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09-2012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2011-08-09 20:48:28

★★已经或正在出版

☆☆即将出版已确定

※※下落不明待查考

▲▲存疑问后有说明

在豆瓣可以查到的条目给出了链接

没标的待补充

2009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1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大中华文库(2009年出版项目)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

▲▲3 清代赋役全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不知道是不是收入了《明清赋役全书》★★4 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凤凰出版社

★★5 辑校万历起居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6 宋元善本图典(国家图书馆卷)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7 孙诒让全集中华书局

☆☆8 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第一期)北京出版社☆☆据说明年出

※※9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全清词·雍乾卷(第一~十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11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2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两辑

★★13 海外珍稀中国科学技术经典集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4 沈家本全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5 二十四史考证文献汇编巴蜀书社

★★16 地方志灾异资料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出一辑

17 楚辞珍稀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8 凌濛初全集凤凰出版社

★★19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广陵书社

★★20 明代职官年表黄山书社

★★2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罗振玉学术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直报天津古籍出版社

24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文物出版社

★★25 陶澍全集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26 商周金文摹释总集中华书局

★★27 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中华书局

★★28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即《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

29 100种珍本古医籍整理集成(二)中医古籍出版社

30 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六)中医古籍出版社

31 淮安文献丛刻之九——光绪《淮安府志》方志出版社

★★32 清代缙绅录集成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33 闽台族谱汇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 湘西苗疆珍稀民族史料集成民族出版社

35 中国儒学通案人民出版社

★★36 中国印论类编荣宝斋出版社

37 英藏敦煌文献(第十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38 中国历代乐论汇释(8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39 傅惜华藏古本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

40 《说文解字诂林》补编作家出版社

41 中国边疆民族抄稿本古籍方志丛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2 清代民族立法文献汇编(1-45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43 陆游全集校注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44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

★★45 汪廷讷戏曲集巴蜀书社

★★46 斯卡奇科夫所藏汉籍写本和地图题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7 清代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8 嘉兴文献丛书凤凰出版社

★★49 韩非子校注凤凰出版社

▲▲50 虞集年谱与研究资料汇编凤凰出版社▲▲凤凰出过《虞集年谱》,似无研究资料汇编

51 南戏大典·荆钗记黄山书社

52 南戏大典·通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黄山书社

53 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海总目提要黄山书社

★★54 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黄山书社

★★55 晚清稀见史料三种黄山书社★★即《程恩培集》《程文炳文集》《东游纪程》

★★56 嵞山集黄山书社★★《方嵞山诗集》

★★57 紫阳书院志黄山书社

★★58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陈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59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欧阳玄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0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张之翰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1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刘将孙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2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戴良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3 元朝别集珍本丛刊·程钜夫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4 刘熙载年谱辽海出版社

65 《四六法海》校点辽海出版社

★★66 晋唐两宋行记辑校辽海出版社

★★67 《全唐文》作者小传补正辽海出版社

★★68 重广会史笺证齐鲁书社

★★69 渔洋精华录集注齐鲁书社

★★70 沈德潜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71 雪桥诗话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72 秦出土文献编年三秦出版社

73 陕西古籍总目二种(陕西师范大学分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分册)三秦出版社

74 雍大记三秦出版社

★★75 清代木刻鼓词小说考略三晋出版社

★★76 吴雯先生莲洋集三晋出版社

★★77 备急千金要方通检上海辞书出版社

★★78 论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9 楚辞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80 翁同龢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81 崇祯历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82 秦汉石刻题跋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83 点校补正经义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84 古文尚书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85 宁波同乡社团史料集成天津古籍出版社

★★86 西北史籍要目提要天津古籍出版社

★★87 《傅子》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88 落照堂藏青铜器拓本文物出版社

★★89 黄本骥集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90 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集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91 陈傅良诗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92 春秋胡氏传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93 楼钥集浙江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94 (永乐)顺天府志中国书店出版社

95 (万历)顺天府志中国书店出版社

▲▲96 (康熙)顺天府志中国书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的那本《康熙顺天府志》么?★★97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

★★98 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

★★99 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

★★100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中华书局

★★101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中华书局

★★102 肇论校释中华书局

103 《黄帝内经》考证与研究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

104 中医丛书综录中医古籍出版社

105 稀见明代戏曲丛刊东方出版中心

★★106 驳案汇编法律出版社

★★107 名山藏福建人民出版社

★★10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9 点校陆时雍《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即《诗镜》

★★110 黑水丛书——东游日记(外十六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1 黑龙江地方古籍整理(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2 辽代石刻文续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13 大鹤山人词话南开大学出版社

114 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补刊宁波出版社

★★115 司马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116 米芾书法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117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

118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9 中国古代建筑典章制度汇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即《中国历代建筑典章制度》上册、下册

★★120 《园综》注释同济大学出版社★★似为《园综》上下两册

121 明万历《汉阳府志》校注武汉出版社

122 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

★★123 《云南备征志》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似为《云南备征志(上下)》

124 藏外佛教文献(第十三、十四、十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5 明清宫藏中西商贸档案中国档案出版社

★★126 浙江婺剧手写孤本剧目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27 黄震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128 沈括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129 敦煌小说合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130 中国历代小说批评史料汇编校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31 何如璋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32 清朝首届驻日公使馆官员与日本友人笔谈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1 羌族历史文献辑刊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

※※2 清代经学著作丛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京剧历史文献全编·清代卷凤凰出版社

※※4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 清水江文书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7 徐光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8 英藏敦煌藏文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藏甲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宋代诏令总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11 开宝遗珍文物出版社

12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10卷本) 武汉大学出版社

★★13 王应麟著作集成中华书局

14 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七)中医古籍出版社

※※15 北京古籍集成(第一辑)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 重归文献——影印经学要籍善本丛刊之《仪礼经传通解》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

★★18 楚简帛通假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昆戏集存·甲编黄山书社

21 碎金词谱全译辽海出版社

★★22 脉学类聚人民军医出版社

※※23 侯方域全集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潘德舆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5 宋代刻工名录三晋出版社

★★26 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陈维崧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王荆文公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9种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朱载堉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2 元典章天津古籍出版社

