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

第二章 效用理论

※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需要研究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研究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的效用,一般称为效用理论。它是供求理论的深化,是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本章研究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及确定性条件下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Consumer choice 消费者选择

Do all demand curves slope downward?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How do wages affect labor supply?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How do interest rates affect household saving?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Do the poor prefer to receive cash or in-kind transfers?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

一、效用的含义

◆ 效用( Utility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效用理论按照效用的衡量方法,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 基数效用:是指按 1 、 2 、 3 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

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

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 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 )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总效用一般用 TU 表示,它取决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商品的数量总效用函数如下式:。

TU=f (Q )

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当消费者消费商品增量为无限小时,即△ Q → 0 时,则有:

? “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

析方法之一。

M U =

Q

TU ??M U = 0Q lim →?dQ dTU Q TU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及其相互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

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

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

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着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商品时感觉

到状态的改善。

消费者

无谓

生产者

四、消费者均衡

◆ 消费者均衡(consumers equilibrium)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

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

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一个常数。

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

? 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 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

? 市场上购买各种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P 1X 1+P 2X 2+······+PnXn = M

当 MU A /P A

同理可说明,当 MU A /P A ﹥ MU B /P B ,必然使 MU A /P A 不断减少,而 MU B /P B 不断增加,最终使 MU A /P A =MU B /P B 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

一、消费者偏好

◆ 偏好(Preferences ):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

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

? 经济学家对刻画消费者偏好做出的约定: >表示强偏好,≥表示弱偏好,~表示无差异。

若A >B ,则他对商品组合A 的偏好严格强于B 的偏好;

若A ≥ B ,则他对商品组合A 的偏好弱胜于(或不弱于)B 的偏好; 若A ~ B ,则他对这两种商品组合都无偏袒。 ● 消费者偏好公理(理性公理):

公理一:完备性,即消费者能够按照其偏好而对所有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序;

公理二:传递性,消费者能够以一种无矛盾的方式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

限制条件

P A ?X A +P B ?X B =M

λ

==B

B

A

A P MU P MU 均衡条件

合中进行选择;

公理三:选择公理,即消费者以达到最偏好的状态(效用最大化)为目的; 公理四:“无餍足”公理(nonsatiation ),即消费者对所包含的 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的偏好永远强于对数量较少的商品组合的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数量点的轨迹或者说,它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An indifference curve shows bundles of goods that make the consumer equally happy.无差异曲线表示使消费者同样幸福的消费组合。”(曼昆)

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U = f(X,Y)

?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

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一般用MRS 表示。

MRS

XY = - ?X

?Y

四、预算约束

◆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 :预算约束线亦称消费者能线,它是在

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 预算线的移动

五、消费者最优选择

消费者最优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Max. u = f(X ,Y) s. t. P X · X+ P Y =M

? 按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为无差异曲线和

预算线相切之点。 在这个相切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 XY =- P X /P Y ,这就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六、基数分析与序数分析的一致性

价格不变,收入变化

收入不变,价格变化

MU X =

MU Y P Y P X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一、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1、收入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 收入—消费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化会引起其

购买行为的变化。一般把由于收入变化引起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

Normal versus Inferior Goods

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

u If a consumer buys more of a good when his or her income rises, the good is called a normal good.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更多地购买一种物品,这种物品叫正常物品。

u If a consumer buys less of a good when his or her income rises, the good is called an inferior good.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少买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叫低档物品。

2 、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 价格—消费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一般把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最佳购买行为均衡点的连线称为价格—消费线 (price-consumption curve ) 。

3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

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

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 总效应: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如X )消费者

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X 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物品的分类:

按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我们把商品分为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在正常商品当中又分为必需品(收入增加需求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来越小)和奢侈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来越大);低档商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反而减少);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商品分类图示

?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

?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

商品

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 一般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 必需品 奢侈品

的X1X3,收入效应是负的

-X3X2,但总效应是负

X1X2。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表

类别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正常物品增加增加

低档物品减少增加

吉芬物品减少增加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1 、风险的测度

◆概率:是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一种后果将来发生的可能程度有两种

途径:一是客观分析;二是主观判断。

◆期望值:与不确定性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作用下,所有

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结果的概率。

◆方差:也称离差,即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额。

2 、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

◆风险回避者(risk averter) :风险回避者亦称为厌恶风险者,多为消费者可能

获得的确定性收入效用大于有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收入效用,或者两者相等时,消费者偏爱确定性收入所得效用,这时消费者成为风险回避者。

◆风险爱好者(risk lover) :风险爱好者亦称喜欢风险者,多为消费者可能获得

的确定性收入效用小于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效用,或者两者相等时,消费者偏爱风险收入所得效用。这时消费者成为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效用曲线形状和风险回避者效用曲线相反。

