8=125 125+1=126(盏) 126×2=252(盏) 四、课堂小结 谈谈在解决植树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得地方? 植树问题(一) 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例1100÷5=20 20+1=21(棵) 1.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2.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一座桥长116米,在桥的两侧栏杆上各安装16块花纹图案,图案的长为2米,

公开课: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栽。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学“间隔”的含义和间隔数。 师:我们人有两件宝贝,是双手和大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到这两样宝贝。请你伸出你的右手,观察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5个手指,4个手指缝。 师:减掉1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4个手指,3个手指缝。 师:再减掉1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 生:3个手指,2个手指缝。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手指和手指缝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手指比手指缝多1,手指缝比手指少1。 师:这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语言来说就叫间隔,间隔的个数就叫间隔数。 师:其实这个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属于我们数学上非常有名的“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索规律 (一)课件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师:说一说植树都有什么要求? 预设:生:每隔5米种一棵。 师:这个要求很重要,那么5米指的是什么? 预设:间隔。 师:间隔指的是什么? 预设:生: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师:指数间隔是多少? 生:5米。 师:还有别的要求吗? 预设:生:两端都要栽。 师:这个要求也很重要,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谁来比划一下?

四年级语文培优记录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培优:第五讲植树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四年级语文培优记录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培优:第五讲植树问题(无答案)全国通用 第五讲 植树问题 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 2)如果一端植数,另一端不植树,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3)如果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棵数应比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学习探究: 例1、一条路长35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练一练:一条路长72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例2、学校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长56米的小路,小红要在小路两旁每隔7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例3、湖滨花苑两座楼房之间相距36米,物业管理公司每隔2米载一株花,一共要栽多少株花?例4、一个湖泊周围长32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4米载一棵杨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杨树? 练一练:一个环形赛车道长500米,周围每隔5米载一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例5、某学校在道路的一侧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从起点到终点共栽了12棵,求这条路长多少米? 例6、为迎接国庆节,园林部门在一条长100米的道路两旁放置花盆,一共放置了22盆,问两个花盆间间距多少米? 能力训练: 1、 有一条长72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 从小刚家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长40米的小路,小刚要在小路一旁每隔4米栽一棵数,一共要载多少棵树? 3、 两栋楼房间有一条长80米的小路,园林叔叔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 4、 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1课时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106~111及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m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互动新授 (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两端不栽。 1.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 2.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3.(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二)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找规律) 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两种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 1.两端都栽:(教学例1) 假设小路长20米,那么可以栽几棵? 5m 用画线段图表示: 则20÷5=4,要栽5棵。 由此可知:lOO÷5=20(个),那么这里的20就是棵数了吗?应该是什么?

植树问题 例1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南华县龙川小学黄文纪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数学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解决: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重点难点 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知道两端栽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学时重点 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学时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互动新授 (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苗? 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多媒体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两端都栽 (二)探索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公式) 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 1、假设小路长10米,小树之间的距离为2米,那么可以栽几棵? (1)画一画 (2)算一算:10÷2=5,要栽6棵。 2、假设小路长20米,小树之间的距离为5米,那么可以栽几棵? (1)画一画 (2)算一算:20÷5=4,要栽5棵。 3、假设小路长40米,小树之间的距离为4米,那么可以栽几棵?(1)画一画 (2)算一算:40÷4=10,要栽11棵。 4、例1如果用算式计算怎么算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培优:第五讲 植树问题测试卷 全国通用【精品】

第五讲植树问题【精品】 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 2)如果一端植数,另一端不植树,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3)如果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棵数应比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学习探究: 例1、一条路长35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练一练:一条路长72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例2、学校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长56米的小路,小红要在小路两旁每隔7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例3、湖滨花苑两座楼房之间相距36米,物业管理公司每隔2米载一株花,一共要栽多少株花? 例4、一个湖泊周围长32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4米载一棵杨树,一共栽了多少

棵杨树? 练一练:一个环形赛车道长500米,周围每隔5米载一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例5、某学校在道路的一侧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从起点到终点共栽了12棵,求这条路长多少米? 例6、为迎接国庆节,园林部门在一条长100米的道路两旁放置花盆,一共放置了22盆,问两个花盆间间距多少米? 能力训练: 1、有一条长72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 多少棵树苗? 2、从小刚家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长40米的小路,小刚要在小路一旁每隔4米栽 一棵数,一共要载多少棵树?

3、两栋楼房间有一条长80米的小路,园林叔叔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 多少棵树? 4、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5、一个400米长的环形跑道,每隔50米插一面小旗,一共需要插几面小旗? 6、公园路边的一侧放了一些椅子,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有68把,每两把椅子之间 都相距10米,求这条路长多少米? 7、在600米长的公路两边从头到尾一共栽122棵树,每两棵数之间距离相等, 每两棵数之间相距多少米? 8、花工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花,每边都种20株,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株 花,求这个场地四周共种了多少株花? 9、两棵大树之间相距120米,园林部门计划在两棵大树中间补栽14棵小树,每 两棵树的间隔距离相等,求树的间隔是多少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植树问题(3)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2课时植树问题(3) 教学目标: 1.运用转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以及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基本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教师:在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共同探讨了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还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来帮助大家一起回顾这些知识? 预设:在一条线段上植树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两端都不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少1;一端栽一端不栽时,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教师: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预设: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再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对已学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另一种情况。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展开探索 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120 m,如果每隔10 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教师: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植树问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不同之处在于前面学习的是在线段上植树的问题,这道题是在一个圆形周围植树。(教师追问1:线段是怎样的?圆形又是怎样的?)线段是直的,圆形是一条曲线。(教师追问2:一条什么样的曲线?) 逐步引导得出: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 预设:相同之处是,都是已知长度和间隔距离。 教师:你能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汇报。 2.概括归纳,得出模型 教师:大家想到了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画图)120 m的长度太长了,怎么办?(先用简单的数据试一试) (1)以周长为40 m的圆为例,通过下图得知,能栽4棵树。 (2)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相当于在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中“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3)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 引导得出: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 教师:利用发现的知识,你能解决例3的问题吗?(出示:池塘的周长是120 m?)120÷10=12(棵) 答:一共要栽12棵树。 教师:谁能完整地概括一下刚才的发现? 预设: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在线段上植树的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巩固强化 教师:运用刚才的发现,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鄂城区杨叶镇团山小学:袁国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7页例1及有关练习。 【教材、学生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生在二年级时,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对这类现象也有所发现。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文字的能力还较弱。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术语“间距”“间隔数”;通过学生的自主画图,抽象出规律“间隔数+1=棵数”,而后,利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学术语:间隔数、间距。 (2)使学生在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的同时,通过画图,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形成公式。 (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正确应用公式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在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纸,学生准备直尺和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发思考 谈话提问:同学们,这张图片是哪儿?(学校院墙外沿河马路)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一排整齐的绿化树) 为了美化乡村,环卫工人在沿河马路上植树。你们知道吗?植树不仅美化环境,其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2、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如果在全长12米的一条路上,每隔4米种一棵树,可以怎样种? 学生摆小棒(由于题目中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的,同学们从3个不同角度考虑,出现了3种可能种植的情况。) 学生上台演示(3把米尺、4个学生) 课件展示学生的植树方法: (两端都栽,4棵)(只栽一端,3棵)(两端都不栽,2棵) 师:在实际的植树过程中,“两端都栽”、“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情况。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板书:“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3、利用课件介绍概念 师问:这里的12是什么?(师:我们称为“全长”) 这里的“4”是什么?(师:我们也可以称为“间距”) 每两棵树间的这一段叫什么(师指着“间隔”说:这是“间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