33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珍稀曲本丛刊”第一辑(六种)文化艺术出版社

34 草原金石录文物出版社

★★35 中国稀见史料第2辑【厦门大学图书馆藏稀见史料(一)】厦门大学出版社★★36 新疆乡土志稿新疆人民出版社

37 奎章阁藏六家本《文选》郑州大学出版社

38 《崇祯历书》合校中国科技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39 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档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0 金楼子校笺中华书局

★★41日本藏西夏文文献中华书局

42 宋元学案补遗中华书局

★★43 唐才子传笺证中华书局

★★44 向达先生敦煌遗墨中华书局

★★45 内蒙古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约文书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6 (嘉靖)两淮盐法志(点校本)方志出版社

47 《丽水县志》与《丽水志稿》合刊点校方志出版社

48 地方志集成·省志辑(第二批)凤凰出版社

49 《书集传》校证广陵书社

★★50 扬州名园记(扬州地方文献丛刊第二辑)广陵书社

★★51 扬州曲艺传统书目丛刊·张氏弹词:审刁案广陵书社

★★52 扬州水道记(扬州地方文献丛刊第二辑)广陵书社

53 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综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4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55 李塨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56 读史管见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57 岳麓书院志湖南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

★★58 江南女性别集(二编)黄山书社

59 南戏大典·南戏研究资料汇编·明代编黄山书社

60 南戏大典·南戏研究资料汇编·清代编黄山书社

★★61 元代别集丛刊·袁桷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62 《骈体文钞》校注辽海出版社

★★63 京都大学所藏钞本《水经注疏》辽海出版社

★★64医闾先生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65 梁简文帝集校注南开大学出版社

66 《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齐鲁书社

★★67 姚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68 恽寿平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69 (嘉庆)《汉中府志》校勘整理三秦出版社

70 《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校注三秦出版社

71 药王山碑刻三秦出版社

72 中国书画史籍校注丛典山西教育出版社

73 郑氏女科医书三种评按上海辞书出版社

★★74 楚竹简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上海古籍出版社

76 元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77 《西厢记》注释汇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78 大事记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79 战国楚简帛文献引得(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80 《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1 简帛逐字索引大系之一秦简逐字索引之部(附原文及校释)四川大学出版社★★82 《庆防纪略》校释天津古籍出版社

★★83 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天津古籍出版社

84 捕蝗书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

★★85 橘谱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应为《橘录校注》

86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新旧编号对照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7 春秋公羊传译注中华书局

★★88 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

★★89 书目答问汇补中华书局

★★90 宋集序跋汇编中华书局

★★91 张籍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

★★92 注石门文字禅中华书局

※※93 朱权医学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〇〇宁王朱权么?

2011年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名单

1 中国总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第1期10卷)

2 散失海外中国古籍总目(第1期10卷)

3 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目录(1-5卷)

★★4 文献通考中华书局

5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汉文部分)》(第三辑10册)

6 徽州文书(第四辑10册)

7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

※※8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戏曲文献汇刊(全八十册)

9 甘肃秦汉简牍集释

★★10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共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 宋本南岳稿南岳旧稿

※※12 柳宗元集校注

★★13 刘克庄集笺校中华书局

14 中国历代契约粹编

15 韩国燕行文献集成(初编)

★★16 《册府元龟》唐史资料辑录(全18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7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档案文献汇编?第一辑(全100册)

18 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第三批)

※※19 中国古代武艺珍本丛刊(上辑)

20 资治通鉴补

21 开滦煤矿档案史料集(1892-1911)

22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墓碑

23 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

24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

25 重归文献——影印经学要籍善本丛刊之《礼记正义》

26 清代经学著作丛刊(第二辑)

27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译注

28 天学初函(点校本)

※※29 毒性本草类纂

30 中医历代临床珍本丛刊

31 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八)

32 珍本古医籍影印丛书(一)

※※33 江苏地方文献书目

※※34 缪荃孙全集

★★35 江南女性别集三编黄山书社

36 晚清桐城三家诗

37 勉行堂诗文集

38 《玉海·艺文部》校证

※※39 郑板桥全集(增补本)

※※40 明词话全编

※※41 清代词集序跋汇编

42 宋版《邵尧夫先生诗全集》《重刊邵尧夫击壤集》

※※43 宋才子传笺证

※※44 《权德舆集》校注

45 中国历代唐诗书目提要

46 邓汉仪诗文辑校

※※47 王昶诗文集

※※48 毕沅诗集

49 瓯北诗话校注

50 诗经异文汇考辨证

51 山谷诗注续补

☆☆52 屠隆集

※※53 鲍照集校注

★★54 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中华书局

55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

※※56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

57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

★★58 姜夔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59 顾太清集校笺巴蜀书社

60 《铁网珊瑚》校证

61 昆剧传世演出珍本全编

★★62 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

☆☆63 能静居日记☆☆据说年底或明年3月出来

64 《东三省政略》校注

65 (明)张雨《边政考》校点

66 新疆图志

67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八、九卷)★★68 说苑校理新序校理中华书局

★★69 翁心存日记中华书局

★★70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11种)中华书局

71 元朝秘史(校勘本)

72 点校京都大学藏钞本《水经注疏》

73 水经注地名汇编

★★74 肩水金关汉简(壹)中西书局

75 殷墟书契五种

76 桂林石刻总集辑校

77 学统

78 易林汇校集注

★★79 孔丛子校释中华书局

80 汉译巴利文大藏经(长部)

★★81 真诰+登真隐诀中华书局

82 《畴人传》合编校注

83 中兽医名著与方剂

84 烟草谱校注

85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校注

※※86 鳌峰集※※徐火勃的集

87 浙江省古籍善本联合目录(全五册)

88 首都图书馆善本书目

89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

90 蛾术编

91 古吴汪孟舒先生琴学遗著

★★92 洛阳新获七朝墓志中华书局

2012年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名单

1 明别集丛刊?第一辑黄山书社

2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续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日藏诗经古写本刻本汇编中华书局

5 日本东京大学双红堂文库藏钞本曲本汇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程砚秋藏善本戏曲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7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学苑出版社

8 商周金文综类(第1—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9 集韵校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10 南京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1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第一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日本五山版汉籍丛刊(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3 中国历代僧诗全集广陵书社

14 思绥草堂藏稀见名人族谱汇刊(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妈祖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校勘标点本)鹭江出版社

