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盒测试流程

白盒测试流程

白盒测试流程
白盒测试流程

白盒测试指南

(说明:此白盒测试指南主要给白盒测试人员提供一些基本的白盒测试方法和技术,由于涉及的问题广泛,测试内容中的细节不一定准确和完整,还有待于各位的共同参与和不断完善,欢迎多交流!)

目的

本方案主要实施NC产品程序代码的白盒测试。使界面符合设计规范,适用于用户;保证程序创建的类与接口的完整与正确,以及程序模块单独正常运行。保证局部模块功能完备性,运行正确性与稳定性。

测试项

所要测试的类。如:

nc.ui.bd.*

nc.bs.bd.*

nc.vo.bd.*

测试依据

1.N C产品需求报告;

需求规格说明书、用例描述清单

2.设计文档;(OOA、OOD、CRC卡)

如:AOM(Analysis Object Model)表示类间的静态关系,是多个相关的用例共用的。

ASD(Analysis Sequence Diagram)是按业务工作的顺序表示每一工作步骤执行时类间的动态关系。一个用例对应一个ASD。

CRC (Collaborators & Responsibilities Card)卡是一个类的完整表述

3.界面规范

4.编码规范

5.开发命名标准

通过的准则

1.界面测试通过的标准:界面的样式、大小、颜色、整体布局的设置;各种标签控件的使用及主

题描述以及事件源控件的使用、快捷键使用都应符合《NC系统应用框架需求报告》和《设计文档的相关规范》。

2.程序代码通过的标准:创建的类、接口、方法、属性应与《设计文档》保持一致;程序的各种

命名、注释、代码行的格式等应符合《程序开发命名标准》和《编码规范》;程序模块能独立稳定运行。

测试环境配置

1.测试工具:

2.软件环境:

Client端:

操作系统:中文WINNT/2000

开发环境:VA3.5 专业版

待测试的源码包

Server端:

操作系统:WIN NT4.0

开发环境:VA3.5 专业版

通讯环境: Servlet 3.DB Server 端:DBMS :SQL SERVER 4.资源文件

白盒测试总流程

测试流程依据,请参见《代码层次结构规范》。

NC 系统中的对象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 界面对象(UIObject)

? 数值对象VO(ValueObject) ? 业务对象BO(BusinessObject)

? 数据管理对象DMO(DataManageObject)

测试流程可按二种方式,其优缺点对照:

前者:优点是便于测试者从界面层直观地录入数据,缺点是做回归测试时,录入数据需重复

后者:

原则是从底层测试,底层测试通过了,再依次往上一层测试;否则不需往上层测试

缺点:需给中间层做一测试小程序:根据程序中类的对象构造输入数据及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上,

(可通过自行设计测试工具来改善,测试工具需求另附)

优点:做回归测试时,不用再构造输入数据,只要再执行一遍小测试程序

测试步骤:

需要列出所测试类的调用关系和关键方法的调用关系(依据为数据流)。 (1) 类关系图。

(2) 方法的功能调用关系图:只需要列出一些调用关系较复杂的方法。

7.1. 配置好测试环境;

7.2. 编写测试用例;

另附

7.3. 静态测试,走查代码;

代码走查使用测试用例启发检测错误,沿程序逻辑走一遍,检测程序结构和实现上是否有问题

7.4.动态测试

●界面初始化状态测试;

●界面控件功能测试;(正反用例);

●业务功能测试(正反用例);

●数据流关联测试(涉及多表的增、删、改),并结合数据库表的字段、外键、字段类型、精度、小数

位数、非空、默认值、备注、数据对象等。

●数据传递和接收一致,数据计算或处理后状态正确;

●组合模块整体运行稳定,不出现死机;

7.5.确定问题属性:

分为四类:错误、缺陷、失效、故障

错误是指计算值、观测值、测量值之间,或条件与真值之间,不符合规定的或理论上的正确值或条件

缺陷是指与期望值或特征值的偏差

故障是指功能部件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功能。故障可能由错误、缺陷或失效引起。

失效是指功能部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丧失,系统或系统部件丧失了在规定限度内执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7.6.确定问题类别:

7.7.填写测试报告

测试记录需详细填写具体实施方法中的相关列表;

上交的测试报告只需填写未通过的项。(详见第10节)

具体实施方法:

8.1).各层公用问题:

8.2).J AVA语言规范走查内容

8.3).数据类型:

