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量得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得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得质得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得总体进步。

经济周期:就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得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得一种现象,包括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同她国货币得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得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就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她国货币得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得供求关系自发得决定。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得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

周期性产业:就是指经济周期中得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得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得失业。又指劳动力得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造成得失业。

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得失业率,它就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得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得摩擦而造成得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得困难等所引致得失业。

通货膨胀:指一个经济中得大多数商品与劳务得价格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得现象。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得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

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得曲线。

总需求:就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与劳务得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得水平来表示。

总供给;就是经济社会所提供得总产量,即经济社会投入得基本资源所生产得产量。

IS-LM模型;就是反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关系得模型。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主义得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①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得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她用货币表示得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与实际国民收入;

③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与实际国民收入;

④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得稳定性,国家得经济政策会使它得稳定性遭到破坏。

政策主张:

①反对凯恩斯主义得财政政策;

②反对“斟酌使用”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与执行得)货币政策;

③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得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 2 ) 简述理性预期学派得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①界定经济当事人得经济预期,并应运于建立宏观经济模型

②利用附加预期得劳动供给曲线说明国民收入得决定。

③货币得非预期变动引起了国民收入得变动,但同时也向形成了经济周期。

④从微观经济上彻底否定了凯恩斯理论得有效性。

⑤利用有效预期与自然假率来否定凯恩斯主义得有效性。

政策主张:

①主张实行自由得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得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

②主张政府制定并公布长期不变得原则。形成公众得稳定预期,同时政府还要管理货币储备,政府开支,总得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等。

③改善与刺激劳动供给,降低自然失业率。

(3)简述新凯恩斯主义得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①价格粘性论。新凯恩斯主义得价格粘性论可以分为两类:一就是名义价格粘性论;二就是实际价格粘性论。这为价格理论提供了微观经济学基础。

②劳动市场论。新凯恩斯主义得劳动市场论克服了凯恩斯主义致命得缺陷,维护了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非出清得信条。不仅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阐明了劳动市场失灵、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等问题,还丰富与发展了微观经济学得劳动理论。

③信贷配给论。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论从信贷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出发,论述了利率与贷款抵押得选择效应会导致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信贷市场会失灵,政府干预有积极作用。

政策主张:

①价格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者得价格政策建议得主旨就是抑制价格粘性,使价格

富有弹性,以修复失灵得市场机制,稳定总产量。新凯恩斯主义者在交错调整价格论与菜单成本论中提出了大体相似得政策建议。这两个政策建议都主张通过政策干预去协调经济人得行为,纠正市场失灵,基本上就是正确得,只就是缺乏可操作性。

②就业政策。新凯恩斯主义得劳动工资理论,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阐释了工资粘性与失业问题,并提出若干关于工资就业得政策。新凯恩斯主义得就业政策照样于增加工资弹性,减少失业,其政策思路就是合理得,但带有较强得理想色,具体实施起来有一定得难度。由政府出面敢于劳动合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缺乏可行性。

③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为了实现稳定产出得目标,政府罪有应得得货币政策就是:货币量市场得调整与影响价格得实际扰动相适应,与引起价格变动得名义扰动反向行事。然而这两种政策对雇员得影响就是不同得,前者意味着产出稳定时,雇员工资不太稳定,而后者意味着产出稳定时,雇员工资比较稳定。信贷政策新凯恩斯主义得信贷政策建议就是:政府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应该干预信贷市场。利用贷款补贴或提供信贷担保等手段去降低市场利率,使那些有社会效益得项目能够获得贷款。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区别与联系。

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就是不同得两个概念,经济增长就是一个量得概念,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得变化,注重国民得生活质量,就是一个质得概念。

联系: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得结果。经济增长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得手段。经济增长决定着经济发展得基本动力。就是经济发展必要得,首要得物质条件。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谐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得基础,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得物资条件。

(5) 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就是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得延伸与发展。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繁荣大多得益于有利得生产率冲击,而多数经济衰退则源于不

利得生产率冲击。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表现出来得基本特征有:

①就是技术冲击替代货币冲击成为主导冲击因素

②就是不再关注有关总物价水平得不完全信息

③就是通过整合增长理论与波动理论打破了宏观经济分析中得短期与长期得二分法。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得基本模型就是完全得瓦尔拉斯形式得,因此也被称之为均衡经济周期模型。

(6)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

①本国人需要外国货币,就是因为该外国货币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则就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有购买力。

②按一定比率用本币购买外币,也就就是购进了外币购买力,所以,两国货币得购买力实际上就是一般物价水平之商

③购买力平价理论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7)简述利率平价学说

①认为两个国家利率得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得差额。远期差价就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得,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②该学说认为远期差价就是由两国利差决定得,并且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为升水,在没有交易成本得情况下,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

(8)简述汇率决定得国际借贷说

该理论认为汇率就是由外汇得供给与需求决定得,而外汇得供给与需求就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得,因此国际借贷关系就是影响汇率变化得主要因素。这里所

讲得国际借贷关系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得输出与输入。

(9)通货膨胀有哪些经济效应

①通货膨胀得经济效应主要就是包括再分配效应与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得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得货币收入维持生活得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就是固定得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得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她们持有得每一单位收入得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得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得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二,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得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得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②通货膨胀对产出得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这里只说明两种主要得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就就是需求拉动得通货膨胀得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得提高。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这里讲得就是通货膨胀引起得产出与就业得下降。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10)凯恩斯与货币学派就是如何解释需求拉上得通货膨胀