◆风险爱好者(risk lover) :风险爱好者亦称喜欢风险者,多为消费者可能获得

的确定性收入效用小于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效用,或者两者相等时,消

费者偏爱风险收入所得效用。这时消费者成为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效用曲线形状和风险回避者效用曲线相反。

3 、风险的防范

◆风险分散化:风险分散化,亦称风险多样化,是指在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

为避免风险可采取多样化行动,以减少损失、增加收入、提高效用水平如商店为增加销售收入,可多经营一些品种,以免一种商品滞销时,造成商品积压,减少收入。

◆保险: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最好办法消费者放弃一部分现在收入作为保险金,

进行财产或其他保险,一旦遭遇火灾或被盗等情况,能得到补偿,减少损失,不至于使消费者效用水平降低过多。

◆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也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因为消费者决策是根据准确

及时的信息作出的,如信息准确及时,就能作出科学决策,增加收入,不断提高效用水平;反之,信息不准确或不及时,据此作出和决策会失误,必然带来极大的损失。

三、消费者的多方面选择

?消费者对收入和闲暇的最佳选择

. . ..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a) 对偏好消费的人来说…

An Increase in the Wage...工资增加

(b) 对偏好闲暇的人来说…

An Increase in the Wage...工资增加

. . .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倾斜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

Willingness to Pay支付意愿

Measuring Consumer Surplus with the Demand Curve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How the Price Affects Consumer Surplus…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

Willingness to Sell销售意愿

Measuring Producer Surplus with the Supply Curve 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How the Price Affects Producer Surplus…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剩余?Market Efficiency市场效率

Economic Well-Being and Total Surplus经济福利与总剩余

Evaluating the Market Equilibrium...市场均衡的评价

Market Power市场力量

●Revisiting the Market Equilibrium校正市场均衡

Do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maximize the total welfare of buyers and sellers?均衡价格和数量使买者和卖者的总福利达到最大化了吗?

u Market equilibrium reflects the way markets allocate scarce resources.

市场均衡反映了市场分配稀缺资源的方法。

u Whether the market allocation is desirable is determined by welfare economics.市场分配是否是合意的由福利经济学决定。

●Welfare Economics福利经济学

Welfare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ffects economic well-being.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u Buyers and sellers receive benefits from taking part in the market. 买者和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利益。

u The equilibrium in a market maximizes the total welfare of buyers and sellers. 市场上的均衡使买者和卖者的总福利最大化。

Equilibrium in the market results in maximum benefits, and therefore maximum total welfare for both the consumers and the

producers of the product.市场均衡引起利益最大化,进而使得消

费者和生产者的总福利最大化。

u Consumer surplus measures economic welfare from the buyer’s side.消费者剩余从买者一边衡量经济福利。

u Producer surplus measures economic welfare from the seller’s side.生产者剩余从卖者一边衡量经济福利。

u

一、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

◆含义:Consumer surplus is the amount a buyer is willing to pay for a good

minus the amount the buyer actually pays for it. 消费者剩余是买者的支付

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depicts the various quantities that buyers would be willing and able to purchase at different prices.市场需求曲线

描绘在不同价格条件下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不同的量。

The area below the demand curve and above the price measures the consumer surplus in the market. 市场上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以下和

价格以上的面积。

◆How the Price Affects Consumer Surplus…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 and Economic Well-Being消费者剩余与经济福利

Consumer surplus, the amount that buyers are willing to pay for a good minus the amount they actually pay for it, measures the benefit that

buyers receive from a good as the buyers themselves perceive it. 消费者

剩余,即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他们实际支付的量,衡量了消

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

二、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

◆Producer surplus is the amount a seller is paid minu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

It measures the benefit to sellers participating in a market.它衡量卖者参与市场的利益。

The area below the price and above the supply curve measures the producer surplus in a market.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

的生产者剩余。

◆How Price Affects Producer Surplus...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剩余

三、Market Efficiency市场效率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may be used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可以用来解决以下问题:

I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determined by free markets in any way desirable?由自由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是以任何一种合意的方式进行的

吗?