8.4).S QL语句规范:(详见数据库处理规范)

8.5).界面UI层:

为提高测试效率,界面UI层测试可将黑盒测试技术和白盒测试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测试8.5.1.代码规范:

8.5.2.UI功能测试

分为两个主要手段:

●非正常用例手段:此阶段主要是采用不合法的输入数据和非正常的操作手段。测试系统的错误控制与

处理能力。保证系统不死机,能正常稳定运行。

●正常用例手段:此阶段主要采用合法的业务数据,正常的操作手段。保证UI符合设计要求和操作习

惯,能正常稳定运行,能正确处理业务数据。

8.6).ValubleObject:数值对象

一个VO类包装一组代表业务含义的数据,负责在系统各层之间传递业务数据。通常一个VO 对应一个数据库表,但也可以对应多个数据库表,或对应一个数据库表的部分字段。

8.7).B O业务对象层:

每个BO类都继承BusinessObject类。BO对象通过操纵DMO对象和其他BO对象完成业务逻辑。

8.8).DMO(数据管理对象):

错误码DM13举例,如:数据库表bd_invcl中加一字段avgprice,执行完后sql语句后,PreparedStatement 类型的stmt中执行set语句的顺序要与数据库表中字段顺序一致。否则出错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bd_invcl(pk_invcl, invclassname, invclasscode, endflag, avgprice, invclasslev) values(?, ?, ?, ?, ?, ?)";

Connection co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stmt = null;

try {

con = getConnection();

stmt = con.prepareStatement(sql);

// set PK fields:

String newOid = getOID();

stmt.setString(1, newOid);

// set non PK fields:

if (invcl.getInvclassname() == null) {

stmt.setNull(2, Types.CHAR);

}

else {

stmt.setString(2, invcl.getInvclassname());

}

if (invcl.getInvclasscode() == null) {

stmt.setNull(3, Types.CHAR);

}

else {

stmt.setString(3, invcl.getInvclasscode());

}

if (invcl.getEndflag() == null) {

stmt.setNull(4, Types.CHAR);

}

else {

stmt.setString(4, invcl.getEndflag());

}

if (invcl.getAvgprice() == null) {

stmt.setNull(5, Types.INTEGER);

}

else {

stmt.setBigDecimal(5, invcl.getAvgprice());

}

if (invcl.getInvclasslev() == null) {

stmt.setNull(6, Types.INTEGER);

}

else {

stmt.setInt(6, invcl.getInvclasslev().intValue());

}

//

stmt.executeUpdate();

return newOid;

} catch (Exception e) {return "插入未成功";}

finally {

try {

if (stmt != null) {

stmt.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try {

if (con != null) {

con.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

}

8.9).业务逻辑重点测试项目(需根据不同业务要求进行细化)

1.状态校验测试:

如:

(1)作废状态的校验:在Remove和Update单据时,需校验状态。如果记录处于作废时会抛异常,

否则正常删除或修改。(请构造正反用例分别测试)

(2)审核状态的校验:在Remove和Update单据时,需校验状态。如果记录处于审核状态时会抛异常,否则正常删除或修改。(请构造正反用例分别测试)

(3)冻结状态校验:同上。

2.关联删除测试:

3.关联增加测试:

4.静态变量的测试:

8.10).样例:

如存货基本档案

UI层:

1).显示控件和编辑控件应该加以区分,尽量避免任何引起用户误会的可能。如,存货档案中的“查询条件”控件,使用户误以为是用来录入的

2).编辑控件数据类型没有与表中对应字段数据类型一致

如:InvbasdocPanel类中的gettxtWeitUnitNum(){}

应加入ivjtxtWeitUnitNum.setTextType(nc.ui.pub.beans.textfield.UITextType.TextDbl);

3)控件没有控制最大长度范围:

如:对双精度型,数据库表中字段设为Decimal类型,pricision为20位,Scale为8位则需加入下列语句:

ivjtxtShipUnitNum.setMaxLength(20);

ivjtxtShipUnitNum.setNumPoint(8);

4).参照问题

按增加时,从树中所选分类没有自动带入,存货分类参照应只显示末级

5).树表结构

●1.树中节点级次混乱

●2.选择末级节点时,树中节点与列表中记录没有对应

●3.一进入树表结构型的界面中,选择末级节点时,没有激活“增加”按钮,

●4.按增加,没有缺省切换到第一页,从树中所选分类没有自动带入

6)报错信息:

