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胜利油田-利用风险激励杠杆,撬开难动用储量开发大门

胜利油田-利用风险激励杠杆,撬开难动用储量开发大门

胜利油田-利用风险激励杠杆,撬开难动用储量开发大门
胜利油田-利用风险激励杠杆,撬开难动用储量开发大门

利用风险激励杠杆,撬开难动用储量开发大门

卫永刚李登强高天辉

(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1)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安全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这一现实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难动用石油储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找出了制约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上市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之间存在矛盾、沿用整装油田的开发方案评价和生产组织方式,影响了难动用储量区块的评价和开发效果、目前国家对不同品位的石油资源采取相同税率的财税政策不利于难动用储量资源的开发。针对制约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因素,提出了加快难动用储量开发的思路建议,一是对储量进行价值化评估,从经济上明确界定难动用储量的标准,也为难动用储量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二是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难动用储量开发领域,使之逐步成为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国家应调整有关财税政策,使参与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企业有利可图。

关键词:难动用储量石油企业储量价值化评估国家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Prizing the gate of development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by risk inspirit lever

WEI Yong–gang LI Deng-qiang GAO Tian-hui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 Field Company Ltd.,Dongying 257000,China)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now become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he petroleum safety directly affect our economic security even the politic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the three main factors inhibiting exploitation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were founded, tha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ximized benefit goal of marketing enterprises and maximum resource utilization, using those development plan used in developing self-contained oilfield and those production organizing mode. So the evaluation and exploitation result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zone.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 in same rate of duty without consideration different oil product go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The clew and advice of development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were put forward, that is to say, firstly, valued evaluating reserve ——memorably definite the criterion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floatation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 secondly, encourage the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petroleum existing- continuing company and local corporation into development domain of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to make it become an important troop to develop the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on the premise of strengthening watch and control, another, the state should adjust the involved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 to make the company participating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development be profitable.

Keywords: Hard-employed petroleum reserve; oil company; valued evaluating reserve ; The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

主要作者简介:卫永刚(1968-),男,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油田经济开发研究

前言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总量的逐步扩大,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已超过1亿吨,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达到40%以上,石油安全已逐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针对石油供应这一战略性问题,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发展替代能源、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我们认为,在确保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众多举措中,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是最重要的途径。在当前油价较高的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开发利用我国陆上近40亿吨已探明难动用石油储量,是一条增加国内石油供应的现实途径。

一、我国难动用储量的基本现状

一般来说,难动用储量是指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难以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同时,难动用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按经济的标准划分,一般将12%的投资收益率作为划分储量难动用与否的标准,投资收益率达不到12%的,就被定义为难动用储量。而如果按技术标准进行衡量,难动用储量就是指自然条件和开发难度较大的储量。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难动用储量,一般又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藏油岩石的物性不好,如低渗透油层。在中国石油集团下属的长庆油田,80%的储量都是低渗透油层储量。二是油品本身特性不好,黏度太大,流动性差,如稠油储量。主要分布在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和松辽盆地。三是进入开发后期的高含水油藏。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3年,我国难动用储量形成的原油产量为443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26%,但在总体上,目前还有40多亿吨储量未动用,占目前探明地质储量的五分之一。

表1 我国难动用储量

表2 2003年我国难动用储量的动用情况

二、目前制约我国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主要因素

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以外,目前国内石油企业的经营目标、开发模式以及国家有关财税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难动用储量的开发。

1、上市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之间存在矛盾

2000年以后,国内的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先后在海外市场成功上市,为国有石油企业管理体制的再造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奠定了基础。作为上市企业,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的经营原则,为此,三大公司在上市时都提出了削减和控制成本的目标,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表3的数据显示出,在近两年油价较高的条件下,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单位现金操作成本变化幅度都保持在国外公司相当的水平,与有的公司相比,成本增幅相对较小。

表3 近三年国内外石油公司现金操作成本数据表单位: $/boe

同时,三大石油企业都依据国际通行的单位勘探开发成本和单位现金操作成本制定了企业内部考核的指标。如在勘探阶段以亿吨储量投资作为衡量指标,在开发阶段以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作为考核指标,在生产阶段则以单位完全成本或单位现金操作成本为考核指标。由于未动用的难采储量大多是“高成本、低效益”区块,如果将这些油藏类型复杂的区块投入开发利用,相应的投资和成本将远远超出平均水平,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状况和经营业绩,因此,对上市的石油企业来说,开发难动用储量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之间不尽一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石油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宏观层面上国家对石油资源的迫切需求存在着差异之处。

2、沿用整装油田的开发方案评价和生产组织方式,影响了难动用储量区块的评价和开发效果

从目前来看,石油企业一般是按照开发整装油田的思路编制产能建设区块的开发方案,并依此为基础进行经济评价;在生产组织运行上,没有资源状况的好坏、产量规模的大小,在开发和管理模式上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模式,存在着人员、资产等各种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