◆Economic Well-Being and Total Surplus经济福利与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Market Efficiency市场效率

Market efficiency is achieved whe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maximizes total surplus.当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就达到了市场效率。

效用理论试题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解释概念 预算线边际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边际替代率 总效用边际效用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理 二、判断 1、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固定负数时,表明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的。 3、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4、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5、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6、吉芬物品和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 7、所有吉芬物品都是低档物品。 8、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9、个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着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状态。 10、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1、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沿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 12、若某商品的价格变化,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该商品是低档品。 13、若MUx/Px>MUy/Py,消费者应增加X商品的购买,减少Y商品的购买,最终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三、选择题 1、基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B、MRSxy=Px/Py C、MUx/Px=MUy/Py D、MUx/MUy=Px/Py 2、MRSxy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保持不变 D、以上均不正确 3、设对某一消费者有 MUx/Px<MUy/Py ,为使他得到的效用最大,他将()。 A、X、Y的价格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 B、X、Y的价格不变,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

中介效应重要理论及操作务实

中介效应重要理论及操作务实一、中介效应概述中介效应是指变量间的影响关系(X→Y)不是直接的因果链关系而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M)的间接影响产生的,此时我们称M为中介变量,而X通过M对Y产生的的间接影响称为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是间接效应的一种,模型中在只有一个中介变量的情况下,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当中介变量不止一个的情况下,中介效应的不等于间接效应,此时间接效应可以是部分中介效应的和或所有中介效应的总和。在心理学研究当中,变量间的关系很少是直接的,更常见的是间接影响,许多心理自变量可能要通过中介变量产生对因变量的影响,而这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视。例如,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更有可能存在如下关系:eq \o\ac(○,1)就业压力→个体压力应对→择业行为反应。此时个体认知评价就成为了这一因果链当中的中介变量。在实际研究当中,中介变量的提出需要理论依据或经验支持,以上述因果链为例,也完全有可能存在另外一些中介因果链如下:eq \o\ac(○,2)就业压力→个体择业期望→择业行为反应;eq \o\ac(○,3)就业压力→个体生涯规划→择业行为反应;因此,研究者可以更具自己的研究需要研究不同的中介关系。当然在复杂中介模型中,中介变量往往不止一个,而且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也都有可能同时存在,导致同一个模型中即有中介效应又有调节效应,而此时对模型的检

验也更复杂。以最简单的三变量为例,假设所有的变量都已经中心化,则中介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Y=cx+e1 1) M=ax+e2 2) Y=c’x+bM+e3 3) 上述3个方程模型图及对应方程如下: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中介效应的检验传统上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依次检验法、系数乘积项检验法和差异检验法,下面简要介绍下这三种方法:1.依次检验法(causual steps)。依次检验法分别检验上述1)2)3)三个方程中的回归系数,程序如下: 1.1首先检验方程1)y=cx+ e1,如果c显著(H0:c=0被拒绝),则继续检验方程2),如果c不显著(说明X对Y无影响),则停止中介效应检验; 1.2 在c显著性检验通过后,继续检验方程2)M=ax+e2,如果a显著(H0:a=0被拒绝),则继续检验方程3);如果a不显著,则停止检验;1.3在方程1)和2)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后,检验方程3)即y=c’x + bM + e3,检验b的显著性,若b显著(H0:b=0被拒绝),则说明中介效应显著。此时检验c’,若c’显著,则说明是不完全中介效应;若不显著,则说明是完全中介效应,x对y的作用完全通过M 来实现。评价:依次检验容易在统计软件中直接实现,但是这种检验对于较弱的中介效应检验效果不理想,如a较小而b较大时,依次检验判定为中介效应不显著,但是此时ab 乘积不等于0,因此依次检验的结果容易犯第二类错误(接受虚无假设即作出中介效应不存在的判断)。2.系数乘积项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主要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参见P51) 基数效用 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参见教材P51)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参见P51)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参见P51)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参见教材P52)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参见教材P52) 序数效用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参见教材P55) 无差异曲线 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参见教材P55)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参见教材P57) 预算线 也称消费者可能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参见教材P59) 收入——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价格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替代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参见教材P63) 收入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参见教材P63) 概率-----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可能性是指一种后果将来发生的可能程度。(参见教材P66) 期望值 与不确定性事件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结果的概率。(参见教材P66) 方差------亦称离差,就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参见教材P66) 二、重难点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 (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

3 效用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理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二、判断正误 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 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5.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假设货币收入不变,则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 化的条件是使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按照基数效用论推导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6.在一个坐标系里,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且 平行。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但未必平行。因无差异曲线不一定是直线。 7.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可以借助于边际替代率的公式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理论的述评