●1.错误信息提示不准确

●2.当操作合法时,也出现报错信息框

如:光标定位于左边tree中的某一节点时,报错信息为:

白盒测试方法

一、白盒测试概念 1、定义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盒子指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盒子是可视的。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白盒测试主要针对被测程序的源代码,主要用于软件验证,不考虑软件的功能实现,只验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2、目的 我们一方面注重软件功能需求的实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程序逻辑细节,主要是因为软件自身的缺陷,具体如下: 1)逻辑错误和不正确假设与一条程序路径被运行的可能性成反比。日常处理往往被很好地了解,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难于发现。 2)我们经常相信某逻辑路径不可能被执行,而事实上,它可能在正常的基础上被执行。程序的逻辑流有时是违反直觉的,只有路径测试才能发现这些错误。 3)代码中的笔误是随机且无法杜绝的。笔误出现在主流上和不明显的逻辑路径上的机率是一样的。很多被语法检查机制发现,但是其他的会在测试开始时才会被发现。 4)功能测试本身的局限性。如果程序实现了没有被描述的行为,功能测试是无法发现的,例如病毒,而白盒测试很容易发现它。 3、目标 采用白盒测试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才能达到测试的目标: 1)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测试一次。 2)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真(true) 和假(false)两种情况。 3)检查程序的内部数据结构,保证其结构的有效性。 4)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4、黑白灰区别 黑盒测试技术: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只关注规格说明中的功能,测试者在程序接口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它只检查实现了的功能是否按照“用户需求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结合兼容、性能测试等方面,但黑盒测试不能保证已经实现的各个部分都被测试到。黑盒测试适用于各阶段测试。 白盒测试技术:只关注软件产品的测试,深入到代码一级的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结构,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

(完整版)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重要业务测试规范以及流程-修正

1.重要业务测试 1.1选点测试范围 1.2测试点选取原则 [1] 医院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门诊、挂号缴费处、停车场、住院病房、化验窗口 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有信号屏蔽要求的手术室、X光室、CT室等场所不安排测试。 [2] 酒店和写字楼要求采样位置应选择人流密集的位置,包括大堂、梯口、餐厅、娱乐中心、会议厅、商场和休闲区等。成片住宅小区重点测试深度、高层、底层等覆盖难度较大的场所。 [3] 风景区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停车场、主要景点、购票处、接待设施处、典型景点及景区附近大型餐饮、娱乐场所。 [4] 火车客站、长途汽车客站、公交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集聚场所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候车厅、站台、售票处、商场、广场。 [5] 学校的采样位置重点选取宿舍区、会堂、食堂、行政楼等人群聚集活动场所,如学生活动中心(会场/舞厅/电影院等)、体育场馆看台、露天集聚场所(宣传栏)、学生宿舍/公寓、学生/教工食堂、校部/院系所办公区、校内商业区等。 [6] 对于居民小区、高档社区的测试,每个单元的都须测试,选高、中、低3个点,同时对小区的规模和面积及其接临的街道进行记录(小区的规模及面积在不能询问有关知情人员时,可以主观估算,要做备注说明是“估算的”)。对于小区中的高层,按高层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小区如果没有名称的,以门牌号命名。 [7] 对于电梯的测试,须在每个电梯在关闭的情况下,对电梯的一层、中层、顶层3个点测试。位置描述栏中必须详细描述测试位置(比如未来花园1栋1单元电梯内)。在测试过程中应将电梯数量、电梯编号、最高层数进行记录。