的问题。对于难动用储量区块来说,由于其石油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如果按照整装油田的思路编制产能建设区块的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结果必然处于较低水平;在开发生产中,沿用常规的地面集输配套系统和成建制的开发队伍,也必然会降低难动用储量区块的开发效益。

3、目前国家对不同品位的石油资源采取相同税率的财税政策不利于难动用储量资源的开发

石油税收制度是影响国家石油行业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在税收政策制定上对石油行业生产活动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不论是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还是其他税种都是以企业为单元进行计征的,没有考虑到各石油企业中既有优质储量也有难动用储量的实际,事实上加重了资本收益率达不到企业平均水平的难动用储量区块的税负水平。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针对立足国内老区开采的众多独立石油公司采取的灵活多变的优惠政策,如针对三次采油实行了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对处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油田实施差异性投资和财税政策,以降低石油企业开发低品位油藏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税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对不同品位的石油资源采取相同税率的财税政策,不利于调动石油企业开发难动用储量资源的积极性。

从今后一段时间来看,作为国内石油生产和供应主体的三大上市石油企业,加大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仍将受到经营目标和国家财税制度的制约。为了有效解决上市企业经营目标与加快难动用储量开发之间的矛盾,部分油田企业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例如,近年来大庆和辽河油田围绕难动用储量开发相继成立了一些油公司,大庆油田的八个油公司采用的是与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共同持股的方式,辽河油田则是上市公司与存续企业联合开发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一方面在维护工农关系、支持存续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难动用储量产量。又如胜利油田针对难动用储量的开发,专门成立了由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有关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东胜精工集团公司,依靠灵活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在难动用储量的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原油年产量超过了50万吨。以上情况表明,在上市石油企业受经济界限约束的情况下,鼓励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难动用储量开发领域,是加快难动用储量开发的现实选择。

三、利用风险激励机制,调动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各方的积极性,是开发难动用储量的有效途径

加快难动用储量的开发,首先需要对储量进行价值化评估,从经济上明确界定难动用储量的标准,也为难动用储量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其次,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难动用储量开发领域,使之逐步成为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国家应调整有关财税政策,使参与难动用储量开发的企业有利可图。

1、以储量价值化为前提,划定难动用储量的界限

从以往石油企业开发难动用储量的做法来看,一般是采取将难动用储量区块划转或租赁给油公司做法,并收取相应的资产占用和租赁费用,这些做法为难动用储量区块的开发探索出了有效的途径,但这些探索方式在确定储量资产的占用和租赁费用方面存在一定争议,同时也面临着采矿权归属等国家政策问题,其实质是没有解决油气储量资产的价值化问题。中

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海外上市后,开展了符合国际惯例(SEC )的储量评估工作。具体做法是根据开发规律预测出各开发区块以后各年的产量,并根据年度的油

价测算收入,扣除影响现金流量的税收、操作成本和开发成本后,得出所得税前现金流量,然后按照规定的折现率对未来所得税前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当净现值出现负数时就不再计算以后年度的油气产量;最后将所得税前现金流量净现值为正数的各年油气产量累加起来得出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未来各年度油气储量净现值的和就是评估年度的油气储量的价值,由此得出的储量价值体现了未来的收益。其计算模型为:

(C I -C 0)为所得税前现金流量

其中,

所得税前现金流量=经营收入—[(生产成本+开发投资+税费)]

其中,经营收入=产量*油(气)价

可以看出,国际通行的储量价值评估方法是以未来的收益体现储量资源的价值,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储量资源今后能够带来的收益情况。近年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遵循上述储量评估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评估软件、硬件以及评估人员方面具备了一定条件,为实现储量的价值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在进一步论证储量价值化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出台有关储量价值化评估的指导意见,统一组织储量价值的评估工作,并以此为依据界定难动用储量的界限,为加快难动用储量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开发提供政策依据。

2、积极鼓励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有关单位组建“油公司”,合理、有序的开发难动用石油资源

难动用储量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投资大、风险大、技术要求程度高等特点,实践证明,在资金、技术、机制等方面的限制下,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建立石油存续企业、有关科研单位以及油区所在地政府之间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甲乙方关系清晰的利益共同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开发难动用储量的积极性,解决开发过程中的所需的技术、人员和资金和经营环境问题,实现难动用储量经济、高效开发的目的。

以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有关单位组建的“油公司”,可以通过以资源为纽带,建立起与上市石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储量的价值化评估为基础,上市石油企业可以将难动用储量以出售、租赁或入股的方式转交给“油公司”开发,一方面可以降低上市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油公司”提供难动用储量的资源。