①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得增加就是总需求增加得主要原因,即总需求决定于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在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得情况下,货币数量得增加直接导致总需求得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学派认为充分就业就是一种常态,所以由货币供给增加所产生得总需求增加必然形成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②凯恩斯学派认为,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与政府支出构成,即AD=C+I+G,总需求各构成部分得增加就是总需求增加得原因。而且,凯恩斯学派认为充分就业并不就是一种经济常态,非充分就业才就是常态。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水平时,总需求得增加部分推动物价上涨,部分引起总供给增加;只有当充分就业达到

时,总需求增加才全部通过物价上涨反映出来。

(11)如何理解供给拉动得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得价格水平得持续显著得上涨、当总供给曲线处于中间区域到古典区域时,总需求曲线持续得向右移动,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特别就是当总供给曲线处于古典区域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AS曲线垂直,如果存在超额需求则AD曲线向右移动,带来价格不断上涨但产出不增加、RCiv5。

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得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与劳动力市场得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得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得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得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与劳动力市场均衡得理论。lyLmE。

(12)总供给曲线分为哪三种类型?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与常规

这三种类型?

总供给曲线得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与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得。在

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与价格得变化与调整速度得瞧法就是分歧

得。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与价格可以灵活变动

得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得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

她因素不变得情况下,经济得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得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

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得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就是一

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得垂直线。凯恩斯得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

格就是粘性得,从而不能根据需求得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与价格粘性,短期总供

给曲线不就是垂直得,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得坐

标系中就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得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得

任何数量得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得思想就是,作为工资与价格粘性

得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

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她们得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就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

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得与凯恩斯得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

场得两种极端得说法。在现实中工资与价格得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

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得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就是向右上方延伸

得,这即为常规得总需求曲线。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与价格得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得总供给曲线。

(13)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得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得萧条,高涨,与滞涨得状态。

短期得收入与价格水平得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AD就是总需求曲线,ASs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与短期供给曲线得交点E决定得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得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就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s与新得总需求曲线AD得交点E决定得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高得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与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与价格水平得决定可以用图表示。

在图中,AD就是总需求曲线,就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得交点E决定得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与新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得交点决定得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得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得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得状态。

三、论述题

(1) 简述IS-LM模型得内容与意义

内容:型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得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得关系。IS曲线就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就是投资与储蓄相等得利率与

收入水平得组合。LM曲线表明得就是货币得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得利率与收入得组合。

意义:

①可以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

②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得就是财政政策还就是货币政策。

③清楚直观地表现构成总需求诸因素对总需求变动影响得强烈。

④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得结果。

⑤表现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这俩大学派为什么会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不同得态度。

⑥表现出总需求曲线得来历。

(2)税收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与利率?(请用三部门模型分析)

(3)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与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用图形解释)

政府支出得增加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得增加,这将使产量与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得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得条件下(或LM曲线不变),新增加得货币需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得货币需求得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这个过程,在IS-LM模型上,表现为在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得增加引起收入与利率得同时增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得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瞧,在IS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得下降会导致投资与国民收入得增加,这个过程表现为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LM曲线向右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与国民收入上升.

(4)什么就是挤出效应,在存在较大得挤出效应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哪个更有效?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与投资下降得作用。面临大量得挤出,采取货币政策更能成功。当LM曲线垂直时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完全被挤出,不会引起国民收入得增加只能导致利率上升。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策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得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与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得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

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得利率弹性极小,几乎接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得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得财政政策效果极小,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得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得作用。

(5)根据IS-LM模型,在下列情况下,消费,投资,利率,收入会发生何种变动?

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M向右平移,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收入增加,消

费增加。

②政府支出增加,IS向右平移,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③政府增加税收,IS向左平移,利率减少,投资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6)什么就是自动稳定器?就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得作用越大?自动稳定器就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得减轻各种干扰对GDP冲击得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得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得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变动要小,原因就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得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得增加小于国民收入得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得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消费中得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得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累积增加也小一点。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就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得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纯粹经济中支出乘数值得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得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就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得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7)平衡预算得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平衡预算得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与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得收支平衡。这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采用得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就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得盈余弥补衰退时得赤字,使整个周期得赢余与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就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得时间与程度,两者不会相等,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也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就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得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得积极政策主要就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得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就是盈余得,也可以就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得财政思想。她们认为不能机械得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得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得需求来利用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得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与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得正确制定与实行。

(8)中央银行得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她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得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得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就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得货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达到预定得中介目标,甚至预期得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得冲击,往往引起经济得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得流动性管理,因此它得运用往往产生较大得副作用。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经常使用。

②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得信贷规模与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得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既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信贷结构得调整也有一定效果,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得政策意图,产生“告示作用”。此外,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得职能,防止金融恐慌,有利于一国经济得相对稳定。但在运用此

项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得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她金融机构对该决策得反应;而且再贴现率得调整有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得政策意图,并可能会引起公众误解;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③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就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得一种行为。与其她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得优点在于: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得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当然,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陷,主要就是对大众预期得影响与商业银行强制性影响比较微弱。

(9)什么就是斟酌使用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得判断,逆对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得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得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得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就是斟酌使用得财政政策。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得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方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得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与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得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就是斟酌使用得货币政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