[8] 对于地下车库的测试,须对面积及车位数进行记录,每个车库测试5个点,分别为东、南、西、北、中5个位置;每个车库必须记录车位数;位置描述栏中必须详细描述测试位置(比如**小区**号楼地下车库)。并记录区域中总的地下车库数量。 [9] 对于高层建筑(8层以上包括8层的建筑)的测试,要求在每个单元的每层进行一次采样测试,如有电梯、地下车库按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进行测试。 [10] 对于商业中心、学校、党政机关的测试,均匀选点,对每个楼都须测试,并注意选点的均匀分布,选取每个楼的高、中、低三层各3个点,即9个测试点,如有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参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有高层按高层的测试方法测试。 [11] 对于厂区等大范围平房结构的建筑物的测试,若能进入里面则进行3个点测试,同时外面周围测试2个点;若不能入内,则在外面周围选取5个点的测试;若厂区存在办公楼,则选取办公楼的高、中、低三层各3个点,即9个测试点,如有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参照前述的电梯和地下车库测试方法。 [12] 3G网络覆盖测试选点原则同上。 1.3测试方法及记录要求 1、以信号覆盖强度测试为主,测试移动GSM\TD-SCDMA网、联通GSM\WCDMA 网、电信CDMA\CDMA2000网的信号。在每个测试点上,信号强度测试必须静止观察30秒钟以上。要求描绘测试区域平面图(该图照片也可以)、建筑物实景照片,描述周边环境(记录建筑的楼层数),室内、室外测试情况,所收小区信号和距离,以及存在问题,预计覆盖用户、投诉地点GPS位置信息、联通GSM\WCDMA、电信CDMA\CDMA2000的相关信息等。 2、在每个测试点上,语音测试每次通话时长为45秒,主要以感受话音质量为主。重点测试小区每栋楼每个单元的一层楼道。话音质量一栏填主观感受。主观感受分为好、断续、掉话、杂音、单通、回声串话、网络忙等。并对比同一网络不同手机平台之间的话音质量。 3、室内采样点采用一组两名测试人员在同一大点不同小点内互拨,室外采样点两名测试人员在同一点进行互拨。 4、每个测试点需要保存图片、EXCEL汇总信息表两个部分的资料,EXCEL 表中要包含电子版绘制的测试区域平面和周边基站位置图,统一保存,以备随时查阅。 5、测试人员每天必须将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并根据电子地图将测试点在电

系统测试报告参考文档

系统测试报告 1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目的 1、软件测试人员对整个系统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对被测试对象进行评估,并对以后的测试工作给出建议 2、测试经理通过测试报告了解被测试产品的质量情况、测试过程的质量 3、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通过软件测试报告了解开发产品的质量情况,并在下阶段的开发工作中采取应对措施 4、在软件测试报告中,软件测试人员作出的软件产品质量评估,可以作为软件产品是否对外发布的重要参考依据。 2 系统测试报告写作的要点 2.1 概述 简单介绍被测对象、测试特性及其版本/修订级别情况 指明本次系统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对测试内容也要进行简要说明 2.2 测试时间、地点、人员 描述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以及人员分工。 例如: 2.3 环境描述 描述本次测试的环境,包括软硬件、测试仪器、组网图等。

2.4 总结和评价 2.4.1 测试过程质量统计评估 1、工作量数据统计 例如: 分析: 1)可以根据不同模块每千行代码投入的工作量来查看哪些模块测试比较充分;哪些模块测试不够充分。 2)结合模块的实际情况,对关键模块或者复杂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应相对较高;对非关键或者简单的模块投入的测试人时比例可以相对较低,根据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测试过程中测试资源的分布是否合理。 2、用例数统计

分析: 1)可以根据用例数/KLOC来查看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比较充分;哪些模块用例设计的相对比较少,结合模块的具体特点,需要进行分析,避免关键模块用例设计不充分的情况。2)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用例数来了解不同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结合时间方面的数据,对工作量少而花费时间较多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策略进行有效的规避。 3、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

测试流程及规范

测试流程及规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白盒测试方法习题及答案

[试题分类]:[04]白盒测试方法/[0400][综合]白盒测试方法 1. 下面不属于白盒测试能保证的是。 A. 模块中所有独立途径至少测试一次 B. 测试所以逻辑决策真和假两个方面 C. 在所有循环的边界内部和边界上执行循环体 D. 不正确或漏掉的功能 答案:D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2. 因果图方法是根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 输入与输岀 B. 设计与实现 C. 条件与结果 D. 主程序与子程序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3.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 程序的内部逻辑 B. 程序的复杂程度 C. 使用说明书 D. 程序的功能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4. 软件测试中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是()和接口分析。 A. 引用分析 B. 算法分析 C. 可靠性分析 D. 效率分析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5. 软件测试中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是引用分析和()。 A. 引用分析 B. 算法分析 C. 可靠性分析 D. 接口分析 答案:D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6. 白盒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方法。 A. 路径测试 B. 等价类 C. 因果图 D. 归纳测试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7. 在软件工程中,白箱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方法将程序看作是() A. 路径的集合 B. 循环的集合 C. 目标的集合 D. 地址的集合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8. 软件测试白箱测试是对软件的结构进行测试,下述: I.边缘值分析n.语句测试 皿.分值测试IV .路经测试 )是其应包括的内容。 A. I B. n和皿 C.皿和V D. n .皿和V 答案:D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9. 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常用的方法是()。 A. 采用白盒测试,辅之以黑盒测试 B. 采用黑盒测试,辅之以白盒测试 C. 只适用白盒测试 D. 只适用黑盒测试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10. 白盒测试法一般使用于()测试。 A. 单元 B. 系统 C. 集成 D. 确认 答案:A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试题分类]:[04] 白盒测试方法/[0401]逻辑覆盖法 11. 关于条件测试错误的是() A. 可以检查程序中所包含的逻辑条件 B. 条件中包含的错误有布尔算子错误 C. 条件中包含的错误有布尔变量错误 D. 条件中包含的错误有接口错误 答案:D 分数:1 题型:单选题 难度:1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