16 郑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王恽集(整理本)中华书局

18 契丹文字研究类编中华书局

19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 董其昌全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21 上海图书馆馆藏善本题跋真迹上海辞书出版社

22 重归文献——影印经学要籍善本丛刊之《周易正义》、《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一辑)凤凰出版社

24 《全宋文》篇目分类索引四川大学出版社

25 古佚三书(唐《孙强玉篇》辽佚名《韵》《小学钩沉三编》)附《大广益会玉篇》点校四川辞书出版社

26 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27 天津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8 清?王昶《春融堂集》上海文化出版社

29 清末上海石印鼓词小说集成上海人民出版社

30 日本现存唐乐古谱十种(影印本)黄山书社

31 湖南出土简牍选编岳麓书社

32 肩水金关汉简(贰)上海中西书局

33 明代宫廷建筑大事史料长编·洪武建文朝卷故宫出版社

34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1901—1911)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5 清代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汇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6 日本藏中医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

37 函宇通校释(附《则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8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宋元本汉籍选刊凤凰出版社

39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宋元本汉籍选刊凤凰出版社

40 舆图指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叙录中国地图出版社

41 包山楚墓文字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全元赋校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43 清代宫廷大戏丛刊(初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4 新编宋濂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45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分卷(共5种)三晋出版社

46 中西汇通医书二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47 国家图书馆藏清人诗文集稿本丛书(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48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丛编九州出版社

49 子弟书总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0 中国地方志集成?内蒙古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

51 诗经覈诂中华书局

52 恬致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吕留良诗笺释中华书局

54 隋唐五代宋金戏剧史料汇编学苑出版社

55 西夏书校补中华书局

56 佛祖统纪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57 中国地方志集成?新疆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

58 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三秦出版社

59 足本皇华集凤凰出版社

60 朱有燉文集齐鲁书社

61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

62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中华书局

63 散曲丛刊凤凰出版社

64 新见金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65 六书故中华书局

66 敦煌占卜文献叙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67 全金石刻文辑校吉林文史出版社

68 南华雪心编中华书局

69 恽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70 校正泰昌天启起居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71 清代民歌时调文献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2 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73 唐顺之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74 居延新简释校天津古籍出版社

75 金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三晋出版社

76 回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77 谭献诗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78 赵之谦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79 爱日吟庐书画丛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80 元代画家史料汇编中国书店出版社

81 中国历代蟋蟀谱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

82 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华书局

83 路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84 《南部新书》笺证上海中西书局

85 浙藏敦煌文献校录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86 敦煌玉门关汉简上海中西书局

87 历代文庙研究资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88 穀梁古义疏中华书局

89 七纬(附论语谶)中华书局

90 于阗·佛教·古卷上海中西书局

91 华严原人论校释中华书局

92 《铜政便览》点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3 《工部厂库须知》点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4 周叔弢批校古籍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95 牛经大全新解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方案-信息时代古籍整理的困境与对策

信息时代古籍整理的困境与对策 '题注:本文系本人1999年7月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学者研讨会而作,并在小组会上摘要作了发言。 古籍整理的 ,在现今 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无疑已经遇到愈来愈严重的困难。如何谋求古籍整理的生存和发展,也无疑是当今热爱和关心这一事业的人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的,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搜集材料,加上本人的学力限制,文中定多谬论。为避免误解,本人特此声明:本文所有的言论,仅代表本人个人的观点,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无关,也与此外其他所有机构无关。 信息时代对中国社会的冲击,表现于各个方面。从科学研究的方面来说,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各类历史学科,成为科学研究领域中首当其冲的冲击对象。而作为传统之传统学科中的传统专业,古籍整理所面临的冲击尤其巨大。当愈来愈多的人(并且是知识阶层的人)开始从观念到 上抵制乃至摈弃古籍整理专业时,古籍整理的生存已经受到非常直接的威胁。 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这一点上,古籍整理最缺乏竞争力。把古书当作古董卖,还可以弄几个钱,倒也还具有点市场经济的特性。但是,把整理古书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则绝难同市场经济挂上钩。而且,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愈高,古籍整理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的特点就愈显突出。而这一点,又直接导致人们对古籍整理专业存在价值的怀疑。 建设也是一个社会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在理论上被认可为文化建设的一门专业,古籍整理也只是在通常“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上才获得了它的存在价值。然而,对于现实的中国社会而言,“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往往不是真正从文化建设的需要这一角度出发,而是从 功利,抑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经济建设具有利用价值这一角度出发。这使得“弘扬传统文化”在具体的实践中演变为标准的口号,而古籍整理也在貌似尊重的背景中,被本专业及邻近专业之外的几乎所有的人弃置一旁。 除此之外,当那些具有显著现代特征的学科研究者在研究现代社会的弊端时,亦莫不把“传统”作为比较和批判的对象。虽然这种比较和批判常常不是建立在对“传统”进行全面、综合地研究的基础上,但由于切合公众的口味,反而具有更大的宣传效果。而这一点,又在无形中降低或抵销了古籍 者的专业努力,增加了古籍整理专业通过舆论扩大自己阵地的困难。 经费投入相对比例的降低,也是影响古籍整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那些现代学科和专业相比,古籍整理专业在争取各类课题上都困难重重。在纵向课题方面,古委会的年度资金乃是古籍整理项目经费的唯一来源。古籍整理机构的研究人员既无法以古籍整理的项目获得其他经费(如国家社科研究基金,一些省市立项的课题等),甚至也难以以一些研究性课题而获得相应的经费资助。 在横向课题方面,“古籍整理”的名称几乎在导致项目经费争取失败上所向披靡。若非有特殊的利用价值,几乎没有一个团体或个人会向一项古籍整理项目投注资金。即便是有人愿意资助的那些项目,也是在项目争取者反复揣摩资助者的资助意图乃至充当“雇佣兵”之后才