效用理论的述评 【摘要】效用理论又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从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两个主要方面,简单介绍了效用理论的基本常识,和对该理论的简单评价。 一、对效用理论的介绍 效用是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满足程度。商品对消费者有效用决定于两方面:消费者有消费此种商品的欲望以及商品本身具有满足其欲望的能力(或特性)。研究效用的方法有基数效用法和序数效用法。基数效用理论认为一种产品效用的大小,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消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度量的,效用之间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排列顺序或等级,这种以排序的形式来衡量的商品的效用就是序数效用。序数效用理论以无差异线为工具分析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是领导者进行决策方案选择时采用的一种理论。决策往往受决策领导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领导者在决策时要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损失作出反应,在公里科学中,把领导人这种对于利益和损失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效用实际上反映了领导者对于风险的态度。高风险一般伴随着高收益。对待数个方案,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抉择。 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效用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论 一、解释概念 预算线:指表示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费品的增加,消费者从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量的组合。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商品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总效用的增加量。 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二判断 1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2.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固定常数时,表明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的。×

第三章案例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 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 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

效用理论

案例 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 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 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 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 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 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 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 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 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

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判断题 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2.当消费者从每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3.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4.同种商品消费后得到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5.消费者均衡点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 6.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三条无差异曲线。() 7.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的数量组合相同。() 8.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 9.当总效用增加是,边际效用应该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10.如果用纵轴代表的物品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将变得更加平坦。() 11.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小。() 12. 预算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3、在以下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 A.MU X /P X >MU Y /P Y B.MU X /P X <MU Y /P Y

C.MU X /P X =MU Y /P Y D.MU X /P X =MU Y /P Y =0 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A.20 B.30 C.45 D.55 5、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P x =5元,P Y =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和 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A.增购X而减少Y的购买量。 B.增购Y而减少X的购买量。 C.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D.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8、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9、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第三章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效用理论练习习题答案

欢迎阅读 第三章效用论 一、解释概念 预算线:指表示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 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商品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递减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

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 二 1 2. 3. √ 4. 5. 6. × 7. 所有吉芬物品都是低档物品。√ 8.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9. 个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着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状态。√

10. 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1.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沿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 12.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 13. 14. 三 1 2. 的Y A 越来越多 B 越来越少 C 保持不变 D 以上均不正确 3.设对某一消费者有 MUx/Px<MUy/Py ,为使他得到的效最大,他将B A X、Y的价格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

B X、Y的价格不变,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 C 仅当X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X的购买 D 仅当Y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Y的购买 4.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 C 5 6 7C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8.当只有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B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与投资尽管考虑了跨时问题,但未来投资收益是完全确定的。未来往往是未知的,现实中更多重要的经济决策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的,很难直接运用第一章阐述的效用理论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个体选择,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基于不确定性的专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来那就不确定性下的个体最优决策行为。我们从一个经典的案例开始讲起。 圣.彼得堡悖论(St Peterburg Paradox )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对一个含风险的赌局进行评估?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对该悖论提出了开创性的解,从此创立了效用理论以及期望效用理论。该悖论是丹尼尔.伯努利的表兄尼古拉斯.伯努利于1713年提出来的。1713年9月9日,尼古拉斯.伯努利在写给数学家M. de Montmort 的信中提出了5个问题,其中第5个问题是这样的: 彼得掷一枚硬币,如果第一次掷硬币头面朝上,彼得答应给保尔一盾(荷兰盾);如果第一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二次; 如果第二次掷硬币头面朝上, 彼得付保尔2个盾;如果第二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三次……,到第n 次,如结果是头面朝上,彼得付保尔1 2n -个盾。这个博 局可以无限期地玩下去。保尔在该博局中所获的价值的期望值是多少? 尼古拉斯.伯努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他发现数学界对这个赌局的期望收益的计算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该博局的门票价之间存在着悖论。他发现,如果计算保尔的期望收入,则 2321 1 111()*1()*2()*2...()*2...22221111...... 22 22n n E w -=+++++=++ ++ +=∞ 按这个估算,保尔在该博局中的所获为无穷大,他应该付无穷大来买这个机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若出卖这个机会,其卖价不会超过20盾,因为当时瑞士类似的赌局的门票不超过20盾。 如何解释这个悖论? 大数学家M. de Montmort (1678-1719) 对此并没有回答,但将尼古拉斯.伯努利的信连同上述问题公开出版了。从而引起了数学界后来者的兴趣。 2.1偏好与效用 2.1.1风险备选项的描述 假设C 为代表所有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集合所有结果数目有限,则可以用 {}12,,n C x x x = 来表示。假设12,,n x x x 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2,,n p p p (任意一种状态i x 发生的概率为i p ,满足0i p ≥,且1 1n i i p ==∑ ) ,我们称1212(,,;,,)n n L x x x p p p = 表示一个简单博彩。 (说明:博彩是描述风险备选项的一个正式工具。简单博彩有时候也写成这种形式:

