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试题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试题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一般来说可以将社会经济调查客体的属性和特征分为三大类,即( )、态度与意见和行为与活动。

2. 调查客体是根据调查目的而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的某种社会现象的整个载体,即所谓( )。

3.概率抽样的形式有( )、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等四种。4.抽样中最基本的问题是( )·

5.访谈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访问调查、( )、邮寄调查、电脑辅助调查、座谈会和个别深访等。

6.定性调查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深入访谈;二是( ) 。

7.如果要研究较为隐秘的问题,如个人隐私问题,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

8.观察员直接观察被观察者的行为、活动,并记录下来,这种观察方法称为( )。

9.室内实验法可用于广告认知实验;市场实验法可用于( ),也可用于广告效果或经营措施效果的测定。

10.一份完整的社会经济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目录、( )、正文和附件五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 精度 D.长度

2.“你经常去看电影吗?”如果按6W准则来推敲,这一问题在哪一方面不清除?( )。

A.When(何时) E.Who(谁) C.How(如何) D.What(什么事) 3.将一组受访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称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4.衡量回收后的问卷是否有效,其标准是( )。

A 访谈是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访员有无作假

B.问卷上的问题是否回答完整

C.访员是否询问了问卷上的所有问题

D.问卷上的问题回答是否正确

5.购物、选举、高考、就业、结婚、旅游、促销等各种社会经济行为和活动属于调查客体属性和特征中的( )。

A.状态与事实 B.态度与意见 C 行为与活动 D 理论与实践6.对于特定地段、特定时间内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访问调查 B.观察调查 C 实验调查 D.市场实验

7.企业非公开的二手资料包括( )。

A.企业发展战略、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专业调查研究报告等

B.统计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专业调查研究报告等

C 财务报告、审计报告、活动方案、产品供销存数据库等

D.审计报告、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产品供销存数据库等

8.对于一些复杂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较为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

A 观察与试验

B 深入访谈

C 座谈会 D。问卷调查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错或答案不全既不扣分,也不得分)

1.以下属于测量要素的是( )。

A 测量主体

B 测量客体

C 测量对象 D.测量法则

E.测量工具

2.社会经济调查的客体主要包括( )。

A.个人 B.国家 C 群体 D.组织 E.社区

3.确定样本容量时,与实际操作上的限制有关的主要因素有( )。

A 调查经费 B.回答率 C 时间限制 D 人力资源

E.总体规模

4.非概率抽样通常包括( )。

A.便利抽样 B.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判断抽样

E.连带抽样

5.德尔菲法强调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匿名 B.巡回 C 汇总反馈 D.统计反馈

E.达成一致

6.完成数据自动清理任务的两种途径是( )。

A 错误检查程序 B.复查审核 C 数据录入 D.提交统计表

E.汇总报告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随机误差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法则和工具。( ) 2. 社会经济调查大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3.设计问题顺序时开放性问题放在前面。( )

4.一般电话调查的题数,应较人户调查精简一半,且愈简愈短愈佳。(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问卷设计中推敲用词是否确切的6w准则是什么?

2.简述确定样本容量的程序。

3.简述观察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4.编辑整理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教材51页社会经济调查方案设计的实例,分析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设计访问调查的基本程序。

3.在台湾的一项《夫妻对电视传播媒介观念差距的研究》中,访问了三十对夫妻,其中丈夫所受教育X(以年为单位)的数据如下:

18 20 16 6 16 17 12 14 16 18

14 14 16 9 20 18 12 15 13 16

16 21 2l 9 16 20 14 14 16 16

要求:完成下列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

┌──────────────┬──┐

│文化程度│频数│

├──────────────┼──┤

│小学文化程度(X≤6)││

├──────────────┼──┤

│初中文化程度(6

├──────────────┼──┤

│高中文化程度(9

├──────────────┼──┤

│大学文化程度(12

├──────────────┼──┤

│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16

├──────────────┼──┤

│博土研究生文化程度(19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状态与事实 2.统计总体 3.简单随机抽样 4.确定目标人群或总体

5.电话调查 6.座谈会 7.深入访谈 8.直接观察 9.消费者需求调查

10.摘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B 2.A 3.C ;4.A 5.C 6.B 7.A 8.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错或答案不全既不扣分,也不得分)

1.ABCDE 2.ACDE 3.ACD 4.ADE

5.ABCDE 6.AE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错。随机误差主要来源于环境因素及其对测量要素的间接影响。而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法则和工具。

2.错。社会经济调查的客体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所构成的最复杂的总体。其通常既无法象工程测量或科学实验那样要求进行次数很多的重复性测量或调查,也无法象工程测量或科学实验那样要求进行全面的测量或调查。因此,在多数场合,都需要进行严格或不严格的抽样。

3.错。由于被调查者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时间,如果一份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放在前面,就会影响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问卷的回答质量。因此,开放性问题应放在后面。

4.对。因为电话调查的题数如果过于冗长,会使对方不耐烦,可能中途停顿,只有精简题数,才能使对方较易接受。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即Who(谁),Where(何处),When(何时),Why(为什么),What(什么事),How(如何)。

2.(1)根据估计参数性质、总体变异大小和调查精度要求计算基本样本量。

(2)根据总体规模对基本样本量进行调整。

(3)根据抽样方式的设计效应调整样本量。

(4)根据预期回答率调整样本量。

(5)根据客户以及调查计划确定是否需要分组进行样本量计算。

(6)根据时间经费等各种限制调整样本量。

3.(1)相比于其他调查方式特别是访谈,观察的主要特点是,观察通常掩饰性的.因此可以保持被观察者的活动环境处于自然状态,从而能够保证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受访者的判断能力与表达能力问题;

②拒访问题;

③因访问者的出现而影响人们行为的问题;

④受访者故意迎合或恶意应付问题。

(2)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只有事实性的行为、状态和过程才适合观察,尽管观察具有可以避免上述四方面问题的优点,但它不能取代其他调查方式,事实上,通过观察并不能了解人们的动机、想法、情感等等内在的东西;

②只有公开场合的行为才适合观察。观察非公开场合的行为,要么因极其困难而无法

进行,要么因有侵犯隐私之嫌而违反法律;

③只有重复、频繁发生的,而且存在某种规律的行为才适合观察;

④当前的行为不等于未来尤其是较远未来的行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是逐渐改变的。

4.(1)访员是否没问某些问题,或者没有记录某些问题的答案。

(2)访员是否遵循了规定的跳问路线。

(3)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是否真实合理。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抽象地说,所有调查方案中必须说明(1)调查目的即要求发现什么;(2)调查的手段,即如何去发现。具体而言,调查方案的内容一般涉及以下几项:明确调查研究目的,选定调查研究课题,确定调查研究对象,框出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列出调查研究的项目,决定实地调查的方法与资料分析程序,作出调查进度安排,制定经费开支预算及分配方法,提出调查队伍的组建原则等。(10分)

2.设计访问调查的基本程序包括访前准备、进入访问和结束访问。在访前准备阶段,要做好四项准备工作,即选择受访者,设计提纲,选择时间和地点,选择和培训访谈员。在进入访问阶段要做好:自我介绍,开始提问和访问记录。在结束访问阶段,要整理好记录。(5分)所举例子只要能说明访问程序,即可得5分。

3.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各5分。

┌─────────┬───┐

│文化程度│频数│

├─────────┼───┤

│小学文化程度│l │

├─────────┼───┤

│初中文化程度│ 2 │

├─────────┼───┤

│高中文化程度│ 2 │

├─────────┼───┤

│大学文化程度│16│

├─────────┼───┤

│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 4 │

├─────────┼───┤

│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 5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