最新项目立项申请书模板资料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立项申请书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文档介绍 (5) 1.1文档目的 (5) 1.2文档范围 (5) 1.3读者对象 (5) 1.4参考文献 (5)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5) 2.产品介绍 (5) 2.1产品定义 (5) 2.2产品开发背景及必要性 (6) 2.3产品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6) 2.4产品范围 (6) 3.市场概述 (6) 3.1业务需求 (6) 3.2市场规模与前景 (6) 4.产品发展目标 (7) 5.产品技术方案 (7) 5.1产品体系结构 (7) 5.2关键技术 (7) 6.产品优缺点分析 (7) 7.MAKE-OR-BUY决策 (7) 8.项目估计 (7) 8.1项目团队 (7) 8.2软件硬件资源评估 (8) 8.3成本估计 (8) 8.4进度表 (8) 9.市场营销方案 (9) 9.1产品盈利模式和销售目标 (9) 9.2市场推广方式 (9) 9.3销售方式和渠道 (9) 10.成本效益分析 (9) 11.立项计划 (10) 11.1项目核心组 (10) 11.2立项任务 (10) 11.3立项成本估计 (10) 11.4立项进度表 (11) 12.总结 (11) 附录A 产品立项审批表 (11)

1.文档介绍 1.1文档目的 1.2文档范围 1.3读者对象 1.4参考文献 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 [标识符]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 例如: [AAA]作者,《立项调查报告》,机构名称,日期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表1-1 术语缩写表 2.产品介绍 2.1产品定义 提示: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产品“是什么”,“什么用途”。根据经验,概念罗嗦含糊的产品很难被用户接受。所以产品定义一定要简练且清晰。

版本目录学试题

《版本目录学》往年试卷部分试题说明:这里面的试题就是那天同学们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跑上去拍的那些,因为部分照片非常模糊而难以辨认,所以仅仅是得到以下这么多。这部分的试题因为是往年的试题,所以这次的考试估计并不会完全按照这个题目来出,整理出来只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对考试类型和题目类型有所了解,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复习。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 5、拱花指用凹凸两块印版嵌合压印画谱,最接近( A ) A 鋀钉版和套印本 B 朱印本、蓝印本 C 聚珍版 D 配本 6、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纸称为( D ) A 黄纸 B 连史纸(粉连纸) C 草筋纸 D 棉纸 7、指出古书装订史第二阶段的最后成果标志( D ) A 卷子 B 经折装 C 蝴蝶装 D 线装 8、修复破损旧书在两面之间附加一页白纸,以加强书的骨力,称( A ) A 衬纸 B 金镶玉 C 夹板 D 包角 9、古籍页中缺文记号i,除“空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 A ) A 黑钉 B 墨围 C 行格 D 耳子 10、古书版本中,包括篆隶楷行四种字体的刻本,称( B ) A 肤廓本 B 写刻本 C 两节版、三节版 D 上图下文本 11、古籍版本中以宋体字刊刻行事的称( B ) A 写刻本 B 肤廓本 C 三节版 D 上图下文本

12、指出清代著名藏书家兼抄书家( A ) A 孙星衔 B 叶盛 C (照片缺字) D (照片缺字) 13、雕版文献的一个特征是( B ) A 按书稿逐字排捡组合 B 同一版面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无(照片缺字) C 无断版裂版现象 D 可以拆字并多次使用 14、属于广义目录的是( B ) A 一切文字目录 B 一切事物名称记录 C 一切图书目录 D 一切文件目录 15、以下有一种版本装订形式最初出现于南宋( A ) A 包背装 B 蝴蝶装 C 旋风装 D 经折装 16、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 B ) A 《续资治通鉴》 B 《续资治通鉴长篇》 C 《宋元资治通鉴》 D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7、指出哪一种断代史不属于“八书“之列( A ) A 《新唐书》 B 《隋书》 C 《梁书》 D 《北齐书》 18、《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是( A ) A 袁枢 B 杨仲良 C 陈邦瞻 D 谷应泰 19、王鸣盛的代表作是( B ) A 《二十二史考异》 B 《十七史商榷》 C 《二十二史札记》 D 《史通》 20、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古籍的史书是( B ) A 《汉书·艺文志》 B 《隋书·经籍志》 C 《文心雕龙》 D 《文史通义》

论数字时代图书馆古籍整理与保护

论数字时代图书馆古籍整理与保护 摘要:古籍是古代智慧和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古代先贤留给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多数古代典籍因为年代久远,存在着保存难度大和使用整理不方便的问题。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古籍保护提供了有利契机,也给古籍保护带来新的 任务,需要对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进行重新审视。 关键词:数字时代古籍整理与保护措施方法 一、数字时代古籍保护与整理的基本要求 1.传统与现代保护方式的整合。做好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应当做到传统与现代相整合,使传统有效的古籍整理与修复技术与现代化的 数字环境相结合,全面提高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质量。(1)在数字环境下做好 古籍的修复工作,要着力选择精准版本,经过仔细的校勘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 的古籍。(2)要对古籍文本进行数字化的转化,着力解决古籍存在的讳字、通 假字等,重点保存古籍的有价值信息,全面减少古籍中的错误。(3)要求做好 古籍语义的解释工作,利用有效的古籍文本处理程序,做好基本的标点、注释、 解读等工作,从而借助数字环境提高读者对古籍的解读能力。 2.实现数字时代古籍整理创新。(1)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可以建立起庞大的古籍数据库,读者与研究人员可以按照不同权限访问古籍文献资源,提高古籍使用 效率。(2)现代化的软件衍生了强大的古籍自动标注与自动翻译的能力,随着 现代计算机能力的不断加强,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的效率还将大幅增强,新的应 用方向将不断出现。(3)古籍整理与保护应当向着专业化与普通读者的需求的 双向发展,古籍整理与保护应当体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二、数字时代古籍保护与整理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数字化古籍整理与保护是时代的必然标志,也是图书馆古籍 整理与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快发挥出数字古籍整理与保护作用,应当遵 循系统性原则。(1)要求图书馆全面统筹协调配置资源,保证古籍资源的完整 性与可利用性。(2)实现全面科学的调配图书馆现有的古籍资源,实现图书馆 间的古籍资源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各种古籍的利用效率。(3)要求古籍整理与 保护遵循数字化的规律,科学地研究古籍数字化整理与保护,提高数字化古籍信 息质量,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古籍信息。 2.特殊性原则。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更多地体现在对图书馆现有专藏古籍 的保护上。在数字环境下,只有做好图书馆专藏古籍的保护,才能体现出图书馆 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质量。(1)应当针对图书馆的专藏古籍设计鲜明的数字化 专藏古籍整理与保护模式,形成小型的数字化局域网,突出馆藏古籍的作用,形 成核心资源优势。(2)不断丰富特色古籍的数量和质量,依靠数字古籍提升对 用户的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和关注度,从而发挥出特色古籍的重要作用,实现数 字化古籍整理与保护的实际价值。 3.安全性原则。在传统环境下进行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古籍物 质形态保护,要求古籍不损失和不丢失,不受到来自人为原因的古籍损坏等。在 数字环境下进行古籍保护,要求古籍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安全使用。(1)保证古 籍电子版权的合法性,使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不出现法律及版权方面纠纷,能有 效发挥出图书馆的古籍传播作用,保证古籍的合法安全有效使用。(2)使古籍 处在各种技术手段的全面监控保护之下,保证数字古籍的真实性与网络环境安全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表【模板】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联合申报项目:是否 主申报机构: (加盖公章): 其他申报机构: 主管单位: 填表日期: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申报表用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的过程管理,填写前须认真阅读注意事项。 二、凡申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的项目,均须填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表》。申报表由基本信息表、申报出版资助经费预算表、项目实施计划书、主管单位审核意见等部分组成。 三、申报表请用小四号仿宋字体填写;文字简洁,表述清晰,数据详实;提供纸质文件时,用A4纸打印。申报表封面顶端项目编号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 四、除版本使用费栏目根据实际情况可不填写外,其他栏目全部为必填项。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 凡联合申报项目须在封面“联合申报项目:是”的□内打√,并完整填写主申报机构和其他申报机构的名称;不是联合申报的项目在“联合申报项目:否”的□内打√,并在主申报机构一栏填写申报机构名称,其他申报机构一栏填写“无”。

