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恩格斯

恩格斯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1890年9月21-(22)日于伦敦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这是恩格斯于1890年9月21日-22日致约·布洛赫的一封信。19世纪末叶,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胡说马克思主义把经济因素看成是历史过程的唯一动力,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为了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歧途,竭力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反对无产阶级改革。这些谬论在无产阶级和青年中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柏林大学的学生约瑟夫·布洛赫(1871-1936)就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等问题,于1890年9月3日向恩格斯请教,布洛赫在信中说:

“根据唯史观,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这个原理应当怎样理解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有经济关系是决定性的因素,或者只有经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个其他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身在当时情况下也能发生作用)的固定的基础?我以为,保尔·恩斯特较多支持前一种看法,而康·施米特较多支持后一种看法,难道政治的王亲的和普通个人的利益在历史过程中不相当经常地起一定的作用。当然,它们没有物质基础,就不会发生这种作用,但毕竟不是一切都产生于经济必然性。不然,光有经济可能性就足够了。象拿破仑或俾斯麦那样的人物不顾经济条件似乎就不大可能取得什么成绩。但同时这一点也不能说明,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经济必然性的结果……为此,我想问一问您,根据唯物史论,是不是只有经济关系作为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在所有的地方直接地和不以个性为转移地起着作用,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条件同时本身又能加速或阻止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也起作用。”1[1]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写的回信,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无产阶级和青年一代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在1890年9月

21-22日给约·布洛赫写了这封回信。

在这封信中,恩格斯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着重论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和1890年8月5日给康旋米特的信,恩格斯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说明。

二、内容讲解

这封信共5段,可以归结为四个问题。

1. 恩格斯阐明历史进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第1段)

①批判“经济因素是唯一

..决定性的因素”的谬论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

....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

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

..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的最基本的观点。

但是,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是在“归根到底”是意义上说的,指的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恩格斯在许多地方一讲到经济的决定作用时,总是加上了“归根到底”这样的限制词,因为从实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经济因素并不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哲学理论、宗教观点等等,这些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本身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派生的东西,没有这些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就无从表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无法实现,那就会把“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庸俗化,使它成为“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②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恩格斯认为历史发展过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交互作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情况:

第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第二,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思想上层建筑之上,又决定着思想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方向,思想上层建筑反映并服务于政治上层建筑。

第三,思想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四,政治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总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历史的发展,恩格斯说,如果这一点仅仅归结为经济的唯一决定作用,那就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更容易,而这种庸俗化了的理论却毫不中用,恩格斯关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原理,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又坚持了历史的辩证法。

③交互作用是经济运动的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的

这就是说,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这种经济运动的必然性,却一定要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统一,因为偶然性的产生又是有原因的,它是由事物外部的不稳定的外本质的联系产生的,它既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由于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说如此难以确定,以致人们往往忘记了这种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的存在却是客观事实。当然,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它始终要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如果忘记了这一点,那就会把历史看成为偶然事件的堆积,势必导致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反之,如果不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又会陷入机械论的错误。

2.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客观的前提和条件同个人意志的相互关系

①恩格斯论述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关于经济运动的必然性和政治等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关系(第2段)

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恩格斯通过人们如何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阐述,进一步说明经济与政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交互作用。

在这里,恩格斯把经济和政治等等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说得十分清楚,他在肯定经济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肯定政治等因素,甚至包括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点,对历史发展都起了一定作用,但这仅仅是第二位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还以德国勃兰登堡的发展为例,说明了把复杂的具体的社会历史问题,都直接地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原因是不正确的,指出了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对于勃兰登堡最后形成一个强国也起着巨大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十七、十八世纪的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国家共有三百多个小邦和一千多个骑士领地,勃兰登堡是壮德意志诸邦中比较强大的一个邦,后来发展为普鲁士大王国,北德意志的几条主要河流都流经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的领地,它处于对内对外的交通要道,又年有柏林这个中心,工农商业都比较发达。勃兰登堡的诸候霍享索伦家族,对内实行中央集权,对外进行扩张,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参加波兰和瑞典的战争,把普鲁士公国从波兰的藩属下解脱出来,于1701年建立了普鲁士王国。1740年,参加奥地利争夺王位的战争,夺取了奥地利的重要工业国西里西亚,以后还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继续扩大领土,到了19世纪上半期,普鲁士王国已经统一了北德意志诸邦,资本主义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原来就是在勃兰登堡实行资本主义经营的容克贵族,他竭力推行铁血政策,经过战争,终于在十几世纪后半期统一了全德意志。由于长期历史的发展,南部德意志和北部德意志之间,在经济、语言、宗教各方面都