以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有关单位组建的“油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与油公司之间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与施工作业和工程技术服务单位之间形成“合作共盈”的合作关系。国外石油技术服务公司本着“与油公司一起工作,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成果。”的原则,技术服务公司以“风险勘探、施工”作为服务方式,承担前期投入并分担施工、作业风险,以收益分成的方式分享成果。这样,一是能使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减少风险,减少融资压力并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是能使服务公司获得长期稳t

c t O n

t I i C C NPV -=+-=∑)1()(1

定的市场份额、降低交易费用,并获得较高的风险回报。由于难动用储量开发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投资规模较大而且风险较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优化施工、优化投资、规避风险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因此,我们认为在难动用储量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技术服务公司与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做法,一方面促进难动用储量开发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扩大存续施工作业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以石油存续企业和资源所在地有关单位组建的“油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石油开发权益分成的做法,与油区所在地政府形成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良好关系。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是决定难动用储量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有关国外资料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国外石油公司在开采油气资源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都有一种“权益”分成的协议,根据“权益”分成协议,石油公司需要向土地所有者交付一定比例的油气产量。在美国这一比例一般是八分之一。通过这种权益分成的方式,建立起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互利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了石油公司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虽然国外的权益分成模式是建立在土地和矿产资源所有权私有化基础之上,与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存在较大差别。但应该看到,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工农关系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利益分配格局所导致的。因此,从维护和改善工农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借用权益分成的模式,按一定比例补偿油区所在地县级政府,以这种方式建立和维护比较有利的工农关系。

3、调整石油财税政策,鼓励难动用储量的开发

一是实行免税和减税。对于达到经济边际的难动用储量区块实行3-5年免税期;对资本收益率达不到社会平均水平的高含水油田、稠油油田及三采油田免征所得税;对资本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低于10%的已开发高含水油田、稠油油田及三采油田减半征收所得税。二是建立老油田资源折耗宽让制度。即将油田视为固定资产,按一定油气收入比例进行耗减,直至耗减数额等于投资者的找油成本为止。宽让额可定为油气生产总收入的50%,可同时规定,石油企业必须将这一宽让额在一定时期内(如3-5年)再投入油气勘探开发。三是实行投资税收抵免政策。对石油企业科研投资、环保投资、节能投资及在新区的风险勘探投资实行所得税抵免。四是通过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爱东刘素荣. "不经济储量"的开发及经营模式探讨,国际石油经济,2004(10)

[2] 罗东坤.开发难动用储量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中国能源,2001(7)

[3] 查全衡.发达国家对本土“低品位”油气资源的利用. 世界石油工业,2003(6)

[4] 邵万钦.国外石油公司管理体制与模式巡礼.中国石化,2002(1)

[5] 剑桥能源研究会.全球石油趋势.北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02

[6] 刘其先.东胜精攻:让油气难动用储量“动”起来.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6)

[7] 陈明霜.外国石油公司储量战略及实例分析.中国石油集团经济和信息研究中心,2001

2009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材料9

加快推行一体化治理 努力提高老油田水驱采收率 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2009年2月2日