2. 系列或成套出版物,必须明确限定本次出版期限内可以出版的品种。 3.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项目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4. 通讯地址:按省、市(县)、区(街、路)、号等规范详细填写,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5. 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出版单位的项目责任人。 6. 申报机构名称须按机构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不能采用缩写。 7. 已获资助而未完成项目名称:指项目承担单位已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而未完成的项目。 8. 申请资助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后保留2位。 9. 专家推荐意见书须由与申报项目相关学科的、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两位专家填写并亲笔签名。 六、申报机构将填报的申报表(含电子文档)连同申报项目附件(项目的详细目录、书稿清样、出版合同复印件等)报送主管单位(即省级新闻出版局或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出版主管部门)。经主管领导亲笔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将审查合格的申报表、申报附件按项目逐份统一装订后与《201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汇总表》(含电子文档)报送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的所有申报材料不再退还,请申报机构自行留底。 表一基本信息表

古典文献学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古籍整理的规范问题

古籍整理的規範問題 ——以敦煌文獻為中心 南京師範大學 黄征 學術研究的規範問題,無疑是目前全社會嚴重關注的問題。不過大家最關注的只是道德層面的問題,也就是“學術腐敗”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雖然可以提建議、提方案,但主要還是自上而下嚴加約束的問題。我這裏談的主要是我們自己能夠“說了就算”的敦煌文獻校錄整理的一般規範問題,希望有助於敦煌文獻學研究“行規”的建立。 ? ? 什麼是“古今字”?以前的學者大多只作說明而不作定義,例如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古漢語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1 、洪成玉《古今字》2等都是。我覺得語言學的研究必須對每一個術語作出明確的定義,否則易生歧義,不利於進一步深入探討和展開廣泛討論,更不利於推廣使用。我的定義是: 古今字是一對或一組為了區分一字多義現象而形成的古本字與後起字的關係字。 這個定義也許還不夠精確,我期待商榷與訂補。首先,“古今字”必 1 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170-178页。 2 语文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

須是一對或一組互相對照的字,不能單獨應用“古字”或“今字”的概念;其次,“古今字”必須是先後產生的、用來區別一字多義現象的字,因此也稱為“古字”、“古本字”與“後起字”;再其次,一個“古字”既可以只有一個“今字”,也可以有兩個或多個“今字”,例如“辟”與“避”、“僻”、“譬”、“闢”等字都是古今字關係。 例如某書《錄文校勘體例》:“古今字、異體字、正俗字、武周新字一律改為標準繁體字,不出校記。原文筆誤、筆劃增減及變體者,徑直改為正字,不出校記。”按:“古今字”是指產生時代有先後的異體字,如“云”、“雲”,“弟”、“第”,“或”、“惑”,“知”、“智”,“道”、“導”,“內”、“納”,等等,各組前一字為古字,後一字為今字,“古”、“今”是相對時間概念,故“今字”又稱“後起字”。古字不可徑改為今字,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今字是古字的兒子、孫子。在未有兒子、孫子之時,當然也就無法讓兒子、孫子去頂職;即使有了兒孫,四世同堂,事情輪到誰做還該誰做,不該剝奪長輩的權利。例如該書第34頁《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一卷》:“何名‘安心門’者?由常看守心故,熟看諸境種種相貌,一切境界悉知不從外來。”該頁下校記雲:“‘熟’,底本作‘孰’,據文意改。”按:“孰”是“熟”的古字,《說文》:“孰,食飪也。《易》曰:‘孰飪。’”段玉裁注:“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孰為誰孰矣。曹憲曰:‘顧野王《玉篇》始有熟字。’”王力先生主編的《古 代漢語》把“孰、熟”作為例子列在該書《古漢語通論?古今字》一

古籍整理的方法工序是什么

古籍整理的方法工序是什么 古籍整理加工究竟包括哪些方法或所谓方式,以及哪些重要的工序下面一起来看看! (1)选择底本。这不是整理古籍的方法而只是整理的一个工序,但在所有工序中是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工序。古籍不论用哪种方法来整理,都必须尽可能选择好底本。而选择好底本,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学问。 (2)影印。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由于具体影印是印刷厂的事情,有了底本就可以送印刷厂影印成书,所以有些人把它看得很简单。其实,光选择底本这件事就需要不少学问,有些影印本还要加标点,附校记,做索引,就更不容易了。 (3)校勘。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和工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最常用的方法和必备的工序。除非找到古籍的原稿写定本,可以不必再作校勘外,要整理古籍就少不了做校勘。有时影印本也要做校勘附校记。同时,校勘这个工作做起来比较繁难,需要用上各种学问,因此要做好也最不容易。 (4)辑佚。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是从类书、古注以及《永乐大典》中把已经佚失的古籍搜辑出来,虽不能恢复该古籍的全貌,至少能起豹窥一斑的作用。有些从《永乐大典》中搜辑的,还可以大体接近全貌。当然这不是整理