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_V X.X测试报告 作者: 日期: X X X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目录 目录 (2) 1. 概述 (4) 2.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4) 3. 测试环境 (4) 4. 缺陷统计 (5) 4.1 测试缺陷统计 (5) 4.2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 (5) 5. 测试活动评估 (6) 6. 测试对象评估 (6) 7. 测试设计评估及改进建议 (6) 8. 规避措施 (7) 9. 遗留缺陷列表 (7) 9.1 遗留缺陷统计 (7) 9.2 遗留缺陷详细列表 (7) 10. 附件 (8) 附件1:交付的测试工作产品 (8) 附件2:修改、添加的测试方案或测试用例 (9) 附件3:其他附件(如:PC-LINT检查记录,代码覆盖率分析报告等) (9)

XXX_V X.X测试报告 本文档中蓝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黑色字体为测试报告文档中必需的部分。 本文档中内容包括测试的总结性报告、测试评估,测试缺陷报告和测试实测结果清单等内容。 测试报告可能是多个层次级别的,如系统测试报告、集成测试报告、单元测试报告等,而所有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测试报告均遵从规范所定义的此模板。如果不同阶段测试报告有其特殊需求,可以增加其他段落作为补充。 关键词:列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汇。 摘要:简略描述报告内容。 缩略语清单: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1.概述 描述本报告是哪一个测试活动的总结,指明被测对象及其版本/修订级别。同时,指明该测试活动所依据的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为本测试报告文档的参考文档 2.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本次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试人员如下表所示: 3.测试环境 描述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配置、所使用的软件及软件版本号、来源、测试工具等。

软件功能测试的步骤

软件功能测试的步骤 最近有和一个初学测试的朋友聊天,他说关于测试方面的书看来不少,理论和概念也背了不少,但是实际测试时还是不知道怎么怎么下手,不知具体该如何做?其实关于怎么入手做测试,没有什么具体的规范, 以下是我的个人习惯,供大家讨论一下。 面对一个新的项目,应该从项目的编写需求分析时参与进去,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用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项目的开发进度,编写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包含以下内容:测试用例编写时间,按照用例执行测试的 时间和执行回归测试的时间,这个时间根据要项目进度来设定,以保证计划的正常执行。 编写完测试计划后,不要急着编写测试用例,要先确定需求分析是不是已经编写完成,并经过了评审如果确定需求分析已经评审完成,那就要尽可能多的了解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编写测试要点,所谓测试要点,就是测试用例的框架,把需求分析中的用户要求和用户业务记录下来,然后区分哪些是主要也需求,哪些是次要需求。这要便于测试的全面和测试重点的突岀。 编写完测试要点后,再开始编写测试用例。所谓的测试用例,就是指测试某项功能时,所作的输入数据或动作,并列出期望的输入数据或动作。那么编写测试用例,就是用实际的操作来证明前面所写的测试要点中的功能点和业务实现。证明测试要点时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不但要证明正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反应,还要证明在非正常情况下,软件系统也要能作岀正确的处理。对于主要的需求要尽可能全面测的测试,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而对于非主要需求,测试用例可以适当少一些,但是最低也要有正反两方面的考虑。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做测试了,做测试时要按照测试用例进行,要确保每条用例至少执行了一次,每执行一条用例就要对比一下软件系统的实际输岀和期望输岀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记录到测试报告中。实际测试时不要漏掉任何的不一致情况,因为这些不一致就是软件系统的问题所在。对于软件输出不一致的用例,最好多执行一次,尽量定位软件问题所在,以便于开发人员的修改。 测试完成后,就要及时把测试报告反馈给开发人员,以便于开发人员的修改。当开发人员修改完成后, 就进入到软件测试的最后阶段回归测试(我认为这是最麻烦的,呵呵),所谓回归测试,就是验证上次测试时所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被修改,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之所以认为它麻烦,那是因为软件修改完成后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岀现,如果把测试用例再重新执行一遍的话,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如果要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维护测试脚本,无论怎么做,都很麻烦。我的一般做法是把发现问题的测试用例和它有关联的测试用例重新执行一遍,如果没问题,就算测试完成,否则,再次提交测试报告,直到测试完成。 以上是在正常情况下,做功能测试的步骤,但是实际工作中,正常情况总是小于非正常情况的,我遇到的非正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实验指导 计算机工程学院