案例库:第三章 效用理论

案例库:第三章效用理论 ——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假定,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总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总效用为1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总效用还为18个效用单位。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是边际用为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3个面包边际用为0个效用单位。这几个数字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用递减就会停止下来。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说,企业行为从广告开始。 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企业连续只生产一种产品,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例如,同类服装做成不同式样,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是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告诉我们,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 ——宝石和水的矛盾 ——买的东西值不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假设在拍卖会上,有一张崭新的猫王首张专辑进行拍卖,你和三个猫王迷(张三、李四、王五)出现在拍卖会上。你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个人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表示

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 三、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均衡 四、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效果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五、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1、效用的涵义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满意程度,或者说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如果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则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则效用小。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于使用价值。 2、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可以用基数(1、2、3……)表示,可以比较,并且可以加总求和。 例如:人渴了喝一杯茶,感到很舒服,效用评价为10个效用单位;然后又看了一份报纸,感觉还好,效用评价为5个效用单位;因此,喝一杯茶的效用大于看一份报纸,同时消费这两份物品得到的总效用为15个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3、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来表示,并且只能比较不能相加。

例如:口渴了,喝一杯茶感觉好,看一份报纸感觉一般,因而两者比较,喝茶的效用大于看报的效用,喝茶的效用排在第一,看报的效用排在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 1、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含义 边际是指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 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消费物品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在连续地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例如:人饿了,连续吃面包,第一个感觉最好,第二个其次,依次类推,即边际效用在减少,当吃饱了如果再让他吃则会感到难受,边际效用就为负的效用了。如下表描述的: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效用 物品的数量 0

第八章 多属性效用理论

第八章多属性效用理论(Multi-attribute Utility Theory) 主要参考文献: 92, 68, 86, 118, 129 §8.1 优先序 一、二元关系 1.无差异(Indifferent to)~ 2.(严格)优于(Strict preference to) 3.不劣于(preference of indifference to) ● A~B A B且B A A B A B且非B A 因此,在任何 ●在单目标问题,有时存在可测属性(或代用属性)如成本、收益来衡量偏好,这时决策问题简化为各方案属性的比较和排序。 但在一般场合,需要用效用(价值)函数来度量偏好,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即使各目标的属性值或效用已知,偏好次序仍不明确,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二、二元关系的种类(用R表示二元关系) ●传递性,若xRy, yRz则xRz ●自反性reflectivity: xRx ●非自反性:(Irreflexivity)非xRx ●对称性(Symmetry)若zRy,则yRx ●非对称性(asymmetry)若xRy,则非yRx ●反对称性(anti-symmetry)若xRy且yRx则必有x = y ●连通性(connectivity) completeness, Comparability 对x, y∈X xRy 或/和yRx 任何次序关系必须满足传递性. 传递性看似合理,实则不然,例如, 20.000~20.001 20.001~20.002 …99.999~100, 但是20≠100 连通性在仔细验证前也不能假设其成立, 因为存在不可比方案; 但是,若将不可比归入无差异类,连通性就可成立. 连通性 传递性完全序 §8.2多属性价值函数 一、价值函数的存在性 定理8.3

效用理论与消费者决策

效用理论与消费者决策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他们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曾经轻率的将效用当做一个人整个福利指标。效用一度认为是个人快乐的数学测度。 一、总效用 消费商品的数量和所获得的商品的效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会获得一定量的效用;消费两个单位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会比消费一个时多;消费三个单位的商品获得的效用会更多。经济学家把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而得到的全部满足量称为总效用。 个人对商品的需要程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这种需要在某一特定时间之内又是有极限的,所以商品所具有的效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一个人饿的时候需要吃饭,饭会给他带来满足,也就是说饭对他来说具有效用。可以想见,第一两饭给他带来的满足一定很大,因为他很饿。吃了第一两饭,他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他对饭的需要程度就不会像没吃饭时那样强烈。因而第二两饭给他带来的满足,也就是第二两饭的效用自然就不如第一两的大。同样的道理,第三两饭的效用比第二两的还要低。如果一个人的饭量是七两,吃完第七两饭后再给他饭,他就不会要了。如果勉强他吃下去,他不仅不会感到满足,反而会感到难受。这时的饭不仅不能产生效用,反而会产生负效用了。由此可见,商品的效用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图1是总效用与消费量关系的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到,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总效用也在增加,但其增加的量是在逐渐减少的。当消费量超过一定限度,总效用便会开始下降。 二、边际效用 从总效用的变化率曲线可看出: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按递减比率增加的。满足消费者最后的那一单位商品效用叫做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也称为总效用增量。商品

第三章 效用理论 学习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dTU MU = ———— dQ

图3-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是一种主观感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