古籍常用的方法,整理现存的古籍除发现有佚篇佚文外,就用不到辑佚。 (5)标点。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和工序,而且和校勘一样也是常用的方法和必备的工序。不仅新整理出版的古籍都得施加标点,有些古籍影印时也得加上标点。标点这个工作,看起来比校勘简单一些,其实也需要学问,要做好并不容易。 (6)注释。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常用的方法。有的古籍并不需要注释,有的已有合用的旧注释就不需要再做新注释,还有的分量太大而不可能作注释。注释当然要有学问,做出高水平的注释比自己写书更不容易。 (7)今译。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注释工作的延续。要作今译的古籍比要注释的为数更少,其难度则并不亚于作注释。 (8)索引。这是整理古籍的一种方法和工序,但不是常用的方法和必备的工序。有些索引附在古籍原书之后,有的则可脱离原书独立成册。有的索引做起来比较简单,有的则极为繁难,必须具有专门学问方能胜任。近年来又有使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古籍索引和全文数据库的,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9)序跋。这不是整理古籍的方法而是整理的一个工序,但任何古籍在整理后都少不了这个撰写序跋的工序。当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规划和八五计划

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2000年)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目次 第一部分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和制订本规划应说明的若干问题 一、建国后古籍整理出版的发展和制订本规划的基本精神 二、妥善处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三、古籍整理出版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四、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人才培养 第二部分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要点和“八五”计划重点书目 一、十年规划要点 二、“八五”计划重点书目 (一)文学类(196种) 总集 别集 文学评论 专题资料 普及读物 (二)历史类(245种)

分期史书和史料 近代人物文集和日记 中外关系史 历史地理 普及读物 (三)出土文献类(20种) (四)哲学类(118种) 先秦至隋唐哲学论著 宋元明清哲学论著 古典哲学名著注译(五)宗教类(23种) 佛教典籍 道教典籍 (六)语言文字类(59种) 文字 音韵 训诂 (七)科技类(289种) 综合 天算 地学 农学

医学 (八)综合类(54种) 丛书 书目、提要、索引 辞典 第一部分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和制订本规划应说明的若干问题 一、建国后古籍整理出版的发展和制订本规划的基本精神 古籍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文字载体。整理出版古籍,是关系到继承祖国宝贵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教育子孙后代的大事。 建国四十余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1958年,国务院成立了首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齐燕铭同志任组长并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开始将各项有关工作引上了轨道。尽管实施后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仍然冲破重重阻力,最终完成“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等重点项目的点校整理工作,博得海内外的普遍好评。 1981年,根据陈云同志提出要恢复和重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建议,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国务院恢复成立第二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李一氓同志任组长,拟定了《古籍整理出版九年规划(1982—1990)》,经过几年的努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出现了初具规模的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九年中规划内外共出版古籍4000余种(其

论我国古籍整理的几个重点(一)

论我国古籍整理的几个重点(一) 摘要:从文献流传形式和保存形式来划分,我国古文献可分为世传古文献、出土文献、民间古文献、域外古汉籍四大类。世传古文献的整理已受到普遍重视,但其中“古佚书”的整理尚未全面展开,应开展前人所辑古佚书的全面整理和古佚书新辑工作。近百年来出土文献约百七十余批,原文披露者和整理发布者尚为少数,应加强出土文献的基础性整理和研究工作。复制、整理域外古汉籍应不断加强。民间古文献数量众多,收藏分散,急需抢救。 关键词:古籍整理;世传古文献;出土文献;民间古文献;域外古汉籍 Abstract:Byspreadingandkeepingforms,classicdocumentsinourcountrycanbeclassifiedintoancient, unearthed,folk-preservedancient,andforeignancientChineseclassics.Sincecommonconcernisshow edwithrearrangementofancientclassics,especiallyrearrangementof“scatteredancientclassics”,anov erallrearrangementofscatteredancientclassicseditedbytheearlyscholarsshouldbecarriedoutimmed iately.KeyWords:rearrangementofancientclassics;handed-downancientclassics;excauateddocume nt;folk-preservedancientclassics;foreignChineseancientclassics 从文献流传、保存形式来划分,我国古文献可分为世传古文献、出土文献、民间古文献、域外古汉籍四大类。世传古文献指在学界公开流传或被学界所知和被图书馆保存(含个人藏书)的古文献,它是我国古文献的主体,自隋代正式区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出土文献是考古发掘和发现的前世文献,依其载体不同而分为竹简木牍文献、缣帛文献、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等。民间古文献指在民间保存和小范围流传而没有进入公私目录系统的文献,含古代民间之谱牒、石刻、文书、应用文籍和民间创作等。域外古汉籍指流出国门的汉文古籍和域外产生的汉字古文献等。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各类文献的整理取得很大成就,但我们今后还应注重文献整理的重点。 一、世传古文献的整理 与古佚书辑考世传古文献整理和研究的队伍庞大。目前全国有古籍整理研究机构百余个,其中高校古委会直属机构近30个;这些机构中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专职人员有千余人,再加上从事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科技等研究人员的部分参与,估计现有近万人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 建国后,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渐受重视。上世纪50-60年代,出版过诸多文史资料汇编、全集、大型工具书和资料性丛书,“二十四史点校本”可谓其标志性成果之一。改革开放后,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启动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合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重大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领导工作委员会部署了跨世纪古籍整理工程“八全一海”,即《两汉全书》、《全唐五代诗》、《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全元戏曲》、《全明文》、《全明诗》、《清文海》,本世纪初又启动了《魏晋全书》;山东省启动了《南北朝全书》,甘肃学者正在编辑整理《先秦文海》。除“全唐五代文”外,世传古文献的主要部分大都有人在整理或已陆续出版整理本。 国家图书馆正在实施的“古籍数字化工程”,使世传古文献的流通和利用将更加便捷,它代表着当前古籍整理的另一大学术发展趋势。 但世传古文献中古佚书的系统整理工作尚未全面展开。 孙启治、陈建华先生《古佚书辑本目录》著录建国前326种丛书所收前代人所辑先秦至南北朝间古佚书5206种,其中经部18类1702种,史部12类884种,子部12类763种,集部2类1857种〔1〕,而前代人所辑此期古佚书的实际存量还应多于此;并且,前代人所辑隋唐及其后古佚书,目前尚无综合目录,尚未全面统计。那么,古佚书应是一笔数量巨大的世传古文献遗产。 这批庞大的文献遗产是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及军事史、宗教史等必不可缺的重要基础文献,故至迟自宋代起,学界就开始辑录古佚书。(注: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卷8