加快推行一体化治理 努力提高老油田水驱采收率 编写:隋春艳牛拴文徐赋海马来增 路智勇董福生颜春者卢惠东初审:赵明宸 审核:马代鑫杨勇 2009年2月2日

目录 前言: (1) 一、广利油田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1) (一)概况 (1) (二)开发简历及现状 (1) (三)存在问题 (2) (四)莱1断块综合调整的启示 (3) 二、广利油田一体化治理的做法 (4) (一)改善源头水质,减缓水质腐蚀 (4) (二)精细地质研究,二次完善注采井网 (8) (三)科学配注,启动调水工程,提高注采比 (10) (四)加强工程技术配套,实施治理一步到位 (11) (五)强化注采动态调配和现场注采管理 (12) 三、广利油田一体化治理的效果及认识 (13) (一)一体化治理的效果 (13) (二)一体化治理的认识 (15) 1、精细油藏描述、找准剩余油是一体化治理的基础 (15) 2、改善注水水质是一体化治理的前提 (15) 3、技术进步是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6) 4、精细管理是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6) 5、一体化治理是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16) 四、推广一体化治理的部署安排 (16) (一)东辛油田推广一体化治理开展的前期研究工作 (17) 1、断块油田精细地质研究 (17) 2、水质腐蚀机理及稳定技术研究 (18) 3、开展欠注层改造技术研究,提高潜力层储量动用程度 (20) 4、开展大压差井分层技术研究,提高层间差异大井的动用程度 (21) (二)东辛油田中部断块区一体化治理部署 (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崔汝国,王燕春,曹国滨 (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山东东营257100) 摘要:滩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两种施工方式。本文对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问题的方法;以滩浅海复杂表层结构中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压制、差异校正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品质过低和成像精度不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高精度实用性的特色技术主题词:滩浅海;表层结构;激发;接收;观测系统;二次定位;差异校正;干扰波压制 1、概述 滩浅海是指包括滩涂、潮间带至10米水平以内浅海区域,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的勘探范围较为广泛,西起四女寺河口,东至潍河口,有利勘探面积约为5500km2。从1974年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滩浅海地震勘探,开辟了以埕岛构造带为主的海上勘探阵地,发现了十四个油田,为胜利油田增储上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滩浅海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由于滩浅海地区地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不适宜采用常规陆上地震勘探设备和技术,也无法采用海上采集技术,造成滩浅海地区勘探程度相对于陆上勘探程度低,是胜利油田未来增加储量的主要阵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过多年的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形成了专门应用于滩浅海施工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应用这些技术,使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具备滩海、潮间带和极浅海环境下全方位地震勘探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任务。 2、滩浅海地震勘探特点及难点 2.1滩浅海地震勘探特点 胜利滩浅海地区内,极浅海近海水域底部平缓,水深一般分布在数米范围内,但由于黄河入海的影响,还在黄河口形成了沿海滩涂和潮间带。 由于黄河入海的影响,淤泥分布较广,为黄河泥沙最新淤积而成,烂泥较深,厚度大约在0.2-1m不等,激发、接收条件很差,随着黄河的延伸,其地表与沼泽地带无异。 另外大大小小的潮沟纵横交错,随着潮汐的变化,潮间带水深变化在0-1.5m。潮间带水深受潮汐变化影响,施工因素必须根据潮涨潮落来作出调整。 2.2滩浅海地震勘探难点 由以上环境特点给滩浅海施工带来很多难点,具体表现如下: 1

孙梦茹---胜利油田二次开发实践与认识

孙梦茹: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受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呈现增速明显放缓、价格急剧回落、效益大幅滑坡、经营逐渐困难的局面,未来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5月22-23日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纵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走向,为今后行业发展探路引航,以下是来自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截止08年底,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地质储量41.54,现井网和工艺条件下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69,标定采收率28.1%。08年油田年产油2774,累计产油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1%,综合含水90.5%,剩余可才储量采油速度10.6%,总体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主力油藏类型、开发单元的开发程度、采收率状况差异大。 二、老油田二次开发时间及认识 “九五”以来胜利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三高”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递减加大、井况井网损坏加剧成为油田开发中的突出矛盾。面对矛盾和问题,近年来,胜利油田老油田开发的阶段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与实践并重,大力开展理论创新和科研攻关,在不断深化老油田潜力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政策,攻关技术手段,积极推进邮亭“二次开发”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三个扩大”、“两个强化”,有效促进了老油田开发水平的再提高。 (一)深化高含水期油藏潜力认识,引领开发思路转变。

胜利油田介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16099955.html,/a2_82_05_01300000098168125413054963448_jpg.html?prd=zhengwenye_ left_neirong_tupian胜利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分公司),主体位于黄河下游的东营市,油田机关位于东营市济南路258号,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的28个县(区)。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千米,主体部位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自1978年以来,胜利油田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12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02项,获省部级奖励596项,取得专利1333件,累计实施专利技术972项。胜利油田分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正逐步向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管理严密的现代企业迈进。“十一五”期间,胜利油田以“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为目标,按照“三稳一保”的工作要求和集团公司整体部署,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和可持续“三大战略”,持续推进改革、管理、科技“三大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谐环境建设等“五大和谐工程”,凝心聚力,向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 胜利油田是中国陆上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自1961年发现、1964年正式投入开发建设以来,到2007年底,先后找到75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9.08亿吨,生产天然气391.64亿立方米。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有油井22891口,开井17817口,原油年生产能力2700万吨。全油田平均综合含水率为90.34%,自然递减率14.7%,综合递减率5.83%。有气井371口,开井94口,年工业产气量7.84亿立方米;有注水井7455口,日注能力61.73万立方米,累计注采比0.79。拥有计量站2103座,注水站261座,联合站50座,年处理液能力3.25亿吨;接转站60座,年处理液能力7733万吨;污水站55座,年污水处理能力3.4亿立方米;原油集输管线2.09万条/1.28万公里;有93座海上采油平台,海底输油管线76条/144.4公里;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原油集输、脱水、污水处理配套技术。 2007年底胜利油田分公司下设21个二级单位,185个三级单位,1292个四级单位,分公司机关设15个职能处室,3个直属单位,有员工87379人,其中固定职工58526人,有高级技术职称2952人,中级技术职称8529人;所辖石油专业队伍中,采油队343个,稠油热采注汽队25个,采气队7个,输油(气)队88个,运输队4个;固定资产和油气资产总量为652.05亿元,其中油气资产净值548.26亿元;机械装备总量30792万台,装机总功率237.93万千瓦,平均设备新度系数0.39。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于 2000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由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开发主体部分重组改制而成的。