测试环境配置 1.setting Junit (1) start Eclipse Select windows-preferences-java-build path –class path variables (2) click new, the figure of new variable entry is shown. (3) name JUNIT_LIB

select file-选择JUnit 插件所对应的JAR文件所在地,在Eclipse的安装目录的plugins目录中 2.JUNIT的组成框架 其中,junit.framework 和junit.runner是两个核心包。 junit.framework 负责整个测试对象的框架 junit.runner 负责测试驱动 Junit的框架又可分为: A、被测试的对象。 B、对测试目标进行测试的方法与过程集合,可称为测试用例(TestCase)。

C、测试用例的集合,可容纳多个测试用例(TestCase),将其称作测试包(TestSuite)。 D、测试结果的描述与记录。(TestResult) 。 E、每一个测试方法所发生的与预期不一致状况的描述,称其测试失败元素(TestFailure) F、JUnit Framework中的出错异常(AssertionFailedError)。 JUnit框架是一个典型的Composite模式:TestSuite可以容纳任何派生自Test 的对象;当调用TestSuite对象的run()方法是,会遍历自己容纳的对象,逐个调用它们的run()方法。 3.JUnit中常用的接口和类 Test接口——运行测试和收集测试结果 Test接口使用了Composite设计模式,是单独测试用例(TestCase),聚合测试模式(TestSuite)及测试扩展(TestDecorator)的共同接口。 它的public int countTestCases()方法,它来统计这次测试有多少个TestCase,另外一个方法就是public void run(TestResult ),TestResult是实例接受测试结果,run方法执行本次测试。 TestCase抽象类——定义测试中固定方法 TestCase是Test接口的抽象实现,(不能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其构造函数TestCase(string name)根据输入的测试名称name创建一个测试实例。由于每一个TestCase在创建时都要有一个名称,若某测试失败了,便可识别出是哪个测试失败。 TestCase类中包含的setUp()、tearDown()方法。setUp()方法集中初始化测试所需的所有变量和实例,并且在依次调用测试类中的每个测试方法之前再次执行setUp()方法。tearDown()方法则是在每个测试方法之后,释放测试程序方法中引用的变量和实例。 开发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时,只需继承TestCase,来完成run方法即可,然后JUnit获得测试用例,执行它的run方法,把测试结果记录在TestResult之中。 Assert静态类——一系列断言方法的集合 Assert包含了一组静态的测试方法,用于期望值和实际值比对是否正确,即测试失败,Assert类就会抛出一个AssertionFailedError异常,JUnit测试框架将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白盒测试方法详细说明