古籍整理与古籍的数字化

古籍整理与古籍的数字化 郑永晓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古籍整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就巨大,成绩喜人。无论是大型古籍丛书抑或中小作家的文集,都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影印、校点、笺注整理本,为人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笔者以为美中不足的是古籍整理部门对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置若罔闻,古籍的数字化进程尚未纳入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视野。或许在部分专家看来,对于古籍整理这个学科来说,关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不务正业,甚至是误入旁门左道。但笔者以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实在关系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问题,关系到古籍整理的未来方向,是一个极为严肃并且十分重大的文化战略问题。 众所周知,在近年来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计算机和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变成一种文化。它们早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从工具层面观察,网络技术也应该被引入到古籍整理中来。因为传播媒体的的发展史即是文明的发展史。人类自结绳记事以来,先后经历了以甲骨文、钟鼎铭文、石刻、竹简等为载体的传播工具,而后发明了纸张、活字印刷。伴随每一次传播媒体的进步都带来文明的飞跃。互联网正是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崛起的新一代传播媒体,它的开放和宜于传播等特性注定了它将在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试想如果没有造纸技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我们的古籍整理将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没有近年来激光照排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否出版如此众多的古籍整理著作。而

互联网的重要性则远远超过了上述任何一种发明。它在古籍整理方面至少能够发挥如下功能: 一、经过数字化的古籍易于传播和销售。笔者在这里并非谈论网上售书,而是指在网站上通过有偿服务提供古籍的数字化版本。其优越性在于出版商将大型古籍化整为零,读者按需索取。比如个人用户很少有能力购买整套《四库全书》影印本,即使是所谓光盘版也价格不菲,且有数百张之多,不但检索繁复,且难以保管。如是网络版,则读者尽可随时购买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即需即买。同时出版社则是按需出书,彻底改变了以往图书经销中的绝版和库存观念。不但方便读者,而且也极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有利于古籍整理的行业管理和信息交流。目前的古籍整理行业是计划经济的行政指令和无序竞争的混合体。例如笔记和小说类作品因为卖点较好,各出版社一哄而上,极易造成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现象。而某些具有更高学术价值的作家文集和史料至今没有出版过铅印本。所以,加强行业管理和信息沟通已刻不容缓。古籍整理的领导部门应首先建立古籍图书出版资讯网站。不仅方便出版部门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科学地制订出版规划,也使出版和读者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三、有利于彻底普查全国各图书馆中的古籍品种和数量。以往虽然有不少学者耗费大量精力从事这一工作,结果或者因工程巨大半途而废,或者只是局限于某一种类或时期的古籍普查。如果使用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则容量巨大,制作方便。读者不仅能了解所需要的版本藏在何处,而且也可以看到该版本的版式。省却许多奔波之苦。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书目介绍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书目介绍 (一、二期书目,收书共计431种,约2.2亿字)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数据库以传统四部分类法为纲,以下简介以中华书局整理本古籍的出版系列为目。 二十五史系列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 通鉴编年系列 通鉴源于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宋神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历史。后世多效仿司马光,或续资治通鉴,或撰当代通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系列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五部通鉴体书籍及后世编年体史书,参照各家底本及所引著述、笔记、墓志等材料加以点校考证,内容翔实可信,使用方便,是目前通鉴类书籍较为完善的版本。

纪事本末系列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把大量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裁。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史书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本系列多书互校,择善而从,较为完善。 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中国古代的地志,除了地区性的方志以外,还有一种记述全国性疆域的地理志,称为总志。总志记载全国的疆域政区的建制沿革,以及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人物故实等等。本丛书收录唐宋以后各朝的相关官修或私人著述加以整理出版。丛书以可靠版本为底本标点整理,参照多种版本与历代正史、地理志、区域性方志,细致校勘,是一次全面的整理,成果极为完善。 新编诸子集成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也产生了不少子书,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但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因此中华书局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收录先秦到唐五代的

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书目

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入选书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精品力作的出版,充分发挥优秀古籍出版物的社会作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通过出版单位申报、社会读者推荐、业内专家实名推选等多种申报渠道,经过初审、通讯评审、会议论证、复核评审等多轮评选程序,最终确定了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共91种。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7月26日 序号:1 书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整理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子目: 1.诗经今注,高亨注 2.楚辞今注,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熊良智注 3.陶渊明集校笺(修订本),龚斌校笺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 5.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6.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 7.文心雕龙义证,詹瑛义证 8.诗品集注(增订本),曹旭集注 9.文选,李培南、李学颖、高延年等标点 10.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项楚校注 11.卢照邻集笺注,祝尚书笺注 12.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整理 13.王子安集注,汪贤度校点 14.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笺注 15.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整理 16.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 17.高适集校注,孙钦善校注 18.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 19.韦应物集校注(增订本),陶敏、王友胜校注 20.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集释

21.韩昌黎文集校注,马茂元整理 22.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笺证 23.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 24.樊川文集,陈允吉校点 25.玉溪生诗集笺注,蒋凡校点 26.樊南文集,朱菊如、李国钧、李德清等整理 27.皮子文薮,萧涤非、郑庆笃整理 28.郑谷诗集笺注,严寿澂、黄明、赵昌平笺注 29.韦庄集笺注,聂安福笺注 30.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编年校注 31.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洪本健校笺 32.苏舜钦集,沈文倬校点 33.嘉祐集笺注,曾枣庄、金成礼笺注 34.王荆文公诗笺注,高克勤点校 35.苏轼诗集合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 36.东坡乐府笺,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 37.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校点 38.山谷诗集注,黄宝华点校 39.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 40.清真集笺注(修订本),罗忼烈笺注 41.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笺注 42.陈与义集校笺,白敦仁校笺 43.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校注 44.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夏承焘、吴熊和笺注,陶然订补 45.范石湖集,富寿荪标校 46.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邓广铭笺注 47.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笺校 48.揭傒斯全集,李梦生标校 49.高青丘集,徐澄宇、沈北宗校点 50.震川先生集,周本淳校点 51.沧溟先生集,包敬第点校 52.沈璟集,徐朔方辑校 53.汤显祖诗文集,徐朔方笺校 54.汤显祖戏曲集,钱南扬校点 55.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 56.隐秀轩集,李先耕、崔重庆标校 57.谭元春集,陈杏珍标校