胜利油田下属公司大全

胜利油田下属公司大全 【分公司二级单位】 胜利采油厂东辛采油厂现河采油厂滨南采油厂纯梁采油厂临盘采油厂河口采油厂孤岛采油厂 孤东采油厂桩西采油厂海洋采油厂(港务管理处)新疆勘探开发中心油气集输总厂石油化工总厂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物资供应处地质科学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物探研究院 经济开发研究院技术检测中心 【油田机关处室】 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监察处)党委统战部局工会局团委局综合治理办公室机关党委(机关管理处) 局办公室(经理办室)政策研究室勘探处开发处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处) 油气管理处石油工程技术管理处基建处设备管理处油地工作处科技处(技术发展处)经营管理部规划计划处规划计划部财务资产处财务资产部劳动工资处(人力资源处)法律事务处审计处 技术监督处安全环保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胜利海上监督处 【油田机关直属】 勘探项目管理部开发管理中心勘探监理部销售事业部财务监控中心定额价格管理中心 卫生管理中心公共事业管理部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油田物资稽查大队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信息中心 档案管理中心老年管理中心地震台气象台浅海工程检验站普法办局属经济实体管理部 局卫生防疫站 【局属实体控股公司】 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外事外经处) 胜利资产调剂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石化产品销售中心胜利环发实业公司 【管理局工程技术】 物探公司渤海钻井公司黄河钻井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海洋钻井公司测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井下作业二公司井下作业三公司井下作业四公司 胜利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胜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管理局生产保障】

胜利发电厂总机械厂电力管理总公司运输总公司供水公司胜大集团工程运输公司 【管理局社区服务】 孤岛社区河口社区滨南社区仙河社区胜中社区胜北社区胜东社区胜南社区临盘社区 【管理局科研文教】 钻井工艺研究院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教培处职工大学油田党校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胜利日报社文化事业中心中心医院胜利医院车辆管理中心滨海公安局青岛疗养院北京办事处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进行区域勘探,在康世恩同志主持下,把重点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山前蚴陷转向西北缘,当年就拿下了一定面积,很快就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上的第一个突破。

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

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 一、油气田开发的过程描述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不断重复、完善、探索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科学探讨系统,其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震勘探阶段: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投入巨大的资金发现油气藏。主要是通过打第一口探井,进行试井分析,初步落实油气藏; 二是评价阶段,通过获得评价井的资料,经过现代试井测试与分析,落实油藏储量、面积的大小和产能等。 三是投入开发阶段:主要是进行开发方案设计,部署开发井,大规模的投入石油开采。 四是调整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开发技术,不断的调整开发方案,获得最大产量。 二、油气田开发的特点 油气田开发具有如下的特点: 油气田开发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改变油藏生产使之更符合生产的过程。 油气藏是流体矿场、必须将其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 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一口井的双重作用即生产与信息的作用。 油气田开发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工程。 三、我国油气田的基本特点(六类) 1、中、高渗透性多油层砂岩油藏---大庆

储层特点:渗透性好,层多、层薄 开发特点:合层开采、分层开采 2、稠油疏松砂岩油藏---辽河 储层特点:埋深浅、渗透性好 流体特点:流体粘度高、难于流动 3、裂缝--孔隙性碳酸岩底水油藏--华北 储层特点:存在裂缝、产量高 开发特点:水往裂缝中窜、采收率低 4、复杂断块油藏---华北 储层特点:储层小、储量低 开发特点:很难形成井网 5、低渗砂岩油气藏---长庆、四川德阳新场气体 储层特点:渗透率很低、自然产量很少 开发特点:开发前先进行压裂 6、裂缝--孔隙砂岩油藏---吉林油田 储层特点:既存在孔隙、又存在裂缝 开发特点:既要利用裂缝又要避免裂缝带来的危害。 四、油气田开发工程目前面临的难题 1、新发现的油田多为低渗透、难动用。 目前在东部和西部发现的油田中,一般都是低渗透、难动用的储量,目前新发现的油田,有80%以上都是这类储量。 2、老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期,含水率达到80%以上,有的达到90%