白盒测试方法 一、静态结构分析法 程序的结构形式是白盒测试的主要依据。研究表明程序员38%的时间花费在理解软件系统上,因为代码以文本格式被写入多重文件中,这是很难阅读理解的,需要其它一些东西来帮助人们阅读理解,如各种图表等,而静态结构分析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在静态结构分析中,测试者通过使用测试工具分析程序源代码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内部控制逻辑等内部结构,生成函数调用关系图、模块控制流图、内部文件调用关系图、子程序表、宏和函数参数表等各类图形图标,可以清晰地标识整个软件系统的组成结构,使其便于阅读和理解,然后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图标,检查软件有没有存在缺陷或错误。 其中函数调用关系图通过应用程序中各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展示了系统的结构。通过查看函数调用关系图,可以检查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递归调用,函数的调用曾是是否过深,有没有存在独立的没有被调用的函数。从而可以发现系统是否存在结构缺陷,发现哪些函数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需要使用什么级别的覆盖要求...... 模块控制流图是与程序流程图相类似的由许多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边组成的一种图形,其中一个节点代表一条语句或数条语句,边代表节点间控制流向,它显示了一个函数的内部逻辑结构。模块控制流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函数的内部逻辑结构,通过检查这些模块控制流图,能够很快发现软件的错误与缺陷 二、代码检查 代码检查包括桌面检查、代码审查和走查等,主要检查代码和设计的一致性,代码对标准的遵循、可读性,代码逻辑表达的正确性,代码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发现违背程序编写标准的问题,程序中不安全、不明确和模糊的部分,找出程序中不可移植部分、违背程序编程风格的内容,包括变量检查、命名和类型审查、程序逻辑审查、程序语法检查和程序结构检查等内容。 代码检查方法 1、代码检查法 (1)桌面检查:这是一种传统的检查方法,由程序员检查自己编写的程序。程序员在程序通过编译之后,对源程序代码进行分析、检验,并补充相关文档,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由于程序员熟悉自己的程序及其程序设计风格,桌面检查由程序员自己进行可以节省很多的检查时间,但应避免主观片面性 (2)代码审查 由若干程序员和测试员组成一个审查小组,通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代码审查分两步:第一步,小组负责人提前把设计规格说明书、控制流程图、程序文本及有关要求、规范等分发给小组成员,作为审查的依据。小组成员在充分阅读这些材料后,进入审查的第二步,召开程序审查会。在会上,首先由程序员逐句简介程序的逻辑。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一、引言 本文档规范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整体流程,明确了软件测试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的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和必需的输入输出文档。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各测试阶段需要的测试工具、测试点和测试步骤,并提供了各类测试文档的参考模板。 二、测试流程概述 1、流程介绍 一般来讲,软件测试是伴随着项目的立项而开始的。也就是说,软件项目一旦确立,测试工作也就开始了。在测试的过程中,前后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BUG回归测试—>测试总结—>软件发布 对于以上流程环节,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属于需求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环境搭建、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回归测试等属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制定测试计划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实施、管理等。 2、流程图 功能测试 项目开始 需求阶段 测试计划 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总结 软件发布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需求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估。 1.由需求分析人员统一收集需求,并整理成文档格式转发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 2.项目经理召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和需求分析人员进行会议讨论,了解具体每个需求的实际含义,并且明确各需求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整理出重点需求; 4.项目经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写需求说明,并且再次召集小组开会讨论,对需求说明进行修复、完善,并最终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负责人:项目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说明文档 输出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四、测试计划阶段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定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并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管理需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测试计划是从管理角度对整个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概述(介绍项目测试的范围、目的以及组织形式) 2.测试进度(测试时间周期的安排) 3.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 4.需求跟踪(确定系统测试项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5.测试通过失败标准(指明测试何时通过何时结束) 6.测试挂起恢复标准(指明当测试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测试活动挂起以及恢复的标准) 7.资源分配(工作量的统计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 8.应交付测试工作产品(明确测试需要提交的各类工作文档) 9.风险评估(预估测试存在的风险) 测试经理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发布时间以及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完成后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讨论会,连同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以及各模块负责人,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并确定。 负责人:测试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计划》 输出文档:《软件测试计划》

WEB测试工作流程

WEB测试方法 在Web工程过程中,基于Web系统的测试、确认和验收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不同,它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测试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重要的是,还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进行安全性和可用性测试。然而,Internet和Web媒体的不可预见性使测试基于Web的系统变得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为测试和评估复杂的基于Web的系统研究新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 web 测试分为 6 个部分: ? ? ? (包括负载/压力测试)? ? 用户界面测试? ? 兼容性测试? ? ? ? 接口测试 1

功能测试 链接测试 链接是Web应用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它是在页面之间切换和指导用户去一些不知道地址的页面的主要手段。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样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其次,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最后,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表单测试 当用户通过表单提交信息的时候,都希望表单能正常工作。 如果使用表单来进行在线注册,要确保提交按钮能正常工作,当注册完成后应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如果使用表单收集配送信息,应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数据,最后能让顾客收到包裹。要测试这些程序,需要验证服务器能正确保存这些数据,而且后台运行的程序能正确解释和使用这些信息。 当用户使用表单进行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提交等操作时,我们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例如:用户填写的出生日期与职业是否恰当,填写的所属省份与所在城市是否匹配等。如果使用了默认值,还要检验默认值的正确性。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则也要进行测试。例如:只能接受某些字符,