项目申请报告模板(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661-38 项目申请报告模板(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项目申请报告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设项目用地申请报告 xx市国土资源局: 我单位负责开发建设的××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前期工作,特申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现就该项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设立情况、性质(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京部队或其他性质单位)、业务范围和本单位现有用地情况。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建设的相关背景、必要性; 项目拟用地选址具体位置、规划依据和所在区域的功能定位,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用地性质、建筑

规模以及功能布局等建设方案详细内容; 项目投资总额和资金来源;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已经取得的相关批准文件; 其他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 三、建设项目用地情况 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确定的有关依据、标准和过程等; 建设项目用地的现状权属情况,包括总用地中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面积,用地现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情况,占用耕地或基本农田的面积,占用耕地的补充方式、标准和资金落实情况; 建设项目用地方式(包括征收、占用)等情况; 建设项目相关用地指标情况,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或分摊土地面积)情况等。 特此报告。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中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 ( 中) 许逸民 三、文化艺术类 历代教育、文化、艺术、饮馔、娱乐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下设教育、书画、音乐、器物、饮食、杂占命相、游艺、资料汇编八个子目。 1.教育 历代《孝经》注疏、蒙学读物及书院志入此。先《孝经》,次蒙学,次书院志,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书画 历代书画类著述入此。下设总论、法帖、画谱、画论题跋四个子目。 (1)总论 历代书学、画论著述入此。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2)法帖

历代法帖入此。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画谱 历代画谱入此。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画论、题跋 历代书画题跋入此。先书后画,分别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3.音乐 历代音乐著述入此。下设总论、琴谱两个子目。 (1)总论 历代乐理、律吕及琴学著述入此。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琴谱 历代乐谱入此。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器物

历代文房器物、日用衣物著述入此。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5.饮食 历代食品、馔肴著述入此。先食品,后馔肴,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6.杂占、命相 历代易占、堪舆、命相、遁甲、梦书类著述入此。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7.游艺 历代棋谱、联语、谜语、酒令类著述入此。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8.资料汇编 今人纂辑的文化艺术类资料汇编入此。按以上类目分编排序。 四、历史类 历代历史学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下设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典章制度、军政、诏令奏议、传记、史评、笔记、金石考古、资料汇编十二个子目。 1.纪传

纪传体史书入此。下设丛编、通代、断代三个子目。 (1)丛编 历代纪传体史书的丛刊入此。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通代 兼记数个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断代 专记某一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编年 历代编年体史书入此。下设通代、断代两个子目。 (1)通代 兼记数个朝代的编年体史书入此。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断代

古籍整理的格式

【以下是一個古籍整理的格式,以《南遊記舊》爲例。校勘記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注意,標點符號用中文,不要混雜英文標點。加專名綫(下劃綫)。】 南遊記舊 凡例 凡例 1、本書以涵芬樓《說郛》本爲底本,以重編《說郛》本爲校本。 2、底本中異體字、異形字(如密宻、賓賔)、避諱字徑改,不出校。 3、底本文字不誤而校本與底本文字有異者,列出異文。 4、校本文字明顯有誤者,不出校。 南遊記舊 宋[魯紓]〔曾紆〕1 慶曆中,賈昌朝鎮北都,因奏韓魏公治恩、[異]〔冀〕河流2,斷趙征[侍]〔村〕岡勢3,不利國姓,致皇嗣未立。仁宗即日中批付侍御史知雜吳中復亟往按治,一日受內降至七封。中復固請對乃〔行〕4。既對,以所授內降面乞盡付中書、門下行出,乃敢奉詔。上初甚咈,吳固爭不已,乃從之。時人謂之「鐵面御史」5。 1 「魯紓」,重編《說郛》本作「曾紓」。《直齋書錄解題》小說家著錄《南遊記舊》一卷,云:「曾紆公衮撰。」當作「曾紆」。曾紆,曾布子,生平見汪藻《浮溪集》(《四部叢刊》本)卷二十八〈右中大夫直寶文閣知衢州曾公墓誌銘〉。【「曾紆曾布子」以下文字可以不用。】 2 「異」,重編《說郛》本作「冀」,《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八十四嘉祐元年十一月注引《南遊記舊》亦作「冀」,是。 3 「侍」,重編《說郛》本、《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八十四作「村」。 4 「行」字,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八十四補。 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八十四嘉祐元年十一月:「乃更遣殿中侍御史裏行吳中復,與思副使帶御器械鄧守恭等往澶州鞫其事,促行甚急,一日內降至七封。中復固請對乃行,既對,以所受内降納御座,言:恐獄起姦臣,非盛世所宜有,臣不敢奉詔,乞付中書行出。上從之。時號中復為『鐵面御史』。」「乃更言六塔在東北非正北無害也」下原注:「鐵面御史、并乞中書行出,及内降七封,並據曾氏《南遊記舊》。曾氏又以治恩、冀河,疏斷趙征村崗勢,為韓琦主議,誤也。」「庶無憂疑也」下原注:「又據曾氏《南遊記舊》,則吳中復始受命亦是内降文字,中復入對,納内降,乃自中書行出。而〈中復本傳〉載此事亦不詳,未知孰是也。」按,《宋史》卷三二二〈吳中復傳〉:「富弼主李仲昌開六漯河,內臣劉恢密告所斷岡與國姓上名同,賈昌朝陰助之,欲以搖弼。詔中復往治,促行甚急。中復言:『獄起姦臣,非盛世所宜有。』馳至,較其名,乃趙征村也,亦無岡勢,獄以故得止。」【此條屬於補充說明的性質,校勘記中可以不要。】

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项目申请报告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括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 包括姓名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二、项目概括。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二、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二、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圹、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三、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