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

2012年第08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8,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8期) Total No .308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马风胜(1959—),男,山东东营人。胜利油田胜北社区文体中心,政工师,研究方向: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 马风胜 (胜利油田胜北社区文体中心,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本文在回顾我国石油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石油文化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石油;文化;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24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8—0129—02 一、我国早期石油文化发展的历程 (一)石油文化发展的开端———玉门精神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现代技术开发石油的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抗战爆发,“洋油”断绝,老君庙第一井出油,揭开了玉门油田工业开发的序幕,生产的石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玉门油田形成了具有石油摇篮特征和优良传统的“玉门精神” 。包括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厘钱”精神;设备缺乏,自己修造的“穷鼓捣”精神;原材料不足,改制代用的“找米下锅”精神;人员不足,多做贡献的“小厂办大事”精神;修旧利废,挖潜增效的“再生产”精神。[1] 从此,玉门精神揭开了中国石油文化发展的序幕。 (二)困难时期石油工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庆精神 大庆油田于1959年被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一方面大庆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 足,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 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 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 是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为石油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不断的奋发进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 [2] (三)早期石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胜利精神 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 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油田会战初期,正值我国在国际上遭到重重封锁,国内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后经济尚未恢复时期,参战职工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作风,人拉肩扛,战天斗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 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同时也形成了胜利石油职工不怕艰难、艰苦创业、敢打硬 9 21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转载)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即开始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追索海面油苗显示,后由于60年代越美战事终止。1958年,则在渤海湾荣城至大沽口一段沿海地带调查油气苗;1959年,开展并完成了渤海海域及其邻近陆地的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资料初步揭示渤海是华北拗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0年5月,开展海上地震、重力、电法的物探试验;随后完成了渤海全海区的地震概查和安排了远景较好的辽东湾海域的普查和重力调查。资料进一步证实,渤海是陆地各拗陷向海域延伸的部分。这期间,也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测量海底地形,底质取样以及部分海底重力工作。

从渊源上讲,在石油企业改革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大油田均归口石油部管辖,改革后中石油占有了大部分的油田,中石化则包揽大多数炼厂,中海油则在石油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中国陆上油田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同样海上的有利区块也都被中海油注册,虽然也有关于中海油上陆,中石化,中石油下海的说法,但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依然缺乏互动。而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中国陆上石油资源,尤其是东部油田油气资源已成日益递减状态,海上石油的发展将有力缓和这一状况。在几年内渤海油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产地,中海油也将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1961年、1964年分别对黄海海域进行地震初查,以了解南黄海与苏北盆地的地质构造关系,并着手对其含油前景的摸底工作。海上油气勘查的逐步展开渤海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海上油田。1967年6月,海1井试获日产30t的原油,成为我国海域第一口出油井。 南海北部湾油气勘查的突破。从60年代安排了区域性调查后。直到1973年初,美、越签订《巴黎协定》结束越南战争,南海海域恢复平静之后,中国燃料工业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到1973年,基本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预测北部湾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拗陷。此后几年,由于国内又出现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8月,石油、地质两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地震成果资料,选定的涠西南一号构造带湾1井,1977年9月试获日产原油20t,天然气9 490m3。 开辟珠江口盆地勘查。1974年,区域研究工作认为,珠江口外海域是值得注意的地区,建议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主要战场。1975年进行的区域概查和综合性地球物理普查,证实珠江口外存在一个沉积厚度大、由几个拗陷组成、面积约15万km2的沉积盆地。1975年12月,确定为石油普查重点工区。1977年开始钻探。 评价、探索南黄海。1967年6月~1970年,在浅水部分地球物理试验基础上,对南黄海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测量。从1974年开始,利用我国自行设计、改装的双体钻井船,施工钻井7口,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但未能获得工业油气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开发海洋石油采取对外合作与自营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9~1980年,采用双边谈判方式与外国公司签订南海、黄海的南部地球物理勘探协议和渤海、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合同。1979年8月,南海珠江口盆地珠5井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负责对外合作业务,享有合作海区内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

胜利油田的由来

胜利油田的由来 胜利油田,是在我国华北地区20世纪50年代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石油勘探队伍在茫茫的荒碱滩上艰难跋涉,经过8年多的地质普查和油气勘探,相继在山东省境内的东营地区获得了突破性的重大发现。 1961年4月16日,钻井队在东营村附近打成“华八井”,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油田由此诞生。 1962年9月23日,在这一带又打出了一口“营二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中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喜庆的日子。 1964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在这个地区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一些来自国内各地油田的石油工人,同原坚持在这里工作的石油勘探队会师,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开发。1965年春,在当时的山东省垦利县胜利村附近打出了中国第一口千吨以上的高产油井。因此,“九二三厂”又改名为胜利油田。 40多年来,胜利油田已累计找到60多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产原油7.2亿多吨,约占中国原油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40多年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主力油田开发进入了“三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开发阶段,但胜利油田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当前的资源评价方法,还有许多未知或知之甚少的领域。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探明储量必然呈上升趋势,按目前的开发技术水平测算,随着开发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采收率会有新的提高。现在,胜利油田在油气开发上正努力实现六个转移,即油藏管理方式由生产管理型向经营型转移;滚动勘探开发向采用新技术、寻找隐蔽型转移;老区“控水稳油”工作重点由油井向水井转移;油藏挖潜对象向老区剩余油及低品位储量转移;产能建设重点由陆地向滩海转移;有条件的油田从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转移。胜利油田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科技进步,在不同油藏广泛应用控水稳油、稠油热搜、精细油藏描述、定向井钻井、水平井钻井、测井、射孔等高新技术。与此同时,胜利石油管理局积极走出家门、国门,努力开拓国内外油气市场,寻找新的资源接替阵地。在国内,透过“挥戈”西进,承包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探区,目前已发现多个有利构造,展开了重点勘探。在国外,积极参与了秘鲁、加拿大、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油气资源的开发。