白盒测试方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题目白盒方法测试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2019年

一、实验题目 白盒方法测试 二、实验目的 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理解白盒测试方法。 能够区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及路径覆盖所达到的覆盖层次,并能用各层次覆盖的设计思想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区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的异同,掌握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和程序特征; 三、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平台和Dev-C++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 某程序的逻辑设计如下图所示,自行分析程序结构,请为该程序设计测试用例使其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及路径覆盖,并按照测试用例测试程序,完善测试用例各项内容的填写。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F=0; int T=0; int x,y; cin>>x>>y; if(x>=50&&y>=50) { F=1;} if(x+y>80) { T=2; } else { T=3; } cout<

4 五、实验步骤 1.依据程序逻辑结构图分析程序结构,找出程序的各种组合。 2.依据实验要求设计测试用例使测试达到特定覆盖。 3.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编写程序。 4.用各种测试用例测试程序。 5.1语句覆盖 特点:语句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每 条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在本例中,可执行语句是指语句块1到语句块4中的语 句。 优点:可以很直观地从流程图得到测试用例,可以测试所有的执行语句。 缺点:语句覆盖不能准确的判断运算中的逻辑关系错误。假设第一个判断语 句if(x>=50 && y>=50)中的“&&”被错误地写成了“||”,即if(x>=50 || y>=50),使 用上面设计出来的一组测试用例来进行测试,仍然可以达到100%的语句覆盖。 在六种逻辑覆盖标准中,语句覆盖标准最弱的。

性能测试流程规范汇编

目录 1前言 (2) 1.1 文档目的 (2) 1.2 适用对象 (2) 2性能测试目的 (2) 3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相关人员 (3) 3.1 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其基本流程 (3) 3.2 性能测试工作内容 (4) 3.3 性能测试涉及的人员角色 (5) 4性能测试实施规范 (5) 4.1 确定性能测试需求 (5) 4.1.1 分析应用系统,剥离出需测试的性能点 (5) 4.1.2 分析需求点制定单元测试用例 (6) 4.1.3 性能测试需求评审 (6) 4.1.4 性能测试需求归档 (6) 4.2 性能测试具体实施规范 (6) 4.2.1 性能测试起始时间 (6) 4.2.2 制定和编写性能测试计划、方案以及测试用例 (7) 4.2.3 测试环境搭建 (7) 4.2.4 验证测试环境 (8) 4.2.5 编写测试用例脚本 (8) 4.2.6 调试测试用例脚本 (8) 4.2.7 预测试 (9) 4.2.8 正式测试 (9) 4.2.9 测试数据分析 (9) 4.2.10 调整系统环境和修改程序 (10) 4.2.11 回归测试 (10) 4.2.12 测试评估报告 (10) 4.2.13 测试分析报告 (10) 5测试脚本和测试用例管理 (11) 6性能测试归档管理 (11) 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 (11) 8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1.1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明确性能测试流程规范,以便于相关人员的使用,保证性能测试脚本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测试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测试的可靠性、重用性和客观性。 1.2 适用对象 本文档适用于部门内测试组成员、项目相关人员、QA及高级经理阅读。 2性能测试目的 性能测试到底能做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系统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及测试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如下的问题 1.硬件选型,我们的系统快上线了,我们应该购置什么样硬件配置的电脑作为 服务器呢? 2.我们的系统刚上线,正处在试运行阶段,用户要求提供符合当初提出性能要 求的报告才能验收通过,我们该如何做? 3.我们的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能够提供 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良好的性能),我们该怎么办? 4.明年这个系统的用户数将会大幅度增加,到时我们的系统是否还能支持这么 多的用户访问,是否通过调整软件可以实现,是增加硬件还是软件,哪种方式最有效? 5.我们的系统存在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性能要求,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 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6.在测试或者系统试点试运行阶段我们的系统一直表现得很好,但产品正式上 线后,在用户实际环境下,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变慢,某些应用自动退出,出现应用挂死现象,导致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不满意,这些问题是否能避免,提早发现? 7.系统即将上线,应该如何部署效果会更好呢? 并发性能测试的目的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真实的业务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操作设计测试案例,以评价系统的当前性能;当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者新的应用程序将要被部署时,负载测试会帮助确定系统是否还能够处理期望的用户负载,以预测系统的未来性能;通过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重复执行和运行测试,可以确认性能瓶颈并优化和调整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到瓶颈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