有很大差别。在经济上,普鲁士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拥有莱茵、西里西亚、柏林等先进工业区,容克贵族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很强大。在宗教信仰方面,德意志北部和中部流行路德新教,而南部和西部则流行旧教或卡尔主教。北部处于各河下游,临海、多平原、交通发达,南部则处于各河上游,多山地,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为经济的决定作用,如高地德意志语的音变起源,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所以恩格斯说:“要从经济上说明那种把苏合德山脉至陶努斯山脉所形成的地理划分扩大成为贯穿全德意志的真正裂痕的高地德意志语的音变的起源,那末,要不闹笑,是很不容易的。”

②恩格斯论述在人们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和个人意志的关系(第3段)

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恩格斯在这里深刻阐明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历史事变的背后,客观经济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因为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但任何意志归根到底都是个人的或社会的经济要求的反映。这样,各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运动,总的都要服从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个人意志并不等于零。因为历史规律是通过那些“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得到表现,后者是反映前者的思想形式,而个人意志也包括在里面,因此,个人意志对历史发展也发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通俗说明历史规律和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四边形的两根边线表示两种力量,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历史的发展就象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销,其最终结果,往往都和个人预定的目的不一样,这就象无数四边形最后得出的合力线,这条合力线和其中任何一根线都不一致,但“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这个比喻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说明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

恩格斯一再教导我们:“把革命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的那种迷信时代,是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因此,我们研究革命的发生,“不应该从几个领袖的偶然的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革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震动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因为革命运动“不是少数几个人活动的结果,而是人民的要求和需要的自发的不可遏止的表现。”恩格斯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研究革命运动和历史事件的一个科学方法,教我们不要着眼于少数人物包括领袖人物的动机,而要注意研究引起整个阶级、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行动起来的总的社

会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寻找革命运动和历史发展的最终根源和最后动力,从而找出客观规律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善于使用这个科学方法,因为经济运动的必然性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学期在社会现象背后,不通过科学分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两个人的作用,特别是领袖人物的作用,则往往比较容易被人们所看到,于是便造成了一种错误,把革命的成效都归结为几个领袖人物的功过。应该说,这是英雄史观,“天才论”及以存在的一个认识论根源。

3. 恩格斯教育德国青年,一定要根据原著来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理论。(第4段)

恩格斯指出:“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恩格斯在谈到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时也说过:“对于那些革命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都正好是原著本身。”2[2]恩格斯向约·布洛赫介绍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等四部著作,让约·布洛赫认真学习。指出这几

部著作是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理论的“十分突出的例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当时“最为详尽的阐述”。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我们学习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

4. 恩格斯说明他和马克思过去强调经济因素决定作用的原因,以及全面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重要性。(第5段)

这里应当注意两点:

首先,恩格斯讲的是过去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的历史原因,而不是说他们在前期理论活动中有什么错误。当时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是为了战斗的需要,为了清除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唯心史观的影响,所以“最初是把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

...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和其他思想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所制约

的行动,而当时是应当这样做的

.........。”

其次,恩格斯说,如果要把理论应用于实际,那就必须考虑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就不允许有任何错误了,这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前期的理论活动中,虽然着重点是讲经济的决定作用,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反作用,从来没有强调一个原理而去否认另一个原理,特别是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实际应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十分重视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没有任何片面性,象前面提到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说成是否认上层建筑诸因素作用的唯经济史观,那完全是资产阶级学者巴尔特之流和党内“青年派”的歪曲。恩格斯所说的“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指青年派。

三、重点提示

在这封信里,应重点掌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意志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和规律。恩格斯的“合力”思想,即反对夸大个人意志的作用的历史唯心论,又反对了否认个人意志作用的错误观点。

四、问题思考

1、为什么必须根据原著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而不要根据第二手材料?

2、简述恩格斯的“合力”思想。

3、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客观的前提和条件同个人意志的相互关系如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