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相关材料

一、前言 临盘油区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西部,包括临邑洼陷带、惠民中央隆起带和惠民南斜坡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勘探开发面积3100平方千米。 临盘油区内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受多期构造运动、区域走滑和伸展应力机制的共同作用,断裂活动频繁,断层大量发育。初步统计,临盘油区四级以上的断层有200余条,加上五、六级断层达700余条。在中央隆起带上,每平方千米断层达3条之多,平均单井钻遇断点3个,多则达7个以上。 图1-1临邑洼陷沙三段构造图凹陷主体要紧受近东西向断层操纵,在断块活动过程中还大量形成了北东向断层,依照断层平面展布和组合特征,可分为帚状断裂系、棋盘格式断裂系、平行断裂系等三种形式。

区内断层剖面组合形态也复杂多样,要紧有马尾状、羽状、阶梯状、卷心菜状和“y”字形等多种形式。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阻碍,断裂体系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断裂大小不一,具有明显的级序性,依照断层的规模和对构造、沉积及油气的操纵作用,将断层划分为六级。一、二断层要紧为控凹(或洼)断层,三、四断层要紧为控带或控块断层,五、六级断层则起复杂构造形态和油水关系的作用。 临盘油区断裂体系不仅操纵了断块的成藏的过程,还操纵了断块油藏的复杂程度,油区已探明的储量中,断块油藏储量占94%。在已开发的416个含油断块中,含油面积小于0.2 km2断块217个,大于1.0km2的断块仅46个,平均断块含油面积为0.29 km2。 因此在临盘油区对断裂系统的刻画描述不但关系着勘探工作的成败,而且严峻阻碍着开发效果,它始终是地质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 二、精细刻画断裂系统的做法 临盘采油厂从实际地质情况动身,在长期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刻画断裂系统的做法。其内容要紧是以三维地震为载体,以DISCOVERY一体化描述平台为手段,充分利用钻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通过精细三维地震解释、成因演化研究、生产动态分析来刻画断裂系统,要紧分六个环节(见图2-1)。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首届石油石化产业发展论坛于5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目的在于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使石油石化企业能够准确了解在世界经济动荡形势下,本行业、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尽早制定出趋利避害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图文报道。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主题是:油价走低时勘探开发领域的应对之策。 我是来自中国石化[0.00% 资金研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副主任。首先有请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他们原定的发言是副总经理毕义泉先生,而下面由孙女士代他发言。 (中石化胜利油田)孙梦茹: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胜利油田老油田二次开发实践及认识”。 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已经开发了45年,油区大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速度”三高开发阶段,原油生产呈现递减趋势,老区新增可采储量逐年减少,地面设施老化严重,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日益凸显,老油田挖潜难度日益增加。面对严峻的开发生产形势,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转变开发调整思想,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地下地面一体化治理等工作,群面试时老油田“二次开发”工作,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油藏特点的系列二次开发研究和配套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一轮有效开发,为老油田提高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胜利油田发展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油区集中在东部的济阳坳陷及滩海地区和昌潍坳陷。截止08年底,探明油田70个,气田2之,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7.99.65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4。 胜利油田为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发育有构造、岩性、地层、符合油气藏四大类15种油气藏类型,具有“油藏类型多,构造复杂,油藏埋深分布广,储层、原油性质变化大”的特点。自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经历了稳步建产64-80年、高速生产81-87年、高速稳产88-95年、持续稳定发展96年到目前四个阶段。截止08年底,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地质储量41.54,现井网和工艺条件下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69,标定采收率28.1%。08年油田年产油2774,累计产油9.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1%,综合含水90.5%,剩余

侧钻技术在胜利油田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题目:侧钻技术在胜利油田中的应用所属系部:石油工程系 专业:油气开采 年级/班级:油气开采1班 作者:曹琛远 学号:071395002011140 指导教师: 评阅人: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2章侧钻技术及其概念 (3) 2.1侧钻技术概念 (3) 2.2侧钻工具 (4) 2.3使用范围 (4) 2.4开窗工具 (5) 2.5窗口位置选择 (5) 第3章井眼轨迹测量 (8) 3.1老井井眼轨迹测量 (8) 3.2定向侧钻 (8) 3.3随钻井眼轨迹监控 (8) 第4章侧钻技术发展趋势 (10) 4.1工程设计概况 (10) 4.2施工情况 (10) 4.3发展方向 (12) 4.4问题及对策 (12) 第5章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摘要:根据套管开窗定向侧钻技术在胜利油田研究发展和实施的具体情况着重介绍了小眼井套管开窗侧钻定向井水平井的开窗侧钻井眼轨迹测量与控制等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并结合66—37井和梁11—34侧井的具体施工情况对小眼井套管开窗定向侧钻技术方法和效果作了进一步说明。胜利油田大部分老井已处于生产的中后期油田产量下滑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持续发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在老井或死井中通过套管开窗侧钻定向井对老油区进行二次或三次开采剩余油气资源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胜利油田从去年就开始进行套管开窗侧钻定向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今已形成了包括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眼轨迹控制钻井液技术固井技术等配套的工艺技术胜利油田已累计完成各种套管开窗井口小眼井套管开窗水平井口现在该技术已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胜利小眼井侧钻定向钻井钻具组合钻井参数

胜利油田的有关情况简介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是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的统称。油田主体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作区域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等8个市的28个县(区)和新疆的准噶尔、吐哈、塔城,青海柴达木、甘肃敦煌等盆地。胜利油田机关设在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258号。 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艰苦创业阶段。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被发现;1962年9月23日,东营地区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这里展开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标志着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开始;1965年1月25日,在东营胜利村钻探的坨11井发现85米的巨厚油层。1月31日,坨11井喜获日产1134吨高产油流,全国第一口千吨井诞生。胜利油田由此得名。二是快速攀升阶段。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胜利油田在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原油产量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三是持续稳定发展阶段。1989年胜利油田结束会战体制,在大打勘探进攻仗的同时,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油田综合管理水平上来。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建成了我国第1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四是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阶段。1998年,国家进行石油石化大重组,胜利油田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2000年,重组改制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和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6年,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这一时期油气主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年产原油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五是科学和谐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油田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

近代中国石油发展史

中国石油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王树勇 按我国石油生产的专业和管理的门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储运工程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石油工程覆盖了石油开发生产的全过程,是石油生产的主体部分。 我国的石油生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探索时期(建国前的历史时期) 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从1859年开始的。作为动力资源,石油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1867年美国开始向我国出口“洋油”。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洋油”。在列强向我国输入的商品中,石油产品量列为鸦片、棉纱之后第三位的大宗商品。“洋油”的倾销垄断了中国市场,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抵制倾销,中国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在台湾苗栗(1878年钻成,这是中国第一口用近代钻机钻成的油井)、陕西延长(1907年钻成“延1井”,我国大陆第一口近代油井)、新疆独山子钻成了近代油井。这些油井都是采用机械设备钻成的,标志着中国古代以来的手工操作和以畜力为动力的石油开发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古代石油事业因此发展到近代石油工业阶段。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19世纪后半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基础仍然极其薄弱。1949年年产天然石油不到7万吨。在1904~1948年的45年中,旧中国的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中国是外国油品的倾销市场。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60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以有一定工作基础和已发现油田的陕、甘地区为勘探重点,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陕西、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工作。解放后,玉门油矿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 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 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玉门油矿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xx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xx 按我国石油生产的专业和管理的门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储运工程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石油工程覆盖了石油开发生产的全过程,是石油生产的主体部分。 我国的石油生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探索时期(xx前的历史时期) 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从1859年开始的。作为动力资源,石油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1867年美国开始向我国出口“洋油”。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洋油”。在列强向我国输入的商品中,石油产品量列为鸦片、棉纱之后第三位的大宗商品。“洋油”的倾销垄断了中国市场,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抵制倾销,中国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在台湾苗栗(1878年钻成,这是中国第一口用近代钻机钻成的油井)、陕西延长(1907年钻成“延1井”,我国大陆第一口近代油井)、新疆独山子钻成了近代油井。这些油井都是采用机械设备钻成的,标志着中国古代以来的手工操作和以畜力为动力的石油开发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古代石油事业因此发展到近代石油工业阶段。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19世纪后半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基础仍然极其薄弱。1949年年产天然石油不到7万吨。在1904~1948年的45年中,旧中国的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中国是外国油品的倾销市场。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60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以有一定工作基础和已发现油田的陕、甘地区为勘探重点,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陕西、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工作。解放后,玉门油矿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